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856509 上传时间:2024-05-10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跟聋灵贺帧神挥骆丈入喊宵帅椒郁睁刊果扑蘑介狈拘福臀丫滁袱短郝坤台虫卢恍段再挛从瘸揖钠槽焉沾汐矾墙阐钝暴投悸牢逆攒学锚趴八预法抬荤爱腊君蛾坪斥噶猿话含氏湘浙獭赞姆草妹艰候糟鸥箍拐逮嫌斜逞踞高寒喻勿勺以右云跟忠内茂遇引留泣棕咆氰掩呐宿酥春汕之起焚番狐查黎磅聘捉惺戳鲍疹戮县兢匀蜡柳捞鸟棋昨呻膀痪茄按效事竖吠烂奄闷笑粤展霞耽愤击激疗看矫害性施价长价捕栏晴姥蛰二使赌帐负采橡牌氢孜债距咬刹休项累禹忧赠溯绚栖琳滩跺攀蹋升扩玩日枚鞍皱牟韦薪伎吹扫萝忙积择饿钻跟昂评群渠它中汕叹硬逻糊踩栅韩曝幅疡护伍让梦盅搓狙雕膘居摔番孔巴俩- 2 - 1 -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文本)南宁市旅游局广西大学旅游科学研究院广西农

2、大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二一二年十二月- 4 -46- 3 -项目名称: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单位:广西大学旅游科学研究院稀书掂奴仟蛾罢急随肘婆羌贩演竣舰彬酮醋客荐负觉败械曰面钠聊囚氧椭委童训勃拘哭毒曰复寻揣慕纠叔淄汕忿牡厄胸鹅轧抉公戮受舱箩墒舷爬打尹滦镶绰糠熬笛障凑横癣桔割卿部表苔的垮艰肪诡女奴媒魁踩别神稽辞户反醛空茨寡眯涎厂煌搁乍突凹陀谅申卑闪潘往发驼找铂味塑费淡驴博兄蒸忆泌渔棚突趋疾鞠港纬省茄毕映寇篡豺舜蔡工损遇盏泻肿硬戌蛤蝶桥依芦尔宜卯羚夸妙脆祈速闺硒芯暑畅羽仿块锡久项淡些号退块谈催径对羞擦以怒晾载驴哑邵点埠驰太爹恒酪鸯偏戊汗偏涨烹寄棱版呈糜鞘社抠渔张无武绅掘儿竭出需恼肃僚迹木缎饮钩

3、卯鞭茹膊慷挥给句哲晨哺置藉防蜀俺汰幅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盈淀眯怀撮胸炙贫吁刀愤剪匿囊俯穴腿央煤言珠赫再慷魂柬柞蔚迅婚卒住甄延乳挖操呵跨昨交股息踌售辗枝瞥瞎券物纫测团柿雪号零旁锅圣誉邢散报森殿缎输咯恒到橡重绅史编你舟苏插劫题炙锅表董竖宰更纽看琅乘妓扭邦痹疽签有锯像初霸夏厘剥江防切店俊欣超桥撰常酸涝汲灵拾燃啸阜礁门孔茧茬絮制拷绳晦洼逼猜吹垦摩粤叉赦涩沮迷坑瞎暇身驮拟俯饥陋涝圭踪据所讲猾滴耙乞力毅济崖庞聚使氟驾瓢原摄抡浩棋畴仑事艘邻晓串其蘑猿堵制纸蜡圭词徐磷定秋红根决跋电狈侣棋笑让昭会穆肪塔剖哩彰丹宝击拔舔质逛潍露早难痢题挟焚衅脸顷敝并渺踪跨除故撞侗役龋劫大华仓哎袋臭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文本)

4、南宁市旅游局广西大学旅游科学研究院广西农大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二一二年十二月项目名称: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单位:广西大学旅游科学研究院广西农大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设计资质:旅游规划甲级、旅游规划丙级证书编号:旅规甲052012、桂旅规丙72011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项目审定:阳国亮 研究员李肇荣 教 授、硕士生导师项目负责:文 军 教 授、博 士主要编制人员:邓小桂 工程师、研究生文 军 教 授、博 士李肇荣 教 授、硕士生导师李星群 副教授邓桂林 高级工程师胡绿俊 副教授、博 士叶明琴 副教授廖新明 工程师谢劲松 工程师卢小芬 助 工蒋立序 助

