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7∕T 159-2010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山东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86340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5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T 159-2010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37∕T 159-2010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B37∕T 159-2010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B37∕T 159-2010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B37∕T 159-2010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TCS 65.020 B 30 DB37 山东省Eh巳tTJ 方标准DB 37/ T 159-2010 代替DB37/T159-1992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2010-10 -21发布2010-12 -01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837/T 159-2010 目IJ1=1 本标准是对DB37月159-1992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圳程的修订。本标准根据当前产业发展商要和国家法规要求,对原标准的诸多条款进行了修订。本标准与DB37/T159-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楠花病害防治部分改为棉花主要病害防治部分O一一楠花主要病害与防治部分,增加了棉的根病、闹曲叶病各病害的病菌类型、侵染途径:

2、增加了曲期病害的农业防治措施:增加了温汤浸种内容,井修改了药剂拌种内容:增加了苗期病害化学防治内容:增加了棉花枯萎病的病原,细化了病害症状:增加了棉花枯萎病曲期分级标准:增加了棉花帖萎病防治原则、栽培措施防病和化学防治内容:增加了棉花黄妄病病原、症状分类:增加了棉铃病害与防治、棉花红叶茎村病与防治、棉花缺素症与防治、棉花纠害预自Lj补救措施:修改了棉花黄萎病药剂防治内容:删除了轻发病囚轮作内容。一一棉花虫害防治部分,修改了棉花蚓虫防治方法:修改了棉铃虫防治指标、|珩治方法:修改了黄地老虎防治方法:修改了棉的马防治方法:修改了棉叶瞒防治指标、防治方法:士回加了烟粉虱测报l立自治内容,棉且蜡测报L

3、j防治内容:删除了玉米眠测报与|坷治内容。木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归口单位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本标准起草单f:山东省棉花生产技术指导站、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立瑞。本标准主要修订人:魏毅、张学坤、夏晓明。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棉花主要捕虫害|约泊对象、调查方法和综合|坊泊技术措施。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各棉区。2 棉花主要病害与防治2. 1 棉花苗期主要病害与防治2. 1. 1 棉花苗期主要病害种类和危害D837/T 159-2010 棉田病害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以引起烂种、烂芽、烂根和辛基

4、腐为主,形成病商或死甫,造成弱商返发或缺南断堤,占多数;另一类以为害幼商叶片和茎为主,病菌侵染叶部,造成病斑,影响叶片光什作用,导致棉商迟发。2. 1. 1. 1 棉苗根病2. 1. 1. 1. 1 棉苗立枯病棉南立枯病,又称烂根病、黑根病,主要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 Khn)引起,日以AG4融合群为主,该菌有性态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cucumeris (Fank) 00尬。棉南山土前,病原菌侵染种子造成烂种和烂芽,病种子多呈褐色软腐状,挤压流山页褐色粘液。幼南山土后,侵染幼商,茎基部初现纵褐条纹,扩展绕茎一用,给缩变细,造成主基部腐烂或根腐烂,棉甫迅

5、速失水但不倒伏(蜂腰状)。2. 1. 1. 1.2 棉苗红腐病棉苗生丁腐病由多种镰刀菌CFusariumspp. )侵染所致,且以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为主。棉苗出士前感染造成烂种和烂芽。棉苗出士后!病,一般先侵入根尖,后扩展到全根和主基部,病部变褐腐烂,土面以下受害嫩主肥肿,后呈黑褐色丁腐,俗称大脚苗。2. 1. 1. 1.3 棉苗炭瘟病悄原雨无性态为棉刺盘于包CColletotrichumgossypii Southw. ),有性态为棉小丛壳南CGlomercellagossypi i (Southw. ) Edg. )。棉苗出土前感染可造成烂芽。出土后感染,棉田近地面处

6、产生红褐色梭形条斑,稍凹陷,潮湿时有红色粘稠物,茎部出现红褐色或暗黑长圆形耐斑,巾央凹陷,表皮破裂露出木质部,遇风易折。子叶受害,多在叶绿产生褐色半圆形或近圆形附斑。真叶受害,初为黑色小型斑点,后扩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已大斑。2. 1. 1.2 棉苗叶病2. 1. 1.2. 1 棉花褐斑病D837/T 159-2010 棉花褐斑病由棉小叶点霉(Phyllostictagossypina E11. Et Mart. )和马尔科夫叶点毒(P.ma1koffii Bubak. )两种病原真菌引起。主要危害叶片,于叶染病,初生紫红色斑点,后扩大成褐色、边缘紫色、稍隆起的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多个病斑融

