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ppt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876836 上传时间:2024-05-1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1.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乳腺癌术后放疗(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v乳腺癌的保乳术v乳腺癌的根治术及改良根治术v保乳术是指完整切除肿块块及腋淋巴结清扫。v乳腺癌根治手术是指整个乳房,胸大肌,胸小肌、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的整块切除。v改良术由两种,一种是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一种是指保留胸大小肌,前者淋巴结清除范围与根治术相仿,后者不能清除腋上组淋巴结。保乳术的相对指征:1.肿瘤3.0cm2.腋窝淋巴结未见肿大3.单个及非多中心或病灶4.大乳房5.年青v乳腺根治术后放疗黄色:Tis(原位癌)绿色:T1(肿瘤最大直径 20mm)蓝色:T2(肿瘤最大直径20mm,但 50mm)紫色:T3(肿瘤最大直径50mm)红色:T

2、4(肿瘤无论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和/或皮肤)黑色:已远处转移T1:肿瘤最大直径20mmTlmi:肿瘤最大直径1mmTla:肿瘤最大直径1 mm,但5 mmTlb:肿瘤最大直径5mm,但10mmTlc:肿瘤最大直径10mm,但20mm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T2:肿瘤最大直径20mm,但50mmN1:同侧I、II级腋窝淋巴结转移,可活动pN1;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转移灶2.0 mmT3:肿瘤最大直径50mmN2a:同侧I、II级腋窝淋巴结转移,互相融合或与其他组织固定pN2: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但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转移病灶2.0 mmT4:不论肿瘤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和

3、/或皮肤(溃疡或皮肤结节)N2: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表现为固定或相互融合;或缺乏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但临床上发现有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pN2: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但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转移病灶2.0 mmpN2b: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但腋窝淋巴结无转移任何TN3: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或内乳淋巴结转移N3a: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N3b:同侧内乳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转移N3c: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pN3:10个腋窝淋巴结转移IA期:T1、N0、M0I

4、B期:T0、N1mi、M0T1、N1mi、M0IIA期:T0、N1、M0T1、N1、M0T2、N0、M0IIB期:T2、N1、M0T3、N0、M0IIIA期:T0、N2、M0T1、N2、M0T2、N2、M0T3、N1、M0T3、N2、M0IIIB期:T4、N0、M0T4、N1、M0T4、N2、M0IIIC期:任何T、N3、M0IV期:任何T、任何N、M1M0:无远处转移的临床或影像学证据M1:通过传统临床和影像学方法发现的远处转移和/或组织学证实超过0.2cm的转移灶TNM分期v根治术后放疗适应症:v在乳腺癌术后普遍接受辅助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前提下,术后放疗主要适用于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高危的

5、患者,即T3或腋窝淋巴结阳性4个患者,或1-3个淋巴结阳性但检测不彻底者。v照射部位:v改良根治术后照射靶区包括同侧胸部和锁骨上下区,有指征时照射腋窝或内乳淋巴结引流区。v腋窝:v一般不做常规照射,手术清扫彻底者,淋巴结阴性或1-3个阳性,不予腋窝照射,如果4个阳性或淋巴结包膜受侵者建议腋窝照射。v内乳:v除非临床或者病理检出内乳淋巴结阳性,否则一律不做预防照射。v照射野设计包括:v常规二维技术v调强技术常规二维技术常规二维技术v常规乳腺放疗流程:v1.调整乳腺托架v2.模拟机定位v3.填写治疗普放治疗计划单v4.排程、治疗乳腺托架乳腺托架乳腺托架乳腺托架模拟定位机模拟定位机模拟定位机模拟定位

6、机v胸壁野:v上界与锁骨上下野的下界共线或者间隔1cmv下界为对侧乳腺皱襞下2cmv内界为中线v外界到腋中线v靶区包全手术瘢痕和引流口。v胸壁野:vSSD技术,胸壁厚度一般1-1.5cm,选择6mev-垂直照射。v仰卧位,托架固定,调整托架板高度0-20。v隔日加0.5cmBolus以增加皮肤剂量。v剂量为DT50Gy。v锁骨上下野2.锁骨上下野锁骨上下野 上界平甲状软骨下上界平甲状软骨下缘,外界到喙突缘,外界到喙突内缘,下界平第内缘,下界平第二前肋,内界在二前肋,内界在正中线上向上沿正中线上向上沿胸锁乳突肌内缘胸锁乳突肌内缘直达甲状软骨下直达甲状软骨下缘。缘。上界平甲状上界平甲状软骨下缘软骨

7、下缘外界到喙外界到喙突内缘突内缘下界平下界平第二前第二前肋肋内界在正内界在正中线上向中线上向上沿胸锁上沿胸锁乳突肌内乳突肌内缘直达甲缘直达甲状软骨下状软骨下缘缘v锁骨上下野:v采用6MV-X线和10-12Mev-混合照射,头右偏,耳垂在体中线位置vDT50GY。v锁骨上下野下界与胸壁野上界可间隔1cm,或者共线(不推荐)。v胸壁:电子线或X线切线(垫bolus)v锁骨上下:电子线/或X线/或混合射线v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IMRT)v和二维治疗相比,基于CT定位的三维治疗计划可以显著提高靶区剂量均匀性,减少正常组织不必要的照射。对于特殊解剖患者的射野衔接具有优势。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乳腺根治术

8、后调强放疗v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摆位及靶区勾画原则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vIMRT放疗流程:v1.CT模拟机下定位扫描v2.勾画靶区,填写治疗计划单v3.设计制作放射治疗计划v4.复位+CBCT验证v5.安排放疗IMRT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v占用较多的人力和时间占用较多的人力和时间v每次照射时间延长可能降低生物效应每次照射时间延长可能降低生物效应v低剂量照射体积增大,增加了发生第二原发肿低剂量照射体积增大,增加了发生第二原发肿瘤的危险性瘤的危险性IMRT与放射诱发第二原发肿瘤与放射诱发第二原发肿瘤(HALL EJ et al.2013)vIMRT 可使生存可使生存10年病人第二原发肿瘤的发生率加年病人第二原发肿瘤的发生率加倍(倍(1%-1.75%)v正常组织受低剂量照射的容积明显增加正常组织受低剂量照射的容积明显增加 乳腺癌乳腺癌IMRT,照射剂量,照射剂量10Gy,正常组织容积,正常组织容积3675cc,常规治疗为,常规治疗为2404cc。vMu比常规治疗增加比常规治疗增加2-3倍,全身受漏射线照射量增倍,全身受漏射线照射量增加。加。LOGO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