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B-TrunC TM 007-2014 V2.0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一阶段)调度台设备测试方法
Test Methods for Dispatcher Equipments of LTE based Broadband Trunking Communication(B-TrunC) System (Phase1)
2016年8月
声明:本文件由宽带集群(B-TrunC)产业联盟制定,未来联盟可继续编制完善。本文件版权完全属于宽带集群(B-TrunC)产业联盟。未经许可,不能复制本文件中的任何部分。版权限制适用于所有媒体的复制方式。.
版本修订记录
版本
主要修订内容
日期
V0.1
独立初稿,T#16次会议提交
2015/03/19
V0.2
删除流程、恢复信息获得2项
2015/03/23
V0.3
删除心跳失败测试,增加音视频测试,增加叠加业务测试,更新调度台监听、音视频编码测试
2015/03/25
V1.0.0
根据技术组第16次会议讨论,补充音视频编码测试、增加多媒体、修改监听等,章节及格式调整等
2015/03/27
V1.0.1
增加5.4.3单呼发起后取消(DC主叫)、5.4.6单呼发起后取消呼叫(DC被叫)、5.4.7DC主叫被叫拒绝、5.4.9集群核心网拒绝、5.6组播呼叫、5.8.2DC发起话权申请(话权排队)、DC发起取消排队成功。
更新目录。
2015/05/05
V1.0.2
删除视频下拉,修改了单呼、组呼流程、组播呼叫、视频推送、视频转发,增加了全播呼叫、环境监听、环境监视等流程。
2015/08/24
V1.0.3
根据25次会议评审意见修改,新增了半双工语音单呼、不同源视频组呼、讲话方显示、全播呼叫、组播短消息、指定用户/组监听、用户和组对应关系属性获得/推送、环境监视、预占优先呼叫等测试用例,删除了第5章的组播呼叫(视频),以及第6章音视频编码中的视频下拉、组呼叠加视频下推、组呼叠加视频转发等测试用例。
2015/09/25
V1.0.4
更改5.9.2话权排队的被叫为DC或UE,以及修改第6章音视频编码用例名称。
2015/11/30
V1.1.0
根据R1标准修改记录进行核对并修改
2016/01/20
V1.1.1
根据技术组第30次会议结论修改,修改单呼编解码测试
2016/02/01
V2.0
联盟统一版本升级
2016/08/22
前 言
本标准是由宽带集群产业(B-TrunC)联盟制定的《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总体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如下:
(1) TR 001-2013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一阶段)总体技术要求
(2) TR 002-2014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一阶段)端到端流程
(3) TR 003-2014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空中接口
(4) TM 001-2014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接口测试方法(第一阶段)空中接口
(5) TR 004-2014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终端到集群核心网接口
(6) TM 002-2014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接口测试方法(第一阶段)终端到集群核心网接口
(7) TR 005-2014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集群核心网到调度台接口
(8) TM 003-2014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接口测试方法(第一阶段)集群核心网到调度台接口
(9) TR 006-2014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一阶段)网络设备技术要求
(10) TM 004-2014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一阶段)网络设备测试方法
(11) TR 007-2014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一阶段)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12) TM 005-2014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一阶段)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13) TM 006-2014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一阶段)终端与系统IOT测试方法