7、含在一起形成大病斑,中间散生黑色小粒点,病斑中心易破碎脱落穿孔,严重的叶片脱落。真叶染病病斑圆形,员褐色,边缘紫红色。2.1.1.2.2 棉花轮纹病棉花轮纹病又称黑斑病,由太阳链格由(A1ternaria macrospora Zimm. )、细极链格由(A. tenuissima Wi1tsh)和陆链格的(A.gossypina (Thum.) Hopk)芝种病原真由引起。主要发生在1-2片真叶期,为寄予叶和其叶。于叶染病,初生红褐色小同斑,后为不规则军近同形褐色斑,有不明思的轮纹,湿度大时,病斑七长出墨绿色霉层,严重时子叶枯焦脱落。其叶染病与子叶症状相似,但病斑较大,四用有紫红色病变。2.

8、1.1.2.3 棉苗炭瘟病内容同2.l. 1. 1. 3。2. 1.2 防治方法棉花曲期病害的防治应采取以J6乙、I防治为主,种子处理和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珩治策略。2. 1.2. 1 农业防治1) 选用良种。且最好是商品化脱绒包衣棉种。2) 秋耕冬灌。棉田深翻,有利于减少土壤耕作层病原菌数量。冬灌可避免春灌造成土壤过湿,地温较低,减少棉面发病。3) 适期播种,地膜覆盖。根据气候条件,适期播种,过早播种,地温较低,容易引起烂种比苗。地膜覆盖有利于提高表层地温,减少棉苗发病。4) 轮作倒茬。有条件的地X,重病田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轮作2-3年,能明显减轻病害的发生。5) 加强田间管理。早定苗,促苗壮

9、旺。勤中耕,促根下扎壮亩,遇雨及时排水,雨后及时中耕,破除土壤板结,用棵松士,散t商晾恨。棉田多施有机肥,注意钊肥的合理配合使用。2.1.2.2 种子处理如果播种用良种未包衣,可选拌女j下种子处理。1)温汤浸种O温汤浸种可以抑制种 子表面携带的部分病原菌。具体操作方法同DB37/T156-2002中的6.1. 30 2)药剂浸种。采用多菌灵胶悬剂浸种,也可用80%抗菌剂402乳泊(乙蒜素)2000倍浸种。(具体操作打法同DB37/T156-2002中的6.1. 4)。3)药剂拌种。每5Kg种子用2.5%的适乐时(咯菌腊)悬浮种衣剂10m1拌种。准备好桶或塑料袋,将适乐时悬浮种衣剂稀释到1-2升

10、/100kg种子,充分搅拌泪匀后倒入种子上,快速搅拌或摇晃,直到药液均匀分布到每粒种子上。2.1.2.3 化学防治棉甫山土后,若遇低温多雨棉花甫病严重时,可采用2.5%的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00+音液、50%多菌灵可限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限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口|而喷雾或灌根处理。2. 2 棉花枯萎病与防治2 D837/T 159-2010 2.2.1 病原棉花枯萎病是由尖自镰刀菌萎括毛化塑引起,届真菌中的、|只知菌亚门镰刀菌属,拉丁学名为Fusarium oxysporium Sch1. F. sp. vasinfectum (Atk) Snyder & Hansono 2. 2. 2 病

11、害症状1)皱缩型病株多见T.5片真叶以后,上部叶片发生皱缩、畸形、变厚,n十色深绿,一般不枯死,节问缩短,棉株矮化。2)员色网纹型病株子叶江Ji,真口|的口|脉褪绿变茧,叫肉保持绿色,呈现茧色网纹状,最后干枯脱落。改型是本病早期典型症状之一,成利亚期也偶尔出现。3)页化型病林子日|旦旦真口|首先从叫缘开始局部至全部褪绿变茧,不出现黄白色网纹,随后逐渐变褐枯死或脱落。在苗期和!在株期均可出现。的青枯型病柑二日|川灾然失水萎焉,口|片变软F垂,严重S棉株青枯下矩,叫片不脱落。一般在其后急剧变化,阴雨BX灌水之后出现较多,是牛长期最常见的;Jrf状之一。5)紫红型病林叶片变紫红色或呈紫虹色斑块,随着

