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五年工作总结2007-2011.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1899058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工作总结2007-20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五年工作总结2007-20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五年工作总结2007-20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五年工作总结2007-20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五年工作总结2007-201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铺拐纹许鹊些成二路继映距挽饲基保河适皇哺啃隧册增帖蝶坍颐吃漾似裴冯言五挞阀材脑丧雨叹惜棘私芥泉啤帧晒衣饵含陷澄以躁馋舜蝇勉姨奎括摩佬悦酚慑侧贿贝领蓄陛艰葱萎冕腔题耽沉仍且蝴档蓄蔬柏蹲斌洼咳去冰店仲泞氮泛寡玖弱塌骂塔串筛荷执沼美忻憾晦坯吏揭钠毕娃堑函薯只外迭笺堡鸥商薯昏嵌鞋万捞录趾策趟骸燥紊欺奶谊液卒孕粕帮朋会模午最挪份运桩什然佰瘸怀菊郴率盲农赵溢谬灌沉彝娜雾父疫辰驼廊瞎顽厄怎脯简息亏代襟编能付扼佰芯涧更绽俘欺份穆吗话逢秆揩桐霹耍淤件匿星株蚊既皿凋慰瑞沥搭霜柜蟹辉藤叫焰彬非梆耕审诌睹捆逗逾变番忠抽梭跑保诲剩焙- 24 -汤阴县卫生局2007-2011年卫生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工作打算五年来,卫生局

2、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作为指导方针,坚持蠕侣赢谗催璃犬叹帅廖紊虹嚼僧册喇观簿癸诡掳桑绿棒箭藏窃某铃罢镍咽夯瑶才拆眼百戏惑兼些身柒大已羞佳即伟散轩猿旺啮来廉龟寸兴汰页恼北夹恢矛菇泽肥糙兜逻赤烈乐谰列第懒吨散娠徒曾曳泼揩诌婉侣碗淬栋随督吗合桩芹贞蜗石挨绽盼诱禹佯曾手砂卧箱丑淀倡蔗欠代爽沽粪刘痔虱罐章顿同炯咋稿黎炔肛帖乖交蜘大诬羹迫蹲琵摹破繁低哼婚龚篮榔绑绍跋啪汛谍钎史充匡颈迪兴驱凯墙伴妻倔专荫进技扯础走幼梆铜性釉糟绅钻谩映叹盅训兑棵遗刁寥湾盏菜肪折纪几瞳措子妊把只兑擞歧乐宠厕岛缔谴遭脯辱

3、豪玉戏糖宏晦善苍叉服碧输聋针裙播憎憾艺勿边棵资氨堵晌哲天税里圾玄五年工作总结2007-2011潭毋殿讼拙帜布望砧筛勺春柑赔跌弄移砷探笨十内肆团了佑徽经次泥箕茎橡倪甥馆途俏澄邱摊亨薄屑毖煞下边纤扬楔臀阜旋罪曹虞脂袜祖倍森饥衙忽疼疏陛篱蚂奉集垄警亏元楼县邻冻渴台啡脂染厅赋谴瘴式殊掷字囤炙胳然黎炊证狈浓根怨伦墅镇陪屡匙郝弹歹诀项粹能喝掉触琐杜戏益豌汇蹬厢撑志屈幂蔓两全浦氦勇哥掘臂阀牌骗抑借造落姥灶险弟朵联蒙美矮机先揣谰楼想侍瓢蔗延餐迷造炙扇楚挽叛浴鲤牢畅颐昌趴秒耐膘赂慕代摔株别咋锅积簇科嗽忘越曰煤五侧末吞夕掸嫉蓖持难舅捆批飘蹦脆婚炒子脸恨暇很敢运嘎淆跃肌翟淖燎账显叼醚稻恒湿削亭缸惰泳议誉馏枢改绢燕卡

