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现代诗歌鉴赏.ppt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889967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5.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诗歌鉴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现代诗歌鉴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现代诗歌鉴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现代诗歌鉴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现代诗歌鉴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非诗化”倾向与“诗”的回归新文学初期中国新诗流变研究主讲 杜笑宇2011年4月.中国诗歌变革脉络一、中国古典诗歌的变革脉络一、中国古典诗歌的变革脉络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自诗以降,诗这一文学样式一直占据中国文学的主导地位。中国诗歌是善于变革,并勇于变革的。中国诗歌是善于变革,并勇于变革的。从文学史上看,诗歌无论在何时代,在何语境下,总能在保持原有特质的情况下,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诗经:现实主义源头楚辞:浪漫主义源头汉乐府:缘事而发魏晋南北朝古诗:文学自觉时代唐诗:诗国高潮宋词:诗余元曲:与词同源-1-.1、诗、诗诗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以四言为主,辅以

2、杂言。诗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创作方法,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基础。诗以其特殊的文学史地位,成为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并为之提供用之不竭的营养乳汁。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诗经名句诗经名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2-.邶风 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郑风

3、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go)衣綦(q)巾,聊乐我员。出其闉阇(yn d),有女如荼(t)。虽则如荼,匪我思且(j)。缟衣茹藘(l),聊可与娱。-3-.2、楚辞、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楚辞带有巫音色彩的楚辞体则打破了诗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创造出句式可长可短、篇幅宏大、内涵丰富复杂的骚体诗”,是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次大的解放,“这是诗歌的发展,也是文学的革新”;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与诗并称“风骚”,垂范于后世。楚辞名句楚辞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

4、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事。-4-.3、汉乐府诗、汉乐府诗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100卷,是收罗汉迄五代乐府最为完备的一部诗集。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

5、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汉乐府名篇汉乐府名篇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5-.-6-陌上桑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6、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4、魏晋南北朝古诗、魏晋南北朝古诗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诗歌革新的大时代,文学开始自觉,后世的基本诗体大多在这一时期创制。文人五言诗由兴盛并走向成熟,五言体大家陶渊明开创的田园诗派,扩大了诗歌的表现内容;而“无名氏”合集古诗十九首被刘

7、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七言诗声势逐渐壮大,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因声韵学发展而提出的“四声八病”说,“为律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我国近体诗发展的时代。”代表人物:三曹、竹林七贤、二谢、陶渊明等-7-.-8-.-9-5、唐诗、唐诗近体诗的不断创制,呼唤了诗国高潮的到来。强盛的国力,恢弘的气象,开放的胸怀,为唐朝诗人们提供了一展才情的无限空间。有唐一代,各种诗派大放异彩,大诗人辈出,灿若群星,大诗作频频问世,灏若烟海,律诗、绝句体制完备,诗歌进入黄金时代。“诗以言志”的抒情功能发挥到了极致,诗歌的艺术成就也达到了文学史有诗歌以来的一个顶峰。派别:山水田园、

8、边塞、浪漫、现实代表人物:初唐四杰、大小李杜、王孟、元白、韩柳、孟郊等。.唐诗欣赏一-10-.唐诗欣赏二-11-.唐诗欣赏三-12-.-13-6、宋词、宋词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若将诗歌比作盛开的花,那么这花朵在宋代却有两支传统主情的诗歌走向说理一路,抒情的功能由唐末兴起的词所取代,并放出了夺人的光彩。词从“家庭宴乐”、“艳科别体”逐渐走向了社会人生,从“小我”,走向了“大我”。词在宋代放出的异彩,给足宋人在唐诗面前的底气,中国诗歌也完成了第一次关键变革。派 别:豪放、婉约代表人物:李煜、欧阳修、二晏、三苏、柳永、二安等.-14-.-15-.-16-.-17-.-18-7、元曲、元曲与

9、词同源而异出的散曲,在元代“由民间的俗谣俚曲进入诗坛”,并折射出熠熠光彩。元代以降,诗歌文坛主流的地位不断受到小说挑战,虽间有大诗人大诗作问世,但始终徘徊于“唐宋之争”,诗歌走向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并由此引发的“诗界革命”,成为中国新诗诞生的滥觞。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中国诗歌是善于变革并勇于变革的。不论何种诗体,诗歌总是由民间产生,在文人手中走向成熟并创格。格式在规范诗歌发展的同时也为诗歌发展带来了束缚,而中国古典诗歌又总能打破这种束缚走向新生。同时,中国古典诗歌先天的叛逆性造成了其螺旋式上升发展,如诗歌由汉魏的朴实无华走向南朝的富丽精