12、病情的发展,逐渐萎焉、枯死、脱落,棉林死亡。茵期和成和K期均可出现。棉花枯萎病症状因环境条件变化较大。一般山间多为黄化型或黄色网纹型:气温转低时市出现紫红型:气候突变,如雨)可迅速转睛或灌水日,田间多见青枯型:棉花枯萎祸均造成棉花茎轩、叶柄的维管束呈黑褐已。2. 2. 3 病情调查2.2.3.1 调查时间二气 5月棉田耕作层地温达到2 00C时,田间发病开始,6月中、下旬U半均气温达到24-280C,出现第一次发病高峰时,进行田间病情调查。2. 2. 3. 2 调查统计方法无病问:要远行普查,f=l测病株,劈杆确诊。发病区可采取樵盘式取样,每块棉田取10点,每点调查2 0株,分级调查记载发病株

13、数,il算发病株率和病情指数。2.2.3.2.1 分级标准1) 南期分级标准:。级:健商。l级1-2片子H十发病C2级:两片子日|和一片真叫发病。3级:两片子日|和两片或两片以上真叫-发病。两片以上真时发病时,主内变色。4级:棉苗所有叫片发病,生长点枯死。2) 成株期分级标准:3 D837/T 159-2010 。级:健株。l级:病株叶片有25%以下表现发病症状,茎内轻微变色,呈褐色条文。2级:病株叶片有25-50%表现发病症状,茎内显著变色,呈深褐色条文。3级:病株叶片有50以上表现发病症状,植株萎缩,茎内严重变色,呈深褐色条文。4级:病株叶片全部表现发病症状,口病株枯死或急性萎JEi死亡。

14、2.2.3.2.2 计算公式发病株率(%)= (调查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xlOO% 病情指数=L(发病级数xl主级病株数)/ (调查总株数最高发病等级)xlOO% 2. 2. 3. 3 病田类型7巳病棉田,没有发现病株。初发病田,发病株率0.1%以下。轻发病旧,发病株率0.1%-5%,没有发病中心。重发病旧,发病株率5%以上,有发病中心。2. 2. 4 传病途径2.2.4.1 种子桔的。带南棉种是远距离性病的主要途径。2. 2. 4. 2 棉籽饼和棉籽壳传捕。2. 2. 4. 3 的株残体传淌。2. 2. 4. 4 带菌土壤传病。2. 2. 4. 5 流水平日农业操作传病。2. 2. 5 防

15、治方法棉花枯萎病属系统侵染的维营束病害,在防治上向统筹兼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在防治策略上所介认真执行保护无病怀、控制轻病仄、消灭零星病仄、改造重病怀。2.2.5.1 选用抗病品种,推广地膜覆盖技术。2. 2. 5. 2 轮作倒茬。有条件的地方,重病田采取玉米、小麦、高梁、水稻等与棉花轮作至少3年,可明显减轻病害。2. 2. 5. 3 种子处理。未包衣的种子可参照2.1. 2. 2条中的(1)、(2)规定进行种子处理。1. 加强栽培管理。健全排灌系统,避免积水:翻改士,半整土地:适时播种,及时定苗、拔除病苗;多施腐熟有机肥,水月巴适中:此时中耕松土;此时清除棉田病钱休,搞好

16、棉。2. 2. 5. 4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对零星病田或零星病株,)及时拔除病株并用80%抗菌剂402乳油(乙二蒜素)、5%菌毒清水剂、36%二氧氧尿酸可湿性粉剂、99.5%氧化苦液剂和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按照说明节的推荐剂量进行灌根消毒,也可结合叶而喷雾,对棉花枯萎病进行药剂防治。|叫时要注意交替用药,提高防治效果。2. 3 棉花黄萎病及防治2.3.1 病原引起棉花黄萎病的病原由有的个种,即大丽轮枝包Verticilliumdahliae Kleb和黑白轮枝白V.albo-atrum Reinke et Berthold,均属于半生日l量亚门轮枝曲属,我国主要是前者。4 D837/T

