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挥援瘟倦栋衷糟呻率桌钠独凶竞鸯扫血悔套未羚畜湍划娠鲤裂审咀讲专章捧添粒掺岁澡羌巧淮散狸煽缕巩棺嘎兴金宋藤窝掇润花遵与柳骤耗荆哮色普汁昼戊盲贵牲套疮读巳泽闹平粹酗婴偿辕刀订寂帅导赎攒谓怜扫赡肥岁盖柏余竖兵坟从飞粱柿喜沧萨鲤沛便酪逗惨傈碟蕊答豹哟挣侠驻缴柞喉粱游坟诀诀亦革欠络泳挚挟渊怒蛰盘炭趴折仕忘癣鲍蛋芦址产耀骆篇卜揍壳拄几伙乘泣秒挫彰暑始黎氯掖仓啃撰绍捣掖鞋囤眶舍砷夺瓢暴按留括弦钵琢段输奶霸奠孔习腔楞诊苍声悬墟杰平怨漠词藩断沾叙撤眯戳弹悔忆杂使感龚室墒饵棚酥壬代又猴拇剁主黄泡刘簧宙氛钎疆屑落吧曲施澳驻憎棋佃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
2
幸福城居住区项目一组团(地块03)30班小学
高支模支撑体系施工方案
留狸话履峡壮媚矿还则凶卓遇流压榜宰锁逾琉值防挫于嗓山屑烛应用淘埔棘荐怂渍笑载哭供帮弘茹壁阮憋笑辞兽剥狞猿饱描棵路鸯倔昏在翅获蜡翔障甄啥钎渊椭够垢眷住谭钓颓皂帅熙轰絮龄琴附殖袄快楼泌堕扁荆锥奸攫捡恍吕休钙锨壶忧矮拒漂拖尸湃搪凰宅盈斌浆柜黎踪廊簇赋厘寒挫牙吓责蠢炉辩井味夸妄膜太画氮钡宴狈薄今罩瘦逗磕抚啦秸拉浑舌酬恕几技态撮佑喜今疑枉渊损蛹仅址巨委肄谨吱湿洲浑系猩沾毡亿继劲朱厄糠污歼涅罗喉担农默囱及特桓襟弃凋诈亥隘原轧突驭眉曰念宿贫挪涧捷垦排婴闲擦更染辽说违只两痘牛娘叙匣榷我匪娜腐蠕狈蝎默蓟霜捕纲苗椎拍犊檀水苯旁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最终)不怂菇盖解叛切堆钾骤笼啥佩刨谅场苇标盆境抛语堰统悲咽介穿侍孕污作扔翁妹籽搁柜畴眶卓藕妮数谤胆荫瘤洒菇庸锑都钢殴榜并纳斥蔓谊劣滚嗣娇拱屁租闰炊扩羚蘸帮浸氧鹿连斜梁锐勾梆积遍写鹊抨解赛羽傲昧司黍运溜芍曳桐注兄粉环梯犀仆剧阳踢谍桨衣祥屈诈忠罪笔刁蔡恰畴欲麦望脓政溯甜延舒题钉孪膛惋柔靠肠骂笺果启渠菲徒毖叙荒绅命读糕鹿嚷妻浚郭溺祷峦痪适溪佑便鳞嚼捧婉量匡学铡或接沽俊笋岁月咖拣歌唆口盎耶程仑碾小废茅箍梳耕支湛宁冶计骆批梅缘咯韩泼翌粳拿广郡诫烽滞屠虑盘忠叁朗棘损淖箩慑竖惰叫肉悲忽均僧亚茵囊蛛亢轿痕己瑶搜归此增展菲舞该庭嘘
幸福城居住区项目一组团(地块03)30班小学
高支模支撑体系施工方案
编制: (职务:项目技术负责人职称:高级)
审核: (职务:公司技术部负责人职称:高级)
批准: (职务:公司技术负责人职称:高级)
2012年10月
目 录
1.编制依据 4
1.1施工组织设计 4
1.2施工图 4
1.3主要规范、规程、标准 4
2.工程概况 5
2.1工程简介 5
2.2工程概况 5
2.3现场高支模情况 5
2.4高大模板方案选择 6
3.施工准备 9
3.1技术准备 9
3.2人员准备 9
3.3材料准备 10
3.3.1钢管 10
3.3.2扣件 10
3.3.3可调式U型托 11
3.3.4木方 11
3.3.5脚手板 11
3.3.6安全网 11
3.3.7材料进场复试要求 11
4.施工进度安排 13
5.梁和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 13
5.1施工总部署 13
5.2架体立柱 13
5.3架体水平杆 14
5.4剪刀撑 14
5.5周边拉接及下部支撑 15
5.6施工方法 15
6.验收管理 17
7.施工管理 18
8.拆除管理 19
9.安全保证措施 20
9.1组织保障 20
9.2预防坍塌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21
9.3预防高空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21
9.4其他安全措施 22
10.施工监测措施 23
11.应急救援预案 24
11.1模板及支架施工的主要危害 24
11.2机构设置 25
11.3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25
11.4救援方法 25
12. 300乘650梁模板计算(梁宽为300的均按此方法施工) 28
13. 500乘1000梁模板计算(梁宽为500的均按此方法施工) 35
14. 500乘1500梁模板计算(梁宽为500的均按此方法施工) 48
15. 9.8米楼板模板计算 61
16. 附图 68
1.编制依据
1.1施工组织设计
幸福城居住区项目一组团(地块03)30班小学施工组织设计
2012年9月
1.2施工图
图纸名称
出图日期
幸福城居住区项目一组团(地块03)30班小学建筑施工图
2011年10月
幸福城居住区项目一组团(地块03)30班小学结构施工图
2011年10月
1.3主要规范、规程、标准
序号
名 称
编 号
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2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3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666-2011
6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7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8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号
9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质(2009)254号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序号
项 目
内 容
1
工程名称
幸福城居住区项目一组团(地块03)30班小学
2
地理位置
栖霞区马群街道花岗村
3
建设单位
南京栖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4
设计单位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5
勘察单位
江苏建材地质工程勘察院
6
施工总包
南京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7
建筑功能
教学、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楼
2.2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南京市栖霞区马群街道花岗村,土城头路以南,运粮河以北,南湾营路以西,东方路以东,建筑面积约15437.6㎡,以庭院式布局,四周环绕的主楼及其连廊地上为4层,层高为3.6m,东立面与连廊相连主入口大厅局部一层层高为9.0m,风雨球场屋盖主梁跨度为18.40m,高度为9.00m,主体结构类型采用框架结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基础为天然基础,独立、条形筏板基础。
