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人教版中学初一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质量检测卷(附答案)1图一表示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图二通过人体消化道时,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消化程度曲线图,字母代表组成消化道的各器官及排列顺序。请据图回答问题:(1)小杨因患肝炎早餐吃得非常简单,只吃了一个馒头,喝了一杯牛奶,食物中最早被消化的营养物质是_,也是图二中曲线_所表示的物质。(2)医生建议小杨在养病期间饮食要尽量清淡,少吃油腻食物,这是因为肝炎影响了图一中的_分泌胆汁的功能,从而影响了图二中曲线_所表示物质的消化。(3)牛奶中的蛋白质被消化的场所有_(填图一中序号),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_。(4)淀粉、脂肪和蛋白质三
2、大营养物质在图二消化道的_段含量大幅度下降,说明此处是人体进行_的主要场所,其与该功能适应的特点是:_。(至少两条)2分析图1至图4,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题:(1)图1中_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写出两条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_。(2)图2中XYZ三条曲线代表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表示脂肪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图4中对脂肪有消化作用的三种消化液是_。(3)图3中第三层食物的主要成分在图1消化道的_开始消化,其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_。(4)某人偏食出现坏血病症状,患这种病主要是由于摄入图3中第_层食物较少引起的。3人体的肝脏位于右上腹,呈红褐色,质地柔软,在消化、解毒、免疫
3、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关注肝脏的健康。 (1)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可以分泌_(消化液的名称),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2)近年来,我国由酒精所致肝损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成为继性肝炎后导致肝损伤的第二大病因。为研究酒精对肝脏的损伤情况,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100只健康状况一致的同种小鼠,随机分为两组,编号A和B。 . A组小鼠每天灌胃2次54度白酒,第1-3周按8mL/kg灌胃,第4-7周按10mL/kg 灌胃,第8-16周按12 mL/kg灌胃,同时以10%的白酒为唯一“饮用水”。B组小鼠每天灌胃2次等量蒸馏水,饮用水为自来水。 .在第4、8、12、16周随
4、机取样观察小鼠肝脏以及肝细胞的形态、结构,检测小鼠血清中反映肝功能的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实验中B组起_作用。对肝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需要借助_。通过观察发现,实验早期肝细胞以酒精性脂肪肝(肝脏细胞中出现脂滴)为主,而实验末期肝细胞出现肿胀,有不同程度的坏死。该结果说明随着饮酒时间的延长和饮酒浓度的增高,酒精对肝脏的损伤程度_。 酒精对小鼠血清中ALT和AST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由图可知,酒精处理后,小鼠血清中_的含量增多更加明显。ALT和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肝细胞的_结构受到损伤后,通透性增加,会导致二者释放进入血液 ,因此可作为反映肝细胞
5、受损程度的指标。4如图为人体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A,B分别代表进行交换的两种气体,箭头表示气体交换的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分别表示_、_。X血管的名称为_。(2)若气体交换是发生在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后,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多的气体是_。进入血液中的气体被组织细胞的“能量转换器”_利用,分解有机物获得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5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的序号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食物在A系统中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2)B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在过程中进入B系统的气体是_。(3)C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正常情况下
6、,在该器官中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_ 和微量蛋白质含量都减为零。(4)经过过程后,组织细胞获得了_用于生命活动。6如图是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2)A表示_血管,D表示_血管。(3)从FD的过程实际上是血循环中的_循环过程,血液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氧含量_(增加或减少)。血液由_血变成了_血。7下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的模式图,请回答(1)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_(填名称),它是_循环的起点。(2)心的四个腔中,里面流动脉脉的是_和_(填标号)。(3)若该心脏完整无损,那么,如果从向内注入清水,则水将从_流出(填标号)
7、。(4)血液在心脏中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_,不能倒流。(5)人生病后静脉注射药物,药物在心脏四个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用标号和箭头填写)。8血管是人体内血液流通的管道如图是人体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甲”“乙”和“丙”分别表示三种血管,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1)为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提供动力的主要器官是_(2)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血液中的_细胞能将病菌包围吞噬,它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3)图中_(填“甲”或“乙”或“丙”)管壁最薄,流速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4)若该图表示的是小肠的三种血管关系,饭后0.5小时,丙内血液的葡萄糖含量比甲内的更_(填“高”或“低
8、”);若该图表示的是甲状腺的三种血管关系,甲状腺细胞分泌的激素可直接进入图中的_(填“甲”或“乙”或“丙”)(5)某老师身体健康,血型为AB型,他可为_血型的失血者供血9下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血管中流的血液是_,血管中流的血液是_。(2)图中和l之间的瓣膜叫做_,和之间的瓣膜叫做_。(3)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其中肺循环的起点是 _,终点是 _。(4)在血液循环过程中,和的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处于_(结合或分离)状态,原因是这条循环途径在_处进行了气体交换。10读图理解如下图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等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的A、B、C、D 表示人体的四大系统,
