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FZ∕T 32002-2014(代替FZ∕T 32002-2003) 苎麻本色纱.PDF

上传人:li****ok 文档编号:186035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3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FZ∕T 32002-2014(代替FZ∕T 32002-2003) 苎麻本色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FZ∕T 32002-2014(代替FZ∕T 32002-2003) 苎麻本色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FZ∕T 32002-2014(代替FZ∕T 32002-2003) 苎麻本色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FZ∕T 32002-2014(代替FZ∕T 32002-2003) 苎麻本色纱.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FZ∕T 32002-2014(代替FZ∕T 32002-2003) 苎麻本色纱.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59.080.20W 32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纺 织 行 业 标 准Fz/T32002-2014代 替F z / T 3 2 0 0 2 - 2 0 0 3茁一本色麻纱Ramie grey yarn2014-07-09发布 14-1卜01实施/码 勤气 中 华人 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两踯淠 g刹涂层查宾伪Fz/T 320022014本标准按照GB/T1.1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FZ/T3200203苎麻本色纱 。本标准 与F T3200200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修改了“范围”:将 其中的长纤涤麻混纺本色纱放入附录A(见第1章 ),其他有关涤麻纱的内容作

2、相应调整放人附录A中。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仵”: 删除G B / T 2 5 4 3 . 1 、G B / T 2 5 4 3 . 2 , 增加G B 5 2 9 6 . 4 、G B / T 9 9 9 5 。修改原式( 2 ) 、式( 3 ) 的表示方法( 见3 , 2 、3 . 3 , 0 3 年版的3 . 3 、3 . 4 ) 。 修改了“要求”:将 苎麻纱的技术要求 中各品等质量指标以筒纱(成 品)作 为检验样 ,指 标值作相应的调整( 见4 . 1 ) ; 并将表1 中的1 7 2 4 ( t e x ) 一档拆分为1 7 1 9 . 5 ( t c x ) 、2 0 2 准( t

3、 c x ) 两档进行考 核 ;将 原百米重量偏 差 、 单纱断裂强度两项 指标值二等 不考核修 改为 合格并 分档 考核 (见姓 .1)。修改“分 等规定”:修 改 分批规定 (见4,2.1,2003年版 的4.4.1);分等规定 中的“二等”改 为“合格”(见4.1、4.2.2,03年版 的4.l、众 .4.2);将原 单纱 断裂 强度和百米 重量偏差作 为顺 降指标 ,修 改为作为二项考核指标 按最低项评定 (见 4.2.3,2003年版 的4.4.3、4。4.5)。将原4 . 3 相关内容合并到5 , 3 . 3 ( 见5 . 3 . 3 , z O 0 3 年版的4 . 3 ) 。

4、删除原4.5(重量偏差月度控制要求)。修改了原5.5:将其 中关于单纱强力及变异系数 的实验次数(不 同强力机型)删 除 ;并 与原5.5.4合并( 见5 . 3 . 2 . 1 , 0 3 年版的5 . 5 . 1 、 5 , 5 . 4 ) 。删除原5.5.3中文字形式表示的式(5),将计算方法放入附录B中B。1(见5.3.2.3、B.1,03年版的5 . 5 . 3 ) 。一 将原5 . 1 0 . 2 . l 和5 , 1 0 , 2 . 2 作为5 . 3 . 5 . 2 的注( 见5 . 3 , 5 . 2 , 0 3 年版的5 . 1 0 , 2 . 1 、5 . 1 0 . 2

5、 . 2 ) 。将原5 , 1 0 . 4 中烘箱回潮率的测试方法改为按G B / T 9 9 9 5 执行( 见5 . 3 . 5 . 4 , 0 3 年版的5.10.4)。删 除原5.11中关 于试 验结果表示 的表6(见 5,4,2003年版 的5.11)。 将“检验 规则”作 编辑性修 改 (见 第6章)。 修改 了“7.1标志”的要 求 (见7.1)。将 原 附 录A的,2.1中涤 麻 纱 纤 维 含 量 偏 差 麻 纤 维 绝 对 含 量 减 少 不 超 过厶%改 为 按F T 0 1 0 5 3 执行( 见A . 4 , 0 3 年版的A . 2 . 1 ) 。附录A的 A.2中

