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完整.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849411 上传时间:2024-05-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1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完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完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完整 1.81×125的简便算法是( )。 A.80+1×125 B.81×25+100 C.80×125+1×125 D.81×25+1×125 答案: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乘法分配律:a×(b+c)=a×b+a×c,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81×125 =(80+1)×125 =80×125+1×125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答案:A 解析:A 【解析】 【分析】 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A.不是轴对称图形; B.是轴对称图形; C.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A。 【点睛】 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关键是找它的对称轴,要想象沿着这条线翻折能不能重叠。 3.已知三条线段的长度分别是3米、2米和d米,如果用这样的三条线段围成一个三角形,那么满足条件的整数d有( )个。 A.3 B.4 C.5 D.6 答案:A 解析:A 【解析】 【分析】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3+2=5(米),3-2=1(米) 则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应大于1米,小于5米。即满足条件的整数d有2、3、4,共3个。 故答案为:A。 【点睛】 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灵活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问题。 4.从( )看到三个物体的形状是相同的。 A.上面和前面 B.上面和右面 C.右面和前面 答案: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观察图形,从前面看到的是,从右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 观察图形,从前面看到的是,从右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 观察图形,从前面看到的是,从右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从上面和右面看到三个物体的形状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5.下面各数,把0去掉大小不变的是( )。 A.940 B.9.40 C.90.4 答案: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下搜狐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小数的性质可知,在940,9.40,90.4中,只有9.40、90.4是小数,9.40末尾有“0”,所以9.40去掉末尾的“0”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B。 【点睛】 灵活掌握小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一个小数的十位和十分位上的数字都是3,其他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小数是( )。 A.30.3 B.30.03 C.3.3 D.30.003 答案: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对小数的数位的认识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 A.30.3的十位和十分位上的数字都是3,其他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因此满足; B.30.03的十位和百分位上的数字都是3,其他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因此不满足; C.3.3的个位和十分位上的数字都是3,因此不满足; D.30.003的十位和千分位上的数字都是3,其他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因此不满足; 故答案为:A 【点睛】 熟练掌握对小数的数位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如果被减数增加4.5,减数减少4.5,结果( )。 A.不变 B.增加9 C.减少9 答案: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差的变化规律可知,被减数增加4.5,减数不变,则差增加4.5。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少4.5,则差增加4.5。被减数增加4.5,减数减少4.5,则差增加4.5+4.5=9。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4.5+4.5=9 则如果被减数增加4.5,减数减少4.5,结果增加9。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差的变化规律:被减数增加几,减数不变,则差增加几。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少几,则差反而增加几。 8.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20个头,从下面数,有62个脚。这个笼子里有( )只鸡。 