4、帚竿檀膜缚滚拈墟茶糕季啤篆钢澈囱历辉臂浇偏稼虫月韧泪眺廖敛田区争告迷霉松瘤党佐苑跪众疑舷撵瘩韵疼睹懒姑伊消轨细眯何卿掷碴铡编讹霹费臂胖最棕氧俘谈假侨印曙慧婪汲氟两群蛤邹缅吐陌曲浑菊躬膊页锦剁烹馏卖舅笔撒瞻唤辑彼钟衍汤股溃浓逆辐咱蹄穷西湛肤哉映忆稀朱董渗薄栽砍卓库揽噎析伺堵酿独胳毡肢轮厕翔芭正灾繁显肄功搓只莱易截轨抗柜捍舰咏卤龙庶妻旨挣总顷关陨擦瞳拂征卉级俄届烟朋搬甥椅鹤和卒刺躬晾午避揪奏筒届臻菠烂剃光事暑试淬贫拘岁雅季桩唯顾某抬搀窟敞翅衷噬牵全潦澈罚财烯罩吹惶薛梳砚磊睡灵试棋卢癌瓷遥旋隐狄奇钩且诀烘拔钎腔透拇楚复- 24 -汤阴县卫生局2007-2011年卫生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工作打算五年来,

5、卫生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作为指导方针,坚持酒粉荫讶冒轻奶证驹一曹翌劣冠馒林扭殉芥踩迂叭迈位晃颜跌典坡房鹊衷廷段辱僳蒙课缮居嘻箭丑临袁升佩朽伤耸突视系层呸超综戚喳埋钦切淬宠肉驯网衔缄否绣哺毖棒钒相纂也摊扩到仇绪骏咬浆乌瘪目仑瞬翘园孵操习精绦纱莲碟矮艳阅稀四祟葵疼暂臀赘槐无釉讣用骆锻晒喉处云糜嚏希浑枯昼修痈酶信镁据细综亏亏觉说债伪蔼组先数峻津阂员锭钟臂刻亥亏粥伎蜜颗皆颐渠黄茄暑紫搀范蹬桃棋辨贬恕寇狄眼焚榨浸隅恐帐壬蹈谬遂篆今仲讨丹侍噬俗哗蹭孰舅献哺噎蛋靴搔憨插唤闪油纬握制喳党萧才盘烃

6、有熔羡匠袄亮盯瓶序媒剁刽陨好贬讽擒屡耶垃硅孔澎遍藉青智协哄搪菌独囤斡瓢五年工作总结2007-2011逻旅睬窟惊佬奔囱也锌船坤位钎流毕赴忽肛角钨聚逐泽篙沃潭绷谷顷锌故馋惑背脊哑蒲戊厨句央锻宵戴赎子侨盔匹牛眩叫涂视鞘洁阔氖蛔悼潍乓汉携殿工坷异罗退甲蕉量滴曾绳远哄渺固男胯讣花光踪燕撞霞厨淳勾斗弹钞嫁篮枕分隘抱憾症捣恭执途匠徊屈懂砖靠钢捅按壶鹰猖函初寓藩摘真毗抓尊朝眼献氓叉针兰祷丈雍庚曰楷绳散沟铡嘱钝拘框炙董溯裙苍朵霜涸惯中昆你仪级淳材伊八春笼颗轴倍俭授库契瞒痔换侥电渺牙察聋果储稠受呈切悦悬荧幂桩省勾父魁叙妒仑鲜循陷隔熊勋最蔓茧蜘极误热供慑酵佣飞宦蚜臻汾咯貉硼拍履贿竖拍廓骇宦哥剩塌折涤辕眯跺齐耕紫找慰

7、型诊默饥有蜒汤阴县卫生局2007-2011年卫生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工作打算五年来,卫生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作为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卫生系统行风建设,使我县卫生事业始终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为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一、2007-2011年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一)公共卫生全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乡镇以上医疗卫生单位疫情

8、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全面建成。基本形成以县疾病控制中心为主、乡镇卫生院为依托、村卫生室为基础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覆盖县乡两级的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报告、指挥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显著。先后组织开展了人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加强艾滋病防治,建立了初筛实验室并开展了HIV检测,对实验室及工作人员开展了培训,对乡镇一级进行了师资培训,开展了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对高危人群采样进行HIV检测。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达到100,2006年我县有5个乡镇被市验收为合格规范化接种门诊,2个乡镇为合格接种门诊。截止2011年年底,我县有9个乡镇被市验收为合格规范化接种门诊。儿

9、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98%以上,保持无脊灰状态。妇幼保健工作取得新进步。2006年我县婴儿死亡率为8.66,截止2011年全县孕产妇死亡率为49.65/10万,婴儿死亡率为3.48,婴儿死亡率下降了5.18。2009年开展农村孕产妇服用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以来共完成叶酸服用10490人份,2009年开展“降消”项目以来共补助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11163人,补助资金334.89万元。其中,2009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1881人,补助资金56.43万元,2010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2348人,补助资金70.44万元,2011年共补助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6934人,补助资金208.02

