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3∕T 333-2014(代替DB33∕T 333.1-2006、DB33∕T 333.2-2006) 毛竹笋用林栽培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wan****366 文档编号:18988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69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T 333-2014(代替DB33∕T 333.1-2006、DB33∕T 333.2-2006) 毛竹笋用林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DB33∕T 333-2014(代替DB33∕T 333.1-2006、DB33∕T 333.2-2006) 毛竹笋用林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DB33∕T 333-2014(代替DB33∕T 333.1-2006、DB33∕T 333.2-2006) 毛竹笋用林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DB33∕T 333-2014(代替DB33∕T 333.1-2006、DB33∕T 333.2-2006) 毛竹笋用林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DB33∕T 333-2014(代替DB33∕T 333.1-2006、DB33∕T 333.2-2006) 毛竹笋用林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 B05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 33/T 3332014 代替 DB33/T 333.1-2006、DB33/T 333.2-2006. 毛竹笋用林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cultivation for bamboo shoot of Phyllostachys edulis (Carr.) A.et C. Riv 2014 - 05 - 06 发布 2014 - 06 - 06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3/T 3332014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2、DB33/T 333.1-2006无公害竹笋 第1部分:产地环境要求、DB33/T 333.2-2006无公害竹笋 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与DB33/T 333.1-2006、DB33/T 333.2-200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增加了春笋冬出覆盖技术、标准化生产模式图等章节; 对原标准中的“第 1 部分 产地环境要求”放入在造林地选择中,分别对气候、土壤、地形、交通与水源进行了分述; 原标准中的“第 2 部分 生产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改成了“造林技术、幼林管护、 材用林改建、成林抚育”四节,并对部分技术进行了更新; 原标准中的第 1 部分和第 2 部分进行了合并;

3、 对主要病虫害常用方法的表分为病害和虫害 2 张,并对防治方法进行了更新; 删除了原标准中的“第 3 部分 安全质量要求”,增加了鲜笋质量分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A和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何奇江、陈双林、陈丽华、杨清平、查琳、李迎春、郭子武 本标准代替了DB33/T 333.1-2006、DB33/T 333.2-2006。 DB33/T 333.1-2006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3/T 333.1-2001。

4、DB33/T 333.2-2006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3/T 333.2-2001。DB33/T 3332014 1 毛竹笋用林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毛竹笋用林栽培技术相关的术语和定义、造林技术、幼林管护、材用林改建、成林抚育、春笋冬出覆盖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鲜笋质量等级和包装运输、标准化生产模式图等。 本标准适用于毛竹笋用林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

5、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DB33/T 917 春笋冬出毛竹林高效培育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毛竹笋用林 把竹笋作为主产品进行生产经营的毛竹林。 3.2 母竹 用作移竹造林的种竹。 3.3 竹鞭 连接竹株的地下茎,其节上具有根和可分化成笋或鞭的芽。 3.4 来鞭 向立竹延伸而来、鞭芽朝向立竹的竹鞭,立竹由来鞭的节上长出。 3.5 DB33/T 3332014 2 去鞭 从长出立竹的竹鞭节上继续延伸生长、鞭芽背向立竹的竹鞭。 3.6 秆柄 竹秆与竹鞭连接部位,俗称“螺丝钉”。 3.7 竹林结构 与竹林生长量关系密切的林分结构因子的数

6、量组合。 3.8 立竹密度 单位面积上活立竹的株数,用“株/hm2”表示。 3.9 年龄结构 林分中不同年龄立竹的数量之比。 3.10 大小年毛竹林 相邻年份的发笋成竹数量差异大的毛竹林, 发笋成竹数多的年份称大年, 而相邻年通常发笋成竹数明显少,称小年。 3.11 花年毛竹林 各年的发笋成竹数量变化不大的毛竹林。 4 造林技术 4.1 造林地选择 4.1.1 产地环境 4.1.1.1 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3095 的规定二级标准要求。 4.1.1.2 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二级标准要求。 4.1.1.3 灌溉水质量应符合 GB 5084 的规定。 4.1.2 气候

