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汉字文明的特质及其申遗可行性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844903 上传时间:2024-05-1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字文明的特质及其申遗可行性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汉字文明的特质及其申遗可行性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汉字文明的特质及其申遗可行性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语言文明汉字文明的特质及其申遗可行性分析*安丰存,佟祉岳(延边大学 外国语学院 延吉 1 3 3 0 0 2)提 要 汉字是用来记录汉语的文字,是汉字文化发展的基础,也是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除了汉字自身文化属性外,汉字记录与书写方式衍生了众多文化样态,并以汉字为中心共同形成了汉字文明。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标准,汉字自身具备典型的非遗特质,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功能。与此同时,汉字文明众多文化样态均具备了申遗条件。然而,汉字文明众多文化样态在当前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汉字文明是中国为世界创造的重要的文化遗产,其独特的文化体系需要保护与传承。关键词 汉字;文明;非遗;可行性;传承C h i n

2、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a sC i v i l i z a t i o n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a n da sW o r l dH e r i t a g eA nF e n g c u n T o n gZ h i y u eA b s t r a c t 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s o n e o f t h em o s t a n c i e n tw r i t i n g s y s t e m s a r e t h e f o u n d a t i o no f t h eC

3、 h i n e s e c u l-t u r e M a n yc u l t u r a l f o r m sd e r i v e d f r o mt h e r e c o r d i n ga n dw r i t i n gm e t h o d so f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b e s i d e s i t so w nc u l t u r a l p r o p e r t y t h es y s t e mo fw h i c hh a sb e e nd e v e l o p i n gi n t ot h ec i

4、v i l i z a t i o no f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w i t ht h e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s a s t h e c e n t e r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s t a n d a r d s o f i n t a n g i b l e c u l t u r a l h e r i t a g e 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p o s s e s sb o t h t h e t y p i c a l p r

5、 o p e r t yo f i n t a n g i b l e h e r i t a g e a n du n i q u e c u l t u r e c o n n o t a t i o n a n dh u m a n-i s t i c f u n c t i o n M e a n w h i l e t h ed i f f e r e n tc u l t u r a l f o r m s i nt h ec i v i l i z a t i o no f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a l lo w nt h ep r o p

6、 e r t i e so f i n t a n g i b l eh e r i t a g ew h i c ha r e f a c i n gt h eg r e a t c h a l l e n g en o w a d a y s T h ec i v i l i z a t i o no f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i s t h ev e r y i m p o r t a n t c u l t u r a l h e r i t a g ew h i c h i s c o n t r i b u t e d t o t h ew

7、 h o l ew o r l db yC h i n aw h o s eu-n i q u e c u l t u r a l s y s t e mn e e d sp r o t e c t i n ga n d i n h e r i t i n g K e yw o r d s 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s c i v i l i z a t i o n i n t a n g i b l e c u l t u r a l h e r i t a g e f e a s i b i l i t y i n h e r i t引言汉字是中华民族

8、祖先发明创制以用来书写汉语言的文字,也是中国、日本等东亚及东南48*作者简介:安丰存,男,延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及语言政策与规划。电子邮箱:a f c z e r o s i n a.c n。佟祉岳,男,延边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政策。电子邮箱:t o n g z h i y u e y b u.e d u.c n。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 0 B Y Y 0 6 7);国家语委2 0 2 0年度重点项目“语言文明规范与社会治理研究”(Z D I 1 3 5 1 2 7)。汉字文明的特质及其申遗可行性分析 安丰存 等 语言文明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广

9、泛使用的文字体系之一。尽管有些国家的现行文字不再使用汉字,如朝鲜、韩国、越南等,但是汉字对这些国家语言文字及文化的影响却是深远的。由于上述国家古籍文献均采用汉字书写,在取消汉字的官方文字地位以后,能够识别并使用汉字的人越来越少,古籍中汉字的识读辨义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因此,在这些国家,汉字已经列入了濒危文化遗产的行列。汉字的发明和使用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内涵,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也对世界文明的推进具有重大贡献。在世界语言文字体系中,汉字只是普通一员,但从文字的历史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来看,汉字的发明对于人类文明的进程和文化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汉字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不仅优化了文字作为语言