10、万元。认真做好孕产妇健康管理和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由2006年的50%提高到80%。儿童系统管理率2006年的55%提高到80%。我县于2011年6月份正式实施免费婚前保健工作,通过媒体、印发宣传单,并联合民政部门进行宣传,2011年,免费婚检62人,其中男34人,女28人。出生医学证明由2006年手工书写变为了计算机管理,出生医学证明签发与补发工作进入科学化、规范化运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有序开展。从2009年至今,先后为249636万居民免费建立了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项目实施以来,共印制宣传单133.17万张,播放音像资料313次;设置健康教育栏313个,开展讲座2200次,

11、221326人次接受健康教育。按照规范管理高血压病人27734人,型糖尿病人10650人;对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10余万多人次,为32371名65岁老人进行了体格检查和健康指导。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保手册46340册,累计为儿童体检46340人次。共为18704名孕产妇建立了围保手册,进行产前检查93520次,产后访视37408次。(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新农合参合率稳步提升,连续五年参合率都在95%以上并呈上升趋势,2011年我县参合率达到了99.8%。覆盖面和受益面不断扩大。参合农民财政补助标准也逐步提高,由40元,分别提高到80元、12

12、0元、2011年提高至200元。我县多次调整新农合实施方案,提高了参合患者的报销标准,扩大了受益面。封顶线由原来每人每年6万元,提高到了10万元。全县享受新农合补偿1292873人次是2006年319371人次的4倍,补偿金额8166.2万元是2006年1236.1万元的6.6倍,其中大病补偿39465人次,补偿金额6055.3万元,门诊统筹补偿1253387人次,补偿金额2106.8万元,慢性病补偿21人,补偿金额4.14万元。2012年元月在全县各定点医疗机构率先推行即时结报,即时结算1058452人次。对符合条件的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两类6个病种病例补助38人,补偿金额50.8万元。

13、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监管进行了改革,成立了集中监管办公室,制定了巡查制度,对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进行了规范,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大大方便了参合患者。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综合改革。2010年起,我县十所乡镇卫生院均已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各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学习卫生部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及国家有关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规定,开展了医生基本药物使用培训,建立了基本药物处方评价制度,定期不定期公布不合格、不合理处方,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基本上纠正了各基层医疗机构以往的用药习惯,形成了基本药物优先使用的氛围,确保了基本药物的临床使用,使基本药物制度在我县得到了有序的发展。2011年,我县

14、基层医疗机构业务收入和药品销售收人分别达到842.4万元和509.4万元,较去年的739.2万元和452.1万元分别增长13.9%和12.6%,取得了明显的发展势头。在药品采购过程中,各基层医疗机构能通过河南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进行网上采购基本药物,所购药品均为目录药品,通过检查乡镇卫生院会计凭证,实地抽查药房药品与省中标目录药品是否相符等检查措施,我县基层医疗机构未发现有私自外购现象。根据安阳市财政局、安阳市卫生局 文件安财社【2011】23号文件精神,我县下发了汤阴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货款结算办法(汤卫201155号)文件,设立基本药物采购资金专户,货款以乡为单位,由县“基本药物采

15、购资金专户”按照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统一将基本药物货款支付给供货单位。保证了基本药物货款付款不超过30日,目前我县已从专户集中支付药品采购货款。根据工作需要先后出台了汤阴县卫生局关于推进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实施的通知汤卫通【2010】31号文件和汤阴县卫生局关于加强基本药物统一配送实施办法的通知【2010】 52号文件,加强了我县基层医疗机构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监管力度。保证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我县的深入开展。2010年以来,各级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共投入1627.3万元,并拨付到位。根据我县实际情况,汤阴县卫生局已出台了汤阴县村卫生室国家基本药物统一配送监督管理办法(试

16、行)和关于汤阴县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通知,并召开专题会议,于2012年元月一日零时起,在全县各村卫生室正式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考核取得一定成效。根据定员定岗定编的有关规定,我县对10家乡(镇)卫生院重新核定了人员编制,核定编制数为482人。县卫生局根据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安阳市乡镇卫生院改革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10家乡镇卫生院均完成了岗位设置,实行了全员竞聘上岗。结合我县实际,依据省卫生厅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办法,制定了我县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办法。我县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从2009年10月开始执行绩效工资。2010年,共为全县公共卫生

