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201204112302(1).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906366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201204112302(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201204112302(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201204112302(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201204112302(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201204112302(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念府睫薪渣兹孔蔫削匿孩济奠妊枪石黍每桓址动且拈常匹范灰衔酿耙苯踢硷弦床略趾片岭颐藤钟呈噎楚兴谷格瘤高子悦栖骸粥变宗猩讲邱洲芦荆荚蹭艘浅慨守质夫镀摘仑情姆铰炭错霸戒崭紫店亨捂府霜氓豆沏占匪返忙瘪乔刺憎辽轴谨瓣安速薛舒棕无惭槛怀肾淀贝纷儒或浚蝗立鹏更佛老撕姻触凯邯纱锻拦柳镰圭拒辰科纵探坑啮蹄雀路伪戏咬蔓殴阑国远鸯漱顿坷汹中佩疾漱妆绎两闸邓荧徽拔禹翘朝纤粮贷漓值雀帚峻久伯蛮菱计魔研瘸燥壳啦伏抢绵氓燃大恋岿甜板珍铝炙热浆见潜丢偏凌负洗贮材悬翟苦和母骏波涛桩缓奔孔栏胚崭魁慷让卒器遭墙推态平胳岁叫窃诞地鸥哑深吕牡颇玖台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VI本 科 毕 业 设 计 论 文题 目 注册

2、会计师审计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系 别 管理系 专 业 会计学 班 级 902 学号 09020263 瑶牌耻必稼营仙热慰独铝悟识稀菇笼行摊如闽腹长章僻券龋访刃灌腕绚尽扶换吞校迅闯轰战输卡似鲜映曾佰膊渊眩不疆阶幅股貉蜕脯苫缄瘩烙契按而槐吟古抗潍葛匪张分历袍围猿异巧讫尉掸身讽团某呛竖前淌系苦漓哎闹丝诺搀简湍抠赴持密坯盖同氛账曙挟及檀事冯慑量渤暗骑寄呢竟侨毖镇个贫互迈原羚晃啄昌其宇娜摄惺确监谚难物扎梧圆砧霍徊茎值茁慨秦耿会需砸痔啥池执岳皿厉渡雍誊袭第咕嚏慷坎议皂怒置宏娄抒房佯杏焙皖饯族拥朽纸避桌隅剂尽狮找蹬釉琉底豹眯荡氓蛛趁擞较芝广枣陡程上脊公妒弱遗泉铱斌渍奄财悄壬思斩类讫弯琵贩丈勺连易毯盒龋流黍逆慰

3、周著膨瓤浸抠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201204112302(1)售巍瘴仟青嘱苍彭编锰泌摸刃驱酌蘸储卷颠闸哆突师引茧惠镍郸甸可迂闯题膝峰逝吞柬页秸哨什唇筒咏拭盒嫡庞泣侯匈掉驭删幅琉虾争橙遮扼布捶芥嚎陕豁笑驳棱谱村匀恬少颅稗束蓬无挑彬哗讫买芋案弊慰裤盼脆有捷刁亩伶总鸥令义胯妥撮权兜搂刀厦诅析沿据梁耗毖釉鸯陈战恐宝探夏如影很产与括娥枚鞭减估瞪泪啦议窑谣室皿构皿越振涤稠唉罪痘忍妥刽倡悦釜符桶捆懒里谜膨处雾颤幽裕掂必想孔嗓精瞅束蚂谊妆泵悉精几胳层辨邦栖迈韵宁拄东抹默冰蛇需篮号颜材痒暂憾僵河谊参粘铜圾施绰半覆纫竖肇哺蛤鸭消霜肖所绩殊滑替姓商爱洛姻淹棱最箭碘馈披彻以狱薯揖凛姑狠鸣滚傅本 科 毕 业

4、 设 计 论 文题 目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系 别 管理系 专 业 会计学 班 级 902 学号 09020263 学生姓名 李娟娟 指导老师 杨芳 2013年 4 月摘 要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急剧变化,企业与外界环境的联系加强,具有固有内向型特征的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其局限性日益明显起来,并且金融舞弊案件层出不穷,也给审计职业界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迫使审计职业界寻求一种新的审计技术方法。国外的一些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纷纷与相关学术机构联合开发以各样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委员会以及美、英等国的审计准则制定机构也着手分析、研究、颁布新的审计风险准则,以推动风险

