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工程基本情况
(一)概况
观文水库位于赤水河左岸一级支流菜板河的右岸支流白泥河上游,坝址地处四川省古蔺县观文镇五桂村和复兴村交界处,距古蔺县城50km,控制集水面积26.1km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302万m3,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乡村供水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已纳入《全国中型水库建设“十二五”规划》、《西南五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和《四川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该工程建成后其供水范围包括古蔺县观文水库以南、赤水河以北、菜板河以西、新马河以东的带状地域,幅员面积237.6km2,占全县的7.5%;可以保障古蔺县观文、白泥、椒园、金星4个乡(镇)5.43万亩耕地灌溉用水问题,解决灌区乡镇2.2万人、农村2.2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对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乡村供水安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建设任务及标准
观文水库工程任务是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乡村供水等综合利用。该工程为Ⅲ等工程,水库枢纽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渠道为5级建筑物。大坝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消能防冲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渠道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工程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2)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观文水库工程多年平均供水量为1129万m3,供水范围为古蔺县观文、白泥、椒园、金星4个乡(镇),设计灌溉面积5.43万亩(其中新增灌面4.2万亩、改善灌面1.23万亩),设计供水人口4.43万人。该工程由水库枢纽和灌区渠系两部分组成。水库枢纽主要包括大坝、溢洪道、取水(放空)隧洞,大坝为沥青混凝土心墙石渣坝,坝顶高程1094.00m,坝顶宽度7.0m,坝顶长163.29m,最大坝高46.50m;上游坝坡1:1.6,下游坝坡1:2.0,水库正常蓄水位1090.00m,相应库容1058万m3,总库容1348万m3。灌区渠系包括干渠、椒园分干渠、白泥分干渠及相应渠系建筑物,渠道长度分别为干渠7.91km、椒园分干渠16.38km、白泥分干渠13.14km,渠首设计流量分别为2.2m3/s、1.56m3/s、0.64m3/s。该工程设计灌溉面积5.43万亩(其中新增4.2万亩,改善1.23万亩),供水人口约5万人。
3)建设工期
观文水库工程开完工时间为:2013年10月10日~2015年12月10日,其中枢纽工程总工期26个月,渠系工程总工期22个月。
枢纽工程主要工程量见表1-1。
表1-1 观文水库大坝、溢洪道、放空隧洞及取水隧洞工程量汇总表
序号
1
2
3
4
5
合计
工程部位
大坝
工程
溢洪道
引水工程
道路工程
导流工程
土方开挖(m3)
80050
12190
2017
12052
106309
石方开挖(m3)
31500
38644
8526
51698
1252
131620
主堆石料填筑(m3)
132966
132966
土石料填筑(m3)
21261
21261
反滤料(m3)
3607
3607
垫层料(m3)
3273
5440
8713
过渡料(m3)
31378
557
31935
老坝抛石回填(m3)
10353
10353
石渣料填筑(m3)
140445
5537
1295
5018
152295
干砌石护坡(m3)
3914
3914
浆砌石挡墙(m3)
2370
2370
老坝修坡翻砌(m3)
10153
10153
砼预制块护坡(m3)
2143
2143
锚杆(根)
980
1651
281
174
3086
喷砼(m2)
642
601
394
86
1723
固结灌浆(m)
1338
1338
帷幕灌浆(m)
9435
9435
砼基座灌浆(m)
893
893
回填灌浆(m2)
1338
1338
C30F100混凝土(m3)
28
28
C25F100混凝土(m3)
1850
25
60
20789
22724
C20F100混凝土(m3)
243
12
255
C25W8
抗渗混凝土(m3)
3516
3516
C25F100W8
抗渗混凝土(m3)
476
564
1040
C25F100W6
抗渗混凝土(m3)
6294
779
67
7140
C20F100W6
抗渗混凝土(m3)
672
672
C15F100W8
抗渗混凝土(m3)
442
442
沥青混凝土(m3)
2729
2729
钢筋制安(t)
78
68
1113
44
1303