(14) TR 008-2014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一阶段)调度台设备技术要求
(15) TM 007-2014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一阶段)调度台设备测试方法
(16) TM 009-2015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一阶段)调度台与系统IOT测试方法
(17) TM 008-2015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一阶段)产品认证测试集
(18) SC 001-2015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一阶段)标准澄清文件
(19) TM 010-2016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一阶段)终端设备射频测试方法
(20) TM 011-2016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一阶段)基站设备射频测试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宽带集群(B-TrunC)产业联盟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兴高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尧俊峰、陈钢、宋得龙、李晓华、唐春莺、贾瑞凯、李曦滨、周波、王小平、王芳、张玲、杨雁飞、李佳、王敏鹏、毛磊、蔡杰、张成文
目 次
版本修订记录 I
前 言 II
目次 IV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调度台设备测试方法 1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缩略语 1
3.1 术语 1
3.2 缩略语 1
4 概述 2
4.1 测试内容 2
4.2 测试配置 2
4.3 测试仪表要求 3
4.4 测试的前提条件 3
4.5 测试环境 3
5 功能测试 3
5.1 注册 3
5.2 注销 5
5.3 心跳检测 5
5.4 单呼 6
5.5 组呼 11
5.6 组播呼叫 14
5.7 全播呼叫(可选) 15
5.8 紧急呼叫 16
5.9 话权 17
5.10 短数据 20
5.11 遥晕/遥毙/复活 21
5.12 视频上拉 23
5.13 视频推送 23
5.14 视频转发 24
5.15 视频回传(可选) 25
5.16 强插强拆 26
5.17 动态重组 27
5.18 调度台监听 28
5.19 信息获得 30
5.20 环境监听(可选) 36
5.21 环境监视(可选) 37
5.22 叠加业务 37
5.23 预占优先呼叫(可选) 40
6 音视频编解码 41
6.1 语音单呼(DC主叫,摘机模式) 41
6.2 可视单呼(DC主叫,摘机模式) 42
6.3 语音组呼(DC主叫) 43
6.4 同源可视组呼(DC主叫) 44
6.5 视频推送给UE(摘机模式) 44
6.6 视频转发 45
6.7 视频上拉(摘机模式) 46
6.8 视频回传(摘机模式) 47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调度台设备测试方法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调度台设备测试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的基站和集群核心网。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1) YD/T 2689《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总体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2) YD/T 2859-2015《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集群核心网到调度台接口》。
(3) YD/T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接口测试方法(第一阶段)集群核心网到调度台接口》
3 缩略语
3.1 术语
3.1.1
调度台 Dispatch console
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到集群核心网,可以发起集群调度业务的特殊终端,业务权限高于普通终端。
3.1.2
宽带集群 broadband trunking
