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必考知识点题目(比较难)解析.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861699 上传时间:2024-05-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1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必考知识点题目(比较难)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必考知识点题目(比较难)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必考知识点题目(比较难)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100N B.你所在教室现在的温度大约是50℃ C.我国复兴号高铁的运营速度可达约97m/s D.一本九年级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50g 2.如图,在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沿水平方向各施加10N的拉力,并保证弹簧秤静止,则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 A.0N B.5N C.10N D.20N 3.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都消失,那么宇宙飞船将() A.立即停止 B.减速飞行 C.匀速飞行 D.加速飞行 4.下列有关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解释正确的是(  ) A.斧头具有很薄的刃,是为了增大压力 B.用注射器往人体注射疫苗药液,是利用了大气压 C.船闸的工作原理是连通器原理 D.拉杆箱下安装轮子,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减小摩擦 5.两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将同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入甲、乙两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则(  ) A.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乙液体的密度比甲液体的密度大 D.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大 6.如图所示,为一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在A端通过绳作用一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杆平衡,此时AB部分水平,保持重物静止不动,而使绳绕A点从图所示的位置沿图中的虚线CD转动,则(  ) A.逆时针转,F先变小后变大 B.顺时针转,F先变小后变大 C.顺时针转,F先变大后变小 D.逆时针转,F先变大后变小 7.把木块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体积为V1(如图甲);用细针将该木块全部压入水中,溢出水的总体积为V2(如图乙),忽略细针的体积.则 A.木块的质量为ρ水V2 B.缓慢下压木块的过程中,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大 C.木块全部压入水中静止时,细针对木块的压力大小为ρ水gV2 D.木块的密度为 8.图甲所示,超超在平地上用水平向右的力推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3s内推力小于摩擦力 B.3s~6s内木箱处于平衡状态 C.6s~9s内木箱所受摩擦力大小为3N D.9s~12s内推力做功的功率大小为6W 二、填空题 9.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________,砝码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N. 10.如图所示,晓彤把卡片放在瓶口上面,再把扣子放在瓶口上面的卡片上,用手指弹一下卡片,卡片飞了出去,扣子由于具有______,没有跟卡片一同飞出,且在______的作用下落入瓶中。 1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填入符合实际的数据:将一枚鸡蛋托起的力约为____N ; 一个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的压强约为_____Pa。 12.拉开的弓能够把箭射出去,说明变形的弓具有________势能;竖直上抛的皮球在未到达最高点之前具有动能和________势能。 13.如图所示,用30N的水平推力,按住重为10N的木块,当木块沿竖直方向匀速下滑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_N,墙壁对木块支持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 14.如图是某轿车车顶的外掀式天窗,如果把天窗后面微微向上打开,汽车行驶时由于天窗上方空气流速_____________压强_____________,可使车内污浊的空气被自动“抽出”。 15.小明同学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决定假期里去外地游学。拉着行李箱走在高铁站时的情景,若行李箱总重为,且重心到轮子的距离是箱子总长的,假设他竖直向上拉箱子,那么拉力大小是______N,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可将拉杆行李箱当成______模型。 16.质量为50kg的箱子,小明用80N的水平推力刚好使它沿粗糙水平面以1m/s的速度匀速直线移动了10m。则这个过程中推力所做的功是______J,功率是______W,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大小为______N,小明改用100N的力水平推这个箱子时,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g=10N/kg) 三、解答题 17.一足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画出足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18.画出如图所示拉力F的力臂。 19.(1)在力F1、F2的作用下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力F2的示意图以及力F1的力臂L1_______; (2)如图所示是未装配好的滑轮组,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要求使用该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最省力______。 20.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质量m/g 100 200 300 400 500 重力G/N 1 2 3 4 5 ______ (1)把表格中的划横线的空格填写完整; (2)测量物体重力前,应将弹簧测力计在______方向调零;测物体重力时,使测力计弹簧伸长的力是______(填字母) A.钩码的重力B.钩码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C.钩码对弹簧的拉力D.弹簧对钩码的拉力 (3)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若干年后,若小明在我国建成的月球上的基地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实验。 21.下列四幅图呈现的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设计的实验方案。 (1)将木块平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______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木块所受______力的大小。 (2)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的关系;在长木板上铺上毛巾,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的关系。 (3)丁图是在甲图的基础上让木块竖放,如果两次均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二 22.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砝码、小桌、海绵、木板做了甲、乙、丙、丁四次实验,其中乙、丙、丁三次实验使用的是海绵,实验甲使用的是木板,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小明同学是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小明同学应该通过比较________两次实验得出结论。 (3)通过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小明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4)若比较实验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实验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其大小关系应该为p丙_________p丁(选填“>”、“<”或“=”)。 二 23.如图甲所示,利用实心圆柱体、弹簧测力计、溢水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通过图甲中的实验步骤②、③、④可以发现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之一是物体排开液体的______; (2)如图乙是实心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可以计算出圆柱体的底面积为______; (3)小华认为只要把图甲中从左数的第______(只填阿拉伯数字)幅图中的数据去掉就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4)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从步骤②到步骤④,水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______Pa; (5)该实心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_。 24.如图所示,在“研究物体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A、B、C三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hA、hB、hC高处滚下(mA=mB<mC,hA=hC>hB)推动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我们要选择______两图来进行比较;实验结论是______; (2)要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我们应该选择______两图来进行实验;实验结论是______; (3)观察纸盒被撞击后移动距离的长短,是为了判断______;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4)从图中可以看出,A、B、C三个小球刚到达水平面时,______球的动能最大。 25.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找来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重均为0.5N的钩码,实验前测得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小红先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小红在实验中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于是他立即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 F1/N L1/cm F2/N L2/cm 2 6 3 4 (3)某次实验如图所示,杠杆平衡,则以下生活中相关杠杆的应用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______(选填“托盘天平”、“核桃夹”或“筷子”); (4)在上图中,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及拉力的方向和钩码的个数不变,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则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应超过______cm。 26.小赵家买了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茶几,茶几的中间是一个鱼缸。茶几摆放在客厅水平地板上,其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试计算: (1)若鱼缸中注入10cm深的水时,水对缸底产生的压强; (2)若鱼缸中注满水时,求注入水的质量; (3)若鱼缸中注满水时,茶几对地板的压强。 茶几及鱼缸净重/kg 56 最大容量/L 40 支撑柱/个 4 每个支撑柱与接触面积/m2 0.02 27.如图所示,用粗细均匀和重力可以忽略不计的细绳系住一个体积为0.002m3的石块,从水面上方竖直向下保持匀速且缓慢地全部浸入水中,此过程中细绳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N/kg)求: (1)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多少? (2)石块浸没在水中细绳的拉力是多大? (3)石块的密度有多大? 28.佛山某楼盘工地,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建材上3m高的工作面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随建材重量G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时,求:(g取10N/kg) (1)运送的建材重量G物; (2)工人将建材送上工作面所做的有用功W有和总功W总; (3)工人将建材送上工作面需拉动绳子的长度和拉力F的大小; (4)不计摩擦和绳重,则动滑轮和载物台的总重量G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详解】 A.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重量被接触面完全承担,此时压力等于中学生的重力,中学生的重力约为600N,则压力约为600N,故A不符合实际,不符合题意; B.教室现在的温度大约是23℃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不符合题意; C.我国高铁运行速度可达到350km/h,即约为97m/s,故C符合实际,符合题意; D.一本九年级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200g,故D不符合实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解析:C 【详解】 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时候都是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的,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受到的就一定是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力,题中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受到了10N的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故ABD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解析:C 【详解】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原来飞行的宇宙飞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都消失,那么宇宙飞船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以外力消失时的速度和方向,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解析:C 【详解】 A.