聚乙烯闭孔泡沫板(m2)
31
852
81
61
1025
橡胶止水(m)
52
142
76
270
铜片止水(m)
421
760
48
1229
枢纽工程主要材料用量见表1-2。
表1-2 观文水库枢纽工程主要材料用量汇总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水泥
t
17203
P.O.42.5
2
粉煤灰
t
3580
3
混凝土骨料
t
66260
4
水工沥青
t
218
70号
5
减水剂
t
136
6
钢筋
t
2521
渠系工程主要工程量见表 1-3。
表1-3 观文水库干渠工程量汇总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合计
工程部位
干渠渠道工程
遂洞工程
支洞工程
渡槽工程
水闸工程
山溪渡槽工程
山溪涵洞工程
农桥工程
放水洞工程
石渣料填筑(m3)
4929
2977
2091
2588
370
3.3
306
13264
M7.5浆砌块石(m3)
541
92
633
锚杆(根)
22392
440
22832
砼C15(m2)
282
458
82
44
866
回填灌浆(m2)
1607
462
2069
C30混凝土(m3)
4.4
4.4
C25W4
抗渗混凝土(m3)
24
901
535
251
175
35
52
1973
C25混凝土(m3)
141
206
51
43
5.5
446.5
C20
钢纤维混凝土(m3)
1478
1478
C20W4
抗渗混凝土(m3)
3815
5339
672
290
650
45
66
10877
C20混凝土(m3)
645
1372
22
2039
C10混凝土(m3)
28
28
钢筋制安(t)
47.3
233
12
97
21
48.4
2.2
8.8
4.4
474.1
聚乙烯闭孔泡沫板(m2)
870
584
24
72
300
81
2
30
1963
橡胶止水(m)
107
277
245
629
干渠主要材料用量见表1-4.
表1-4 观文水库工程干渠主要材料用量汇总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水泥
t
5500
P.O.42.5
2
粉煤灰
t
1500
3
混凝土骨料
t
11000
4
钢筋
t
450
二、编制及检测依据
1、为加强现场质量管理,提高对施工单位的监督,指导施工过程中平行检测的具体工作,特编制本工程《监理平行检测计划》,编制依据及引用标准、规范、规程有:
(1)、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
(2)、建设委托施工合同
(3)、本工程施工图
(4)、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50319-2000]
(5)、相关的标准、规范、规程等
2、原材料及中间产品的引用标准和规范规程
表2.1 涉及本工程的试验检验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表
序号
检验项目
使用规程规范
编号
1
水泥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
GB 175-200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 17671-1999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
GB/T 1345-2005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 1346-2011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T 2419-2005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GB/T 208-1994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B/T8074-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176-2008
水泥取样方法
GB12573-2008
2
粉煤灰
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
DL/T 5055-2007
3
外加剂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
DL/T 5100-1999
混凝土外加剂
GB 8076-2008
混凝土泵送剂
JC 473-2001
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
JC 477-2005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 8077-2000
4
骨料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SDJ 207-82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SL 352-2006
5
拌和用水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SDJ 207-82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SL 352-2006
