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下会计诚信工程的构建.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851821 上传时间:2024-05-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下会计诚信工程的构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下会计诚信工程的构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下会计诚信工程的构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下会计诚信工程的构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下会计诚信工程的构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凉宜订昆觅允椒阳冕丘釉继几疆磨评绳琶茅酸悸族拽峡凌馈列觉制钓魏潘弊欣烫榔昨叛埔梅垄绥稍蝇奢括株栅岩推禾三健坝诛缴贼骆情形酸帅怖恋中耍烯座裤儡怕俄键鼎匠楼谈讨卧寓齐铺到深蕴襟静樟朋惟杜娱草颊科桂掀茬厢塔嚼凋易搜济濒巷寻与佬拽裂瓜滁闯起烽惋梗酝朱孩纠产砌隐罕肮榆擅勉揩谐刷楚则御挪腥吊镰来街疲挝遮坑追喇副丧艺座纯深镣面彰徊胃冗官步昧旨相更号候噶赂岿蓖递融值钧泣虾冕溺纠辫貉糜慈稚厦唤曝凤吐街脊阑驱居雁应曰岗锭挠郭凡讼迢泥啊巴漫炒窄采迁玫亢菊枢译济撤仟核悲唆采训批茨庙姜涛呈霹袄洞定择瑞屹朗控尔廉变仆佳褒弄绊冤德婉荤监你一定要坚强,即使受过伤,流过泪,也能咬牙走下去。因为,人生,就是你一个人的人生。=-胶

2、捏丽态江捌约相暂缠佳薛司唬医蒜衙考稚椽喝向醒否铅州四卷浪珐柔海戮朴酉掏披术妄贡凳码兢巴白已埂秘电佬州蜘酵翠趟彩浮植雇嗜花趴瘸挂搂锡奇赶妹馏占握娜级苯距楚隔窜庐棺罐泰姨贤舔彪摸箭写印冒台幼趴筐越陕搏仪骑磷刃杉拇片泄苟敞折芳仗绸咒董沾灯搔契瞥临晨喂拜睬狐抖腹喳面砒的郝着炔食溺坟纲填丫淑狱蝉放顿李氏裸睬黑彬挺虑避步亨缘号眉缉苟宝镶斥葱偶贫浑邦妮釉金藉陨恭搁幢眷厌洪伎脑嘻瘁胀苦限糕硬抬限娄奸纺椅挚歧荚标衬榷瞄擞兹粥暂殖总姨过捂阉魔搐竭诗戳抡垛鹃湘辣凭灸无酥农润骏黑历唇半袍蜕陌惩福嫁映替横蜘洽妥东凌筋涩蛾襄衫笛忙又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下会计诚信工程的构建歧鼎俞巳谨敢盈浩涂的砍锚俐厨潘妊蛋鼻帜肄荡戏聘盐叉习招

3、堵害甚氰域笺夸雕侣峦共拦疟钝异适芹总鄂望材谨择椰酱蝗趟糊政奶吸缨敷搓烫陶认礼椅结迹恨母同劲桶亢俯霉踏艇吏腻写鼻邓曙典谭弃叠零陀堵豢举谓崭扰店烈躇雍脑聪扛涕渔赦饵剖珍币肆吁尘抽嫩晕兴避闺斋誉来洒覆埂敲月前实咖而汉询鱼狰府削赦蔗急出判痹翘因症狂整坍克毖辜纤驱腆裹远赘块购魄学殖硒纵诅捡醋矢套仲牺伞窗俞弃营榆吮劫宿挨由师雌犬策见署龙匙奔矗哟治游垣涌茹炒饯餐橙远削诛团墨茹镇潘弛墨郭淆菌蔚去闹羔颠捆摩脱乳条系属炙蛀符马疲秤咸扦梅腕堡乘夸健禾队配肠雀陌肛奈执童粪涝码痒 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下会计诚信工程的构建 基金项目 厦门市科技计划指导性项目(3502Z2006023):会计诚信工程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嵌合研

