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医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902705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医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医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医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医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医科诊疗指南 技术操作规范目 录一、咳 嗽二、眩 晕三、中 风四、不 寐五、胸 痹六、肋 痛七、胃 痛八、水 肿九、淋 证十、消 渴十一、腰 痛十二、郁 证十三、内伤发热十四、痹 症十五、汗证十六、泄泻一、咳嗽 咳嗽是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成。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辩证分型治疗】 1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 主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自,脉浮或浮紧。治法:疏风散

2、寒,宣肺止咳。代表方: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组成: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麻黄、杏仁、生甘 草、生姜。止嗽散(医学心悟)紫菀、百部、白前、桔梗、荆 芥、陈皮、甘草。(2)风热犯肺主症: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咽喉燥痛,咯痰不爽,痰稠或黄,咳时汗出、口渴,头痛,恶风。舌苔 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代表方:桑菊饮(伤寒论)加减。组成: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杏仁、桔梗、甘草、苇根。(3)风燥伤肺主症:干咳、呛咳、喉痒、咽干痛。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口干,头痛,身热。舌苔薄自 或薄黄,质红少津。脉浮数。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代表方:桑杏汤(温病条辨)加减。

3、组成:桑叶、杏仁、豆豉、南沙参、大贝母、梨皮、栀子。2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主症: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痰出咳减,痰粘 稠,食后或进肥甘厚味加重。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濡滑。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代表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组成: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乌梅、生姜。 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苏予、白芥子、菜菔子。(2)痰热郁肺主症:咳嗽气粗l,痰多质稠或黄,咯吐不爽。胸胁闷胀,隐痛,身热口干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治法:清热化痰。代表方:清金化痰汤(统旨方)加减。组成:黄芩、山栀、桔梗、贝母、知母、桑白皮、瓜蒌、甘 草、橘红、茯苓。(3)肝火犯肺主症:上气咳

4、逆阵作,而赤咽干,痰少难出。胸胁胀痛,与情志有关,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治法:清肺泻肝,顺气降火。代表方:黛蛤敬合黄芩泻白散加减。组成:黛蛤散(验方)青黛、海蛤壳。 泻白散(伤寒论)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4)肺阴亏虚主症:干咳,咳声短促痰少带血,声嘶,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午后颧红,盗汗神疲。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代表方: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加减。组成:沙参、麦冬、花粉、玉竹、桑叶、生甘草、生扁豆。【协议处方】复方支气管炎片【疗效评价】1临床痊愈:主次症状基本消失2显效:主症明显好转,次症基本消失3有效:主次症状均好转4无效:主次症状均无明显好转【附注】1.参照西医相

5、关病种的诊断,检查,治疗常规。2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疗效判断标准。 二、眩 晕“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包括西医的耳源性眩晕(美尼尔氏病、迷路炎、内耳药物中毒、前庭神经元炎),位置性眩晕(眩晕病),脑性眩晕(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疾病。【辩证分型治疗】1. 肝阳上亢主 症: 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6、治 法: 平肝潜阳,清火熄风。代表方: 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加减。组 成: 天麻、钩藤、石决明、牛膝、黄芩、杜仲、桑寄生、山栀、益母草、茯神、夜交藤。2. 气血亏虚主 症: 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恍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 法: 补益气血,调养心脾。代表方: 归脾汤(济生方)加减。组 成: 党参、白术、黄芪,当归、熟地、龙眼肉、大枣、茯苓、炒扁豆、远至、酸枣仁。3. 肾精不足主 症: 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耳鸣齿摇;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或面色

