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1.五(1)班有男生23人,女生22人,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
A. B. C. D.
2.看一本书,3天看了全书的,照这样算,还要( )天把书看完。
A.6 B.9 C.12
3.一张长80厘米,宽50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尽可能大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可以分成( )。
A.40个 B.50个 C.80 D.4000个
4.如果把的分子乘2,要使这个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该( )。
A.乘3 B.加8 C.加3
5.小红家住五楼,她从一楼走到二楼用了x秒,她用同样的速度走到家共用了48秒。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5x=48 B.4x=48 C.6x=48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小红从一楼走到二楼用了x秒,那么她爬一层楼的时间是x秒,从一楼到五楼,爬了5-1=4(层),等量关系为:她爬一层楼的时间×层数=48秒,据此列方程。
【详解】
根据分析,列方程为:(5-1)×x=48,即4x=48。
故答案为:B
【点睛】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分析出等量关系,进而列方程解答。
6.100个自然数的和是10000,在这100个自然数中奇数比偶数多,则这些数中偶数至多有( )个。
A.46 B.47 C.48 D.49
{}答案}C
【解析】
100个自然数的和是10000,由于10000是偶数,所以100个自然数中必须有偶数个奇数,又由于奇数比偶数多,因此奇数有52个,偶数最多只有48个。
【详解】
根据数的奇偶性可知,100个自然数的和是10000,即100个自然数中必须有偶数个奇数,又由于奇数比偶数多,因此偶数最多只有48个。
故答案为:C。
【点晴】
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偶数个奇数相加是偶数。
7.下图中,两个正方形面积相等,比较图形中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 )。
A.面积相等,周长不相等 B.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C.周长和面积都相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图一阴影部分周长等于直径为正方形边长的圆的周长;图二阴影部分周长等于直径为正方形边长的圆的周长再加两个正方形边长;图一阴影部分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减去直径为正方形边长的圆的面积;图二阴影部分面积也等于正方形面积减去直径为正方形边长的圆的面积。据此做大即可。
【详解】
由分析可得,图二阴影部分周长>图一阴影部分周长;
图一阴影部分面积=图二阴影部分面积;
故答案为:A
【点睛】
仔细观察图形,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规则图形计算是关键。
8.在正方形中,分别画了一个最大的半圆和四分之一圆(如下图所示).下面说法对的的是( ).
① 阴影部分周长与半圆周长相等
② 四分之一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78.5%
③ 阴影部分面积与半圆面积相等
④ 阴影面积与空白面积的比是π∶(8-π)
A.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略
9.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再增加(________)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10.===24÷( )=( )。(填小数)
11.15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8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12.把一根2米长的绳子对折后再对折,每段长(________)米,每段长是全长的(________)。
13.一堆黄沙重90吨,已经运走a吨。剩下的分5次运完,平均每次运____吨。当a=30时,平均每次运____吨。
14.已知,,和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
15.爸爸的年龄比笑笑的3倍多5岁,爸爸今年38岁,笑笑今年________岁。
16.有一个挂钟,分针长50厘米,时针长40厘米,分针尖端1小时所行走的路线长(________)厘米,时针12小时扫过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17.用边长1分米、(________)分米、(________)分米的正方形都能正好铺满长16分米、宽12分米的长方形。(填整数)
18.由1、2、3三个数字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共有(________)个,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是(________)。
19.暑假期间,小林每6天游泳一次,小军每8天游泳一次,7月31日两人在游泳池相遇,8月(________) 日又再次相遇。
20.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32平方分米,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
21.口算。
3.8-3.08=
2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
23.解方程。
24.修一条长24千米的公路,一月份修了这条路的,二月份修了8千米,还剩这条路的几分之几没有修?
25.柏树和松树一共有6500棵。松树的棵树是柏树的1.5倍。松树有多少棵?(列方程解答)
26.“时代新人”宣传版面是一块长120厘米,宽80厘米的长方形,现准备将版面分成若干个相同的正方形小版面,而且没有剩余。每个正方形版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厘米?可以分成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小版面?