基于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支持宽带数据传输业务、语音和多媒体形式的集群指挥调度业务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
3.1.3
集群核心网trunking core network
提供集群业务的网络实体。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MR
自适应多速率编码
Adaptive Multi-Rate
CIF 通用中间格式 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
DC 调度台 Dispatch Console
GDN 组拨叫号码 Group Dialing Number
IP 互联网协议 Internet Protocol
RFC 请求注解 Request For Comments
SIP 会话初始协议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T-CN 集群核心网 Trunking Core Network
TD-LTE 时分长期演进 TDD-Long Term Evolution
UDN 用户拨叫号码 User Dialing Number
UE 用户终端 User Equipment
4 概述
4.1 测试内容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调度台设备测试包括:宽带集群系统调度台的功能测试和语音视频编解码的测试。
4.2 测试配置
本规范中,基本功能等测试所需的基本环境配置如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所示。
图 1测试组网图
4.2.1 宽带集群系统要求
宽带集群系统由集群基站、集群核心网组成。集群核心网可连接SIP协议测试仪,获取并解析发送和接收的SIP信令。
4.2.2 宽带集群终端要求
可满足调度台测试的功能和编解码能力要求。
4.2.3 调度台设备要求
满足《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调度台到集群核心网接口》要求。
4.3 测试仪表要求
SIP协议测试仪:可以显示D接口SIP信令。
4.4 测试的前提条件
测试前,应满足:
—— 被测设备安装完毕,硬件软件全部工作正常,数据正确配置并正常运行。
—— 辅助测试设备硬件软件全部工作正常,已完成各种逻辑数据的正确设置。
—— 辅助测试无线环境正常工作。
4.5 测试环境
4.5.1 正常测试环境
在正常测试环境下进行测试时,测试条件应该介于下述最低值与最高值之间。如表1所示。
表1正常测试环境条件范围
条件
最低
最高
大气压
86 kPa
106 kPa
温度
15℃
30℃
相对湿度
20 %
85 %
电源供电
厂家给出的标称值
振动
可忽略
5 功能测试
5.1 注册
5.1.1 注册
测试项目:注册
测试子项目:注册
测试目的:测试DC注册功能
预置条件:
1) 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测试步骤:
1) 调度台DC1发起注册。
预期结果:
1) DC1注册成功。
测试说明:无
5.1.2 重注册
测试项目:注册
测试子项目:重注册
测试目的:测试DC重注册功能
预置条件:
1) 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调度台DC1已经成功注册。
测试步骤:
1) 在注册到期前DC1发起重注册。
预期结果:
1) 调度台DC1重注册成功。
测试说明:无
5.1.3 注册失败(鉴权失败)
测试项目:注册
测试子项目:注册失败(鉴权失败)
测试目的:测试注册失败
预置条件:
1) 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测试步骤:
1) 输入错误认证密码,发起注册。
预期结果:
1) 调度台DC1注册失败。
测试说明:无
5.1.4 注册失败(无此用户)
测试项目:注册
测试子项目:注册失败(无此用户)
测试目的:测试注册失败
预置条件:
1) DC1未签约集群业务。
测试步骤:
1) 调度台DC1发起注册。
预期结果:
1) 调度台DC1注册失败。
测试说明:无
5.2 注销
5.2.1 注销成功
测试项目:注销
测试子项目:注销成功
测试目的:验证DC注销功能
预置条件:
1) 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调度台DC1已经成功注册。
测试步骤:
1) 调度台DC1发起注销。
预期结果:
1) 调度台DC1注销成功。
测试说明:无
5.2.2 集群核心网发起注销(可选)
测试项目:注销
测试子项目:集群核心网发起注销
测试目的:验证核心网注销调度台功能
预置条件:
1) 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调度台DC1已经成功注册。
测试步骤:
1) 集群核心网发起注销调度台DC1。
预期结果:
1) 集群核心网注销DC1成功。
测试说明:无
5.3 心跳检测