A.11 B.9 C.8 答案: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假设全是兔,则脚有20×4=80只,比实际多了80-62=18只,一只兔比一只鸡多4-2=2条腿,所以鸡有18÷2=9只。 【详解】 假设全是兔,则鸡有: (20×4-62)÷(4-2) =(80-62)÷2 =18÷2 =9(只)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鸡兔同笼问题,解答此类问题通常采用假设法。 9.5位同学中身高最高的是151厘米,最矮的是123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可能是( )。 A.119厘米 B.123厘米 C.138厘米 D.151厘米 答案: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数的定义,把选项数据一一代入,看得到的数据是否符合最高和最矮身高要求,从而确定正确答案。 【详解】 A.(119×5-151-123)÷3=107,低于最矮身高要求,故不符合题意; B.(123×5-151-123)÷3≈113.7,低于最矮身高要求,故不符合题意; C.(138×5-151-123)÷3≈138.7,符合最高和最矮身高要求,正确; D.(151×5-151-123)÷3≈160.3,高于最高身高要求,故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10.3.5时=( )分 2.46吨=( )吨( )千克 5平方米5平方分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解析:2 460 5.05 505 【解析】 【分析】 (1)高级单位时化低级单位分,乘进率60; (2)2.46吨看作2吨与0.46吨之和,把0.46吨乘进率1000化成460千克; (3)把5平方米5平方分米化成平方米数,用5除以进率100,然后再加上5;化成平方分米数,用5乘进率100,然后再加上5。 【详解】 3.5×60=210;0.46×1000=460 5÷100=0.05;0.05+5=5.05;5×100=500;500+5=505 3.5时=210分 2.46吨=2吨460千克 5平方米5平方分米=5.05平方米=505平方分米 【点睛】 单位换算首先要分清楚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11.0.5里面有( )个0.1;0.16里面有( )个0.01。 解析:16 【解析】 【分析】 0.5是一位小数,计数单位是0.1,它里面有5个0.1;0.16是两位小数,计数单位是0.01,它里面有16个0.01。 【详解】 0.5里面有5个0.1,0.16里面有16个0.0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知识的掌握与灵活运用。 12.甲÷乙=76……13,乙最小应该是( ),此时被除数甲是( )。 解析:1077 【解析】 【分析】 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应比除数小,依此填空;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当除数最小时,依此计算出被除数即可。 【详解】 余数是13,则乙最小应该是14,当除数=14时,被除数甲为: 76×14+13 =1064+13 =1077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以及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应熟练掌握。 13.把80.05的小数点去掉,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倍;把56缩小到它的( )是0.056。 解析: 【解析】 【分析】 根据小数点位置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可知:把80.05的小数点去掉,相当于把80.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把56缩小到它的既是56÷1000=0.056。 【详解】 据分析可得: 把80.05的小数点去掉,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把56缩小到它的是0.056。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 14.某文具店进行促销活动,一种中性笔买5支赠1支。这种中性笔每支1.28元,王老师买了12支这种中性笔,花了( )元。 解析:8 【解析】 【分析】 根据买5支赠1支,可以得出王老师买12支这种中性笔只需要花10支的钱,进而算出10只笔的价格即可。 【详解】 根据买5支赠1支,可以得出王老师买12支这种中性笔只需要花10支的钱, (元)。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与整十数乘法的实际问题,熟练掌握相关计算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5.如图,∠1=( )°。按角分,三角形ABC是( )三角形。 答案:C 解析:直角 【解析】 【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因此用180°减去∠C的度数后,再减去90°就得到∠1的度数,然后再用∠1的度数加55°,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填空即可。 【详解】 180°-55°-90° =125°-90° =35° 35°+55°=90° 即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以及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应熟练掌握。 16.小马虎同学把7×(口-3)错抄成了7×口-3,所得的答案与正确的答案相差( )。 答案:18 【解析】 【分析】 利用乘法分配律即可解答,7×(口-3)的正确运算顺序为7×口-7×3,与7×口-3相差了6个3,据此解答。 【详解】 7×(口-3) =7×口-7×3 7×(口-3)与7× 解析:18 【解析】 【分析】 利用乘法分配律即可解答,7×(口-3)的正确运算顺序为7×口-7×3,与7×口-3相差了6个3,据此解答。 