7、 年平均气温12 20 ,一月平均温度2 8 。年降水量1000 mm以上。 DB33/T 3332014 3 4.1.3 土壤 土层深度60 cm以上,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pH值4.57.0。 4.1.4 地形 海拔500 m以下的山谷、山麓和山腰地带,坡度小于15 的阳坡或半阳坡,或地下水位在80 cm以下的平地。 4.1.5 交通与水源 交通方便,近水源。 4.2 整地 4.2.1 清理林地 砍去造林地上的灌木、低值乔木,适量保留价值高、生长良好的乔木。 4.2.2 带状整地 沿等高线带状开垦造林地,带宽和带距为3 m4 m,整地深度30 cm,并清理林地,清除树蔸、大

8、石块。造林后1 年2 年轮流垦完未垦带。 4.2.3 块状整地 按造林密度定点块状开垦,大小为2 m 2 m。整地深度30 cm,清除树蔸、大石块。造林后1 年2 年逐步拓展开垦范围至全垦状。 4.2.4 全面整地 全面开垦造林地,适用于坡度 10以下的造林地。 4.2.5 挖穴 穴长80 cm100 cm,宽40 cm70 cm,深40 cm60 cm,穴长边与等高线平行。 4.3 造林 4.3.1 密度 600 株/hm2900 株/hm2(40 株/亩60 株/亩)。 4.3.2 季节 初冬和早春或梅雨季为宜。 4.3.3 母竹 4.3.3.1 母竹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枝叶繁茂

9、,竹节正常,无病虫害、不开花,1 年生2 年生,胸径5 cm6 cm的立竹。 4.3.3.2 母竹挖掘 DB33/T 3332014 4 母竹留来鞭 20 cm 以上,去鞭 30 cm 以上,挖时不伤鞭芽,少伤鞭根,保留去鞭笋芽 2 个以上,不损伤秆柄。带土直径为母竹地径的 6 倍8 倍。留枝 4 盘5 盘,砍梢切口斜面平滑不开裂。 4.3.3.3 母竹运输 远途运输母竹应用土球包扎材料将竹蔸鞭根和宿土一起包好扎紧;装卸时要轻拿轻放,不可抛丢,避免伤芽、鞭、秆柄;装车(船)时母竹横放或斜放,竹蔸相互紧靠,盖上蓬布。 4.3.4 栽植 先将表土垫于穴底, 解去母竹包扎物,母竹放入穴中,竹蔸上部略

10、低于土面, 鞭土密接, 下紧上松,保持母竹鞭根原有状态,每株根盘两侧施腐熟有机肥10 kg或复合肥(养分总量30%,下同)0.25 kg0.5 kg,加土搅拌施入。填土时,分层塞实,竹鞭方向应沿等高线方向,并使鞭根与土壤密接。不得损伤秆柄和鞭芽。 浇透一次水后, 再覆土至母竹周围成龟背形, 并在距母竹100 cm的上方和两侧开排水沟。风大处须安支撑架。 5 幼林管护 5.1 除草松土 每年6 月、9 月进行除草松土各1 次,杂草铺于竹林地或翻埋于土中。 5.2 林地套种 造林后前3 年宜间作绿肥、豆类、花生等作物,以耕代抚。不能套种芝麻、玉米等高秆作物。中耕不能损伤竹鞭和鞭芽,并将间作物收获后

11、的秸秆埋于林地内。 5.3 林地施肥 于造林当年的秋冬季在沿母竹30 cm处的坡上方开半环形沟施有机肥10 kg/株15 kg/株;来年所留的新竹在每年的5 月和10 月株穴施复合肥0.25 kg/株0.5 kg/株。 5.4 排水灌溉 新造林的母竹根盘处盖草覆土保湿。林地积水时,及时排水。土壤干燥时,及时浇灌。 5.5 疏笋养竹 及时疏去弱笋、小笋及虫笋,保留健壮竹笋长成新竹。幼林期间,局部地方过密竹笋应及时疏伐。待新竹长成后应及时将栽植的母竹伐除。 5.6 新竹钩梢 在新竹抽枝展叶后或白露前后进行钩梢,钩梢后应保留15 盘以上的竹枝。 6 材用林改建 6.1 竹林选择 选择地势平缓、交通方

