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旅夜书怀》---一等奖教案.ppt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885725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76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夜书怀》---一等奖教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旅夜书怀》---一等奖教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旅夜书怀》---一等奖教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旅夜书怀》---一等奖教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旅夜书怀》---一等奖教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5/181春夜喜雨春夜喜雨-杜甫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花重锦官城。望岳望岳-杜甫杜甫 岱宗夫如何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览众山小。春望春望-杜甫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

2、簪。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021/5/182杜杜 甫甫2021/5/183 旅夜书怀旅夜书怀 杜杜 甫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天地一沙鸥。2021/5/184 教学目标教学

3、目标 1、学会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句;理解诗、学会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句;理解诗歌的内容。歌的内容。2、理解本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理解本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3、理解诗歌中抒发的宦游疲倦、漂泊孤苦的、理解诗歌中抒发的宦游疲倦、漂泊孤苦的悲凉苦闷之情悲凉苦闷之情。2021/5/1851、通过、通过“旅旅”字看背景字看背景2021/5/186 旅:是旅居之意。旅:是旅居之意。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家人自阆州折回)的春天携家人自阆州折回成都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朋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朋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

4、却不料住下去,却不料严武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四川云阳)。(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四川云阳)。旅夜书怀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这一年,杜甫已满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杜甫的思想岁,杜甫的思想:穷年忧黎元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叹息肠内热热.他一直患有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不时发作。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时,他曾有返回

5、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时,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他原因未能如愿。这回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他原因未能如愿。这回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才是个尽头。这首诗就集中的表现了他这种心情。一生漂泊何时才是个尽头。这首诗就集中的表现了他这种心情。2021/5/1872 2、通过、通过“夜夜”字察实景字察实景2021/5/188 夜:指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时间是在夜晚。诗句有: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细草微风岸,危

6、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思考思考:首先首联颔联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这些构成了一幅怎样这些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抒发作者什么情感?的画面(意境),抒发作者什么情感?(小小组讨论作答组讨论作答)2021/5/189意境意境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孤立突兀的孤立突兀的危樯和孤独危樯和孤独的小舟对抗的小舟对抗着漫漫长夜着漫漫长夜细细草草:微微风:风:阔阔岸:岸:危危樯:樯:孤孤夜:夜:独独舟:舟:意象意象画面画面孤弱的细草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里飘摇不定 寂静凄冷寂静凄冷情感情感漂泊无依孤漂泊无依孤独独

7、寂寞寂寞2021/5/1810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低垂的低垂的星空星空:辽阔的辽阔的平野平野:涌动的涌动的月影月影:浩荡的浩荡的大江大江:星空低垂愈显星空低垂愈显原野辽阔无边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奔流不息星盏衬托着星盏衬托着无边荒凉的平野无边荒凉的平野一轮明月映照在水中,一轮明月映照在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意象意象画面画面意境意境雄浑雄浑阔大阔大 情感情感孤苦孤苦 伶仃伶仃无依无靠无依无靠 2021/5/18113、通过、通过“书怀书怀”悟实情悟实情2021/5/1812 名岂文章著名岂文章著

8、,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天地一沙鸥。如何理解颈联如何理解颈联“名岂文章著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官应老病休”的含义?的含义?(提示:变成陈述句,联系学过的诗体会作者思想回答。(提示:变成陈述句,联系学过的诗体会作者思想回答。)明确:我的名声是因为文章而显著,做官不是因为年明确:我的名声是因为文章而显著,做官不是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很含蓄。诗人素有远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很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大的政治抱负“在在望岳望岳和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可以看出一二),但这种理想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中可以看出一二),但这种理想长期被压

9、抑而不能施展,以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展,以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虽年老多病但休管是因为被排挤。这里说反杜甫此时虽年老多病但休管是因为被排挤。这里说反话其实内心希望话其实内心希望“因建功立业而出名;希望到老病才因建功立业而出名;希望到老病才休官,而非现在受排挤休官,而非现在受排挤”。这句话揭示了杜甫政治失。这句话揭示了杜甫政治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2021/5/1813 尾联尾联“飘飘何所似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天地一沙鸥。”用了什么手法?有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效果?(方法步骤:一叙、二析、三评。)什么效果?(方法步