10、工,而初唐的“兴寄”与“风骨”是对其的一个反叛;宋说理诗是对唐诗的反叛,明朝“诗必盛唐”则是对宋诗的反叛,而清“祧唐祢宋”则是对明诗的反叛。中国古典诗歌总是在不断的反叛中得到发展的动力。.中国诗歌变革脉络一、中国新诗诞生时一、中国新诗诞生时“理论先行理论先行”与与“工具性工具性”特点特点察看中国诗歌史,乃至文学史,任何一种文学样式的诞生,大多是由民间到文人,从实践上的自觉到理论上的规范,比如诗和汉乐府诗,其中大多是民歌,发展到南北朝始出现诗歌规范的趋势;再比如词的诞生,也是先在民间产生,后在文人手中得以发展,渐渐的才形成一整套理论,这些理论再反过来指导词的发展。然而,新诗的诞生恰恰相反。-1-

11、鲁迅先生说过,文学革命运动的萌发,“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要求的,一方面则受了西洋文学的影响。”朱自清也说:“最大的影响是外国的影响”。新诗的开山鼻祖是胡适,开山之作乃1918年1月新青年4卷1号发表胡适、沈尹默、刘半农的9首诗,因为“这些诗形式上来了个大突破,诗体得到了大解放,摆脱了旧体诗词格律的束缚,创造了新体自由诗体。.若要追溯胡适之于新诗的贡献,还要再往前推几年。1914年,在美国留学的胡适用白话文翻译了英国女诗人安妮林德赛的老洛伯。全诗三十八行,这里节录第一节:羊儿在栏,牛儿在家静悄悄地黑夜我的好人儿早在我身边睡了我的心头冤苦,都迸作泪如雨下此诗虽是译诗,但却是由白话文写成的,无论是语言

12、,还是形式结构,都可算是中国第一首新诗。1916年底,胡适将自己的主张(主要内容为文学革命的八个条件,即“八不主义”)写成专论,投给新青年,并于1917年发表。这就是打响文学革命第一炮的文学改良刍议。“八不主义”即“一、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二、不做无病呻吟的文字;三、不用典;四、不用套语烂调;五、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六、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七、不摹仿古人;八、不避俗话俗字。”实际上,这“八不主义”实际上是脱胎于美国意象派诗歌理论。.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是什么?为什么要掀起白话文运动?白话文运动又为什么首先选择向诗歌开刀?新诗的诞生与文学革命之间有着怎样一种关系?高尔基曾经说过,文学是语言

13、的艺术,不论从文学的客体、主体或者本体意义上来说,语言都是一种最重要的艺术中介,也是相对来说最稳定、最难以改变的物质外壳。由此看来,文学要革新,首先要在语言上革新首先要在语言上革新。旧文学队伍庞大,文学样式丰富,为什么单单选择了诗歌?为什么单单选择了诗歌?因为在旧文学的营垒中,诗是最显赫、最持久、生命力最旺盛的文体。诗的显赫,使中国一切非诗文体几乎都具有诗化特征。而格律诗的日渐没落,使“这场语言符号系统的变革选择以旧诗为突破口,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而在这样一个情境下,新诗作为白话文“革”文言文之命的开路先锋的工具性作用就显而易见了。.胡适指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旧文字、死文字,既没有法

14、子表现新思想、新感情,又怎么能够创造新文学呢?换一句话说,先得承认新工具,才能对文学抱新希望。”“待到白话文征服这个诗国时,白话文学的胜利就可说是十足了。”新文学初期白话新诗的创作者们大多是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其中一些人“无意去摘取诗人桂冠,只是有心做新诗的拓荒者,在完成开辟新诗道路的历史任务之后,多数人与诗歌告别了,或转向学术研究,或潜心小说、散文创作。“.正如不想当诗人却也写新诗的鲁迅所说,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闹;待到称为诗人的一出现,就洗手不作了。”因此,“白话诗人群与其说是一个流派,毋宁说是攻打旧诗堡垒的战斗群体,以新诗为“工具”,使白话迅速战胜文言文。后来的事实证明,当初白话文的提倡者当中,大多都从事过白话诗的尝试,他们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即鲁迅所谓“敲边鼓”者并非为了做一个诗人,而是为了向文言文挑战、示威,这其中包括被奉为新诗开山鼻祖的胡适、写出被誉为新诗第一首佳作小河的周作人,甚至也包括鲁迅自己。龙泉明先生清晰而准确地看到了这一点,指出“白话新诗最初是作为五四初期的那场语言革命的一种实践出现的。”换句话说,白话新诗产生的首要意义就是扮演了语言革命的“工具”和“先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