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版)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重点中学试卷优质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物理常识,说法正确的是()A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B一个中学生所受重力大约是4570NC我们当地的大气压强约为1000 PaD一个标准大气压可支持的水柱高约为760 mm2壁虎爬在竖直的墙面上静止不动,则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墙对壁虎的支持力和壁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墙对壁虎的摩擦力和壁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壁虎对墙的压力和墙对壁虎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墙对壁虎的摩擦力和墙对壁虎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3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
2、所受重力是相互作用力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同一个力C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和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如果物体所受的力同时全部消失,它将在原位置保持静止状态4科学知识可以通过对自然的探究获得。探究下列事实,具有减少摩擦作用的是()A泥鳅体表有一层滑粘的液体B蛇的体表覆盖粗糙的鳞片C蜈蚣腹部有许多足D啄木鸟有尖尖的喙5如图所示,水面下两艘完全相同的潜艇,一艘正在上浮,另一艘正在下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下潜的是甲艇B潜艇下潜时,所受的浮力不断增大C两艘潜艇所受的重力相同D两艘潜艇所受的浮力相同6如下图所示,下列工具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羊角锤B筷子C开瓶器D扳手7如
3、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质量相等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 有体积均为400cm2的长方体物块A、B,己知物块B的密度为0.25103kg/m3,现用细线 将A、B两物块分别与天花板和容器底部相连,使其部分浸入水中,如图甲、乙所示, 此时物块A、B均有体积露出水面,且细线的拉力均为F,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拉力F的大小为2 NB物体A的密度为1.25 g/cm3C甲、乙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相等D放入物体后,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8如图甲所示,小球从竖直放置的弹簧正上方一定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从a处开始接触弹簧,压缩至c处时弹簧最短,从a至c的过程中,小球在b处速度最
4、大,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从a至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a处时小球受到的弹力等于自身重力B小球在c处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C在ab段小球所受弹力小于重力,处于加速运动阶段D在bc段弹簧的弹性势能由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而来二、填空题9在跳板跳水这项运动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和,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_,后者主要是运动员的_。10小张同学行走时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体向前倾倒。对此情景合理的解释是:小张原来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当他的_(选填“脚”或“上身”)的运动状态突然改变时,_,
5、所以身体向前倾倒。11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重量为6N的实心正方体上端受到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其下底面有一半面积与水平桌面接触,此时物块恰好保持静止状态。则测力计的示数为_ N,此时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 Pa。12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时,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所受摩擦力为 _N;当拉力增大到3N时,木块所受摩擦力为 _N;木块的动能 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3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两物体A、B用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住,放入水中后,A有四分之一体积露出水面,细线被拉直。已知A重4N,B受到的浮力为
6、8N,A、B密度之比为25,则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 _N,物体B受到重力为 _N,物体B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_N。14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离站台边缘1m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上候车,这是因为列车驶过时,其两侧空气流动速度_,气压_,人靠近时容易被压向列车而发生危险15小明推着购物车在超市购物,如图所示,购物车与货物的总重为100N,B、C点为车轮与地面的接触点,当购物车前轮遇到障碍物时,小明先后两次在A点对购物车施加竖直方向的作用力,使车的前后轮分别越过障碍物。(1)越过障碍物的推车,可视为杠杆,图甲中小明在A点施加的力F甲方向为竖直向_;(2)小明对A点第一次
7、的施力大小为F甲,第二次的施力大小为F乙,比较F甲与F乙的大小关系_(选填“”或“=”)。16如图甲图所示,水平面上一物块受水平推力F的作用做直线运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块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第2s时物块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_N,此时推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 _W;与第2s时相比,第4s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将 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三、解答题17在如图中画出足球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18如图所示,硬棒 AC 绕O 点转动,在 B 点施加动力 F1时,棒刚好处于静止状态请你画出阻力 F2的力臂L2和作用在 B 点的最小动力 F1。19画