6、增 加 示 例4、示 例5:公定 含 量 比例 标 准 回潮 率 和标 准 干 燥 质 量 的计算 (见 A.2)。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麻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 (SAC/TC909/SC4)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湖 南苎麻技术研究 中心、 湖南华升株洲雪松有 限公 司、 江西恩达家纺有限公 司、四川玉竹麻业有限公司、 湖北精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伍 润辉 、 刘黎明、 黄建新 、 张小祝 、 胡晓燕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FJ5221982; FZ/T320021992、FZ/T320022003。曰亠刖Fz

7、/T 32002-2014苎麻本色纱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长纤苎麻本色纱 (以 下简称苎麻纱)的产品分类 、 要求 、 试验 、 检验规则 、 标志、 包装 、 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环锭细纱机生产的苎麻纱的品质 。长纤涤麻混纺本色纱(以 下简称涤麻纱)参 见附录A。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 注 日期 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 冂期的引用文件 ,其 最新版本(包 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2910.11-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1部分 :纤 维素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合物 (硫酸法)GB/T3292

8、.1 纺织品 纱线条干不匀试验方法 第1部分 :电 容法GB/T3916 纺织品 卷装纱 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GB/T47遮3 纺织品 卷装纱 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GB5296.4 消费者使用说明 第4部分 :纺 织品和服装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 的表示和判定GB/T9995 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 烘箱干燥法Fz/T01053 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3 分类3.1 苎麻纱的规格以线密度 (tex)表示 。苎麻纱 的线密度 以1000m纱在公定 回潮率时的质量 (g)表示 ,单 位为特克斯(tcx)。纯苎麻纱的公定 回潮率为12%。3.2 100m苎麻纱在公

9、定 回潮率时的标准质量(g)见式(1),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T狃: = l o ( 1 )式 中:PPa g100m纱线在公定 回潮率时的标准质量 ,单 位为克每百米(g/100m);T 纱线线密度 ,单位为特克斯(tcx)。3.3 100m苎麻纱的标准干燥质量(g)见式(2),计算结果保 留三位小数。100勿d = 御g 1 0 0 + W 1式 中:御d100m纱线在公定 回潮率时的干燥质量 ,单 位为克每百米(g/100m);叨g00m纱线在公定 回潮率时的标准质量 ,单位为克每百米(g/lOO m);W1苎麻纱的公定 回潮率,/。Fz/T32002-20143.4 苎麻纱设计线密度

10、应与其最后成品线密度相符 。4 要求4.1 苎麻纱的技术要求苎麻纱技术要求见表1。表1 苎 麻纱的技术要求4.2 分等规定4.2.1 苎麻纱规定 以同一品种 、 同一规格 、 同一批次或一个交货批 (合 同号)为一个检验批 ,按 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按 其结果评定纱线的品等,并 以一次试验的结果为准。4.2.2 苎麻纱的品等分为优等 、一等、 合格 。4,2.3 苎麻纱的品等以单纱强力变异系数 、 线密度变异系数 、 条干均匀度 、 大节 、 小节 、 麻粒 、 单纱断裂强度及线密度偏差八项评定 ,当 八项的品等不同时 ,按 八项 中最低 的一项品等评定 。2线密度( 公 制支数)等 别

11、质量指标单纱强力变异系数CV%线密度变异系数CV%条干均匀度大节个/800m小节彳 卜 /800m麻粒彳/400m单纱断裂强度cN/tcx线密度偏差%黑板条干均匀度分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1 6 . 5 及以下( 6 1 及以 L )优 一 合2125281007050o61210254016.016.014.0 2.517-19.5( 6 0 5 1 )优 一 合2 02 42 73 . 54 . 85 . 81 0 07 05 00 6 1025402 05 07 01 7 . o1 7 . o1 5 . o2024( 5 0 4 1 )优 一 合1 92 32 63 . 54 . 85

