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真题经典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对常见物理量的估计正确的是()A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B人的密度约为0.5103kg/m3C成都地区的气压略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D一只鸭子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约500N2小雪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不正确的是()A轻推案板,案板不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用刀切冻肉前先磨刀,是为了在压力相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C抽油烟机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排烟的D手盆的下水管处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可以有效地防止异味返回3一颗正在竖直向上飞行的子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立
2、刻停在空中B沿竖直方向向上做匀速运动C立刻向下加速运动D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下降4下列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A高压锅易煮熟食物气压越高,沸点越低B磨刀不误砍柴工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C拦河坝上窄下宽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D轮船浮在水面上利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浮力5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A高山上做饭要用高压锅B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C离心式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D潜水艇在水中上浮与下沉6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轻质杠杆(不计杠杆质量),将金属块C用细绳固定悬挂在杠杆上,其所受重力为G,先后分别用力F、F作用在杠杆B端,使杠杆在图所示的位置保持平衡。图中线段AB与
3、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线段AB表示力F的力臂BF=FCFGDFG7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A,容器中水的深度为40cm时,物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打开阀门B,使水缓缓流出,当物块A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即恢复原长没有发生形变),此时关闭阀门B弹簧受到的拉力F跟弹簧的伸长量L关系如图所示(不计弹簧所受的浮力,物块A不吸水)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打开阀门前物块A受到的浮力10NB物块A的密度0.610kg/m3C物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时
4、,弹簧伸长了2cmD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6103Pa8“蹦极”是运动员将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躁关节处,从高处竖直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时,其所受绳子的拉力F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运动员()Ato时刻重力势能最小B从起跳到to弹性绳的弹性势能一直变大C所受拉力F对运动员始终做功Dto到tn过程中动能不变二、填空题9打点计时器是测量 _的工具,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利用弹簧秤测量物体重力时出现的情景,该弹簧秤的测量范围是_,最小分度值是_牛,若该同学测得力如图所示为 _牛。10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公交车上,当公交车突然减速时,该同学会向_(选填
5、“前”或“后”)倾倒,这是由于他具有_。11生活中有很多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应用,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1)书包用宽的背带,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_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2)汽车窗户边放置有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逃生安全锤,一端设计成锥形的,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_受力面积的方法,来_压强,从而破坏玻璃窗逃生。(以上三空均填“增大”或“减小”)12如图所示,甲图地面粗糙、乙图地面光滑。质量分别为m、2m的两个物体在大小均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力的方向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则甲图中F对物体做的功 _乙图中F对物体做的功。当某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时,甲图中物体的动能 _乙图中物体的动能。(以上两空均选填
6、“大于”、“小于”或“等于”)13小金将长为0.6m、质量可忽略不计的木棒搁在肩上,棒的后端 A 挂一个40N 的物体,肩上支点O 离后端 A 为0.2m,他用手压住前端 B 使木棒保持水平平衡,如图所示,小金的质量为50kg,则此时肩对木棒的支持力大小为_N,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_N(g=10N /kg)。14风沿着房间窗外的墙面吹过,若房间内的空气几乎是静止,窗口悬挂的窗帘会向窗_(选填“里”或“外”)。这是因为: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15如图,OA=BA=10厘米,重物G=20牛顿,要使杠杆平衡,应该在B点作用上一个竖直向_的力,大小_牛顿。16如图所示为道路垃圾清扫
7、车,左右扫盘将垃圾扫至车下吸嘴的前方,风机使垃圾箱、吸管和吸嘴组成的风道产生高速气流,垃圾源源不断地被吸到垃圾箱中,实现路面清扫。这是由于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若垃圾车在清扫过程中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则垃圾车的机械能_,对地面的压强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三、解答题17小蛮用绳子拉木箱,请画出木箱的受力示意图。18如图所示,用杠杆(自重忽略不计)将重物吊起,O点是支点。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19利用滑轮设计一个升降装置,将其安装在房面上,通过它来把收割的麦子吊上房晾晒。请在方框内画出你的设计示意图。20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把钩码逐
8、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质量m/g100200300400500重力G/N12345_(1)把表格中的划横线的空格填写完整;(2)测量物体重力前,应将弹簧测力计在_方向调零;测物体重力时,使测力计弹簧伸长的力是_(填字母)A钩码的重力B钩码和测力计的总重力C钩码对弹簧的拉力D弹簧对钩码的拉力(3)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4)若干年后,若小明在我国建成的月球上的基地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实验。21小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