6
混凝土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SDJ 207-82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2011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SL 352-2006
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2002
7
沥青混凝土
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
DL/T 5363-2006
水工沥青混凝土试验规程
DL/T 5362-2006
8
砂浆及净浆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DL/T 5148-2001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SL 352-2006
9
锚杆
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技术规范
SL 377-2007
水电水利工程锚杆无损检测规程
DL/T 5424-2009
10
金属材料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 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 1499.2-2007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 232-2010
11
钢筋接头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 18-2012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T 27-2001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 107-2010
12
土工
土工试验规程
SL 237-1999
13
止水材料
高分子防水材料第二部分止水材料带
GB/T 18173.2-2000
铜及铜合金带材
GB/T 2059-2008
水工建筑物止水带技术规范
DL/T 5215-2005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GB/T 531.1-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 528-200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
GB/T 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GB/T 3512-2001
14
岩石
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SL 264-2001
3、工序引用标准和规程规范
本工程工序引用标准和规程规范为: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石方工程》(SL631-2012)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混凝土工程》(SL632-2012)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SL633-2012)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堤防工程》(SL634-2012)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
4、混凝土及沥青混凝土控制规范见下表:
表2.2 涉及本工程工序的试验检验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表
序号
检验项目
使用规程规范
编号
1
混凝土质控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SDJ 207-82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SL 352-2006
2
沥青混凝土
质控
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
DL/T 5363-2006
水工沥青混凝土试验规程
DL/T 5362-2006
3
堆石区、过渡区质控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
DL/T5129-2001
三、使用范围
本检测计划适用于四川省古蔺县观文水库工程枢纽及干渠项目。
四、试验内业资料与管理要求
1、与施工单位共同对拟试验的项目进行现场取样以保证所取试样具有代表性,并与施工单位的试验人员一起将样品(或原材料)送外委中心试验室进行检测试验。
2、随时检查现场材料,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施工单位进行试验并进行监督,以确保用于工程中的材料符合要求。