12、 . 810070502 02 22 50 6 2 05 07 018.o18.o16.02.52532( 4 0 3 1 )优 一 合1822253 . 54 . 85 . 8o61 21025402 05 07 019.019.017.02.83 4 d 8( 3 0 2 1 )优1 62 02 33 . 54 . 85 . 81 92 12 428162 05 07 02 1 . 021.01 8 . 05 0 - 9 0( 2 0 1 1 )优 一 合1 31 72 03 . 5d 。85 . 8182123281 62 05 07 02 3 . 02 3 . 01 9 . 0 2.8

13、90以上(10以下优 一 合3 . 54 . 85 . 828162 05 07 02 4 . 02 4 . 02 0 0 z/T32002-20144.2.4 检验条干均匀度可以选用黑板条干均匀度或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 两者 中的任何一种 。但一经确定 ,不 得任意变更 。发生质量争议时 ,以 条干均匀庋变异系数为准。5 试验5.1 试验条件各项试验应在各方法标准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进行 。5.2 试样苎麻纱的品等试验 ,以 成品纱质量检验为准。抽样 以同一品种 、 同一规格 、 同一批次或交货批(合 同号)中 均匀 、 随机抽取为原则。线密度变异系数及线密度偏差采样 ,取 筒子纱(或 绞纱)15

14、个,每 个摇2缕,共 30缕。其他质量指标在上述15个筒子纱(或 绞纱)中 任取10筒 (或 绞)。5.3 试验方法5.3.1 线密度变异系数和线密度偏差线密度变异系数CV(%)、线密度偏差 的试验方法按GB/T在7厶3执行 ,其 中线密度变异系数CV(%)采用程序1,线密度采用程序3。线密度偏差 的计算公式见式(3):D = 御d 1 0 0 % 饣d式 中:D-线密度偏差 ,%;御 一试样实际干燥质量 ,单 位为克(g);御d试样设计干燥质量 ,单 位为克(g)。5.3,2 单纱强力变异系数和断裂强度5.3.2,1 单纱强力变异系数和断裂强度的试样可与线密度偏差用 同一份试样 ,每 份 试

15、样 的取样数不少于10只筒纱 ,试 验次数不少于100次。单纱断裂强度 的 回潮率可采用线密度偏差 的同一份 回潮率数据 ,若 两种试验不在同一条件下测试时 ,单 纱断裂强度的回潮率应另行测试 ,每 份试样质量不少于50g。5.3.2.2 单纱强力变异系数和断裂强度的试验方法按GB/T3916执行 。5.3.2.3 单纱强力变异系数和断裂强度如不在标准条件下进行试验 ,其 测试强力应进行修正 。苎麻单纱强力在不同回潮率下的修正强力及修正系数见附录B。5.3.3 黑板条干均匀度和大节 、 小节、 麻粒苎麻纱黑板条干均匀度及大节 、 小节 、 麻粒标准样照的编号见表2。黑板条干均匀度和大节 、 小

16、节 、麻粒试验方法见附录C。表2 黑板条干均匀度及大节、 小节 、 麻粒标准样照的编号线密 度 ( 公制支数 )tcx(Nm)大节 、 小节 、 乐粒样照编号条干均匀度样照编号812.5 (78及以上)303线 密度 (公 制 支数 )tex(Nm)大节 、 小节 、 麻粒样照编号条干均匀度样 照编号1322 (76攻5)0022340 (4425)在 2100 (2410)100以上 (10以下 )Fz/T320022014表2(续)5.3.4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试验方法按GB/T3292.1规定执行 ,其 测试速度及时问规定见表3。表3 测 试速度及时

17、间5,3.5 回潮率检验5.3.5,1 在确定纱线在公定 回潮率时的质量时 ,应 进行 回潮率试验 ,然 后计算公定 回潮率时的质量 。测试 回潮率的仪器 ,筒 子纱和绞纱用 电热烘箱 。5.3.5.2 筒子纱线的回潮率取样 ,批 量在2t及 以下 ,每0.2t取样一个筒 ,但 不得少于六筒 ;批 量在2t以上 ,其 超过2t的部分 ,每0.5t取样一个筒 。取样应随机均匀 ,并 注意生产班次的代表性 。筒子纱采用烘箱试验方法时(筒 子纱应采取距边纱层厚度的三分之一处),可采用问接称重法或直接称重法 。注1:间接称重法 :采 样前将简子纱称重 ,然 后摇取试样 ,采 样后再将筒子纱称重 ,两