12、便、近水源、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湿润及排水和透气性能较好的竹林。 DB33/T 3332014 5 6.2 母竹选留 砍去4 度以上的老竹、弱小竹、 病虫害竹, 留母竹2 250 株/hm22700 株/hm2(150 株/亩180 株/亩) 。 6.3 深翻林地 秋末冬初全面清理林地内的柴草,每年5 月底6 月初深翻,翻垦时清除“三头” (竹篰头、树篰头、石头) ,挖除老鞭、死鞭,第1 年翻垦深度20 cm,翻垦深度逐步加深到30 cm40 cm,翻垦后按地形开好排水沟。 6.4 增施肥料 6.4.1 第 1 年施足基肥,施有机肥 15 000 kg/hm2(1 000 kg/亩),尿素 3

13、00 kg/hm2(20 kg/亩)或复合肥 750 kg/hm2(50 kg/亩),春笋大年或花年毛竹林 5 月6 月施入有机肥;春笋小年毛竹林,5 月6 月施入有机肥,9 月10 月施尿素或复合肥。 6.4.2 第 2 年起每年施肥 2 次3 次。花年毛竹林和大小年毛竹林的出笋大年 2 月施长笋肥,施复合肥 300 kg/hm2(20 kg/亩);5 月6 月施发鞭肥,施有机肥 15 000 kg/hm2(1 000 kg/亩)或施复合肥 300 kg/ kg/hm2(20 kg/亩);花年毛竹林和大小年毛竹林的出笋小年 9 月10 月施发芽肥,施复合肥 300 kg/ kg/hm2(20

14、 kg/亩)。 6.5 适度钩梢 保持立竹留枝在15 盘以上。 7 成林抚育 7.1 竹林结构调整 7.1.1 立竹密度 保留母竹2 250 株/hm22 700 株/hm2(150 株/亩180 株/亩)。立竹在林分中分布均匀。 7.1.2 留养新竹 在出笋高峰后期的一个星期内选留健壮的竹笋长竹。度留养胸径8 cm10 cm的新竹700 株/hm2900 株/hm2(46 株/亩60 株/亩)。 7.1.3 年龄结构 由1 度3 度立竹组成,比例为221。 7.1.4 地下结构 及时清除老鞭和竹伐蔸,深埋浅鞭和跳鞭。 7.2 松土 5 月底6 月初深翻松土,深度30 cm。 7.3 施肥 D

15、B33/T 3332014 6 7.3.1 施肥方法 7.3.1.1 沟施 沿等高线水平开沟,深15 cm20 cm,宽20 cm,沟距200 cm300 cm,施入肥料并随之覆土。 7.3.1.2 株穴施 在1 度2 度距竹秆基部30 cm处的坡上方开深15 cm的半月形沟,施入肥料并随之覆土。 7.3.1.3 挖穴施 在竹林内1 m2挖一个穴,深20 cm,施入肥料后用土覆盖。 7.3.1.4 笋穴施 挖笋后,在笋穴中先放一把土后,再施入肥料后用土覆盖。 7.3.1.5 竹蔸施 伐竹后,用斧头柄等工具打通竹蔸中竹隔,施入肥料后用土覆盖。 7.3.1.6 松土施 松土前在林内地表撒施肥料,在

16、松土时翻入土中。 7.3.2 施肥时间与数量 7.3.2.1 花年毛竹林和大小年毛竹林的出笋大年5 月6 月沟施或松土施法施腐熟厩肥20 000 kg/hm2(1 333 kg/亩),亦可施饼肥或复合肥 750 kg/hm21 500 kg/hm2(50 kg/亩100 kg/亩)。 7.3.2.2 花年毛竹林和大小年毛竹林的出笋小年 9 月10 月沟施、 挖穴施法施复合肥 750 kg/hm2(50 kg/亩),或泼施人畜肥 15 000 kg/hm2(1000 kg/亩)。 7.3.2.3 花年毛竹林和大小年毛竹林的出笋大年 2 月按株穴施、挖穴施法施尿素或复合肥 300 kg/hm2(2

17、0 kg/亩)。 7.3.2.4 花年毛竹林和大小年毛竹林的出笋大年笋期按笋穴施法每穴施尿素或复合肥 10 g20 g。 7.4 挖笋 7.4.1 春笋 挖去早期的春笋,养竹时期除留养竹笋外都挖去,后期笋也全部挖去。鲜食,应挖泥下笋;加工清汁笋,应在出土5 cm10 cm时挖掘;笋干加工,应在出土15 cm25 cm时挖掘。挖掘后施肥覆土。要求笋体完整。 7.4.2 鞭笋 6 月中旬10 月上旬除高温干旱外均可挖掘,每2 天3 天挖鞭笋一次,鞭笋挖后要覆土耙平,其中6 月7 月挖鞭笋与埋鞭相结合,挖掘时避免伤竹鞭。挖掘鞭笋长度为30 cm40 cm。挖掘后覆土。要求笋体完整。 7.4.3 冬笋