10、书写手段这一工具性功能,形成了汉字造字手段、字形构造、字形演变等汉字字体文化,同时,由于汉字书写方式的演变,还衍生出直接的相关文化形态及传统技艺,如笔墨纸砚所构成的文房四宝文化形态,进而推动形成了笔墨纸砚制作技艺文化。与此同时,汉字书写过程中也衍生出独特的文化形态:书法艺术。以汉字为核心的文化样态及体系共同构成了汉字文明。那么,汉字是否可以申请加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呢?本文将从汉字文明的特质入手来论证汉字文化“申遗”的可行性问题。一、语言作为文化遗产的界定及特征人们多从哲学或语言学的角度来定义语言,进而突出了语言的工具性特征,如“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语言是思维的外化媒介和表达手段”,以

11、及“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等等。而事实上,语言除了作为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外,自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是人类创造的宝贵财富,单方面从工具性角度界定语言,难以全面概括语言的属性,进而无法充分认识语言的价值。(一)语言文化遗产特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 0 0 3年发布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i n t a n g i b l ec u l t u r a lh e r i t a g 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是针对国际社会,侧重于非物质文化遗

12、产保护层面来界定的概念(张春丽,李星明2 0 0 7:1 3 9)。由于语言是特定社会团体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文化的一部分,集中反映了该社会团体成员普遍具有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范畴的重要内容。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标准,我们可以发现语言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特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孙宏开2 0 2 1:1)。薄守生(2 0 0 7:6 5)也曾指出语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化形态之一。黄涛(2 0 0 8:2 9)认为语言文化遗产有三个方面的特性:第一,语言不仅是其他文化形态的传承工具和文化载体,其自身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语

13、言需要以语言社团为单位,不能以某个个体来保持,语言具有不可再生特性;第三,语言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工具,受到经济原则的驱动,语言容易“优胜劣汰”。因此,从语58中国语言战略 言的文化属性来看,语言满足非物质文化的一切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含语言本身),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五大部分。这个规定明确提到了语言,这为语言的申遗工作提供了依据。(二)语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障碍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书编写指南 中第2 3条b款i v条明确规定,语言就其本身形态来讲,不适合作为文化主体

14、进行遗产申报。但这并不意味着语言不可以包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内容之内,只是不能以语言作为申报主体,那些与语言存在密切关系的文化表现形式则可以作为申报主体,但要满足如下四个条件:(1)申报主体文化形态具有口头创作特点;(2)该文化现象保留着口口相传的主导特征;(3)申报主体文化是该口传遗产中的一个显著部分;(4)该文化遗产的口头性是其保护的主体目标(姜莉芳2 0 1 0:2 8)。从上述规定中可以看出,语言自身虽不能作为申报主体,但可以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参与到其他文化形态的申报中,但这却无法突出语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从现实角度来看,尽管语言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属性,但世界上任何一

15、种语言文字都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都具有独特性和单一性,而我们不可能把所有语言都列入遗产名录。尽管不同语言间具有平等的地位,但是文字的地位却是不同的。从文字的发展历史、书写形态、衍生文化以及对人类文明历史的推动作用来看,不同的语言文字在各自语言使用过程中积淀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并衍生出密切相关的文化形态。文字对于语言来讲,其文化形态相对具体,文化内涵发展态势更加丰富。因此,我们可以从文字申遗的角度来审视语言申遗问题。对于汉字来讲,如何把汉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件相结合,凸显其文化特质是首要问题。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标准,汉字除了具有典型的“非遗”特征之外,其衍生文化同样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及人文

16、功能。汉字是汉字文化发展的基础,除了汉字自身的文化属性以外,其衍生文化已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处于濒危境地,如笔、墨、纸、砚等手工制作技艺,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失去了传承者。因此,我们认为汉字文明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内涵,具备申遗的可行性。二、汉字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汉字不仅仅是语言的记录符号,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字体系,它已经上升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层面,“它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而且是维系一个民族的巨大力量”(张岱年,程宜山2 0 1 5:1 1)。汉字的使用过程在中华文化中衍生出众多的文化形态,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拥有当今世界其他语言文字所不具备的特性。(一)古文字体系的活化石汉字是世界上

17、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其起源标志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虽然关于汉字的起源目前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但是无论哪种说法都使这一问题充满了神奇色彩,也68 汉字文明的特质及其申遗可行性分析 安丰存 等 语言文明更增添了汉字的魅力和神秘感。关于汉字的历史,根据当前可以查阅的古代文献记载以及考古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可以把汉字起源追溯到公元前4 0 0 0年中国古代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距今至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殷商时期甲骨文上的汉字已经是系统成熟的文字体系。在世界古文字体系内,古埃及人5 0 0 0年前创制了圣书文字,但是这种文字并未流传下来,该文字所记载的古埃及文化也随之成为历史;苏美尔人创制的楔形文

