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旱作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845128 上传时间:2024-05-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1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旱作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旱作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旱作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旱作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赵红伟(彰武县双庙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动植物疫病防控中心),辽宁 彰武 1 2 3 2 1 7)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是众多农作物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上全国范围内均有分布,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重大作用。为更好提升玉米种植经济效益,应当落实旱作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利于提升玉米产量和品质。本文通过对旱作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为旱作玉米种植地区提供参考。关键词:旱作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0 引言玉米是旱作地区主要的经济农作物,对当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作用1。现阶段玉米栽培技术受到诸多种植者的高度关注,通过对各类新型农业技术

2、、农业设备使用,整个旱作玉米生产数量及品质有了很大提升,但是现阶段依旧有部分高产栽培技术受到诸多限制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旱作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在变化,给玉米种植过程带来病虫害威胁2。基于这种情况下,为实现玉米产量及品质提升,应当科学合理使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更好推动旱作玉米种植高质量发展。因此,旱作玉米种植地区需要加大力度使用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既可以实现玉米高产目标,也可以更好推动玉米种植水平持续提升。1 科学选种旱作玉米种植过程中,种子选择是作为基础的工作,只有确保玉米种子有更加优质的属性,才能实现健康成长发育。选择玉米种子中,既要对产量及种植环境进行充分考虑,也要选择抗干旱、抗病害能力

3、强的种子,才能更好保障高产高效目标实现3。玉米种子选择后,应当采用科学方式对其进行浸泡处理,有效提升玉米发芽率。此外,也需要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采用包衣技术,将适量药物包裹到玉米表面,有效增强抗病能力。在玉米种植前7 d内,应该选择天气晴朗的环境对玉米种子进行晾晒3 d,能够有效提升玉米发芽及吸水能力,也可以将玉米种子中含有的病虫害及具有缺陷的种子筛除,充分提升玉米种子纯度。如果种植区域此前产生过非常严重的病虫害问题,需要使用药剂拌种,如特百威、噻虫啉等对种子包衣。在实际操作中,应使用3 5%多福克种衣剂和玉米种子按照1 1 2 0进行包衣,能够有效对病虫害问题进行防治。如果种植区域以往出现黑

4、穗病,拌种过程中需要加入2%戊唑醇,按种子量的0.4%进行拌种;播种过程中也需要加入3%辛硫磷在种肥中,有效对虫害问题进行预防4。2 土壤选择种植者在进行旱作玉米密植前,应当充分提升土壤疏松度,减少种植区域存在的碎石、大块土壤等,才能有效保障玉米根系持续向下生长,促使其有更强的抗倒伏能力。此外,也要关注土壤土质,一旦土质不符合密植要求,很大程度上难以让玉米健康生长发育,也会对营养成分吸收进行阻碍,导致玉米无法实现高产目标。旱作玉米生长期间,既要吸收土壤水分,也要吸收各类微量元素,这就需要土壤选择过程中,要充分保障微量元素充足,才能更好地为玉米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并且,种植前也需要对土壤除菌灭虫

5、,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3 确定合理的种植方式收稿日期:2 0 2 3-0 4-2 3作者简介:赵红伟(1 9 7 3-),女,辽宁彰武人,本科,高级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13 现代化农业 2 0 2 3年第1 1期(总第5 3 2期)在旱作玉米密植栽培中,主要可以使用大垄密植和大垄通透密植两种栽培技术。在大垄密植栽培技术中,应该在种植区域中形成1 2 0 c m大垄,也可以将两个6 0 c m小垄进行合并,并且在每个垄面等距离进行栽培,播种2行玉米,行距5 0 c m,此外种植距离也需要按照选择的玉米种子进行合理调整5。每个垄都需要对行距进行控制,一般在8 01