10、骤:一叙、二析、三评。)叙述:叙述:比喻比喻作者把自己比着天地间一只孤独的作者把自己比着天地间一只孤独的 沙鸥。沙鸥。有一种自伤漂泊之感有一种自伤漂泊之感,更显孤独和凄更显孤独和凄凉之情凉之情.也体现诗人初离官场的自在也体现诗人初离官场的自在感,解脱感。感,解脱感。评价评价:分析:分析:2021/5/1814译文译文岸上的细草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瑟瑟的岸上的细草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瑟瑟的声响。江上只有一只孤舟,依岸而宿。诗声响。江上只有一只孤舟,依岸而宿。诗人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人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

11、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明月映照在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名声难道应因为文章而显著吗?做官着。名声难道应因为文章而显著吗?做官应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应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我我”在这世间在这世间漂泊,恰似那在广阔天地飞翔的一只沙鸥漂泊,恰似那在广阔天地飞翔的一只沙鸥罢罢2021/5/1815总结:通过课文题目了解诗歌内总结:通过课文题目了解诗歌内容容 1 1、通过、通过“旅旅”字看背景字看背景 2 2、通过、通过“夜夜”字察实景字察实景 3 3、通过、通过“书怀书怀”悟实情悟实情由近到远,由下到上,

1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由近到远,由下到上,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交融,反衬(以乐景衬哀情),直抒胸臆,反衬(以乐景衬哀情),直抒胸臆,比喻比喻 。艺术手法:艺术手法:2021/5/1816关于格律诗:关于格律诗:律律诗属于格律属于格律诗。因。因为格律格律诗是在是在古体古体诗的基的基础上上发展形成的,所以又称之展形成的,所以又称之为近体近体诗。所所谓格律格律诗就是在就是在形式上要遵守一定的形式上要遵守一定的“格格”。就每首。就每首诗的的句数句数而言而言,分,分为绝句和律句和律诗:绝句句为四四句,句,共共两两联,分分为第一第一联和第和第二二联;律;律诗为八八句,共句,共四四联,依次称,依

13、次称为首首联、颔联、颈联和尾和尾联。就每句的字数而言,分就每句的字数而言,分为五五言和言和七七言两种:言两种:五五言即言即每句五每句五个字;个字;七七言即每句言即每句七七个字。个字。就就语言言形式形式而而言,律言,律诗的的颔联和和颈联必必须对仗,首尾两仗,首尾两联一般不作一般不作对仗要求;仗要求;绝句的两句的两联一般也不作一般也不作对仗要求。就音韵而言,仗要求。就音韵而言,每首每首诗偶数句偶数句的末尾的字(即韵脚)必的末尾的字(即韵脚)必须押韵押韵。起句。起句(第一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起句不押韵的(第一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起句不押韵的为正格,押韵的正格,押韵的为偏格。偏格。20

14、21/5/1817孤雁孤雁 杜甫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1、从体裁看,这首诗是格律诗中的 ()言律诗,它由4联8句组成,每联都有特定的称谓;这首诗的对仗联有()。2这首诗描写了失落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以第二或第四联为例,分析其手法与艺术效果。3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哪些方面的思想感情?拓展延伸拓展延伸2021/5/18181、从体裁看,这首诗是格律诗中的(5 )言律诗,它由4联8句组成,每联都有特定的称谓;这首诗的对仗联有(颔联和颈联 )2、这首诗描写了失落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

15、,其形可悯,其志可嘉。以第二或第四联为例,分析其手法与艺术效果。明确:颔联用了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著与勇敢。尾联用对比(反衬)的手法,以野鸭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也可以说,使用了衬托的手法。孤雁的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鸭们却全然不顾,它们纷纷鸣噪不停、自得其乐。表现了杜甫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3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哪些方面的思想感情?明确:传递出乱离漂泊中失群者的痛苦心情。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屑与“鸣噪自纷纷”的野鸭为伍,宁愿孤独追寻的高志志向。2021/5/1819谢谢2021/5/18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