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经济合同管理规范经济合同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合同之一,它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为了规范企业经济合同的管理,提高合同执行效率,减少因合同纠纷带来的经济损失,本文提出了相关规范。一、合同信息的收集与归档为了方便合同信息的统一管理和使用,企业应建立合同档案。具体流程如下:1. 合同的签订 企业应当为每一个经济合同建立归档编号,并按时间顺序进行归档;同一合同的连续执行应当编号相同,归并存放。签订人应当详细填写经济合同的名称、编号、签订日期、合同生效日期、合同周期、合同主体名称、合同内容、合同金额、保证金等信息,并将合同副本存档备份。2. 归档存档 合同生效后,应根据
2、签订人所填写信息,归档到相应档案中。档案应当按照分类、时间等方式建立并管理,可以采用数字化存储,便于查找和使用。3. 信息备份 在建立合同档案之后,企业可以将合同电子版备份至云存储或其他外部储存介质,以防止合同信息遗失或损坏。二、合同审批管理为保证企业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效力性,应当建立完善的合同审批制度:1. 合同合规性审查 审查合同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确认是否符合公司政策;是否符合公司利益,是否存在高风险的条款和内容等。2. 合同业务性审查 审查合同是否完整、明确、具体,内容是否与商务谈判一致,规避经营风险,保护公司利益。3. 意见征询及审批 首先由执行人提出意见,然后征询业务部门意
3、见,并经审批人审批通过方可签订。4. 合同签署管理 企业应妥善保管合同签署的证明材料,如复印件、虚拟印章等,并对合同签署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或纠纷进行跟踪、记录和解决。三、合同执行管理1. 合同履行的资金安排 资金安排应当事先制定好合同的资金计划,确保资金到位,及时足额支付,防止资金逾期、少付、多付等问题。2. 合同履行的进度和质量管理 根据合同内容和合同条款,安排人力、物力、时间等资源进行合同的执行,严格按照协议规定的实施进度完成各项任务,保证合同执行的质量和效果。3. 合同履行的监督和检查 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监督和检查制度,负责对合同履行的进度、资金使用、项目进展、绩效评估等进行监督和管理,及
4、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四、合同变更与终止管理1. 合同变更制度 如遇合同变更,应当经过书面协商并遵循公司合同管理及相关流程,合同变更应当由有权签署合同的人员审批,明确约定变更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并及时更新和归档合同。2. 合同终止制度 根据合同条款和法律法规规定,严格执行各类合同的终止程序,不得擅自解除合同。如确需解除合同,应当遵守完备的合同终止程序,按合约条款及时赔偿对方所受损失,并在企业内部进行相关流程的处理及备案,保留相应证明文件,避免后续因合同争议带来的不必要损失。五、合同风险管理企业应当从多个方面预判、控制和规避合同风险, 减少因合同纠纷造成的损失:1. 审查合同条款,重点审查涉及到的风险点和敏感条款,确保合同条款合理性、合规性和完整性。2. 充分获取信息和材料,如签订方营业执照、法人资产证明、个人证件等,建立可靠的信息查询渠道。3. 随时跟踪合同的执行情况,建立健全的督促机制,回应涉诉风险并采取必要的法律手段。综上所述,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规范制度,从合同签订到合同履行过程管理、合同审批到风险控制,全方位、多角度监管合同的全过程。企业要切实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将其纳入日常经营与管理中,营造尊重合同、信守合同、完善合同履行机制的企业文化,以实现企业合同管理的规范化、有序化、科学化。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