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电子商务网上银行1.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887439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6.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商务网上银行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电子商务网上银行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电子商务网上银行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电子商务网上银行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电子商务网上银行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EPAYING AND EBANKINGEPAYING AND EBANKING 蔡军 THE INTERNATIONALTHE INTERNATIONAL TRADE DEPARTMENT TRADE DEPARTMENT.第一章 课 程 导 言 在本章中,我们主要了解信息社会的到来对金融业产生的巨大影响;国内外金融电子化发展的概况;了解电子银行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和国内外网上支付的基本情况。并通过以上了解把握21世纪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第一节 电子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信息社会对传统 金融业的影响一、传统银行的出现 1580年,作为商品经济发展产物的银行业,首先出现在威尼斯。18世纪产业革命后

2、,由于生产工业化和国际贸易的大发展,货币流通范围和流通量的迅速扩大,使银行业获得空前发展。传统银行的特点是业务的手工操作。.DEVELOPMENT OF MONEY.手工操作银行业务的局限性(1)n依靠手工操作处理业务资金周转慢,占用时间长,对社会资金的运用是一种极大的浪费;n依靠手工操作处理业务不能对业务经营的信息进行高质量的采集和处理,使银行在经营中容易迷失方向,许多银行因业务经营失误而亏损甚至倒闭;n依靠手工操作处理业务的银行职能单一,只不过单纯作为具体客户的信用中介,基本上还只能起“管帐先生”的职能,不可能在宏观经济和微观领域发挥有目的的调节作用。.手工操作银行业务的局限性(2)n20

3、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范围内经济发生了激变,飞跃发展的社会生产刺激货币流通量的成倍增长,使手工操作的银行难以招架这种局面。n同时经济发展又刺激了各银行之间、银行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导致银行的存贷利差缩小、贷款风险加大、经营成本提高、管理费用上升,过去银行独家经营资金行业的局面被打破。.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社会的到来n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是以CC技术为基础,吸收量子力学、控制论、智能科学等基础理论,对社会事物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可视化处理的一种综合信息技术。n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有:数码化、网络化、智能化数码化、网络化、智能化 这些特征也预示着一个这些特征也预示着一个信息化社会信息

4、化社会的到来的到来.三、信息时代金融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n世界越来越小,为银行创造了更多的赢利条件 INTERNET 的发展降低了交流和沟通成本,同时提高了运作效率。n世界越来越快,速度至关重要 进入市场的时机进入市场的速度;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n客户主导成为时代的新规则 在INTERNET环境下,客户由于面临更多选择机会 而变得越来越没有足够的耐性和轻易的满足感,客户主 导型经营模式通过个性化服务、定制服务满足市场需求。.信息时代金融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n基于INTERNET 的虚拟组织不断涌现 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已不复存在,实体银行向虚拟银行 发展,WEB为组织机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

5、更大生存空间。n信息量爆炸性地增长 银行要有效管理这些不断增长的信息与数据,使之变 为可利用的决策支持信息。.信息时代金融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n银行业面临更多冲击与挑战 信息时代金融机构内部原分工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原有专业化的业务体系将被冲毁;非银行企业向银行业进行渗透。商业银行是商业银行是2121世纪即将灭亡的最后一群恐龙世纪即将灭亡的最后一群恐龙 比尔比尔盖茨盖茨.四、银行电子化发展的四个阶段.五、银行电子化效率化分析.六、推进银行电子化的主要困难n法律和法规法律和法规 电子票据、电子签名;系统安全;银行电子化服务业电子票据、电子签名;系统安全;银行电子化服务业务的务的 有关法规。有

6、关法规。n资金资金 各金融机构需要巨额资金建立自己的金融信息系统;各金融机构需要巨额资金建立自己的金融信息系统;跨行业务电子化的资金投入方式。跨行业务电子化的资金投入方式。n人才人才 需要既懂需要既懂CC和和IT又懂银行业务和投资理财业务的复又懂银行业务和投资理财业务的复合人才开发电子银行应用系统,开展金融信息增值服务。合人才开发电子银行应用系统,开展金融信息增值服务。n改变传统的金融和管理习惯改变传统的金融和管理习惯.第二节第二节 国外金融电子化发展概况国外金融电子化发展概况n从总的情况看,国外金融电子化的发展是紧跟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n从应用领域看,国外金融电子化几乎覆盖了金融业经

