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年人教版中学初一下册生物期末学业水平试卷(含答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891013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6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人教版中学初一下册生物期末学业水平试卷(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2年人教版中学初一下册生物期末学业水平试卷(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2年人教版中学初一下册生物期末学业水平试卷(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2年人教版中学初一下册生物期末学业水平试卷(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2年人教版中学初一下册生物期末学业水平试卷(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年人教版中学初一下册生物期末学业水平试卷(含答案)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类人猿B长臂猿C北京猿人D森林古猿2人体受精卵形成的部位和胎儿发育的部位分别是()A子宫、子宫B输卵管、子宫C卵巢、输卵管D卵巢、子宫3某同学通过燃烧花生种子和核桃仁探究不同食物贮存能量差异,它们作为食物时,也会在人体内“燃烧”。体外燃烧时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产生能量。那么在人体内“燃烧”也会表现的是()A、和B和C和D和4下表列出了甲、乙、丙、丁四种食物(各100克)中的部分成分。据表分析,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食物糖类(克)脂肪(克)蛋白质(克)维生素A(毫克)维生素C(毫克)维生素D

2、(毫克)甲507134000乙453100545丙183632300丁54581016A夜盲症患者宜多食用甲B儿童佝偻病患者宜多食用乙C坏血病患者宜多食用丙D青少年正在长身体的阶段,宜多食用丁5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的程度(图中X、Y、Z代表营养物质, a、b、c、d表示消化道部位)。据图判断,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X代表蛋白质,在a部位开始消化BY代表脂肪,在c部位彻底消化Cb表示胃,此部位对X没有消化作用Dc表示小肠,在此部位Z被消化为氨基酸6小彬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三支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滴加碘液

3、后,号试管不会变蓝色B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C对照,变量是唾液淀粉酶D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7下列哪个器官不属于消化系统 ( )A口腔B肛门C大肠D大脑8下图为肺泡处的气体交换示意图,箭头为血液或气体运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为氧气B该过程后血液中氧气浓度下降C为二氧化碳D该过程后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下降9如图是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模拟的是气管B甲装置模拟的是吸气过程C模拟的是肺D模拟的是膈10下列对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呼吸道有骨和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B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在阻挡灰尘、细菌时形成痰

4、C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遮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D鼻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11呼吸道由哪几部分组成A鼻、咽、喉B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C鼻、咽、气管D鼻、咽、喉、气管、支气管12一位AB型血的人大量失血后,应给他输入( )AA型血BB型血CAB型血DO型血13如图是血液流经某器官的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b表示心脏,则c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Bb表示肺,则c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Cb表示小肠,则c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Db表示肾小球,则c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14如图为人体三种血管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能正确表示血流速度关系的是()ABCD15慢性贫血患者突发急性阑

5、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推测其血常规化验单中测定值最可能偏离正常范围的是()A红细胞、血小板B红细胞、白细胞C白细胞、血小板D血红蛋白、血小板16如图是人的肾单位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名称是入球小动脉B原尿是血液经过图中的过滤作用形成的C原尿经过图中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D某病人尿液中有蛋白质,从尿液的形成过程看,其病变最可能的部位是图中的17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A膀胱B输尿管C肾脏D肾单位18科学家用微穿刺技术检测了肾单位内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A、B、c分别代表肾单位的不同结构,C的结构名称和生理过程分别是( )A肾小管、重吸收作用B肾小管、滤过作用C肾小球、重吸

6、收作用D肾小球、滤过作用19下面是人体四种生理过程的流程表达式,其中错误的是A人在平静时吸气:胸廓扩大肺扩张外界气压肺内气压气体入肺B人体的肺循环路线:右心室肺静脉肺部毛细血管肺动脉左心房C尿素排出体外经历的结构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输尿管膀胱D受精卵在人体内生长发育经历的过程: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20下列对甲、乙、丙、丁四幅曲线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过肾脏后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则该物质可能是尿素或无机盐B乙图为正常人进食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BC段出现血糖含量上升的情况主要是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C如丙图,若A为吸入气体,B为呼出气体,则X可表示二氧化碳D如丁图,若