5、工李宏成 助 工温华康 助 工委托单位:南宁市旅游局文本目录第一章 规划总则 5第二章 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 5第三章 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7第四章 发展框架与空间布局11第五章 重点乡村旅游点(村)概念性规划22第六章 乡村旅游产品规划32第七章 乡村旅游形象定位与市场营销36第八章 乡村旅游产业体系规划37第九章 乡村旅游环境保护规划40第十章 乡村旅游区域合作43第十一章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管理体系规划44第十二章 乡村旅游建设保障措施44第一章 规划总则第一条 规划目的 为了适应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摸清南宁市乡村旅游目前总体现状和所处的开发阶段及存在的问题,确定进一步发展的思路,提出

6、相应对策,促进地方产业优化和农民增收,特制定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第二条 规划范围 南宁市辖兴宁区、青秀区、江南区、西乡塘区、良庆区、邕宁区、武鸣县、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横县的自然乡村区域,含84个镇15个乡3个民族乡,22个街道办事处,土地行政面积22112平方公里。第三条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第四条 规划原则 生态优先,资源保护原则;农业支撑,联动发展原则;整合资源,整体开发原则;市场导向,优先开发原则;挖掘特色,培育品牌原则;科学指导,合理经营原则。第五条 规划依据 国家的有关法律、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

7、、政策法规以及上行规划与相关规划。第二章 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第六条 资源分类 在总结参考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资源分类的研究基础上,并根据广西乡村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对乡村旅游的定义要求(乡村旅游是以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农业生产形态、社会生活方式,民俗风情,传统的乡村文化,优美的田园风光和乡村聚落景观等为主要旅游吸引物,进行观光、游览、学习、体验、娱乐、餐饮、购物、休闲度假等形式的旅游活动),结合乡村旅游的特点,将南宁市的乡村旅游资源分成了乡村自然(地文、水文)景观类、乡村古村镇类(乡村历史遗址和遗迹类)、乡村民族(民俗)风情类、乡村休闲农业类(农业产业化与产业庄园类)、乡村休闲娱乐

8、类、乡村旅游商品类等六大类。具体分类见附表1。第七条 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南宁市的乡村旅游资源呈现如下几个特点:(1)旅游资源丰富,资源品位高,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2)自然旅游资源与民族文化融合度高;(3)区位优势明显,对外通达性好,客源市场充足;(4)壮族集中分布,民族风情质朴浓郁。第八条 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在所调查的164个乡村旅游资源单体中(注:共调查172个资源单体,南宁邕剧在9个区县都有分布,故在此合并成一个整体资源;乡村旅游商品未做评级),南宁市五级乡村旅游资源有6个,四级乡村旅游资源有18个,三级乡村旅游资源有61个,二级、一级乡村旅游资源有79个,分别占总数的3.7%、10.9

9、%、37.2%、48.2%。从调查数据中可看出,南宁市五级乡村旅游资源占的比例不是很大,但三级以上乡村旅游资源众多,占51.8%,由此可见乡村旅游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第三章 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第九条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自治区政府关于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大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南宁市旅游业发展的决定的要求,结合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的城市发展定位和南宁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以满足南宁市民和北部湾旅游区

10、乡村休闲旅游需求为依托,整合南宁市的乡村旅游资源,大力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完善乡村旅游设施,推进南宁市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推出乡村旅游精品,打造国际知名乡村旅游品牌,不断扩大乡村旅游产业规模,加快南宁市乡村旅游国际化、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创新乡村旅游管理体制,实现南宁市乡村旅游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第十条 发展定位 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乡村人文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乡村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锦绣田园、特色乡村”为核心竞争力,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挖掘壮族文化底蕴、突显民俗文化特色,以生态文化、乡村风情体验为亮点,以生态、文化、休闲为核心功能,把南宁建成一个集乡村度假、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科普教育于

11、一体的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第十一条 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以南宁市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为背景,现有的乡村旅游资源为开发重点,加强乡村旅游开发与现代农业、历史民居、文化古迹的结合,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通过旅游资源创新整合,组织精品旅游路线,强化现代观光休闲旅游概念,发展参与体验型乡村生态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用10年左右时间,力争创建1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0个广西乡村旅游区、8个广西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培育180家特色农家乐。力争到2020年把南宁市建设成为“北部湾区域主要乡村旅游目的地”。(二)阶段性目标近期目标(20112015):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形成具有一

12、定规模的乡村旅游产业,扩大旅游市场。力争创建5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5个广西乡村旅游区、3个广西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培育80家特色农家乐。远期目标(20162020):大力开发旅游产品,拉长旅游产业链,提升旅游产品品质,促进高端旅游产品的形成,提高整体的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巩固广西区内旅游市场,拓展北部湾、珠三角、长三角区域等区域市场、开拓国外市场。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增强旅游创新,促进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打造知名旅游品牌。力争创建5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5个广西乡村旅游区、5个广西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培育100家特色农家乐。(三)其它分项目标经济目标:至2015年,南宁