3、对施工单位抽样试验进行监督,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控制指标符合设计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4、对半成品的质量检验进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5、检查与监督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工作,组织有关试验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交流,检查施工中对试验标准和规程的执行情况。
6、凡涉及质量标准的一切试验,应由试验监理人员进行监督和审核,对施工单位已提供的试验资料有疑问或者认为其可靠性有问题,监理工程师认为有必要时可要求取样送至外委试验室做对比试验。经批准后的试验数据成为各项质量的控制指标。
7、复核和抽检施工单位所做的配合比试验,标准试验和其他有关试验,并根据分部工程施工情况迅速提出试验数据,满足施工管理的需要。
8、在施工抽检试验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试验时,需返工处理的工程,其检验报告必须报监理部备案。
9、审查施工单位试验人员资质,检查试验仪器和设备性能是否完好、数量是否满足要求,检查施工单位试验室所能开展的试验范围及项目、试验操作规程。督促和检查施工单位定期标定(检定)仪器、设备,对工地试验室进行认证并提供技术指导。
10、每月例会前向监理部提供试验统计报表,分析意见和试验资料。
11、定期检查工地试验仪器设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12、 监督、检查施工单位的各项试验工作,试件设备,各种标准试验、工地和室内试验等。
13、审查和评价试验结果,根据规范认可或否定材料的使用。
14、全面负责试验检测监理的管理工作,所有试验结构、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必须建立档案,以便随时查阅。
五、试验检验项目
本工程所涉及的试验检测项目如下:
1混凝土工程
1.1混凝土原材料(砂、石、水泥、粉煤灰、掺合料、外加剂、水等)物理化学性能试验
1.2各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
1.3混凝土拌和物质量控制检验
1.4混凝土试件的力学、变形、弹模、抗冻、抗渗、抗冲磨性能试验
1.5钢材(钢筋、钢板、钢绞线)力学性能试验及钢筋焊接接头性能试验
1.6止水材料(止水铜片、橡胶止水片、隔缝材料、填缝材料等)力学性能试验
1.7温控材料性能检测试验
1.8混凝土芯样物理力学性能检测及混凝土无损检测
2防渗工程
2.1土工合成材料性能试验
2.2灌浆材料性能试验
3建筑工程
3.1砌体材料(砌石、砂浆、砖、细石混凝土)力学性能、材质检验
3.2屋面防水、保温材料性能试验
4边坡支护工程
4.1锚杆、注浆材料、注浆密实度及锚杆长度、拉拔力试验检测
5土石方填筑工程
5.1 各类填筑材料现场生产级配检验
5.2各类填筑材料现场生产性碾压试验成果检验
5.3各类填筑材料现场填筑压实质量检验
6沥青混凝土心墙工程
6.1沥青混凝土原材料(沥青、粗骨料、细骨料、矿粉、水、外加剂等)物理化学性能试验
6.2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
6.3沥青混凝土制备质量控制检验
6.4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检测
6.5沥青混凝土质量检测
六、混凝土工程
1原材料的抽检频率、方法、数量见表6-1。
表6-1 原材料进场抽检频率/方法/数量表
序号
材料名称
取样批量
取样方法
取样数量
1
水泥
(袋装)同批号200t
(散装)同批号400t
20包等量取样
3个罐车中等量取样
14kg
2
粗骨料
碎石同品种2000t
卵石品种1000t
皮带或料堆自上而下不同方向,
均匀9点取样
40kg
3
砂
同品种600~1200t
皮带或料堆自上而下不同方向,
均匀9点取样
10kg
4
粉煤灰
200t
散装在3个罐车中等量取样
6kg
5
减水剂
每批号50t
5包或5桶中等量取样
400kg水泥配制量
6
引气剂
每一批号2t
5包或5桶中等量取样
400kg水泥配制量
7
钢筋
60t
随机
抗弯、抗拉各2件
8
钢绞线
60t(不足60t以60t计)
从随机盘内抽头截去500mm后再取样
取3根1组
9
锚板、夹片
每批总量的5%
锚具夹片随机抽取
锚具不少于件,
夹片不少于5副
10
水
每半年检验一次或有
变化时
水源处取样
按规范
2原材料试验检测
1)水泥
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42.5级水泥。每批水泥进场检查其厂家的产品品质试验报告,并对每批水泥进行取样检验,其技术指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2)粉煤灰
粉煤灰质量指标不低于Ⅱ级标准,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3)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主要为减水剂和引气剂,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选择高效减水剂,夏季施工选择性能相同的缓凝高效减水剂,对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采用减水剂与引气剂复合掺加。选择的外加剂,是在类似大、中型水利工程中使用过并证明效果较好的产品。