18、 DB33/T 3332014 7 10 月12 月以打潭挖为主,即找隙裂挖冬笋,挖掘后施肥覆土,切忌追鞭损伤鞭芽。春节前15天内可全面细致翻土,挖掘冬笋,切忌大块翻土,以防损伤竹鞭。要求笋体完整。 7.5 灌溉和排水 7.5.1 灌溉 8 月10 月,遇干旱要及时进行灌溉,每次灌溉量50 000 kg/hm2(3 333 kg/亩)以上。 7.5.2 排水 平缓和山谷易积水的林地,雨季要确保排水通畅。 7.6 钩梢 常遭雪压风折的地方,新竹可在白露前后进行钩梢,留枝15 盘以上,无雪压风折地方可以不钩梢。 7.7 竹材采伐 7.7.1 采伐量 采伐量不得超过新竹留养量,应以不改变竹林密度为准

19、。 7.7.2 采伐对象 遵照砍老留幼、砍密留稀、砍弱留强的原则,择伐3 度4 度立竹,同时清理病虫竹、风倒竹、雪压竹。 7.7.3 采伐季节 大小年毛竹林在春笋出笋大年的秋冬季,花年毛竹林的秋冬季。 7.7.4 采伐方式 平伐或带半蔸砍伐,伐后即打通伐蔸节隔并施肥。 8 春笋冬出覆盖技术 按照DB33/T 917 的规定执行。 9 病虫害防治技术 做好竹蝗、竹毒蛾、竹卵圆蝽、毛竹枯梢病等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早防治,以生物、物理和营林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见本标准附录A。 10 鲜笋质量等级和包装运输 10.1 鲜笋质量等级 鲜笋质量等级见本标准附录B。 DB33/T 3

20、332014 8 10.2 包装运输 10.2.1 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卫生标准要求, 防止二次污染, 并标明产品品种、重量、生产单位、产地、采用标准号、采收日期。 10.2.2 装运时做到轻装、轻卸、防止机械损伤,运输工具应无污染,运输过程上要防止日晒、雨淋,并注意防冻和通风散热。 11 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毛竹笋用林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参见本标准附录C。 DB33/T 3332014 9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毛竹笋用林病虫害防治 A.1 毛竹笋用林病害防治见表B.1。 表A.1 主要病害综合防治 病害名称 防 治 方 法 毛竹枯梢病 全面清除林内病竹、病枯枝梢,在林地外烧毁;5 月

21、6 月,用 50%多菌灵 500 倍液喷雾,一周一次,连喷 3 次。 毛竹秆基腐病 清除林内病竹,减少侵染源;出笋前在林内撒生石灰 3.75 t/hm2或笋周围铺撒黄心土,可减轻发病。 丛枝病 严把检疫关,选好母竹;加强抚充管理,合理采伐;及时剪除病枝,移出竹林外并烧毁。 A.2 毛竹笋用林虫害防治见表B.2。 表A.2 主要虫害综合防治 虫害名称 防 治 方 法 竹小蜂 成虫羽化期,用 2.5%敌杀死 20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 3 天4 天喷雾一次,连续 3 次4 次;3、5 月中旬,用 10%吡虫啉乳油 5 倍液注射 2 mL/株;受害严重竹株,老竹更新时将枝叶清出林地外烧毁。 竹介

22、壳虫 初孵若虫期用 10%吡虫啉或 48%乐斯本 1000 倍液2000 倍液喷雾;人工抹杀;秋冬季节,清除被害枝叶烧毁;越冬虫态越冬后恢复取食至下代若虫孵出前用 10%吡虫啉 5 倍液每株注射 2 ml。 竹笋夜蛾 翻耕除草,消灭禾本科杂草上越冬的虫卵;黑光灯诱杀成虫;及早挖去被害的退笋,杀死笋中幼虫;出笋前对竹林下和周边的禾本科杂草喷洒 20%杀灭菊酯乳油 l000 倍液2000 倍液,7 天10 天喷 1 次,喷 2 次3 次。 一字竹笋象 秋冬季垦复,破坏越冬场所;成虫期利用假死性人工捕捉;竹笋长到 2 m 以上时, 用 10%吡虫啉乳油, 加水 1 倍, 在竹笋基部注入竹腔内 2 m