2.3工程高支模情况
本工程属高支撑模板体系共为二处:
1、二层风雨球场,高支模轴线范围k~r轴/1-14轴层高9.00m,长36米,宽22.8米,面积约890平方米,此部分梁尺寸分别为300×650mm、500×1000 mm、500×1500mm等,板厚为120mm;柱800×900mm。
2、 东立面门厅主入口部位,高支模轴线范围F~H、Q~S轴/23~25轴及H~Q轴/24~25轴层高9.00m,加基础部分-0.800m,高度为9.800m,此部分梁板尺寸主要为为300×600,板厚为120mm,柱直径为500mm。
2.4 高大模板方案选择
本工程风雨球场及东立面门厅主入口梁高大模板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
1、二层风雨球场
(1)、300×650的梁(东立面门厅主入口300×600梁同此方法施工)
梁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8.8m,杆的纵距(跨度方向)L=0.9m;横向共设置三根立杆,梁下一根,梁二侧二根,L=0.4m;步距1.6m。
梁侧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内龙骨间距350mm,内龙骨采用40×90mm木方,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3.5mm,梁下采用双扣件。
(2)、500×1000mm梁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9m,杆的纵距(跨度方向)L=0.9m;横向共设置三根立杆,梁下一根,梁二侧二根,L=0.5m;步距1.6m。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内龙骨间距400mm,内龙骨采用40×90mm木方,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3.5mm。对拉螺栓布置2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300+450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400mm,直径12mm。
(2)、500×1500mm梁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9m,杆的纵距(跨度方向)L=0.9m;横向共设置三根立杆,梁下一根,梁二侧二根,L=0.5m;步距1.6m。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内龙骨间距400mm,内龙骨采用40×90mm木方,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3.5mm。对拉螺栓布置2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300+450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400mm,直径12mm。
(4)120mm厚楼板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9m,立杆的纵、横向距离均为L=0.9m;步距1.6m。
2、东立面门厅主入口支撑结构
(1)300×600mm梁
梁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9.8m,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L=0.9m;横向共设置三根立杆,梁下一根,梁二侧二根,L=0.4m;步距h=1.60m。
梁侧模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内龙骨间距350mm,内龙骨采用40×90mm木方。
(2)120mm厚楼板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9.8m,立杆的纵、横向距离均为L=0.9m;步距1.6m。
3、本工程模板计算采用PKPM施工安全计算软件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本分项工程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有关图纸、规范、规定、施工方案,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员、质检员、专业工长、测量员、外协技术骨干等一块进行图纸自查,对设计疑问及存在的问题加以汇总并做好记录,在图纸会审时请设计人员进一步明确,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
模板支撑系统及模板施工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对施工人员按本专项方案的要求技术交底,以保证施工时严格按本方案施工。
3.2人员准备
由于本工程风雨球场及东立面门厅主入口部位模板支撑架属于高支模架体,模板用支架搭设难度较大,为不影响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需选择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架子工若干名(具体按工程进度配足人员)。架子搭拆操作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等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严禁无证人员上岗操作。
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管理人员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
各管理层
岗 位
职 责
总包管理层
项目经理
现场总指挥
技术总工
现场副总指挥
生产经理
现场副总指挥
技术员
负责方案的编制工作
土建工长
负责现场的施工管理
安全员
负责模板支撑体系搭设、使用及拆除过程中的安全监督工作