斧头具有很薄的刃,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斧头对物体的压强,故A错误; B.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是依靠手的推力的作用,故B错误; C.船闸工作时整体上端开口下端连通,属于连通器,故C正确; D.拉杆箱下安装轮子,是通过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的方法来减小摩擦,故D错误。 故选C。 5.D 解析:D 【详解】 AB.由图可知,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因同一支密度计的重力不变,所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故AB错误; CD.因甲中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所以,由F浮=ρgV排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6.A 解析:A 【详解】 如图 连接OA,此时OA是最长动力臂;已知阻力(物重)不变,阻力臂不变;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动l动=F阻l阻,知:在F阻l阻不变的情况下,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因此以OA为动力臂时,动力F最小;由图可知:当绳从图示位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力F先变小后变大。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力F变大。故选A。 7.D 解析:D 【详解】 AD.木块静止地漂浮在水面上时,F浮=G; 因为木块所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1,所以ρ水gV1=mg, 木块的质量m=ρ水V1; 木块完全浸入水中时所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木块的体积, 由题意知木块的体积V=V2, 则木块的密度: ;故A错误,故D正确; B.缓慢下压木块的过程中,溢水杯中水的深度不变,由p=ρgh可知,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故B错误; C.木块完全浸没后的浮力: F浮′=ρ水gV2, 木块完全浸没时,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F浮′=F压+G木, 所以手对木块的压力(最大压力): F压=F浮′-G木=ρ水gV2-mg=ρ水gV2-ρ水V1g=ρ水g(V2-V1),故C错误; 8.D 解析:D 【详解】 A.由图丙知,0~3s,木箱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的静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故A错误; B.由图丙知,3~6s,木箱做加速运动,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 CD.由图丙知,9~12s,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m/s,由图乙知,此时木箱受到的推力为6N,那么所受的摩擦力也等于6N,因为木箱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此时间段,推力做功的功率 P=Fv=6N×1m/s=6W 6~9s,木箱做减速运动,但此时间段木箱对平地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匀速直线运动时间段内的相同,所以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也为6N。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9.2 2.6 【详解】 第一空.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分度值是0.2N; 第二空.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2N下三小格处,示数为2.6N;说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受到了2.6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受到的拉力是由于砝码的重力引起的,所以砝码受到的重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2.6N. 10.惯性 重力 【详解】 [1][2]小卡片和扣子原来都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手指突然弹击小卡片时,小卡片由于受到弹力的作用而向前飞出,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而扣子由于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扣子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瓶中。 11.F 解析:5 20000 【详解】 [1]托起两枚鸡蛋的力大约是1N,托起一枚鸡蛋的力约为0.5N。 [2]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kg,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的重力即对地的压力 F=G=mg=50kg×10N/kg=500N 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250cm2,对地的压强约为 12.弹性 重力 【详解】 [1]拉开的弓能够把箭射出去,弓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2]竖直上抛的皮球在未到达最高点之前,有一定的速度和高度,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 13.水平向右 【详解】 [1]当木块沿竖直方向匀速下滑时,处于平衡状态,木块受到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和木块受到的竖直向下的重力是一对大小相等平衡力,所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10N。 [2]用30N的水平推力,按住木块,则木块对墙壁有一个水平向左的压力作用,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墙壁给木块一个水平向右的支持力。 14.大 小 【详解】 [1][2]由车顶的形状可知,汽车行驶时,天窗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天窗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车内污浊的空气可以被自动“抽出”。 15.杠杆 【详解】 [1][2]行李箱和拉杆构成的杠杆,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Gl1=Fl2 解析:杠杆 【详解】 [1][2]行李箱和拉杆构成的杠杆,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Gl1=Fl2 16.80 500 80 【详解】 [1]推力做的功为 W=Fs=80N×10m=800J [2]推力做功的功率为 [3]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 解析:80 500 80 【详解】 [1]推力做的功为 W=Fs=80N×10m=800J [2]推力做功的功率为 [3]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箱子重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故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大小为 F支=G=mg=50kg×10N/kg=500N [4]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接触面间的压力,与受到的推力无关。