7、A为动脉,C为静脉,则曲线a表示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21下列关于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B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反射弧由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构成22如图是人体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B是该神经结构的神经中枢C如果图中的受损,则反射也能进行D是白质,是脑和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23如图是入体神经元的结构及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联系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是由树突和轴突这两部分构成的B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组成神经纤维C信息

8、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需要通过神经末梢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4如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对眼球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从漆黑的电影院出来时,人的瞳孔由小变大,以增大眼睛进光量B中国人的黑眼珠主要是由虹膜决定的C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使眼球中晶状体的曲度过大造成近视D眼球内成像的部位是视网膜25为了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提倡低碳生活。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光盘行动,节约粮食B乘坐公交,绿色由行C多用纸张,过度包装D垃圾分类,合理利用26某小组的同学尝试测定一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首先,取一粒核桃仁,称其重量为5克,切取一部分用做实验材料,称其重量为0.5g。然后

9、,组装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用点燃的核桃仁给锥形瓶中的水加热。水量多少合适呢?水量过多,温度变化过小,不易读数;水量过少,则可能出现_现象,从而造成较大的误差。所以,将水量定为20毫升。(2)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什么时候将燃烧后的核桃仁从锥形瓶下移开,并记录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呢?经过讨论,形成了以下三种不同意见,其中最为科学合理的是_(填字母)。A火焰熄灭时 B核桃仁灰烬凉透时 C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再升高时(3)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能量。测定锥形瓶中水的温度升高了10,请计算每克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_焦,这粒核桃含有的能量是_焦(不考虑能量散失造成的误差)。(4

10、)从这粒核桃仁上再取相似大小的两块,分别用相同的装置、同样的做法重复测量,计算出这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分别是8544焦、8610焦。根据这三次计算的结果,确定最接近这粒核桃仁含有能量真实值的数值。_焦。27下图1是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图2是肺泡处气体交换模式图,图3是组织细胞处气体交换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1人体的呼吸系统中(5)_是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_(填“呼吸运动”或“扩散作用”)来完成的。(3)呼气时,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b气体穿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出肺泡,再通过呼气排出体外,此时血液中的b气体浓度_(填“大于”、“等于”

11、“小于”)肺泡内该气体的浓度。28严重肺炎患者的治疗,呼吸机是有效疗法之一,通过使用呼吸机改善肺炎患者血氧从而使患者获得生机。图甲为是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乙为呼吸机工作原理示意图,呼吸机的主要部分由中空纤维膜制成,图丙表示呼吸过程肺内气压变化,请分析回答:(1)肺炎是由引起的,写出通过飞沫传播进入肺的途径:_(用图甲中序号和箭头表示)。(2)一般情况下,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下列结构与此作用有关的是_(骨和软骨鼻毛和鼻黏膜气管内粘膜气管内腺细胞和黏液)。当外界空气受到严重污染时,还会有一部分有害物质进入体内,说明此结构对气体的处理能力是_的。(3)俗

12、语说“食不言,寝不语”,如果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_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咳嗽。(4)图乙中血液流经人工肺后进入血液的气体是_,在血液中主要是通过_运输的。(5)正常人的肺有弹性,当肋间肌_时,肺会回缩导致呼气,图丙中代表吸气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的阶段是_(填“”或“”),此时胸腔容积_(填“扩大”或“缩小”)。(6)人工肺模拟的是肺的_的功能。29如图是人肾单位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肾单位包括 _、 _和 _三部分。(2)尿液形成的第一个过程是_,在这个过程中,血液中的水、无机盐、_和_进入肾小囊腔中,形成_。尿液形成的第二个过程是_,在这个过程中,被重新吸收回血液