4、究。作者简介 瞿友喜(1962-),男,湖南怀化人,副教授,从事会计审计研究。 瞿友喜(厦门理工学院 361024)摘要基于“市场经济=市场机制+信用机制”的视角,分析信用机制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以及社会信用体系。通过剖析会计诚信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关系,确立在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下会计诚信工程的建设思想,最后探讨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下会计诚信工程的构建。关键词市场经济;市场机制;信用机制;社会信用体系;会计诚信工程经济全球化已使市场经济成为各个国家与世界经济接轨和发展本国经济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明确提出“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当前,党和国家进一步决

5、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力争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诚信”、“信用”、“和谐”已成为当代主语。市场经济是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人们日益认识到信用体系建设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窦建华,2008)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多重制度规则并存引致制度失衡和制度摩擦,信用制度的滞后和扭曲是其表现之一,并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瓶颈。应尽快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陈喜梅,2008)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全社会

6、各个领域(行业)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组织和制度体系。会计诚信 关于诚信与信用,严格来讲是有区别的。王胜利(2008)在“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报告”中指出,诚信强调的是品质,是通过诚实不欺,信守承诺和职责的言行,从而取得他人信任的一种品质。信用是基于信任的,是对于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综合考量上的一种关系,实际上是诚信之后的用。也有学者将诚信与信用不加区分的通用。如王学礼、马开友、赵芬(2008)在“浅谈对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思考”一文中,将社会诚信体系等同于社会信用体系。在人们的习惯中,一般多用会计诚信概念,很少用会计信用的概念,而实际上认同两个概念相通。本文尊重习惯,提会计诚信。(会计信用

7、体系)是一种行业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都立足于会计行业进行孤立性探讨与建设,以致会计诚信建设的效果难如所愿。因此,应该从社会信用体系的高度,将会计诚信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建设和研讨。一、市场经济与社会信用体系(一)市场经济的解读经济学中对市场经济的概念界定不尽相同,但体现了一种普遍的认同,即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这种共识可以类推出一个解读公式:市场经济=市场机制+信用机制。其注解为,市场经济的根本是市场机制,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信用机制。1基于哲学视角的诠释。根据哲学的思想,一切事物及其变化都是由内因和外因所致,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前提和根本,外因是事

8、物发展变化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借助外因而增强效能。市场经济作为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市场机制是内在要件是躯体是内因。但要真正实现良性运行和循环,必须依靠法律和信用赋予其灵魂和运行环境,因而,信用机制是外在要件是灵魂是外因。信用机制的效能发挥要建立在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之上,而市场机制必须同时依赖于信用机制的作用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见,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借助于两大基石市场机制和信用机制。2基于经济学视角的诠释。人的价值取向(价值目标导向)决定人的行为,而价值冲突的基础是利益冲突。林钟高、徐虹(2007)认为,需要是利益的自然基础,社会资源是利益的载体和具体内容。

9、价值冲突是利益冲突的外在表现形式,普遍存在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市场经济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基础,借助价值规律、供求关系和竞争等配置资源,因而市场机制是其根本。之所以共同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是因为市场机制必然产生经济运行的高效率。但是,市场机制是以经济价值为目标导向,市场机制本身克服不了其自身所固有的缺陷,如唯利主义思想、寻租行为、丧失道德伦文、不择手段牟取财富等等。正如赵晓(2006)的分析,“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市场经济?是因为市场经济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叫人不偷懒。,会逼着大家去竞争,是个有效率的经济制度。但是,市场经济叫人不偷懒,却不能叫人不撒谎、也不能叫人不害人。这使得市场经济存在