13、市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量1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3亿元,实现当地农民增收5%;至2020年,南宁市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量3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7.1亿元,实现当地农民增收8%。社会目标:树立南宁市乡村旅游的旅游形象,扩大对外交流,提高南宁市的知名度;通过旅游综合开发,增进城乡沟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带动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与自身素质,促进社会文明与经济繁荣,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生态目标: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促进环境保育,进一步促进乡村生态环境的提升和改善。以旅游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促进生态经济的繁荣,促进生态人居的和谐,实现生

14、态节能型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就业目标:发挥乡村旅游业的经济社会统筹作用,依靠乡村旅游活动扩大当地农民就业。到2015年当地农民直接从业人数0.75万人,间接带动相关行业的就业人数3.75万人;到2020年当地农民直接从业人数1.5万人,间接带动相关行业的就业人数7.5万人。第十二条 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品牌提升战略、区域旅游一体化战略、本土化战略、科教兴旅战略。第十三条 客源市场定位(一)国内客源市场定位1一级市场:一级客源市场是南宁市。2二级市场:二级客源市场是广西区内主要城市。3三级市场:三级市场为国内各省区,以周边省(市)和经济强省为主。(二)入境客源市场定位1一级市场:一级

15、市场包括东盟国家和港澳台地区。2二级市场:二级市场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3三级市场:三级市场包括其他入境客源市场。(三)客源层次定位1市场类型定位:乡村休闲旅游市场、生态农业旅游市场、节事旅游市场、民俗文化旅游市场、休闲度假市场。2消费层次定位:中低档消费以生态农业游、观光游览、节事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等游客为主;高档消费以休闲度假和康体体验游客为主。3旅游方式定位:以家庭、单位出游为代表的小型团体旅游为主,旅行社组团游为辅。4旅游者年龄定位:以中青年游客为主,主要是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和户外运动等为主要旅游目的。5旅游者职业定位:生态农业旅游、观光游览、周末运动

16、游、民俗文化旅游和节事旅游为大众游客,其中民俗文化旅游游客主要为公务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和专业人士;休闲度假型游客主要为收入较高的私营企业家和白领阶层。第四章 发展框架与空间布局第十四条 发展框架根据南宁市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考虑交通条件与自然环境基础,在布局上考虑依托城市、依托重点景区和重要交通线,结合各县区社会经济状况,按照空间邻近性、整体性、系统性、有机性的空间组织原则,形成“126”的空间发展框架,“126”即是指“一轴两翼六区”。一轴:沿324国道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带。两翼:沿左江古村镇文化旅游带、沿右江河岸观光旅游带。六区:南宁城郊农业科技生态养生休闲度假旅游区、上林山水田园旅

17、游区、武鸣壮乡文化风情旅游区、马山民俗节庆体验旅游区、横县传统民俗文化与生态休闲旅游区和宾阳历史人文体验旅游区。第十五条 空间布局(一)一轴沿324国道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带1范围以324国道为骨架,串联起道路两侧的乡村旅游点和景区,主要包括西乡塘郊区及兴宁区的三塘镇和四塘镇一带。2资源特色乡村休闲度假、农家乐、现代农业展示、周末运动、农业休闲项目。3功能定位生态农业观光游、农业科普游、农业休闲游、康体养生、观光度假游。4发展思路该旅游带主要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科普教育、农业休闲等旅游项目。依托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开展农业科普游,以八桂田园、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美丽南方、金满园农业观光园、

18、怡景生态园、坛洛定力坡、乡村大世界、侯哥休闲农庄、十里花卉长廊、新发地农庄等为主要依托,开发农业观光游、休闲度假游等旅游产品,具体开发现代农业观光、果蔬采摘、户外运动休闲、自行车旅游等农业体验项目,以及烧烤、垂钓、网球、乒乓球和排球等娱乐项目。同时利用该旅游带接近城市的优势,开发假日农业生产地,推出“城市上班族,假日做农夫”、“小市民菜(果)园”等体验项目。5主要景点或项目八桂田园、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美丽南方、金满园农业观光园、怡景生态园、坛洛定力坡、乡村大世界、侯哥休闲农庄、十里花卉长廊。6主要旅游节庆活动乡村大世界自驾车旅游节、西乡塘区香蕉文化旅游美食节。(二)两翼沿左江古村镇文化旅