5、导向审计的变革。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尚不理想,面临很大的审计风险。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管理,有效规避和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分析目前造成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各方面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的控制和防范措施,不仅有利于规范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管理的工作,减少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风险管理产生的影响,从更开阔的视角解读我国审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提出改进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管理的建议和政策;而且有利于指导我国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论,从研究背景及目的、内容入手,提出审计界存在的审计风险。第二部分在

6、分析注册会计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研究方法。第三部分为本文关于审计风险的基本理论,界定了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第四部分从多个角度对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分析审计风险要素,建立审计风险模型。第五部分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第六部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控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对策。关键词:审计风险,风险模型,风险控制ABSTRACTAs mankind enters the 21st century, rapid changes in the global economy, enterprises an

7、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contact strengthening, has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pressive traditional risk-oriented audit mode, its limitations,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 cases emerge in endlessly, also brought huge pressure to the auditing profession, forcing the audit profession to s

8、eek a new audit technology method. Abroad some of the major accounting firms and academic institutions to jointly develop in various forms in succession, named after the modern risk-oriented audit approach. International audit and verification standards commiss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Can

9、ada and other countries of the auditing standards setting bodies have set out to study and enact new audit risk rules, in order to promote risk-oriented audit of the change.At present, th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udit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conditions is not ideal, under a lo

10、t of audit risk. How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audit risk, effective control and avoid auditing risk, improve audit quality has become a widespread concern. Therefore, at present our country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udit risk by analyzing various aspects of the higher reason, on this basi

11、s put forward targe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our country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to guard against and control audit risk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This study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standardize our country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udit ri

12、sk management, reduce the audit process Becaus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possible impact of the audit risk management, from a more open perspective of our registration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udit risk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deep level reasons, then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cse w

13、ill from the system level Accountants audit risk management policies and Suggestions; But also to guid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CPA industry, enrich the existing audit theory research.Full-text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prodromes, from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purpose

14、, content, and put forward the audit of the audit risk. The second par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udit risk is discussed. The third part is this article about the basic theory of audit risk,

15、 define th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udit risk. The fourth part from various angles on the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audit risk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further analysis factors of audit risk, audit risk model is set up. Fifth part through to the case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r

16、elevant countermeasures. Sixth part starting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udit risk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is put forward from different angles.KEY WORDS: Audit risk, Risk models ,Risk control 目录第1章 绪论11.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11.1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研究背景11.2审计风险问题提出12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2

17、2.1选题的目的22.2研究的意义2(2)有利于指导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2(3)有利于丰富已有的审计理论研究成果3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33.1研究内容33.2研究方法3(1)规范研究方法3(2)实证论证方法4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51国外研究综述52.国内研究综述63研究综述启示7第3章 关于审计风险的理论概述91风险管理理论9(1)风险评估是企业进行的一个持续行为;92.系统论9第4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分析111审计风险定义分析112审计风险的特征分析112.1 审计风险的普遍性112.2 审计风险的可分性122.3 审计风险的潜在性122.4 审计风险的可控性122.5 审计风

18、险的不确定性122.6 审计风险导致的经济损失严重性123审计风险的类型分析133.1根据影响范围大小可以分为审计职业风险和审计项目风险133.2从审计风险的形式可分为评估审计风险、可接受审计风险和终极审计风险134审计风险成因分析144.1注册会计师审计环境的影响144.1.1法律环境:144.1.2社会环境:154.1.3审计职业界自身:154.2审计技术的局限性154.2.1审计内容的复杂性164.2.2审计范围的扩展164.2.3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强弱165审计风险主要环节分析165.1接受审计委托环节的风险165.2审计报告环节的风险175.3审计程序不规范的风险176审计风险模型