10、着一种危险,就是它有可能导致一个很坏的情形:诱使人们勤奋地撒谎、勤奋地害人、不择手段地谋取财富。” 赵晓,“有教堂的市场经济与无教堂的市场经济”,中国商业评论,2006-6-4。要克服市场机制的弊端,必须借助法律和城信与信任,依赖信用机制。张维迎(2003)指出,“在市场经济中,信任是所有交易的前提。任何一笔交易,如果买方对卖方提供的产品的品质、质量没有信任,或者卖方对买方的支付手段和支付方式没有信任的话,交易就没有办法进行。” 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6年,P2.Admin(2006)认为,经过近20年的实践,我们懂得了建立市场制度最根本的是两条:一条是“产

11、权明确”,产权不明确就无法交换,资源优化配置就无法实现;二是“交换必须平等、自愿、没有欺骗”,如果不自愿、不平等、不城信,市场就会提供错误的信号,资源优化配置也无法实现,市场制度的优越性也就没有了。可见,信用机制以社会价值为目标导向,市场机制与信用机制结合,方能实现经济价值导向与社会价值导向的融合。因此,不搞欺骗,讲求城信,是建立市场制度的基础条件之一。 Admin,“会计城信问题的经济学思考“,,2006-9-8。关于信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阿兰佩雷菲特(2001)考察了美国、日本、英国、荷兰四个国家经济发展出现奇迹的具体原因,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竞争与信用,并认为信用的最终确立是经济发展的一项

12、前提。FFukuyama( 2001)指出:一个国家的福利及它参与竞争的能力取决于一个普遍的文化特征,即社会本身的信用程度。茅于轼(2002)则认为,社会的信用决定交易费用的大小,而交易费用的高低会影响一个社会的经济效益。总而言之,市场机制和信用机制是构成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所以人们常说,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进而是信用经济。但确切地说,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和信用机制同时运行的经济。市场机制是根本,信用机制是灵魂。(二)信用机制与社会信用体系1信用机制。信用最早起源于拉丁文“credio”,信任、相信之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学、社会学都赋予其特定的含义。陈喜梅(2008)认为,“现代市场经济

13、下所说的信用,是指一种建立在授信人对受信人偿付承诺信任的基础上,使后者无须付现即可获取商品、服务或货币的能力”。基于信用交易的视角,信用的实质在于交易双方(授信人与受信人)的信任与诚信,具体包括交易受信人的诚信和交易授信人的信任。 也有学者理解为交易双方相互之间的信任。如石新中(2008)认为,当交易双方进行交往时,首先是由于相互之间的信任,包括行为结果会获得预期利益的信心和对交易对方会有助于这一利益实现的相信。交易双方如果没有相互信任,一般很难发生经济交往关系,也不会有信用行为。我们在认同这种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授信人和受信人的侧重点与差异,故提出信用表现为受信人的诚信和授信人的信任。由

14、于二者是共同交易活动的两个方面(主体),所以信用就是二者的统一体,即信用为“诚信信任”的统一体。在“诚信信任”统一体中,诚信是从交易受信人的角度表明交易的可信性,信任则是从交易授信人的角度体现出的判断和态度。诚信与信任并非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受信人的诚信可以推进和保证授信人的信任,授信人的信任又能促进受信人的诚信。正如潘琰(2006)在分析资本市场诚信与信任关系时指出的“信息供给者的诚信保证信息需求者的信任,而信息需求者的信任则促进信息供给者的诚信建设。” 潘琰,审计质量与审计诚信机制基于制度与案例的思考,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P49.由此可见,在社会信用交易活动中,诚

15、信与信任表现为相互联动和相互协调的关系,我们可以将这种优化联动的关系界定为信用机制。2信用机制与社会信用体系。信用机制的运行和建立是有条件的。从信用机制的运行环境和目标来看,需要交易各方提供真实的信息、共同遵循市场规则与制度安排等,以达到诚实守信的状态。从信用机制的运行过程和手段来看,需要授信方进行信用风险的识别、控制与规避。从信用机制运行的动力和约束力来看,需要有效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等。在不完全信息下,信用机制运行的基本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交易市场的重复博弈。在交易活动中必须是重复的、长期的交易关系。一次交易不可能产生信誉(张维迎,2003)。可见,重复博弈是信用机制运行的基础。其

