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五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1.3.052×1.6的积是( )位小数,17.05÷0.5的商的最高位是( )位。
2.聪聪坐在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明明坐在第3列第2行,用数对( )来表示;强强坐在明明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强强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3.小东在计算一道小数乘法题时,误将7.2看成了2.7,算出的结果是8.1,正确结果应该是( )。
4.应用的运算定律是( )和( )。
5.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a°,另一个锐角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是( )。当a=45°时,另一个锐角是( )°,此时,按边分类,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6.袋子里装着红、绿、黄三种颜色的皮球,淘气摸了50次,摸球的情况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推测,袋子里可能( )球最多,( )球最少。
颜色
红球
绿球
黄球
次数
16
31
3
7.如下图:把一个底是8厘米、高是6.4厘米的三角形割补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厘米,高是( )厘米。
8.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的底是8cm,高是4cm,另一条底是5cm,另一条底边上的高是( )cm。如果把它拉成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9.一个梯形的上底是7.2cm,下底是13.8cm,高是8cm,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cm2。在这个梯形里剪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cm2。
10.在一条长432米的小路一侧每隔24米栽一棵桃树,起点和终点处都要栽,一共需要桃树( )棵;每两棵桃树之间再栽一棵梨树,一共需要梨树( )棵。
11.下面( )算式的得数是循环小数。
A.1÷4 B.0.2×0.3333 C.10÷50 D.1÷3
12.对进行简便计算,将会运用(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结合律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明年2月份的雾霾天肯定比晴天多
B.当a=0.4时,a2=0.8
C.小军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3),那么他在教室的第2列,第3行。
14.转动下面转盘,指针停在红色区域可能性最小的转盘是( )。
A. B. C.
15.比较如图中A、B、C的面积,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A的面积最小 B.B的面积最小
C.C的面积最小 D.三个图形面积一样大
16.甲袋有m千克大米,乙袋有n千克大米。如果从甲袋倒出10千克装入乙袋,那么两袋大米同样重。下面的等式有( )个符合题意。
①
②
③
④
A.1 B.2 C.3 D.4
17.直接写出得数。
3.5×0.1= 1.9÷1= 200×0.04= 12÷1.2=
0÷7.12= 3.02-1.5= 36.9×0= 12.8+0.02=
18.列竖式计算。(带▲的算式要验算)
26.7×1.4= ▲7.8÷0.39= 9.8÷0.6=(商用循环小数简记法表示)
19.解方程。
①9.7x-5.3x=13.2 ②(x-0.7)÷0.5=12 ③51.2÷x=16
20.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2+0.56÷0.8 2.5×1.72×0.4 0.35×100.2
21.某市水费收费标准如下图,小飞家12月用水量为4.8吨,要付水费多少钱?
水费收费标准①3吨以内每吨收费1.1元(包括3吨)
②超过3吨的部分,每吨1.3元(不足1吨,按1吨计算)
22.下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厘米。
(1)以AB为底,画一个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ABCD。
(2)以EF为底,画出三角形GEF,使其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3)如果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1),那么点B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点E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点F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23.修筑一条长1.6千米的公路用石子40吨,照这样计算,修一条长250千米的公路用石子多少吨?
24.春节快到了,某超市购买了一批中国结用于节日装饰。其中小中国结有540只,比购进的大中国结的4倍少60只,超市购进多少只大中国结?(用方程解答)
25.张叔叔周末到东湖绿道游玩。他从“湖光序曲”出发,用24分钟沿“湖中道”骑车至“磨山北门”;然后从“磨山北门”用124分钟沿“湖山道”步行至“风光村”。已知张叔叔一共行了12.2km,骑车速度是步行速度的5倍,那么“湖中道”的全长是多少千米?
26.下面是一块荒地平面图.
(1)这块荒地如果种花椒,大约可以种多少株?如果种桑树呢?
(2)如果每株桑树上的桑叶养的蚕可卖3.5元,每株花椒树上的花椒可卖15元,你觉得种什么树比较划算?算算看,将过程写在下面.
27.一个圆形池塘的周长是300米,每隔6米栽种一棵柳树,池塘一周需要栽柳树多少棵?
28.一套《百科知识》售价23.8元,共4本。聪聪攒够钱去书店买书,碰上促销减价活动,节省的钱刚好可以再买一本单价3.2元的笔记本。这套丛书现在每本多少钱?