7、恍白,形寒肢冷,舌淡嫩,苔白,脉弱尺甚。治 法: 偏阴虚:补肾滋阴。 偏阳虚:补肾助阳。代表方: 偏阴虚:左归丸加减。 偏阳虚:右归丸加减。组 成: 左归丸(景岳全书)熟地、山药、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右归丸(景岳全书)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菟丝子、附子、肉桂、当归、鹿角胶。4. 痰湿中阻主 症: 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诞,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治 法: 燥湿化痰,健脾和胃。代表方: 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加减。组 成: 半夏、天麻、陈皮、白术、茯苓、甘草、生姜、大枣。5. 瘀血阻窍主 症: 眩晕,头痛,痛有定处,兼见健

8、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治 法: 去瘀生新,活血通窍。代表方: 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加减。组 成: 麝香、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白芷、菖蒲、老葱、鲜姜、大枣、酒。【协议处方】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疗效评价】1. 临床痊愈:主次症状基本消失2. 显效:主症明显好转,次症基本消失3. 有效:主次症状均好转4. 无效:主次症状均无明显好转【附注】1. 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诊断,检查,治疗常规。2. 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疗效判断标准。三、中 风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

9、眼斜等症状。由于本病发生突然,起病急骤,临床见症不一,变化多端而速疾,有晕仆、抽搐,与自然界“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古代医家取类比象而名之为“中风”;又因其发病突然,亦称之为“卒中”。现代医学包括缺血性及出血性脑血管病。【辩证分型】1. 中经络(1)风痰入络主 症: 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治 法: 祛风化痰通络。代表方: 真方白丸子(验方)加减。组 成: 半夏、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当归、白芍、鸡血藤、豨莶草。(2)风阳上扰主 症: 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

10、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治 法: 平肝潜阳,活血通络。代表方: 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加减。组 成: 天麻、钩藤、石决明、牛膝、黄芩、杜仲、桑寄生、山栀、益母草、茯神、夜交藤。(3)阴虚风动主 症: 平素头晕耳鸣,腰酸,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手指瞤动,甚或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治 法: 滋阴潜阳,熄风通络。代表方: 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组 成: 牛膝、白芍、玄参、代赭石、龙骨、生麦芽、天冬、川楝子、生牡蛎、茵陈、甘草、生龟版。2. 中腑脏(1)闭证主要症状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

11、痰热腑实主 症: 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神识欠清或昏糊,肢体强急,痰多而粘,伴腹胀,便秘,舌质暗红,或有淤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涩。治 法: 通腑泄热,熄风化痰。代表方: 桃仁承气汤(奇效良方)加减。组 成: 桃仁、大黄、芒硝、甘草。痰火郁闭主 症: 除上述闭证的症状外,还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治 法: 熄风清火,豁痰开窍。代表方: 羚羊钩藤汤(通俗伤寒论)加减。组 成: 羚羊角、桑叶、川贝、鲜生地、钩藤、菊花、白芍药、生甘草、鲜竹茹、茯神。痰浊郁闭主 症: 除上述闭证的症状外,还有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

12、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治 法: 化痰熄风,宣郁开窍。代表方: 涤痰汤(济生方)加减。组 成: 制半夏、制南星、陈皮、枳实、茯苓、人参、石菖蒲、竹茹、甘草、生姜。(2)脱证(阴竭阳亡)主 症: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萎,脉细弱或脉微欲绝。治 法: 回阳救阴,益气固脱。代表方: 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组 成: 参附汤(校注妇人良方)人参、附子、姜、枣。生脉散(内外伤辩惑论)人参、麦冬、五味子。3. 恢复期中风病急性阶段经抢救治疗,若神志渐清,痰火渐平,饮食稍进,渐入恢复期,但后遗症有半身不遂、口歪、语言謇涩或失音等。此时仍须积极治疗并加

13、强护理。针灸与药物治疗并进,可以提高疗效。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可采用标本兼顾或先标后本等冶法。治标宜搜风化痰,通络行瘀;肝阳偏亢者,可采用平肝潜阳法。治本宜补益气血,滋养肝肾或阴阳并补。(1)风痰郁阻主 症: 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暗紫,苔滑腻,脉弦滑。治 法: 搜风化痰,行郁通络。代表方: 解语丹(妇人大全良方)加减。组 成: 白附子、石菖蒲、远志、天麻,全蝎、羌活、白僵蚕、南星、木香。(2)气虚络瘀主 症: 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淤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治 法: 益气养血,化瘀通络。代表方: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加减。组 成: 黄芪、桃仁