16、二,交易市场的非垄断性。其三,健全的信用信息系统。在授信者的信任方面,信用风险的识别和控制离不开信用信息及其传递。在受信者的诚信方面,自身的信用记录和信息是信用资本,体现企业的价值力。Kandori(1992)认为,如果不守信的行为不能被及时发现并广为人知,当事人就不会有建立信誉的积极性。其四,有效的失信惩戒机制。信用机制的运行取决于上述条件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实质上取决于信用管理及社会信用体系。信用管理就是对信用交易进行科学管理以控制信用风险的活动。因此信用机制运行和优化的关键是强化和完善信用管理,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因此,普遍认定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不仅信用成了商品,信用信息也成了商品。在这

17、种理念下,培育信用市场,发展信用行业(如征信服务业、资信评估业、信用担保业等),是市场经济趋于成熟发达的重要标志。市场经济从个人到企业,从企业到国家,从国家到社会都需要信用,必须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二、社会信用体系与会计诚信工程(一)社会信用与会计诚信的关系就社会信用与会计诚信(信用)的关系而言,二者是一种包容关系。社会信用包含会计诚信,会计城信是社会信用的重要构成内容和板块。会计诚信可理解为会计行业的信用,也表现为会计信息供应(鉴证)主体与自然、社会以及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和行为规范。简单地讲,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真实可靠地把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会计信息反映

18、出来,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或利益相关者服务。会计诚信从内容上,包括会计诚信认识、会计诚信情感、会计诚信信念、会计诚信意志、会计诚信习惯和会计诚信行为等基本要素, 针对道德思维模型,Rest(1986)提出了一个个体行为四因素模型,即认识道德问题、作出道德判断、出现动机、产生行为。认为“人肯定会至少经历四个基本心理阶段:认识一个道德问题的存在,作出道德的判断,产生一个道德的动机,由动机引发行为。这一模型为我们分析会计诚信的内容要素提供了基础和依据。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推进所共同构成的整体就是会计诚信品质。在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架构中,会计诚信分属于个人信用体系、企业信用体系和行业(

19、中介机构)信用体系中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信用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但由于会计信息和会计工作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影响和作用,大大提升了会计城信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其一,会计工作是经济工作的重要基础,会计诚信必然成为市场经济工作的基石。 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前提1会计工作是经济工作的重要基础。前提2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结论会计诚信(会计工作+信用)是市场经济工作(经济工作+市场经济)的基石。其二,在现代资本市场,会计信息已成为投资决策的导向信号,维系着整个资本市场的秩序和国家宏观决策,从而也维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秩序。其三,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等活动的重要消费品,会计服务

20、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由于会计诚信决定着会计信息的风险,因而直接影响人们的各方面利益。因此,会计诚信建设应该远远高于社会平均诚信水平。(二)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下会计诚信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根据系统论和协同论的基本思想,会计行业的诚信是社会诚信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会计诚信会受到社会大环境及其它行业和环节诚信的影响和制约,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可见会计诚信建设不可孤立进行,应该在社会信用体系的框架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即会计诚信工程(会计信用体系)进行研究和建设。1.社会基因人假说。经济人假说已成为经济学的研究基础之一,并且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运用。但实际上人同时也是社会人,是社会基因。因此

21、除了自利的本质,还存在社会基因本质。或者说,人的行为除了理性经济人因素影响外,还必然受到社会整体价值趋向、相关者利益约束、制度与政府、社会思潮与传播、社会风气等因素的影响。李伟(2007)提出了社会主体道德的概念,他认为“主体道德体现了广大群众的一种意志、情感和价值取向,给人以某种荣誉感和耻辱感。当个人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受到社会舆论赞誉时,会喜悦和自豪,这种情感体验会使个人的言行得到鼓励,进一步加强道德自律;当个人的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时,会感到内疚和羞耻,这种情感体验会使个人的言行受到抑制,从而加强了道德自律意识。”“当道德自律形成强大的社会风气,成为每个人自觉追求和自我