18、字也具有5 0 0 0多年的历史,然而在公元3 3 0年后,这种文字彻底消亡。其他古文字还有玛雅文、波罗米文等,也都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唯独汉字是上古时期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体系,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体系。汉字久盛不衰,独自屹立于世界文字体系之林,影响力巨大。可以说,汉字是人类文字体系的活化石,它承载并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在当今世界语言文字中具有唯一性。汉字属于象形表意文字,字形和字义联系密切。在书写形式上,汉字经历了由图形到笔画的演变,完成了由具体图形到抽象笔画的像似化文字建构过程。大多数汉字是由笔画组合而成的“方块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仍属表意文字。汉字所具有的形态、语

19、音和意义三者集于一体的特性在世界文字体系中是独一无二的。这种文字特性利于形义联想,进而提升了阅读速度。因此,那些古代的唐诗、宋词可以作为中国儿童必读的启蒙材料,而那些中国的古代典籍仍然可以有效识读。这都是其他字母文字所不能比拟的。汉字经历了几千年发展演变历程,实物记载显示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不同的变形阶段,如今人们普遍使用的是汉字的楷书书写形式。汉字的构造过程是中国古人长期演化而成的,是一代又一代集体智慧的结晶。(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统一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并传递了民族的精神(刘锡诚2 0 0 4:1 1)。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体现了中国古

20、人朴素的宇宙观,反映了中华民族先祖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于汉字的起源有很多传说,恰恰是这些传说增强了汉字的神秘色彩,使其更加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寄托,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汉字的创造过程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和思想,它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间接体现,也是中国天人合一思想在文字上的生动映射。纵观造字手段,无论是象形、指事,还是形声、会意,均把客观世界形象生动地反映在汉字的字形当中。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念,反映了中国人对宇宙自然的认识,是中国人赖以寄托的精神所在。“字形藏理、字音通意、同形同宗、同音通意”是汉字的艺术构建法则,蕴含了中国人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

21、之间关系的准则,例如汉字“人”体现了“撇捺互撑,站立为人”的人本思想,还体现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等民族精神,蕴藏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道理,是全人类难以再造的旷世瑰宝。因此,汉字同样“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邓显超2 0 0 7:1 1 8)。“语言不仅是人类交流思想与感情、传承文化与认知客观世界的工具,同时也是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特征与标志,是维系民族认同感的媒介,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与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郭龙生2 0 0 8:3 4)汉字是中华民族灵魂的纽带,每一个78中国语言战略 字都有

22、其深远的来历,每一个中国人都是那一撇一捺构成的方块字,中国人的情思早已浓缩到简单的横竖撇捺之中。汉字为中华民族营造了特有的意境,中国人可以借助汉字来抒发自己的个人情怀,宣泄自己的喜怒哀乐。“文化遗产是历史与记忆的承载,具有凝聚社群情感、增强身份认同等重要人文功能”(侯松等2 0 1 9:6)。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方言众多,很多方言之间甚至无法沟通。汉字具有超方言及超语言特性,各个方言均把汉字作为书写手段,共同维系着民族情感,保持着中华民族的统一。然而,有着共同文化背景及文明渊源的欧洲,很多语言如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罗马尼亚语之间的差别,某种程度上比中国不同方言间的差距小得

23、多,这些语言缺少汉字这样能够体现并维系统一精神世界的文字载体,他们不愿承认各自语言是“罗曼语”的不同方言,缺少统一意识,强化了各自的独立意识。因此说,汉字维系着中国人精神的统一,进而维护着国家的统一。(三)汉字衍生文化的根基汉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使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众多的文化形态,这些众多的文化形态与汉字具有的独特字形有直接关系(韩伟2 0 0 2:1 3 1)。汉字衍生文化表现之一是汉字的书写文化,这与汉字自身演变为艺术文化形态密切相关。汉字独特优美的结构,使得汉字的书写手段不断发生演变,从甲骨文的雕刻,到金文的浇铸,再到毛笔作为书写的主要工具,都是书写文化的具体体现。由