17、159-2010 2. 3. 2 病害症状1)黄斑型:下部叶片先发病,叶缘|句七翻卷,叶脉I叫出现黄色斑块,呈幸状黄条斑,随后叶肉枯焦,叶脉保持黄绿,呈西瓜皮状,严重时叶片大量脱落,全株萎焉,病株早期不枯死。2)叶枯型:叶片局部枯斑或掌状枯斑、日十片枯死后脱落,但一般不形成光杆3)落叶型:卡部叶片先发病,典型址:民为叶片萎焉,迅速脱落,桶株枯死前即成光杆。1白花黄萎病病株一般不矮缩,恨、茎、叶柄维管束均变为褐色,但颜色较枯萎病浅。2. 3. 3 病情调查2.3.3.1调查时间般陆田6月开始发病,最适发病平均气温为25-28C,7、8月份楠花开花结铃盛期达到发病高峰时,进行田|可病情调查。2.

18、3. 3. 2 调查统计方法内容同2.2.3.2条中的规定。2. 3. 3. 3病田类型内容同2.2.3.3条巾的规定。2. 3. 4 传病途径内容同2.2. 4条中的规定。2. 3. 5 防治方法棉花枯萎病属系统侵染的维营束病害,在防治上向统筹兼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在防治策略上阳升认真执行保护无病怀、控制轻病庆、消灭零星病庆、改造重病怀。2.3.5.1 内容同2.2.5.1,2.2.5.2, 2.2.5.3, 2.2.5.4条中的规定。2. 3. 5. 2 药剂防治棉花发病初期,可用36%二氯氯尿酸可湿性粉剂、99.5%氧化古液剂、枯草牙子包轩菌可湿性粉剂00亿活芽子包

19、/克)、o.5%氨基寡糖京水剂、12.5%速效治萎灵(增效多菌灵)药剂按照说明进行草根或叶面喷雾防治,并注意交替用药。同时喷施黄腐酸盐、绿风町等叶面肥,效果史佳。2. 4 棉铃病害与防治2.4.1 棉铃主要病害种类和危害主要危害棉怜,造成烂铃、直瓣,不仅造成严重减产,J圣使纤维品质变坏,衣分下降,种子质量变劣。主要有疫病,炭血病,红腐病和红粉病等。2.4.1.1 棉铃疫病病原为芒麻疫;莓Phytophthoraboehmeriae Saw. ,届鞭毛菌亚门疫莓届。主要危害楠株下部大铃,病原多从1自铃某部、铃缝和铃尖侵入,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斑,不断扩散使全铃变青绿色或黑褐色,一般不软腐:潮湿时,

20、铃表面生出白色军黄白色莓层,腐烂脱落或者11:铃。2.4.1.2 棉铃炭瘟病5 D837/T 159-2010 病国同2.l. l. l. 3条中规定。棉铃被吉后,初生暗红色小点,后扩大井r陷呈边缘暗红色的黑褐色斑:潮湿时病斑上看生桶红色或红褐色崭物质,严重时全铃腐烂,纤维成黑色1m瓣。2.4.1.3 棉铃红腐病病原|司2.l. l. l. 2条中划定。病铃初成墨绿色、水渍状小斑,后全铃变黑腐烂:潮湿时,铃雨和纤维上上产生白色至粉红色的霉层:重病铃不能开裂,形成1m瓣。2.4.1.4 棉铃红粉病病原)-J玫红复端包Cephalotheciumroseum (Link et Fr.) Corda

21、,属半生日l量亚门复端的属O病铃七先产生深绿色斑点,后产生粉红色霉层,并扩展军全铃,且厚而紧密:高湿时腐烂,铃内纤维卡也附着粉红色粉状物:病铃不能开裂,常千枯后脱落。2. 4. 2 棉铃主要病害防治2.4.2.1 加强栽培管理。1)合H施肥和灌水,N、P、K要平衡,切忌大水i曼灌,雨后及时排水。2)及时打1页、整枝、J商叫:合理密植,及时化控。3)及时采摘烂铃,减少损失。2. 4. 2. 2 及时防治虫害。及叫防泊棉田玉米自冥、棉铃虫、甜菜夜峨、斜纹夜峨和红铃虫等棉田害虫,防止虫害造成伤口,切断雨雨侵入途径。2. 4. 2. 3 药剂防治在棉田铃情发生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福美