18、次称重的差数即为试样烘前质量。然后将试样放入烘箱中烘干、 称重,再 计算回潮率。注2:直接称重法 :先 将筒子纱外层去除到约三分之一厚处,用 刀子划断内层纱线,并 将其剥下称重,作 为试样烘前质量。然后放人烘箱中,烘 干、 称重 ,再 计算回潮率。5.3.5,3 绞纱的回潮率取样 ,批 量在2t及 以下的取样总质量不少于75g,2t以上取样总质量不少于150g。5.3.5.4 烘箱测试 回潮率按GB/T9995执行 ,结 果精确至小数二位 。5.3.5.5 在成包过程中,如 囚温湿度升降而引起 回潮率变化时 ,可 按温湿度变化情况 ,分 阶段进行成包回潮率试验 ,根 据不同阶段的试验 回潮率,

19、分 别计算不同阶段的成包公定 回潮率时质量 ,不 得混淆 。5.3,5,6 根据实际回潮率 ,按 式(4)计算纱在公定 回潮率时的质量(公 称质量)。饰=御器骅 (4)式中:zPa k纱线在公定 回潮率时的质量 ,单 位为千克(kg);御取样时该批纱线的实际质量 ,单 位为干克(kg);W纱线的公定 回潮率 ,%;R该批纱线成包的实际回潮率 ,%。4品 种测试速度m/min测试时间teX以下l3 碴t c x 及以上1Fz/T32002-20145.4 试验结果的表示一批纱的各种试验结果是 由该项试验的全部试验值 的平均值表示 ,数 值修约按GB/T8170执行 。测定值或其计算值与标准规定

20、的极限值作 比较的方法采用修约值 比较法 。6 检验规则6,1 验收6.1.1 供货方根据产品检验结果 ,开具产 品说 明书 ,收货方应根据该产品的标准及协议核对说 明书和包装标志的内容进行验收。6.1.2 收货方如因条件限制 ,收货时不能进行验收 ,即 应按供货方产品说明书收货 。6.2 检验项 目检验项 目包括第4章所规定的质量指标和成包净质量的检验 ,收 货方在使用过程 中可 以对纱疵和纱线成形外观进行检验 。6.3 检验方法6,3.1 技术要求各项指标的检验按第5章执行 。6.3.2 纱线成形外观检验按双方协议执行。6.4 抽样方法技术要求各项指标检验取样 以均匀 、 随机为原则 。批

21、量在5t及以下的取3包,5t以上的取5包,不足3包的不予检验 。在抽取的样品中随机抽取不少于15简或绞的纱线作为品等试验样纱 。6.5 检验评定6.5.1 不按生产批验收时 ,纱 的线密度变异系数应按相应标准规定值再加大0.5评定品等。6.5.2 成包净质量的验收 ,以 公定 回潮率时的质量为准 ;成 包净质量每批质量允许偏差为0.3%以内,超过允许偏差时 ,由 生产厂补偿全部差数 。6.5.3 售纱验收或使用前应经外观检查 ,如 发现有影响加工和成品质量的疵点 ,经 双方研究 ,确 由供货方造成 ,则 绞纱以大绞、 筒子纱 以个为起点 ,均 可 由供货方予以调换或折价补偿 。6,5.4 在验

22、收中不易发现的质量问题(如 错纤维混人等),造成后部工序产品大量降等时 ,经 共 同分析 ,确 由供货方造成的应 由供货方承担责任 ,负 责降等差价损失 ,或 双方协商处理。6.6 复验6.6.1 售纱在交接验收中如有异议 ,双 方可会 同进行复验 ,或 委托专业检验机构进行仲裁检验 ,复 验和仲裁检验均以一次为准 。复验后如品等不符 ,按 复验结果处理 。6.6.2 要求复验的产品应是 同一交货批 、 同一规格 、 同一品等的产品 ,并 仅限于出厂一年内未经加工或使用的整包产品。6,6.3 要求复验的产品其取样规定按6.4的规定加倍取样一次检验 。6.6.4 要求复验时 ,应 保留要求复验数

