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107∕T 460-2020 香菇生产技术规程(新乡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85426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0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07∕T 460-2020 香菇生产技术规程(新乡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4107∕T 460-2020 香菇生产技术规程(新乡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4107∕T 460-2020 香菇生产技术规程(新乡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4107∕T 460-2020 香菇生产技术规程(新乡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4107∕T 460-2020 香菇生产技术规程(新乡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TCS 65. 020. 20 839 DB4107 新乡市山巳ET且,万标准DB 4107 /T 460-2020 香菇生产技术规程2020 - 08 -12发布2020 - 08 -17实施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41/T 460-2020 目IJ1=1 依据GB/T1. 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结合新乡市香菇种植、管理、收获的生产实际进行修订。本标准由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提出。本标准修订单位:河南科技学院。本标准主要修订起草人:宋琳琳、胡喜巧、简在友、秦仁炳、孟丽、常景玲、刘松叶。本标准2020年8月12日制定发布。DB41/T 460-2020 香菇

2、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香菇生产的术语和定义、栽培环境条件、生产工艺流程、栽培技术、宋收、后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C本标准适用于香菇生产技术。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住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NY!T 395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 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 5099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T 2375-2013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NY!T 5010-2016无公害农产品种

3、植业产地环境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栽培种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常以玻璃瓶或塑料袋为容器,栽培种只能用于栽培,不可再次扩大繁殖菌种。3. 2 温室菇棚由采光和保温维护结构组成,以塑料薄膜为透明覆盖材料,东可向延长,在寒冷的季节主要依靠获取和蓄积太阳辐射能进行秋香菇生产的单栋温室。跨度7m9 rn,脊高2.1) m3. 3 m,长度30m60 mo 3. 3 塑料大棚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拱圆形棚,其骨架常用竹、木:gJZ复合材料制成,在夏季采取遮荫降温措施,可用于夏香菇生产的单栋大棚。顶高2.5 m3 m,跨度6m9 m,长度30m60 m。4

4、栽培环境条件DB41/T 460-2020 4.1 栽培环境应符合NY5358和NY/T395的要求。栽培场地应选择地势较高,背风向阳,J丘水源,卫生条件良好的环境,禁与畜禽养殖场、化工厂、污水沟、煤矿等靠近,避免对香菇生产造成污染。4. 2 菇房设施栽培,如:温室菇棚、塑料大棚等栽培模式。4.2.1 日光温室菇房菇房座北朝南稍偏东,顶高2.8 m3. 3 m,宽7.0 m9. 0 m,长30m60 m,具备门、通风口等通风装置,能遮光、保温、保湿。4. 2. 2 塑料大棚菇房菇房南北走向,顶高2.5 m3. 0 m,宽6.0 m9. 0 m,长30m60 m,具备门、通风口等通风装置,能遮光

5、、保温、保湿。4. 3 栽培原料和药品栽培原料、化学添加剂种类和用量、用水质量及基质处理,应符合NY5099的规定。4.3.1 杂木屑主要采用栓皮标、麻析、鹅耳丰历、苹果等硬杂木树种。要求木屑颗粒粗细5mm左右,新鲜、干燥,色泽正常,无霉烂、无结块、无异昧、没有混入有毒有害物质。4. 3. 2 麦款、白糖、石膏应符合NY5099的规定。4.3.3 气雾消毒盒按各生产商白订的标准5 生产工艺流程应符合NY/T53330 备料配料拌料装袋扎口灭菌冷却接和培养脱袋保湿菌丝转白倒伏转色温差剌激催吉控温控湿通风采收养菌注水温差刺激催吉采收(重复出菇和采收管理)。6 栽培技术6. 1 栽培季节秋冬香菇栽培

6、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接种,夏香菇或越夏秋菇栽培在11月至翌年2月接种。菌棒工厂化生产一年四季均可接种制棒。6. 2 菌种2 DB41/T 460-2020 主栽品种为808。此外,夏季也可选用其他耐高温品种,秋冬季也可选用其他中低温品种06. 3 菌棒制作6.3.1 配方木屑(析、树豆豆果树木屑)80. 75 %;款皮18%;丰菌素0.25%;石膏1%。料:水=1:O. 91. 10 6. 3. 2 配料上述各种原料要称量准确,在未加水之前反复搅拌均匀。力口水量视料的质量、天气情况等适当增加或减少。如晴天风大适当多些,阴天、雨天适当少些。6.3.2.1 干拌将木屑、麦款、石膏等原辅料在未加水之

7、前均匀搅拌2次3次。6. 3. 2. 2 5illH:丰丰菌素先溶于水,按用水量稀释,泼入料内搅拌均匀,调节含水量在60%左右。6. 3. 3 装袋使用内袋15cmX55 cmXO. 06 mm、外袋17cmX60 cmXO. 01 mm或内袋18cmX 60 cmX 0.06 mm、外袋20cmX65 cmXO. 01 mm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筒袋,用装袋机装袋。装袋机与液压式翻斗搅拌机配合,实现装袋的自动化。要求装料紧实、均匀,两端封口,15 cmX 55 cmX 0.06日1m规格的料筒湿重2. 0 kg或18cmX60 cmXO.06 mm规格的料筒湿重3kg,含水量57%左右。6.3.