测试项目:心跳检测
测试目的:验证DC心跳检测
预置条件:
1) 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调度台DC1已经成功注册。
测试步骤:
1) 调度台DC1向核心网发起心跳检测信令。
预期结果:
1) 集群核心网向调度台DC1发送SIP(200 OK)消息响应心跳检测,心跳检测成功。
测试说明:心跳检测的方向只包括调度台到集群核心网。
5.4 单呼
5.4.1 全双工语音单呼(DC主叫,摘机模式)
测试项目:单呼
测试子项目:全双工语音单呼(DC主叫,摘机模式)
测试目的:测试DC单呼呼叫
预置条件:
1) UE1、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DC1和UE1已经成功注册。
3) UE1为全双工终端。
测试步骤:
1) DC1发起对UE1的全双工语音单呼。
2) UE1接听呼叫。
3) DC1挂机结束呼叫。
预期结果:
1) UE1振铃,DC1听到回铃音。
2) UE1摘机后,DC1发起单呼成功。 DC1和UE1可直接进行全双工通话。
3) DC1成功释放单呼,通话结束。
测试说明:无
5.4.2 全双工语音单呼(DC被叫,摘机模式)
测试项目:单呼
测试子项目:全双工语音单呼(DC被叫,摘机模式)
测试目的:测试DC被叫
预置条件:
1) UE1、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DC1和UE1已经成功注册。
3) DC1单呼为全双工模式。
测试步骤:
1) UE1发起对DC1的全双工语音单呼。
2) DC1接听呼叫。
3) DC1挂机结束呼叫。
预期结果:
1) DC1振铃,UE1听到回铃音。
2) DC1摘机,终端发起单呼成功,DC1摘机后,DC1和UE1可直接进行全双工通话。
3) DC1成功释放单呼,通话结束。
测试说明:无
5.4.3 全双工语音单呼(DC间呼叫,摘机模式)
测试项目:单呼
测试子项目:全双工语音单呼(DC间呼叫,摘机模式)
测试目的:测试DC单呼呼叫
预置条件:
1) DC1、DC2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DC1和DC2已经成功注册。
测试步骤:
1) DC1发起对DC2的全双工语音单呼。
2) DC2接听呼叫。
3) DC1挂机结束呼叫。
预期结果:
1) DC2振铃,DC1听到回铃音。
2) DC2摘机后,DC1发起单呼成功。 DC1和DC2可直接进行全双工通话。
3) DC1成功释放单呼,通话结束。
测试说明:无
5.4.4 半双工语音单呼(DC主叫,非摘机模式)(可选)
测试项目:单呼
测试子项目:半双工语音单呼(DC主叫,非摘机模式)
测试目的:测试调度台发起的半双工语音单呼呼叫流程
预置条件:
1) UE1和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DC1和UE1已经成功注册。
测试步骤:
1) DC1发起对UE1的半双工语音单呼。
2) DC1释放话权,UE1申请话权并持续占用。
3) UE1发起呼叫释放。
预期结果:
1) 呼叫建立成功,DC1获得话权。
2) DC1释放话权后,UE1申请并获得话权。
3) UE1讲话超时,系统强制释放话权。
4) UE1占用话权时,DC1可以听到占用话权者的语音,界面显示当前话权占用者的号码或用户名称。
5) UE1可成功释放呼叫。
测试说明:无
5.4.5 半双工语音单呼(DC被叫,非摘机模式)(可选)
测试项目:单呼
测试子项目:半双工语音单呼(DC被叫,非摘机模式)
测试目的:测试UE发起的半双工语音单呼呼叫流程
预置条件:
1) UE1和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DC1和UE1已经成功注册。
测试步骤:
1) UE1发起对DC1的半双工语音单呼。
2) UE1释放话权,DC1申请话权并持续占用。
3) 通话后DC1发起呼叫释放。
预期结果:
1) 呼叫建立成功,UE1获得话权。
2) UE1释放话权后,DC1申请并获得话权。
3) DC1讲话超时,系统强制释放话权。
4) UE1占用话权时,DC1可以听到占用话权者的语音,界面显示当前话权占用者的号码或用户名称。
5) DC1可成功释放呼叫。
测试说明:无
5.4.6 全双工可视单呼(DC主叫,摘机模式)
测试项目:单呼
测试子项目:全双工可视单呼(DC主叫,摘机模式)
测试目的:测试DC发起可视单呼呼叫
预置条件:
1) UE1、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DC1和UE1已经成功注册。
3) UE1为全双工终端。
测试步骤:
1) DC1发起对UE1的全双工可视单呼。
2) UE1挂机结束呼叫。
预期结果:
1) UE1振铃,DC1听到回铃音。
2) UE1摘机后,DC1发起可视单呼成功, DC1和UE1可直接进行全双工可视通话。
3) UE1成功释放单呼,通话结束。
测试说明:无
5.4.7 全双工可视单呼(DC被叫,摘机模式)
测试项目:单呼
测试子项目:全双工可视单呼(DC被叫,摘机模式)
测试目的:测试DC可视被呼叫
预置条件:
1) UE1、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DC1和UE1已经成功注册。
测试步骤:
1) UE1发起对DC1的可视单呼。
2) UE1挂机结束呼叫。
预期结果:
1) DC1振铃,UE1听到回铃音。
2) DC1摘机后,终端发起可视单呼成功, UE1和DC1可直接进行全双工可视通话。
3) UE1成功释放单呼,通话结束。
测试说明:无
5.4.8 单呼发起后取消呼叫(DC主叫)
测试项目:单呼
测试子项目:DC发起单呼后取消呼叫(DC主叫)
测试目的:测试DC单呼发起后取消呼叫
预置条件:
1) UE1、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DC1和UE1已经成功注册。
3) DC1发起对UE1的全双工单呼,UE1振铃。
测试步骤:
1) DC1取消呼叫。
测试结果:
2) 1)DC1取消呼叫成功。
测试说明:无
5.4.9 单呼发起后取消呼叫(DC被叫)
测试项目:单呼
测试子项目:单呼发起后取消呼叫(DC被叫)
测试目的:测试UE发起后取消单呼的功能
预置条件:
1) UE1、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DC1和UE1已经成功注册。
3) UE1发起对DC1的全双工语音单呼,DC1振铃。
测试步骤:
1) DC1不接听,UE1取消呼叫。
测试结果:
1) UE1取消呼叫成功。
测试说明:无
5.4.10 单呼建立拒绝(DC主叫,被叫拒绝)
测试项目:单呼
测试子项目:DC主叫,被叫拒绝
测试目的:测试DC呼叫UE被拒绝
预置条件:
1) UE1、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DC1和UE1已经成功注册。
3) DC1发起对UE1的全双工语音单呼,UE1振铃。
测试步骤:
1) UE1收到呼叫请求开始振铃。
2) UE1拒绝呼叫。
测试结果:
1) UE1成功拒绝DC1的呼叫。
测试说明:无
5.4.11 单呼建立拒绝(DC被叫,被叫拒绝)
测试项目:单呼
测试子项目:DC被叫,被叫拒绝
测试目的:测试UE呼叫DC被DC拒绝
预置条件:
1) UE1、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DC1和UE1已经成功注册。
测试步骤:
1) UE1输入DC1号码发起全双工语音单呼。
2) DC1振铃后挂机拒绝接听。
预期结果:
1) DC拒绝,单呼建立失败。
测试说明:无
5.4.12 单呼建立失败(集群核心网拒绝)
测试项目:单呼
测试子项目:集群核心网拒绝
测试目的:测试集群核心网拒绝DC呼叫
预置条件:
1) UE1、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DC1成功注册,UE1未注册。
测试步骤:
1) DC1呼叫UE1。
预期结果:
1) DC1被拒绝。
测试说明:无
5.5 组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1
13.1.1
13.1.2
13.1.3
13.1.4
13.1.5
5.5.1 语音组呼(DC主叫)
测试项目:组呼
测试子项目:语音组呼(DC主叫)
测试目的:测试DC组呼功能
预置条件:
1) UE1、UE2、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UE1、UE2同属于组1,DC1能对组1发起呼叫。
3) DC1、UE1、UE2已经成功注册。
测试步骤:
1) DC1发起组1的语音组呼。
预期结果:
1) DC1发起语音组呼成功并获得话权,可立即开始讲话。
2) 组成员UE1、UE2听到DC1传来的话音。
测试说明:无
5.5.2 同源可视组呼(DC主叫)
测试项目:组呼
测试子项目:同源可视组呼(DC主叫)
测试目的:测试DC可视组呼功能
预置条件:
1) UE1、UE2、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UE1、UE2同属于组1,DC1能对组1发起呼叫。
3) DC1、UE1、UE2已经成功注册。
测试步骤:
1) DC1发起组1的可视组呼。
预期结果:
1) DC1发起可视组呼成功并获得话权,可立即开始讲话,同时传输语音和视频媒体流。
2) 组成员UE1、UE2可听到DC1的语音,并看到DC1的视频。
测试说明:无
5.5.3 不同源视频组呼(DC主叫)(可选)
测试项目:组呼
测试子项目:调度台发起的不同源视频组呼
测试目的:测试调度台发起的不同源视频组呼
预置条件:
1) UE1、UE2、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并完成业务注册。
2) UE1、UE2、DC1同属于组1。
测试步骤:
1) DC1向组1发起不同源视频组呼。
2) DC1释放话权。
3) UE1向组1发起话权申请。
4) DC1结束不同源视频组呼。
预期结果:
1) DC1可成功发起组1呼叫,组内成员听到DC1的讲话,看到DC1的视频。
2) DC1释放话权后,组内成员看到DC1的视频,话权空闲。
3) UE1申请话权后,组内成员听到UE1的讲话,看到DC1的视频。