23、量的全部 。但为 了不影响加工企业 的生产 ,质 量指标 的复验最少应保 留要求复验数量的%,绞 纱不得少于3个整包 (中 包或大包),筒子纱不得少于6箱(包 )。但要求复验成包净质量时 ,则 应保 留要求复验数量的全部 。6.6.5 供货方接到提请复验 的通知后 ,应 立即前往处理 ,时 间不得超过两周 ,否 则供货方应接受对方提Fz/T320022014出的意见。6.6.6 复验所需要的一切费用 由责任方承担 。6.6.7 如因收货方运输或保管不 良,以 致造成产品质量受到影响或发生变化时 ,不 得提 出复验或赔偿的要求 。产品出厂时间超过一年以上 ,以 出厂检验证为准 ,不 再进行复验。

24、7 标志、 包装 、 运输和贮存7.1 标志按GB5296.4执行 。应明确 、 清晰、 耐久 、 便于识别 。7.2 包装7.2.1 成包的公称质量 ,按 公定 回潮率折合计算 ,成 包公称质量的计算按5.3.5.6的规定 。7.2,2 纱的成包 质量 每包 不 超过50kg。按 照用户要 求 ,可 用 布袋 或纸箱 包装 ,每 包质 量 允许偏差0.3%。7.2.3 不同规格 、 不同品等的纱不得混合成包 。7.2.4 纱的包装应保证产品不受损坏 ,并 适于运输 、 贮存 。7.3 运输应保证产品不受损失 ,安 全稳妥 。7.4 贮存贮存场所应具有 良好的通风 、 排风条仵 ,使 空气经常

25、保持流畅 ,以 确保产品品质不变质 、 不霉烂。加强防火措施 ,杜 绝火种 。8 其他用户对本标准有特殊要求者 ,供 货方与用户可另订协议 。Fz/T320022014附 录 A(资 料性 附录)涤麻纱技术要求与检验A.1 涤麻纱的公定回潮率计算涤麻纱的公定 回潮率按干质量混纺比例 ,以 涤纶公定 回潮率0.4%和苎麻公定 回潮率12%加权平均计算 ,计 算精确至小数两位 ,其 计算公式见式(A。1):叽= 坠式中:Wt涤麻纱的公定 回潮率 ,%;PT一 涤纶净干含量 比例 ,%;PR苎麻净干含量比例 ,%。A.2 涤麻纱的100m纱的标准质L、 干燥质L涤麻纱的100m纱的标准质量 、 干燥

26、质量应按涤与苎麻不 同混纺 比例 (分 净干含量与结合公定 回潮率时的含量两种不同表示方法)分 别计算 。示例 1:涤/麻 65/35(净干含量)纱 公定回潮率W(%)的计算:W = ( 0 . 4 6 5 + l 3 5 ) / 1 0 0 = 4 . 4 6 ( % 示例 2:涤/麻65/35(净干含量、 公定含量)28tex100m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质量(g)的计算 :MK=28/10=2.800(D示例3:涤/麻65/35(净干含量)28te x100m纱时的标准干燥质量(g)的计算 :M K = 2 . 8 0 0 / ( 1 + 4 . 4 6 / 1 0 0 = 2 . 6

27、8 0 ( g )示例 4:涤/麻65/35(公定含量)纱 公定 回潮率W(%)的计算 :W=E(0.厶 65/(l+0。遮/100)+1235/(1+12/100)/E65/(1+0.4/100)+35/(1+12/100)=蓬.18(%)示例5:涤/麻65/35(公定含量,8tex1o0m纱时的标准干燥质量 (g)的计算 :M K = 2 . 8 0 o / ( 1 + 1 8 / 1 0 0 = 2 . 6 8 8 ( g )A,3 涤麻纱技术要求苎麻含量在85%以下的涤麻纱的技术要求见表A.1。苎麻含量在85%及以上 的涤麻纱 的技术要求 ,除 苎麻含量指标值按表A.1规定外 ,其 他