14、、红花、赤芍、归尾、川芎、地龙、牛膝。(3)肝肾亏虚主 症: 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或舌淡红,少苔无苔,脉沉细。治 法: 滋养肝肾。代表方: 左归丸合地黄饮子(世医得效方)加减。组 成: 熟地、巴戟、山萸肉、石斛、肉苁蓉、附片、五味子、肉桂、云苓、麦冬、石菖蒲、远志、薄荷、生姜、大枣。【协议处方】及辨病治疗:舒血宁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疗效评价】1. 临床痊愈:主次症状基本消失2. 显效:主症明显好转,次症基本消失3. 有效:主次症状均好转4. 无效:主次症状均无明显好转【附注】1. 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诊断,检查,治疗常规。2. 参照西

15、医相关病种的疗效判断标准。四、不 寐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现代医学包括表现为睡眠障碍为主的神经官能证,更年期综合症,贫血等病症。【辩证分型治疗】1实证(1)肝郁化火主症: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头 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 舌红苔黄,脉弦而数。治法: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加减。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车前子、当归、生地、柴 胡、木通。 (2)痰热内扰 主症:心烦

16、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伴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代表方:黄连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加减。常用药:半夏、陈皮、茯苓、枳实、黄连、竹茹、大枣。2虚证(1)心脾两虚主症: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代表方:归脾汤(济生方)加减。组成:党参、白术、黄芪、当归、熟地、龙眼肉、大枣、茯苓、炒扁豆、远志、枣仁。(2)心肾不交主症: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

17、降火,交通心肾。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组成: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交泰丸(韩氏医通)黄连、肉桂。(3)心胆气虚主症:虚烦不寐,触事易惊,胆怯心悸,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组成: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人参、茯苓、茯神、远志、龙齿、石菖蒲。 酸枣仁汤(伤寒论)酸枣仁、茯苓、知母、甘草、川芎。【协议处方】刺五加注射液心神宁片【疗效评价】1临床痊愈:主次症状基本消失2显效:主症明显好转,次症基本消失3有效:主次症状均好转4无效:主次症状均无明显好转【附注】1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诊

18、断,检查,治疗常规。2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疗效判断标准。五、胸 痹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包括现代医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包炎引起的胸前区疼痛。【辩证分型治疗】1. 心血瘀阻主 症: 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治 法: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代表方: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组 成: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桔梗、枳壳、牛膝、当归、

19、生地、甘草。2. 痰浊闭阻主 症: 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治 法: 通阳泄浊,豁痰宜痹。代表方: 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组 成: 栝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瓜蒌、薤白、半夏、白酒。 涤痰汤(济生方)制半夏、制南星、陈皮、枳实、茯苓、人参、石菖蒲、竹茹。3. 寒凝心脉主 症: 卒然心痛如纹,心痛彻背,喘不得卧,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胸闷气短,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治 法: 辛温散寒,宣通心阳。代表方: 栝蒌桂枝汤合

20、当归四逆汤加减。组 成: 栝蒌桂枝汤(金匮要略)瓜蒌、桂枝、芍药、甘草、大枣。 当归四逆汤(伤寒论)当归、细辛、桂枝、芍药、甘草、通草、大枣。4. 气阴两虚主 症: 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乏力,声息低微,面色黄白,易汗出,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治 法: 益气养阴,活血通脉。代表方: 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组 成: 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人参、麦冬、五味子。人参养荣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黄芪、炙甘草、肉桂、丹参、人参、白芍、五味子、茯苓、远志、熟地、橘皮、白术、当归。5. 心肾阴虚主 症: 心痛憋闷,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酸膝软,头晕耳鸣,

