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小学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894790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小学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小学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小学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 1.根据读音写汉字 (1)、容( )       ( ) 思       ( )术                        翻( )     ( )力          记( ) (2)、   犹( )          富( )          忧( ) 机( )          教( )          比( ) (3)、 朝( )          ( )谷            ( )窄 ( )想          闲( )            ( )疵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篱笆(lí)   杂技(zá)    锄草(cú) B.剥莲蓬(bāo)   鸡冠花(guān)   朴素(pú) C.慰藉(jí)   奢侈(chí)   窥视(kuī) D.朦胧(lóng)   徜徉(cháng)   漫灭(màn) 3.下面几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燃烧       染缸       司空见贯       随心所裕 B.幼稚       念叨       焉知非福       戛然而止 C.蟋蟀       脉骆       千捶万凿       万象更新 D.倾复       依偎       掩掩一息       含情脉脉 4.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B.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B.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道理。 C.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驰骋。 D.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B.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 C.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D.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边塞诗人王之涣的《从军行》表现了将士们顽强斗志和豪迈气概。 B.《红楼春趣》中大家放风筝是为了展示谁的风筝好看、飞得高。 C.形声字是古人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或形符创造出来的。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停顿恰当。 8.将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看着月季花,让我感到很温暖,仿佛这朵花里藏着春夏秋三个季节的阳光。 ②我抬头一看,不可思议的是,我最喜欢的月季花竟然在寒冷的冬天开放了! ③正低头走着,我忽然闻到一股淡淡的花香。 ④走近一看,叶子大部分都是碧绿的,只有少部分有点泛紫了,还有的黄了,有的落了。花朵是淡黄色的,看着看着,我就想起了阳光的颜色。 ⑤走在清晨的校园里,我感到十分寒冷。 A.⑤④②③① B.①③②④⑤ C.⑤③①②④ D.⑤③②④① 9.按要求写句子。         (1)伯父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祖国是大海,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祖国是_____,我就是______;祖国是______,我就是________。(续写句子)        (3)只见松鼠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蹿了出来,跳到了大柜顶上。(以“小溪”为对象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语境填空。 (1)什么是春夏秋冬?古人用诗歌告诉我们:春,就是高鼎笔下描绘的“___________,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生机;夏,就是令辛弃疾惊喜的“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的热闹;秋,就是杜牧吟诵的“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的唯美;冬,就是柳宗元眼里的“孤舟蓑笠翁,___________”的孤寂。一年四季就是这样充满这诗情画意。 (2)中华民族自古就不乏满腔报国热情的有志之士,“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这是身经百战的将士铿锵有力的誓言;“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这是陆游永远的遗憾;“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_”,这是杜甫初听到叛军平定、国土收复的消息时的喜极而泣;“________,死亦为鬼雄。”这是李清照的铮铮铁骨。 11.综合性学习。 亲近经典可以滋润心灵,涵养大气。启航小学决定动员全校师生开展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的活动,请你参与到活动中,完成下面的题目。 (1)板报组决定选几则经典来劝告同学们学会友爱,请你在以下几条里选出一条。(   ) A.兄则友,弟则恭 B.亲师友,习礼仪。 C.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2)故事组搜集到以下句子,请你写出下列句子里所包含的典故或故事。 冬则温,夏则清。( )             昔孟母,择邻处。( ) 昔仲尼,师项橐。( )             如负薪,如挂角。( ) (3)学校决定于下月第一个周五下午三点在学校大礼堂举行《三字经》和《弟子规》朗诵大赛,想邀请某著名大学教授罗博士来做评委,请你以大队部的名义给罗博士发一则邀请函。 尊敬的罗博士: 您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航小学大队部 ×年×月×日 文言文阅读。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ě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走”与“兔走触株”中的“走”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车刚开走 B.