9、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系统是_ 系统,C系统是_系统。(2)在B系统中能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_,外界的氧气通过过程进入B系统时,膈肌处于_状态。 (3)氧气从B系统通过过程进入C系统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 气体交换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_(4)某人患肩周炎,口服消炎药进行治疗,药物至少需要_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病灶。(5)D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若尿液中发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单位的_ 。(6)图中所示与外界相连的途径中,不属于排泄的是_。11人体中的各种细胞需要不断地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也必需及时排出,这是细胞生存的
10、基础,下图中AE是保证这些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器官。请回答相关问题:(1)B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其内表面有_ ,使其吸收面积大大增加。(2)通过 _的收缩与舒张,实现了肺泡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C后,要通过_层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并由血液中的_来运输。(3)营养物质在B中吸收进入血液后,若要在D中被利用,应先后流经与A直接相连的血管和A中的腔室依次是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4)图中所示器官中,能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有_(填字母)。正常情况下在血浆和原尿中含量近似,但尿液中不存在的物质是_。12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表格中的甲、乙、丙表示取自图中不同结构中的液体成分,请
11、分析回答:水尿素葡萄糖蛋白质甲乙丙表示有,表示没有(1)肾单位由图中_(填序号)三个部分构成的,其中液体甲取自_ 。(2)液体乙是_;从液体甲到液体乙,葡萄糖没有了,这是由于_的_作用。(3)某人排出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则病变的部位可能是_。13“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行为。请据下列图示,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1)当你通过人行道横线看到红灯亮时,会停留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此时,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经过眼球 _的调节,刺激 _上对光敏感的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递到_形成视觉。(2)当你听到远处急救车的鸣笛声时,会等到救护车过后择
12、机行走。此时,急救车的“鸣笛声”刺激耳内 _处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_形成听觉。(3)是否走过人行道,是由大脑相关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沿着神经传递到脊髓中相应的神经中枢后,再经 _传递到相应的肌肉而产生的。(4)若某人感冒以后,病菌可能会沿 _进入中耳,引起人的中耳炎。142018年3月14日凌晨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因病去世,享年76岁。他因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禁锢在轮椅上达50年之久。ALS俗称“渐冻人症”,是一种运动神经元(负责将大脑和脊髓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元)疾病。患病者会出现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1)
13、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_的基本单位。霍金因运动神经元死亡,导致反射弧中的结构_(填图中序号)受损,不能完成运动。(2)ALS患者因长期不能运动,导致肌肉萎缩,发生萎缩的结构是_(填序号)。(3)医生用小锤叩击霍金膝盖下方的韧带时,他_A有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 B没感觉,发生膝跳反射C有感觉,发生膝跳反射 D没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4)霍金虽然不能运动,但视觉和听觉都相当敏锐,产生听觉的部位是_。15甲图中A、B、C依次是人体有关结构的示意图,乙图是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A是_,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叫神经元。它由_和_组成。(2)赛场上,运动员从看到篮筐到准确完成
14、投篮的过程中,对投球的角度、力度做出准确判断的结构是甲图的_。观众在现场看球时而为选手的成功欢呼,时而为选手的失败惊叫,情绪激动、心跳和呼吸明显加快,这一过程不仅与_调节,还与_分泌的激素增多有关。激素通过_输送到全身各处,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3)休息时,教练和队员们一起总结优点和不足,沟通需要改进的攻防策略,这个过程离不开1_的表层中与_有关的神经中枢。(4)运动员能快捷、灵敏的进行比赛还与遍布全身的神经密切相关,该结构是由_集结成束,外面包膜构成,具有_的功能。(5)小李因为在电视上看球看的太专注,当他习惯性的去拿桌上的零食时,突然手被打了一下,小李立即缩手,说明脊髓具有_功能,就反
15、射的类型来说,这属于_。小李感觉到手被击打,说明脊髓具有_功能。乙图反射弧中能够接受神经冲动作出反应的结构是_ _。(6)某人因车祸变成了“植物人”,没有意识和感觉,更不能运动。生命体征只有心跳、呼吸和血压,由此可判定其脑结构中的_没有受到损伤。1D解析:淀粉 丙 5 肝脏 乙 6和9 氨基酸 D 小肠 消化 长5-6米;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面积;内有3种消化液;内有肠腺 【分析】观图可知:图一中1是口腔、2是唾液腺、3是咽、4是食道、5是肝脏、6是胃、7是胆囊、8是胰腺、9是小肠、10是阑尾、11是大肠、12 是肛门;图二中甲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乙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丙表示淀粉的消
16、化过程,A是口腔、B是食道、C是胃、D是小肠、E大肠。解答即可。【详解】(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从口腔开始消化,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从胃开始被消化,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所有的食物都是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吸收的;所以,食物中最早被消化的营养物质是淀粉,也是图二中曲线丙所表示的物质。(2)肝脏是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分泌的胆汁储存在胆囊中,最终排入十二指肠,虽不含有消化酶,但是具有乳化脂肪的作用,是体内最重要的消化腺。所以,医生建议小杨在养病期间饮食要尽量清淡,少吃油腻食物,这是因为肝炎影响了图一中5肝脏分泌胆汁的功能,从而影响了图二中曲线乙所表示物质的消化。(3)牛奶中