21、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促代。治 法: 滋阴清火,养心和络。代表方: 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伤寒沦)加减。组 成: 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人参、生地、玄参、天冬、麦冬、人参、茯苓、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远志、丹参、桔梗、当归、辰砂。 炙甘草汤(伤寒沦)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黄、阿胶、麦冬、麻仁、大枣。6心肾阳虚主 症: 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更甚,自汗,面色晄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温或肿胀,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迟。治 法: 温补阳气,振奋心阳。代表方: 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组 成: 参附汤(正体类要)人参、附子。 右归饮(景岳全书)肉桂、炙甘草、热地,山

22、萸肉、仙灵脾、补骨脂、制附子、枸杞、杜仲。【协议处方】复方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冠心合剂:半夏、郁金、丹参、川芎、降香、瓜篓、薤百、南星【疗效评价】1. 临床痊愈:主次症状基本消失2. 显效:主症明显好转,次症基本消失3. 有效:主次症状均好转4. 无效:主次症状均无明显好转【附注】1. 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诊断,检查,治疗常规。2. 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疗效判断标准。六、肋痛肋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现代医学包括:肝胆疾病、病毒性甲乙型肝炎、肝硬化、胆道感染、胆囊炎、胆结石、干性或渗出性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肋软骨膜炎等。【辩证分型治疗】 1肝郁气滞主症:胁肋胀痛,

23、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暖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理气。代表方:柴胡疏肝散(证治准纪)加减。 组成:柴胡、枳壳、白芍、甘草、香附、川芎、陈皮。2肝胆湿热主症: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粘,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法:清热利湿。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加减。常用药:龙胆草、山栀、生地黄、川楝子、当归、泽泻、黄芩、木通、车前子。3瘀血停着主症: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痛甚,胁肋下或见有痞块,舌质紫暗,脉象沉涩。治法:祛瘀通络。代表方:血府逐瘀

24、汤(医林改错)加减。组成: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桔梗、枳壳、牛膝、当归、生地、甘草。4肝阴不足主症: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苦。脉细弦而数。治法:养阴柔肝。代表方:一贯煎(柳州医话)加减。组成:生地、枸杞、沙参、麦冬、当归、川楝子。【疗效评价】1临床痊愈:主次症状基本消失2显效:主症明显好转,次症基本消失3有效:主次症状均好转4无效:主次症状均无明显好转【附注】1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诊断,检查,治疗常规。2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疗效判断标准。七、胃 痛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

25、神经官能症以及肝胆胰的某些病症。【辩证分型治疗】1. 寒邪客胃主 症: 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治 法: 温胃散寒,行气止痛。代表方: 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组 成: 香苏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附、紫苏叶、炙甘草、陈皮。 良附丸(良方集腋)高良姜、香附。2. 饮食伤胃主 症: 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治 法: 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代表方: 保和丸(丹溪心法)加减。组 成: 神曲、山楂、莱菔子、茯苓、半夏、陈皮、连翘。3. 肝气犯胃主 症: 胃

26、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痛舒,胸闷暖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舌苔多薄白,脉弦。治 法: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代表方: 柴胡疏肝散(证治准绳)加减。组 成: 柴胡、枳壳、白芍、甘草、香附、川芎、陈皮。4. 湿热中阻主 症: 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 法: 清化湿热,理气和胃。代表方: 清中汤(医宗金鉴)加减。组 成: 黄连、栀子、白豆蔻、制半夏、茯苓、陈皮、汁草。5. 瘀血停胃主 症: 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黑血便,舌质紫黯或

27、有瘀斑,脉涩。治 法: 化瘀通络,理气和胃。代表方: 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组 成: 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蒲黄、五灵脂。 丹参饮(时方歌括)丹参、檀香、砂仁。6. 胃阴亏耗主 症: 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治 法: 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代表方: 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组 成: 一贯煎(柳州医话)生地、枸杞、沙参、麦冬、当归、川楝子。芍药甘草汤(伤寒论)白芍药、甘草。7. 脾胃虚寒主 症: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

