1、 “*”工程进度滞后原因分析及赶工措施*市“*”工程原定施工进度计划自2010年6月开工至2012年2月竣工,总工期20个月。按原进度计划,截止到2011年3月,本工程应处于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目前施工现场实际完成了土方开挖、基坑支护、砂石换填(合同外增加)、部分管桩施工等工程量,实际进度已经滞后计划进度6个月左右。现对工程进度滞后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赶工措施。一、进度滞后原因分析1、工程前期管桩偏位造成工期延误2010年7月,在工程前期管桩施工中发现了已施工的管桩出现偏位问题,我们及时组织了省内相关地质专家以及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人员召开了多次专项会议,会议一致认为场地土地基承载力不足
2、是造成管桩偏移较大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施工方在管桩施工前未制定可行的场地硬化施工方案就盲目施工,造成了管桩偏位,因此延误工期约二个月。同时,按专家会议精神,需对场地土进行换填,增加工程量并相应增加工期约一个月。2、前期施工方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进展缓慢,同时受雨雪天气影响,延误工期一个多月。3、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不合理施工方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过于理想化,未考虑2011年春节假期停工约一个月时间。2011年春节后,工地又迟迟不动,延误工期约半个月。4、管桩检测单位配合不及时管桩检测单位受我们委托计划对现场5根桩进行承载力检测,从开始检测直至结束,由于其自身设备损坏、安排不合理等原因,直接影响了
3、下一步管桩的施工,此处延误工期约10天。同时,目前已检测的三根桩承载力均达不到要求,而前期检测的三根桩承载力均符合要求,按常理不应出现如此大的偏差,故前期检测的三根桩数据的准确性很值得怀疑。如果按现在已检测的三根桩承载力检测结果进行取值,则需要重新调整设计,估计将影响工期约一个月。二、赶工措施1、增加劳动力: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适量增加钢筋工、木工、瓦工、水电工工种的人数,合理安排,防止窝工,在技术可靠,质量安全保证的基础上,以最经济的方式达到工程的各项管理目标。2、原材料及时供应:提前采购,落实货源,保证及时供应。3、加大投入周转材料的数量:依据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每段楼层结构的模板、支撑及其相应的配件需要量结合每月计划完成层数,加大投入模板、木方、钢管、扣件的数量,缩短周转周期。4、夜间施工措施:申办夜间施工许可证,夜间施工不超过有关部门所规定的时间标准。保证夜间施工有足够的照明,并安排专门电工跟班,随时排除电线路及机械故障,尽量减少噪声。合理安排夜间施工的工序,实行两班制连续施工。5、雨季施工措施:受雨天天气因素影响时,采在在施工现场搭设防雨蓬,雨衣、水鞋等措施,增加安全防护措施,确保雨季安全施工。6、合理组织平行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实行平行作业。如对主体工程进行分段验收,主体施工与墙体砌筑可同时进行;在装修阶段,室外附属管道工程与装修工程同步进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