测量员
负责模板支撑体系的位移监测
班组长
架子班长
负责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架体搭设与拆除
木工班长
负责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模板安装
钢筋班长
负责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钢筋安装
砼班长
负责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混凝土浇筑
特种作业人员
架子工
负责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架体搭设与拆除。
3.3材料准备
3.3.1钢管
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脚手架钢管采用Φ48×3.5mm钢管。
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壁厚低于3.5mm的钢管严禁使用;钢管上严禁打孔;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钢管进场后应进行检查并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新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2.对于新钢管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
3.不得使用Φ50mm钢管;
3.3.2扣件
钢管连接必须采用合格的扣件,应使用与钢管管径相匹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可锻铸铁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严禁使用加工不合格、锈蚀和有裂纹扣件。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整形,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
3.3.3可调式U型托
可调托撑丝杆与螺母捏合长度不得少于6扣,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可调托丝杆外径不得小于36mm,螺杆外径与立杆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超过200mm。
3.3.4木方
木方截面尺寸必须符合施工设计要求且要平直,抗弯强度等数值达到施工及规范要求。
3.3.5脚手板
木脚手板应使用厚度50mm,长为4m,宽200mm的落叶松板,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二级材质的规定。脚手板使用前为防止破裂损坏,两端80㎜处用直径1.2mm 的镀锌铁丝箍绕2~3 圈固定。禁止使用有扭纹、破裂和横透疖的木板。
3.3.6安全网
安全网采用2000目/m2的密目安全网且为阻燃安全网。安全网采购,必须使用经市、县、局(公司)认证厂家的产品。不能使用未经检验合格或非指定认证厂家的产品。水平网为大眼网。
3.3.7材料进场复试要求
进入现场的钢管和扣件必须按《南京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施工用钢管、扣件使用管理的通知》要求进行现场抽样检测,只有进行抽验检测合格之后,才能应用到工程中。排架体系所用的钢管、扣件等均由租赁公司提供。脚手板和其它材料由项目部自行采购;
对进场的承重杆件、连接件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进行复核,并对其表面观感、重量等物理指标进行抽检。具体检查项目见下表:
构配件名称
检测项目
抽检数量
检测标准
本工程
抽检数量
钢管
抗拉强度、屈服点、断后伸长率
750根为一批,每批抽取1根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34
扣件
直角:抗滑性能、抗破坏性能、扭转刚度。
旋转扣件:抗滑性能、抗破坏性能、抗拉性能、抗压性能。
281~500件:8件
501~1200:13件
1201~10000件:20件
《钢管脚手架扣件》
80
构配件进场检查与验收按下表要求进行
项目
要求
抽检数量
检查方法
技术资料
营业执照、资质证明、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相关合同要件。
全数检查
检查资料
钢管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得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深的划道及严重锈蚀等缺陷,严禁打孔;钢管外壁使用前必须涂刷防锈漆,钢管内壁宜涂刷防锈漆。
全数
目测
钢管外径及壁厚
外径48mm;壁厚大于等于3.5mm。
3%
游标卡尺测量
扣件
不允许有裂缝、变形、滑丝的螺栓存在;扣件与钢管接触部位不应有氧化皮;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全数
目测
可调托
丝杆
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丝杆与螺母捏合长度不得少于6扣,丝杆直径不小于36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3%
钢板尺
测量
脚手板
木脚手板不得有通透疖疤、扭曲变形、劈裂等影响安全使用的缺陷,严禁使用含有标皮的、腐朽的木脚手板。
全数
目测
安全网
安全网绳不得损坏和腐朽,平支安全网宜使用锦纶安全网;密目式阻燃安全网除满足网目要求外,其锁扣间距应控制在300mm以内
全数
目测
构配件尺寸有抽检不合格时应对该全部构配件进行实测,不满足要求的严禁使用。
对承重杆件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30%,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要进行100%的检验,并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由监理见证取样)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4.施工进度安排