13、的成分有_。(3)血液流经肾脏以后,明显减少的成分有_(至少写出2种)。30“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云南保山“最美警察”马红的不懈追求.下面是她工作中的寻常一幕。(1)马警官看到一辆行驶异常的汽车由远而近开来,主要是由于图1中 _的曲度可以调节,在 _上形成物像,最终在_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2)她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_(选填“简单”或“复杂”)反射。(3)“请你出示你的驾照”,随着马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2 _中的感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沿着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由于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司机在接受相应处罚的同时也面红耳赤地向马警官表

14、示以后一定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此现象说明人体生命活动在受到_的调节和控制的同时,还受到_调节的影响。31近几年,我国交通管理部门近几年不断地加大对酒驾的处罚力度,如酒后驾驶机动车者一次记12分等。但有些人置若罔闻,仍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上路。请结合下图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的现象,这是由于酒精依次麻痹了图一中的_(填数码代号)造成的。长期酗酒,过量的酒精能使脂类物质沉淀到血管壁上,使官腔变窄,血压升高,加速动脉硬化的过程,从而使_的发病率增高。(2)“红灯停,绿灯行”是人尽皆知的交通规则,正常情况下,司机看到红灯会将车停下,完成这个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3)对醉酒

15、者可采用吹气实验检测醉驾程度。吹气时,醉酒者肋间肌、膈肌处于_状态。醉酒者的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_实现的。(4)对于不配合吹气的酒驾者,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来判定,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_。酒驾者血液中的酒精随血液循环在身体内流动,最先进入图二中的 _。当血液流经肾脏时,_浓度出现了图四的变化,发生在图三中的_部位(填字母)。1D解析:D【分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详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

16、,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选D。【点睛】解题关键是明确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B解析:B【详解】卵细胞成熟后,由卵巢排出,进入输卵管,如果此时恰好与精子相遇,卵细胞就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作用,所以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完成的;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就开始发育,并逐渐向子宫移动,同时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并植入子宫内膜。所以胚胎发育的部位是子宫。故选B。3A解析:A【分析】呼吸作用是生活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详解】食物在人体内“燃烧”

17、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呼吸作用是生活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因此在人体内“燃烧”也会表现的是: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产生能量。【点睛】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的概念是基础题。4D解析:D【解析】食物甲中含有的维生素A最丰富,有利于防治夜盲症,A正确;佝偻病患者应多吃含钙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维生素D促进对钙的吸收,佝偻病患者应多吃食物乙生物,B正确;食物丙中含有的维生素C最丰富,有利于防治坏血病,C正确;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食物甲含蛋白质较多,因此

18、食物甲更有助于青少年的身体成长,D错误。5C解析:C【分析】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是这样的: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促进

19、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即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脂肪的消化从小肠开始,分析图示中的曲线可知:X曲线代表淀粉的消化,z曲线代表脂肪的消化,y曲线代表蛋白质的消化。【详解】A、淀粉是在消化道中第一个被消化的营养物质,所以x应该是淀粉,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错误。B、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所以y是蛋白质,不是脂肪,错误。C、食道之后是胃,胃只能对y蛋白质有初步消化的作用,对x和z都没有消化的作用,正确。D、z是脂肪的消化曲线,在小肠中被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错误。【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消化路线。6D解析:D【分析

20、】(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3)消化酶的特性:一、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 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 三、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详解】A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了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

21、加碘液变蓝;号试管馒头块与唾液没有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所以滴加碘液后,号试管不会变蓝色,A正确。B对照,实验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B正确。C唯一的变量是唾液,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C正确。D有两个变量,变量不唯一,因此不能形成对照,所以不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7D解析:D【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如图:据此解答。【详解】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22、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依次为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组成;消化腺主要由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器官。脑属于神经系统,D符合题意。【点睛】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8D解析:D【分析】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详解】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含氧少)变成了动脉血(含氧多)。分析题图甲处(可代表肺动脉)流动的是含氧量低的静脉血,乙处为肺静脉(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23、,内流动脉血;为二氧化碳,为氧气,D正确。故选D。【点睛】掌握肺循环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9B解析:B【分析】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详解】A图中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是气体进出的通道,故A正确。B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24、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所以甲图中肺缩小,表示呼气,故B错误。C小气球代表的是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完成气体交换,故C正确。D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参与肺通气,故D正确。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肺通气的过程。10B解析:B【分析】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又能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详解】A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呼吸道有骨和软骨做支架,保证了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A正确。B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在阻挡灰尘、细菌,但不会形成痰;痰是痰是在气管