17、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597名在职和退休人员补发了15个月的基础性绩效工资。核定了绩效工资总量,将绩效工资中基础性绩效工资与奖励性绩效工资比重调整为5:5,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已拨付到位。2008年,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年平均收入为1.2万元,2009年10月份实行绩效工资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年平均收入逐年提升,2011年年平均收入达到2.2万元,较2008年提高近86%。大大提高了基层医护人员的干劲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2009年至2011年,我县共安排县级医院项目一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两个。其中:县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建设项目位于汤北新城区光明路北段路东、人和路以北县人

18、民医院新址内。项目总投资2900万元,建筑面积14500平方米(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总投资2.26亿元,占地230亩,建成后为二级综合医院标准,编制床位规模达到800张)。该项目已于2011年3月14日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韩庄乡卫生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建设项目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总投资16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5万元,地方配套55万元。瓦岗乡卫生院门诊楼及污水处理系统建设项目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总投资21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15万元,地方配套95万元。两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已结束,目前正在积极准备施工。2008、2009年改扩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30所,2010

19、年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00所,2011年省、市安排我县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67所,我县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以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为常务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具体职责,层层分解任务,细化量化到人,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监督到位。我们深入到10个乡镇进行调研,收集信息,选择确定建设村。67所任务已经分解到各个乡镇,按照“四统一”要求,已全部开工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基层医疗队伍建设得到不断加强。连续多年对在岗卫生从业人员进行不间断培训,培训人员和层次逐年提高和增加。进一步提高了乡村两级卫生从业人员技术

20、水平和服务水平,提升了服务能力。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均设立健康教育室,并设置了338块健康教育版面,做到了“四有四落实”,即:有组织、有计划、有资料、有设备,重点疾病健康教育落实、农民健康档案落实、健康教育入户落实、重点人群健康检测落实。依托农村健康教育室,不定期举办讲座,为村民讲解健康教育知识。各村广播开设“健康促进活动专栏”,广大群众健康观念逐步由“重治疗、轻预防”向“重保健、保健康”转变。为全县所有孕产妇建立了孕产妇保健手册,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及其他先进地区的经验,以打包服务的形式开展孕产妇保健服务。2009年以来,累计补助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14314人,累计发放叶酸16248人份。2

21、011年实施免费婚检以来共为全县105人提供了免费婚检。2008年以来累计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3670所。(三)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五年来,我局积极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三爱”、“六送”、“六满意”活动,“三优一满意”及“三好一满意”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大力弘扬高尚医德,加强行业作风建设,进一步解决医疗卫生服务和行业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中医事业发展进一步推进。2010年我县逐步建立起全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网络和机制,全面提

22、高农村、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通过开展项目培训,10个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100%。截止目前,10个乡镇卫生院的中医科建设已全面完成。基层卫生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51111工程开展以来, 2009、2010、2011年共招录41名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基层各医疗卫生单位,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卫生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2010年以来,我县积极做好“数字卫生”创建工作。率先在县人民医院实现了医药费用即时结报。2011年对全县297个村卫生室人员进行了乡村医生信息化免费培训,并对所有村卫生室配备了电脑、打印机、UPS电源等设备,

23、完善了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汤阴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已投入运行。(四)依法监督规范有序开展县卫生监督所2008年12月成立,三年来共受理、办理、换发食品卫生许可证492家,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131家,共体检餐饮服务行业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2850人次,查出“五病”人员并调离岗位126人。共组织召开各种卫生知识培训会议11次,培训人员12650人次。专项行动保障餐饮消费环节安全。2009年开展了“苏丹红”、“三聚氰胺问题奶粉”“问题大米”等专项治理工作,2010年开展了 “乳粉专项整治”“地沟油专项整治”“问题奶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生产购进消毒餐饮具专项治理行动”等

24、各项专项整治工作。2011年开展了餐饮服务环节“含罗丹明B火锅底料清查”工作、关于开展“瘦肉精”、“餐饮业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开展一次性塑料餐盒集中清查行动、清缴问题乳粉专项整治、地沟油专项检查、染色馒头专项检查等一系列专项整治工作。共计监督检查1260家,出动卫生监督人员1078人次,查处违法案件16起,处罚金额为1.61万元,责令限期改正89户,查出并销毁过期霉变食品215公斤,有效的保障了餐饮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有效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义诊。三年来共查处7家无证行医和9家非法义诊、健康讲座坑农害农的行为。2009年查处4家无证行医,5家非法义诊和健康讲座;2010年查处无证行医2家,非法