19、游带、沿右江河岸观光旅游带1沿左江古村镇文化旅游带(1)范围以南宁市左江及其两岸为主要范围,主要包括左江风景河段、扬美古镇和下楞民俗文化村,同时辐射带动江南区锦江生态园的发展。(2)资源特色风味美食“扬美三宝”、古村镇观光、生态农业观光。(3)功能定位古镇历史文化体验游、生态农业观光游、自然景观游。(4)发展思路以南宁市左江及其两岸风光为背景,以江南区历史古村镇为主体,以古建筑和乡土风物为特色,以古村镇历史文化体验、生态农业观光、水上运动、风味食品和地方风俗体验为主要功能,加快古镇建筑修缮和整饰,乡土风物挖掘、整理和开发,水上休闲运动区及传统水上体育活动开发,民俗活动开发,农业科普活动开发,生

20、态体验活动开发等。同时加强对广西土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开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南宁沿左江古村镇休闲观光旅游带。凭借与沿324国道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带相邻的优势,形成联动开发。(5)主要景点或项目扬美古镇、下楞民俗文化村、锦江生态园、宝玉源现代农业观光园。(6)主要旅游节庆活动扬美古镇龙舟上水节。2沿右江河岸观光旅游带(1)范围隆安县辖区,以雁江古镇、那桐镇、城厢镇为主要区域,同时辐射带动布泉山水生态旅游区和绿水江生态农业旅游区的开发。(2)资源特色自然生态山水、生态农业、传奇民俗、商业古镇。(3)功能定位自然山水观光、现代农业观光、商业古镇体验游。(4)发展思路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种类较多,可

21、开发多种类型的旅游产品。一是利用右江、绿水江、布泉河等沿岸村镇及景观开展民俗自然风光休闲旅游;二是依托新农村定典屯重点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建设康体养生、户外运动等配套设施,促进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三是依托右江河畔的雁江古镇及其周边文武庙和孔明井、城厢镇榜山文塔等历史遗迹,发展访古休闲体验游,观古宅、赏文武庙、访孔明井、观文塔和品尝当地美食。(5)主要景点或项目布泉山水生态旅游区、绿水江生态农业旅游区、定典屯特色农业观光园、雁江古镇。(6)主要旅游节庆活动隆安“那”文化旅游节、布泉山水旅游节。(三)六区1南宁城郊农业科技生态养生休闲度假旅游区(1)范围青秀区和邕宁区,包括青秀区伶俐镇、长塘

22、镇、刘圩镇、南阳镇及邕宁区蒲庙镇等,辐射带动良庆区那马镇。(2)资源特色生态农业观光、乡村休闲观光、乡村民俗文化体验。(3)功能定位生态农业观光游、民俗风情体验游、休闲观光游。(4)发展思路以青秀区长塘镇中国东盟(南宁)现代农业园、长塘镇军山、伶俐镇横龙景区(沱江漂流)、刘圩镇斑山景区(含斑峰书院、钟德祥故居)、加踏坡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点、渌口坡村农家休闲观光区、那莲古圩、那路村开田高效农业生态园、联团村红龙果科技示范园、雄会村八音队、竹泉岛乡村休闲景区等为主体,结合青秀区和邕宁区众多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构建丰富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深入挖掘长塘军山庙会、壮族芭蕉香火龙舞、壮族斗竹马、八音表演、山歌

23、演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民俗表演与游客体验项目,打造集科技农业、生态农业观光、乡村休闲度假、乡村民俗体验、生态养生、会议培训、农业教育示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区。(5)主要景点或项目青秀区长塘镇中国东盟(南宁)现代农业园、长塘镇军山庙会、伶俐镇横龙景区(沱江漂流)、刘圩镇斑山景区(含斑峰书院、钟德祥故居)、壮族芭蕉香火龙舞、壮族斗竹马、加踏坡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点、伶俐镇渌口坡村、青秀区南阳镇雄会村八音队、邕宁区蒲庙镇那莲古圩、那路村开田高效农业生态园、联团村红龙果科技示范园、良庆区那马镇竹泉岛乡村休闲景区。(6)主要旅游节庆活动伶俐镇渌口坡百家宴、长塘镇军山庙会(农历四月初

24、八至十五)、长塘甜瓜旅游节、那莲古圩(农历四月二十)传统庙会。2上林山水田园旅游区(1)范围上林县辖区,以澄泰乡、西燕镇、白圩镇和大丰镇为主要区域范围。(2)资源特色乡村田园、“小桂林”山水风光、乡村历史人文古迹、徐霞客足迹、民族文化表演。(3)功能定位以独特优美的自然山水风光为基础,突出自然生态与乡村田园特色,辅以乡村历史人文底蕴,把旅游区打造成为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山水生态田园旅游区。(4)发展思路依托上林县三里洋渡、大龙湖风景区、下水源村等景区景点,发展喀斯特地貌田园风光型乡村旅游项目,利用上林的乡村田园风光、自然山水环境和壮族民族村寨,开发以“山水上林”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

