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心理健康短期培训心得体会-谈教师职业倦怠和职业积极.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831262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心理健康短期培训心得体会-谈教师职业倦怠和职业积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心理健康短期培训心得体会-谈教师职业倦怠和职业积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心理健康短期培训心得体会-谈教师职业倦怠和职业积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心理健康短期培训心得体会-谈教师职业倦怠和职业积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心理健康短期培训心得体会-谈教师职业倦怠和职业积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心理健康短期培训心得体会 谈教师职业倦怠和职业积极今年暑假有幸参与了省里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短期培训。我于7月30到河北大学医学部培训中心报到。,参加培训的学员是来自各个学校的负责教育教学的主管校长、主任及各个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本次培训是省教育厅委托河北大学医学部承办的省级培训, 7月31日上午正式开班,8月15日结束,培训时间半个月。培训结束后再登陆省级远程培训网上学习,完成相关的课程及作业、研修日志。具体学习形式和河北省教师全员培训基本一致。这次心理健康培训内容以讲座的形式授课,每个专家教授授课时间半天,整个教学系统性一般,教学内容比较杂,梳理一下大致有几个方面:有针

2、对高中学生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指导;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心理健康理论(如箱庭疗法);教师心理健康的调适策略、职业倦怠及职业积极;观摩各高校、高中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工商学院、保定第七中学、保定第二中学);到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保定精神病院)听危机干预讲座和现场进行对精神病患者进行辅导咨询。授课老师大多是河北大学心理系的老师;也有保定、石家庄、北京各中学的心理专职教师;保定精神病院的副院长、医生。请了两位重量级的资深教授一位是天津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白学军、一位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刘翔平,两位教授重点讲了教师心理健康调适策略和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职业积极,关

3、于教师心理健康的话题只安排了这两位教授授课。因为培训讲座内容比较杂,理论性、专业性比较强,针对我们学校的教学实际,我从几个方面和大家做一下交流汇报,分享一下心理健康的相关理论成果。一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分析一下当前社会各阶层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国家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同时也说说其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和具体做法。二是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职业积极。三是教师心理健康的调适策略。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通过本次培训谈谈自己的体会。一是要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在学校,要搞好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心理健康也成了社会的需求。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学生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各个学习阶段

4、学生异常心理问题比较多,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官二代、富二代等家庭环境教育导致部分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存在着畸形,比如我们学校的学生,也有好多属于留守孩子、单亲家庭,“双差生”占大多数(不良行为习惯和学习成绩),中职学校的生源基本是九年义务教育淘汰下来的后进生,不良行为和习惯更为明显,所以更需关注学生的心理。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记得2002年年初的时候,清华大学大四的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笨狗熊的说法是否成立,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倒在了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和嘴里,造成五只熊不能程度的严重伤害。有人这样评价刘海洋:初生人犊不怕熊。智商是高的,达到研究生

5、水平;情商也不低,达到五六岁孩子的水平;为了验证“笨狗熊”的说法能否成立,于是有了如此举动。这一案例引起了社会的很大反响。这一点折射出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现在的生育政策让我们国家出现了无数的“王子”和“公主”。他们被六位长辈呵护长大。很少经历风雨,性格相对脆弱。小的方面说,一些家长在信仰和道德体系不完整的情况下,对孩子的教育偏离了正确的方向。“第一个学校”出现了问题。接着我们的“第二个学校”也为了智力成绩,忽视了德的培养。一部分学生心理脆弱,经不起小磕碰。出现跳楼的极端事件就成为了可能。此法极不可取。浪费了自然之功。实属遗憾。中央民族大学、传媒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

6、大学都发生过大学生跳楼自杀事件。2005年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有19名大学生跳楼身亡。中年青知识分子、科技工作者自杀事件也不断出现,自杀的人大部分患有抑郁症,有的在遗书中说,由于自己患上了严重抑郁证,整晚整晚失眠,头痛、头昏、感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因此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也受到社会的关注,比如富士康公司农民工的14连跳等。官员自杀的新闻频频出现,风光无限的官员为何自杀?压力大是一个重要原因。比如蔚县教育局局长割脉自杀;承德市教育局局长跳楼自杀;2009年13名高层官员非正常死亡等都说明官员当中心理健康存在很大问题。其他学校心理健康的开展情况和做法。(看图详解,略)二、