8、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20小瑾同学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被测物体质量m(kg)重力G(N)比值G/m(N/kg)物体10.10.999.9物体20.21.969.8物体30.32.919.7(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_、_;(2)实验时,为得到重力与质量关系,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_;(3)小华同学通过学习,知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她在分析了小瑾的测量数据后,认为小瑾的测量数据有问题,接着便直接修改了数据,质量0.1kg,重力0.99N改成0.98N;质量0.3kg,重力2.91N改成2.94N;你认为小华的做法 _(选填“合理
9、”或“不合理”),其理由是 _。2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小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 _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比较甲和乙两组数据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_;(3)小华比较甲和丙两组数据得出结论是: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老师指出这样得出的结论是不对的,理由 _;完成了滑动摩擦力的探究,好学的小华又对空气阻力充满了好奇;逆风骑自行车时,弯着身体,会省力些;雨天,撑伞逆风行走时,风速越大,行走越困难;这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猜想可能与
10、物体的迎,风面积和风速有关;为验证以上猜想,小华选用了如下器材:可调速电风扇(高、中、低三挡)、弹簧测力计、面积不同的塑料挡板三块、光滑玻璃板(小车与玻璃板的摩擦不计)、小车;(4)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用电风扇向小车及挡板吹风,模拟小车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根据 _的知识,当小车静止时通过弹簧测力计即可测出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5)小华在探究风速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时,保持迎风面积一定,测得数据如下:风速低中高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N0.82.23.8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6)小华还想探究迎风面积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请你帮他设计出主要的实验步骤:_;(7)你认为
11、影响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的因素可能还有 _(写出一个)。二2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_程度来确定的。(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_(3)分析比较图_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4)物理学中用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是_。二23小陶子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他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已知物体A的底
12、面积为20cm2)(1)步骤A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用弹簧测力计挂着物体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所示(液体均未溢出),观察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2)在实验步骤C中物体所受浮力F浮_N;(3)分析实验步骤A、B、C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C、E,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有关;(4)他还根据相关数据算出了步骤B中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_N,步骤E中盐水的密度是_kg/m3;(5)小陶子还想利用一个密度为0.9g/cm3的小球来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具体方法如下:取一个容积为100mL的空烧杯,并放入小球;在烧杯中缓慢倒入密度为0.8g/cm3酒精,发现倒入
13、32g的酒精后,恰好将烧杯装满;取出小球,擦干表面的酒精,并将烧杯中的酒精倒掉,擦干烧杯再次放入小球,然后缓慢倒入某液体,发现倒入56g的该液体恰好将烧杯装满。则:该小球在该液体中的状态是_(选填“沉底”、“悬浮”或“漂浮”),小球的质量是_g,此该液体的密度是_g/cm3。24为了“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用质量不同的同种材质小球进行如图甲所示实验,小球到达长木板水平面撞击木块后,木块移动一定距离(如图乙);组别小球质量/g高度/cm木块移动的距离/cm1251514.8225101032555.0410104.05?102.0(1)由表中第1、2、3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物
14、体的动能大小跟 _有关;(2)从上表中数据可推测第5组实验中,小球的质量约 _克左右;(3)小明发现小球从斜面滚下时,经常出现木块被撞出长木板后掉在了地上,在不改变长木板的长度时,他该如何改进实验装置:_。25某同学在做“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时,采用“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实验记录如下表:钩码重/N钩码升高/m弹簧测力计示数/N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m机械效率20.051.0A:B:(1)完成表格两个数据的计算。A:_;B:_;(2)如果第二次实验时用“两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滑轮规格同前)组成的滑轮组来提升同样的钩码做实验,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_,机械效率将_(均选填“变