7、营和管理的所有应用和部分决策支持功能。n从顾客与银行打交道的方式和途径看,客户服务渠道多样化。.一、国外银行界对电子化的认识(1)国外大型银行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的作用,银行的高层决策者普遍将信息技术作为银行发展的发动机。美国国家银行(Nations Bank)董事长 麦考(Hugh L.McColl)认为:“美国商业银行 在电子商务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未来的成功者将是把客户关系的经验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针对客户需要及时构造银行产品”。.国外银行界对电子化的认识(2)美国银行家协会主席、第一夏威夷银行(First Hawaiian Bank)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沃特道兹先生认为:“美国银行面

8、临的最大挑战不是被兼并,而是银行能否跟的上现代技术的发展”。“现代技术可以使任何规模的银行用较少的投资购置最好的计算机系统,用最先进的银行应用软件连接到家里,这样直接同美国花旗银行、美洲银行和国家银行竞争。信息技术是任何规模银行都可利用的经营工具,信息技术迫使银行转换机制,银行传统的业务可以转到后台或信息处理中心”。“未来的信息技术将决定美国银行的命运”。.二、国外银行业信息化的情况.三、国外金融电子化的发展n国外金融电子化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558年,首次在美国旧金山美洲银行安装了IBM702计算机,用于完成记帐和编制报表,从此计 算机开始在发达国家银行广泛应用。n下面以美国为

9、例加以介绍 美国大型银行普遍应用计算机是从1960年代开始的。其经历的阶段为:.4、金融电子化的创意阶段(金融电子化的创意阶段(20世纪世纪90年代)年代).在美国在美国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是年代是ITIT支持支持业务,业务,8080年代是年代是ITIT运作业务,而到运作业务,而到了了9090年代则是年代则是ITIT改变业务。改变业务。.四、国外金融电子化的投资策略.第三节 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概况一、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历程 1、早期单项业务处理阶段(、早期单项业务处理阶段(1957197519571975年)年).4、金融电子化的自发发展阶段(、金融电子化的自发发展阶段(1984199

10、0年)年).二、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现状.(七七)银行卡业务的发展银行卡业务的发展 1、银行卡已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支付工具。、银行卡已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支付工具。我国银行卡发行始于我国银行卡发行始于1986年,至年,至1993年年5家国有商业银家国有商业银行总计发卡行总计发卡400万张,且各银行发行的银行卡不能跨行和跨地万张,且各银行发行的银行卡不能跨行和跨地区使用。经过区使用。经过10年努力,截止年努力,截止2003年年10月底:月底:全国已有发卡金融机构全国已有发卡金融机构99家,发卡总量超过家,发卡总量超过6.14亿亿张;张;银行卡帐户人民币存款余额达银行卡帐户人民币存款余额达9941亿亿

11、元;元;可受理银行卡的联网特约商户约可受理银行卡的联网特约商户约20万万家;家;各金融机构装备的各金融机构装备的ATM达达5.46万万台;台;销售点终端机销售点终端机POS达达32.70万万台;台;受理银行卡电子化业务网点受理银行卡电子化业务网点14万万个;个;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32家金融机构开通了家金融机构开通了ATM跨行转跨行转帐业务;帐业务;.2001年1月,全国开始发行统一“银联”标识的银行卡。.三、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存在的 主要问题.第四节 21世纪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第五节第五节 电子商务网上支付概述电子商务网上支付概述.参考文献:中国金融电脑 加入WTO与金融信息化 招商银行行长 马蔚华 银行信息技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工商银行行长 姜建清 招商银行电子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招商银行总行电脑部总经理 黄益民 金融电子化04.2 十年磨砺 再创辉煌金卡工程十年回顾 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司长 张琪 .参考文献:金融电子化04.2 十年磨砺 再创辉煌金卡工程十年回顾 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司长 张琪 论金融电子化的若干趋势04.4 深圳发展银行高级顾问 陈增圭金融电子化张成虎张成虎 经济管理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