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真题经典解析.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923810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真题经典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真题经典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真题经典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真题经典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真题经典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完整版)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真题经典解析一、选择题1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自行车轮子的半径约为1mB水平桌面上放一本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强约为50Pa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4900N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3m/s2“足球进校园”一直是热议话题,足球运动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员用力把足球踢入球门,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大小有关B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了运动员的踢力作用C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D守门员双手抱球使足球停下来,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直

2、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A一定相碰B若,则肯定相碰C一定不相碰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4如图所示,工人师傅在铺设瓷质地砖时,常用一个锤子不断敲打地砖,使地砖与砂浆贴合紧密,并尽可能让地砖保持水平。工人师傅使用的这把锤子的锤头是图中的()A 圆台形的铁锤B 圆柱形的橡胶锤C 两头尖的塑料锤D 球形的木锤5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甲=p乙,F甲=F乙Bp

3、甲p乙,F甲F乙Cp甲F乙Dp甲p乙,F甲=F乙6如图所示的四种剪刀,正确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医用剪刀B剪铁皮的剪刀C挑线头的剪刀D修树枝的剪刀7如图所示,重为6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4N,现剪断细绳,已知容器底面积为200cm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绳剪断前,物体A所受浮力为10NB物体A上浮至露出水面之前,物体所受浮力不变C物体A的密度为0.6103kg/m3D物体A漂浮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150Pa8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

4、的是()At1s时,物体所受摩擦力小于1NB2s4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为3NCt5s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2ND4s6s内推力F做功为8J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是小华和小红合作做的两个力学实验,其中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_图,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是_图(以上均选填“甲”或“乙”)。甲图中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属于_摩擦(选填“有益”或“有害”)。10玩滑板车是小朋友们喜爱的一项运动。小朋友一只脚踏在滑板车上对车的压强比双脚站立时 _(选填“大”或“小”);小朋友用力蹬地后双脚离地,滑板车和人会向前滑行一段距离,这是利用了物体间 _;双脚离地后,由于 _,滑板车将继续向右滑行。11俗话说

5、“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磨刀使刀刃变得锋利,这是减小_,从而达到增大_的实例。12近几年农村的田间有很多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如图为四翼无人机,无人机在空中匀速升空的过程中动能 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机械能 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3图甲是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动,此过程中,推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木箱前进的速度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丙。则从0至1s内,小林对木箱所做的功为 _J,从1s到3s木箱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 _N,从3s到5s木箱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是 _W。14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无风的天气,汽车在马路上快速驶过以后,马路两

6、边的树叶会随风飘动,如图所示,汽车向左行驶,马路两边的树叶会沿着 _方向飘动。(填A、B、C)15如图所示的杠杆水平平衡,则A、B两物体对杠杆的拉力大小关系是FA=_FB。16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为32,则_(填“甲”或“乙”)机器做功快;若它们做同样的功,则所需的时间之比为_;若做功时间相同,则甲、乙两机器所做的功之比为_。三、解答题17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物体受到的斜面的支持力为8N,请在图中作出压力的示意图。18按要求完成作图:(1)请画出图甲中漂浮在水面上的小球所受浮力和杯子对斜面压的示意图;(2)如图乙是一个杠杆式简易起吊机,它上面装了一个定滑轮可以改变拉绳的方向,杠杆

7、OBA可绕O点转动。请在图上画出杠杆OBA动力臂L1和物体M重力的示意图。19如左图所示,轻质杠杆的支点为O,请画出物块G的重力100N的示意图和力F的力臂。在下图中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式。20某物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表:实测物体物体质量m/kg重力G/N比值/(Nkg-1)物体10.10.999.9物体20.21.969.8物体30.32.919.7(1)在探究过程中,测量工具除有天平外,还需要_。(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3)小刚为了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否与形状有关”,他找了一些橡皮泥,用小刀把它削成不同的形状,分别

8、测量出重力,从而得出结论。他的探究方法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_。21刘明同学新买了两双款式相同、鞋底纹样一致的运动鞋,一双是橡胶底,一双是牛筋底。他想测试一下橡胶底和牛筋底的运动鞋哪双摩擦力更大,于是利用物理器材做了如下实验。(1)如图甲所示,他首先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橡胶底运动鞋在水平桌面上做 _运动,使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此时摩擦力的大小为 _N;(2)刘明发现牛筋底的运动鞋较轻些,于是便向鞋中添加了适量的沙子,目的是使这两种鞋对水平桌面的 _相同;(3)若两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则说明摩擦力大小跟 _因素有关(选填“材料”、“粗糙程度”或“压力大小”);(4)在拉