15、大”、“变小”或“不变”);(3)某次实验时将绳子自由端匀速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记为F,钩码重记为G,动滑轮重记为G,绳自由端移动距离记为s,钩码提升高度记为h,不计绳子重及摩擦,则下列关于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关系中错误的是_。A B C D(4)小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次数物重物体上升高度拉力机械效率120.11.0230.11.4360.12.5分析数据可知,提高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小华所用动滑轮的重一定小于_N。26如图所示,底面积为200cm2、重为10N、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内装有0.2m深的水,静止置于水平桌面上;用细线吊着质
16、量为3kg的实心正方体A,使其一半体积浸入水中静止时,细线受到拉力为25N,(g取10N/kg)求:(1)实心正方体A受到的浮力;(2)实心正方体A的密度;(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27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时,物块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2)物块A受到的浮力;(3)往容器缓慢加水,至物块A刚好浸没水中,立即停止加水,弹簧伸长了3cm,此时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拉力F。28小杰家装修房子时需要往楼上运送材料
17、,她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一次运送材料时用500N的拉力,在20s内将重为800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10m,那么在此过程中请你解答以下问题:(1)利用此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多少?(2)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3)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A【详解】A、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0.1kg左右,托起两个鸡蛋的力为FGmg0.1kg10N/kg1N故A正确;B、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故B错误;C、我们生活的环境气压在105Pa左右;故C错误;D、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13105Pa,可以支持的水柱高
18、约为h10.13m左右;故D错误。故选A。2B解析:B【详解】A墙对壁虎的支持力和壁虎受到的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墙对壁虎的摩擦力和壁虎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C壁虎对墙的压力和墙对壁虎摩擦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墙对壁虎的摩擦力和墙对壁虎的支持力,方向不是相反的,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B。3C解析:C【详解】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方向垂直桌面向下;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因为受地球的吸引,作用在物体上,方向是
19、竖直向下,故两个力不是同一个力,故B错误;C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方向向左,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方向向右,作用在物体上,且大小相等、同一直线,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如果物体所受的力同时全部消失,因为物体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一直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C。4A解析:A【详解】A泥鳅的体表渗出的黏液,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B蛇的体表覆盖粗糙的鳞片,有利于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使其能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同时也是增大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C蜈蚣腹部有许多足,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D啄木鸟有尖尖的喙,
20、是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D解析:D【详解】AC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水舱中的水的重力来改变自身重力的,要使潜水艇上浮,应使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大于潜水艇的重力,所以水舱中水较少时潜水艇上浮,甲图潜艇水舱中的水较少,说明甲潜艇的重力较小,故甲图为上浮时的情景,乙图为下潜时的情景,故AC错误;B根据知,在没露出水面前,潜艇下潜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的浮力不变,故B错误;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潜水艇所受的浮力等于潜水艇排开水的重力,因甲、乙两种情景潜水艇排开水的重力相等,故所受的浮力相等,故D正确。故选D。6B解析:B【详解】A羊角锤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故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
21、,故A不符合题意;B筷子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故动力大于阻力,是费力杠杆,故B符合题意;C开瓶器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故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D扳手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故动力大于阻力,是费力杠杆,故D符合题意。故选B。7D解析:D【详解】A GB= mBg=BgVB=0.25103kg/m310N/kg40010-6m3=1N乙容器中B受到的浮力为:FB浮=水gVB排=水gVB=1.0103kg/m310N/kg40010-6m3=3N细线对B的拉力:F=FB浮-GB=3N-1N=2N,故A正确;BA的重力为:GA=FA浮+F=FB浮+F=3N+2N=5NA=1,25 103k