故推力变100N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依然为80N。 三、解答题 17.【详解】 过足球的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和F表示,即为其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因为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作图时两条线段的长度要相等。如图 解析: 【详解】 过足球的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和F表示,即为其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因为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作图时两条线段的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18.【详解】 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如图所示: 19.【详解】 (1)过力臂L2作杠杆的垂线,垂线与杠杆的相交点即是力F2在杠杆上的作用点,而F2方向向上,才能让杠杆平衡;过支点O作力F1的垂线段,此垂线段即为力臂L1,所以作图如下: 解析: 【详解】 (1)过力臂L2作杠杆的垂线,垂线与杠杆的相交点即是力F2在杠杆上的作用点,而F2方向向上,才能让杠杆平衡;过支点O作力F1的垂线段,此垂线段即为力臂L1,所以作图如下: (2)图示滑轮组,将绳子固定在动滑轮上,之后逐一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这种情况下承重绳子为3根,是最省力的绕线,所以作图如下: 20.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竖直 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能 【详解】 (1)[1]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除了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外,还需要计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解析: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竖直 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能 【详解】 (1)[1]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除了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外,还需要计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故表格中的划横线的空格应加上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2)[2]测量物体重力时,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调零。 [3]弹簧向下伸长,钩码对弹簧有向下的力,使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对弹簧的拉力,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4]由表中数据可知,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成正比例函数关系,故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4)[5]物体在月球上也受到重力,故可以完成该实验。 21.匀速直线 滑动摩擦力 压力 粗糙程度 相等 【详解】 (1)[1] [2]将木块平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此时 解析:匀速直线 滑动摩擦力 压力 粗糙程度 相等 【详解】 (1)[1] [2]将木块平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3] 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4] 在长木板上铺上毛巾,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3)[5] 丁图是在甲图的基础上让木块竖放,如果两次均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摩擦力不变,拉力也不变,所以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 二 22.凹陷程度 乙、丙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 【详解】 (1)[1]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便直接测量,所以在实验中往往利用“转换法”,将不易被测量的压力的 解析:凹陷程度 乙、丙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 【详解】 (1)[1]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便直接测量,所以在实验中往往利用“转换法”,将不易被测量的压力的作用效果转换成容易被观察的实验现象,那么该实验用的是海绵的凹陷程度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2]在进行实验时,我们往往需要控制变量,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是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的关系,变量是压力的大小,所以我们需要控制其他的因素不变。在乙、丙实验中,桌子和海绵的接触面积相同,丙比乙多了一个砝码,变量是海绵受到的压力大小,符合实验探究目的。 (3)[3]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4]比较丙、丁两组实验,明显可以观察到丙的海绵凹陷程度大于丁,所以丙的压力的作用效果大于丁,即p丙>p丁。 二 23.体积 20 ③ 0 【详解】 (1)[1]图甲中,②实验中测力计示数即为圆柱体的重力 根据称重法测浮力 可得出③、④实验中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由图甲可知, 解析:体积 20 ③ 0 【详解】 (1)[1]图甲中,②实验中测力计示数即为圆柱体的重力 根据称重法测浮力 可得出③、④实验中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由图甲可知,③④实验中圆柱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因本实验中,所用液体都为水,为同一物质,故可以发现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之一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2]根据图乙可知,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从0~6cm,测力计示数变小,说明物体受到浮力逐渐变大;深度从6cm~14cm,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此时物体受到浮力不变,则从6cm开始,说明物体浸没在水中了,可知圆柱体的高度为6cm。