27.果园里有桃树154棵,比苹果树的3倍少20棵,果园里有苹果树多少棵?(用方程解)
28.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相距7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4.5小时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24千米,求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用方程解决问题)
29.如图,一张长方形纸的长是20厘米,小杰在这张纸上正好画了一个半圆。画出的半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0.“志愿者”是指自愿进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获取任何报酬的人。某小区今年上半年志愿者报名人数统计如下:(单位:人)
一月份
二月份
三月份
四月份
五月份
六月份
18岁至40岁
12
8
24
37
42
78
40岁以上
14
12
22
36
53
65
(1)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复式折线统计图。(注意补充图例)
(2)上图中,18岁至40岁的报名者在( )月—( )月人数增加最多,上半年( )月份报名人数达到最高值。
(3)结合这个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请写下来。
1.C
解析:C
【分析】
先用加法求出全班人数,最后用女生人数÷全班人数=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分率,据此解答。
【详解】
22÷(23+22)
=22÷45
=
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故选:C。
【点睛】
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2.B
解析:B
【分析】
将这本书看作单位1,单位1中有4个。由题可知,看全书的需要3天,那么可利用乘法求出看全书需要多少天。最后用看全书用的天数减去已经看了的3天,得到还要多少天把书看完。
【详解】
3×4-3
=12-3
=9(天)
所以,还要9天把书看完。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对全书的有清晰的认识是解题的关键。
3.A
解析:A
【分析】
根据“分成大小相等尽可能大”和“没有剩余”可知,就是求80和50的最大公因数,据此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再用长和宽分别除以边长求出沿长可以分多少个,沿宽可以分成多少个,再相乘即可。
【详解】
80=2×2×2×2×5;
50=2×5×5;
80和50的最大公因数是2×5=10;
所以分成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0厘米;
(80÷10)×(50÷10)
=8×5
=40(个);
故答案为:A。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分成大小相等尽可能大”和“没有剩余”明确就是求80和50的最大公因数,进而求出边长,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4.B
解析:B
【分析】
根据分数的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
如果把的分子乘2,要使这个分数大小不变,分母也应该乘2。8×2=16,此时的分母是16,或者分母加16-8=8。
故选择: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要学会灵活运用。
5.无
6.无
7.无
8.无
9.
【分析】
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的分数单位是;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分子是12,它有1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合数是4,把4化成假分数:4=,再用20减去12的差就是再增加的几个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据此解答。
【详解】
的分数单位是;
4=;=
20-12=8(个)
的分数单位是,再增加8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单位的意义;以及最小合数。
10.10;16;30;0.8
【分析】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4÷30,=4÷5=0.8。
【详解】
===24÷(30)=(0.8)。(填小数)
故答案为:10;16;30;0.8
【点睛】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72
【分析】
对于一般的两个数来说,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15=3×5;12=2×2×3;所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3;
8和9互质,所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8×9=72。
【点睛】
考查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记住几种特殊情况: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较大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互质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即这两个数的乘积。
12.
【分析】
根据题意,一段绳子对折两次,那么每一小段是绳子全长的,每段的长度就是总长度×;据此解答。
【详解】
由分析可得:把一根2米长的绳子对折后再对折,每段长2×=米,每段长是全长的。
【点睛】
解题关键是明确对折的次数,对折一次把绳子平均分成2份,对折两次把绳子平均分成4份,对折三次把绳子平均分成8份。
13.(90-a)÷5 12
【分析】
一堆黄沙重90吨,已经运走a吨,那么剩下的是(90-a)吨,这些分5次运完,求平均每次运多少,除以5即可;当a=30时,把a=30代入上述算式计算即可。
【详解】
剩下的分5次运完,平均每次运(90-a)÷5 吨。
当a=30时,
(90-a)÷5=(90-30)÷5
=60÷5
=12
当a=30时,平均每次运12吨。
【点睛】
本题考查用字母表示数和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求值。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所求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14.6
【分析】
根据a和b的分解质因数情况,结合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直接填空即可。
【详解】
2×3×2×5=60,所以和的最小公倍数是60;
2×3=6,所以和的最大公因数是6。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明确二者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
15.11
【分析】