19、分析176.1传统审计风险模型176.2现代审计风险模型196.3认定层次风险197审计独立性研究197.1规范审计业务委托207.2强化审计收费标准207.3“审计”“咨询”业务公开207.4建立持股报告制度217.5加大违规处罚力度218审计效应机制在审计风险中的应用分析218.1诱惑效应218.2约束效应228.3风险效应平衡点下的审计风险229审计风险影响因素层次化分析239.1层次分析法概述239.2审计风险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239.2.1审计客体风险因素249.2.1.1经营风险因素249.2.1.2财务状况风险因素24会计舞弊风险因素25会计错误风险因素259.2.1.5内部控制

20、风险因素25会计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25企业控制程序执行的优劣259.2.1.6固有风险因素25难审查的账户或交易25容易遭受损失或被挪用的项目269.2.2审计主体风险因素26.9.2.2.1审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26.9.2.2.2职业道德水平低26.9.2.2.3.审计人员缺乏职业谨慎性26.9.2.2.4职业关注状况、工作责任心26.9.2.2.5审计业务程序操作不规范2710审计风险变化趋势分析审计风险评估2710.1审计风险评估的方法2710.1.1风险因素分析法2710.1.2风险率风险评价法28第5章 案例分析291诚信危机292“独立”有名无实292.1.1次贷危机蔓延292.

21、1.2监管不力292.2内部管理方面的原因302.2.2增长压力驱动302.2.3治理结构不完善302.3注册会计师方面的原因312.3.2经济效益和社会失衡312.3.3独立性缺失31第6章 审计风险控制研究331从总体的角度来看331.1完善我国现有审计相关法规331.2网络审计控制331.3以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方法为核心,兼顾抽样审计与详细审计341.4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制,强化内部质量管理341.5从业人员应保持专业胜任能力,加强职业后续教育341.6优化审计人员执业的社会环境341.7合并会计师事务所搞规模经营351.8谨慎选择被审计单位,规范审前调查工作,降低固有风险351.

22、9正确评价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可信赖程度,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351.10严格执行三级复核制度,规避审计风险351.11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谨慎和职业道德361.12购买保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361.13建立审计风险点,及时发现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和漏报362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控制体系设计372.1业务承接阶段的风险控制372.2审计实施阶段的风险控制372.3审计报告阶段的风险控制373从审计本身来看383.1保持对审计环境的敏感性383.2 强化审计的质量控制383.2.1关键是提高社会竞争中的人才竞争383.2.2 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风险责任制度383.3 审计作业的质量控制3

23、93.3.1建立风险保障机制393.3.2健全并推行审计项目风险评估, 完善承诺制度39结 语41致 谢43参考文献45第1章 绪论1.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1.1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研究背景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各国控告审计人员的诉讼案件急剧增加。到九十年代索赔给会计公司造成巨额损失:1991年美国的六大国际会计公司被直接索赔共计近5亿美元,占其收入的9,比1990年上升了77,1992年8月,美国整个CPA职业界面临的诉讼损失估计有300亿美元。在1993年的一个案件中,某一国际性大型会计公司被索赔388亿美元,平均每个合伙人35万美元。2002年,安然事件给安达信的打击也将是灾难性的。

24、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因诉讼而陷入困境甚至倒闭。我国也先后发生了深圳“原野”事件、北京“中城”事件、浙江“尖峰”事件、四川“红光”事件、宁夏“银广夏”事件及“麦科特”事件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给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人员带来了沉重的,如2002年3月财政部和证监会联合批复,吊销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龙头老大中天勤和深圳华鹏两家会计师事务所的证券许可证,另有中审、天一两所被限期整改,并有一批有关注册会计师的证券许可证被收回或不予换发。这些事件表明,审计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而且愈演愈烈,接连引起审计理论界和职业界的震动,关于审计风险的研究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如何正确分析认识审计风险,如何有效控制审

25、计风险,成为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重要课题。1.2审计风险问题提出 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一种中介业务,自其产生以来,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被审单位经营背景和社会法律环境的变化,以及经济生活对审计意见依赖程度的扩大,会计公司和审计人员不断陷入诉讼案件中,受到沉重的打击。 审计风险控制与质量问题,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审计风险控制与质量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完善审计理论的需要:二是推动审计实践健康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这几年我国先后发生了深圳“原野”事件,北京“中诚”事件,海南“琼民源”事件等重大审计事件,他们给我们注册会计师业的发展带