【详解】 7×(口-3) =7×口-7×3 7×(口-3)与7×口-3相差6个3 故答案为:18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乘法分配律的运用,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运算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7.大船限乘4人,小船限乘2人,28人共租了8条船,都坐满了,租的小船有( )条。 答案:2 【解析】 【分析】 假设租用的全是大船,则坐(8×4)人,即32人,比实际多了(32-28)人,即4人;每条大船比每条小船多坐(4-2)人,即2人,所以小船有(4÷2)条,由此解题即可。 【详解 解析:2 【解析】 【分析】 假设租用的全是大船,则坐(8×4)人,即32人,比实际多了(32-28)人,即4人;每条大船比每条小船多坐(4-2)人,即2人,所以小船有(4÷2)条,由此解题即可。 【详解】 (8×4-28)÷(4-2) =(32-28)÷2 =4÷2 =2(条) 所以,租的小船有2条。 【点睛】 本题考查了“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解答此类问题一般用假设法。 18.如图是两个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答案:16 【解析】 【分析】 通过平移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因此直接将4分米代入公式计算出面积即可。 【详解】 4×4=16(平方分米) 【点睛】 熟练掌握利用 解析:16 【解析】 【分析】 通过平移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因此直接将4分米代入公式计算出面积即可。 【详解】 4×4=16(平方分米) 【点睛】 熟练掌握利用平移求面积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直接写出得数。 35+65÷5= 4.75-3.5= 6.32×100= 1×(89-89) 80-80÷4= 0.22÷10= 1.06+0.24= 25×8= 25×4-23= 0÷101= 130×5÷10= 24×3÷24×3= 5.26+3.74= 7.78-0.58= 1.4-0.9= 答案:48;1.25;632;0;60 0.022;1.3;200;77;0 65;9;9;7.2;0.5 【解析】 【分析】 【详解】 略 解析:48;1.25;632;0;60 0.022;1.3;200;77;0 65;9;9;7.2;0.5 【解析】 【分析】 【详解】 略 20.竖式计算,带※要验算。 ※68-53.9= 43.35+0.17= ※2451÷43= 78×21= 答案:1;43.52;57;1638 【解析】 【分析】 根据小数加减、乘除竖式运算的法则列竖式进行计算即可。注意带★的要验算。 【详解】 68-53.9=14.1 解析:1;43.52;57;1638 【解析】 【分析】 根据小数加减、乘除竖式运算的法则列竖式进行计算即可。注意带★的要验算。 【详解】 68-53.9=14.1 43.35+0.17=43.52 验算: 2451÷43=57 78×21=1638 验算: 21.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3.2-6.5-3.5 0.38+4.89+2.62 72÷[960÷(145-65)] 55×98+2×55 225×28-8×225 9.05-5.65+3.78 答案:2;7.89; 6;5500; 4500;7.18; 【解析】 【分析】 13.2-6.5-3.5此题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0.38+4.89+2.62此题先交换4.89与2.62的位置,然 解析:2;7.89; 6;5500; 4500;7.18; 【解析】 【分析】 13.2-6.5-3.5此题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0.38+4.89+2.62此题先交换4.89与2.62的位置,然后再依次计算; 72÷[960÷(145-65)]此题先算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除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除法; 55×98+2×55此题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简便计算; 225×28-8×225此题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简便计算; 9.05-5.65+3.78此题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详解】 13.2-6.5-3.5 =13.2-(6.5+3.5) =13.2-10 =3.2 0.38+4.89+2.62 =0.38+2.62+4.89 =3+4.89 =7.89 72÷[960÷(145-65)] =72÷[960÷80] =72÷12 =6 55×98+2×55 =55×(98+2) =55×100 =5500 225×28-8×225 =225×(28-8) =225×20 =4500 9.05-5.65+3.78 =3.4+3.78 =7.18 22.把一根长的竹竿垂直放入水池中,竹竿入泥部分是,露出水面。水池中的水深是多少米? 答案:9米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入泥部分+露出水面的部分+水池水深=竹竿长,那么水池水深=竹竿长-入泥部分-露出水面的部分,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 3-0.27-0.83 =2.73-0.83 解析:9米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入泥部分+露出水面的部分+水池水深=竹竿长,那么水池水深=竹竿长-入泥部分-露出水面的部分,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 3-0.27-0.83 =2.73-0.83 =1.9(米)。 答:水池中的水深是1.9米。 【点睛】 此题考查了多位小数的减法,学生计算时需仔细、认真。 23.小红身高1.35米,她站在0.5米高的凳子上时比爸爸高0.05米,爸爸的身高是多少米? 答案:8米 【解析】 【分析】 小红的身高加上凳子的高度然后减去比爸爸高的0.05米,即可解答爸爸的身高。 【详解】 1.35+0.5-0.05 =1.85-0.05 =1.8(米) 答:爸爸的身高是1. 解析:8米 【解析】 【分析】 小红的身高加上凳子的高度然后减去比爸爸高的0.05米,即可解答爸爸的身高。 