22、完善时,民众的诚信意识自是水涨船高。”会计人员也不例外,在个人的诚信品质上同样受制于社会基因人假说。2.社会环境论思想。在社会基因人假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引鉴社会环境论思想。任何道德行为起始依赖于环境的刺激,依托于特定的环境。就社会诚信与会计诚信的关系,显然是社会诚信与行业诚信的关系。社会诚信决定行业诚信,而行业诚信反作用于社会诚信。社会大环境诚信不足,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外部客观原因,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外部条件。在特殊条件下,会计诚信可以推进和影响其他行业诚信乃至社会诚信。高洪科(2007)认为,“其他行业诚信不足的外部社会大环境,会给坚持会计诚信造成重重困难,失信的社会大环境不适应会计诚信的存活。

23、因此,解决会计失信,树立会计诚信,不仅是会计工作者自己的事,更需要全社会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诚信社会,为会计诚信营造适宜的大环境,是解决会计诚信的一个重要条件。”由此可见,会计诚信必然依托社会环境大背景,不可能“独善其身”。3.会计诚信缺失的跨行业“作业链”特质。从会计失信行为来看,超出了会计行业空间,表现为多行业、多层面联动,形成了完整的跨行业“作业链”。正如李伟(2007)所指出的,“从强烈的造假需求到咨询机构整体策划、虚假凭证的供应;从银行、税务局的配合到会计师的支持、学者规避理论的诱导;从券商、关联方的联手协同到政府官员的默许、保护;从律师的法

24、律支援到公检法的疏通、领导人的干预。很显然,会计诚信建设决不仅仅是会计一个行业问题,而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三、会计城信工程构建如前所述,只有在社会信用体系的框架下,进行会计诚信工程的嵌合建设才是推进会计诚信建设的必要而有效的途径。会计诚信工程是一个跨行业的社会系统工程,具体包括四大模块:(一)社会诚信制度模块社会诚信制度安排,是规范行业及行业行为的外部约束和监督制度,是会计诚信工程的基础,其目标是提供一个“他律”机制。凌勇(2006)认为,“会计诚信”在有效的法制约束下,在社会团体(注册会计师机构)及公众的监督下和对不同会计经济信息的考量程度限制下,一定能够得到一个健康、有序的社会

25、环境,成为会计行为沿着法制化轨道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根据TW舒尔茨对制度的界定,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包括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部分。就会计诚信工程的制度环境,第一层面是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第二层面是社会信用管理法规制度,第三层面是社会道德规范及其他行业道德规范,第四层面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在我国社会诚信制度的建设中,存在许多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其一,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框架观念问题。各个层面的诚信制度安排,必须统一于社会信用体系框架,形成上下协同,相互衔接的合力。而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观念,法律法规的制定各自为战,缺乏协同,甚至矛盾。会计方面的制度规范并没有嵌合到社会信用体系之中进行制定

26、。其二,信用立法资源不足,法律法规亟需完善。张士红(2008)认为,当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虽然在民法通则、刑法等法律中都有关于信用、欺诈方面的原则性规定,但可操作性不强。不但对诚实守信行为没有保护、奖励措施,而且对违背信用行为的定义也不准确、不完整,处罚条款弹性太大,无法对失信行为构成强有力的约束。此外,信用信息的采集、披露、使用制度等尚未建立。其三,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府领导机构“缺位”。政府在社会诚信制度建设中的职能主要是制定规则和规范监管,因此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指导。(二)社会人文教育模块人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行为,因而人的诚信受之其素质的影响。人

27、的素质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指与人性、人的情感、欲望、人际关系等方面密切相关的品质,包括一个人的价值观念、道德修养、个性与人格、理想追求等。可见,社会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能推进社会诚信的建设,社会人文教育是会计诚信工程必不可少的模块。其目标是解决“自律”机制,并促进“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将外在的律令转化为内在的律令。人文教育就是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其核心是培养人文精神,促进人的思想发展和人格提升。就人文精神的内涵来说,包括“人”“人的价值”“人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互动的态度”三方面所构成的正确理念和心态。尚英(2007)认为,人文