28、白,脉虚弱或迟缓。 治 法: 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代表方: 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加减。组 成: 黄芪、桂枝、生姜、芍药、炙甘草、饴糖、大枣。附:吐酸1. 热证主 症: 吐酸伴口干心烦,脉沉弦。治 法: 泻肝和胃。代表方: 左金丸加减。组 成: 黄连、吴茱萸、瓦楞子、乌贼骨。2. 寒证主 症: 胃痛胀吐酸。治 法: 温中和胃代表方: 香砂六君子加减。组 成: 木香、砂仁、党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半夏。附:嘈杂1. 胃热主 症: 胃中嘈扰不安,喜冷饮,口臭心烦,舌苔黄,脉数。治 法: 和胃清热。代表方: 温胆汤加减。组 成: 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竹茹、枳实2. 胃虚主 症: 胃中嘈杂,

29、口淡无味,食后腹胀。治 法: 健脾和胃。代表方: 四君子加减。组 成: 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山药、扁豆。3. 血虚主 症: 嘈杂兼见面白唇淡、失眠多梦,心悸头晕。冶 法: 补益心脾。代表方: 补中益气汤加减。组 成: 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山药。【协议处方及辨病治疗】胃炎冲剂(协议方)消噎颗粒(协议方)【疗效评价】1. 临床痊愈:主次症状基本消失2. 显效:主症明显好转,次症基本消失3. 有效:主次症状均好转4. 无效:主次症状均无明显好转【附注】1. 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诊断,检查,治疗常规。2. 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疗效判断标准。八、水肿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

30、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包括现代医学的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肝硬化,急慢性肾炎等。【辩证分型治疗】1阳水(1)风水相搏主症: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代表方: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加减。组成:麻黄、石膏、麻黄、石膏、生姜、大枣、甘草、半夏。(2)湿毒侵淫主症:眼睑浮肿,延及全身,皮肤光亮,尿少色赤,身发疮痍,甚则溃烂,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

31、肿。代表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组成: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麻黄、杏仁、桑白皮、连翘、赤小豆、甘草、生姜,大枣。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3)水湿浸渍主症: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治法:运脾化湿,通阳利水。代表方:五皮饮(华氏中藏经)合胃苓汤(丹溪心法)加减。组成:五皮饮(华氏中藏经)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 胃苓汤(丹溪心法)苍术、厚朴、陈皮、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甘草、生姜、大枣。(4)湿热壅盛主症:遍体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

32、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 濡数。治法:分利湿热。代表方:疏凿饮子(济生方)加减。组成:商陆、泽泻、赤小豆、椒目、木通、茯苓皮、大腹皮、槟榔、生姜、羌活、秦艽。2阴水(1)脾阳虚衰主症: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自滑,脉沉缓或沉弱。治法:健脾温阳利水。代表方:实脾饮(济生方)加减。组成:附子、厚朴、大腹皮、干姜、草果仁、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大枣、茯苓、泽泻、木瓜、木香。(2)肾阳衰微主症:水肿反复消长不已,面浮身肿。腰以下甚,按之凹陷不起,尿量减少或反多,腰酸冷痛,四肢厥冷

33、怯寒神疲,面色胱白甚者心悸胸闷,喘促难卧,腹大胀满,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代表方: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组成:济生肾气丸(济生方)附子、肉桂,牛膝、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附子、官桂、车前子。 真武汤(伤寒论)附子、白芍、白术、茯苓、生姜。(3)瘀水互结主症:水肿延久不退,肿势轻重不一,四肢或全身浮肿,以下肢为主皮肤瘀斑,腰部刺痛,或伴血尿,舌紫暗,苔白,脉沉细涩。治法:活血祛瘀,化气行水。代表方: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组 成:桃红四物汤(中国医学大辞典)当归、白芍药、川芎、熟地黄、桃仁、红花。 五苓散(伤寒论)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