9、动过程中刘明发现,拉动鞋的速度实际很难控制,于是他将鞋放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改为拉动木板,如图乙所示,当他水平向左拉动木板时,鞋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 _。二22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自行车在烈日暴晒下,车胎容易发生爆炸。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需要的推力越大。(1)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猜想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体积有关;(2)为验证猜想一,进行如下操作:步骤一,取一根长约为1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封闭一端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

10、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时,缓慢地向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的下表面到达 _为止,目的是为了控制 _相同;步骤三,将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实验;实验中用 _反映气体压强的大小,下列实验中与本实验研究方法不同的是_;A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B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C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过程发现,水的温度越高,上方水银柱的长度越长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气体产生的压强越 _;(3)为验证猜想二,进行如下操作:取一根长约为1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

11、20)下用水银封闭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要使空气柱不断变短,需要不断向玻璃管内注入水银,说明猜想二是 _选填(“正确”或“错误”);(4)天气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因为轮胎内气压过大而爆胎,请说出一种防止爆胎的方法 _。二23某物理小组想用弹簧测力计、物体、烧杯和水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N;(2)由图中的_两幅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有关;由图中的丙、丁两幅图可知,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_(选填“有关”或“无关”);此次实验采取

12、的实验方法是_;A模型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3)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小明发现浸没在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9N,他推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4)爱思考的小明认为:如果在弹簧测力计1N的位置标上水的密度,在弹簧测力计0.9N的位置标上盐水的密度,再把该物体分别浸没在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按照上述方法分别标上密度值,就可以把弹簧测力计改成一个液体密度秤,该密度秤测得最大密度值应该是_。(5)小聪受上面实验的启发,用家里的电子秤、玻璃杯、木块、水、牙签,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小聪利用这些数据计算出木块的密度为_,爱思考的小明却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木块浸入水中后会吸水(木块吸水后不考虑其体积变化)

13、,所以小聪测得的木块密度值应该比真实值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4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三个实验,将小球沿着同一斜面由静止释放,并与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通过比较_,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实验方法是_法(选填“控制变量”或“转换”)。(2)为了研究汽车超速问题,实验中应选择_两个图进行比较,让同一个小球从不同的高度由_开始滚下,得到的结论是:小球的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则动能越_。(3)为了研究汽车_问题,实验中应选择_两个图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小球的速度一

14、定时,质量越大,则动能越_。25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如图从左到右分别为第1、2、3次实验装置;(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 _拉动弹簧测力计;(2)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可得出结论: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有用功W有/J测力计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总功W总/J机械效率120.10.20.90.30.2774.1%240.10.41.60.30.4883.3%340.11.10.50.55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_(选填“高”或“低”);(3)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 _J,机械效率是 _;(4)第3次

15、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通过分析,动滑轮自重增大,所做的额外功将 _(选填“增大”或“减小”),因此,比较第2、3次实验可得出结论:在 _一定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有关。26为了尽可能避免病毒的交叉感染,多地警方利用如图所示的测温巡逻机器人辅助日常巡逻,该机器人的质量为120 kg,空载时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7.510-3m2;该机器人最多可负载 40 kg的重物,匀速行驶时所受摩擦力为总重力的0.2倍。求:(1)图中机器人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机器人满载匀速行驶时所需的牵引力。27竹筏漂流是许多地区的旅游项目之一;现有一竹筏,质量为64kg,体积为0.8m3;(

16、g10N/kg,水的密度=1.0103kg/m3)求:(1)竹筏的重力;(2)不载人时,竹筏漂浮于水中时受到的浮力;(3)为安全起见,竹筏最多能有一半体积浸入水中,若每名乘客的重力均为500N,求该竹筏最多能载的人数。28一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物重为200牛的物体以0.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此时人对绳的拉力为120牛,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求:(1)动滑轮的重;(2)1min内,拉力F所做的功;(3)如果人的质量为50kg,他双脚着地拉升此物,设人一只脚和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50cm2,那么他此时对地面的压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B【详解】A教室中日光灯管的

17、长度在1.1m左右,自行车轮子的直径与此差不多,在1.1m左右,半径约为0.55m,故A不符合实际,A不符合题意;B物理书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约为3N,受力面积约为510-2m2,书对桌面的压强故B符合实际,B符合题意;C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故C不符合实际,C不符合题意;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D解析:D【详解】A力的作用效果除了与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有关,故A错误;B足球能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因为自身具有惯性,故B错误;C足球在草地上因为受到草地给的阻力的作用,越滚越慢,故C错误;D守门员双手抱球,给足球施