17、富含蛋白质,蛋白质的初步消化在胃中,最终消化在小肠,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所以,牛奶可以被消化的场所有6胃和9小肠,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氨基酸。(4)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因为小肠长56米左右,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的面积;小肠中有肠腺、肠腺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都能够消化多种食物;所以,淀粉、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在D小肠处含量大幅度下降,说明此处是人体进行消化的主要场所。【点睛】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2A解析:小肠 小肠很长,长约5至6米;内有皱襞和小肠绒毛;消化液种类多 Z 5 胃 氨基酸 二 【分析】图1:1肝脏;2胆囊;3
18、十二指肠;4小肠;5胃;6胰腺;7大肠;图2:A口腔;B咽和食道;C胃;D小肠;E大肠;图3:一谷物类;二蔬菜水果类;三鱼肉蛋类;四豆奶类;五油脂类;图4:唾液;胃液;胆汁;胰液;肠液。【详解】(1)图1中4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其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2)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然后在小肠在肠液和胰液的作
19、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小肠,在胆汁的作用下,乳化成脂肪微粒,然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在图2中根据消化的前后顺序可以判断出X代表淀粉、Y代表蛋白质、Z代表脂肪。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小肠,在胆汁的作用下,乳化成脂肪微粒,然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因此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有:胆汁(只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胰液和肠液。(3)图4中食物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然后在小肠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4)坏血病主要是食物中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因此患这种病
20、应多摄入图3中第二层食物蔬菜水果类食物。【点睛】解答该题时要注意联系图示,正确识图是做好该题的关键。3A解析:胆汁 对照 显微镜 增大 AST 细胞膜 【分析】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成人的肝重约1.5千克,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肝脏在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肝脏还具有解毒功能。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详解】(1)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可以分泌胆
21、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2)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所以,实验中B组起对照作用。细胞个体微小,对肝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需要借助显微镜。通过观察发现,实验早期肝细胞以酒精性脂肪肝(肝脏细胞中出现脂滴)为主,而实验末期肝细胞出现肿胀,有不同程度的坏死。该结果说明随着饮酒时间的延长和饮酒浓度的增高,酒精对肝脏的损伤程度增大。由酒精对小鼠血清中 ALT 和 AST 的影响结果直方图可以看出,酒精处理后,小鼠血清中AST的含量增多更加明显。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酒精导致肝细胞的细胞膜结构受损,通透性增加,造成肝脏损伤。【点睛】掌握肝脏的功
22、能及对照实验的设计要求是解题的关键。4A解析:氧气 二氧化碳 肺静脉 二氧化碳 线粒体 【分析】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时,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气体由高浓度的地方扩散到低浓度的地方。氧气由肺泡扩散进入血液,二氧化碳则是由血液扩散进入肺泡。结合题目进行答题。【详解】(1)气体A是从肺泡扩散进入血液,B则是从血液扩散进入肺泡。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肺泡内的浓度,氧气浓度低于肺泡内的浓度,由此判断,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血液流过肺部的毛细血管后,进入X血管,X血管就是肺静脉。(2)若气体交换是发生在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组织细胞中含二氧化碳量多,氧气少,因此,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氧气进入
23、组织细胞。气体交换后,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多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进入血液中的气体被组织细胞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利用,分解有机物获得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点睛】分清出在人体的那个部位进行气体交换,结合该部位的功能、特点,很快就能知道气体交换的结果。5A解析:(1)小肠 吸收(2)肺 二氧化碳(3)肾脏(肾) 葡萄糖(4)营养物质和氧【详解】(1)食物在A系统中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吸收。(2)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发生了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3)肾脏(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
24、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再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4)经过过程后,组织细胞获得了营养物质和氧用于生命活动。【学科网考点定位】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名师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人的消化、吸收、呼吸、循环、排泄等生理活动。6A解析:肺 (肺)动脉 静脉(上、下腔静脉) 体 减少 (含氧丰富的)动脉 静脉 【分析】(1)一种气体总是从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这是气体的扩散作用;图甲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图乙表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它们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25、(2)如图是的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示甲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图示乙表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图示A表示肺动脉,B表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C表示肺静脉,E表示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F表示体动脉,D表示体静脉。【详解】(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由分析以及图示可知:图甲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则A表示肺