22、g/m3=1.25g/cm3故B正确;C已知甲、乙两容器完全相同,且内面装水质量相等,而:VA=VB,VA排=VB排,两容器中水面高度的变化量相等,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可知,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相等,C正确;D因为: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甲=G容+G水+GA排;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乙=G容+G水+GB;而VA排= VB排GB,故F甲 F乙,D错误8C解析:C【详解】A球在a处时,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没有被压缩,小球只受重力作用,不受弹力,故A错误;B球在c点时,弹簧的形变量最大,小球受到竖直向上的弹力大于自身竖直向下的重力,合力向上,所以小球在c点时受到的弹力和小球自身重力不是一对平衡
23、力,处于非平衡状态,故B错误;C球在ab段时,弹簧的形变量较小,小球受到竖直向上的弹力小于自身竖直向下的重力,合力向下,所以小球做向下的加速运动,故C正确;D球在bc段时,弹簧的形变量较大,小球受到竖直向上的弹力大于自身竖直向下的重力,合力向上,所以小球做向下的减速运动,小球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减小的能量都转化成弹簧的弹性势能,故D错误。故C正确。二、填空题9形状 运动状态 【详解】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时候,跳板会变弯,力改变了跳板的形状。2同时跳板也对运动员施力,将运动员弹起,力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10脚 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
24、态继续向前运动 【详解】12小张原来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行走时脚被石块绊了一下,他的脚停止了运动,即他的脚的运动状态突然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身体向前倾倒。11F解析:6 【详解】1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4.6N。2边长为10cm,重量为6N的实心正方体上端受到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此时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T=6N-4.6N=1.4N其下底面有一半面积与水平桌面接触,故此时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点睛】本题考查测力计读数及力的平衡和压强公式的运用,难度中等。126 2.6 增大 【详解】1由图可知,该测力计的每一个大格是1N,每一个
25、小格是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6N。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故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6N。2当拉力增大到3N后,因为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仍等于重力,没有变化,而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2.6N。3拉力增大后,由于拉力大于摩擦力,木块将做加速运动,木块的速度增大,质量不变,木块的动能增大。13A解析:10 0 【详解】1由题知,A、B密度之比 ,由可得A、B所受的重力之比已知A、B的体积相同,设均为V,A有四分之一体积露出水面,则A排开水的体积B
26、排开水的体积则A、B所受的浮力之比 由题知,B受到的浮力因则A受到的浮力23A受到向上的浮力、向下的重力和拉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细线对A的拉力大小因为且所以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14快 小 【详解】人离火车太近,火车开动时,使人和火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快,压强变小,离站台远的地方气体相对流速较慢,压强较大,人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强大的气流压向列车,从而造成危险15下 F甲F乙 【详解】(1)1小明先后两次在A点对购物车施加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图甲中,假设小明在A点对购物车施加竖直向上的力,推车可视为杠杆,推车自身的重力是阻力,小明在A点的解析:下 F甲F乙 【详解】(1)1小明先后两次在A点对
27、购物车施加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图甲中,假设小明在A点对购物车施加竖直向上的力,推车可视为杠杆,推车自身的重力是阻力,小明在A点的力是动力,C点是支点,B点车轮往上移动,C点车轮静止不动,这样推车不能越过障碍物,不符合题意,假设不成立,小明在A点对购物车不是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假设小明在A点对购物车施加竖直向下的力,推车可视为杠杆,推车自身的重力是阻力,小明在A点的力是动力,这时B点车轮静止不动,C点车轮往上移动,B点是支点,这样推车能越过障碍,符合题意,假设成立,小明在A点对购物车施加竖直向下的力。(2)2由1解析可知,小明在A点对购物车施加竖直向下的力,是F甲,这个力是动力,动力臂是,购物车自身
28、的重力是G,这个重力是阻力,作用在购物车重心O,阻力臂是支点B到重力作用线的距离,大小是,越过障碍物这个过程可近似看作是平衡状态,根据杠杆的平衡原理可知代入数据可知图乙中是B点车轮越过障碍物,假设小明在A点对购物车施加竖直向下的力,推车可视为杠杆,推车自身的重力是阻力,小明在A点的力是动力,这时B点车轮静止不动,C点车轮往上移动,B点是支点,这样推车不能越过障碍,不符合题意,假设不成立,假设小明在A点对购物车施加竖直向上的力,推车可视为杠杆,推车自身的重力是阻力,小明在A点的力是动力,这时C点车轮静止不动,B点车轮往上移动,C点是支点,这样推车能越过障碍,符合题意,假设成立;综上所述,图乙中小
29、明在A点对购物车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动力臂是动力臂是1.2m;购物车自身的重力是阻力,阻力臂是支点C到重力作用线的距离,大小是,越过障碍物这个过程可近似看作是平衡状态,根据杠杆的平衡原理可知代入数据可得综上所述、那么。1624 不变 【详解】由vt图象丙可知,03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速度为6m/s,在36s内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在69s内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12由F解析:24 不变 【详解】由vt图象丙可知,03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速度为6m/s,在36s内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在69s内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12由Ft图象乙可知,03s过程拉力F14N,由二力平