28、质量指标值按苎麻纱的技术要求 。线密度(公 制支数)等 别质量指标单纱强力变异系数CV%线密度变异 系数CV%条干均匀度大节个/800 m小 节A/800m麻粒A/400m单纱断裂强度cN/1ex线密度偏差%纤维含量偏差%黑板条干均匀度分条干均匀度变异 系数CV%6 - 9 . 5(170105)优 一 合2 12 52 83 . 04 55 52 22 62 86 1 53 55 011.01 1 . 0 2.5跤FZ/10 1 0 5 3执行1012.5(100-78)优 一 合2 02 42 73 . 0犭. 55 . 56 1 1 . 51 1 . 51 3 冖1 7( 7 6 5 8

29、 )优 一 合1 92 32 63 . 04 . 55 . 52125276 1 2 . 01 2 . 018-26 5638)优162023钔2 02 42 76183 01 2 51 2 . 52750(37-20)优 一 合3 . 04 . 55 5m6 旧 1 53 55 01 3 . 01 3 . 0Fz/T320022014表A。1 涤 麻纱的技术要求A.4 涤麻纱的分等规定涤麻纱 的品等以单纱强力变异系数 、 线密度变异系数 、 条干均匀度 、 大节 、 小节 、 麻粒 、 单纱断裂强度及线密度偏差 、 纤维含量偏差九项评定 ,当 九项 的品等不同时 ,按 九项中最低的一项品等评

30、定 。A。5 检验涤麻纱的检验除含量试验方法按GB/T2910.11 2009执行 (含 量表示方法可采用净干含量百分率 ,但 应注明)外 ,其 他 同苎麻纱 。A.6 其他涤麻纱除以上规定外 ,其 他条款可按苎麻纱执行 。Fz/T32002-2014附 录 B(规 范性 附录)苎麻 单纱 强力在不 同回潮率下 的修正强力及修正 系数B。1 苎麻 单纱标 准 回潮率 时的修正强力苎麻单纱标准 回潮率 时 的修正强力为快速试验测得 的单纱强力乘 以试验样 品实测 回潮率 的修正系数 (B。2、B.3)。B . 2 4 9 t e x 以下苎麻单纱强力在不 同回潮率下的修正 系数见表B . 1 。

31、表B.1 49tex以下苎麻单纱 强力在 不 同回潮率下的修正 系数B.3 49tex及以上 苎麻 单纱 强力在不 同回潮率下 的修正 系数见表B.2。表B.2 49tex及以上苎麻单纱强 力在不 同回潮率下的修 正 系数实测 回潮率%0 . 0 0 - 0 . 0 90 . 1 0 0 . 1 90.20-0.290 . 3 0 0 . 3 90 . 4 0 -0 . 4 90 . 5 0 -0 . 5 90 . 6 0 冖0 . 6 90.70冫0.790.800.890 . 9 0 0 . 9 95.0l61.135 7 1.124 4 1 113 8 1.10391.094 51.08

32、5 71.077 2 1.069 2 1.061 66.01.054410478l041 2 l03521029 3 1.023 9 1.01861.01371.00891.0043701000009959099200988 2 0.984 7 0.981 4 0.97800.975 1 0.972 1 0.9692096660964 00.961 5 0.95930.956 9 0.954 8 0.952 80.9508 0.948 90.94700.9亻530.943 8 0942 1 0.94060.939 2 0.93780.93650.935 2 0.933 90.93281000.

33、931 6 0.93060.929 5 0.92850.92760.92670.925 80.924 9 0.92420.923 5实测 回潮率%0.00-0.090 1 0 0 . 1 90.20冫0.290 . 3 0 0 . 3 90 . 4 0 0 . 4 90 . 5 0 0 . 5 90 . 6 0 0 . 6 90 . 7 0 0 . 7 90 . 8 0 -0 . 8 90.90-0.99501 15371.14291.13241.1223112281.10351.09碴 71.086 11.07801.07006.01 062 4 1.055 2 1.048 1 1.041