奔走相告 C.说走了嘴 13、翻译下列句子。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什么宋人没有再得到兔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前些年,“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热议话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总量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人民网曾在全国范围内针对“舌尖上的浪费”展开大规模民意调查。下表是不同年龄段“打包比例、浪费情况“调查统计不同年龄段打包比例、浪费情况统计表。 20岁及以下 21﹣30岁 31﹣40岁 40﹣50岁 51﹣60岁 60岁以上 打包比例 38.6% 43.2% 56.5% 58.7% 53.1% 56.5% 浪费情况 16.1% 6% 13% 10.3% 11.6% 10.5%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意味着对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古人尚懂得“                         ”的道理,今人更不能浪费食物,糟蹋社会资源。我们都应当从自身做起一外出用餐时,不做“必剩客”“,争当“光盘族”,当不了光盘族“兜着走”! 16、文中的“必剩客”是指 ____;“光盘族”是指 ____;“兜着走”是指 _____。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__,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 ______。 18、根据图表信息可知,节约意识最强的年龄段是   ;最需要接受节约教育的年龄段是   。 A.20岁及以下 B.21﹣30岁 C.31﹣40岁 D.41﹣50岁 E.51﹣60岁 F.60岁以上 19、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上一句关于珍惜粮食的名言警句。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拥你入怀 她病了,去医院诊断,是绝症。 医生要她务必及时入院治疗,否则顶多只能再活一年。她拒绝了。那笔庞大的治疗费足以压垮大多数中国家庭,更何况她还是一名单身母亲,一个月只挣800元钱。 她的女儿才八岁,念小学二年级,很聪明,读书也用功。上学期还拿了三好学生奖状,得了几支圆珠笔与一大摞作业本。 她回了家,女儿还未放学。她泪流满面。家里穷,相片还是女儿周岁照的。那时女儿的父亲还在南方做生意,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不仅埋葬了他,还在她肩上添了一大笔债务。这些年,她与女儿相依为命,尽管她尽了最大的努力,母女俩的生活还是经常徘徊在吃不饱穿不暖的边缘。 如今,她要走了,女儿还能指望谁?她想:与其把女儿留在这个世界孤苦无依,不如带她一起离开人世。 她抹掉眼泪,出了门。寒风凛冽,像一把三棱尖刀,捅入喉咙,并在里面搅了搅。她吐出了一口痰,痰里有血,腥的。她买了很多菜,拎回家,做出满满一桌子好吃的,有鱼有肉,还有女儿最喜欢吃的小鸡炖蘑菇。女儿回来了,兴奋地大叫,忙问今天是什么好日子。 她心如刀绞,坐下来,不停地为女儿夹菜。女儿吃得很开心,没有注意到隐藏在她眼角的泪。 这天晚上,她早早上床,把女儿搂入怀里,使劲地亲吻女儿的额头。她紧闭门窗,旋开了煤气阀。这种死法应该是最安静的吧!她默默想着,就听见女儿喊她,“妈妈,妈妈!” “怎么了?”她问。 “妈妈,我今天考试了。语文、数学都是一百分。”女儿得意地说。 “真乖!”她差点哽咽出声。 □妈妈□你上次说我考了一百分□你就答应我一个愿望□女儿仰起脸□一双眼睛因为期待而闪闪发亮□ 女儿撅起小嘴□妈妈□你不会耍赖吧□ “妈妈不耍赖。”她用枕巾一角塞入喉咙,身子痉挛。她已经没法控制泪水了。这种液体似乎能烫伤人,脸上火辣辣的。 “那你以后再也不准哭,好吗?”女儿声音迟疑了一下。 “妈妈不哭!”她急急忙忙地用枕巾拭泪。 女儿天真地对妈妈说:“如果你实在想哭,忍不住,那也得等我长到能把你搂入怀里时再哭。” “好的,妈妈一定做到。”她哇地一下哭出声。她松开女儿,下床,关了煤气,打开了窗子。 20、在文中的“□”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0、将画“﹏﹏﹏”的句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2、“搂入怀里”在文中共出现_____次,从中我们可感受到这对母女间_____的感情,“搂入怀里”在文中起_____作用。 23、文章中的妈妈陷入绝境,先后做出了两种不同的选择:第一种是______,她为什么这样做呢?她当时的想法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种是_________,促使她改变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而且很优秀。 24、请概括这一感人故事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幸福是肚子“咕咕”叫时,吃到妈妈做的香喷喷的饭菜;幸福是生病时,额头上爸爸那双温暖的大手;幸福是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老师一句暖心的、鼓励的话…… 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目,写一篇习作,注意把事件写具体,细节真实,感情真挚。不少于45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1.     易     意     艺     译     毅     忆     豫     裕     郁     遇     育     喻     霞     峡     狭     遐     暇     瑕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同音字。 同音字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解答时要依据字义注意比较。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填空。书写时要注意“意、毅、豫、遇、霞、遐、暇、瑕”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D 解析: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 A.“锄草”的“锄”读音为chú。 B.“朴素”的“朴”读音为pǔ。 C.“慰藉”的“藉”读音为jiè;“奢侈”的“侈”读音为chǐ。 D.读音正确。 3.B 解析:B 【详解】考查汉字字形。 A.司空见贯——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随心所裕——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C.