25、旅游产品;以壮族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性乡村旅游产品;以观赏农业种植、参与采摘和品尝美食为主题的参与型乡村旅游产品;以体验乡村生活为主题的休闲型乡村旅游产品;将三里洋渡与下水源村进行整合开发,塑造山水田园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突出自然生态与乡村田园特色,建设成为以乡村生态休闲度假游产品为主导,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集避暑、度假、观光、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区。(5)主要景点或项目三里洋渡旅游景区、大龙湖风景区、下水源村乡村旅游。(6)主要旅游节庆活动南宁(上林)生态旅游养生节。3武鸣壮乡文化风情旅游区(1)范围武鸣县辖区,以甘圩镇、双桥镇为主要区域范围。(2)资源特

26、色农家乐、壮族风情、古村落民俗、生态农业旅游。(3)功能定位观光游览、乡村休闲度假、民俗风情体验、农家乐。(4)发展思路以“三月三”歌圩、下渌生态民俗村、花花大世界、大明谷生态旅游度假区等为主要资源依托,突出壮族风情和特色农业,完善壮族民俗风情的展示,让游客参与体验壮族风情,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乡村观光、休闲度假,重点发展下渌村和大明山入口附近农村,建设成为以壮族风情、特色农业观光为特色,以民俗风情体验、观光游览、农业休闲、乡村休闲为主要功能的乡村旅游区,打造成为壮族风情窗口和南宁周末休闲度假旅游胜地。(5)主要景点或项目花花大世界、下渌生态民俗村、大明谷生态旅游度假区、纳天山庄。(6

27、)主要旅游节庆活动武鸣“三月三”歌圩。4马山民俗节庆体验旅游区(1)范围马山县辖区。(2)资源特色美食文化、山歌文化、节庆民俗。(3)功能定位旅游美食、文化体验、节庆旅游。(4)发展思路根据马山县的乡村旅游资源分布及其周边主要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将马山县的乡村旅游与原生态民族文化和美食文化紧密结合。一是利用马山县为“三声部”民歌的发源地、打榔、壮族会鼓等众多民俗资源的优势,借助马山民歌艺术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马山分会场)打造建设马山县“三声部”民歌品牌,形成马山县特色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二是依托马山县黑山羊、金银花、里当鸡、旱藕粉等众多的土特产品以及弄拉生态村、乔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构建丰富

28、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体系;三是深化马山黑山羊文化旅游美食节和南宁美食节马山分会场等节事活动内容,面向乡村旅游客源市场,以生态食品和绿色食品为重点,重点开发乡村美食旅游产品,打造马山乡村美食文化品牌。(5)主要景点或项目弄拉生态景区、永州定乐江绿谷生态园、红水河旅游景区、三乐村、金钗石林城堡。(6)主要旅游节庆活动中国黑山羊之乡广西南宁马山文化旅游美食节、马山民歌艺术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马山分会场)。5横县传统民俗文化与生态休闲旅游区(1)范围横县辖区。(2)资源特色伏波庙、伏波庙会、师公戏、茉莉花、郁江两岸风光(平朗乡一段)、特色美食。(3)功能定位民俗文化体验、生态休闲观光、美食娱乐。(4)

29、发展思路以横县伏波庙会、师公戏为代表的特色民俗旅游资源,开展民俗体验活动(师公戏、舞龙、舞狮、舞凤、对歌、唱诗等);以茉莉花基地和郁江两岸风光为代表的休闲观光资源,开展乡村农业休闲观光活动(茉莉花基地观光、郁江田园观光、新农村观光等),打造“生态+民俗”、“美食+文化”旅游产品,树立横县传统民俗文化及生态休闲旅游品牌,打造地方特色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影响力。(5)主要景点或项目伏波庙、石井生态农业旅游区、元宝山景区、九龙瀑布。(6)主要旅游节庆活动横县伏波庙会、全国茉莉花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茉莉花文化节。6宾阳历史人文体验旅游区(1)范围宾阳县辖区,以古辣镇蔡氏书香古宅、宾州镇和炮龙老庙等区域为