【参考答案】
1. 4 十
【解析】
(1)小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求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的末尾出现0时,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末尾的0划去;
(2)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1)3.052×1.6=4.8832,积是4位小数;
(2)17.05÷0.5=34.1,商的最高位是十位。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乘除法的应用。
2. (3,2) (3,3)
【解析】
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时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从前往后数。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
聪聪坐在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明明坐在第3列第2行,用数对(3,2)来表示;强强坐在明明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说明强强跟明明在同一列,行数加1,强强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3)。
【点睛】
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数对。给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数对时,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了。
3.6
【解析】
积÷因数=另一个因数,用错误结果÷错误的因数=另一个正确的因数,再用7.2×另一个正确的因数,即可求出正确的结果。
8.1÷2.7=3
7.2×3=21.6
【点睛】
关键是熟悉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4.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解析】
,将3.2拆成0.8×4,利用乘法交换结合律进行简算。
1.25×25×3.2
=1.25×25×(0.8×4)
=(1.25×0.8)×(25×4)
=1×100
=100
应用的运算定律是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点睛】
整数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5. 90°-a° 45 等腰
【解析】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和是90°,两锐角和-一个锐角度数=另一个锐角度数;
当字母的数值确定时,把它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中进行计算,所得的结果就是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根据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确定三角形类型。
90°-a°=90°-45°=45°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a°,另一个锐角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是90°-a°。当a=45°时,另一个锐角是45°,此时,按边分类,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点睛】
关键是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理解三角形分类标准。
6. 绿 黄
【解析】
根据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的数量有关,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31>16>3
由于淘气摸到绿球的次数最多,摸到黄球的次数最少,所以袋子里可能绿球最多,黄球最少。
【点睛】
本题考查可能性大小的判断,解题关键是理解并掌握影响可能性大小的因素,理解哪种颜色的球多,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就大。
7. 8 3.2
【解析】
把一个底是8厘米、高是6.4厘米的三角形割补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是等于原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原三角形的高的一半,据此解答。
由分析得,
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厘米,高是6.4÷2=3.2(厘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明确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前后的联系是解题关键。
8. 6.4 40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面积不变,高=面积÷底即可求出另一条底边上的高;如果把它拉成长方形,底不变,还是8厘米,邻边变为长方形的宽,再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即可解答。
8×4=32(平方厘米)
32÷5=6.4(厘米)
8×5=40(平方厘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特性的应用,解答此题关键是明确把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之间的关系。
9. 84 57.6
【解析】
(1)根据梯形面积公式代入即可。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2)由题意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7.2cm,高是8cm。代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计算即可。
(1)(7.2+13.8)×8÷2
=21×8÷2
=84(cm2)
(2)7.2×8=57.6(cm2)
【点睛】
熟知梯形面积公式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解题关键。
10. 19 18
【解析】
根据题意知,两端都植树,棵数=间隔数+1,可以得出这条小路一侧可以栽的棵数;每两棵桃树之间再栽一棵梨树,就是在两棵桃树的间隔栽梨树,桃树的间隔数就是要栽梨树的棵树。
432÷24+1
=18+1
=19(棵)
18×1=18(棵)
【点睛】
本题考查植树问题,关键是理解间隔数与棵树之间的关系。
11.D
解析:D
【解析】
分别计算出各选项的值,再根据循环小数的意义:一个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据此解答。
A.1÷4=0.25,是有限小数;
B.0.2×0.3333=0.06666,是有限小数;
C.10÷50=0.2,是有限小数;
D.1÷3=0.3333……,是循环小数。
故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循环小数的意义,根据循环小数的意义进行解答。
12.B
解析:B
【解析】
根据算式6.8×99+6.8的特征,可对6.8×99+6.8进行简便计算,将会用的乘法分配律,据此解答。
6.8×99+6.8
=6.8×(99+1)
=6.8×100
=680
故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后再相加。
13.C
解析:C
【解析】
此题需逐项分析判断。
A.因为不确定明年2月份的雾霾天数和晴天天数,无法比较,所以错误;
B.根据a²表示两个a相乘代入数据求解;
C.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据此解答。
由分析得,
A.因为不确定明年2月份的雾霾天数和晴天天数,无法比较,所以错误;
B.当a=0.4时,a2=0.4×0.4=0.16,所以错误;