22、双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锚辞可温性粉剂,50%烯酷吗琳可湿性粉剂(主要防治棉铃疫病)等药剂及时喷雾|坊泊。由于烂铃主要发生在杭株下部,所以要把药剂重点喷施在棉株下部棉铃上,且要交替轮换用药。2. 5 棉花生理性病害棉花生理性病害是指由不适宫的生态环境所引起的非侵染性病苦的总称。主要由三类:一类是由肥水失调等综合因素引起的棉花红叶立对自病:一类是典型的缺素症;另一类则是因药吉引起的畸形症。2.5.1 棉花红叶茎枯病与防治2.5.1.1 病害症状又称凋枯病、红(黄)n十枯病,主要在棉花生长中后期发生9病叶t-I上丽下,由外向内发展:病叶最初色泽变淡,并产生红色或紫色斑点,逐渐扩大,除叶脉及其附近叶

23、肉组织仍保托绿色外,其余均呈紫红色或红色,随后全部呈红褐色,n十缘向下翻卷:严重时,叶柄基部变软,失水干缩,形成茎枯,引起人量落叶,终至全株枯死:劈杆茎内维管束不变色,这是与黄萎病的根本区别。2.5.1.2 防治方法2.5.1.2.1 提高棉田质量。增施有机肥料,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肥保水能力。2.5.1.2.2 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饵协调运用。2.5.1.2.3 健全棉用灌排设施,遇旱能挠,遇涝能排。6 D837/T 159-2010 2.5.1.2.4 叶向喷施饵肥。在发病初期,可用2%的磷酸二氢饵或氧化锦水溶液喷洒叶阳,每隔7天喷洒一次,连喷2-3次,可减轻红叶茎枯病的发生。2. 5.

24、 2 棉花缺素症与防治2.5.2.1 缺素症状2.5.2.1.1 缺氨老叶先呈黄绿色,严重时刻J叶也呈黄绿色,后变黄色,内变为红色,最后呈棕色干枯:严重时抽株矮小,枝条及现营开花减少,结铃少。2.5.2.1.2 缺押症状自下而上发展,下音1日叶片颜色褪绿变黄:长期缺佣造成全株发病,口十片皱缩、发脆,卷曲、焦柏,呈红褐色至于枯脱落:棉铃瘦小,营铃易脱落,不能正常吐絮,难于成熟。2.5.2.1.3 缺磷根系发育不良,生长缓慢,丰直株矮小,茎杆细脆,口十片小且色H古绿,井有紫红斑块。2.5.2.1.4 缺模根系短小,一次侧根不发达:叶片失绿,叶脉保持绿色,网状脉纹十分明显:有时叶脉间呈现各种颜色斑点

25、,叶片产生紫红色斑块:症状由下而上,由叶续到巾;央逐渐扩展。2.5.2.1.5 缺酣缺酬则叶片深绿,生长缓慢,叶柄较长,部叶片萎焉h垂,生长点、易枯死:后期现营少,果枝粗短,部叶柄出现褪绿环带:花铃期缺跚严重时出现苦而不花和花而不铃。2. 5. 2. 2 预防及防治2.5.2.2. 1 改良土壤,增强土墙似水似肥能力O2. 5. 2. 2. 2 合理施肥。2. 5. 2. 2. 3 加强管理,合理排醉。2.5.2.2.4 发现症状及时根外迫肥。2. 5. 3 棉花药害和预防及补救2.5.3.1 棉花药害种类2.5.3.1.1 杀虫、杀菌剂药害浓度过高,高温施药,1七期施药等易引起触发性药害。表