9、,小华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序号木块放置情况接触面情况接触面所受压力弹簧测力计示数1平放木板41.22平放木板61.83平放木板82.44平放棉布62.45平放毛巾62.8(1)在实验操作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_;(2)通过分析序号为_的三组实验数据可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小字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上表中序号为第1和第4 次的实验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做对吗?_,理由是;_。(4)分析序号为1、2、3 的三组实验数据可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
10、力大小的关系式是_。(5)某次实验中拉动木块由静止到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随时间 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 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像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_N 的水平拉力拉木块; 如果实验时木块受的拉力是1.8N,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_。A始终静止 B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6)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_。二22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操作过程如图所示。(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比较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 _的大小来比较的,该物理研究方法叫做 _法
11、;(2)通过比较图B和图 _这两图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通过比较D、E两图,可探究液体压强与 _的关系,可得出结论:_;(4)通过比较A、B、C三图,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在相同深度下各个方向的压强 _。二23小雨探究“圆锥形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1)由图步骤A、B、C、D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有关,与物体没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选填“有关”或“无关”)。(2)由图步骤A、_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3)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可计算出圆锥形物体的密度为_kg/m3,
12、该液体的密度为_kg/m3。(4)如果在步骤E中不小心使物体接触了容器底且与容器底部有力的作用,则所测液体密度将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5)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圆锥形物体从底部刚好接触水面开始缓慢没入水中,描绘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锥形物体的浸入深度h的变化关系图像与如图中相符合的是_。A B C D(6)小雨继续探究,如图中步骤F所示,圆锥形物体底部距离烧杯底部为2cm,把弹簧测力计的拉环固定在铁架台上,缓慢向空烧杯内加水,当所加水使圆锥形物体刚好浸没时(水未溢出),共向烧杯中加入_g的水。(已知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减少0.1N,弹簧的长度就缩短0.1cm,烧杯底面积为
13、300cm2)24小贝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将小球A,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会与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实验装置中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mA、mB且mAmB;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且12。(1)在开始探究前,小贝将小球A,B同时拉到与竖直方向成相同角度的位置,然后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到它们始终并排摆动且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均 _(选填“相同”或“不同”),且与小球的质量无关;(2)小贝通过如图的(甲)、(乙)所示的探究过程,他观察到B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
14、,经过思考可得出结论:小球的动能大小与 _有关;通过如图(乙)、(丙)所示的探究发现图(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动能的大小与 _有关;(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木块C将做 _运动;(4)在探究小球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有同学提议可以在水平面桌面上将同一根弹簧压缩相同的程度,分别弹出质量不同的小球去撞击木块,此时小球的动能 _(选填“相同”或“不同”),该方案 _(选填“正确”或“错误”)。25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验次数123钩码重446钩码上升的高度0.10.10.1绳端拉力1.81.61.8绳端移动距离0.30.4机械效率
15、(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2次实验是用_(选填“甲”或“乙”)图所示装置做的实验;(2)通过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3)小组同学再用第2次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做第3次实验,表中第3次实验中绳端移动距离漏记,但仍然计算出第3次的机械效率_。(保留3位有效数字)(4)用同一个滑轮组装置提升重物,所提物体越重,机械效率_。(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 )26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2N,高9cm,底面积40cm2;杯内水重3N
16、,水深7cm,(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水对杯底的压强;(2)水对杯底的压力;(3)水杯对桌面的压强。27如图所示是一辆“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表是该款概念车的部分主要参数。该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其总重的0.2倍,g取10N/kg。质量m/kg360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S/cm2200总体积V/m30.8(1)求该车空载停在水平路面上时对水平面的压力。(2)当两人坐上该车时,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5105Pa,求车上两人的总质量。(3)若该车载人后总质量为450kg,当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求此过程
17、中该车受到的牵引力;若此载人概念车不慎落入水中,假设该车密闭较好一直未进水,求载人概念车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28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重480N的物体提高5m,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小明做的有用功、总功;(2)动滑轮的重力;(3)用此滑轮组吊起600N的物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C【详解】A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故A错误;B人的密度与水接近,约为1.0103kg/m3,故B错误;C成都地区的地势较低,气压略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符合实际,故C正确;D一只鸭子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约30N,故D错误。故选C