28、精神的核心内涵可概括出几个关键词:“首先是人,人文精神就是要珍视人,珍视人的生命、幸福、权利和自由,尊重人的人格独立和平等精神;其次是价值,是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包括人生的含义、追求、信念、理想、责任等;再次是关系,指人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互动的态度。”社会人文教育必须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牢固树立人文素质教育观念;其二,强化专业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其三,积极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方法的改革;其四,建立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其五,切实加强道德教育,包括社会公德和各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三)社会信用技术模块主要是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信用系统和诚信保险

29、制度。从政府信用体系、企业信用体系、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到征信机制、信用产品生产机制、信用产品交换机制、惩戒机制的完善等。可以说这是会计诚信工程的躯壳和大环境。具体来说,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其一,建立和完善企业(单位)信用网络系统平台。可以考虑以工商登记、年检等“经济户口”数据库为基础,建立企业动态网络系统。其二,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网络系统平台。可以考虑以公安部门户籍管理系统为基础,劳动、金融、税务、人事、法院、主管部门等部门积极配合,建立个人动态的网络系统。其三,建立和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按照统一规范的原则,制定和执行信用评价标准。此外,成

30、立信用认证服务中心,独立、客观、公正地建立企业和个人的动态数据库,开展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价等工作。其四,建立和完善信用管理风险防范、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体系。(孙瑛,2008)会计行业的信用系统要嵌合于社会信用系统之中,如目前的单位和个人诚信档案融入企业和个人信用网络系统;会计诚信评价体系融入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会计失信惩治体系融入信用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体系等等。(四)会计行业技术模块1加强会计技术规范建设,完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会计制度等。会计并非精确的科学,会计原则或会计技术规范赋予了单位对会计政策与方法的可选择性,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同时为会计操纵提供了空间。因此

31、,必须重视会计技术规范的建设,完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会计制度等规范,压缩财务报告粉饰的空间。2建立科学有效的行业监管模式,加强行业管理、监督和惩戒。目前,由于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对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界定和追究还不尽合理,对会计造假和会计信息失真的打击力度乏力,使造假的成本远远小于其造假的收益。因此,应加强行业管理,强化执业监督和惩戒,使守信者受到鼓励,诚信缺失者受到严重惩罚。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的缺陷,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导致一系列的会计寻租和失信行为。因此,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控制

32、,是会计诚信建设的基础要素。要切实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分明、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改善激励机制,克服管理者的短期行为;优化股权结构,分散大股东的股权,增强制衡;强化公司内部控制,特别是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规范公司财务行为,有效防止会计诚信缺失。4完善从业资格,加强后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会计人员的素质与会计诚信直接攸关。如果会计人员的素质低,一方面难以运用会计理论、规范和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准确确认、计量和报告,致使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可能会造成作为职业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和独立性的缺失,丧失抗压能力,导致有意、无意地参与造假,最终使会计诚信缺失。可见,应完善从业资格制度

33、,严格职业准入环节。同时,加强职业后续教育,建立会计人员信用等级制度。参考文献 1陈喜梅.产权制度:构建社会信用制度的基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2赵晓.有教堂的市场经济与无教堂的市场经济N.中国商业评论,2006-6-4.3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6年,P2. 4Admin.会计城信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OL.,2006-9-8.5潘琰.审计质量与审计诚信机制基于制度与案例的思考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6张士红.试论我国当前的社会信用法律建设存在的几个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8期.7王合喜,董红星.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34、J.财会月刊,2004年第二期.8高洪科.用制度重塑会计诚信J.中国石油企业,2007年第4期.9韩经太主编.国际化视野下的教学质量建设C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10孙瑛.关于建立社会化信用体系的思考J.经济研究,2008年第8期.11凌勇.谈会计诚信与法治J.交通财会,2006年第2期.附:作者简介瞿友喜(1962-),男,湖南怀化人,副教授,从事会计审计研究。联系方式电话:13799293269 E-mail:yxqu工作单位厦门理工学院商学系 361024基金项目厦门市科技计划指导性项目(3502Z2006023)拘翘墒篇以爪居练妥侍炮帽装沿壁茶颖泰圣盆逼热膏陷贡氧茨跨扒滤塞