7、教师的职业倦怠和职业积极教师职业倦怠是指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环境中,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在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它严重损害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教育的品质和发展。中职教师是教师群体的一员,职业教育的工作内容与强度及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使得中职教师较易产生职业心理倦怠。从管理层到一线教师都感觉到工作压力大,突发事多。中职教师更需要对中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态

8、度,有的专业我们更需要加强管理,三分教,七分管。从而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到工场”,从“教室到车间”,从“学生到员工”的过渡。(一)、中职教师职业心理倦怠成因1、近年来,随着国家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师的地位日益得到社会的认可并提高,但尊重与受关注程度远不如高校教师;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中职教育被冷落,中职教育属于教育的特殊领域,其生源大多数学习基础差,但这部分学生家长及其本人对学校教育的教育期望极高,希望通过中职教育使其实现学到真本领、找到高薪水工作的愿望,致使中职教师承担了“变废为宝”的重任。培养学生成才是教师理所当然的工作,教得不好则被认为是教师工作无能,这些都给中职教师

9、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2、中职学校的特殊性还表现为招生数量的未知性、不确定性,使得每个中职教师都要承担招生的任务。中职招生近年来遇到困境,遭受高校扩招带来的高中扩招、社会其他力量办学的冲击,中职招生人数减少甚至是连年滑坡,这使得中职教师普遍产生焦虑、不安等心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考虑招生工作,心理承受巨大压力。3、对于中职教学经费的投入不足与中职教学水平与改革相对滞后,使得中职教育与其他阶段教育相比显得落后,教师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有的教师岗位工作压力大、强度高,使得教师承受难以想象的压力。4、学生因素中等职业教育入学门槛降低, 必然导致生源质量差,学生素质低,文化基础差、行为道德发展有问题

10、的学生比例越来越高,“双差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司空见惯。由此带来的是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难度增加,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教学对象的文化基础知识与接受能力, 而且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消解学生的厌学情绪, 纠正学生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但即使如此, 教师的付出往往得不到学生与家长的理解, 师生对立时有发生。教师感到心力交瘁, 毫无成就感可言。课堂教学困难, 厌学情绪蔓延, 学生纪律涣散, 使教师产生挫折感。学生的品行不端, 对学习缺乏热情, 都容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中职学校的生源以九年义务教育淘汰下来的“后进生”与高考落榜的高中生为主,招生政策决定了中职入学门槛低,中职生中相当一部分学

11、生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缺乏责任心,自控能力差,对学习漫不经心,文化基础差,综合素质不高,致使中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纠正中职生的种种不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但往往收效甚微,作用不明显。长期的付出与投入,得到的效果不成比例,中职教师常常会感到吃力不讨好,付出没有回报。在中职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有时候会处于对立状态,“学生难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职教师的心理,会产生厌倦情绪,自我评价降低,情绪低落。此外,中职学生对教育的淡漠与抵触,致使中职教育难度日益增加,特别是现在的中职生以“90 后”为主,个性更强,更不愿接受约束、管教。学生的现状与中职教师“教书育人

12、”的愿望和要求直接碰撞、冲突,构成了中职学校教师所特有的特殊的压力。长此以往,这种压力会使中职教师感到失望与无奈,心理承受压力大,必然会使中职教师产生职业心理倦怠。5、职业特殊性因素中职的工作相比其他教育阶段有其特殊性。中职教师承担着学校的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招生工作、学生就业等工作,除了要把课上好,还要担任班主任管理班级,每逢假期还要参与招生工作,在学生将要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还要协助就业。中职教师承担着过重的工作任务,中职生源的素质差,决定了其在校期间管理难、就业时工作难等问题的产生,加上平时的教学工作量大、招生工作的不确定因素,都使中职教师承受着比较大的心理压力。在工作上的付出与所得到的

13、回报反差大,这一切都较大地挫伤了中职教师的职业自豪感与个人成就感。其次,中职学校教学评估机制也给中职教师带来压力。中职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都要求是“双师型”,这就使教师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实践与理论课上,通过提高自身的学历、参加技能培训提升自己的“硬件”,此外还要求中职教师具备科研能力,要求教师有自己的科研成果,如发表论文、参与课题研究等。在提升自身能力、从事科研工作时,还不能丢弃自身的教学、班主任等工作,再加上家庭及个人因素的影响,都会给中职教师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导致职业心理倦怠。再者,中职教师的自身因素也容易产生职业心理倦怠。有些中职教师在从事教师工作以来一直忙于教学、管理学生等日常工作