18、。2A解析:A【详解】A轻推案板,案板不动,即案板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则推力等于静摩擦力,故A的解释错误;B切冻肉前先磨刀,是为了在压力相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B的解释正确;C在液体和气体中,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抽油烟机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排烟的,故C的解释正确;D上端开口、底部相连的容器叫连通器,手盆的下水管处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可以有效地防止异味返回,故D的解释正确。故选A。3B解析:B【详解】子弹正在竖直向上飞行,若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子弹将沿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故选B。4A解析:A【详解】A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故A错误,
19、符合题意;B由可知,在力不变的情况下,接触面积越小,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砍柴更轻松,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可知,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则修筑大坝时应上窄下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轮船内部空心,排开液体体积更多,则由可知可产生更大的浮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5D解析:D【详解】A高山上大气压低,导致液体的沸点降低煮东西不容易熟,所以做饭要用高压锅,故A不符合题意;B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汽水被压进吸管里故B不符合题意;C抽水机是利用水泵内叶片的旋转,把水泵内的水甩出后,外界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进水泵里,故C不符合题意.;D潜水
20、艇的上浮与下沉是与物体的浮沉条件有关,与大气压无关,故D符合题意。故选D。6D解析:D【详解】A支点到力F的作用线的距离是力臂,故线段OA表示力F的力臂,故A错误;B根据杠杆平衡原理,阻力乘以阻力臂的值不变,而力臂由OB变为了OA,力臂的变长,动力F变小,故B错误;C动力臂 OB大于阻力臂,故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故 FG,故C错误;D动力臂 OA大于阻力臂,故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故 FG,故D正确。故选D。7D解析:D【详解】A打开阀门前,物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则V排VA(0.1 m)31103m3所以F浮水gV排1.0103kg/m310N/kg1103m310N故A正确;B
21、当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物块A是处于漂浮状态,故F浮G得水gV排AgVA所以水VAAVA则A水水1.0103kg/m30.6103kg/m3故B正确;CD漂浮时,物块受平衡力,由题意知GF浮水gV排1.0103kg/m310N/kg(1)1103m36N全部浸没时,根据物块A受平衡力作用可知:弹力FF浮G10N6N4N由图象可知此时弹簧伸长了L2cm,所以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水深h40cm2510cm2cm34cm0.34m水对容器底部压强p水gh1.0103kg/m310N/kg0.34m3.4103Pa故C正确,D错误。故选D。8A解析:A【详解】做蹦极运动时,重力势转化为动能,当绳子被
22、拉伸时,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A有图像可知,to时刻,绳子拉力最大,绳子被拉伸最长,运动员在最低处,此时弹性势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故A项符合题意;B从起后到运动员到达绳子自然长度时,绳子没有被拉伸,绳子拉力为零,弹性势能为零,超过自然长度后,绳子被拉伸,弹性势能增加,故B项不符合题意;C从起后到运动员到达绳子自然长度时,绳子没有被拉伸,拉力为零,所以该过程拉力对运动员不做功,故C项不符合题意;Dto到tn过程中,拉力F变小,即弹性势能减小,说明动能在减小,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9时间 08N 0.4 3.2 【详解】1实验室常用打点计时器来测量时间。245读图可知,弹簧秤最大刻度
23、值是8N,该弹簧秤的测量范围是08N ;2N被分成了5等份,分度值是0.4N,弹簧秤的示数为2N+0.4N3=3.2N10前 惯性 【详解】1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当公交车突然减速时,该同学下半身随车一起减速,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倾倒。11增大 减小 增大 【详解】(1)1书包用宽的背带,增大了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根据可知,可以减小压强。(2)23逃生安全锤有一端设计成锥形,锥形的一端面积小,这是在压力一定时,根据可知,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从而破坏玻璃窗逃生。12F解析:等于 小于 【详解】1根据题意,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
24、的距离s,根据WFs可知,甲图中F做的功等于乙图中F做的功。2两物体速度相同,但乙中物体质量大,故乙中物体动能大。13B解析:540 【详解】1由题意可知,此杠杆以O为支点,动力为手对木棒B端的压力F,阻力大小等于物重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FOB = GOA代入数据有F0.4m=40N0.2m解得F = 20N,即手压木棒的压力大小为20N,木棒处于静止状态,由受力分析及力的平衡条件可得,木棒对肩的压力大小为F压=F+G=20N+40N=60N因木棒对肩的压力与肩对木棒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肩对木棒的支持力大小为60N。2由题意可知,小金的重力为G=mg=50kg10N/kg
25、=500N对整体受力分析有,整体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地面支持力F支,因整体受力平衡,又因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540N。14外 小 【详解】12当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来时,窗帘外侧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内侧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窗帘受到向外的压强大于向内的压强,把窗帘压向窗户外面。15上 10 【详解】1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由图可知当动力作用在B点,方向跟杠杆OB竖直向上时动力臂最长、动力最小。2动力臂O解析:上 10 【详解】1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
26、,动力越小,由图可知当动力作用在B点,方向跟杠杆OB竖直向上时动力臂最长、动力最小。2动力臂OB=10cm+10cm=20cm阻力臂OA=10cm,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OB=GOA则F=10N16小 变大 变大 【详解】1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2垃圾车在清扫过程中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垃圾被吸到垃圾箱中,车的质量变大,速度不变、高度不变,动能和解析:小 变大 变大 【详解】1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2垃圾车在清扫过程中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垃圾被吸到垃圾箱中,车的质量变大,速度不变、高度不变,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大,机械能变大。3车的质量变大,对地面的压力变大,受力面