30、衡条件可知,第2s时物块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4N;此时推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PFv4N6m/s24W3因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4s时物体做减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仍然为4N,即与第2s时相比,第4s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三、解答题17【详解】足球对斜面的压力作用点在斜面,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如图所示解析:【详解】足球对斜面的压力作用点在斜面,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如图所示18【详解】由题知道,O 为支点,延长 F2 的作用线,从O 点作 F2 作用线的垂线即为 L2;阻力与阻力臂一定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若动力臂最长,则要使
31、施加的力最小。作用在 B 点的力,当以解析:【详解】由题知道,O 为支点,延长 F2 的作用线,从O 点作 F2 作用线的垂线即为 L2;阻力与阻力臂一定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若动力臂最长,则要使施加的力最小。作用在 B 点的力,当以 OB为动力臂时为最长力臂,从 B 点作 OB 的垂线,方向向上,即为最小动力 F1,如下图19【详解】图中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一种是由两根绳子承担重物,一种是由三根绳子承担重物,要想最省力,应选用三根绳子承担的绕法,即从动滑轮的上挂钩开始缠绕,如图所示:解析:【详解】图中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一种是由两根绳子承担重物,一种是由三根绳子承担重物,要想最省力,应
32、选用三根绳子承担的绕法,即从动滑轮的上挂钩开始缠绕,如图所示:20弹簧测力计 天平 使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不合理 实验的误差不可避免,应尊重事实 【详解】(1)12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解析:弹簧测力计 天平 使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不合理 实验的误差不可避免,应尊重事实 【详解】(1)12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需要测量重力及质量的大小,所以需要用到弹簧测力计及天平。(2)3实验时,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使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3)45实验中难免会出现误差,但是绝不能随意修改数据,应以实验测量的数据为准,若出现误差较大的
33、情况,可以多测几次,故小华修改数据的做法是不正确的,理由是:实验的误差不可避免,应尊重事实。21匀速直线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二力平衡 在迎风面积相同时,风速越大,阻力越大 保持电风扇风速不变,在小车上放置质量相解析:匀速直线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二力平衡 在迎风面积相同时,风速越大,阻力越大 保持电风扇风速不变,在小车上放置质量相同、面积不同的塑料挡板,分别测出小车所受到的空气阻力 物体的形状、相对空气速度、空气密度等 【详解】(1)1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34、,木块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知道,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2由图甲和乙所示实验可知,物体间的压力相等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乙中接触面粗糙,测力计示数越大,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越大,由此可知: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3)3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要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由图甲和丙所示实验可知,物体间的压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同,故不能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4)4实验时,空气的阻力不能直接测量,但是当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知道,拉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通过弹簧测力计即
35、可测出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5)5表格中的数据是探究风速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时,保持迎风面积一定,测得的;根据控制变量法,概括得出结论是:在迎风面积相同时,风速越大,阻力越大。(6)6小华还想探究迎风面积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实验时,应控制风速不变,所以具体步骤是:保持电风扇风速不变,在小车上放置质量相同、面积不同的塑料挡板,分别测出小车所受到的空气阻力(7)7根据物体运动时,空气对物体产生阻力的大小应注意分析物体本身和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物体的形状、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空气密度等等。二22形变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丁 压强 【详解】(1
36、)1 海绵的程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比较压力作用效果。解析:形变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丁 压强 【详解】(1)1 海绵的程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比较压力作用效果。(2)2从乙丙中可以看出,砖块对海绵的压力大小相同,丙中受力面积小,海绵的形变大,说明: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3乙丁中,受力面积相同,丁图中海绵受到的压力大,海绵的形变程度大,说明: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4)4物体学中用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二232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密度 1