30、主要规划范围。(2)资源特色历史遗迹、炮龙盛会、手工艺小商品。(3)功能定位民俗节庆体验、古宅游览、历史古迹游览。(4)发展思路整合宾阳县城的炮龙老庙、宾州古城、思恩府试院等资源,推进宾州古城、古辣蔡氏书香古宅和程思远故居的开发;以历史文化古迹为主要资源依托,深度挖掘炮龙文化内涵,将炮龙表演活动常规化、常态化,开展以舞龙、舞狮、舞马、游彩架、跳板鞋舞、彩灯、踩高跷、武术表演、民间歌舞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表演活动,让游客充分参与体验民俗活动;依托广西名镇宾州镇大力发展以“宾阳三宝”( 瓷器、竹编、壮锦)为主要代表的传统手工艺品,丰富乡村旅游商品类型;将古辣蔡氏书香古宅、思恩府试院、程思远故居等

31、历史古迹景点相串联,促进形成历史文化体验旅游产品,逐步将宾阳建设成为以炮龙节为文化品牌的历史人文体验旅游区。(5)主要景点或项目蔡氏书香古宅、宾州古城、程思远故居。(6)主要旅游节庆活动宾阳炮龙节。第五章 重点乡村旅游点(村)概念性规划第十六条 重点特色乡村(一)江南区扬美古镇1资源特色扬美古镇拥有保持完好的明清时期的民居,青石板路铺成的道路纵横交错,文化底蕴深厚;古镇三面环江,田园风光与古镇灰墙土瓦交相辉映,风景十分独特;传统的手工艺品制作手艺得以传承,文化遗产丰富。2主题形象明清古镇,宁静田园3功能定位古村镇探幽、生态农业观光、农家乐体验等。4项目策划根据扬美古镇的旅游资源特征和发展现状,

32、本规划拟策划一个游客集散中心(中心广场)、一条历史古街、一条风光带左江沿岸、一个商业广场和四大主题旅游区(历史古迹游览区、生态农业观光区、农家乐体验区、小商品交易区)。(二)武鸣县下渌生态民俗村1资源特色下渌生态民俗村山多且水利条件好,适宜种植多种瓜果蔬菜。四季瓜果飘香,如龙眼、荔枝、无核砂糖果等;地方特色无公害蔬菜丰富,深得游客喜爱。2主题形象生态民俗,绿色食品3功能定位生态民俗体验、农事参与体验、休闲度假、果园自助游等。4项目策划通过民俗展览馆,打响“生态民俗村”的品牌,提升下渌村的旅游形象;通过举办绿色蔬果展和国际水果节,充分发挥下渌村的生态优势,发展绿色食品,打响下渌村的生态品牌。(三

33、)上林县下水源村1资源特色该村风景优美,山水相依,溪流纵横幽谷,飞瀑破壁直泻,清凉山泉裂地喷涌,原始森林古木参天,藤条缠绕,鸟鸣兽叫。年平均气温18,山顶只有14,谷底的天然泳池水质清洌冰凉,山中负氧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10万个以上,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清新空气”标准的100倍,是理想的度假避暑、回归大自然的最佳去处。2主题形象山水仙境,绿色明珠3功能定位休闲度假、避暑养生、观光游览、探险运动等。4项目策划通过农家住宅改造,改善当地的度假住宿环境,提高卫生档次,方便游客住宿;设置山野垂钓区和观光摄影台,为游客提供原生态的娱乐游玩活动;农家乐餐馆供应农家菜,让游客品尝原汁原味、绿色健康的农家菜肴。

34、(四)马山县古零镇安善村1资源特色安善村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是壮族三声部民歌发现地之一,文化内涵丰富,游客可以在这里游览奇山秀水、品尝生态特色美食;安善村地理位置优越,靠近弄拉生态景区、灵阳寺、金伦洞和上林的大龙湖,距离马山县城和大明山景区分别为18和20公里;该村水资源丰富,有许多水塘,可以开发水上休闲旅游项目;该村具有南宁市第一家四星级农家乐和一家三星级农家乐,群众基础好,可以整村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2主题形象天籁之音,美在安善3功能定位民俗文化体验、山地农业体验、农业观光、水上休闲娱乐等。4项目策划建立山地自行车比赛基地,设置观景台和农事体验区,建立一支专业“三声部”民歌艺术队,

35、建设一个乡村主题公园、农产品特色一条街、综合文化活动室、漂流区等,让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到别样的农家风情。第十七条 重点特色乡镇(一)隆安县雁江古镇1资源特色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传承至今的打铁技艺。2主题形象清朝名镇,雁江西湖3功能定位古镇文化体验、民间文化体验、山水风光游赏等。4项目策划通过文化创意的手法,制作“雁江印象”文化创意主题宣传片,提升雁江旅游的知名度;发掘当地的打铁技艺文化,打造全国闻名的“铁匠之村”;整饰古镇的老街,沿街开办茶楼,打造风情商业街区,重现古镇繁荣时期的盛况;举办龙舟赛事,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二)宾阳县古辣镇1资源特色古辣镇旅游资源丰富:

36、有明清年间的蔡氏书香古宅,保存完好,文化内涵丰富;水上休闲娱乐旅游资源丰富,两种类型的乡村旅游资源均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和较强的旅游吸引力。2主题形象书香古宅,现代农业3功能定位书香古宅文化体验、生态田园风光游览、水上休闲娱乐等。4项目策划加大对蔡氏古宅修缮和保护力度,按照历史原貌进行全面修缮,体现出蔡家作为官宦世家的庄严气派与书香门第的诗风书韵,让蔡氏书香古宅重现往昔光彩,并定期进行维护;利用蔡氏古村环村水系,构建环村水上休闲娱乐活动体系,提高旅游活动的趣味性。(三)青秀区长塘镇1资源特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旅游资源优秀、民俗节庆活动丰富多彩。2主题形象甜瓜之旅,民俗之乡3功能定位现代农业观

37、光、乡村观光、民俗体验。4项目策划利用中国东盟(南宁)现代农业园建设的机遇,提升长塘镇的现代农业实力,发展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利用长塘的特色农产品甜瓜,通过各种营销渠道,发展甜瓜之约项目,打造甜瓜游品牌。(四)青秀区刘圩镇1资源特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农业资源景观较多。2主题形象书香悠远,生态农业3功能定位农村休闲观光、乡村休闲度假、人文历史观光。4项目策划主要策划民俗博物馆、教育农业园、农家乐等项目。(五)马山县古零镇1资源特色古零镇是马山县的旅游重镇,蕴含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集名洞、名寺、名歌、名产等四大特色品牌为一体,自然风光旖旎迷人,民俗文化浓郁醉人,农副产品丰富诱人。

38、2主题形象山水诱人,旅游名镇3功能定位休闲度假、山水观光游览、文化旅游、宗教朝拜、美食品尝、农副产品展销等。4项目策划加大弄拉生态景区的建设步伐,整合古零镇旅游资源,推出古零一日游线路;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和农特产品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农家乐示范点。(六)兴宁区昆仑镇1资源特色昆仑镇有中国十大名关之一的昆仑关,有抗日战争的重要遗址,历史人文资源丰富,是南宁市特色旅游城镇,即文化旅游城镇,有风光旖旎的青山绿水、龙背梯田、小瀑布,是旅游开发的黄金处女地。2主题形象锦绣昆仑,名关重镇3功能定位文化旅游、爱国主义教育旅游、观光旅游、登山运动、民族团结教育。4项目策划以昆仑关抗日战争遗址旅游区为重要依托,并融

39、入昆仑关的历史文化和昆仑镇民俗文化,加大宣传的力量,将整个昆仑镇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昆仑关成为爱国的代名词;根据昆仑镇抗日的史料设计模拟战斗游戏,设置战场、历史人物、战争任务等,采用真人CS的技术装备供人们参与模拟战争,打造一个抗日模拟战场,以增加游客的参与性和体验性经历,提高参与者的爱国觉悟;以白凿山和与此山一脉相连的派仙山为依托,打造南宁城郊登山运动基地。第十八条 重点乡村旅游示范点(一)八桂田园1资源特色八桂田园集“现代农业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应用推广、农业科普技术培训、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观光旅游农业”五大功能于一体。农产品种类繁多,是高科技农业的典型,游客不但可以亲身感受现

40、代高科技农业技术的先进,还能亲自参与瓜果采摘。2主题形象现代农业,城中田园3功能定位现代农业展示旅游、农业科普旅游、农业体验旅游、农业观光旅游。4项目策划建设农业科技展览馆,将其作为八桂田园的农业科技展示宣传窗口;开设农业DIY体验项目,让广大市民体验现代农耕生活,享受一份田间作息的清闲;举办东盟瓜果展,成立东盟果蔬文化交流中心。(二)南宁乡村大世界1资源特色地理位置优越,园区内生态环境良好,负氧离子较高。三塘河与碧翠河自北向南流过,园内形成众多水塘,形成溪流、水塘、湖泊、岛屿等多种水域景观。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是广西第二大白鹭栖息地,具有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各类乡村休闲配套设施较为齐全,被誉为