26、动脉,为动脉血管,C为肺静脉;图乙表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F为体动脉血管,D为体静脉。(3)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体循环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从FD的过程实际上是血液循环中的体循环过程,血液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氧含量减少,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点睛】此题考查了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它们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7左心室 体 动脉 【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
27、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图示为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其中是上腔静脉,右心房,是右心室,是下腔静脉,是主动脉,是肺动脉,是肺静脉,是左心房,是左心室。【详解】(1)当心室收缩时,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图示中是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此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因此,左心室的壁最厚。(2)体循环起始于左心室,终止于右心房,血液的变化是动脉血变
28、为静脉血;肺循环起始于右心室,终止于左心房,血液的变化是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因此心脏中流动动脉血的是左心房和左心室。(3)主动脉和相连的心室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不会倒流,从心室流向动脉。如果从主动脉向内注入清水,水只能从主动脉流出。(4)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相连的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而不能倒流。(5)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人体静脉注射药物是
29、从上腔静脉开始的,药物经上腔静脉进入心脏的右心房、右心室,经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流回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再经主动脉、各级动脉到达病灶;故药物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先后出现的顺序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途径。8A解析:心脏 白 乙 高 乙 AB 【分析】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故动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故静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毛细血管管腔小,红细胞只能成单行通过。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解答即可。【详解】(1)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能够自
30、动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2)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病菌吞噬,对人体有防御保护作用。(3)乙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管壁最薄,流速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4)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甲是肠动脉、丙是肠静脉,从小肠出来的是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若该图表示的是小肠的三种血管关系,饭后0.5小时,丙肠静脉内血液的葡萄糖含量比甲肠动脉内的更高;甲状腺属于内分泌腺,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若该图表示的是甲状腺的三种血管关系,甲状腺细胞分泌的激素可直接进入图中的乙毛细血管。(5)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某老
31、师身体健康,血型为AB型,他可为AB血型的失血者供血【点睛】此题的知识点较多,仔细审题是解题的关键。9动脉血 静脉血 房室瓣 动脉瓣 右心室 左心房 分离 身体各部毛细血管 【详解】(1)血管是主动脉,血管是肺动脉,主动脉中流动脉血,肺动脉中流静脉血。(2)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做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做动脉瓣,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3)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因此肺循环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左心房。(4)在血液循环过程
32、中,上下腔静脉中流动的是静脉血,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处于分离状态,原因是这条循环途径在身体各部毛细血管处进行了气体交换。10A解析:消化 循环 肺 收缩 气体扩散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2(两) 肾脏 肾小球 【分析】图示中,A、B、C、D分别表示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分别表示吸收、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排遗、排尿、排汗等人体的生理过程。【详解】(1) 分析图可知:食物由消化道进入A系统,因此A系统是消化系统,C是消化后的食物经过吸收后进入C系统,因此C系统是循环系统。(2) 分析图可知B是呼吸系统,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B呼吸系统中,然后再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肺是气体交
33、换的主要器官,外界的氧气通过过程肺的通气进入B系统时,膈肌和肋间肌都处于收缩状态,膈顶部下降,完成吸气动作。 (3) 外界的氧气从B呼吸系统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进入C循环系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气体总是从含量高的地方向含量低的地方扩散,在肺泡内氧气向血液扩散,血液里的二氧化碳向肺泡里扩散,直到气体达到平衡为止。气体经过肺泡处的交换后,含有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多的动脉血。 (4)某人患肩周炎,口服消炎药进行治疗,药物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上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上肢动脉毛细血管,所以药物到达患病部位需要经过心脏2次。因此,某人患肩周炎,口服消