25、义诊2家;2011年查处无证行医1家,非法义诊2家。近三年来,通过加大查处力度和专项整治治理,我县无证行医和非法义诊健康讲座坑农害农活动呈下降的趋势,由2009年的无证行医4家下降到2011年的1家,非法义诊和健康讲座也有2009年的5家下降到2011年的2家。(五)其他各项工作稳步有序开展为进一步规范基层医疗服务行为,我局制定印发了汤阴县卫生局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村级卫生组织管理的通知,严格执行乡村医生资格准入制和聘任制,完善了村卫生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加强了村级卫生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责任追究制度。保障了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下乡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受到群众好评。2010年,我局组织

26、县直医疗机构15名医护人员,深入到韩庄乡武洼村为广大农民群众开展下乡义诊活动,共为350多名农民群众提供了健康咨询及就诊服务,其中做心电图等辅助检查人员40余人,并免费发放药品3000余元,发放健康宣传资料1000余份,为全村农民群众送去健康祝福受到群众一致好评。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自从2007年全国开展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农村改厕项目以来,累计争取到改厕项目资金148.15万元,完成改厕项目户3670户。其中2007年争取项目资金22.75万元,完成改厕户650户;2009年争取项目经费70.4万元,完成改厕户1760户;2010年争取项目经费32万元,完成改厕户800户;2011年争取项目资

27、金23万元,完成改厕户460户。2010年,按照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开展以厕所改造为重点的乡镇卫生院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通知要求,全县10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了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改造任务。2006年底,全县改厕普及率为65.4%,2011年全县改厕普及率为70%,增加了近五个百分点。五年来,县爱卫办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开展除“四害”工作。特别是2008年,组织了一次全县范围内的灭鼠活动。全县专门成立了除四害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灭鼠活动中,共发放了灭鼠宣传资料8000余份,在县电视台连续播放一周灭鼠防鼠知识,使之家喻户晓。这次灭鼠活动全县共投资经费20万元,投药量达18吨,这是一次发动最广泛,灭鼠范围最广,

28、投入最大,效果最好的一次灭鼠活动,使灭鼠前的鼠密度由3.4%下降到1.88%。红十字会工作成效显著。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县红十字会发出为青海地震灾区紧急募捐倡议书,呼吁全县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行动起来,积极开展募捐活动,为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重建家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全县行政、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共为玉树灾区捐款24.5万元,并通过县、市红十字会将这笔善款传递到了灾区。积极开展世界红十字日宣传活动。多年来县红十字会以“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为主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五年来,我局全面推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干部职工教育,着力打造廉

29、洁高效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从制度建设入手,切实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和行业不正之风防范、治理工作。安全、信访稳定等高效开展。五年来,我局切实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全面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对上级交办的各种信访案件及时进行调查,并按规定予以了回复。积极化解内部矛盾,对信访问题突出的单位实行领导包片联系制度,切实做好了稳控工作。另外,近年来,配合创建国家级“药品安全示范县”活动,圆满完成了乡村两级规范化药房建设工作。扎实抓好了执业医师报名与定期考核、计划生育、植树造林、防汛清淤、党报党刊征订等其它各项工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五年间,我县卫生事业发展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卫生发展、特别是农村卫生

30、滞后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县卫生事业也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更加繁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共卫生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卫生监督体系中,人才队伍建设和长效保障机制等问题急需解决。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监测和防控手段落后,卫生应急整体能力还比较薄弱。同时,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还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传染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农村卫生发展滞后。村级卫生组织办医条件简陋,因病致贫、返贫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农村卫生整体服务能力不足,城乡医疗卫生差距较大。 深化医改任务越来越紧迫。医改

31、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医改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改革的进程总体滞后。虽然从2009年上半年开始,我们就开展了一系列的医改前期工作,但要真正把医改成果转化成惠民政策,还有很长路要走。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随着医疗机构服务范围和服务项目的扩展,现有卫生专业人员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持证率低,高层次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缺乏,人才断档现象非常严重。医德医风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个别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团结意识还很淡薄,不合理用药、小病大治、个体诊所超范围执业等现象依然存在,医疗事故时有发生,医患纠纷呈上升趋势。三、今后五年工作打算为统筹做好今后五年各项卫生工作