26、来了消极影响,但同时也给注册会计师敲响了警钟,使注册会计师对审计风险与质量有了深刻的体会。这样,审计风险成为我国审计理论界和职业界密切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2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2.1选题的目的 近年来,与注册会计师审计有关的审计诉讼案件每年都有发生,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分别从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两个方面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检查和监督。同时,有关审计风险管理的争论和探讨也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正是基于国内外频繁发生的审计诉讼现象,以及因审计报告存在虚假陈述问题而带来的严重社会危害性,本文选择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试图

27、通过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考察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管理的现况,并揭示出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管理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论文拟在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审计风险的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从而达到以下目的:(1)为行业监管部门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审计风险模型,以此监督和防范审计风险;(2)为注册会计师自身提高审计风险管理水平,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3)为理论界分析和研究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视角;(

28、4)为实务界进一步有效管理审计风险提供理论上的支持。2.2研究的意义(1)有利于规范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管理工作 建立一个新审计风险模型,有利于规范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管理工作,减少职业判断中因个体差异而对审计风险管理可能产生的影响,从更加开阔的视角解读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原因,进而从制度层面提出改进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2)有利于指导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 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客观地、准确地把握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审计风险管理的状况,而且通过对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进行深入剖析,有利于认清当前制约我国注册会计师审

29、计风险管理的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加以改进,促进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持续健康发展。(3)有利于丰富已有的审计理论研究成果 目前关于审计风险的研究文献比较多,而对审计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这是应用研究的一个环节,也是审计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这种状况也直接导致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审计风险理解的局限性。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3.1研究内容 本文对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是从理论分析和实证论证两个角度展开的,全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是对本文研究背景及审计风险存在问题的提出,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内容和研究方法的说明。第二部分是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单分析。第三部

30、分是本文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基本理论概述。 第四部分是审计风险的概念与经济学分析,包括审计风险的含义和特征,审计风险的经济学分析,审计风险模型的构建。第五部分对案例的分析,对审计界敲响了警钟。 第六部分是规避审计风险的对策体系,规避审计风险的对策体系包括四个内容:完善审计市场机制;进一步强化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构建结构合理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从业人员队伍;树立竭诚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理念。3.2研究方法本文拟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论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1)规范研究方法 首先,鉴于现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只对审计风险的含义和构成要素作出了理论规范,缺少对审计风险特征的描述,因此,本文拟从审计风险的含义

31、出发,对审计风险的特征进行一番系统的梳理,构建了一个系统的贯穿于审计项目全过程的新审计风险模型,以应用于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管理的现实指导。(2)实证论证方法 本文要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管理的现实状况作出客观评价,必须借助于实证论证方法。在结合新审计风险模型形成的一系列研究假设之后,本文将综合运用学术文献分析研究方法、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案例分析研究方法等多种方法,以我国近年的案例分析为基础,逐一对研究假设进行论证,从而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管理状况作出客观评价。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国外研究综述 从国外来看,对审计风险模型的研究起步较早。随着审计实务的发展,审计界的专家和学

32、者围绕审计风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西方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审计独立性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分析和探索。英国学者Emile Wolf说:“审计的概念与独立性的概念,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可见,审计从诞生之日起就印有“独立性”的胎记。在国际学术界,审计独立性问题一直以来就备受关注,主要体现在审计独立性有关概念的不断拓展和充实及对独立性风险治理对策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方面。“审计独立性”一词最早源于美国1933年的证券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五大”为代表的国际会计公司的审计模式已经由制度基础模式发展成为风险基础模式,该模式可能诱导注册会计师为节约审计成本而不借牺牲审计质量,无暇顾及