6、 1 0 c m,能够有效保障透光性和通风性。而且,玉米播种也可以使用农业机械进行等距离种植,也可以对施肥进行精细化管理,更好对病虫害进行预防,从而实现增产1 2%目标。另外,通过使用这种种植方式,抗倒伏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与传统栽培技术比较可以提升抗倒伏能力1 0%左右6。在大垄通透密植栽培技术使用中,应该对所有种植区域进行深耕,并且大垄为1 4 0 c m,每个大垄需要种植3行玉米,垄距保持在4 0 c m,行间距9 0 c m,使用机械设备实现等株密集播种,成熟后也可以使用机械化收割。4 施肥管理旱作玉米生长期间中,既要有良好的透光性和通风性,更要具有充足的营养物质。和其他农作物比较,玉米

7、根系发达,对肥料敏感程度更高,施肥数量需要满足玉米生长需求,才能更好提升密植产量及品质。玉米对营养物质有着很高的需求,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有所差异,更多对氮素吸收较多。此外,钾、硫等元素也需要进行适量吸收7。一般情况下,氮素3.6 k g、磷1.5 k g、钾3.1 k g能够满足1 0 0 k g玉米种子的生长需求。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幼苗期对营养物质需求在2 0%。如果玉米植株进入花期,生长速度会加快,这是对营养物质需求达到7 0%;授粉后对营养物质需求会降低,往往占到整体生长期间的1 0%。5 合理灌溉在旱作玉米生长中,水分对其产生重大影响,一旦生长期间水分不足,直接对产量和品质产生重大

8、影响。很多旱作玉米种植区域基本上都使用渗灌技术,这种方式需要将管道铺设到玉米生长土壤的根部,能够让水分缓慢浸入玉米根部。这种灌溉技术的使用,对土壤产生的危害性小,也可以让种植区域土壤更为疏松,有效提升土壤通气性。特别是在夏季,使用该种灌溉技术,避免了大量水分蒸发,比传统灌溉技术更为科学合理。渗灌技术和其他灌溉技术相同,都是人为管控下营造出更为适合玉米生长的环境,确保玉米生长期间的水分得到保障,既可以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也可以增加玉米产量。在对渗灌技术使用中,需要将管道在种植区域进行铺设,出水孔设置在渗透管上,每个水孔距离是3 0 c m,并且对水分含量充分的地区,水孔直径也会持续增大,最大不会

9、超过5 0 c m。通过塑料薄膜放置于管道底部,能够降低水分渗透。在所有管道预埋后,应当对所有接口处进行检查,充分保障水量均匀渗入。6 病虫害防治6.1 常见病虫害在旱作玉米生长期间中,玉米螟、蝗虫、蚜虫、黏虫等都是普遍存在的害虫种类。在众多害虫中,黏虫有着更强大的繁衍能力,基本上早晨和晚间活动,有着很大分布范围,更加喜欢潮湿阴凉的环境,对玉米生长危害性很大,尤其是幼虫阶段,就可以对玉米叶片进行大面积暴食,直接减弱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严重的甚至可致绝收。蚜虫也是非常常见的害虫,也会对玉米叶片进行吸食,有着很明显的区域分布,这种害虫繁衍能力也很强,尤其是缺乏雄性害虫中,能够采用孤雌繁殖方式,快速

10、对整个族群进行扩大。蝗虫有着非常大的食量,基本上可以让玉米植株很短时间内蚕食程度最大,导致玉米产量及品质持续降低,这种害虫会使用飞行方式扩散到其他地区中,对整个旱作玉米种植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玉米螟在旱作玉米生长期间也是非常常见的,更多危害性是成虫期出产生的,会对玉米进行大量吞噬,导致玉米产量降低。在旱作玉米生长期间中,也存在诸多病害问题,但是大斑病和黑穗病更为常见。大斑病也可以称为枯叶病和条纹病,更多对玉米叶子造成伤害,这种病害基本上整个玉米种植区域都有存在。小叶病也是对玉米叶子造成危害,部分会对玉米枝干部分造成危害,刚开始阶段会出现水渍状斑点,随着病灶持续增大,逐步会呈现出红紫色。这种病害主