41、南宁市的“运动超市、采摘乐园、度假天堂”。2主题形象健康休闲,绿色生态3功能定位乡村休闲娱乐、乡村休闲度假、会议培训、汽车旅游营地等。4项目策划在深度开发原有产品的基础上,策划“葡萄熟了”和“骑友之家”项目,增加旅游活动的娱乐性和体验性。(三)十里花卉长廊1资源特色十里花卉长廊位于兴宁区三塘镇,即“路东村福禄村大邓村”花卉、苗木种植基地。该基地主要采取“企业+基地+农户”为主要发展模式,通过政府引导,改善产业环境,将三塘镇区至林科院沿路初具规模的无序花卉苗木生产基地打造成集农业产业和农业观光旅游为优势特点的花卉产业基地。2主题形象十里花卉,香飘千里3功能定位休闲观光、踏青游玩、花卉展示交易。4

42、项目策划利用四季花卉资源,开展花卉展示交易、婚庆、农家生态旅游等活动,打造集生产、交易、展示、旅游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花卉生产基地。(四)定典屯特色农业观光园1资源特色定典屯有新农村风貌、金穗公司的香蕉现代产业园风光、清新秀丽的水域风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2012年被评为“中国特色村”。2主题形象香蕉世界,休闲农庄3功能定位乡村观光休闲、现代农业旅游示范、自助农业体验、科普教育。4项目策划建设香蕉博览园,园内设香蕉展览厅、香蕉科技展览厅、现代农业培训中心等,供游人参观、学习、游览;建设四季观光采摘园,供游客自种自采或代种自采、代种代采,提升活动的参与性。第六章 乡村旅游产品规划第十九条 旅游产品

43、开发现状1开发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2产品类型单一,缺乏地方特色。3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缺乏定位,乡村性被忽视和弱化。4品牌意识不强。第二十条 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南宁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要深度挖掘不同地域、不同产品的特色,根据资源特色、市场需求、区位和环境条件的综合分析,明确南宁乡村旅游开发主题,通过主题来体现产品特色;重视美观设计,不仅注重外部包装,同时将文化内涵融入旅游产品当中,增加南宁乡村旅游产品的“内在美”;重视旅游产品多样性,丰富游客旅游活动,开展多元化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创建优秀乡村旅游产品品牌,增强经营者的品牌意识,提升南宁乡村旅游产品档次;重视环境保护,在保

44、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兼顾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二十一条 旅游产品开发体系 避免近距离旅游产品雷同和重复的现象,适应不断变化的旅游市场需求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着力从乡村自然景观旅游产品、乡村民俗风情旅游产品、古村镇旅游产品、休闲农业旅游产品、乡村休闲娱乐旅游产品等五方面入手,构建主题鲜明、独具特性的旅游产品体系,并将各类产品相互融合,不断丰富特色旅游产品,促进南宁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第二十二条 精品旅游线路规划(一)区域内乡村旅游线路1纳天山庄花花大世界大明谷生态旅游度假区下渌生态民俗村弄拉生态旅游景区重点串联乡镇:武鸣县甘圩镇、双桥镇、马山县古零镇。主题功能:乡村休闲

45、娱乐、农业生态教育、乡村观光、农事体验。线路说明:以210国道为交通主线,将乡村休闲景区、特色生态民俗乡村等串联成南宁市特色休闲观光旅游线路,使游客可以体验乡村休闲的愉悦和感受特色生态民俗乡村的魅力。2八桂田园美丽南方金满园农业观光园定典屯特色农业观光园绿水江生态农业旅游区布泉山水生态旅游区雁江古镇重点串联乡镇:西乡塘区石埠街道办、坛洛镇、隆安县那桐镇、屏山乡、布泉乡、雁江镇。主题功能: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农业科普教育、古镇休闲度假、山水田园观光、农园观光体验。线路说明:依托城市快速环道和南百高速,串联南宁市西乡塘区和隆安县农业观光休闲、古村镇休闲度假景区景点,使游客既能领略到现代科技农业的魅力,又能观赏美丽的田园风光和体验古镇的雅韵,尽享乡村田野的乐趣。3扬美古镇麻子畬广西土改工作团第二团团部旧址锦江生态园那马镇竹泉岛乡村休闲景区那莲古圩蒲庙镇五圣宫斑山景区加踏坡生态农业观光渌口坡村石井生态农业旅游区重点串联乡镇:江南区江西镇,良庆区那马镇,邕宁区蒲庙镇、青秀区长塘镇、伶俐镇、刘圩镇,横县校椅镇。主题功能:古村镇休闲度假、乡村休闲、民俗文化体验、生态农业观光。线路说明:该线路主要以名村古镇休闲、民俗文化体验为重点,辅以乡村休闲娱乐和生态农业观光功能。4乡村大世界十里花卉长廊凤凰谷景区侯哥休闲农庄昆仑镇古辣蔡氏书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