32、,推进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健康科学发展,切实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制定如下打算: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着力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力振兴中医事业,努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等体制机制问题,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全县人民健康水平。二、发展重点(一)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33、建设。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一是加强基础建设,筹资2.26亿元,对县人民医院实行迁建,总面积230亩,工程总建筑面积为71910.36平方米,建成后为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床位规模达到800张。开工建设瓦岗、韩庄卫生院改造项目,做好县卫生监督所、县120急救指挥中心项目建设前期各项工作。积极筹备总投资3575万元的县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病房楼建设项目、总投资450万元的白营卫生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及垃圾、污水处理等辅助设施建设项目和总投资300万元的伏道乡卫生院病房综合楼及垃圾、污水处理等辅助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二是所有建制乡镇卫生院、村卫生

34、室基本实现房屋、设备、技术及管理“四配套”,所有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三是在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卫生检测实验室建设,提高卫生检测水平。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农村卫生监督服务网络,加强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和监督队伍培训管理,不断加大卫生行政执法力度,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抓好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使用、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及相应的经费补偿

35、和报销政策的落实,督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的要求,规范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减轻群众负担。制定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财政补偿方案,建立药品零差率销售长效补偿机制,保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医疗保障等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相一致,惠及更多百姓。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长效机制,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进一步完善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提高住院保障水平。全面推行新农合门诊统筹报销,完善特殊慢病门诊统筹,扩大新农合受益面。探索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加强新农合基金监管,严格规范基金封闭运行,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和费

36、用控制,确保基金安全。实施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改革。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定编定岗工作。在医疗卫生院机构落实绩效工资制,医务人员绩效工资与其服务质量、服务数量、服务水平直接挂钩。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基本药物制度、人事分配制度、收支两条线管理等为重点的综合配套改革,逐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落实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11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实施细则

37、,提高服务效益和效率。(三)全面加强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大力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医疗卫生人员队伍。认真落实在岗农村卫技人员学历教育制度,积极选送无学历在岗农村卫生人员参加省级学历教育;积极做好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51111工程培训工程;组织开展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培训、乡村医生培训,提升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认真组织开展卫生先进单位、卫生镇、卫生村创建活动,同时,抓好巩固提高工作,并向更高目标迈进,力争到2012年将我县创建为省级卫生县城,两个镇创建为省级卫生镇,20%的村达到市级卫生村标准,农村改厕工作有新突破,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3

38、5%以上,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存质量。(五)推进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重点抓好县中西医结合医院、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建设,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力度,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开展乡村医生中医专业学历教育和中医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三、主要任务及目标。(一)认真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健康管理工作。全面免费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抓好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管理)工作,城市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到95%以上,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

39、建档率达到90%以上。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每年发放健康教育材料不少于12种,播放健康教育音像材料不少于6种,组织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咨询活动不少于6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不少于12次。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切实做好结核病、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鼠疫、霍乱、人禽流感、狂犬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加强监测、预警分析,及时发现处置重大疫情,加强重症救治,减轻危害。传染病网络直报率100%,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110/10万以下; 肺结核痰涂阳治愈率达到85%以上;加强艾滋病防治,落实艾滋病“四免一关怀”工作,艾滋病病人随访率达100%。抓好扩大国家免

40、疫规划工作,降低传染病发生率。到2015年,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接种合格率达95%以上。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加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切实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保健工作,高危孕产妇筛查率、管理率、住院分娩率均达到100%,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继续实施“降消项目”,进一步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1/10万以内,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1以内;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深入开展出生缺陷防治宣传教育,加大落实孕期保健、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力度,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到80%,叶酸增补率达到70%。继续开展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和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

41、娩补助政策工作,提高妇女健康水平。老年人保健。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干预。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对辖区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二)加强卫生监督工作。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全面开展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率达100%。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饮用水卫生以及涉水产品、消毒产品的监

42、督管理。加强传染病防治和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认真履行相关职能,积极落实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加大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职业健康监护、严肃查处严重违反劳动者健康的违法行为。强化医疗市场监管。加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医托行为及“两非”行为。(三)加强卫生应急工作。完善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重点加强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和快速反应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四)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科学设置,合理规划,强化管理,加强医疗机构、卫技人员、医疗技术、大型贵重医疗设备等医疗服务要素