23、l;成虫出土时用杀螟硫磷或乐斯本 1:800 倍液喷雾,间隔 5 天10 天喷一次,连喷 2 次。 竹螟 冬季垦复,破坏越冬场所;5 月8 月成虫期黑光灯诱杀,卵期施放赤眼蜂;幼虫期林间施放白僵菌;高虫口时阿维苏云菌等喷粉防治;蜜源地治理。 黄脊竹蝗 11 月挖出卵块杀灭;1.2% 苦参碱烟碱乳油与柴油按 1:9 的比例配制药剂喷雾或 16%灭幼脲号加入填充剂(滑石粉)喷粉;幼蝻上竹后甲氰菊酯乳油喷烟或阿维苏云菌粉剂防治。 DB33/T 3332014 10 表A.2 主要虫害综合防治(续) 虫害名称 防 治 方 法 竹舟蛾 (竹篦舟蛾) 黑光灯诱杀成虫; 竹林松土抚育, 杀伤、 灭除越冬幼虫

24、和蛹; 3 龄4 龄幼虫期用烟雾剂熏杀;阿维菌素乳油或喷粉、吡虫啉乳油化学防治。 竹毒蛾 松土除草,杀死越冬卵和老熟幼虫;黑光灯诱杀成虫;幼虫期施放白僵菌或喷阿维苏云菌粉剂防治;幼虫大发生时,按每公顷用 2.5% 溴氰菊酯 225 g450 g, 或 10%速灭菊酯乳油 1125 ml2250 ml, 加柴油 33750 mL90000 ml,用喷烟机喷烟防治。 竹卵圆蝽 垦复除草,破坏越冬场所;3 月下旬若虫始上竹时竹秆喷 8%氯氢菊酯微胶囊;人工捕捉或直接杀死若虫;竹腔注射 10%吡虫啉乳油。 DB33/T 3332014 11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鲜笋质量分级 B.1 春

25、笋质量分级见表A.1。 表B.1 春笋分级指标 等级 色泽 形态 单株重(g) 特级 鲜嫩浅黄、浅棕 无病虫害,笋体饱满整洁,形态良好完整,无损伤。 1000 且2000 一级 鲜嫩浅黄、浅棕、淡褐 2000 且3500 二级 鲜嫩浅黄、浅棕、棕褐 无病虫害,形态完整整洁,无损伤,切除须根。 1000 或3500 B.2 鞭笋质量分级见表A.2。 表B.2 鞭笋分级指标 等级 色泽 形态 大小(cm) 特级 鲜嫩雪白 无病虫害、笋体饱满整洁,形态良好完整、无损伤,切口平滑。 长 2540,径2.5,可食部分50% 一级 鲜嫩雪白 长 2040,径2.0,可食部分50% 二级 鲜嫩雪白略带黄 无

26、病虫害、笋体略欠饱满、形态完整整洁,无损伤或略有损伤,切口稍欠平滑。 长 2050,径1.5,可食部分50% B.3 冬笋质量分级见表A.3。 表B.3 分笋分级指标 等级 色泽 形态 单株重(g) 特级 鲜嫩浅黄 无病虫害,笋体饱满整洁,形态良好完整,无损伤的萝卜笋。 350 一级 300 二级 无病虫害,形态完整整洁,未损伤或微损伤的萝卜笋。 250 DB33/T 3332014 12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毛竹笋用林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毛竹笋用林标准化生产模式见图C.1。 DB33/T 3332014 13 月月 份份 一一 月月 二二 月月 三三 月月 四四 月月 五五 月