根据题意可得爸爸的年龄-笑笑的年龄×3=5,即可得出笑笑的年龄=(爸爸的年龄-5)÷3,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详解】
(38-5)÷3
=33÷3
=11(岁)
所以笑笑今年1
解析:11
【分析】
根据题意可得爸爸的年龄-笑笑的年龄×3=5,即可得出笑笑的年龄=(爸爸的年龄-5)÷3,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详解】
(38-5)÷3
=33÷3
=11(岁)
所以笑笑今年11岁。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题意,找到他们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再进行解答。
16.5.024
【分析】
分钟长50厘米;分针尖端所走路线长是半径为50厘米圆的周长;时针12小时扫过的面积是半径长40厘米圆的面积,根据圆的周长公式:π×半径×2,圆的面积公式:π×半径2,代
解析:5.024
【分析】
分钟长50厘米;分针尖端所走路线长是半径为50厘米圆的周长;时针12小时扫过的面积是半径长40厘米圆的面积,根据圆的周长公式:π×半径×2,圆的面积公式:π×半径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
周长:3.14×50×2
=157×2
=314(平方厘米)
面积:3.14×402
=3.14×1600
=5024(平方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圆的周长以及面积公式的应用,熟记公式,灵活运用。
17.4
【分析】
根据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找到16分米、12分米的公因数即可求解。
【详解】
16的因数有:1,2,4,8,16;
12的因数有:1,2,3,4,6,12;
故16分米、12
解析:4
【分析】
根据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找到16分米、12分米的公因数即可求解。
【详解】
16的因数有:1,2,4,8,16;
12的因数有:1,2,3,4,6,12;
故16分米、12分米的公因数有1,2,4。
【点睛】
此题考查了公因数应用题,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及应用。
18.123<132<213<231<312<321
【分析】
据题意,把不同的三位数分别写出,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详解】
百位上是1的三位数:123、132;
百位上是2的三位数:213、
解析:123<132<213<231<312<321
【分析】
据题意,把不同的三位数分别写出,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详解】
百位上是1的三位数:123、132;
百位上是2的三位数:213、231;
百位上是3的三位数:312、321
共有6个。
123<132<213<231<312<321
【点睛】
此题属于排列组合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对排列组合问题的运用、理解能力。
19.24
【分析】
先求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小林和小军再过几天再次相遇,据此解答。
【详解】
6=2×3;
8=2×2×2
所以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
再过24天两人再次相遇。
解析:24
【分析】
先求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小林和小军再过几天再次相遇,据此解答。
【详解】
6=2×3;
8=2×2×2
所以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
再过24天两人再次相遇。
7月31日+24日=8月24日
【点睛】
此题考查了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与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的连乘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0.56
【分析】
根据题图可知,平行四边形的底为圆的直径,高为圆的半径,即2r²=32,则r²=16,进而求圆的面积;阴影部分的面积=圆的面积÷4,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2r²=32
解:2r²÷
解析:56
【分析】
根据题图可知,平行四边形的底为圆的直径,高为圆的半径,即2r²=32,则r²=16,进而求圆的面积;阴影部分的面积=圆的面积÷4,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2r²=32
解:2r²÷2=32÷2
r²=16;
3.14×16÷4
=50.24÷4
=12.56(平方分米)
【点睛】
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底为圆的直径,高为圆的半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进而求出半径的平方为多少。
21.;;2;0.09
0.27;;0.72;
【详解】
略
解析:;;2;0.09
0.27;;0.72;
【详解】
略
22.;;
;;0
【分析】
-(+),根据减法性质,原式化为:--,再根据加法交换律,原式化为:--,再进行计算;
-+,按照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根据减法性质,原式化为:-(+),再进行
解析:;;
;;0
【分析】
-(+),根据减法性质,原式化为:--,再根据加法交换律,原式化为:--,再进行计算;
-+,按照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根据减法性质,原式化为:-(+),再进行计算;
7-(-),先计算括号里的减法,再计算减法;
+-,按照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进行运算;
-(-)-,根据减法性质,原式化为:-+-,再根据加法交换律、减法性质,原式化为:(+)-(+),再进行计算。
【详解】
-(+)
=--
=--
=-
=-
=
-+
=-+
=+
=
--
=-(+)
=-1
=
7-(-)
=7-(-)
=7-
=
+-
=+-
=-
=
=
-(-)-
=-+-
=(+)-(+)
=1-1
=0
23.x=6.33;x=;x=7.2
x=75;x=10;x=
【分析】
x+3.67=10,用10-3.67,即可解答;
x-=,用+,即可解答;
x÷4.5=1.6,用1.6×4.5,即可解答;
2
解析:x=6.33;x=;x=7.2
x=75;x=10;x=
【分析】
x+3.67=10,用10-3.67,即可解答;
x-=,用+,即可解答;
x÷4.5=1.6,用1.6×4.5,即可解答;
2.5x÷3=62.5,先算出32.5×3的积,再除以2.5即可解答;
3.9x+13×2=65,先算出13×2=26,再用65-26=39,最后用39÷3.9,即可解答;
x-0.4x=1,先算出1-0.4=0.6,再用1÷0.6,即可解答。
【详解】
x+3.67=10
解:x=10-3.67
x=6.33
x-=
解:x=+
x=+
x=
x÷4.5=1.6
解:x=1.6×4.5
x= 7.2
2.5x÷3=62.5
解:2.5x=62.5×3
2.5x=187.5
x=187.5÷2.5
x=75
3.9x+13×2=65
解:3.9x=65-26
3.9x=39
x=39÷3.9
x=10