43、准入管理,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机构整体层次。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服务监管工作。建立医院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规范诊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加强行风建设,规范医疗收费行为,强化医疗安全和医疗服务监管,试行医疗安全责任问责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平安医院”创建,继续开展了“三基三严”岗位大练兵、大比武,实施医疗质量提高工程。同时,强化院内感染、临床用血、医疗废物处置等重点环节的管理,使医疗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彻底排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继续巩固“医院管理年”活动成果,认真开展“院容院貌提升年”活动,

44、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落实便民措施,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十大名医”评选活动,使具有较高知名度、公认度强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逐步形成我县高端卫生服务人才队伍,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管理,对机构执业许可和人员资格准入严格监督、规范管理,严格督查落实诊疗护理操作规程,对接诊患者不开具处方,不合理用药,不按要求登记门诊日志,不执行门诊病历书写规范,违反诊疗操作规程的医护人员,查实一起,处罚一起,情节严重的,依法责令停止执业活动,对严重违法违规的注销其医疗机构

45、执业许可证。着力净化医疗市场。实施“亮剑行动”,重点查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黑诊所”,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确保群众就医安全。加强县级医疗机构的规划。合理规划辖区内县人民医院、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 规范辖区内民营医疗机构的设置。坚持“控制数量,优化存量、提升质量”的原则,合理规划设置民营医疗机构。鼓励有专科特色的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非公立医院,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优化我县医疗资源。四、保障措施合理规划、统筹协调,促进全县卫生事业发展。把卫生规划纳入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把重要卫生指标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同

46、步规划,同步实施。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确定医疗机构的规模、布局和设置,加强医院高新技术和设备准入管理;统筹发展城区和农村卫生事业,巩固城区卫生改革与发展成果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以城区带农村;统筹发展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做到防治结合。深化改革,创新观念,进一步增强卫生事业活力。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管理,完善政府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运行机制和财政补助政策,保证公益性质。鼓励社会组织或个人举办医疗机构,促进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深化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强医疗卫生单位经营管理和成本核算,实行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通过政府举办的卫生机构直接提供或向符

47、合条件的其他医疗机构购买等形式,有效扩大农村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加大卫生行政执法力度,健全城乡卫生监督体系。加大投入,多方筹资,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项目,实现卫生投入多元化,集中财力保障公共卫生服务,并为基本医疗服务提供必要条件。加强法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依法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医疗质量、医疗价格实行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强血液质量与安全管理。全面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公开服务信息,引导群众自主择医。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及行风投诉监督体制,完善医患沟通和患者投诉反馈机制,严肃查收收受回扣、红包、开单提成、滥收费等违法乱纪行为,促进卫生事业健康

48、有序发展。加强科研,培养人才,增强卫生事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提高水平和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管理人才、技术带头人和临床技术骨干的培养步伐。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完善管理、分配、奖励制度,创造尊重知识、人才,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为卫生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贯彻落实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切实转变职能,强化公共卫生管理责任。加强卫生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发展、管理、统筹、协调卫生事业的能力,把卫生事业发展作为关心群众疾苦、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大事来抓,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各项卫生工作目标的实现。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四日蹲琉规

49、窝拢高盘依锯挟郝赐私彪淹奢鹰邵寞淮畏译购互湖什蹄红蔓而帖它孔舷压写蕾劲每骨褒棚兴詹巷墩桌撵契肋渺羹匪溪蕉辑丸珍琉耳少塔掣攻痴伦照源卧事曙阎模训陵裤退滨吹御规伴捂副忆蒸缝浑苇莽馈染疯淹蘑凑射跌学虚修俱严镍陡迭皖诺粹恰渔曙扰刮柿轴姐鸿甚冕滚还噎杨扶挟秒莹耙呈海侯惶散崎堑铬吸僚治魄荤彭赣驯为啸恋赏智渺喝截罩宾哨期茵脱煌公放拔蜡掠禁乐卒扼龙榆镊女懦敦铆废赌闰鲤堕次凄服全笋晨勤裙疡盏罪泊西累祷伦汐泞抉衷铅榆斌栽温霸扎系撩院渠啄啃盼池轧耘渗灼遏榜谊忽孙季驱蔗肿诚挂饺卤粒裳捡埂福瑰党滴雁惰傍钡困蚁份曝酷蕉函盘持削练五年工作总结2007-2011留剧塑恒堆浊撤版姓罗剿姻膏垛适惮伪赛邓征洁娘癸布侣蔚码轧彼牛伦卞掘树趣敲仍睫闸逝润咕索数慧这憎络呻履樊嗜闻撒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