8、4 页菌常压灭菌炉灶内料温达100C保持20h24 h。灭菌前四角留孔利于冷空气排出,灭菌过程中一角留孔保持少量蒸汽溢出,利于灭菌仓内蒸汽流通。6.3.5 冷去H当菌袋温度降至70oC.拴z晶出锅,推入经消毒过的接种场地内码好,冷却至30C以下。6. 3. 6 接手中开放式接种。首先接种环境进行环境消毒。方法(l)用农尔乐(复合盼)300倍液地面、空间喷洒或稳定性二氧化氯1000倍;夜地面、空间喷洒(2)用臭氧消毒器对环境进行臭氧消毒1h2 h。然后将冷却后的菌棒与经过用稳定性二氧化氯300倍;夜表面消毒的菌种一起装入接种室或接种帐,参照产品说明书规定的用量,用气雾克霉灵消毒剂对接种环境进行熏

9、蒸消毒,0.5 h后开始接种。操作者双于及接种工具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然后点燃酒精汀,灼;民接种工具进行F热灭菌。用75%的酒精或农尔乐(复合盼)300倍液擦拭接种部位,用直径2.5 cm的打孔器在一面打4个孔,孔深2.5 cm左右。迅速接入菌种,菌种要略微高于料面。将接好种的菌棒装入外袋中,封口,移入培养室或菇棚内培养。6.4 发菌管理6.4.1 培养场所要求干燥、洁净、通风良好,避光。3 DB41/T 460-2020 6.4.2 培养条件控制培养温度为22C25 C,空气相对湿度50%60 %,适时、适量通风。6.4.3 检查成活率与污染率秋冬香菇菌棒豆豆工厂化生产的菌棒接种后4d7

10、 d结合翻堆进行检查,每周一次:夏香菇或越夏秋冬菇菌棒接种后10d15 d结合翻堆进行检查,菌落直径达5cm8 cm左右,料温上升到25C以上时,散堆降温,控制培养料温度为22C25 C。6.4.4 刺孔通气与翻堆秋冬菇或工厂化生产的菌棒接种后第10d15 d适时、适量刺孔通气,气温20oC以下,堆形井字型,每层3棒4棒:气温25oC以上,堆形三角形,每层3棒。夏香菇菌落直径约8cm10 cm时,适时、适量刺孔通气,气温15C20 oC时,菌棒散堆堆成井字型,每层3棒4棒,堆高3层4层:气温25oC以上,堆形三角形,每层3棒。瘤状物占菌包1/3左右时开始第二次刺孔增氧,孔深2.5 cm 左右。

11、整个菌棒控制孔数6080。6. 5 菌棒转色6.5.1 转色管理菌棒转色是香菇栽培中的关键和特色步骤之一。6.5. 1. 1 脱袋转色:脱袋后覆膜保湿,控制温度20oC23 oC,当菌棒表面形成大量白色气生菌丝后揭膜通风,促使气生菌丝倒伏,在菌棒表面形成白色菌膜。之后保持空气湿度90%左右,及时冲掉菌棒分泌的黄褐色水珠。整个转色期大约15d,菌棒表面形成一层均匀、有弹性的红褐色菌膜,完成转色过程。6.5.1.2 带袋转色:指菌棒由白变成棕褐色的过程。转色受菌龄、积温和温度限制,温度20oC23 C, 当菌棒转色至三分之二以上,袋内有瘤状凸起物和黄色代谢水,菌棒子感较松软有弹性说明己达生理成熟,

12、此时可进入出菇期。6.5.2 转色标准菌被棕褐色、均匀、有弹性。6.5.3 菌棒成熟标准培养期:常规品种90d120 d。6.5.3.1 目测指标:菌棒表面2/3面积形成瘤状突起,菌棒表面 己有70%80 %转为褐色,有黄水出现,木屑米黄色,有香菇特有气味。6.5.3.2 于感:于压菌棒表面具有弹性,并有瘤状物突起。6. 6 催营转色后采用变温、注水、惊草的方法剌激菇营形成。三种方法要配合使用。每个菌棒菇蕾发生量不超过10个。最好6个8个。4 DB41/T 460-2020 6.6.1 温差剌激通过控制菇房通风,拉大昼夜温差剌激出菇。6.6.2注71用注水器向菌袋内注入清水,每棒注水大约o.2