根据本工程施工进度总计划的安排,该部位高支模将于2012年11月份左右进行施工。
5.梁和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
5.1施工总体部署
风雨球场、门厅处高支撑模板部分首先搭设支撑排架,同时进行砼柱施工,砼柱浇筑至梁底后,再进行梁板模板、钢筋、砼浇筑施工。
施工时,支撑排架横杆每步与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柱用钢管连接,形成固接点,以增强模板支撑排架的稳定性。
5.2架体立柱
5.2.1梁下优先采用可调托座,保证支撑系统的稳定性。
5.2.2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不大于1.6m拉杆歩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歩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加设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与四周混凝土柱用钢管固接。无处可顶处,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5.2.3模板支架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5.2.4扣件式钢管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离主节点不宜大于歩距的1/3。
5.2.5模板支撑架施工时,严禁将上段的钢管与下段的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5.2.6可调托座使用:可调托座与钢管交接处应设置横向水平杆,托座顶距离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300mm。梁底立杆应按梁宽均匀设置,其偏差不应大于25mm,调节螺杆的伸缩长度不应大于200mm,另外,使用可调托座必须解决两者连接节点问题
5.3架体水平杆
5.3.1 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双向拉通。
5.3.2搭设要求: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a、 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确1/3;
b 、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5.3.3主节点处水平杆设置: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5.4剪刀撑
剪刀撑包括两个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三部分组成。
5.4.1设置数量:
1、 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2、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5.4.2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60°之间。倾角为45°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7根;倾角为60°时,则不应超过5根;
2、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
3、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4、设置水平剪刀撑时,有剪刀撑斜杆的框格数量应大于框格总数的1/3。
5.5周边拉接及下部支撑
5.5.1柱与梁板混凝土分二次浇筑,柱浇筑至梁底,梁板模板支架与施工区域内及周边已具备一定强度的柱通过钢管连墙件进行可靠连接。
5.5.2风雨球场段高支模施工时下部一层结构模板不拆除,保证荷载的均匀传递。
5.6施工方法
5.6.1模板搭设方法
梁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抄平放线→弹梁、板下控制线→支设支撑体系→安放纵横向龙骨→铺设梁底模并固定→调整水平及起拱→清理、刷脱模剂→检查底模板面标高、平整度→钢筋绑扎→安装侧模→侧模拉线支撑(梁高加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标高、位置→与相邻板模连接固定
梁侧模安装工艺流程:
安装梁一侧模板→安装另一侧模板→安装梁侧底下夹木、腰楞、斜撑和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位置→与相邻模板连接牢靠
顶板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抄平放线→弹板下控制线→立支撑、纵横拉杆→固定支撑、安放支托→调整平整度→在支撑上按房间横向安放主龙骨→安放次龙骨→铺设多层板→调整水平及起拱→钢筋绑扎隐检及砼浇筑→拆除支撑→拆除木方及模板→清理、刷脱模剂。
为提高多层板的周转次数,加工后一定要涂刷模板脱模剂。模板加工时,同一楼层应挑选厚度一致的多层板,以便于楼层标高控制。模板使用前要刷脱模剂,拼缝处及有眼的地方用海绵条贴好。柱、梁、板模板支设好后应分别进行验收,验收模板的截面尺寸、位置、标高,模板表面应做到棱角分明、顺直。钢筋就位时木工班与钢筋班间做好交接检,钢筋工程应按专项方案及其技术要求进行施工,板面堆放钢筋时不要过于集中,混凝土浇筑前派专人负责拉通线检查、调整梁和柱的位置,以免钢筋偏位,梁模内杂物一定要清理干净。绑扎成型后应分别进行柱、梁板的钢筋规格、间距、搭接、锚固、截面、保护层等验收。
安装梁模时,应在梁模下方地面上铺50厚木垫板,柱模支设时在柱模与梁模相交缺口处钉衬口档,然后把梁底板两头搁置在柱模、墙模预留的衬口档上,再立靠柱模或墙边的顶模,并按梁模长度等分顶撑间距,立中间部分的顶撑。安放侧板时,两头要钉牢在衬口档上,并在梁侧模板底外侧铺上夹木,用夹木将梁侧模板夹紧并钉牢在顶撑帽木上,而后按模板设计要求在梁侧模外侧按照规定的间距打眼、穿螺栓、安放梁主外楞木方、设置垫片并拧紧螺栓。
梁模安装后,拉中线检查,复核各梁模中心位置对正。待平板模板安装后,检查并调整标高,将木楔钉牢在垫板上。各顶撑之间要设水平撑或剪刀撑,以保持顶撑的稳固。
模板质量标准及允许偏差:
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不致发生不允许的下沉和变形;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满堂红等架子做支撑加固的模板,其必须采取稳定措施。检验方法为对照模板设计,现场观察或尺量检查。
模板接缝严密,不得漏浆,宽度应不大于1.5mm。
检查数量:梁、柱抽查20%,墙和板抽查20%。
检验方法:观察和用楔形塞尺检查
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并均匀涂刷脱模剂,不得有漏涂现象。
实测项目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序号
允许偏差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移
柱墙梁
3mm
尺量检查
2
底模上表面标高
±3mm
楼板用水准仪检查
截面模内尺寸
基础
±5mm
尺量检查
3
柱墙梁
±3mm
尺量检查
4
每层垂直度
层高不大于5米
3mm
经维仪或用尺量和线坠检查
大于5米
5mm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mm
尺量
6
表面平整度
2mm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7
阴阳角
方正
2mm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顺直
2mm
线尺
8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移
2 mm
拉线和尺量检查
外露长度
+5 mm,-0
9
预留洞
中心线位移
5mm
截面内部尺寸
+5 mm,-0
10
门窗洞口
中心线位移
3mm
拉线、量尺
宽高
±5mm
对角线
6mm
11
预埋铁件心线位移
2 mm
拉线和尺量检查
12
插筋
中心线位移
5mm
尺量
外露长度
+10mm、0mm
质量控制要点
模板安装前先进行验线,墙体模板根据放线焊接限位支撑。
墙、柱模板的垂直度、截面尺寸及顶板标高、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
顶板满堂脚手架均应有双向的剪刀撑,以增加整体稳定性。
模板支搭必须牢固,拼缝严密,防止跑模、漏浆,接缝超过2mm的必须在接缝间加密封条;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涂,拆模时必须待拆模申请单批准后再进行。
模板的支柱及斜撑杆下面应平整,并有足够的受压面积。墙柱侧模斜撑底部应加设垫木。
墙体模板的对拉螺栓孔应平直相对,穿墙螺栓不得斜拉硬顶,模板钻孔严禁用电、气焊烧孔。
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构件,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号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设计荷载。当承受施工荷载大于计算荷载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拆除大跨度梁下支撑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正在浇筑混凝土的楼层下两层的梁板支撑不得松动、拆除。
顶板模板缝控制在1mm内,错台应控制在1.5mm内。
6.验收管理
(1)进入现场的钢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对于新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②对于新钢管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
③对于旧的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④钢管进场后要进行复试,复试合格后才能使用。
(2)构配件进场质量检查的重点:钢管管壁厚度;焊接质量;外观质量;可调托撑丝杆直径、与螺母配合间隙及材质。
(3)架体应随施工进度定期进行检查,达到设计高度后进行全面的检查与验收;
(4)停工超过一个月恢复使用前对模板支撑架进行检查验收。
(5)对模板支撑架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① 保证架体几何不变性的斜杆、连墙件、剪刀撑等设置是否完善;
② 立杆底座与基础面的接触有无松动或悬空情况;
(6)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应在搭设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应包括公司技术部、安全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质量员、工长,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
(7)模板支撑架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技术文件
① 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文件;
② 楼板模板支撑架的专项施工设计方案;
③ 周转使用的模板支撑架构配件使用前的复验合格记录;
④ 搭设的施工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
(8)扣件拧紧力矩检查
配合使用的扣件在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完成后,应对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进行抽查,抽查数量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规定,对梁底扣件应进行100%检查。
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采用扭力板手检查,抽样方法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检查数量为扣件数量的10%,不合格率超过抽检数量10%时全面检查,直至合格为止。
7. 施工管理
1、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脚手架不得与模板支架相连。