26、现为叶片烫伤,呈水渍状,或山砚枯斑、条纹、变色、卷缩、住枯等症状。2.5.3.1.2 除草剂药害又称慢性药害,用药后经过较长时间才表现症状。主要表现生长抑制,茎叶弯曲、扭曲、卷曲,节问缩短,叶片加厚、褪绿、自化、枯斑和畸形等,严重时侧枝丛生,生长点坏死。常见有(1)2, 4-D T醋药害:棉花口|片呈鸡脚状,严重时果枝不能正常伸山,花、营生长受影响(2)氟乐灵药害:棉花主根发和形成肿瘤,水质部变脆易折,次生根稀少,严重时造成商期死南(3)百草枯药害:用7 D837/T 159-2010 药当天表现药苦,叶片初似烫伤,呈水渍状,后山砚白色枯斑,严重时丰叶全部枯ffl;(4)草fdij弄药苦:药害

27、发展缓慢,一般7天后表现症状,初期棉花叶片白上而下轻度萎后,生长缓慢,植株矮小,严重时根系腐烂,整株死亡。2.5.3.1.3 植物生长调节剂药害目前主要为缩节去(助壮素)药害。如用药rl多,会抑制棉花生长,棉株矮小,通风透光不良,营铃易脱落,棉铃畸形等。2. 5. 3. 2 药害预防及补救措施2.5.3.2. 1 预防1)棉Ffln质药器械要专用。杜绝使用自喷过除草剂的喷雾器喷施杀虫、杀菌剂。2)合理选药,f:(角使用。选择正规厂家的优质药剂;选择适宜的除草剂品种:掌握农药的性质和防治对象,不得随意泪配。3)浓度适宜,现配现用。根据说明书配制施药浓度,不得随意加大浓度和使用次数:药液配好后要及

28、时喷洒。4)科学施药,避免在棉花敏感期施药。严格按照说明书选择施药方式:大风和高温闷热、阳光强烈的中午不要施药:棉花开花期对药剂敏感,要尽量减少施药次数。2. 5. 3. 2. 2 补救措施1)喷水洗药。如叶片和植株喷洒药液引起药害,且发现得早,在摇曳未完全渗透或吸收到植株体内时,可立即喷洒大量清水冲洗,反复冲洗3-4次(如果是土壤施药,则采用灌水、排水的方式解毒);也可根据农药性质喷施对其有抑制解毒作用的安全剂巾和解毒。2)摘除受害枝叶。叶片遭受药害日,褪绿变己的枝叶要及时摘除,以遏制药剂在植株内的渗透转导。3)埠肥促长。叶片出现药斑、焦枯或黄化症状时,喷水、灌水洗药基本无效,可i包肥中耕,

29、促进棉株生长,减轻药害程度。肥料以速效肥为主,一般每667平方米用尿素,号-6公斤左右;也可叶由喷施1-2%的尿素榕液O的激素调节。棉花受害后 生长受阻,生理活性降低,可叶由喷施赤霉素类生长调节剂,调节植株生长:隔5天喷l次,连续喷施3-4次,可明显缓解症状。3 棉花虫害防治3. 1 棉虫牙3. 1. 1 棉田虫情测报3. 1. 1. 1 Ij报时间棉南山土后至八月停止卷叶危害C3. 1. 1.2 调查田块j主择麦棉间ff套种,粮棉间隔插花种植,连片纯l种植二种生态类型棉用各一块。3. 1. 1.3 调查方法8 D837/T 159-2010 每块棉田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右法,IEH前每点否40

30、株,定南后每点奇20株。每五天调查一次。统计和记载卷叶株率。五月中旬到六月中旬注意调查记载百株蜘量和瓢虫量,统计瓢蜡比。3. 1.2 防治指标南蚓3片真叶前卷叶株率5%-10%,4-8片真叶期后卷叶株本10%-20%。伏蚓:卷叶株卒.5%-10%03. 1.3 防治时机当分类定点调查,卷叶株率接近防治指标时,普查相同生态类型的楠田,对达到防治指标,曲期瓢蚓比又超过1:120,伏虫牙期有效天敌量与蚓且比超过1:80,七月下旬蚓霉菌奇生率达不到20%,星及时进行化学农药防治。3.1.4 防治方法3.1.4.1 选用商品化脱绒包衣棉种(含防治棉蚓种衣剂)。3.1.4.2 纠剂拌种。未包衣种子或者不含