13、 kgO. 3 kgo 6. 6. 3 惊重用直径3cm4 cm的木棒沿菌棒纵向敲击菌棒12下,震破部分菌膜。6. 7 出菇管理通过控制温、湿、光、气等环境条件,促使子实体健壮生长。子实体生长期大约4d6 do 6.7.1 水分管理全过程保持水分干湿交替管理。脱袋模式的菌棒喷水易分散出菇,浸水易成批出菇。春节前多采用喷水方法管理,春节后多用浸水方法管理。6. 7. 2 温度管理出菇过程中保持棚温15oC25 oC。温度低于15oC,发生少,生长慢:超过32oC子实体难以生长。保持菇棚内温度8oC22 oC,提高昼夜温差8oC10 oC,调节空气相对湿度40%70 %,这样的菇质硬、肉厚、产量高

14、。菇营长至3cm时适当加大通风,降低湿度,提高棚内散射光,使菇面逐渐变成灰白色,创造干湿差,可以促使花菇形成。6.7.3 湿度管理出菇过程通过调整喷雾次数、喷雾时间,控制空气湿度在90%左右,后期保持在85%左右。采菇前一天停止喷水C6.7.4光照管理出菇过程中前期光照强度在3 0 0lx900 lx,保持遮荫度70%左右,夏季遮荫度增加,冬季遮荫度减少。在此光照环境下,于实体颜色jl=,柄短、盖厚、圆整06.7.5 通风管理出菇过程中应保持良好通风、空气新鲜,菇棚叫周的百膜及遮阳网要1J!E地面1m 以上O如果通风不良会造成菌盖小、菌柄长的畸形菇,但如果通风过强,难以保持旨,度。7 采收当内

15、菌幕即将破裂或刚刚破裂,菌盖边缘与菌柄分离,形成铜锣边时伞及时采捕。采菇时一于按住菌棒,一于捏菌柄基部,先左右摇动,再向上轻轻拔起。注意不要把菇根留在菌桂上。这样容易引起菌棒腐烂感染杂菌,也不要带起大块培养料,不然会损坏菌棒菌膜造成创伤变形,影响下茬茹苦形成。要采大留小,不碰伤周围小菇营。采下的鲜菇要装在竹筐、塑料筐等硬质容器里,不要装在布袋、编织袋里,防止相互挤压损伤。分检及切根时,手指要捏住菇柄,不要捏菇盖,否则菇盖易变色,影响菇质。5 DB41/T 460-2020 8 后期管理香菇可出4茬6茬,所以后期管理也非常重要。每次采菇后都要重复以下管理,直至出菇结束。8. 1 养菌出菇后菌棒中

16、菌丝的营养被大量消耗,需要通过保温、阵湿、避光促使菌丝恢复生长,积累营养。养菌5d7 d。如果空气干燥,可适当喷雾增湿。8. 2 催营通过变温、注水和惊草催营同前。8. 3 出菇管理温、湿、光、气管理同前。9 病虫害防治9. 1 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重点抓好菇房消毒、器具消毒、菌棒制作、转色管理和出菇管理。在菌棒制作、菌丝培养、转色和出菇阶段均应防止高温高湿,创造通风干燥的生态环境。药剂防治应按GB/T8321 (所有部分)和NY!T1276的规定。9. 2 预防措施9.2.1 菇房清理、消毒新建菇房或旧有菇房都必须进行一次消毒,以减少潜伏的病虫危害。消毒前将门窗、墙壁、房顶、裂缝、破洞等一

17、切可能漏气的地方用砖石、泥浆、塑料薄膜封盖至农药不外溢。消毒时按照每100m中植面积用10m1农尔乐(含复合酣42%49 %) 300倍液喷洒泪毒。密封24h后打开门窗通风3h5 ho 9.2.2 器具消毒菌种瓶瓶身、瓶口及接种人员的于等均应用0.1%高锚酸饵或0.1%稳定性二氧化氯液或300倍农尔乐液洗涤消毒。9. 3 防治方法9.3. 1 病害防治挖除染有杂菌的培养料,再j散生石灰粉覆盖罹病区。挖掉的培养村要远离菇房深埋。或用O.1 %稳定性二氧化氯液注射染有杂菌的培养料消毒杀菌。9. 3. 1. 1 木毒在菌丝培养、转色和出菇阶段均应防止高温高湿,创造通风干燥的生态环境。在非出菇时,使用