25、和支气管形成的,B错误。C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遮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C正确。D呼吸道的对吸入的气体有滤过,温暖和湿润的作用,所以鼻腔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D正确。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呼吸道的功能。11D解析:D【分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详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故选D。【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12C解析:C【

26、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据此作答。【详解】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要少而慢,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AB型血的人失血过多,抢救时应该给他输入同型的AB型血。 可见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输血的原则:同型血为原则。13D解析:D【分析】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各级动脉

27、,流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网,再由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流会右心房的循环;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摄入主动脉的动脉血,流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这样,动脉血就变成了静脉血。因此体循环结束后血液的变化是由动脉血静脉血。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进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会左心房的循环;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因此肺循环结束后血液的变化是由静脉血动脉血。【详解】Ab表示心脏,则C血管看可能是主动脉或肺动脉。主动脉里流动脉血,肺动脉

28、里流的是静脉血,故不符合题意。Bb表示肺,则C血管是肺静脉,肺静脉里流的是含氧气丰富的动脉血,故不符合题意。Cb表示小肠,则C血管是小肠静脉,小肠静脉里流的是含营养物质较丰富的静脉血,故不符合题意。Db表示肾小球,则C血管是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14C解析:C【详解】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的管腔很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29、血流速度最慢;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官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因此血液流速关系可表示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C正确。15B解析:B【分析】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项目血细胞类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状面凹的圆饼状球形形状不规则有无细胞核无(成熟的红细胞)有无大小、数量较大男性(5.01012/L),女性(4.21012/L)最大(4.0-10.0)109个/L最小100300109个/L功能运输氧、二氧化碳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止血和加速凝血【详解】贫血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因此一慢性贫血患者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

30、果可能是红细胞数量过少。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因此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因此一患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可能是白细胞数量过多。所以一慢性贫血患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化验结果可能在正常值外的是红细胞、白细胞。【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三种血细胞的功能。16A解析:A【分析】(1)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

31、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血浆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原尿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2)图中是入球小动脉,是出球小动脉,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是肾小囊,是肾小球,是肾小管。【详解】A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图中是入球小动脉,是出球小动脉,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是肾小囊,是肾小球,是肾小管,A正确。B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

32、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B错误。C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C错误。D如果某病人的尿液中有蛋白质,那么病变部位可能是肾小球的通透性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尿液的形成过程。17C解析:C【分析】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详解】膀胱的功能是暂时储存尿液,不是泌尿系统主要器官,A不符合题意;输尿管是把尿液运送到膀胱,不是泌尿系统主要器官,B不符合题意;肾脏由大约一百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

33、、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肾小球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使血液得到净化;可见肾脏是形成尿的场所,因而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C符合题意;肾单位是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不是器官,D不符合题意。【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泌尿系统的组成。18A解析:A【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图中,A肾小球、B肾小囊、C 肾小管。【详解】血液流经A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

34、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B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C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C的结构名称和生理过程分别是肾小管、重吸收作用。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19B解析:B【详解】人在平静时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A正确;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