【详解】 1.35+0.5-0.05 =1.85-0.05 =1.8(米) 答:爸爸的身高是1.8米。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掌握计算顺序,正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4.刘老师带800元买皮球。买了30个同一种皮球,剩50元。每个皮球的价钱是多少? 答案:25元 【解析】 【分析】 先求出买皮球的钱数,再根据“单价=总价÷数量”解答即可。 【详解】 (800-50)÷30 =750÷30 =25(元) 答:每个皮球的价钱是25元。 【点睛】 此题主要 解析:25元 【解析】 【分析】 先求出买皮球的钱数,再根据“单价=总价÷数量”解答即可。 【详解】 (800-50)÷30 =750÷30 =25(元) 答:每个皮球的价钱是25元。 【点睛】 此题主要依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25.下面是某商店两个季度的空调与电视的销售情况。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空调/台 4 6 12 16 24 28 电视/台 3 10 7 14 16 10 (1)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注意竖轴信息和图例) 某商店两个季度的空调与电视的销售情况统计图 (2)利用平均数的知识,比较分析一下空调与电视的销售情况。 答案:(1)见详解 (2)4月-9月,空调平均每个月的销量比电视的好。 【解析】 【分析】 (1)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复式统计表的信息进行绘制即可,35-30=5(台),因此一个小格表示5台。(2 解析:(1)见详解 (2)4月-9月,空调平均每个月的销量比电视的好。 【解析】 【分析】 (1)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复式统计表的信息进行绘制即可,35-30=5(台),因此一个小格表示5台。(2)先分别计算出空调、电视六个月销售的总量,然后分别用销售总量除以6分别计算出平均每个月销售的台数,最后根据计算结果说明即可。 【详解】 (1)某商店两个季度的空调与电视的销售情况统计图 (2)空调:4+6+12+16+24+28=90(台) 90÷6=15(台) 电视:3+10+7+14+16+10=60(台) 60÷6=10(台) 15台>10台 答:4月-9月,空调平均每个月的销量比电视的好。 【点睛】 熟练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与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下面是实验小学四年级上学期各班体育达标人数情况统计表。 (1)请根据以上数据将下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2)男生中,( )班体育达标人数最多,( )班体育达标人数最少。 (3)四年级女生体育达标共有( )人,平均每班女生有( )人达标。 (4)如果四年级的男、女生总人数相等,那么四年级( )比( )体育达标情况好。(填“男生”或“女生”) 答案:(1)见详解 (2)四(3);四(4); (3)75;15; (4)男生;女生; 【解析】 【分析】 (1)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画条形统计图,白色条形表示男生,黑色条形表示女生,横轴表示班级,纵轴表示 解析:(1)见详解 (2)四(3);四(4); (3)75;15; (4)男生;女生; 【解析】 【分析】 (1)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画条形统计图,白色条形表示男生,黑色条形表示女生,横轴表示班级,纵轴表示人数; (2)观察统计图,男生是白色统计条,那条最高说明那个班男生体育达标人数最多,那个白色统计条最低说明那个班男生体育达标人数最少; (3)把四年级5个班女生体育达标人数相加求和即可;求平均,让总人数除以班级数5即可解答。 (4)男女生总人数相等,谁的达标人数多,说明谁好,女生达标总人数在(3)小题中已经计算出来,在计算出男生达标总人数,二者比较即可。 【详解】 (1)画图如下: (2)男生中,(四(3))班体育达标人数最多,(四(4))班体育达标人数最少。 (3)16+13+15+17+14 =29+15+17+14 =44+17+14 =61+14 =75(人) 75÷5=15(人) (4)17+18+20+16+19 =35+20+16+19 =55+16+19 =71+19 =90(人) 90>75 如果四年级的男、女生总人数相等,那么四年级(男生)比(女生)体育达标情况好。(填“男生”或“女生”) 【点睛】 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应用,掌握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27.黄老师带600元去商场购买文具(选择所必须的信息解决问题)。 ①每盒钢笔12支②一盒钢笔180元③每个笔袋21元④每盒马克笔25元。 (1)每支钢笔多少元? (2)如果买一盒钢笔和17个笔袋,一共要花多少元? (3)商场里马克笔有促销活动,如果用600元全部买马克笔,最多可以买几盒? 答案:(1)15元; (2)537元; (3)32盒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所选信息为①每盒钢笔12支②一盒钢笔180元,用除法求每支钢笔多少元; (2)根据题意,所选信息为②一盒钢笔180 解析:(1)15元; (2)537元; (3)32盒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所选信息为①每盒钢笔12支②一盒钢笔180元,用除法求每支钢笔多少元; (2)根据题意,所选信息为②一盒钢笔180元③每个笔袋21元,用乘法算出笔袋的总价,再加上一盒钢笔的钱数就是一共要花的钱数; (3)根据题意,所选信息为④每盒马克笔25元,用除法算出600元钱能买几盒,再根据马克笔的促销活动,算出能送几盒,据此解答。 【详解】 (1)180÷12=15(元) 答:每支钢笔15元。 (2)180+17×21 =180+357 =537(元) 答:一共要花537元。 (3)600÷25=24(盒) 24÷3=8(盒) 24+8=32(盒) 答:最多可以买32盒。 【点睛】 本题运用整数加减乘除法的意义认真解答即可,关键弄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