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汪清县城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一、我县城镇化发展现状截止2012年末,全县总人口达到23.5万人,非农业人口14.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9%,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一)高起点制定总体规划,着力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为合理地利用土地和空间资源,促进城镇化建设科学发展,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汪清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县城规划用地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逐步优化。该规划的正式实施对改善城市风貌及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都发挥了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聘请全国知名建筑专家担任县政府城乡规划建设顾问,提升了政府在城乡规划建设中科学决
2、策的能力和水平。根据汪清镇及周边乡镇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特点和趋势,对未来县城经济圈的架构作出“设计”,实现汪清镇及周边辐射区域协调发展,打破汪清镇、东光镇行政区划界限,实现两镇行政区一体化,在实践中做大做强汪清镇中心地位,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以立足打造省级园林城市为目标,编制了全县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对县城部分重点地段做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分别编制了供热、燃气专项规划,完善了城市规划体系,为城市建设科学合理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制定了汪清县镇村体系规划,全面统筹人口、产业和城乡空间发展布局,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不断提升城区承载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经济增长必将带动城镇人
3、口聚集、城市规模扩大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同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我县依托优势资源,不断发展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经过几年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以林源木业、斯宅木业、盛达木业为代表的木制品加工,以地球卫士、五洲石头地板为代表的环保新材料,以龙腾能源、凯迪电力为代表的新能源开发,以博维药业、德兴酿造、中华参加工为代表的医药食品加工和以德全水泥为代表的建筑材料等主导产业。为加快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我县在不断完善原有工业产业的基础上,积极谋划建设物流园区、健康产业园区、柳树河工业园区等项目,为保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拉动城镇化工作做好准备。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
4、总值实现58亿元,同比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亿元,同比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8.16亿元,同比增长35%。2012年末,全县单位从业人员25850人,其中在岗职工21087人。全县私营企业755户,从业人员9890人;全县个体工商户9216户,从业人员14603人。登记失业人员本期就业4563人,登记失业率3.28%。(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区转移。积极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产业化程度大幅提升,“丹华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367个,专业农场发展到6
5、1个,流转土地1.4万公顷,带动农户7600户。累计投入1.1亿元,完成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21项。全县农机保有量突破5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36.2万千瓦,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69%,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镇综合功能显著增强。1.加快老城区改造。为全面提升县城整体形象,营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2012年我县全面启动汪清县景观街改造工程,计划改造汪清街及解放大路沿街两侧64栋建筑,对重点节点建筑进行外墙保温、墙体造型、墙体粉刷、牌匾改造、外挂管线整治、亮化装饰及道路绿化等改造工程,着力将汪清街打造为现代风格
6、,将解放大路打造为简欧风格,使其成为城市形象集中展示地段。今年将对汪延出口处南山街道路和解放大路实施美化、绿化建设工程,新增绿化面积7万平方米,新增路灯592盏。在做好汪清街改造的同时,新建和改造森铁文化长廊、滨河公园、体育公园二期、屏风山公园二期及10条城区道路、2个休闲广场等重点工程。2.加快新城区建设。为全面推动汪清县城市发展,围绕“北扩东移”发展战略, 推进城区南北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我县实施了河北新区开发建设工程,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集办公、商务、文化于一体的新城市中心。2012年解放大路完成道路通车,开工建设长荣大街,二中、
7、五中教学楼主体封顶。2013年重点实施精品街路长荣大街并配套建设休闲广场、实施四中、二中、五中学校建设及棚户区改造等工程,构筑“横到边、纵到底”的立体城建体系。3.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暖房子工程”建设力度。近年来我县共建设廉租住房3218套,16.09万平方米,其中已竣工1701套,8.5万平方米,在建1517套,7.59万平方米。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27.05万平方米,4621户,其中已竣工8.1万平方米,1848套,在建18.95万平方米,2773套。农村危房改造3864户,发放补助资金4143.95万元,今年计划改造农村危旧房5808套。2011-2012年共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
8、能改造50.58万平方米,147栋楼,5311户,新建热源3座,撤并分散供热小锅炉房34座,更新陈旧管网52.23公里,小区综合整治25万平方米,今年计划改造50万平方米。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依托各类政策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一大批集中供热、供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2012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8.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9.5万人,全年供水总量910万立方米,城市道路长度61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8平方米。生活垃圾清运量5.7万吨,生活垃圾处理率100%,成功进入省级卫生县城行列。(五)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
9、善,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积极落实再就业政策,城乡低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标准大幅度提高,积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全面推进城乡一体的医疗救助制度。城镇环境污染治理全面展开,启动了垃圾、污水和集中供热项目,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汪清河、嘎呀河水体质量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广电事业稳步发展,城区高清数字覆盖率达到100%。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帽子”,成功被列为第一批“省级数字化城市建设示范县”。加快“数字汪清”建设步伐,建设完成了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积极改善城乡交通环境。不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一批
10、公园和健身体育场馆、乡镇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院等相继投入使用。2012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549元和7326元,均同比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162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22元,增长20.9%。(六)依托创新工作模式,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是城市建设的延续,也是促进城市和谐的重要保证。我县依托新型社区工作模式,将工作重心下移,注重城管行政执法运行模式及长效机制建设,逐步实现由突击整治向长效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全面推行社区扁平化、网格化管理,巩固发展“四位一体”管理和服务体系,提升社会管理整体合力,营