27、积不变,则压强变大。三、解答题17【详解】以木箱的重心为作用点,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作支持力F支,支持力小于重力,沿绳子向上的拉力F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故受力示意图如下解析:【详解】以木箱的重心为作用点,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作支持力F支,支持力小于重力,沿绳子向上的拉力F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故受力示意图如下18【详解】延长力F1的作用线,从支点O向F1的作用线引垂线段,垂线段的长即为其力臂l1;杠杆受到的阻力是物体对杠杆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杠杆上,由此画出阻力F2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解析:【详解】延长力F1的作用线,从支点O向F1的作用线引垂线段,垂线段的长即
28、为其力臂l1;杠杆受到的阻力是物体对杠杆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杠杆上,由此画出阻力F2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9【详解】可以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人站在阳台上将麦子提上楼来,拉力的方向向上,故将绳子一端先连接在动滑轮的钩上,依次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和下面的动滑轮,如下图所示:解析:【详解】可以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人站在阳台上将麦子提上楼来,拉力的方向向上,故将绳子一端先连接在动滑轮的钩上,依次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和下面的动滑轮,如下图所示:20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竖直 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能 【详解】(1)1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除了要测量物体
29、的质量和重力外,还需要计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解析: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竖直 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能 【详解】(1)1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除了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外,还需要计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故表格中的划横线的空格应加上重力与质量的比值。(2)2测量物体重力时,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调零。3弹簧向下伸长,钩码对弹簧有向下的力,使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对弹簧的拉力,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3)4由表中数据可知,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成正比例函数关系,故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4)5物体在月球上也受到重力,故可
30、以完成该实验。21使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摩擦力 2、4、5 不正确 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2.0 C 没有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接触面解析:使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摩擦力 2、4、5 不正确 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2.0 C 没有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均匀) 【详解】(1)1在实验操作中,用弹簧测力计沿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摩擦力,读出拉力就测量出了摩擦力。(2)2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需要保持压力的大小不
31、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因此应该分析序号2、4、5的三组实验数据。(3)34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要控制接触面情况相同,而第1和第4 次两次实验中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故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即没有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4)5通过分析实验1、2、3可知,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成正比,比值为0.3,关系式表达为(5)6分析图乙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2.0N的力。7当木块受到的拉力是1.8N时,木块可能静止(还没拉动),也可能匀速直线运动(已经拉动了,且由乙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等于1.8N),故C
32、正确。(6)8如果没有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均匀,会造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从而影响摩擦力的测量结果。二22高度差 转换法 D 增大 液体密度 深度一定时,液体压强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等 【详解】(1)12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解析:高度差 转换法 D 增大 液体密度 深度一定时,液体压强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等 【详解】(1)12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液面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2)34要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和金属盒的方向相同,改变液体深度,图B、D符合要求
33、,分析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56比较D、E两个图可知,金属盒所处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因此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由于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分析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深度一定时,液体压强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4)7比较A、B、C三个图,液体的密度和金属盒所处的深度相同,金属盒的方向不同,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金属盒处的液体压强相同,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在相同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二23排开液体的体积 无关 DE 4103 0.8103 偏大 B 1400 【详解】(1)1由图ABC可知,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变大,弹簧测