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实心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即圆柱体本身的体积 圆柱体的底面积为 (3)[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即 故只需①②④⑤,故小华认为只要把图甲中从左数的第③幅图中的数据去掉就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4)[4]从步骤②到步骤④,容器中水的深度没有发生变化,根据,即前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相同,故水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0Pa。 (5)[5]圆柱体的重力为3N,体积为 该实心圆柱体的密度为 24.a、c 在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a、b 在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小球的动能大小 不能 C 【详解】 (1)[1]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 解析:a、c 在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a、b 在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小球的动能大小 不能 C 【详解】 (1)[1]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研究动能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要控制速度相同,只改变质量大小,所以要保证小球在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要选择a和c两图来进行比较。 [2]根据转换法,通过比较纸盒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击的距离来比较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根据a和c实验现象,故实验结论是:在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3][4]要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要控制质量相同,只改变速度的大小,根据已知条件,故我们应该选择a、b两图来进行实验;a实验中,小球下滑到水平面时的速度大,纸盒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击的距离也大,故得出在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5][6]根据转换法,观察纸盒被撞击后移动距离的长短,是为了判断小球的动能大小;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和纸盒将永远一直运动下去,就不能达到探究的目的了。 (4)[7]由实验可知,c中纸盒被撞击的距离最远,由转换法,则C球的动能最大。 25.便于直接测量力臂 不合理,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核桃夹 10cm 【详解】 (1)[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为了便于直接测量力臂,我们将杠杆调至水平位 解析:便于直接测量力臂 不合理,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核桃夹 10cm 【详解】 (1)[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为了便于直接测量力臂,我们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 (2)[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我们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是结论具有普遍性,实验中由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3)[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大于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是一个省力杠杆;而托盘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核桃夹是一个省力杠杆,筷子夹菜时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所以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核桃夹。 (4)[4]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每个钩码重均为0.5N,则图中钩码的总重力为 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的力臂 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最大力臂 即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应超过10cm。 26.(1)103Pa;(2)40kg;(3)1.2×104Pa 【详解】 (1)水深为10cm时,水对缸底产生的压强为 (2)已知鱼缸的最大容量为40L,注满水时,注入水的质量为 (3)若鱼缸中注满 解析:(1)103Pa;(2)40kg;(3)1.2×104Pa 【详解】 (1)水深为10cm时,水对缸底产生的压强为 (2)已知鱼缸的最大容量为40L,注满水时,注入水的质量为 (3)若鱼缸中注满水时,茶几对地板的压力等于茶几及鱼缸总重为 茶几对地板的压强为 答:(1)若鱼缸中注入10cm深的水时,水对缸底产生的压强为103Pa。 (2)注入水的质量为40kg。 (3)若鱼缸中注满水时,茶几对地板的压强为1.2×104Pa。 27.(1)20N;(2)20N;(3)2×103kg/m3 【详解】 解:(1)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 V排=V=0.002m3 则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 解析:(1)20N;(2)20N;(3)2×103kg/m3 【详解】 解:(1)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 V排=V=0.002m3 则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002m3=20N (2)由图乙可知,当t≤5s时,细绳的拉力为40N不变,此时石块位于空中,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石块的重力G=40N,由F浮=G-F′可得,石块浸没在水中细绳的拉力 F′=G-F浮=40N-20N=20N (3)由G=mg可得,石块的质量 则石块的密度 答:(1)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是20N; (2)石块浸没在水中细绳的拉力是20N; (3)石块的密度是2×103kg/m3。 28.(1)400N;(2)1200J,2000J;(3)6m,333N(4)266N 【详解】 解:(1)由乙图图象可知,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时,运送的建材重量G物=400N。 (2)工人将建材送 解析:(1)400N;(2)1200J,2000J;(3)6m,333N(4)266N 【详解】 解:(1)由乙图图象可知,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时,运送的建材重量G物=400N。 (2)工人将建材送上工作面所做的有用功 由可知,总功 (3)由图可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则拉力 (4)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所以动滑轮和载物台的总重量 答:(1)运送的建材重量为400N; (2)工人将建材送上工作面所做的有用功为1200J,总功为2000J; (3)工人将建材送上工作面需拉动绳子的长度为6m,拉力F的大小为333N; (4)不计摩擦和绳重,则动滑轮和载物台的总重量为266N。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