24、毛笔多样的表现力,产生了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 书法,书法艺术推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印章雕刻、摩崖石刻,都离不开文字作为艺术形态这一前提。汉字书写工具的改进推动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毛笔是中国特有的汉字书写工具和绘画工具,使得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了书画同源的文化,还衍生出了中国文化特有的“文房四宝”书房文化。笔、墨、纸、砚文化是受汉字书写驱动而形成的汉字衍生文化,这四种文化样态各自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而且,笔墨纸砚的制作技艺已经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是目前我们需要保护的重要的文化样态。汉字的方块式构造书写自如,可以自上而下,也可以自左向右。根据汉字书写特点产生了与汉字有关的众多民俗活动,交融在

25、中国传统节日和民族民俗中。例如:中国特有的楹联文化就是因为汉字的竖式书写形式以及汉字词意形成的对称对仗排列特点;合体字恰恰是将汉字方块书写特征、便于识读的特点体现在了民俗节令之中,如“招财进宝”“双喜”等以祈求吉祥;再如元宵节的猜灯谜活动与汉字构造特点密切关系;花鸟字是中国民间特有的一门将字画结合的艺术形式,用一些花卉和禽鸟的图案拼写成汉字。除了这些与汉字有关的民俗活动之外,汉字还衍生出了中国特有的字辈文化。字辈文化起始于汉代,盛行于宋元时期,承袭于今。中国人有一种传统的取名方法,就是在同姓同族人中兄弟辈的名,必有一字相同。其相同的那个字就叫字辈,或称派名、字派、派行。字辈的功能就是用来区分同

26、姓同族中的尊长差别,并以此维系同宗同族的家族观念。这些民俗活动是中国古代社会活动的缩影,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也成为重要的民俗文化,促进了中国人的精神发展。88 汉字文明的特质及其申遗可行性分析 安丰存 等 语言文明(四)汉字记录方式的变化推动了科技发展汉字最初是通过镌刻手段得以保留下来。它们主要表现为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等,这种手段最终发展出了篆刻艺术、碑刻艺术。汉字镌刻手段使得碑刻艺术衍生出拓片文化,这为印刷术的发明奠定了基础。千百年来,中国人致力于书写载体的探索。中国人尝试过在甲骨、金属器皿、石碑上镌刻文字,也尝试过在木简、竹简以及绢帛上书写文字,直到纸的发明,使得书写变得经济、便利、

27、快捷。中国人对书写载体的探索推动了造纸术和印刷术等科技的发展。这两种科学技术使文化的传播更加方便,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造纸术和印刷术使中国的文化典籍得以在当时广泛传播并流传至今,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程,对于人类知识、思想、宗教等方面的传播具有强大的推动力。(五)汉字传播增进文化交流汉字对我国周边国家的影响巨大,像越南、朝鲜、韩国古代均借用汉字来书写并记载其历史文化。在汉字文化的影响下,有些国家开始自行创制文字,如日本的汉字、韩国的韩字、越南的喃字等。可见,汉字成为这些国家发明文字的母字。日本人至今还使用汉字,并依据汉字的笔画创建了假名,共同用于日语的书写文字。汉字和假名混用,既保持了汉字

28、文化的整体性,也进一步丰富了汉字文化,使得汉字文化呈现出多样发展的态势。汉字不仅影响了这些国家的语言文字,同时,由于汉字的作用,还影响了这些国家的其他文化发展。三、汉字文明申遗条件分析综合汉字对人类文化发展的贡献,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文字具有汉字独特的文化地位。作为最古老的一种文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久盛不衰,体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有争论的情况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般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延进行确认”(戴红亮,魏晖2 0 1 1:1 2 3)。由于语言文字虽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但其外延很难有重合部分。也就是语言文字的本体无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确定。陈双新、张素格(

29、2 0 1 1:5 3)提出汉字不符合“申遗”条件,原因在于汉字不具有濒危性,同时,汉字不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具有的“民间性”“口头性”等特征。我们认为,对汉字的认识不应只停留在其作为书写工具的层面,而应全方位考虑汉字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汉字文化几乎均具有“民间性”和“口头性”特征。汉字文化不同于汉字的书写,汉字的书写使用是官方的,但是汉字文化的发展却体现了民俗特点。汉字虽然使用广泛,但是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字,古体汉字的识读和书写具有濒危性特性。因此,无论从汉字的本体,还是以汉字作为载体和表现内容的衍生文化样态,均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特征,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条件。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

30、有五类:(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汉字文化体现了上述五项全部内容。第一,汉字是许多文化样态的98中国语言战略 载体形式或表现内容,如楹联文化、灯谜文化、合体字文化以及剪纸艺术文化等;第二,汉字的书写过程,书法艺术行为是一种典型的表演艺术;第三,汉字文化融进了社会实践过程中,如汉字造字过程,字谜的设计过程;第四,汉字是象形表意文字,体现了中国古人对自然界的认识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了中国人的唯物主义思想;第五,汉字衍生文化的传统手工艺,如剪纸、笔墨纸砚的制