34、力计解析:排开液体的体积 无关 DE 4103 0.8103 偏大 B 1400 【详解】(1)1由图ABC可知,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根据F浮=G-F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则说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2由图CD可知,物体浸没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根据称重法,物体受到浮力大小相同,则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2)3由步骤ADE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根据F浮=G-F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这说明:物体受到的
35、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3)4由图AC可知,根据称重法,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水=G-F=4N-3N=1N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4103kg/m35由图AE可知,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液=G-F=4N-3.2N=0.8N液体的密度=0.8103kg/m3(4)6如果在步骤E中不小心使物体接触了容器底且与容器底部有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浮力变大,则所测液体密度将偏大。(5)7因为圆锥形物体“下小上大”,所以随着圆锥形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排开水的体积也增加,但是排开水的体积增大的幅度在变大,根据F浮=液gV排知,浮力变大,且浮力增大的幅度在变大;根据F浮=G-F
36、可知,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且测力计示数变小的幅度在变大(即图线逐渐变陡),到圆锥体完全浸没后,浮力不变,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变,故B图符合题意。(6)8圆锥体的体积V=10-4m3=100cm3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水=G-F=4N-3N=1N由称重法可知拉力减小1N,由于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减少0.1N,弹簧的长度就缩短0.1cm,故弹簧缩短了0.1cm=1cm由(5)可知物体的高度是2cm,圆锥形物体底部距离烧杯底部为2cm,所以需要加水的体积为V加=S(h1+h2+h)-V=300cm2(2cm+2cm+1cm)-100cm3=1400cm3加水的质量m加=水V加=1g/cm31400cm
37、3=1400g24相同 质量 速度 匀速直线 相同 错误 【详解】(1)1检查仪器时,将小球A、B同时拉到与竖直方向成相同角度的位置,然后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到它们始终并排解析:相同 质量 速度 匀速直线 相同 错误 【详解】(1)1检查仪器时,将小球A、B同时拉到与竖直方向成相同角度的位置,然后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到它们始终并排摆动且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说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均相同,且与小球的质量无关。(2)2由于mAmB,两球拉到与竖直方向成的角度相同,它们的速度相同,B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说明B球的动能更大,因此可得速度相同时,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3乙丙两图,小
38、球的质量相同,12,所以丙图小球的速度更大,图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些,说明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3)4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它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4)56在水平面桌面上将同一根弹簧压缩相同的程度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转换成小球的动能,所以不同小球的动能是相同的;小球的动能与其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由于小球的动能不变,改变其质量,因而小球的速度也会发生改变,所以该方案存在两个变量,故错误。25乙 越低 83.3% 越高 【详解】(1)1实验2中,所以所以实验2是用乙图做的实验。(2)2实验1中,所以所以实验1是用甲图做的实验,由表中第解析:乙 越低 83.3% 越高 【
39、详解】(1)1实验2中,所以所以实验2是用乙图做的实验。(2)2实验1中,所以所以实验1是用甲图做的实验,由表中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即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3)3由表中第2次实验数据可知,绳端移动的距离是钩码上升高度的4倍,第三次实验使用同样的装置,则第3次实验绳端移动距离机械效率(4)4比较第2、3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用同一个滑轮组装置提升重物,所提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26(1)700Pa;(2)2.8N;(3)1250Pa【详解】解:(1)杯内水对杯底的压强p=水gh=1.0103kg/m310N/k
40、g710-2m=700Pa(2)由可得,水对杯底解析:(1)700Pa;(2)2.8N;(3)1250Pa【详解】解:(1)杯内水对杯底的压强p=水gh=1.0103kg/m310N/kg710-2m=700Pa(2)由可得,水对杯底的压力F=pS=700Pa4010-4m2=2.8N(3)水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所以水杯对桌面的压力F=G水+G杯=3N+2N=5N水杯对桌面的压强=1250Pa答:(1)水对杯底的压强为700Pa;(2)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8N;(3)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250Pa。27(1)3600N;(2)140kg;(3)900N;4500N【详解】解:(1)该车空载停在
41、水平路面上时对水平面的压力(2)当两人坐上该车时,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5105Pa,根据解析:(1)3600N;(2)140kg;(3)900N;4500N【详解】解:(1)该车空载停在水平路面上时对水平面的压力(2)当两人坐上该车时,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5105Pa,根据可知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则人和车的总重力车上两人的总重力车上两人的总质量(3)若该车载人后总质量为450kg,则总重力当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牵引力若此载人概念车不慎落入水中,假设该车密闭较好一直未进水,若载人概念车在水中浸没时排开水得体积为受到的浮力 G总所以,载人车会漂浮在水面,浮力等于重力等
42、于4500N。答:(1)该车空载停在水平路面上时对水平面的压力为3600N;(2)车上两人的总质量为140kg;(3)此过程中该车受到的牵引力为900N;载人概念车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4500N。28(1)2400J,3000J;(2)120N;(3)【详解】解:(1)小明做的有用功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小明做的总功(2)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功为动滑轮的重力为(3)解析:(1)2400J,3000J;(2)120N;(3)【详解】解:(1)小明做的有用功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小明做的总功(2)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功为动滑轮的重力为(3)用此滑轮组吊起600N的物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1)小明做的有用功为2400J,总功为3000J;(2)动滑轮的重力为120N;(3)用此滑轮组吊起600N的物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