x-0.4x=1
解:0.6x=1
x=1÷0.6
x=
24.【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此题是以这条长24千米的公路为单位“1”,二月份修了全长的8÷24=,一月份和二月份一共修了全长的+=,还剩这条公路的1-=,据此解答。
【详解】
8÷24=
1-(+)
=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此题是以这条长24千米的公路为单位“1”,二月份修了全长的8÷24=,一月份和二月份一共修了全长的+=,还剩这条公路的1-=,据此解答。
【详解】
8÷24=
1-(+)
=1-
=
答:还剩这条路的没有修。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分数应用题,解题时注意单位“1”。
25.3900棵
【分析】
设柏树有x棵,则松树有1.5x棵,根据柏树和松树一共有6500棵,列出方程求出柏树的棵数,进而得出松树的棵数即可。
【详解】
解:设柏树有x棵,则松树有1.5x棵,根据题意可得
解析:3900棵
【分析】
设柏树有x棵,则松树有1.5x棵,根据柏树和松树一共有6500棵,列出方程求出柏树的棵数,进而得出松树的棵数即可。
【详解】
解:设柏树有x棵,则松树有1.5x棵,根据题意可得:
x+1.5x=6500
2.5x=6500
x=2600
1.5x=1.5×2600=3900
答:松树有3900棵。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6.40厘米;6个
【分析】
根据题意,求出120厘米和80厘米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每个正方形版的边长;再用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除以最大公因数,得到的商再相乘,即可解答。
【详解】
120=2×2×2×3×
解析:40厘米;6个
【分析】
根据题意,求出120厘米和80厘米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每个正方形版的边长;再用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除以最大公因数,得到的商再相乘,即可解答。
【详解】
120=2×2×2×3×5
80=2×2×2×2×5
120和80的最大公因数是:2×2×2×5
=4×2×5
=8×5
=40
每个正方形版的边长最长是40厘米;
120÷40=3(个)
80÷40=2(个)
3×2=6(个)
答:每个正方形版面的边长是最长是40厘米,可以分成6个这样的正方形小版。
【点睛】
本题考查最大公因数的求法,两个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大公因数。
27.58棵
【分析】
由题意可知,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为:苹果树棵数×3-20棵=桃树棵数,设苹果树棵数为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求出苹果树棵数即可。
【详解】
解:设果园里有苹果树x棵,
3x-
解析:58棵
【分析】
由题意可知,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为:苹果树棵数×3-20棵=桃树棵数,设苹果树棵数为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求出苹果树棵数即可。
【详解】
解:设果园里有苹果树x棵,
3x-20=154
3x-20+20=154+20
3x=174
x=174÷3
x=58
答:果园里有苹果树58棵。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方程的应用,关键是要正确分析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然后根据题意和等量关系设出未知数,并列出方程进行解答。
28.甲车速度92千米/时;乙车速度68千米/时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24千米,设乙车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甲车速度为x+24千米/时,4.5小时相遇,甲车4.5小时行驶(x+24
解析:甲车速度92千米/时;乙车速度68千米/时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24千米,设乙车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甲车速度为x+24千米/时,4.5小时相遇,甲车4.5小时行驶(x+24)×4.5千米,乙车4.5小时行驶4.5x千米,甲车行驶的距离+乙车行驶的距离=A、B两地的距离,列方程:(x+24)×4.5+4.5x=720,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
解:设乙车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甲车速度为x+24千米/时
(x+24)×4.5+4.5x=720
4.5x+24×4.5+4.5x=720
9x+108=720
9x=720-108
9x=612
x=612÷9
x=68
甲车速度:68+24=92(千米/时)
答:甲车速度是92千米/时,乙车速度是68千米/时。
【点睛】
本题考查相遇问题,根据题意找出相关的关系量,列方程,解方程。
29.157平方厘米
【分析】
因为小杰在这张纸上正好画一个半圆,所以长方形的宽是长的一半,半圆的半径等于长方形的宽,据此利用圆的面积公式S=πr2即可求解。
【详解】
3.14×(20÷2)2÷2
=3
解析:157平方厘米
【分析】
因为小杰在这张纸上正好画一个半圆,所以长方形的宽是长的一半,半圆的半径等于长方形的宽,据此利用圆的面积公式S=πr2即可求解。
【详解】
3.14×(20÷2)2÷2
=3.14×100÷2
=157(平方厘米)
答:画出的半圆的面积是157平方厘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和圆的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
30.(1)见详解
(2)五;六;六
(3)“志愿者”的人数越来越多,大家都在为公共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答案不唯一)
【分析】
(1)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即可;
(2)根据统计图可知,18岁至40岁
解析:(1)见详解
(2)五;六;六
(3)“志愿者”的人数越来越多,大家都在为公共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答案不唯一)
【分析】
(1)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即可;
(2)根据统计图可知,18岁至40岁的报名者在五月—六月人数增加最多,上半年六月份报名人数达到最高值;
(3)通过统计图可以发现,“志愿者”的人数越来越多,大家都在为公共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详解】
(1)如图:
(2)18岁至40岁的报名者在五月—六月人数增加最多,上半年六月份报名人数达到最高值;
(3)“志愿者”的人数越来越多,大家都在为公共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答案不唯一)
【点睛】
本题较易,读懂统计图中的数学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