18、高效低毒农药防治。9.3.1.2 链子包毒6 DB41/T 460-2020 培养场所温度在23C25 C,空气相对湿度在60%70 %。发现感染及时隔离,并用温报纸包裹后拿出填埋处理。9. 3. 2 虫害防治栽培场四周用塑料网隔离,防止蚊虫电进入;用布条沾敌敌畏挂在栽培场空间驱赶,不许直接向菇体喷j散杀虫剂,农药便应按GB4285的规定执行。9.3.2.1 瞒类选用1.8%阿维菌素防治。9.3.2.2 菇蚊、菇蝇出菇间隙豆豆菇采净后,选用2.5%澳氨菊醋乳油2500倍,除虫服乳油2000倍或90%敌百虫乳油800倍进行喷雾。9.3.2.3 线虫5 %食盐水豆豆1%2 %的石灰水喷雾或用1%冰

19、醋酸或25%米醋喷雾。7 DB41/T 460-2020 附录A(资料性附录)香菇生产技术明白纸A. 1 栽培场所及消毒A. 1. 1 栽培场地应选择地势较高,背风向阳,近水源,卫生条件良好的环境,禁止与化工厂、污水沟、煤矿等靠近,防止造成环境污染。日光菇棚应座北朝南稍偏东,顶高2.8 m3. 3 m,宽7.5 m9. 0 m, 长30m60 m,具备门、J风口等通风装置,能遮光、保温、保i显。塑料大棚应南北走向,顶高2.5 m 3 m,宽6m9 m,长30m60 m,具备门、通风口等通风装置,能遮光、保温、呆湿。A. 1.2 消毒时用300倍的农尔乐(含复合酣42%49 %)溶液喷洒消毒。密

20、封24h后打开门窗通风3h5 ho A. 2 生产工艺流程备料配料拌料装袋扎口灭菌冷却接种培养脱袋保湿菌丝转白倒伏转色温差剌激催营通风控湿采收养菌注水温差剌激催营采收(重复出菇和采收管理)。A. 3 原料及配方A. 3. 1 原料要求杂木屑,主要采用栓皮标、麻析、不口苹果等硬杂木树种。要求木屑颗粒粗细5mm左右,新鲜、干燥,色泽正常,无霉烂、无结块、无异昧、无混入有毒有害物质OA. 3. 2 栽培配方木屑(桥、树或果树木屑)80. 75%;敖皮18%;石膏1%;丰菌素O.25%。料水=1: O. 91. 10 A.4 菌棒制作香菇主栽品种选用808。夏香菇或越夏秋香菇在11月至翌年3月接种,秋

21、香菇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接种。按照配方将各种原料要称量准确,将木屑、麦款、石膏等)卓辅料先干拌12遍,然后加水调节含水量至60%左右,反复搅拌均匀。使用内袋15cmx55 cmxO.0 6川、外袋17cmx60 cmxO.01 mm或18 cmx60 cmxO.06 mm、外袋20cmx65 cmxO.01 mm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筒袋,用装袋机装袋。要求装料紧实、均匀,两端封口,料筒湿重2kg.;JG3 kg 0常压灭菌炉灶内料温达100oc保持20h24 h。灭菌前四角留孔利于冷空气排出,灭菌过程中一角留孔保持少量蒸汽溢出,利于灭菌仓内蒸汽流通。消毒后在冷却室冷却至28oc以下。A.5 接手

22、中8 DB41/T 460-2020 将冷却后的菌棒与经过表面消毒的菌种一起装入接种室,参照产品说明书规定的用量,用气:雾消毒剂对接种室进行熏蒸消毒,0.5 h后开始接种。操作者双手及接种工具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然后点燃酒精灯,灼烧接种工具进行干热灭菌。菌种瓶瓶身、瓶口及接种人员的于等均应用300倍农尔乐液洗涤消毒。用75%的酒精擦拭接种部位,用直径2.5 cm的打孔器在一面打4个接种孔。孔深2.5 cm左右O迅速接入菌种,菌种要略微高于料面。将接好种的菌棒装入外袋中,封口。整个接种过程要动作熟练,接完后将菌棒移入培养室或菇棚内培养OA.6 发菌管理发茵场所要求干燥、洁净、通风良好。井字形