脉骆——脉络;千捶万凿 ——千锤万凿:千锤百炼的意思,通过了很多的磨练。 D.倾复 ——倾覆;掩掩一息——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临近死亡。也比喻事物即将消亡、湮没或毁灭。 4.D 解析:D 【详解】A.迭映、反问的修辞手法。 B.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 C.拟人,夸张。 5.D 解析:D 【详解】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A项,属于语义重复,删除“的结果”。 B项,属于成分残缺,应改为:这一件平凡的小事却说明了一个大道理。 C项,属于词语搭配不当,应改为: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跑着。 6.A 解析:A 【解析】略 7.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A项叙述错误,《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 B项叙述错误,《红楼春趣》中大家放风筝是为了放晦气。 D项叙述错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停顿应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8.D 解析:D 【详解】略 9.     伯父笑着说,他小的时候,鼻子跟我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蓝天     蓝天中飞翔的小鸟     森林     森林中稚嫩的小树     小溪像一条柔软的蓝绸子在大地的怀抱里静静流淌。 【详解】(1)此题考查改为转述句,把引号里的“我”改为“他”,“你”改为“我”,去掉引号,中间用逗号。 (2)此题考查仿写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运用,语意表达等方面,再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被仿句中运用“祖国是什么,我就是什么”这样的句式仿写,内容上,注意运用比喻手法及前后两句句意的对照。答案示例:花园 花园中的一朵花;   树林 树林中的一片叶。 (3)此题考查仿写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运用,语意表达等方面,再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把“松鼠”比作“子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时也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10.     草长莺飞二月天      稻花香里说丰年      霜叶红于二月花      独钓寒江雪      不破楼兰终不还      但悲不见九州同      初闻涕泪满衣裳      生当作人杰 【详解】本题考查了诗歌默写。 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出自清代高鼎的《村居》。意思是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写出春的生机。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是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年是一个丰收年。写出夏的热闹。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意思是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写出秋的唯美。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江雪》。意思是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写出冬的诗情画意。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意思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这是身经百战的将士铿锵有力的誓言。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出自宋代陆游的《示儿》。意思是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这是陆游永远的遗憾。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出自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意思是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这是杜甫初听到叛军平定、国土收复的消息时的喜极而泣。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意思是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这是李清照的铮铮铁骨。 11.B 解析:(1)B (2)     黄香温席     孟母择邻     仲尼师项橐     负薪挂角 (3)启航小学将于下月第一个周五下午三点在学校大礼堂举行《三字经》和《弟子规》朗诵大赛,特邀您参加,欢迎您的莅临!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要注重平时的积累以及仔细审题,明确题目的考点。 (1)本题告诫同学学会友爱,即应该选B项,AC两个选项是说朋友的重要性。 (2)本题根据每句话的含义联想到所蕴含的典故,写出所含典故即可。主要不要写错别字,要加大平时的积累和文学常识的摄取。 (3)本题中写一则邀请函,要注意邀请函的格式,仔细审题,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态度。 B 解析:12、B 13、     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兔子没再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人的笑柄。 14、得到兔子只是偶然发生的一件事。 15、要想有收获,就应该自己去努力,去创造机会,而不是心存侥幸,傻傻地等待。 【分析】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12、本题考查的是字词的解释和分析,在本题中,“兔走触株”中的“走”意思是跑,所以意思相同的是“奔走相告”中的“走”也是跑的意思。 13、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翻译,要结合重点字词进行整句话的翻译即可。可结合译文进行分析。 1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得出,宋人没有再得到兔子是因为得到兔子只是偶然发生的一件事。 