27、月 六六 月月 七七 月月 八八 月月 九九 月月 十十 月月 十一月十一月 十二月十二月 节节 气气 小寒小寒 大寒大寒 立春立春 雨水雨水 惊蛰惊蛰 春分春分 清明清明 谷雨谷雨 立夏立夏 小满小满 芒种芒种 夏至夏至 小暑小暑 大暑大暑 立秋立秋 处暑处暑 白露白露 秋分秋分 寒露寒露 霜降霜降 立冬立冬 小雪小雪 大雪大雪 冬至冬至 物物 候候 期期 鞭生长鞭生长 大年大年 行鞭初期行鞭初期 行鞭高峰期行鞭高峰期 行鞭后期行鞭后期 小年小年 行鞭初期行鞭初期 行鞭高峰期行鞭高峰期 行鞭后期行鞭后期 花年花年 行鞭行鞭初期初期 行鞭高峰期行鞭高峰期 行鞭后期行鞭后期 换叶换叶 小年、小年

28、、 花年花年 竹叶老化竹叶老化 老叶脱落、叶芽分化萌发老叶脱落、叶芽分化萌发 叶片生长叶片生长 竹叶老化竹叶老化 笋芽萌发生长笋芽萌发生长 笋芽越冬期笋芽越冬期 自然出笋期自然出笋期 幼竹高生长和抽枝长叶期幼竹高生长和抽枝长叶期 笋芽分化期笋芽分化期 笋芽越冬期笋芽越冬期 农事农事 安排安排 1、伐竹。2、施笋前肥。3、全面翻垦挖冬笋。4、挖覆盖笋。 1、及时挖春笋和打退笋。2、适时留养母竹。 1、进行“劈霉山” 。 2、施行鞭肥。3、挖鞭笋。 1、全面松土和除草埋青。2、断鞭和埋鞭。3、挖鞭笋。4、及时浇灌。 1、新竹钩梢。2、施发芽肥。3、削山垦复。 1、伐竹。2、打潭挖冬笋。3、浇灌林地

29、,竹林覆盖。 立地条件选择:立地条件选择:海拔500 米以下,坡度 15度以下,光照充足,土层深60厘米以上,土壤疏松透气,排水性佳,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的山谷、山麓和山腰的毛竹林,无空气、土壤和灌溉水污染。 丰产丰产林分结构:林分结构:度留养新竹 4660 株/亩,立竹密度 150180 株/亩,立竹胸径810 厘米,立竹年龄 1 度竹 40%,2 度竹 40%, 3 度竹 20%,分布均匀。 挖春笋挖春笋:清明前的笋全部挖去,养竹时期除留养竹笋外都挖去,后期笋也全部挖去。挖泥下笋,提高笋的质量。 挖鞭笋挖鞭笋:6 月中旬至10 月上旬每 23 天挖鞭笋一次,鞭笋挖后要覆土耙平。6 月份挖鞭笋

30、与埋鞭相结合,应留养深层生长健壮的鞭系。 挖冬笋:挖冬笋:前期找隙裂打潭挖冬笋,切忌追鞭损伤鞭芽。春节前全面翻土挖掘冬笋,切忌大块翻土,以防损伤竹鞭。 丰产林丰产林 丰产林出笋丰产林出笋 打潭挖冬笋打潭挖冬笋 挖鞭笋挖鞭笋 林地选择与竹林结构林地选择与竹林结构 挖笋技术挖笋技术 春笋分级标准春笋分级标准 等级 色泽 形态 单株重(g) 特级 鲜嫩浅黄、浅综 无病虫害,笋体饱满整洁,形态良好完整,无损伤。 1000 且2000 一级 鲜嫩浅黄、浅综、淡褐 2000 且3500 二级 鲜嫩浅黄、浅综、棕褐 无病虫害,形态完整整洁,无损伤,切除须根。 1000 或3500 鞭笋分级标准鞭笋分级标准

31、冬笋分级标准冬笋分级标准 等级 色泽 形态 大小(cm) 特级 鲜嫩雪白 无病虫害、笋体饱满整洁,形态良好完整、无损伤,切口平滑。 长2540, 径2.5, 可食部分50% 一级 鲜嫩雪白 长2040, 径2.0, 可食部分50% 二级 鲜嫩雪白略带黄 无病虫害、笋体略欠饱满、形态完整整洁, 无损伤或略有损伤, 切口稍欠平滑。 长2050, 径1.5, 可食部分50% 等级 色泽 形态 单株重(g) 特级 鲜嫩浅黄 无病虫害,笋体饱满整洁,形态良好完整,无损伤的萝卜笋。 350 一级 300 二级 无病虫害,形态完整整洁,未损伤或微损伤的萝卜笋。 250 DB33/T 3332014 14 施