34、炎药进行治疗,药物至少需要2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病灶。(5)D是泌尿系统,尿液的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若尿液中发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主要是由于肾小球的通透性过大,使原来不能滤过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滤过,从而随尿排出。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单位的肾小球。(6) 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
35、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图中都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是排遗不属于排泄。因此,图中所示与外界相连的途径中,不属于排泄的是。【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人体的八大系统及系统间的关联性。11C解析:(1)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2) 肋间肌和膈肌 两 红细胞 (3)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4) C、D、E 葡萄糖 【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如图所示:(1)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约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
36、,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 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中有很多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2)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肺的 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引起的。肺的功能单位是肺泡,与其功能相适应,肺泡数目多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 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需要经过
37、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两层细胞。肺泡中的氧气扩散 到血液中,由红细胞运输。(3)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如图所示:营养物质在小肠吸收,随血液循环由下腔静脉到右心房而后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4)排泄途径中包括:呼气、排汗和排尿,共三条。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 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 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
38、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尿液与血浆相比,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12 尿液 重吸收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图中:入球小动脉、肾小囊、出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管、肾静脉。【详解】(1)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三部分组成,因此肾单位由图中三个部位构成的。表格中液体甲中含有葡萄糖,但是没有蛋白质,因此液体甲是原尿;原尿在肾小囊中,因此
39、其中液体甲取自肾小囊。(2)液体乙中没有葡萄糖和蛋白质,因此是尿液;“从液体甲到液体乙,葡萄糖没有了”,这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3)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某人排出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则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球。【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以及正确识图。13晶状体 视网膜 视觉中枢 6耳蜗 听觉中枢 d传出神经 5咽鼓管 【解析】【分析】如图眼球结构模式图
40、:是角膜,是晶状体,是玻璃体,是视网膜解析:晶状体 视网膜 视觉中枢 6耳蜗 听觉中枢 d传出神经 5咽鼓管 【解析】【分析】如图眼球结构模式图:是角膜,是晶状体,是玻璃体,是视网膜,是视神经;耳朵结构模式图:1是鼓室,2是听小骨,3是半规管,4是鼓膜,5咽鼓管,6是耳蜗;大脑皮层结构模式图:是听觉中枢,是视觉中枢;反射弧模式图:A是脊髓的白质,B是脊髓的灰质,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据此解答。【详解】(1)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
41、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3)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是神经元胞体聚集部位,有反射功能,白质由神经纤维构成,有传导功能,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沿着白质内的下行传导束(神经纤维),传递到脊髓中相应的神经中枢后,再经d传出神经传递到相应的肌肉产生运动。(4)咽鼓管一端连着鼓室,另一端连着咽部,因此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口腔相通。口腔或呼吸道中的病菌
42、可以从咽部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发炎的。因此人体在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时,有时可能会发生中耳炎。【点睛】解答此题要结合图示解答视觉,听觉的形成,还要认识眼球,耳朵,脊髓的结构模式图。14结构和功能 FD E A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详解】图中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F下行传导束、H上行传导束。(1)神经系统的解析:结构和功能 FD E A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详解】图中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F下行传导束、H上行传导束。(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
43、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ALS俗称“渐冻人症”,是一种运动神经元(负责将大脑和脊髓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元)疾病。患病者会出现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所以霍金因运动神经元死亡,导致反射弧中的结构F下行传导束和D传出神经受损,不能完成运动。(2)反射弧中的E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所以ALS患者因长期不能运动,导致肌肉萎缩,发生萎缩的结构是E。(3)霍金的“渐冻人症”,属于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