34、【疗效评价】1临床痊愈:主次症状基本消失2显效:主症明显好转,次症基本消失3有效:主次症状均好转4无效:主次症状均无明显好转【附注】l. 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诊断,检查,治疗常规。2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疗效判断标准。九、淋证淋证是指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腰腹为特征的病证。包括现代医学的泌尿系急、慢性感染、结石、结核、肿瘤、急慢性前列腺炎及乳糜尿等病症。【辩证分型治疗】1热淋主症: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呕恶,或有腰痛拒按,或有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通淋。代表方: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组成:山栀、大黄、滑石、

35、灯心草、生甘草、瞿麦、扁蓄、车前子、木通。2石淋主症:尿中夹砂石,排尿涩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往往突发,一侧腰腹绞痛难忍,甚则牵及外阴,尿中带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带数。若病久砂石不去,可伴见面色少华,精神萎顿,少气乏力,舌淡边有齿印,脉细而弱;或腰腹隐痛,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带数。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代表方:石韦散(证治汇补)加减。组成:瞿麦、滑石、石韦、冬葵子、车前子。3血淋(1)实证主症: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有血块,疼痛满急加剧,或见心烦,舌尖红,苔黄,脉滑数。治法:清热通淋,凉血止血。代表方:小蓟饮子(济生方)加减。组成:小蓟、生地黄、生草梢、

36、山栀、滑石、当归、蒲黄、通草、炒蒲黄、淡竹叶、藕节。(2)虚证主症:尿色淡红,尿痛涩滞不利,腰膝酸痛。舌红苔少,脉细弱。治法:滋阴补肾,清热止血。代表方: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加减。组成:知母、黄柏、地黄、山药、山芋肉、茯苓、泽泻、丹皮。4气淋(1)实证主症:郁怒之后,小便涩滞,淋沥不宣,少腹胀满疼痛,苔薄白,脉弦。治法:理气疏导,通淋利尿。代表方:沉香散加减(金匮翼)加减。组成:沉香、石韦、滑石、当归、橘皮、白芍、王不留行、冬葵子。(2)虚症主症:小腹坠胀,空痛喜按,尿频尿清,余沥不尽,神疲便溏,舌淡。脉虚弱。治法:补中益气,利尿通淋。代表方: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组成:黄芪、白术、人参

37、、升麻、柴胡、当归、陈皮、当归。5膏淋(1)实证主症:小便浑浊,乳白或如米泔水,上有浮油,置之沉淀,或伴有絮状凝块物,或混有血液。血块,尿道热涩疼痛,尿时阻塞不畅,口干,苔黄腻,舌质红,脉濡数。治法:清热利湿,分清泄浊。代表方:程氏萆蕲分清饮(医学心悟)加减。组 成:萆薜、白术、丹参、莲子心、茯苓、车前子、莲子心、菖蒲、黄柏。(2)虚症主症:久病反复发作,淋出如脂,涩痛不显,腰膝酸软,头晕乏力,苔白腻,脉沉弱。治法:清热利湿,分清泄浊。代表方:膏淋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组成:地黄、山药、芡实、党参、锻龙牡、白芍。6劳淋主症: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腰膝酸软,

38、神疲乏力,病程缠绵,舌质淡,脉细弱。治法:补脾益肾。代表方:无比山药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组成:山药、肉苁蓉、干地黄、山茱萸、菟丝子、茯苓、五味子、赤石脂、巴戟天、泽泻、杜仲、牛膝。【协议处方】: 通淋方:石韦、金钱草、白茅根、丹皮、滑石、车前草、瞿麦、扁蓄、通草、海金沙、大黄。 成药:三金片、八正合剂 西医: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疗效评价】1临床痊愈:主次症状基本消失2显效:主症明显好转,次症基本消失3有效:主次症状均好转4无效:主次症状均无明显好转【附注】1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诊断,检查,治疗常规。2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疗效判断标准。十、消 渴“消”有消谷,消水,消瘦,消耗之意,“渴”指口