11、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县的城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城镇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县城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乡镇集镇规划建设有序推进,但也普遍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缺乏拉动力。由于我县工业基础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低、产业链条短,没有全国或全省知名的品牌产品,结构性矛盾明显,总体上县内还缺乏能够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大产业支撑。二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匮乏。我县城乡经济虽然发展势头强劲,地方财政收入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总量偏小,财政用于城镇建设的投入极其有限。民间资本用于城镇公共设施建设的微乎其微。三是林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汪清地处吉林
12、最东部,山区较多,因林而生,由于受林业资源枯竭因素影响,原有的林区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由于城镇化投入大,增加了公路、桥梁、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三、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思路要不断提升城镇品位,完善城镇功能,经营城镇资源,发展城镇经济,深化城市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城镇要素集聚和辐射功能,发挥城镇在区域中的核心作用,在把汪清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休幸福美丽汪清”的同时,努力形成以县城为中心、重点集镇为纽带、一般集镇为基础、农民新村为补充的县域城镇网络布局体系。(一)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基础设施为前提,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人口转移为重点,以先进文化为内涵,加快推进全县城镇化进
13、程。围绕“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突出城镇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乡村集镇化、集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大建设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拓展城镇新区,逐步改造旧城,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汪清镇与东光镇合并,完成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通过产业拉动人口集聚,使城市中心区和城市功能区人口总数达到15万左右,中心区面积达到19平方公里,全面打造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市。(二)抓好统筹推进城镇化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县城“北扩东移”战略, 依托“四横五纵”路桥框架,推进城区南北深度融合,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一是抓好在建项目建设,争取早日竣工。大力
14、推进汪清县城区路网、排水供水管网、供热管网等项目,进一步提高城镇的品位和综合服务功能。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拉大县城框架,扩大县城规模。二是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加快市政道路工程、排洪沟工程、汪清县城市水域整治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汪清镇市政道路工程、新天府高档综合区、汪清县北环线公路工程、屏风山休闲公园等项目尽快建成投入使用。三是抓好项目储备,谋划城镇长远发展。全力储备一批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重大城建项目。(三)以产业为支撑,增强城镇建设发展动力。依托全县八大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突出抓好新能源、新材料、石材等新兴产业。整合全县资源,加强向上衔接和对外沟通,突出包装申报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
15、基础城市设施项目,着力引进一批前景好、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的支柱型工业项目,为汪清城镇化发展积蓄后劲。充分发挥重点集镇的吸聚效应,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集聚人气、创造商机,切实增加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促进农村人口、资源、资本向城镇聚集、以此带动城镇发展。(四)创新推进机制,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认真贯彻落实统筹推进城镇化相关要求,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监管办法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统筹推进城镇化资金专款专用。通过政府、集体、个人一起上,内资外资一起投,构筑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一是加快包装城建项目,争取上级政府和银行支持,扩大银行贷款规模。二是利用财政资金和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投
16、入的导向、示范和催化作用,引导吸收社会资金投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到城镇建设项目中。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结合,根据我公司201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现与财务部签订如下安全生产目标:一、目标值:1、全年人身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轻伤人数为零。2、现金安全保管,不发生盗窃事故。3、每月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
17、障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到位。4、安全培训合格率为100%。二、本单位安全工作上必须做到以下内容: 1、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必须模范遵守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发布与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相抵触的指令,严格履行本人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责任制在本单位全面落实,并全力支持安全工作。 2、保证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在本单位内全面实施,并自觉接受公司安全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3、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当“安全与交货期、质量”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4、参加生产碰头会时,首先汇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安全问题落实情况;在安排本单位生产任务时,必须安排安
18、全工作内容,并写入记录。 5、在公司及政府的安全检查中杜绝各类违章现象。 6、组织本部门积极参加安全检查,做到有检查、有整改,记录全。 7、以身作则,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对发现的各类违章现象负有查禁的责任,同时要予以查处。 8、虚心接受员工提出的问题,杜绝不接受或盲目指挥;9、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主管领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召开事故分析会,提出整改措施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并填写事故登记表,严禁隐瞒不报或降低对责任者的处罚标准。 10、必须按规定对单位员工进行培训和新员工上岗教育;11、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生产十六项禁令,保证本单位所有人员不违章作业。 三、 安全奖惩: 1、对于全年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生产现场管理规定和工作说明书进行考核奖励;对于未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罚。 2、每月接受主管领导指派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状的落-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