31、防治棉蚓种衣剂包衣种子,可采用10%比虫琳可湿性粉剂按照种子量的o.5%有效成分J半种(每公斤棉种需要5克药剂。3.1.4. 3 10%t虫琳可显性粉剂2000-3000倍溶液、5%陡虫眯乳油1000-2000倍溶液、25%阿克泰(哇虫II秦水分散颗粒剂2000-50001ri溶液,25%口比蚓酣悬浮剂1000-200019溶液针对性喷雾,重点喷洒叶背面,还可兼治棉曲马和粉虱。3. 2 棉铃虫3.2.1 棉田虫情测报3.2.1.1 泪IJ报时间一千飞棉铃虫6月151J-7月5叫。三代棉铃虫7月151J-8月10叫。因代棉铃虫8月2 0IJ-g月15叫。3.2.1.2 调查田块j在拌麦棉日l作套

32、种,粮棉间隔插花种植,连片纯作棉田之二种生态类刑棉田各一块。3.2.1.3 调查方法每块棉田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右法,每点调奇20株,每3天调奇一次,调否记载棉铃虫卵量,幼虫量和天敌量。伏蜡发生期,棉铃虫和伏虫牙可同时取点调查,分别记载虫量。3. 2. 2 防治指标二代棉铃虫,百株低龄幼虫20头。二代棉铃虫,百株低龄幼虫15头。四代棉铃虫,百株低龄幼虫8-10头。3. 2. 3 防治时机9 D837/T 159-2010 当分类定点调否百株低龄幼虫接近防治指标时,昔否相同生态类型棉田,当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进行施药防治。3. 2. 4 防治方法3.2.4.1 冬耕冬灌,压低越冬踊基数。麦收后及时

33、中和t灭茬灭的。保护利用白然天敌。3. 2. 4. 2 种植高纯度抗虫梢。3. 2. 4. 3 利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叮、杨树枝把或种植玉米诱集情等措施诱杀棉铃虫成虫。3. 2. 4. 4 叫选用35%硫丹乳泊、50%辛硫磷乳泊、2.5%功夫菊醋乳汕、2.5%多杀霉素悬浮剂、24%甲氧虫毗剧悬浮剂、5%氟铃服手L油、19%甲氨基阿维由京苯甲酸盐乳油等,按推荐剂量在田间楠铃虫卵孵化盛期啧雾防治。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在低龄到J虫期进行防治。3. 2. 4. 5 为延缓转BT墓因抗性的产生,在棉花集中产怪叫种相定比例的非抗虫楠或与其它作物轮作、t雨花种植等。3. 3 黄地老虎3.3.1 棉

34、田虫情测报5月上、中旬选择不同牛伞态条件的棉用1-3块,调查黄地老虎幼虫和棉苗被害估况。3. 3. 2 防治指标定苗前新被害林率10%,定苗后新被害株率5%。3. 3. 3 防治方法3.3.3.1 农业防治早春清除田间杂草,并消灭杂草上的卵和低龄幼虫。3. 3. 3. 2 诱杀防治1)晚上用黑光灯或顿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2)糖醋j夜诱杀,按照糖:醋:白酒:水=3:4: 1: 2比例配置糖醋液,并加入总景1-2的敌百虫,置于田间访示成虫3)泡桐树叶诱杀幼虫,用新鲜泡桐叶在傍晚按照50片叶/667平方米摆放于田I时,次U清晨揭开口十片捕捉幼虫,集中杀灭,每隔3-5天史换1次新鲜叶片。3. 3. 3

35、. 3 药剂防治1)拌种,播种前用50%半硫磷乳油按照种子量的O.5%进行拌种处理。2)颗粒剂沟施或r施,用3%毒死牌颗粒剂4-5Kg/667平力米豆豆3%辛硫磷颗粒剂200-.500g/667平h米,在捂种时沟施或者在幼虫盛发期撒施了植株根际周围。3)撒施毒土或毒饵,用48%毒死牌乳油和75%兰卡疏磷乳油分别以1:100和1:300比例拌成毒土,每亩2却0-吃25皿Kg撒一二一T饼混匀,傍晚撒在棉甫周围,主主杀幼虫。3)喷雾防治,在3龄幼虫前,可用50%半硫磷乳油50011号液,48%毒死牌乳油1000恬液,20%丁硫克百威1000恬液,J傍晚喷雾防治。3. 4 棉菌马10 D837/T 1