4) DC1可以成功结束不同源视频组呼。
5.5.4 语音组呼(DC被叫)
测试项目:组呼
测试子项目:语音组呼(DC被叫)
测试目的:测试DC组呼被叫
预置条件:
1) UE1、UE2、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UE1、UE2同属于组1,DC1能够接听组1的呼叫。
3) DC1、UE1、UE2已经成功注册。
测试步骤:
1) UE1发起组1的语音组呼,DC响应呼叫。
预期结果:
1) UE1发起语音组呼成功,可立即开始讲话。
2) DC1可听到UE1的语音。
测试说明:无
5.5.5 可视组呼(DC被叫)
测试项目:组呼
测试子项目:可视组呼(DC被叫)
测试目的:测试DC被叫可视组呼
预置条件:
1) UE1、UE2、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UE1、UE2同属于组1,DC1能够接听组1的呼叫。
3) DC1、UE1、UE2已经成功注册。
测试步骤:
1) UE1发起组1的可视组呼。
预期结果:
1) UE1发起可视组呼并获得话权,可立即开始语音和视频的传输。
2) DC1正常接听可视组呼,听到UE1的语音,显示UE1采集的视频。
测试说明:无
5.5.6 DC释放呼叫
测试项目:组呼
测试子项目:DC释放呼叫
测试目的:测试DC释放组呼
预置条件:
1) UE1、UE2、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UE1、UE2同属于组1,DC1能对组1发起呼叫。
3) DC1、UE1、UE2已经成功注册。
4) DC1发起组1的语音组呼成功。
测试步骤:
1) DC1挂机,释放组呼。
预期结果:
1) DC1发起组呼释放成功,通话结束。
测试说明:无
5.5.7 主叫发起的呼叫释放(DC被叫)
测试项目:组呼
测试子项目:主叫UE发起的呼叫释放
测试目的:测试DC响应UE释放组呼功能
预置条件:
1) UE1、UE2、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UE1、UE2同属于组1,DC1能够接听组1的呼叫。
3) DC1、UE1、UE2已经成功注册。
4) UE1发起组1的语音组呼。
测试步骤:
1) UE1挂机,发起组呼释放。
预期结果:
1) UE1发起组呼释放成功,通话结束。
测试说明:无
5.5.8 话权空闲超时网络发起的呼叫释放
测试项目:组呼
测试子项目:话权空闲超时网络发起的呼叫释放
测试目的:测试话权空闲超时DC响应网络释放组呼功能
预置条件:
1) UE1、UE2、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UE1、UE2同属于组1,DC1能对组1发起呼叫。
3) DC1、UE1、UE2已经成功注册。
测试步骤:
1) DC1发起组1的组呼。
2) 组呼话权空闲时间超过预定时长。
预期结果:
1) 集群核心网发起组呼释放,呼叫结束。
测试说明:无
5.5.9 讲话方显示
测试项目:组呼
测试子项目:讲话方显示
测试目的:测试语音组呼的讲话方显示功能
预置条件:
1) UE1、UE2、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UE1、UE2是组1群组成员,UE1具有发起组呼权限。
3) DC1、UE1、UE2已经成功注册。
测试步骤:
1) UE1对组1发起语音组呼。
2) UE1释放话权,UE2申请话权并讲话。
3) UE2释放话权,无人申请话权。
预期结果:
1) UE1讲话时,DC1的界面显示UE1的UDN或用户名称。
2) UE2讲话时,DC1的界面显示UE2的UDN或用户名称。
3) UE2释放话权后,DC1的界面不再显示UE2的信息。
5.6 组播呼叫
5.6.1 组播呼叫(语音)
测试项目:组播呼叫
测试子项目:组播呼叫(语音)
测试目的:测试DC语音组播呼叫
预置条件:
1) UE1、UE2、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UE1、UE2属于组1,DC1能对组1发起呼叫。
3) DC1、UE1、UE2已经成功注册。
测试步骤:
1) DC1发起组1的语音组播呼叫。
2) DC1自动获得话权,UE1接听呼叫。
3) UE1申请话权。
预期结果:
1) 组播呼叫成功,UE1、UE2单向接收DC1发出的语音,没有话权。
2) UE1申请话权失败。
测试说明:无
5.6.2 组播释放
测试项目:组播呼叫
测试子项目:组播释放(语音或者视频)
测试目的:测试DC释放组播呼叫
预置条件:
1) UE1、UE2、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UE1、UE2属于组1,DC1能对组1发起呼叫。
3) DC1、UE1、UE2已经成功注册。
4) DC1发起组1的语音或视频组播呼叫。
测试步骤:
1) DC1释放组播呼叫。
预期结果:
1) 组播呼叫释放成功。
测试说明:无
5.7 全播呼叫(可选)
测试项目:全播呼叫
测试子项目:组播呼叫
测试目的:测试DC语音全播呼叫
预置条件:
1) UE1、UE2、UE3、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DC1和UE1、UE2、UE3已经成功注册。