23、摆放菌棒。控制培养温度为23oC25 oC,适时、适量通风。在菌棒接种后4d7 d进行,以后结合翻堆,每周检查一次。接种后第10d15 d适时、适量刺孔im气,气温20oC以下,堆形井字型,每层3棒4棒:气温25oC以上,堆形三角形,每层3棒。菌丝长满菌棒后再扎孔一次,孔数6080,深2.5 cm左右CA. 7 转色管理A. 7.1 脱袋转色:脱袋后覆膜保湿,控制温度19oC21 oC,当菌棒表面形成大量白色气生菌丝后揭膜通风,促使气生菌丝倒伏,在菌棒表面形成白色菌膜。之后保持空气湿度90%左右,及时冲掉菌棒分泌的黄褐色水珠。整个转色期大约15d,菌棒表面形成一层均匀、有弹性的红褐色菌膜,完成

24、转色过程。A. 7. 2 带袋转色:指菌棒白白变成棕褐色的过程。转色受菌龄、积温和温度限制,温度20oC23 oC, 当菌棒转至三分之二以上,袋内有瘤状凸起物和黄色代谢水,菌棒子感较松软有弹性说明己达生理成熟,此时可进入出菇期。A. 8 出菇管理A. 8. 1 转色后采用变温、注水、惊草的方法剌激茹苦形成。三种方法要配合使用。每个菌棒菇营发生量不超过10个。通过控JIj茹房通风,拉大昼夜温差剌激出菇。用注水器向菌棒内注入清水,每棒注水大约O.2 kgO. 3 kg。用直径3cm4 cm的木棒沿菌棒纵向敲击菌棒1下2下,震破部分菌膜。A. 8. 2 通过控制温、湿、光、气等环境条件,促使子实体健

25、壮生长。子实体生长期大约4d6 d。全过程保持水分干湿交替管理。脱袋模式的菌棒喷水身分散出菇,浸水易成批出菇。春节前多采用喷水方法管理,春节后多用浸水方法管理。出菇过程中保持棚1J5oC25 oC 0温度低于15oC,发生少,生长慢:超过32oC子实体难以生长。出菇过程通过调整喷ZLK数、喷雾时间,控制空气湿度在90%左右,后期保持在85%左右。采菇前一天停止喷水。出菇过程中前期光照咀度在300lx900 lx,保持遮荫度70 %左右,夏季遮荫度增加,冬季遮荫度减少。在此光照环境孔子实体颈色正,柄短、盖厚、圆整。出菇过程中应保持良好通风、空气新鲜,菇棚四周的薄膜及遮阳网要耻地面1m以上。如果i

26、m风不良会造成菌盖小、菌柄长的畸形菇,但如果通风过强,难以保持湿度。A. 9 采收当内菌幕即将破裂或刚刚破裂,菌盖边缘与菌柄分离,菌盖边缘形成铜锣边时及时采捕。采菇时一手按住菌棒,一手捏菌柄基部,先左右摇动,再向上轻轻拔起。注意不要把菇根留在菌棒上。这样容易号|起菌棒腐烂感染杂菌,也不要带起大块培养料,不然会损坏菌棒菌膜造成创伤变形,影响下茬菇9 DB41/T 460-2020 营形成。要采大留小,不碰伤周围小茹苦。采下的鲜菇要装在竹筐、塑料筐等硬质容器里,不要装在布袋、编织袋里,防止相互挤压损伤。分检及切根时,于指要捏住菇柄,不要捏菇盖,否则菇盖易变色,影响菇质OA.10 后期管理香菇可出4

27、茬6茬,所以后期管理也非常重要。每次采菇后都要重复以下管理,直至出菇结束。出菇后菌棒中菌丝的营养被大量消耗,需要通过保温、降湿、避光促使菌丝恢复生长,积累营养。养菌期5d7 d。如果空气干燥,可适当喷雾增湿。催吉及温、湿、光、气管理同前。A. 11 病虫害防治A. 11. 1 做好菇房消毒、器具消毒、菌1牵制作、转色管理和出菇管理。在菌丝培养、转色和出菇阶段均应防止高温高湿,创造通风干燥的生态环境。在非出菇时,如果发生绿霉污染,使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如果发生链子包霉应及时隔离,并用;显报纸包裹后拿出填埋处理。A. 11.2 在栽培场四周用塑料网隔离,防止菇蚊、菇蝇进入进行物理防治;一旦发生害虫,可用布条沾敌敌畏挂在栽培场空间驱赶,不许直接向菇体喷撒杀虫剂。如果发生瞒害,选用1.8%阿维菌素防治。如果发生线虫为害,用5%食盐水或1%2 %的石灰水喷雾或用1%冰醋酸或25%米醋喷雾。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