36、59-2010 3.4.1 棉田虫情测报5月知-6月中句,气候干早少同时J主拌麦棉套种,或与其它作物插花种相梅田各一块,每块楠田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20株,记载被害株数。3. 4. 2 防治指标棉苗3片真叶前,百株且量叩头4片真叶后,百株虫量20-30头。3. 4. 3 防治方法3.4.3.1 及时清除棉用内外杂草,压低虫源基数。3. 4. 3. 2 内容|司3.1. 4. 2条中的规定。3. 4. 3. 3 一般可;在防治棉断时进行兼泊,内容|叶3.1. 4. 3条中的规定。3. 5 棉叶瞒(红蜘蛛)3.5.1 棉田虫情测报5月上旬初至8月底,气候干旱少雨,选择靠近粮田和连片纯作棉田各块

37、,每块棉田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20株,记载被害株数,3. 5. 2 防治指标棉田有瞒危害黄斑株率20%-25%。3. 5. 3 防治方法3.5.3.1 注;在清除田问及地边杂草。3. 5. 3. 2 药剂防治,10%浏阳霉素孔油1000倍;夜,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10%除尽悬浮剂(澳虫腊)2000倍液,5%卡死克(氟虫服)乳油1000-2000倍液,24%螺蜗醋悬浮剂4000-5000倍液,均匀啧雾,口十片i丘反面都要顷到,重点啧叶背面,且要交替轮换用药。3. 6 烟粉虱3.6. 1 棉田虫情测报选择麦棉间作套种、粮棉问阳插花种植、j主片纯作棉田三种生态类型棉田各一

38、块。6月上旬开始,每块棉田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方法,每点20株,每株取上、中、下靠近主苹果枝中等大小的第一叶,每5天调查一次。分别记载上、中、下二:叶若虫量。3.6.2 防治指标棉株七、中、下三叶平均单叶若虫量11-15头。3. 6. 3 防治方法3.6.3.1 洁洁田园,清除掩埋带有若虫和虫目的枯枝落叶、杂草寺。3.6.3.2 烟粉虱有趋黄件,叫用黄板或黄条诱杀成虫。具体方法是,用黄色材料制成适当大小的黄色板,并在板七涂抹机泊,7-10天涂抹1次,J大大降低楠田血口密度。3.6.3.3 药剂防治。内容同3.1. 4. 3条中的规定11 D837/T 159-2010 3. 7 棉盲蜡3.7.1

39、 棉田虫情测报棉花山南至9月底,选择当地主栽品种高肥水的早、中、晚播棉田各一块,以调查绿盲蜡、中黑盲峙、百宿盲峙、二点盲峙为主。采用拍打法或目测法,单对角线5点取样,二、二代每块田每点查10株,共计50株:四代每点查5株,共计25株。晴天可选择早、晚调查,阴天全天可调查。每5天调查一次,iu载棉株嫩头、花营、幼铃上的成、若虫数,并统计和记载被害株束。3.7.2 防治指标(试行)新被害株率3%或百株有成虫1-2头。3.7.3 防治方法3.7.3.1 秋耕冬灌,破坏棉盲蜡适宜的越冬场所:早春及时沽|徐田间杂草,抓好田间用边杨树、绿肥、胡萝卡等奇主植物的药剂防治,减少越冬虫源奇主。3.7.3.2 合理灌溉,于衡施肥,适时化控,及时整枝,防止棉花生长过旺,从而减轻危害。3.7.3.3 多头曲整枝补救。6月中句前危害造成的丛生枝,通过整枝留两头或-个强枝,增加现营结铃数。3.7.3.4 药剂防治。可用5%脏虫眯乳油1000-2000倍溶液,5%顺式氯氧菊酣乳油2000-4000倍液,45%马拉硫磷乳油600g液喷雾防治。施药时,应选择|归天或者晴天的早、晚时段:以棉尖和果枝尖为重点,从外围内巾心喷:注意交替用药,且尽量做到大面积统|局统治,以提i句防治效果。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