14、,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上、课堂教学的改革上投入精力不足,甚至放弃了追求,并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是怠慢,对新鲜事物的敏锐度与兴趣远远落后于自己“90 后”的学生,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与学生缺乏沟通。有些中职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多年来都沿用老一套方式方法游走于教学中,忽略了自身的水平提高,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反倒是以中职生素质差、底子薄为理由为自己找借口,不思进取。有些中职教师面对职业心理倦怠时,缺乏自我调节能力,不能有效面对心理矛盾与承受心理压力,丧失对自我的积极肯定,从而造成中职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成就感的缺失,进而发展成职业心理倦怠。中间穿插对幸福

15、、健康的理解,看图片。(二)、造成职业倦怠的危害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性伤害, 会给教师、学生乃至整个教育事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带来消极影响。职业倦怠会导致教师出现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症状, 职业倦怠越严重, 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的程度就越严重。职业倦怠使教师对生活失去热情和激情, 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持冷漠的态度, 心灰意懒, 缺乏兴趣, 没有心思钻研教学, 漠视自己的发展,而且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做什么事也无所谓,无责任心。其次,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产生职业倦怠感的教师对工作不热心投入, 总是被动地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 或者抱着一种应付的心态工作, 有时甚至会出现

16、不关心教学质量与成效、不关心学生成长的情况,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消遣和娱乐上,哪儿舒服到哪儿转,有的去宿舍,有的去其他活动场所消磨时间, 对教学漠不关心,对遇到问题的学生置之不理, 放弃对学生的指导, 并经常批评失败的学生, 导致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低, 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再次,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会给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带来消极影响。产生职业倦怠感的教师消极、懒散的情绪容易“传染”给学校里的其他教师, 一个学校如果“倦怠”的教师多了, 必然缺乏生气, 致使教师队伍整体发展滞后, 从而影响学校的发展。(三)、缓解中职教师职业心理倦怠的对策每个行业的从事者,都会有自身的职业倦怠,中职教师这一群

17、体也不例外,职业心理倦怠的客观存在,迫使我们去思考对策来缓解和解决。1提升中职教师的社会地位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在媒体上加大对中职教育的宣传力度,侧重以在服务地方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宣传的重点,在社会中宣传与灌输给学生“适合自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的理念,宣传中职毕业生良好的就业环境与就业优势,引导学生与家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职学校就读。制订政策,实行义务阶段后的学生分流,保证中职教育的生源需求。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出台更多有利于中职教育的政策,加强对中职学校建设的支持,投入更多的设备与资金,对于中职师资给以更多的投入与培训,例举近几年来学校外出培训的人越来越多,参加国培、省培、和其他各

18、种培训。让更多的中职教师能够通过培训技能提升能力,更好地为中职教育服务。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大力宣传与重奖优秀的中职教师,形成全社会尊重技术、尊重职业教育、尊重中职教育的氛围。还应该不断提高中职教师的收入水平,增强全社会对中职教育、中职教师的认同感,从而增强中职教师的使命感与自豪感,坚定中职教师为职业教育奉献的决心与信心。2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中职学校要科学管理,管理者应该树立先进的理念,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校园环境,让教师的心理压力得以释放,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给教师工作较多的灵活性,尽可能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只有学校的工作做得好、发展好,教师才会有舒心

19、的环境进行工作。学校多为教师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缓解教师们的工作压力,促进教师们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与教师的活力,更好地为中职教育服务。3提高中职教师自身的心理承受力(1)、练就正向思维习惯,学会快乐地生活。正向思维源自于正向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目的是研究如何生活得更快乐、更成功和更有意义。简单来讲,正向思维指的是,在遇到困难、挫折或者挑战时,不要被负面所左右,不要责怪自己,抱怨他人,要正面迎接挑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正向思维习惯,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正向思维,才能拥有快乐人生。(2)、养成换位思考的思维习惯。此方法很好,很实用。引用魏书生老师的