32、施 肥肥 方方 式式 施肥量:花年毛竹林和大小年毛竹林的出笋大年 5 月6 月沟施或松土施法施腐熟厩肥 1.3 吨/亩,亦可施饼肥或复合肥 50100 公斤/亩;花年毛竹林和大小年毛竹林的出笋小年 9 月10 月沟施、挖穴施法施复合肥 50 公斤/亩或泼施人畜肥 1 吨/亩;花年毛竹林和大小年毛竹林的出笋大年 2 月份株穴施、挖穴施法施尿素或复合肥 20 公斤/亩;花年毛竹林和大小年毛竹林的出笋大年笋期笋穴施法每穴施尿素或复合肥1020 克。 开沟施:开沟施:沿等高线每隔 23 米开深 1520 厘米、宽 20 厘米沟,施入肥料后用土覆盖;挖穴施:挖穴施:林内 1 平方米挖一个穴,深 20 厘

33、米,施入肥料后用土覆盖;株穴施:株穴施:在距 12 度竹基部 30 厘米处的坡上方,开深、宽各 15 厘米的半月形沟,施入肥料后用土覆盖;笋穴施:笋穴施:挖笋后,笋穴中先放一把土,再施入肥料后用土覆盖;竹蔸施:竹蔸施:伐竹后,用斧头柄打通竹蔸中竹隔,施入肥料后用土覆盖;松土施:松土施:松土前在林内地表撒施肥料,松土后翻入土中。 主主 要要 虫虫 害害 防防 治治 害虫名称害虫名称 竹笋夜蛾 一字竹象虫 竹卵圆蝽 竹螟 黄脊竹蝗 竹毒蛾 竹篦舟蛾 害虫图片害虫图片 发生期发生期 4 月上旬5 月下旬 4 月下旬6 月中旬 4 月上旬10 中旬 3 月上旬11 月上旬 5 月中旬11 月上旬 3

34、月中旬12 月上旬 3 月中旬12 月上旬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翻耕除草,消灭禾本科杂草上越冬的虫卵;黑光灯诱杀成虫;及早挖去被害的退笋,杀死笋中幼虫;出笋前对竹林下和周边的禾本科杂草喷洒20%杀灭菊酯乳油l000 倍 液 2000 倍 液 , 7 天10 天喷 1 次,喷 2 次3 次。 秋冬季垦复,破坏越冬场所;成虫期利用假死性人工捕捉;竹笋长到2 m 以上时,用 10%吡虫啉乳油,加水 1 倍,在竹笋基部注入竹腔内 2 ml;成虫出土时用杀螟硫磷或乐斯本 1:800 倍液喷雾,间隔 5 天10 天喷一次,连喷 2 次。 。 垦复除草,破坏越冬场所;3 月下旬若虫始上竹时竹秆喷 8%氯氢菊酯

35、微胶囊;人工捕捉或直接杀死若虫;竹腔注射10%吡虫啉乳油。 冬季垦复,破坏越冬场所;5 月8 月成虫期黑光灯诱杀,卵期施放赤眼蜂;幼虫期林间施放白僵菌;高虫口时阿维苏云菌等喷粉防治;蜜源地治理。 11 月挖出卵块杀灭;1.2% 苦参碱烟碱乳油与柴油按 1:9 的比例配制药剂喷雾或 16%灭幼脲号加入填充剂(滑石粉)喷粉; 幼蝻上竹后甲氰菊酯乳油喷烟或阿维苏云菌粉剂防治。 松土除草,杀死越冬卵和老熟幼虫;黑光灯诱杀成虫;幼虫期施放白僵菌或喷阿维苏云菌粉剂防治;幼虫大发生时,按每亩用 2.5% 溴氰菊酯 15 g300 g, 或 10%速灭菊酯乳油 75 ml150ml, 加柴油 2250mL6000 ml, 用喷烟机喷烟防治。 黑光灯诱杀成虫;竹林松土抚育,杀伤、灭除越冬幼虫和蛹;3 龄4 龄幼虫期用烟雾剂熏杀;阿维菌素乳油或喷粉、吡虫啉乳油化学防治。 图C.1 毛竹笋用林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_ 开沟施开沟施 挖穴施挖穴施 株穴施株穴施 笋穴施笋穴施 竹蔸施竹蔸施 松土施松土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