4) 粗骨料
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根据结构物断面和钢筋最小净间距确定,二级配混凝土最大粒径为40mm,三级配混凝土最大粒径为80mm。
5)细骨料
细骨料细度模数在2.3~3.0范围,品质指标符合SL/T5144-2001标准要求
6)钢筋接头
钢筋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每300个接头取样三根进行抗拉试验。
7)止水材料
金属止水材料检验项目为:厚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
橡胶止水材料检验项目为: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硬度、撕裂强度、老化等指标检测。
8)混凝土拌和用水
定期对混凝土拌和用水进行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硫化物等水质分析。
9)本工程所使用其它材料、机具如各类锚杆材质、规格,快速锚固材料树脂药卷、水泥药卷的规格、凝固时间等,扭力扳手的标定或张拉千斤顶与压力表的配套标定等,均应按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试验和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3混凝土拌和及其拌和物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拌和及其拌和物的质量控制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混凝土拌和及拌和物的质量控制内容和要求,如表6-2所示:
表6-2 混凝土拌和及拌和物质量控制内容和要求
工
序
序
号
名称
检验内容
检测频率
备注
原
材
料
质
量
控
制
1
砂
含水量
每班1~2次
拌合站料堆
级配(细度模数)
每班1次
含泥量或石粉含量
每天1次
2
石
含水量
每班1~2次
拌合站料堆
超逊径
每天1次
含泥量
3
外加剂
溶液浓度
每班1次
拌合站
混
凝
土
拌
和
及
其
拌
和
物
质
量
控
制
1
配料称量检查
水泥、水、粉煤灰、各级骨料、
外加剂检查应配量、实配量
每班2~3次
要求自动计量记录
2
拌合时间
净拌和时间
每班1~2次
记录净拌时间
3
坍落度
评价砼工作性
每班2次
机口检测
4
含气量
有抗冻要求混凝土
每班2次
机口检测
5
测温
气温、出机口混凝土温度
每班2次
机口检测
4混凝土抽样检验
混凝土抽样频率及要求,如表6-3所示:
表6-3 混凝土试件成型频率表
混
凝
土
抽
样
成
型
抗压强度
大体积混凝土28d龄期每500m3一组,90d龄期每1000m3一组;
较大体积混凝土28d龄期每100m3一组,90d龄期每200m3一组;
结构混凝土不足100m3一组。
机口成型
(仓面取样为机口
取样的10%)
劈拉强度
28d龄期每2000m3一组,设计龄期每3000m3一组
机口成型
全面检
验成型
1. 抗压设计龄期
主要强度等级
每季度各一组
机口成型
2. 抗渗设计龄期
3. 抗冻设计龄期
4. 劈拉设计龄期
5.极拉
砂浆
抗压强度(7d,28d)
每月一次
施工缝铺筑
的接缝砂浆
七、沥青混凝土心墙工程
1沥青混凝土
选择优质的沥青是保证沥青混凝土心墙质量的重要条件,用作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沥青,拟采用水工沥青。生产厂家在沥青出厂时应提供沥青全部试验指标报告和合格证,沥青运至现场,工地实验室应按监理要求进行检测,沥青的外包装必须是桶装。
沥青质量技术指标详见表7-1。
表7-1 沥青质量技术指标
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针人度(25 ℃)
l/10mm
60~80
软化点
℃
47~54
延度(15℃)
cm
>150
含蜡量(蒸馏法)
%
<2
密度
g/cm3
1.01~1.05
脆点
℃
<-10
含水量
%
<0.2
溶解度(C CL4或苯)
%
>99.5
闪点
%
>230
薄膜烘箱试验
(163℃,5h )
重量损失
%
<0.5
针入度比
%
>70
延度(15℃)
cm
>100
脆点
℃
<-8
软化点升高
℃
<5
2粗骨料
粗骨料来源阴阳山料场。粗骨料粒径2.5~20mm,采用两级破碎。粗骨料主要技术要求包括:
①质地坚硬,不因加热引起性质变化,不得使用风化岩石加工,比重不小于2.6,吸水率不大于2.0%;
②洁净,含泥量不大于0.3%;
③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0%;
④级配良好,以圆孔筛检验,超径率小于5%;逊径率小于10%;
⑤耐久性好,用硫酸钠法干湿循环5次,重量损失小于12%;
⑥粘附性能良好,与沥青的粘附力应达四级以上。
3细骨料
细骨料来源阴阳山料场。细骨料粒径0.075~2.5mm,主要技术要求包括:
①质地坚硬,不因加热引起性质变化,比重不小于2.6,吸水率不大于3.0%;
②干净,不含有机质和其它杂质,含泥量不大于2%;
③耐久性好,用硫酸钠法干湿循环5次,重量损失小于5%;
④水稳定等级不低于六级;
⑤级配良好,超径率小于5%。
4矿粉(填充料)
矿粉为石灰岩生产的人工砂经柱磨机磨细后分选而得,矿粉主要技术要求:
①颗粒组成符合:0.6mm筛孔总通过率为100%,0.15mm筛孔总通过率大于90%,0.075mm筛孔总通过率大于85%;
②比重不小于2.5,含水率不大于0.5%;
③亲水系数不大于1.0;
④不含泥土、有机物等杂质和结块。
5观文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项目及监理抽检要求见表7-2.
表7-2 沥青混凝土心墙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项目及监理抽检要求
工艺过程
检验对象
检验场所
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施工取样数量及检测频率
监理取样数量及检测频率
原材料准备
沥青
沥青仓库沥青桶
针入度(250C,1/10mm)
60~80
同厂家、同标号沥青每批检测一次,每30~50t取样一组,一批不足30t或品种牌号不同时也检测一次,若样品检测结果差值较大,应增加检测样品数
全过程跟踪检测
软化点(环球法,0C)
47~54
延度(150C,cm)
﹥150
密度(g/cm3)
~1
同厂家、同标号沥青每批检测一次,取样2~3组,超过1000t增加一组
检查权威单位的检验单
含腊量(%)
﹤3
脆点(0C)
﹤-10
含水量(%)
﹤0.2
溶解度(%)
﹥99.0
闪点(0C)
﹥230
重量损失(%)
薄膜烘箱法
﹤0.8
同厂家、同标号沥青每批检测一次,每30~50t取样一组,一批不足30t或品种牌号不同时也检测一次,若样品检测结果差值较大,应增加检测样品数
全过程跟踪检测
针入度比(%)
﹥65
延度(150C,cm)
﹥60
脆点(0C)
﹤-8
软化点升高(0C)
﹤5
粗骨料
成品料仓
密度(g/cm3)
﹥2.6
每100~200m3为一取样单位,当材料性质有变化或变化料源时应及时补测
全过程跟踪检测
吸水率(%)
﹤2.5
针片状颗粒含量(%)
﹤10
耐久性(5次与硫酸钠重量损失%)
﹤12
与沥青粘附力
﹥4级
含粉量(%)
﹤5
﹤5
级配及超逊径(%)
超径
逊径
﹤10
其他
岩质坚硬,在加热条件下不致引起性质变化
细骨料(含人工砂和天然砂)
密度(g/cm3)
﹥2.6
每100~200m3为一取样单位,当材料性质有变化或变化料源时应及时补测
全过程跟踪检测
吸水率(%)
﹤3.0
耐久性(5次与硫酸钠重量损失%)
﹤15
粘土、尘土、岩块(%)
﹤1
水稳定性
﹥4级
级配
连续
其他
岩质坚硬,在加热条件下不致引起性质变化
矿粉
储料罐
密度(g/cm3)
﹥2.6
50~100t取样一次
全过程跟踪检测
含水量(%)
﹤0.5
亲水系数
﹤1
其他
不含泥土、有机物等杂质和结块
工艺过程
检验对象
检验场所
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施工取样数量及检测频率
监理取样数量及检测频率
沥青混合料制备
配合比
施工配料单
根据测定的实际级配组成,计算并调整当日的施工配比,预定配比:
R=0.35
B=6.4%
F=12%
Dmax=20mm
1次/每单元
全过程跟踪检测
沥青
沥青恒温罐
针入度(250C,1/10mm)
50~80
1次/每单元
全过程跟踪检测
软化点(环球法,0C)
47~54
延度(150C,cm)
﹥150
温度(0C)
150~170
随时检测
粗骨料
热料仓
级配
连续级配,与配比级配一致
1次/每单元
超逊径(%)
超径
﹤5
逊径
﹤5
温度(0C)
170~190
随时检测
细骨料
级配
连续级配,与配比级配一致
1次/每单元
超逊径(%)
超径
﹤5
逊径
﹤5
温度(0C)
170~190
随时检测
1次/每单元
矿粉
储料罐
细度(各级筛孔通过率%)
0.6
mm
100
0.15
mm
﹥90
0.074mm
﹥70
沥青混合料制备
原材料称量误差
拌和楼称量系统及中央控制系统
沥青(%)
±0.3
随时检测,打印资料每日一次
全过程跟踪检测
粗骨料(%)
±2.0
细骨料
人工砂(%)
占70%,±2.0
天然砂(%)
占30%,±2.0
矿粉(%)
±1.0
沥青混合料抽提试验
在摊铺层上取样至少三个断面混合
沥青(%)
±0.3
1.一次/每单元,并做平行样试验
2.或根据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
全过程跟踪检测
粗骨料(%)
±5.0
细骨料(%)
±4.0
矿粉(%)
±1.0
沥青混合料密度(g/cm3)
按实测值
工艺过程
检验对象
检验场所
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施工取样数量及检测频率
监理取样数量及检测频率
沥青混合料制备
马歇尔击实试验
在摊铺层上取样至少三个断面混合
试件容重(g/cm3)
﹥2.40,或根据料源情况确定
一次/每单元
全过程跟踪检测
试件孔隙率(%)
﹤1.5~2.0
马歇尔稳定度(600C,N)
﹥5000
马歇尔流值(1/100cm)
30~100
渗透系数(cm/s)
﹤1×10-7
同三轴试验
全过程跟踪检测
室内静压成型
三轴试验
模量数K(16.40C)
静压10Mpa,3分钟600~800
试验阶段每单元一次,正常施工后1000~1500m3一次或根据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
全过程跟踪检测
内摩擦角φ(0)
26~35
凝聚力C(MPa)
0.35~0.5
其他指标
沥青混合料
出机口及保温储料罐出口
外观检测
色泽均匀
随时检测
每单元抽检
温度
正常165~1800C
盛夏最低不低于1450C
冬季最低不低于1550C
沥青混合料铺筑
沥青混合料摊铺及碾压
立模误差