20、语句有:“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埋怨环境的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做的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的方法不够丰富”。现在的教师责任在不断增大,很容易出现倦怠情绪,那应该如何消除呢?只要转换一下思考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了。例如,当你讲一个问题讲了很多遍还有很多学生不明白,你就会想怎么这么笨呀,但你换一个方向想,这些学生不是完全听不明白,只是想弄得更明白些,做到融会贯通而已,你这样一想会心情很好,很有动力上课和对待学生了,对工作就有了新的动力和激情。克服职业倦怠就是的轻而易举的了。细水方能长流,教师不要再做蜡烛,燃烧了自己,也照亮不了多大的地方,要

21、做电灯,懂得爱护,健康愉悦方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做能够自我掌控的电灯,照得更亮,照得更远。(3)、及时倾诉。倾诉,就是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毫无保留地倾吐给对方。这是一种感情的排遣,也是一种心理调节术,是一种释放不良情绪的的方式之一,也是摆脱恶劣心境的必要手段。英国一位心理学家认为,积贮在心中的烦闷忧郁就像一种势能,若不及时加以释放,就会像定时炸弹一样,一旦触发即可酿成大难。日本情绪发泄室,踢打领导的仿制品,可以到郊区喊山、唱歌、蹦极等。若及时加以发泄或倾诉,便可少生病,保健康。一旦有消极情绪如愤怒、恐惧、挫折等要及时倾吐,以得到某种发泄,这对舒缓压力和紧张的情绪是非常必要的。(4)、

22、正确了解压力、尽量减少压力源。适当的压力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应认识到自己在压力之下所做出的反应并不是个人能力差的表现,而是人人都可能会有的正常心理现象。不要过于责备自己,有时适度的压力反而是进步的原动力,正是有了压力才会使工作充满了刺激和干劲。教师要善于做到劳逸结合,有张有弛,给自己以一定的休闲,比如,上完课后,不要急于伏案工作,可以先闭重目养神,彻底休息十分钟八分钟。一周内,找个适当时机,给心灵放一会儿假。这样做有利于调整心态,安抚心灵,缓解压力。(5)、自我激励。教师的职业是个清苦的职业,是个奉献的职业,不能与大官相比,也不能与富商相比。教师劳动的收获,主要是精神产品上的收获,当看到自己培养

23、的人才工作在各条战线上,哪一位教师能不感觉到幸福,自豪呢?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但目标太高了,往往会使人产生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当人们完成一个目标后就要再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新目标去奋斗,在不断实现小目标的同时经常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工作着的幸福,从而工作中的倦怠症也会离我们而去。(6)、要了解自己、悦纳自己(接纳自己,多接纳自己的缺点,多宽容自己)。教师只有清楚地认识自己, 才能为自己确立适当的奋斗目标, 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不至于因目标脱离实际, 无法实现预期目标而遭受挫折; 才能更理性地分析自己面对的种种压力, 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同时, 教师应努力改变自己不良的人格特质, 培养良好的

24、性格特征。教师应掌握一定的缓解压力的措施。职业倦怠是由于工作压力长期未能得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 因此, 教师应主动掌握一些有效释放压力的措施。要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人生, 自觉控制并合理释放不良情绪, 学会沟通和倾诉, 以真诚友善宽容的态度建立良好和谐的同事、朋友、家庭支持体系。教师还应培养广泛的兴趣, 多参加各种业余活动, 劳逸结合, 放松身心,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耐压能力, 这样可以充实生活内容, 有效缓解压力, 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调节心理策略中最直接最简单、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有看图片和进行书画活动:健身先键心,最好的心情是宁静.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了一切保健措施和一切保健品

25、的总和.练习书法和绘画,不但可以陶冶情操,让人心情宁静,促进身心健康。可以陶冶情操,让人静心,培养人的耐心。现在上级主管部门相当重视对广大师生的写字课程管理。各学校要建立一支精良的写字师资队伍,要求各学科教师都应以规范、美观、整洁的书写做学生的表率,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良好的书写态度和习惯的养成。学校要定期展示师生书法作品,成立书法活动小组,开展写字比赛、手抄报比赛,加强写字课程的评介。中职工作的特殊性需要中职教师增强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中职教师要想保持心理健康,拥有良好的心态,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中职教师树立正确的中职教育职业价值取向,在工作中不断克服困难,学会自我调节,增强心理承受力,构建积极心态,克服职业心理倦怠。总之,通过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更能健康、愉悦的去体会美好人生。相信我们每一个教职工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去体会美好的人生。【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精选范本,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