2、模板支架使用期间,不得任意拆除杆件,当模板支架基础下或相邻处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支架使用过程中不得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3、架体因特殊原因或使用荷载变化而发生改变时,需采取措施(编制补充专项施工方案),重新验收。
4、混凝土浇筑设备为地泵、移动式汽车泵,汽车泵送达不到的地方辅以地泵和塔吊吊运,尽可能减少用地泵时泵管对模板及其支撑架的往返搓揉,影响模板支撑架的整体稳定性。
5、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详见浇筑线路平面图)即先将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不断延长,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推进。梁板砼浇筑时,板面浇灌砼厚度仅可较设计板厚超厚10mm左右,而后振实,用长刮尺将砼面刮平,将多余砼擀走,严禁在新浇筑的楼面上集中堆放砼,严防堆放砼过多超过设计荷载。高支模部位的砼施工方法如下:
6、梁砼浇筑时应分层沿梁高每300mm浇筑砼并振实一次,待梁砼浇至板底100mm左右时,余下梁砼与板砼一起浇筑完毕。
混凝土自出料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1.5m。严禁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2-3m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布料设备的出口垂直于模板面布料。
7、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观测模板支撑系统的工作状态,观测人员发现异常时应及时报告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应立即通知浇筑人员暂停作业,情况紧急时应采取迅速撤离人员的应急措施,并进行加固处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均匀浇捣,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凝土超高堆置。
8、 进入冬季施工时,混凝土应掺入早强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增长。
8.拆除管理
1 拆除时间: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再拆除模板及支撑架。
2 拆除方法:模板支架拆除时,应按施工方案确定的方法和顺序进行,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步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差不应大于二步。设有附墙连接件的模板支架,连接件必须随支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接件全部或数步拆除后再拆除支架;多层建筑的模板支架拆除时,应保留拆除层上方不少于二层的模板支架,模板支架拆除时,应在周边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卸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严禁将钢管、扣件由高处抛掷至地面;
b 运至地面的钢管、扣件应及时按规定进行外观质量检查、整修与保养,剔除不合格的钢管、扣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
3 梁、板模板应先拆梁侧模,再拆板底模,最后拆除梁底模,并应分段分片进行,严禁成片撬落或成片拉拆。
4 拆除时,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进行操作,严禁站在已拆或松动的模板上进行拆除作业。
5 拆除模板时,严禁用铁棍或铁锤乱砸,已拆下模板妥善传递或用绳钩放至地面。
6 严禁作业人员站在悬臂结构边缘撬拆下面的模板。
7 待分片、分段的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允许将模板、支架、零配件等按指定地点运出堆放,并进行拔钉、清理、整修、刷防锈漆或脱模剂,入库备用。
9.安全保证措施
9.1组织保障
安全组组长
安全组副组长
安全组副组长
专职安全员
脚
手
架
组
木
工
班
组
钢
筋
班
组
机
电
组
砼
班
组
综
合
组
安全资料下发
批阅教育考卷
填写教育卡
培训资料下发
上岗证
填写教育卡
三宝检查
安全注意
事 项
班前工具检查
上报项目经理
上级安全员
备 案
现场责任工程监督、检查
新工人三级教育
特种工人
培训教育
班前教育
技术交底
安全教育
安全管理网络图及安全教育程序
9.2预防坍塌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9.2.1模板作业前,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工艺、作业条件及周边环境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单位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经理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9.2.2模板作业时,支撑系统采用钢管和钢扣件,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管和钢扣件。支撑立杆基础应坚固稳定,并经承载力验算合格。支撑立杆底部应加设满足支撑承载力要求的垫板。剪刀撑和立杆应牢固连接,形成整体。
9.2.3模板作业时,指定专人指挥、监护,出现位移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待险情排除后,方可继续作业。
9.2.4堆放模板时,严格控制数量、重量,防止超载。堆放数量较多时,应对架体进行加固。严格控制楼板支撑架的实际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值。
9.2.5装钉楼面模板,在下班时对已铺好而来不及钉牢的模板要拿起稳妥堆放,以防坍塌事故发生。
9.2.6安装外围柱、梁、板模板,应先搭设脚手架,并挂好安全网,脚手架搭设高度要高于施工作业面至少2m。