37、 1.2103 漂浮 54 1.1 【详解】(1)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4N,其示数为8N。(2)解析:2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密度 1 1.2103 漂浮 54 1.1 【详解】(1)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4N,其示数为8N。(2)2在实验步骤C中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GF8N6N2N(3)3分析实验步骤A、B、C可知,随着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所受浮力也增大,说明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4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C、E可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浮力不同,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4)56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步骤B中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等
38、于浮力的大小,即FF浮B8N7N1N在步骤C中,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2N,在步骤E中,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E8N5.6N2.4N物体排开盐水的体积等于C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的体积,所以V排水V排液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所以盐水的密度为(5)789取一个容积为100mL100cm3的空烧杯,并放入小球;在烧杯中缓慢倒入密度为0.8g/cm3酒精,发现倒入32g的酒精后,恰好将烧杯装满;酒精的体积为则小球的体积为V100cm340cm360cm3小球的质量为m球球V0.9g/cm360cm354g设小球悬浮或沉底,则倒满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为V液100cm360cm340cm3则液体的密度为液体的密度大
39、于球的密度,故球在液体中是漂浮的。9球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为液体的体积为V液100cm3V0.0001m3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液体的质量为即解得液1.1103kg/m31.1g/cm324速度 5 见解析 【详解】(1)1根据表中第1、2、3组数据可知,小球的质量相同,滚下的高度不同,高度越高,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具有的动能越大,解析:速度 5 见解析 【详解】(1)1根据表中第1、2、3组数据可知,小球的质量相同,滚下的高度不同,高度越高,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具有的动能越大,故可以得出结论:动
40、能的大小与速度有关。(2)2根据表格中的组别2、4可知,小球滚下的高度相同,质量不同,木块移动的距离不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高度一定时,木块移动的距离与质量成正比。第5组实验中的高度与2、4组的高度相同,第5组实验中木块移动的距离是第4组的一半,则小球的质量为第4组的一半,即小球的质量为5g。(3)3木块滑出木板了,则小车的动能过大,由于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有关,所以采取的方法有:木块滑出木板了,则小车的动能过大,减小小车动能的方法是降低小车释放高度,以减小小车的速度。2515 66.7% 变小 变小 B 增加提升的物重 1 【详解】(1)12由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n=3,故绳子自由端移
41、动距离s=nh=30.解析:15 66.7% 变小 变小 B 增加提升的物重 1 【详解】(1)12由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n=3,故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nh=30.05m=0.15m故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为0.15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6.7%。 (2)34改用二个动滑轮二个定滑轮来提升原来的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多了,根据可知比以前更省力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提升物体重力不变,动滑轮重力增大了,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额外功增多了,所以机械效率变小。(3)5A有用功为W有=Gh,总功为W总=F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C不计绳子重及摩擦,有用功
42、为W有=Gh,总功为W总=(G+G)h,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故B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不计绳子重及摩擦,额外功W额=Gh,总功为W总=Fs,有用功W有=W总-W额=Fs-Gh所以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4)67由1、2、3次数据知,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故增加物重可以提高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当物体越重时,对滑轮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所以第一次实验受摩擦力的影响最小,小华所用动滑轮的自重一定小于G动=nF-G物=31N-2N=1N故小华所用动滑轮的重一定小于1N。26(1)5N;(2)3103kg/m3;(3)2.75103Pa【详解】解:(1)实心正方体A的重力根据称重法可知实心正方体A受到的浮力(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实心正方体A排开水的体解析:(1)5N;(2)3103kg/m3;(3)2.75103Pa【详解】解:(1)实心正方体A的重力根据称重法可知实心正方体A受到的浮力(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实心正方体A排开水的体积物体的体积实心正方体A的密度(3)容器内水的体积水的重力实心正方体A对水的压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故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答:(1)实心正方体A受到的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