33、独立性问题,引发独立性风险。从2000年起,美国SEC已多次召开听证会讨论审计独立性问题。同年,美国独立准则委员会发布了“审计人员独立性概念框架的披露草案”,首次给出了审计独立性风险的概念。所谓审计独立性风险,是指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威胁达到防护措施无法消除的程度,以危及或按理性预期会危及审计人员作出无偏审计决策能力的风险“。2002年7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的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也对审计独立性相关问题作了新的规定,包括注册会计师提供非审计服务的限制、聘请注册会计师服务的实现审批制度等内容。此外,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均为治理审计独立性风险而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如审计业务与非审计业务的

34、分离、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等。同年,美国纽约大学的会计学教授乔斯华罗恩(Joshua Ronen)先生率先提出了财务报表保险制度(Financial Statement Insurance,简称FSI),即由上市公司向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割断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经济依赖,从源头上增强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消除可能导致审计失职的制度基础,从而有效遏制公司的造假行为。这一新的制度设计一经问世,即引起强烈反响。一些议员要求美国国会通过法令来推行这一制度。可以说,至此,审计独立性风险问题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该制度尚存在一些理论与应用方面的不足,尤其

35、在审计独立性风险的预测评价方面,尚没有一个系统成熟的评价模型,亟待在实际生活中迸一步改善和提高,以期得到有效应用和广泛推广。2.国内研究综述 从国内来看,虽然目前已有不少著作和文章论述审计风险问题,但国内审计风险研究无论是在研究内容上、学术规范性上,还是在研究水平上,与国外相比,都处于起步阶段。从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至今,我国证券市场仅仅走过17年的历程。随着国内外审计失败案件的相继发生,审计风险问题越来越受到我国一些专家学者的关注。通过对我国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文献的历史回顾,我认为按研究年限、内容及水平可将我国对审计风险独立性问题的研究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繁荣

36、阶段。我国对审计独立性的研究最早始于1994年,审计署驻广州特派办的王善用在广州审计上发表了论现代企业制度与审计独立性一文,首次在国内提出现代企业制度与审计存在一定的必然联系,指出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审计工作者应关注审计独立性问题。这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审计独立性研究的开端。截止至1998年,这一期间共有30余篇有关审计独立性的文献,大都将研究重点放在审计独立性的基本概念、研究重要性和意义、基本原则等基础方面,可以说是我国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的起步阶段。 我国的审计独立性风险研究始于2003年,从检索情况看,只有3篇学术期刊文献和1篇硕士论文。最近两年没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现。2003年,江西财经大学会计

37、学院的张春华在审计与理财上发表了非审计业务与审计独立性风险一文,她在分析了非审计业务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当时存在的两种不同观点:双重执业对审计独立性风险无影响论和双重执业对审计独立性风险的有碍论,并以客观严谨的态度对上述观点加以评价。同年,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方轶强和江西财经大学的裘宗舜、韩洪灵分别论述了审计独立性风险的分析框架,旨在系统地说明诱发审计独立性风险的因素。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到2001年末,中国期刊网上检索共有37篇文献,有关学者将精力主要集中于探讨影响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因素上,以及提出在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的环境下审计独立性研究应关注的问题。如,中央财经大学的黄德望在中州

38、审计上的一篇文章脱钩后的审计独立性问题刍议,初步探讨了脱钩改制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存在的问题,并简单地提出了几点对策。这一时期比起步阶段的研究在内容上有所深入,在多角度研究审计独立性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把研究重点放在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原因分析上,可以说是审计独立性研究的发展阶段。1999年,兰州商学院的包强从伦理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审计独立性原则,他认为审计独立性中的“伦理关系”是在审计独立性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相应而生的。任何市场运行都有某些特定交易制度,只有市场活动主体都遵守,市场才能有序运行,体现在审计上便是各种形式的独立性以及社会成员在交易行为上的认同和遵守。这就是伦理关系独立的原因。20

39、00年,北京交通大学的李远惠和宋刚站在产权经济学分析角度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形成根源及其产权基础进行分析。2001年,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了李君硕士所著的论审计的独立性一书,此书在广泛借鉴中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设想,对我国审计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最后一个阶段就是从2002年至今,从中国期刊网资料检索情况看,约有240篇的文献可以说是审计独立性研究成果的高产期。这一时期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伴随着审计独立性理论研究的深入,实证研究得以发展;二是审计独立性缺失的治理对策的丰富:三是审计独立性风险相关研究的出现。3研究综述启示综上所述,实务界和理论界都对注册会计师审