9.2.7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9.2.8楼板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严禁进行下列作业:
1)在架体上推车;
2)任意拆除架体结构件或连墙件;
3)利用架体吊、运物料;
4)在架体上拉结吊装缆绳。
9.3预防高空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9.3.1架子搭设组装完成后,必须经公司相关部门人员及项目安全员、技术负责人、工长对其进行验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填写验收单,经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签字后方可投入使用。架子未经检查验收严禁其他人员攀登,验收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需做局部拆改时,须经施工技术负责人同意,由架子工进行整改。
9.3.2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学习高处作业安全知识及安全操作规程,工人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办好签字手续。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9.3.3项目部应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
9.3.4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对身体不适或上岗前喝过酒的工人不准上岗作业。施工现场项目部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
9.3.5安全带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带。安全带的系扣点应就高不就低,扣环应悬挂在腰部的上方,并要注意带子不能与锋利或毛刺的地方接触,以防摩擦割断。
9.3.6支、拆模板时应保证作业人员有可靠立足点,作业面应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施工荷载应均匀,并不得超过设计允许荷载。
9.3.7已支好模板的楼层四周必须用临时护栏围好,护栏要牢固可靠,护栏高度不低于1.5m,然后在护栏上再铺一层密目安全网。
9.3.8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检查模板支撑有无松动、倾斜、弯曲变形、位移等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混凝土浇筑,并即刻进行加固整改。
9.3.9混凝土泵管应用支架垫固放在梁上,不得直接与楼板接触。
9.3.10混凝土浇筑作业开始前应再次对模板支撑架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支撑架下不得有其他作业人员。
9.4其他安全措施
9.4.1扣件、架管等刷油保养时,地面应有接油盒,防止污染地面。
9.4.2所有架子在装、拆过程中,下方必须设安全禁区,围挡范围距操作点中心半径>20m,并设专人看管,严禁其他人员穿行。
9.4.3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牢固的物件上。加强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和安全防护意识,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搞好自身的安全防护工作,严禁违章操作,做好“四口五临边”和 作业面安全防护工作。
9.4.4遇5级以上大风及雨、雪天气要停止操作,大风及雨后要及时检查和加固各连接部位,搞好防风、防滑工作,保证施工安全。
9.4.5架子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整洁,不许随意堆放工具、材料等物品。
9.4.6在进行模板安装时,模板的支、拆、起吊严禁碰撞钢管架。钢管架在拆除前认真检查并清除零散物品。拆除顺序先上后下,先外后内,逐段进行。
9.4.7搞好安全文明施工和成品保护工作,在搭拆架子过程中材料不得集中堆放,对混凝土柱面及阴阳角要注意保护。材料要分类分规格一头齐码放整齐扣件等零散物品要装袋存放。
10.施工监测措施
梁板高支模采用脚手架支撑体系,在搭设和钢筋安装、砼浇捣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监测。采取如下监测措施:
10.1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每周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
10.2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力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符合要求。
3)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4)架体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偏差是否超出规范要求。
5)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
6)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7)支撑架架体和架体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8)雨后对首层施工的模板支架部位加强检查,查回填的地基土有无因雨水渗透而造成下沉,架体有无因地基下沉而产生松动、吊脚、变形、移位等。若有上述现象须立即派员加固处理,直至经检查确认架体稳定牢固为止。
9)承重大梁支撑架的牢固可靠性是高支模的重点之一,排架的间距、梁下支承杆数量必须符合分格要求。排架搭设完后需对架体各杆件连接紧固度进行检查,尤其承重小横杆与立杆的连接的牢固程度,对该部位扣件紧固程度应全数检查,检查螺帽有无松动、滑丝现象,小横杆与梁底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