C.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小军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3),那么他在教室的第2列,第3行是正确的。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的运用,解答此题应注意a²表示两个a相乘。
14.A
解析:A
【解析】
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的数量有关。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反之则越小,据此解答即可。
要使指针停在红色区域可能性最小,说明红色区域面积最小,只有符合;
故答案为:A。
【点睛】
明确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的数量有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A
解析:A
【解析】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底×高,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据此解答即可。
A的面积:18×2÷2=36÷2=18
B的面积:12×2=24
C的面积:(6+14)×2÷2=40÷2=20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6.C
解析:C
【解析】
根据“从甲袋倒出10千克装入乙袋,那么两袋大米同样重”可知:m-10=n+10,由此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由题意可知:m-10=n+10,由此可得:m=n+10×2或m-n=10×2
综上可知:等式有3个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用字母表示数。
17.35;1.9;8;10;
0;1.52;0;12.82
【解析】
18.38;20;
【解析】
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除数是小数时,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26.7×1.4=37.38 ▲7.8÷0.39=20 验算:
9.8÷0.6=
19.①x=3;②x=6.7;③x=3.2
【解析】
根据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方程中含有括号时,把括号看作一个整体,据此解方程即可。
①9.7x-5.3x=13.2
解:4.4x=13.2
x=13.2÷4.4
x=3
②(x-0.7)÷0.5=12
解:x-0.7=12×0.5
x-0.7=6
x=6+0.7
x=6.7
③51.2÷x=16
解:x=51.2÷16
x=3.2
20.9;1.72;35.07
【解析】
(1)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2)根据乘法交换律a×b=b×a进行简算;
(3)先把100.2分解成100+0.2,再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进行简算。
(1)3.2+0.56÷0.8
=3.2+0.7
=3.9
(2)2.5×1.72×0.4
=2.5×0.4×1.72
=1×1.72
=1.72
(3)0.35×100.2
=0.35×(100+0.2)
=0.35×100+0.35×0.2
=35+0.07
=35.07
21.9元
【解析】
小飞家12月用水量为4.8吨,按5吨计算,3吨按每吨1.1元收费,超过的(5-3)吨按每吨1.3元收费,最后求出两种费用之和,据此解答。
4.8吨≈5吨
3×1.1+(5-3)×1.3
=3×1.1+2×1.3
=3.3+2.6
=5.9(元)
答:要付水费5.9元。
【点睛】
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不同阶段的费用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2.A
解析:(1)和(2)见详解;
(3)4,1;7,4;11,4
【解析】
由小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可知,每小格长度是1厘米;
(1)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得出高的长度,然后画图即可;
(2)根据三角形面积=底×高÷2,得出高的长度,然后画图即可;
(3)数对的前一个数表示列,后一个数表示行,中间用逗号隔开,根据横轴和纵轴的标注进行数对表示即可。
(1)平行四边形底AB长2厘米,面积是8平方厘米;
高:8÷2=4(厘米)
(2)三角形底EF长4厘米,面积是8平方厘米;
高:8×2÷4
=16÷4
=4(厘米)
(1)(2)如下图:
(3)通过观察,点B是4列1行,用数对表示是(4,1),点E是7列4行,用数对表示是(7,4),点F是11列4行,用数对表示是(11,4)。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以及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运用。
23.6250吨
【解析】
先求出1千米需要多少吨石子,再算250千米的公路用石子多少吨,据此解答即可。
(吨)
答:修一条长250千米的公路用石子6250吨。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除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24.150只
【解析】
设购进的大中国结有x只,根据关系式:大中国结的数量×4-60=小中国结的数量,据此列方程求解。
解:设购进的大中国结有x只。
答:超市购进150只大中国结。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审题,然后找出数量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25.6千米
【解析】
设张叔叔步行每分行驶x米,则骑车每分钟行驶5x米,再根据张叔叔一共行了12.2km,列出方程求出张叔叔步行和骑行的速度,再根据湖中道的长度是骑行24分钟得到的,据此求出湖中道的全长
解析:6千米
【解析】
设张叔叔步行每分行驶x米,则骑车每分钟行驶5x米,再根据张叔叔一共行了12.2km,列出方程求出张叔叔步行和骑行的速度,再根据湖中道的长度是骑行24分钟得到的,据此求出湖中道的全长即可。
解:设张叔叔步行每分行驶x米,则骑车每分钟行驶5x米。
12.2km=12200米
24×5x+124x=12200
120x+124x=12200
244x=12200
x=50
24×5×50
=120×50
=6000(米)
=6(千米)
答:“湖中道”的全长是6千米。
【点睛】
本题考查列方程解决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26.(1) 825株花椒树, 4125株桑树.
(2)种桑树比较划算.
【解析】
(1)75×40+75×30÷2=4125(m2)
4125÷5=825(株)
可以种825株花椒树,可以种4125株桑
解析:(1) 825株花椒树, 4125株桑树.
(2)种桑树比较划算.
【解析】
(1)75×40+75×30÷2=4125(m2)
4125÷5=825(株)
可以种825株花椒树,可以种4125株桑树.
(2)4125×3.15-14437.5(元),
825×15=12375(元),14437.5>12375,所以种桑树比较划算.
27.50棵
【解析】
根据封闭图形里植树,棵数=段数,直接用池塘周长÷间距即可。
300÷6=50(棵)
答:池塘一周需要栽柳树50棵。
【点睛】
关键是理解棵数和段数之间的关系。
解析:50棵
【解析】
根据封闭图形里植树,棵数=段数,直接用池塘周长÷间距即可。
300÷6=50(棵)
答:池塘一周需要栽柳树50棵。
【点睛】
关键是理解棵数和段数之间的关系。
28.15元
【解析】
用售价减去买笔记本花的钱数得出现在买一套《百科知识》的价钱再根据总价÷本数=单价,即可求出这套丛书现在每本多少钱。
(23.8-3.2)÷4
=20.6÷4
=5.15(元)
答:
解析:15元
【解析】
用售价减去买笔记本花的钱数得出现在买一套《百科知识》的价钱再根据总价÷本数=单价,即可求出这套丛书现在每本多少钱。
(23.8-3.2)÷4
=20.6÷4
=5.15(元)
答:这套丛书现在每本5.15元。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价格问题,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