3) UE1属于组1,UE2属于组2,UE3属于组3,DC1能发起全播呼叫。
测试步骤:
1) DC1发起全播呼叫。
2) DC1自动获得话权,UE1、UE2、UE3都能接听呼叫。
3) UE1、UE2、UE3尝试申请话权。
4) DC1释放全播呼叫。
预期结果:
1) 全播呼叫成功,UE1、UE2、UE3单向接收DC1发出的语音、没有话权。
2) UE1、UE2、UE3申请话权失败。
3) 全播呼叫释放成功。
测试说明:无
5.8 紧急呼叫
5.8.1 紧急呼叫(DC被叫)
测试项目:紧急呼叫
测试子项目:紧急单呼(DC被叫)
测试目的:测试DC响应紧急呼叫
预置条件:
1) UE1、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DC1和UE1已经成功注册。
3) 通过预配置或集群注册过程设置UE1的紧急号码为DC1。
测试步骤:
1) UE1发起紧急单呼。
2) DC1接听呼叫。
3) UE1挂机。
预期结果:
1) DC1有声光电提示(三选一)。
2) UE1发起紧急单呼成功。
3) DC1、UE1可正常通话。
4) UE1挂机后,UE1、DC1退出通话。
测试说明:无
5.8.2 紧急单呼(DC主叫)(可选)
测试项目:紧急呼叫
测试子项目:紧急单呼(DC主叫)
测试目的:测试DC紧急呼叫功能
预置条件:
1) UE1、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DC1和UE1已经成功注册。
3) UE1为全双工终端。
测试步骤:
1) DC1发起对UE1的紧急单呼。
2) UE1接听呼叫。
3) DC1挂机。
预期结果:
1) DC1发起紧急单呼成功。
2) DC1、UE1可正常通话。
3) DC1挂机后,UE1、DC1退出通话。
测试说明:无
5.8.3 紧急组呼(DC主叫)(可选)
测试项目:紧急呼叫
测试子项目:紧急组呼(DC主叫)
测试目的:测试DC紧急组呼功能
预置条件:
1) UE1、UE2、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DC1、UE1、UE2已经成功注册。
3) UE1、UE2同属于组1,DC1能对组1发起呼叫。
测试步骤:
1) DC1发起组1的紧急组呼。
2) DC1挂机。
预期结果:
1) DC1发起紧急组呼成功。
2) UE1、UE2能接收到DC1的紧急呼叫语音。
3) DC1挂机发起组呼释放成功,通话结束。
测试说明:无
5.9 话权
5.9.1 DC发起话权申请(集群核心网授权)
测试项目:话权
测试子项目:话权申请(集群核心网授权)
测试目的:测试DC发起话权申请
预置条件:
1) UE1、UE2、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UE1,UE2同属于组1,DC1能对组1发起呼叫。
3) DC1、UE1、UE2已经成功注册。
4) DC1对组1发起语音组呼后话权空闲。
测试步骤:
1) DC1发起话权申请。
预期结果:
1) DC1话权申请成功,可以讲话。
测试说明:DC1呼叫成功后自动获得话权,先释放话权,然后进行测试。
5.9.2 DC发起话权申请(话权排队)
测试项目:话权
测试子项目:话权排队
测试目的:DC发起话权申请排队
预置条件:
1) UE1或DC1、DC2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UE1或DC1、DC2注册成功,它们同属于组1。
3) UE1或DC1话权不高于DC2。
测试步骤:
1) DC2发起组1的组呼并获得话权。
2) DC2未释放话权,DC1或UE1申请话权处于话权排队。
3) DC2释放话权。
预期结果:
1) DC2未释放话权时,DC1或UE1处于排队状态。
2) DC2释放话权后,DC1或UE1获得话权。
测试说明:无
5.9.3 话权抢占
测试项目:话权
测试子项目:话权抢占
测试目的:DC话权抢占
预置条件:
1) UE1、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UE1、DC1同属于组1,DC1的话权高于UE1。
3) UE1、DC1注册成功,UE1对组1发起呼叫并获得话权。
测试步骤:
1) DC1申请话权。
2) 当前讲话者释放话权,集群核心网通知DC1获得话权。
预期结果:
1) DC1获得话权,可以讲话,UE1听到DC1发来的话音。
测试说明:无
5.9.4 集群核心网发起话权释放
测试项目:话权
测试子项目:集群核心网发起话权释放
测试目的:测试集群核心网发起话权释放
预置条件:
1) DC1已经签约集群业务。
2) DC1注册成功,并在组1呼叫中。
3) DC1已获得话权。
测试步骤:
1) DC1正在讲话并持续至超时。
2) 集群核心网发起话权释放,强制DC1释放话权。
预期结果:
1) DC1话权被释放。
测试说明:无
5.9.5 DC发起话权释放
测试项目:话权
测试子项目:话权释放
测试目的:测试DC发起话权释放请求获得话权释放
预置条件:
1) DC1已经签约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