11、要是真菌影响下形成的,玉米上的病原菌也会随着寄主进行越冬进行更大规模的传播,尤其是温度适中传播速度更快。黑穗病在旱作玉米种植中,有着很大的发病率,基本上对植株穗部会23 现代化农业 2 0 2 3年第1 1期(总第5 3 2期)产生明显的伤害,导致发病植株开始出现上粗下细状况。玉米叶子也会更加坚硬,并且呈现出暗绿色,在症状加重后,会造成整个穗部死亡。6.2 防治措施科学合理对玉米虫害进行防治,需要全面掌握玉米生长情况,结合生长期间采用有效的防治办法,既可以保障防治效果提升,也可以确保玉米有更好的生长速度,让虫害问题可以从根源上得到有效解决。例如,充分保障玉米种子抗病性,播种前对玉米种子进行药物

12、处理。通过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采用浸泡、拌种等方式有着增强抗虫能力。如果在玉米生长期间中,需要对虫害进行明确,结合不同虫害和发展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如在玉米螟处理过程中,种植者应该在种植区域四周设置好诱集带,尤其注意需要在播种前1个月内完成。此类虫害也可以使用物理防治措施,通过使用高压泵灯对虫害进行诱捕,灯距设置1 6 0 m,并且将直径1 m水池设置在灯下,深度需要达到5 m以上,还要加入适量洗衣粉,有利于对虫害进行捕杀。针对病害防治过程中,不同病害所采取的措施是不同的。如在黑穗病防治中,应当使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等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与其他药物比较,戊唑醇有着更好的效果,特别是

13、安全性上也是其他药物难以取代的,通过对此类药物使用后,能够更好保障玉米幼苗生长发育,也可以让根系更为发达。在播种前,种植者需要使用1 0 0 k g玉米种子与1 0%烯唑醇2 0 g进行拌种,需要静置2 4 h,确保药剂可以充分包裹种子。此外,在拌种过程中,可以使用5 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照玉米种子量的0.7%进行拌种;也可以用1 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2%进行拌种,能够产生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对大斑病防治中,应该科学合理进行水肥管理,也要合理使用氮、磷肥等,有效提升玉米抗病能力,也可以降低各种病害问题。因此,旱作玉米生长期间存在的病虫害是多样化的,需要根据不同病虫害对其进行科

14、学合理的防治,有利于更好提升防治效果,也可以更好地保障高产高效目标的实现。7 结束语在玉米种植中,高产高效是旱作玉米密植的最高目标,也是可以有效保障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途径。这需要在旱作玉米种植过程中,应该科学合理使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使用有效的种植技术,也要对玉米产业种植结构进行合理调整,科学合理选择旱作玉米品种,有效保障玉米高产目标实现。一般情况下,旱作玉米密植高产高效目标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合理调整,才能更好保障玉米健康生长发育。既要对玉米栽培技术进行合理分析,从种子选择、土壤选择、施肥管理、灌溉技术等方面进行有效规划,也要对病虫害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和应对,根据病虫害问题的不同,采取科学有效的

15、防治技术,有利于逐步保障玉米健康生长发育,也可以更好实现高产高效目标,以此推动我国旱作玉米种植产业持续发展。8 参考文献1 庞津雯,王钰皓,刘畅,等.不同施肥量对旱作沟垄集雨种植农田土壤水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 0 2 1(5):8 2 6-8 3 6.2 徐志鹏,穆奎,董文俊,等.关中地区播前土壤墒情对覆膜旱作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 0 2 1(6):1 2 3-1 3 4,1 4 3.3 丁云鹏,潘文辉,龙美,等.地膜厚度与揭膜时间对旱作农田春玉米生长及残膜回收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 0 2 2(8):1 0 9 6-1 1 0 4.4 张

16、杰,徐芳蕾,薄其飞,等.常规尿素掺混控释尿素一次施用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 0 2 1,2 7(6):9 6 9-9 7 9.5 徐芳蕾,张杰,李阳,等.施肥方式对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 0 2 2,5 5(1 2):2 3 6 0-2 3 7 1.6 刘耀权,王林林,李玲玲,等.施氮促进旱作覆膜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机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 0 2 2,3 7(2):1 9 3-2 0 2.7 王钰皓,庞津雯,杨佳霖,等.不同覆盖方式对旱作农田土壤碳氮含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 0 2 2,4 0(1):2 0-2 9,4 1.(0 2 2)33 现代化农业 2 0 2 3年第1 1期(总第5 3 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