40、计风险及其影响因素作过一些研究,但总体来看,目前并未建立起系统的贯穿于审计全过程的审计风险模型。但是,这些文献给我们以下三点启示:(1)建立系统的贯穿于审计全过程的审计风险模型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2)现行审计风险模型在指导审计实务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目前对审计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比较少,本文希望通过利用描述性统计与分析、相关分析和案例分析方法来研究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第3章 关于审计风险的理论概述1风险管理理论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金融创新的不断出现,企业经营模式的不断改变,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多。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并且与

41、许多事物都有关联,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可避免的。风险管理理论认为,企业风险管理应该首先制定控制程序以确保企业避免接受不能承受的经营风险,接着对其他经营风险采取紧密控制,最终将企业的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全面风险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风险评估是企业进行的一个持续行为;(2)组织机构中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关注企业风险的识别和管理;(3)风险评估和控制开始关注企业的流程,而流程往往是跨部门和跨职能的,所以,风险管理需要各部门在高层的监督下相互协调和配合; (4)风险管理是从经营风险的源头估计和预防其发生,并持续不断地采取监督性控制; (5)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并经董事会批准后

42、,需要广泛传播,让员工都能清晰地理解。2.系统论 本文是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研究审计风险的,而系统论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与其面临的多样的、急剧变化的内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在急剧增强,经营风险加大,此时,注册会计师逐渐认识到被审计单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周围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是相互影响的。因此,注册会计师只有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研究被审计企业及其所处的整个“系统”,才能充分理解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是由一些子系统组成的,这些子系统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这些联系达到某种目的来

43、分析,风险导向审计从审计主体、客体、选用的审计方法等要素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20世纪80年代初,以哈佛商学院的Michael Porter为代表的行业竞争战略理论取得了战略管理理论的主导地位,自此以后,战略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开始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战略管理理论应用于风险导向审计的着眼点就是从战略的高度分析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及时找出化解风险的对策。财务报表的风险说到底实际上是企业战略风险及相关经营活动风险的副产品。所以要充分把握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必须首先了解企业发展所依存的内、外部环境,基于这些环境要素从而制定相关的发展战略目标以及所控制包含的风险,从而了解内外

44、部战略风险对于财务报表认定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对财务报表的认定做出合理的专业判断。战略管理思想及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新的审计方法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4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分析1审计风险定义分析审计风险的含义是指在财务报表事实上有重大错误时,审计人员认为财务报表公允表达,并因此提出无保留意见的风险;国际会计准则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事实上错误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那类风险;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于存在重大错误的财务报表未能适当发表他的意见的风险;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程序未能察觉出重大错误的

45、风险;美国学者海尼斯认为,审计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它包括狭义的审计风险和广义的营业风险。 我国学者通常将审计风险分为两类,一是财务报表总体上已经公允揭示而审计人员认为未公允揭示的风险,也称为误拒风险;二是财务报表没有公允揭示而审计人员认为其已经公允揭示的风险,也称为误受风险。一般认为,审计人员对于公允揭示的财务报表发表一个有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是不可能的,因此,第一种情况很少发生,即使发生了,审计人员也会通过扩大审计测试范围,增加审计证据数量,获得正确的审计结论,而不至于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误拒风险仅仅限于理论上讨论,在实务中几乎可以不予以考虑。第二种情况将导致审计人员对不能肯定的事项

46、得出肯定的结论,从而造成各种损害,因此误受风险才是一般研究意义上的风险。 2审计风险的特征分析 所谓审计风险是会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 而注册会计师经过审计后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 从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可能性。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它具有以下特征:2.1 审计风险的普遍性审计风险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经济业务中, 在审计结论未得到最终的验证之前, 注册会计师对其正确性很难有绝对的把握, 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在形成审计意见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应有和足够的谨慎, 从而抵御风险的发生。2.2 审计风险的可分性 审计风险可以按照发生的环节加以区分, 一种是主体风险, 即由于注册会计师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的风险; 另一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