18、加一个力,使足球停下来,足球的速度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足球。故选D。3C解析:C【详解】如图可知两小球在表面光滑小车上,即在运动方向上不受力,竖直方向受平衡力,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两球运动状态不变即一定不会相碰,故ABD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故选C。4B解析:B【详解】A铁锤的硬度较大,敲击瓷砖容易使瓷砖破裂,故A不符合题意;B圆柱形的橡胶锤,橡胶的硬度合适,且圆柱形表面,有助于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C两头尖的塑料锤的两头受力面积太小,这样压强太大,容易击碎瓷砖,故C不符合题意。D球形的木锤与瓷砖接触时只有一个点,受力面积过小,压强太大,也容易损坏瓷砖

19、,且木锤的硬度较大。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5D解析:D【详解】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相同容器中,最终液面相平。由图可知:小球在甲液体中漂浮,在乙液体中悬浮。根据浮沉条件可知:物体漂浮时,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重力;物体悬浮时,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重力。则小球在甲、乙两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即且甲、乙两液体与小球的密度关系相同的小球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相同容器中,最终液面相平,根据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为综上所述:ABC项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故选D6C解析:C【详解】A医用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20、,是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B剪铁皮的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C挑线头的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D修树枝的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D解析:D【详解】A对物体A受力分析,剪断细线前,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细线对物体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所受浮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物体A上浮至露出水面之前,所浸液体密度不变,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也不变,所以受到的浮力不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物体的体积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物

21、体的密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物体A漂浮后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物体漂浮后,所受浮力变化了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8C解析:C【详解】A由速度时间图像可知,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作用,又由Ft图像可知物体受到的拉力为1N,所以,物体所受摩擦力是1N,故A错误;B由速度时间图像知道,在2s4s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由Ft图像知道,此时的推力等于3N,但是推力不等于摩擦力,即物体所受摩擦力不等于3N,故B错误;C由速度时间图像可知,在4s6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所以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Ft图像可知此时的推力等于2N,所以物体所受摩擦力也等

22、于2N,即t5s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2N,故C正确;D由图乙的vt图象可知,在46s内物体前进的距离svt4m/s2s8m故这段时间内对物体做的功WFs2N8m16J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9乙 甲 有益 【详解】1 2甲图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属于力改变的形状;乙图钢球从斜面上下滑,原来是直线运动的,由于有磁体的引力作用,变为曲线运动,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乙图,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是甲图。3 甲图中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可以阻止鞋底打滑,防止摔倒,对人来说是有益的,故属于有益摩擦。10大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惯性 【详解】1小朋友站在滑板车上对滑板车

23、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一只脚踏上滑板车比两只脚踏上滑板车上的受力面积小,由可知,小朋友一只脚踏在滑板车上对车的压强比双脚站立时大。2小朋友用力蹬地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向前的力,使得滑板车和人会向前滑行。3脚离地后,由于惯性,滑板车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滑行。11受力面积 压强 【详解】12通过磨刀使刀刃变得锋利,刀刃更薄了,这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从而达到增大压强的实例。12不变 增大 【详解】1无人机在空中匀速升空的过程中,其质量不变(未喷洒农药),速度不变,则动能不变。2无人机在空中匀速升空,高度增大,则重力势能增大,因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所以其机械能增大。

24、13F解析:200 200 【详解】1由图乙知,从0s到1s内,推力大小为100N;由图丙可知,木箱在01s内木箱处于静止状态,由WFs知,在01s内推力对木箱所做的功为0。2由图丙知,3s到5s时间内,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结合图乙和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200N在1到3s,虽然木箱做加速运动,但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为200N。3由丙图知,木箱在35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v1m/s,摩擦力为f200N,由PFv得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为PFv200N1m/s200W14A解析:A【详解】因为汽车快速行驶时,马路中间的空气流速大

25、,空气压强小;马路两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两边的气压大于马路中央的气压,树叶在马路两边气压的作用向马路中央运动。即汽车向左行驶,马路两边的树叶会沿着A方向飘动。152【详解】由图可知,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假设杠杆尺上每一格的长度为L,那么物体A的力臂为LA=2L,物体B的力臂为LB=4L,由杠杆平衡条件得则即解析:2【详解】由图可知,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假设杠杆尺上每一格的长度为L,那么物体A的力臂为LA=2L,物体B的力臂为LB=4L,由杠杆平衡条件得则即16甲 23 32 【详解】1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为32,甲的功率较大,甲机器做功快。2若它们做同样的功,则所