34、3 1.034 7 1.02841.022 亻 1.019 钅 1.01701.00521.00000.99480.98980.98510.979 5 0.97590.971 6 0.96750.963 4 0.95940.95550.951 9 0.94830.94480.941 4 0.93820.934 9 0.931 9 0.92890.92600.92320.92050.91780.91520.91270.910 2 0907 9 0.905 6 0.903 4 0.901 210.00.899 1 0.89710.89500.893 1 0.891 30.889亻 0.887 60

35、.885 9 0.884 2o.8826Fz/T320022014附 录 C(规 范性附录)黑板条 干均匀度和大 节 、 小节 、 麻粒试 验方法C.1 取样每种纱(包 括纱的大节 、 小节 、 麻粒和黑板条干)每 批检验一次 。取样在线密度偏差试验的筒纱 中任取10只 ,在 黑板上摇成排列均匀的纱片,每 块纱片宽度为127mm2mm,纱长80m(绕成80圈 ),每只筒纱摇取一块纱片 ,每 次检验10块纱片(即一块黑板),共计800m。C.2 检验条件C.2.1 黑板 :尺 寸为长1359mm、宽463mm、厚37mm(包括木边),板面用无光黑色胶布。纱线应 紧贴在黑板上 ,其 密度相当于样照

36、。C.2.2 黑板机 :具 有绕纱密度调节装置 ,黑 板转速80r/min1o0r/min。启动后黑板 回转应无跳动 ,机上除游动导纱钩及保证均匀卷绕的张力装置外 ,一 律不得采取任何除杂措施 。C.2.3 暗室 :左 右屏风内装直立回光灯一排 ,每 排安装天蓝色内面磨砂灯泡六只(其 中两只40W,其余四只60W);上部装横式回光灯一排 ,内 装天蓝色内面磨砂灯泡六只(均 为60W),灯罩下装匀光玻璃 。黑板周围的墙壁应为黑色或无反光 。C.2.4 样照 :按 规定的标准样照(见 表2)。样照边缘应剪去或涂黑色(或 用黑纸挡住)。C。3 黑板条干均匀度检验方法C。3.1 将黑板搁置在暗室黑板架

37、上 ,开 放两边直立 回光灯 ,检 验员位于距离黑板2m处进行检验 ,视 线与黑板中心位置成平直线 。检验黑板反面(即 无绕纱钩一面),以每块纱片阴影大部分情况为准 ,逐 个与标准样照对 比,好 于或等于标准样照时得10分 ,差 于样照不得分 。C.3.2 黑板条干均匀度的评定 :a) 阴影普遍深于样照时 ,不 得分 ;b) 阴影深浅相当于样照 ,但 总面积显著大于样照时 ,不 得分 ;c) 阴影总面积虽小于样照 ,但 显著深于样照时 ,不 得分 ;d) 阴阳板不得分 ;c) 规律性不匀不得分 。C,3.3 将全部纱样检验完毕后 ,算 出10块纱片(即一块黑板)的 条干均匀度总评分 。C,4

38、大节、 小节 、 麻粒检验方法c.4.1 将试样摇在黑板上 ,黑 板搁置在暗室黑板架上 ,上 端朝检验员方 向倾斜5,开 放横式 回光灯 ,用目光逐片对照疵点样照检验 。大节 、 小节检验黑板两面 ,麻 粒检验黑板反面(即 无绕纱钩一面),检验人员应面对检验物 ,检 验距离以检验人员的 目力在辨认纱疵时不费力为原则 。C。4.2 根据纱 的分 等规定 ,大 节 (个 /800m)、小 节 (个 /800m)、麻粒 (个 /400m)应分别记 录 ,合 并计算 。1 0Fz/T320022014C.5 大节、 小节 、 麻粒的确定C , 5 , 1 大节:a) 长4cm及以上 ,粗 为原纱直径三倍及以上的粗节 ;b) 长4cm以下至0,6cm以上 ,粗 为原纱直径六倍及 以上的粗节 。C.5.2 小节 :长 0.6cm及以上 ,粗 为原纱直径三倍及以上的粗节 。C.5.3 麻粒 :纱 中纤维扭结呈 明显粒状者 ,直 径起点达到麻粒标准样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