15、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想有收获,就应该自己去努力,去创造机会,而不是心存侥幸,傻傻地等待。 D 解析:16、     外用餐每次吃饭都一定会剩饭并且不打包带走的人群     按需点餐,每次都能将饭菜吃光的人     在外用餐点的菜过多,吃不了打包带走的人 17、     列数字     说明事物数据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18、DA 19、取之有度,用之用节,则常足。 【解析】 16、考查词语的理解。 结合在外用餐的经历及文中的材料可知:①“必胜客”是指在外用餐每次吃饭都一定会剩饭并且不打包带走的人群;②“光盘族”是指按需点餐,每次都能将饭菜吃光的人;③“兜着走”是指在外用餐点的菜过多,吃不了打包带走的人。 17、考查对说明方法的辨析。 结合句中“500亿”“十分之一”这些数字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好处是说明事物数据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18、考查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观察图表中的数据可知,节约意识最强的年龄段是41﹣50岁;节约意识最淡薄的是20岁以来的人,这部分最需要受节约教育。 19、考查对名言警句的积累。 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填写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 例如有:思前顾后,吃穿常有。 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败家很容易,好比水推沙。 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 20、“   , ,   !”   ,   。   ,“   , ?” 20、女儿天真地对妈妈说,如果妈妈实在想哭,忍不住,那也得等她长到能把妈妈搂入怀里时再哭。 22、     2     深厚     贯穿全文 23、     与女儿一起死     与其把女儿留在这个世界孤苦无依,不如带她一起离开人世。     不能和女儿一起死,要勇敢地活下去     女儿太懂事了,而且很优秀 24、身患绝症的单身母亲不堪重重压力,准备和女儿一起自杀。后来,女儿的天真烂漫、乖巧孝顺打动了她,所以母亲决心坚强地活下去。 【解析】 20、考查对标点符号的掌握,注意引号的标注,不能遗漏,还要根据语气,补充正确标点。因为“你就答应我一个愿望”表达了强烈的情感,所以这里运用“感叹号”,而“你不会耍赖吧”这里表示小女孩的疑问,所以结尾可以加入“问号”。 20、考查直述句、转述句的变换。要注意掌握方法:①改人称;②变标点:“:”改为“,”;去掉双引号。本题在改写时要注意人称“你”改为“妈妈”。 22、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文章出现了两次“搂入怀里”,第一次是“这天晚上,她早早上床,把女儿搂入怀里,使劲地亲吻女儿的额头。”第二次是“女儿天真地对妈妈说:‘如果你实在想哭,忍不住,那也得等我长到能把你搂入怀里时再哭。’”第一次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第二次体现了孩子对母亲的爱,两处内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这对母女间“深厚”的感情。而文章围绕“搂入怀里”进行叙述,在文章中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 23、考查理解文章内容,通过文章内容“如今,她要走了,女儿还能指望谁?她想:与其把女儿留在这个世界孤苦无依,不如带她一起离开人世。”可知母亲害怕自己离开人世后女儿会受苦,所以想要与女儿一起死。而最终使她改变决定的,则是女儿的懂事和优秀,可以通过女儿的语言分析出。 24、考查概括故事内容,可以运用要素串联法进行概括。注意主人公是一位单身母亲和她懂事可爱的女儿。而事情的起因则是单身母亲身患绝症,她担心自己离开人世后女儿会受苦,所以想要带女儿自杀,但是后来女儿的天真烂漫、乖巧孝顺打动了她,所以母亲放弃了自杀。 25.这就是幸福      幸福是生活中那一刹那的美丽。      幸福是静静地聆听家人的关心。      幸福也是感受着来自至 解析:                                   这就是幸福      幸福是生活中那一刹那的美丽。      幸福是静静地聆听家人的关心。      幸福也是感受着来自至亲的人的温暖。      有人说,幸福是虚无的,看不见,摸不到;可是我却认为,只要用心去触摸生活,幸福就在我们生活中每一个触手可及的地方。      每天早上一杯牛奶,这个习惯是雷打不动的。可小时候的我,只要喝牛奶就会吐。但是随着我的长大,妈妈为了我的营养,坚持让我每天喝一杯牛奶。渐渐的,这竟成了一种习惯,一种因爱而衍出的习惯。      最开始的时候,那杯牛奶总是时冷时烫的,可大约一周后,牛奶的温度就越来越适合我了,既不会因太凉而胃痛,也不会被牛奶烫到。      那天,不小心起晚了,我起床一看时间,粗略地收拾了一下,左手扯上校服,右手拎起书包就要往门外冲。这时妈妈却端来一杯牛奶。我一边把书包背上,一边接过牛奶喝。我本以为我起的这么晚,牛奶早就凉了,可牛奶依旧是我最熟悉的那个温度,专属母爱的温度。      出门前,偶然瞥见桌上有个不锈钢的盆子,还冒着热气……其实幸福很简单。      有时,幸福只是一杯牛奶的恒温而已,可又有谁知道,这恒温,包含了多少的爱?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习作的表达能力,即写一篇命题明文。学生准确把握题目要求,选一个觉得最容易的作文来写,语句要通顺,作文符合题意即可。需要注意: 一、审清题意: 审题,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本次习作为命题作文,要求以“这就是幸福”为题目,写一篇习作,注意把事件写具体,细节真实,感情真挚。不少于45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二、选材分析: 幸福是对生活的一种内心体验。我们现在社会安定,生活富足,每天都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聆听着关爱的话语,享受着美好的生活。你是否体验到幸福呢?选择一件让你感到幸福的事去写。通过一件事来表现你幸福的生活,无论怎样表达,都要联系自己的实际,表达自己最想说的。写作时要抓住“幸福”这个题眼,表现自己的幸福,通过典型的事例,写一写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与感悟。 三、构思指导: ①开头:开篇点题,引出所要叙述的事。②过程:具体记叙与“这就是幸福”有关的故事,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③结尾:最后写自己的感受与收获,抒发感情。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还要加入一些修辞,使内容更生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