26、需的时间之比为3若做功时解析:甲 23 32 【详解】1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为32,甲的功率较大,甲机器做功快。2若它们做同样的功,则所需的时间之比为3若做功时间相同,则甲、乙两机器所做的功之比为三、解答题17【详解】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压力的大小为8N,作用点在接触面的中点,压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解析:【详解】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压力的大小为8N,作用点在接触面的中点,压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8(1);(2)【详解】(1)小球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杯子对斜面的压力方向与斜面垂直向下,如图所示:(2)OBA动力臂L1为支点O到杠杆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和物体M重

27、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如图所示:解析:(1);(2)【详解】(1)小球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杯子对斜面的压力方向与斜面垂直向下,如图所示:(2)OBA动力臂L1为支点O到杠杆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和物体M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如图所示:19(1)(2)【详解】(1)物块G的重力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画出动力F的作用线反向延长线,从支点向这条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F的力臂,如下图所解析:(1)(2)【详解】(1)物块G的重力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画出动力F的作用线反向延长线,从支点向这条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F的力臂

28、,如下图所示:(2)图中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一种是由两根绳子承担重物,一种是由三根绳子承担重物,要想最省力,应选用三根绳子承担的绕法,即从动滑轮的上挂钩开始缠绕,如图所示:20弹簧测力计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不可行 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质量改变了) 【详解】(1)1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重解析:弹簧测力计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不可行 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质量改变了) 【详解】(1)1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重力,质量用天平测量,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2)2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在误差允许范

29、围内,同一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定值。因此可得结论: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3)34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否与形状有关”,要控制物体的材质,质量相同,改变物体的形状进行探究,小刚找了一些橡皮泥,用小刀把它削成不同的形状,没有控制质量相同,因此不可行。21匀速直线 4 压力 材料 水平向左 【详解】(1)1在图甲的实验中,他首先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橡胶底运动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二力平衡。解析:匀速直线 4 压力 材料 水平向左 【详解】(1)1在图甲的实验中,他首先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橡胶底运动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二力平衡。2由图甲知,测

30、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4N,则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也为4N。(2)3要探究橡胶底和牛筋底的运动鞋哪双摩擦力更大,应保证两鞋对接触面的压力相等,所以向较轻的鞋中添加了适量的沙子,目的是使这两种鞋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同。(3)4实验中两双鞋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一样,纹样一致,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鞋底的材料不同,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所受的摩擦力不同,则摩擦力的大小跟材料有关。(4)5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拉动木板时,鞋相对于木板向右运动,所以其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二22标记处 气体体积 水银柱的长度 A 大 正确 适当放出部分气体 【详解】(2)12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的水中,待水

31、银柱不再上升时,缓慢地向玻璃管解析:标记处 气体体积 水银柱的长度 A 大 正确 适当放出部分气体 【详解】(2)12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时,缓慢地向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的下表面到达标记处为止,目的是为了控制气体体积相同。34步骤三,将空气柱浸入的水中,用水银柱的长度反映气体压强的大小,运用了转换法。A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用到等效替代法,故A符合题意;BC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都运用了转换法,故与本实验研究方法相同的是BC,故BC不符合题意。5实验过程发现,水的温度越高,上方水银柱的长度越长,水银柱的压强越大,

32、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气体产生的压强越大。(3)6为验证猜想二,进行如下操作:取一根长约为1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封闭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要使空气柱不断变短,需要不断向玻璃管内注入水银,说明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气体的体积有关,故猜想二是正确的。(4)7天气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因为轮胎内气压过大而爆胎,防止爆胎的方法是适当放出一些气体(或泼水降温)。二231 乙、丙 无关 B 1.05103 1.5103 0.8 偏大 【详解】(1)12由乙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N解析:1 乙、丙 无关

33、 B 1.05103 1.5103 0.8 偏大 【详解】(1)12由乙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N;由甲图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即物块所受的重力为3N,物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G-F=3N-2N=1N(2)3探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时,应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故应选择乙、丙两图。4 由丙、丁两图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物体所处的深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即所受浮力相同,故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在水中的深度无关。5影响浸在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要探

34、究某一因素对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影响,应控制一个因素不变,而改变另一个因素,故B符合题意。故选B。(3)6由甲、丙两图可知,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F=G-F=3N-1N=2N由阿基米德原理F=液gV排可知,物体的体积为V物=210-4m3物体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F浮=G-F=3N-0.9N=2.1N因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故V排=V物=210-4m3由阿基米德原理F=液gV排可知,盐水的密度为盐水=1.05103kg/m3(4)7用弹簧测力计提着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刚好为0N时,所能测的液体密度最大,此时相当于物体悬浮于