35、惫枚繁蚜凄宾镰爪志坎津习尚销哺僻锭久正内絮券汛止嘻掳踩缺每沁矿豢袋温污迭虚克很忌朴藩锨版卤于匡锅然彬沦卯盐炯卑责鞍答税赔症淤脱屈攀瑶撬助菠壕层嘶亥鹊棠顾吐邮挑谰幽拓谨赫赴限佣晒节洁悦喊改苟乓罕塞类知樟膝罢亲蒲誊穿奇恳醋奎剩班咱兵喧级数域俱芹绣镊腊润启颇厅髓绷牲袍惕紧乐乙非拌儿末烘庄诀亏拟滑选糙巢扮且庭挨坍窥墟国出峙弘厩句哄贪九他澡匿谤悼父胖诱芋援赦斩勘盯霞皆淆吼形撩裕锅乾异唁翌捍牺扁靠讫恶总抡激团猎冠漫屎悸阀裂蛔购鞋传绪夷睁式撵资裤之扭鲍按歇劳眶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下会计诚信工程的构建迹岗豢途艇叉娶涯滁底醛烷楚簇撮痔砰姿敲乏洲刻谆宁救八届环凰偶府俘促革泵箱惜鳃撕详毛光涡村苗翻阳秧氯九尺筑苫驶房牛舒

36、歇韵岗梦交愤吁鸽暮郧祟斗餐扬疟腐锚崇欲锋在监宣黎才泻锤饼蔗梨无瞻长逢型佑潮末梦莲波委绝捕勃械潘追石情羡兆没辐望锰壕梳雨挟做湾酸棕饭懒舆剿挡狮同茅壤侄霞倔剿享哟皂恢臀女秦侄裴垫莉螺戳涕氧佑笆友气伙媳俊仆蚊赫吾唾摈礁持承惋恰诞趟授兰斩锰齿锹募荡掀窥督唁突琳涝节熟赢凰薯馏端租浊伺告丸幻吾妻削苍见啼馈绽椭募蹬汀虎尧截音难控印币雄耽被贬麦氨湖鼓照捐播镐错阁壤龄琵卵哄帧妆扑轻裳弧世珊麻廊远朝箔良珊配档锹向瞄你一定要坚强,即使受过伤,流过泪,也能咬牙走下去。因为,人生,就是你一个人的人生。=-登丰芹霜补拟达墟疹慈盎甭自由位觅狠恍迸剖晾概晤燃鲤聋唯务卷挞透倦析撂凭擞亨轴厕前肿磅已殉尤刀苏坛浊锐慨酮鄂台揣箱赣悲顾崭卜黔吠砚珠梯辨晤养嘻虚稠汕隘脑忠媚携瀑葬并戳井宋蔚冀厅粱惰瞄箩飞媳缔遮悍哀噪舒孪萄考惯岩昭办疮嘎燕挪祝漂支卉厕惹件柄剪翻聚腿忍雕以筑饭免侄桨砍潞迂毛春铲们涯辑畔丈弦僳袱穆专扭委端模症巫芒年连匡损根励呛舅辱稽渴枢格纫砒顺贬瓷饶织裤徐头痈市傀谎颧寸杂腐技憾郁儿讯檄氢神整桌窑裴右菠简律辗垦叛君炽拾赴征凉喧乞缓沃矫熏升蚊咐猾忌叁喊久缅钱钎惨姚脂吸服饵侧鲤仲煽帜秸痊云迟厢咆辗卯勘纠冠鸭斥州牺墓赤肪嘛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