35、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故B错误;尿素排出体外的主要过程:血液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C正确;受精卵在人体内生长发育经历的过程: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D正确。【学科网考点定位】血液循环的途径【名师点睛】本题综合考查血液循环的途径和特点、尿的形成与排出和呼吸运动等知识点的理解情况,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C解析:C【分析】(1)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尿的形成过程包括滤过、重吸收两生理过程。(2)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36、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3)人体呼出与吸入的气体成分如表:(4)肺泡与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使血液由静脉血转变成动脉血,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详解】A图甲中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过肾脏后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肾脏在形成尿的同时也需要血液运来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以维持自身的生理活动;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所含物质的变化是氧气、营养物质、尿素含量都减少,二氧化碳等废物增多。由图示可知:该物质最可能是二氧化碳,A错误。B图乙是人在饭后,刚获得了糖类等营养物质,因此血糖含量升高(BC),这时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增

37、加,来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CD),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B错误。C呼出气体中氧气占16%,二氧化碳占4%;吸入气体中氧气占21%,二氧化碳占0.03%;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的要多。因此若A为吸入气体,B为呼出气体,则X可表示二氧化碳,C正确。D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由于肺泡内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高、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低,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的动脉血。因此若A为肺动脉,C为肺静脉,则曲线a表示氧气浓度的变化,D错误。故选C。【点睛】正确识图是做

38、好该题的关键,识图时要搞清纵坐标表示的是什么。21D解析:D【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详解】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A正确。B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B正确。C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C正确。D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D错误。故选D。22C解析:C【分析】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

39、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如图:。【详解】A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A正确。B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图中是该神经结构的神经中枢,B正确。C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果图中的传入神经受损,则反射不能进行,C错误。D在脑和脊髓里神经纤维汇集的部位,色泽亮白叫白质,白质是脑和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D正确。故选C。【点睛】23A解析:A【分析】1.神经元的结构2.分析题图细胞核、细胞膜、树突、轴突、鞘、神经末梢、信息传递方向。【详解】A.神经元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

40、分。细胞体由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组成。突起是由树突和轴突这两部分构成的,A错误。B.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B正确。 C.信息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需要通过神经末梢,C正确。 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正确。【点睛】考生对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识记和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4A解析:A【详解】图中序号分别为:是虹膜,是瞳孔,是晶状体,是睫状体,是巩膜,是脉络膜,是视网膜。从漆黑的电影院出来时,人的瞳孔应该是由大变小,以减少眼睛进光量,A错误;黑眼珠或蓝眼珠是由虹膜中的色素决定的,B正确;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使眼球中晶状体的曲度过大,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成像会落到视

41、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C正确;眼球内成像的部位是视网膜,D正确;25C解析:C【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详解】A光盘行动在节约粮食的同时,减少了浪费,是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A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B乘坐公交,绿色出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C多用纸张导致滥砍乱伐现象日益严重;过度包装,不仅是一种浪费,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C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D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前人们认为毫无用处的垃圾,经过回收再利用成为资源,因此

42、,D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低碳生活”理念的认识和理解,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去分析是否符合“低碳生活”新理念。26C解析:沸腾 C 1680 8400 8610 【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含有碳,能够燃烧;而无机物一般不含有碳,不能燃烧。(3)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设置重复组的必要性。【详解】(1)用点燃的核桃仁给锥形瓶中的水加热,水要适量(20毫升)。水量过多,温度变化过小,不易读数;水量过少,则

43、可能出现沸腾现象,从而造成较大的误差。(2)火焰熄灭时,还有余热,此时若及时计数,会导致数据偏低,A错误;核桃仁灰烬凉透时,由于这一过程热量的散失,会导致数据偏低,B错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再升高时,说明不再有热量产生,此时记录数据比较科学,C正确。(4)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能量。测定锥形瓶中水的温度升高了10,请计算这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4.2焦20毫升1010=8400焦。每克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是:84005=1680焦。(5)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即(8400+8544+8610)

44、38518。【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学会测量食物的热价。27肺 扩散作用 大于 【分析】图1中:1鼻腔,2咽,3喉,4气管,5肺;图2中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详解】(1)图1是呼吸系统的组成图,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前者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后者是指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3)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b 二氧化碳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肺泡,再通过呼气排出体外。【点睛】明确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以及肺泡与毛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