1.人工摊铺段模板中心线与心墙轴线偏差不超过±5mm
2.机械摊铺心墙轴线有固定的定位金属线
每10m一个断面,或根据实际情况局部加密
每单元抽检
层面清理
无杂物,无水珠,层面以下1cm处加热温度不低于700C
随时检测
每层摊铺厚度23~25cm
误差±2cm
随时检测
压实后平整度
沿轴线长2m范围内不超过10mm
随时检测
每层摊铺机碾压后宽度
符合设计要求
每10m一个断面
入仓温度
正常160~1800C
盛夏最低不低于1400C
冬季最低不低于1500C
随时检测
初设碾压温度
正常140~1600C
盛夏最低不低于1300C
冬季最低不低于1400C
随时检测
碾压遍数
1. 1.5t震动碾碾压时:先静碾一遍,停5~10分钟,再动碾八遍,最后收仓再静碾一遍。2.用其他设备时应通过试验确定碾压遍数
随时检测
其他
压实后表面平整光滑,反油均匀,各点温差不大于200C,表面无裂缝、蜂窝、麻面、空洞及花白填料
随时检测
每单元抽检
工艺过程
检验对象
检验场所
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施工取样数量及检测频率
监理取样数量及检测频率
沥青混凝土质量检测
无损检测C200核子密度仪及渗气仪
压实后沥青混凝土层面
容重(g/cm3)
﹥2.4,或根据料源情况确定
1. 10m一次/每单元。 2.或根据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
全过程跟踪检测
孔隙率(%)
﹤3
渗透系数(cm/s)
﹤1×10-7
1. 30m一次/每单元。 2.或根据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
去芯样检测
容重(g/cm3)
﹥2.4,或根据料源情况确定
1.心墙每升高2~4m沿坝轴线每100~150m钻取芯样2孔。心墙保存:每孔保存两块芯样。2.对压实质量有怀疑处增加取样数。3.渗透系数和三轴试验在试验对比阶段每单元一次,正常施工后每1000~1500m3一次,或根据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
全过程跟踪检测
孔隙率(%)
﹤3
渗透系数(cm/s)
﹤1×10-7
三轴试验
模量数K(16.40C)
内摩擦角φ(0)
凝聚力C(MPa)
其他指标
八、土石方填筑工程
1坝体设计技术指标
坝体由上游混凝土预制块护坡、上游护坡下级配碎石垫层、上游堆石料区、上游过渡层、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下游过渡层、下游1055.0m以下排水区堆石料、下游1055.0~1056.0m之间反滤料、下游1056.0m以上弱风化灰岩石渣料区(内含下游高程1066.5~1084.5m之间的强风化灰岩石渣料)、老坝坝体和下游干砌块石护坡等组成。
大坝坝壳料主要采用堆石料及石渣料分区填筑,堆石料主要采用阴阳山料场和坝址区开采的新鲜及微风化的灰岩,石渣料主要采用阴阳山料场及坝址区开采的强风化和弱风化灰岩。大坝上游坝壳采用以新鲜灰岩为主的堆石料填筑,下游坝壳以1055.00m和1056.00m高程为界,1055.00m以下采用堆石料填筑,1056.00m以上采用以强、弱风化灰岩为主的石渣料填筑,1055.00~1056.00m之间为1.0m厚的反滤料。
1)上游混凝土预制块护坡料及垫层
上游护坡采用C25混凝土预制块护坡,混凝土抗冻等级为F100。预制块采用正六边形棱体形状,边长200mm,厚300mm。
上游混凝土预制块护坡下设300mm厚级配碎石垫层。级配碎石垫层料采用新鲜灰岩石料轧制制成,最大粒径40mm,粒径小于5mm的颗粒含量为25%,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大于5%,连续级配料。碎石垫层料的设计干密度2.2g/cm3,填筑要求孔隙率不大于18%,设计要求渗透系数为10-1cm/s量级。
2)上游堆石料
上游堆石料选用阴阳山料场新鲜的灰岩。堆石料最大粒径800mm,粒径小于5mm含量不大于20%,粒径小于0.075mm含量不大于5%,设计干密度不小于2.18t/m³,填筑孔隙率不大于22%。
3)心墙上(下)游过渡层料
心墙上(下)游过渡层料来源于坝址区或阴阳山料场新鲜的灰岩,最大粒径80mm,粒径小于5mm的含量不大于35%,粒径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5%,设计干密度不小于2.20t/m³,填筑孔隙率不大于20%。
4)下游石渣料
下游石渣料位于下游坝壳1056.00m以上,选用阴阳山料场开采的强、弱风化灰岩,以及枢纽(大坝、导流洞、取水洞和溢洪道)的强风化和弱风化开挖料(料场、枢纽开挖料应剔除覆盖层)。该区分为弱风化灰岩料区和强风化灰岩料区两个分区。
弱风化灰岩石渣料最大粒径500mm,粒径小于5mm的含量不大于25%,粒径小于0.075mm含量不大于5%,设计干密度不小于2.18t/m³,填筑孔隙率不大于21%。
强风化灰岩石渣料区位于弱风化灰岩石渣料区之内,介于高程1066.50~1084.50之间。最大粒径400mm,粒径小于5mm的含量不大于25%,粒径小于0.075mm含量不大于5%,设计干密度不小于2.18t/m³,填筑孔隙率不大于19%。
5)下游堆石料
下游堆石料位于下游坝壳1055.00m高程以下,选用阴阳山料场新鲜的灰岩。石渣料料最大粒径800mm,粒径小于5mm含量不大于20%,粒径小于0.075mm含量不大于5%,设计干密度不小于2.18t/m³,填筑孔隙率不大于2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