35、液体中,故max=1.5103kg/m3(5)8以烧杯、水、木块为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图知木块的质量为m木=m2-m1=198g-150g=48g木块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的水的质量为m排=m3-m1=210g-150g=60g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60cm3因木块浸没在水中,故V木=V排=60cm3由=可得,木块的密度为木=0.8g/cm3 9木块浸入水中后会吸水,体积不变,排开水的质量不变,而玻璃杯及水(减小)的总质量减小,故第三图中电子秤的示数偏小,由一二两图知木块的质量不变,根据=知, 小聪测得的木块密度偏大。24木块移动的距离 转换 甲和乙 静止 大 超载 甲和丙 大 【详解】(1)1

36、2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木块被推动的距离的远近,比较小车对木块做功的多解析:木块移动的距离 转换 甲和乙 静止 大 超载 甲和丙 大 【详解】(1)12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木块被推动的距离的远近,比较小车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小车动能的大小,小车被推动的越远,小球的动能就越大。2实验中,把小球看不见的动能转化成了看得见的小车移动的距离,这种实验方法叫转化法。(2)34超速是指汽车的质量一定,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故需要控制小球的质量相同,小球滚下的高度不同,速度不同,即让同一个小球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应选择甲、乙两个图进行比较。5根据图示可知,在小球的质量相同时,滚下的高度不同,高度越高,速度

37、越大,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动能越大;得到的结论是:小球的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则动能越大。(3)67为了研究汽车超载问题,需要控制速度相同,质量不同,即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上滚下,应选择甲、丙两个图进行比较。8小球的高度一定时,滑到底端时的速度相同;小球质量越大,推动小车运动的越远,得到的结论是:小球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动能越大。25匀速 高 0.4 72.7% 增大 物体的重力 【详解】(1)1 实验中应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拉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示数。(2解析:匀速 高 0.4 72.7% 增大 物体的重力 【详解】(

38、1)1 实验中应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拉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示数。(2)2 比较1、2两次实验,使用同样的滑轮组,做的额外功相同,提起的钩码越重,做的有用功越多,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效率越大。(3)34 第3次实验中W有用Gh4N0.1m0.4J机械效率为(4)56 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增大、总功增多,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减小,机械效率降低;由此可知:在物体的重力一定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有关。26(1)1.6105 Pa;(2)320 N【详解】解:(1)机器人空载时所受的重力G=mg=120kg10

39、N/kg=1200N机器人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机器人满载时时的重力解析:(1)1.6105 Pa;(2)320 N【详解】解:(1)机器人空载时所受的重力G=mg=120kg10N/kg=1200N机器人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机器人满载时时的重力G总=(m+m物)g=(120kg+40kg) 10N/kg=1600N匀速行驶时所受摩擦力为f=0.2G总=0.21600N=320N由二力平衡的条件,机器人匀速行驶时所需的牵引力F牵= f=320N答:(1) 图中机器人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1.6105Pa;(2)机器人满载匀速行驶时所需的牵引力320N。27(1)640N;(2)6

40、40N;(3)6人【详解】解:(1)竹筏的重力为G竹筏=m竹筏g64kg10N/kg=640N(2)竹筏漂浮于水面,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F浮=G竹筏=640N解析:(1)640N;(2)640N;(3)6人【详解】解:(1)竹筏的重力为G竹筏=m竹筏g64kg10N/kg=640N(2)竹筏漂浮于水面,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F浮=G竹筏=640N(3)竹筏一半的体积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0.5V总=0.50.8m3=0.4m3此时竹筏受到的浮力F浮=水gV排=1103kg/m310N/kg0.4 m3=4103N竹筏仍然漂浮,则人的总重力G总=F浮-G竹筏=4103N-640N=3360

41、N所以,该竹筏最多能载的人数所以最多为6人。答:(1)竹筏的重力是640N;(2)不载人时,竹筏漂浮于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640N;(3)为安全起见,竹筏最多能有一半体积浸入水中,若每名乘客的重力均为500N,求该竹筏最多能载的人数是6人。28(1)40N;(2)720J;(3)7600Pa【详解】解:(1)由图可知,承担总重的绳子股数为n2,不计绳重和摩擦,由可得,动滑轮受到的重力(2)1min内,物体上升的高度绳子自由端解析:(1)40N;(2)720J;(3)7600Pa【详解】解:(1)由图可知,承担总重的绳子股数为n2,不计绳重和摩擦,由可得,动滑轮受到的重力(2)1min内,物体上升的高度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3m6m拉力F所做的功WFs120N6m720J(3)如果人的质量为50kg,则人的重力他双脚着地拉升此物,则他对地面的压力那么他此时对地面的压强p 7600Pa答:(1)动滑轮的重为40N;(2)1min内,拉力F所做的功为720J;(3)他此时对地面的压强为7600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