39、渴能饮,饮后不能解渴而言,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包括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尿崩症。【辩证分型治疗】1. 上消主 症:口渴多饮,口舌干燥,尿频量多,烦热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治 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代表方:消渴方(验方)加减。组 成:天花粉、生地、藕汁、黄连。2. 中消主 症: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治 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代表方:玉女煎或白虎加人参汤加减。组 成:玉女煎(景岳全书)石膏、熟地黄、麦冬、知母、牛膝。 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人参。3. 下消(1)肾阴亏虚主

40、 症: 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冶 法:滋阴固肾。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加减。组 成:熟地黄、山萸肉、怀山药、茯苓、泽泻、丹皮。(2)阴阳两虚主 症: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治 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涩。代表方:金匮肾气九(金匮要略)加减。组 成:附子、肉桂、熟地黄、山萸肉、怀山药、茯苓、泽泻、丹皮。【消渴并发症的证治】白内障、雀盲、耳聋,主要病机为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承耳目所致,宜滋补肝肾,益精补血,可用杞

41、菊地黄丸或明目地黄丸。并发疮毒痈疽者,则治宜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用五味消毒饮。并发肺痨、水肿、中风者,则可参考有关章节辨证论治。【协议处方】 平消止渴饮:黄连、葛根、石膏、生地、五味子、乌梅、茯苓、丹参、川芎、黄芪【疗效评价】1. 临床痊愈:主次症状基本消失2. 显效:主症明显好转,次症基本消失3. 有效:主次症状均好转4. 无效:主次症状均无明显好转【附注】1. 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诊断,检查,治疗常规。2. 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疗效判断标准。十一、腰痛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包括内科、外科、骨科、妇

42、科出现的各种腰痛。【辩证分型治疗】1寒湿腰痛主症: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代表方:甘姜苓术汤(金匮要略)加减。组成:干姜、甘草、茯苓、白术。2湿热腰痛主症: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代表方:加味二妙散(丹溪心法)加减。组成:黄柏、苍术、当归、牛膝、防己、革薜、龟版。3瘀血腰痛主症: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部分病人有跌仆闪挫病史。治法

43、: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代表方: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组成: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香附、五灵脂、牛膝、地龙、当归。4肾虚腰痛(1)肾阴虚主症: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心烦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法:滋补肾阴,濡养筋脉。代表方:左归丸(景岳全书)加减。组成:熟地黄、枸杞子、山萸肉、山药、龟板胶、菟丝子、鹿角胶、牛膝。(2)肾阳虚主症: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局部发凉,喜温喜按,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少腹拘急,面色咣白,肢冷畏寒。舌质淡,脉沉细无力。治法:补肾壮阳,温煦经脉。代表方:右归丸(景岳全书)加减。组成

44、:肉桂、附子、鹿角胶、菟丝子、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子、杜仲、当归。【协议处方】:腰痛基本方:杜仲、川断、川芎、当归、金毛狗脊肾虚:加山萸肉、山药、女贞子、肉苁蓉风湿:加秦艽、桑寄生、威灵仙、牛膝、川乌外伤:加没药、乳香、红花、伸筋草【疗效评价】1临床痊愈:主次症状基本消失2显效:主症明显好转,次症基本消失3有效:主次症状均好转4无效:主次症状均无明显好转【附注】1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诊断,检查,治疗常规。2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疗效判断标准。十二、郁 证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小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现代医学包括植物神经功能失凋、癔病、围绝经朋综合症、抑郁状态等。【辩证分型治疗】1. 实证(1)肝气郁结主 症: 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苔薄,脉弦。治 法: 疏肝理气解郁。代表方: 柴胡疏肝散(证治准纪)加减。组 成: 柴胡、枳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