31、作技艺等与汉字有着直接关系。概括来讲,汉字文明申遗具有如下优势:首先,汉字是古文字体系唯一流传至今的文字。当今世界,各种语言除了汉字和水书仍使用表意文字体系之外,其他语言几乎均采用了拼音文字或字母文字体系。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历史发展脉络清晰,从未间断,这在世界语言文字发展史上是一个奇迹。汉字的表意系统反映了中华民族生产生活实践以及对自然界的认识。无论简化字还是繁体字,都生机勃勃。尽管如此,不同历史阶段的古汉字识读问题仍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古汉字识读处于濒危状态,符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求的条件。同时,古汉字识读需要培养“传承人”,以加强古汉字保护。其次,汉字具有强大的文化功能,衍生出

32、众多文化形态。文字是语言的辅助工具,具有普遍意义的工具特征。汉字不但作为汉语的辅助,其自身演变出了汉字文化,这在世界语言文字发展历史上是一个孤例。汉字文化中的花鸟字剪纸(3 1 5 1 6),谜语(3 1 3 1)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汉字还衍生出众多密切相关的文化形态,如中国的书房文化,“文房四宝”中,笔墨纸砚的制作技艺均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再次,汉字推动了科技发展,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中国“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就是汉字记录和书写活动的鲜明写照,不但推动了中国文明的进程,也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最后,汉字文化是共存文化,至今在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

33、深远。汉字不但增进了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体现了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推动作用。因此,无论是把汉字作为“申遗”主体,还是把汉字文明作为“申遗”主体,均存在可行性。可以根据汉字衍生文化的不同分项,如书法、文房四宝制作工艺、剪纸、楹联等汉字文化形态,指定培养传承人,这完全符合“非遗”要求。四、结论黄涛(2 0 0 8:2 7)指出,我们今天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能按照传统观念把语言当作一种交际工具,而要把语言当作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科学有效的技术与方法加以保护,否则将会因保护不当而遭受损失(何星亮2 0 0 5:3 4)。语言亦是如此,这是因为“语言除了它的工具性之外,

34、还是人类悠久历史的见证者。语言的背后沉淀着人类文明丰富的信息”(吴永焕2 0 0 8:3 9)。因此,不能单纯从使用的角度来看待语言文字,更要重视语言文字中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与实际意义。汉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是一直伴随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文化形态,是传承汉字文化极具生命力的表现形式。其历史悠久,与人类文明的结合时间最长,承载着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很多汉字的读音随着语言的发展已经完全发生了变化,然而文字字形09 汉字文明的特质及其申遗可行性分析 安丰存 等 语言文明却基本保持原来的面貌,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代表符号。汉字及汉字文化自成体系,汉字完全超出了语言辅助工具的记录功能,其自身已经

35、形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并维系着以汉字为载体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中,汉字一直作为中国人的形象标记,“横平竖直”的汉字笔画构成也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汉字还承载了中国古人的世界观和自然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要想让优秀的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就不能让汉字沦为失落的文明。因此,汉字及汉字文明是中国为世界创造的重要文化遗产。参考文献薄守生 2 0 0 7 关于“语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汉字文化 第6期。陈双新,张素格 2 0 1 1 关于汉字“申遗”问题的思考,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戴红亮,魏 晖 2 0 1 1 汉字申遗问题及政策建议

36、,长江学术 第3期。邓显超 2 0 0 7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郭龙生 2 0 0 8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语言生活、语言规划与语言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第4期。韩 伟 2 0 0 2 汉字字形文化研究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侯 松,刘慧梅,高佳燕 2 0 1 9 语言原真性与文化遗产的意义生成,东南文化 第5期。黄 涛 2 0 0 8 语言文化遗产的特性、价值与保护策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第4期。何星亮 2 0 0 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姜莉芳 2 0 1 0 濒危语言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以居都仡佬语为例,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刘锡诚 2 0 0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文化精神,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孙宏开 2 0 2 1 语言是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语言战略研究 第5期。吴永焕 2 0 0 8 汉语方言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第4期。张春丽,李星明 2 0 0 7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研究述论,中华文化论坛 第2期。张岱年,程宜山 2 0 1 5 中国文化精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