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东自贸区.ppt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827376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自贸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山东自贸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山东自贸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山东自贸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山东自贸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青岛建设中日韩自贸区的机遇及自贸区的建设对我国的产业影响2024/5/7 周二1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青岛建设中日韩自贸区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2013年,中日韩三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1/9 和亚洲的70%,在全球经济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去年中韩贸易首次超过2500 亿美元,中日贸易也达到3294 亿美元,三国投资合作取得了新的发展,韩国累计对华投资已经超过590 亿美元,日本累计对华投资也超过901 亿美元。与此同时,日韩对华投资开始转型升级,以往以出口加工为主的投资模式逐渐被扎根中国市场的当地销售型模式所取代,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绿色经济、节能环保将逐渐成为两国对华投资的新增长点。在当前的形

2、势下,积极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是深化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实现三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最佳选择。2024/5/7 周二22012 年山东与日本、韩国进出口额达525.7 亿美元,日韩在山东的直接投资合计18.3 亿美元,山东共有超过7000 家的日韩投资企业,日韩已成为山东最重要的投资贸易伙伴。青岛对外经贸合作,尤其是与日韩合作蓬勃发展,已成为中国地方城市对日韩合作的先锋模范。未来一旦建成中日韩自贸区,必将带动三国投资各领域合作全面升级,有望成为收益最早、获益最大的地区。2024/5/7 周二32013年1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试点建设青岛贸易自由港区的请示拟申请试点建设的青岛自由贸易港区总体

3、规划面积为26.9平方公里,以9.72平方公里的青岛保税港区为主体,涵盖整个前港湾码头作业用地及后方物流用地。青岛已启动申报创建青岛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工作,将以前湾保税港区为贸易便利化改革试点区域,以货物贸易海关监管模式改革和贸易金融外汇改革为重点,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投资便利化改革试点区域,以投资体制机制改革以及服务领域和制造领域扩大开放为主要试点内容,突破发展转口贸易,争取试办自由港的相关政策。2024/5/7 周二4青岛正处在中日韩经济联系的前沿地带,目前韩日企业在青岛产业分布领域广泛,韩资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子、化工、钢铁、纺织、机械、建材等领域,SK、浦项等企业均进驻青岛;日资企业主要分

4、布在电子、纺织、食品机械等领域,知名企业包括三洋、松下等。青岛已成为日韩投资的集中区,亦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龙头”。青岛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港口城市发展的主要目的是要尽快建成以青岛港为龙头,以日照、烟台港为两翼,以山东半岛港口群为基础的东北亚外贸集装箱中转枢纽,实现国内集装箱和货物的快速集散,为青岛、山东乃至沿黄河流域营造高效、便捷的出海口。建立青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行区,对于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核心竞争力十分有必要。2024/5/7 周二5繁忙的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2024/5/7 周二6青岛是我国建设自由港的最佳地之一。2013年,青岛港

5、完成货物吞吐量4.5亿吨,同比增长10.6%;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5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根据上海航交所发布数据显示,青岛港的全年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的世界排名双双由第八位提升至第七位,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的国内排名由第五位提升至第四位。进口原油吞吐量居全国港口第一位,外贸吞吐量居全国港口第二位。集装箱作业效率、铁矿石卸船效率世界港口第一。在我国环东北亚经济圈的港口群中,青岛港与天津港、大连港相比,无论区位、经济腹地、港口条件,是惟一能与韩国釜山港和日本南部港口群相抗衡的集装箱大港。同时,以区(保税区)、园(保税物流园)、港(临近港口)整合升级为特色的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是我国目前第一个按

6、照“功能整合、政策叠加”要求转型升级而成的保税港区,因其创造了最具自由贸易港区试点优势的“青岛模式”,因而得以在全国推广示范,并被国家列为下步首批自由贸易港区试点。2024/5/7 周二7与天津、大连相比,青岛保税港区虽然起步晚,但仍然具有率先开展自由贸易港区先行区试点的后发优势:青岛保税区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与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青岛保税物流园区是我国批复建设的第二个区港联动试点单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国同类园区前列。通过在港口基础上叠加保税政策,必将使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迅速发挥政策集聚效应,成为最有实力开展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行区试点的保税港区。借助毗邻日韩的区位优

7、势和保税港区政策,正积极将青岛打造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和国际航运中心,并将其发展成为跨国采购分拨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青岛的港口与物流实力对于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具有突出作用。2024/5/7 周二8中日韩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建立试验区有利于中日韩优势互补,创建新的国际区域竞争优势。日韩与山东的产业结构具有极强的互补性,产业合作具有极为广阔的前景。实际上,日韩已经向中国、特别是山东半岛进行了大量产业转移和投资,山东也开始加大对日韩投资力度。建设中日韩自贸区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必然选择。试验区将加速中日韩产业对接与产业链合作,深化三国价值链合作。通过把日韩的品牌、高新技术

8、和先进管理理念与中国的市场、劳动力、产业配套等要素优势互补,将开拓三国经贸合作新空间,培育三国新的国际竞争优势。2024/5/7 周二9中日韩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日本产业结构最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发达,优势主要体现在信息工程、生物技术、节能环保、医药和多媒体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和汽车、钢铁、造船等传统制造业。韩国产业结构的层次处在中间位置,属于出口导向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日本在技术上领先,在高科技附加值的产业占据优势。韩国则在这些高附加值的行业上增长迅速,已可以与日本分庭抗礼。中日两国的经济互补关系具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分工的一般特征;中韩之间的产业分工基本反映了各

9、自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禀赋条件。这种互补性也在不断发展之中。2024/5/7 周二10中日韩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中国产业结构层次最低,劳动密集型产业高度发达。信息产业、汽车产业等制造业和金融、物流、医药卫生等服务产业方面处于弱势。优势主要是巨大的人口数量、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巨大等。最具竞争力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或农产品,如食品、动植物产品、木制品、鞋帽伞、纺织品和其它杂项制品等,产品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较低。相对于日本具有明显优势,相对于韩国比较优势不明显。2024/5/7 周二11中日韩之间产业竞争与互补的动态变化(1)电子信息产业。日韩两国在技术方面走在

10、世界前列,中国电子制造业产值是世界第一。三国在该行业的竞争日渐白热化。中国的竞争力主要还是在制造方面,电子代工制造贡献了该产业增加值的相当大一部分。在技术方面,中国与日韩有相当大差距。三国在电子信息产业有广泛合作空间。(2)汽车工业。截止2013年,中国已连续5年占据世界汽车产量榜首;日本排在世界第三位,韩国第五位。三国在该行业均走在世界前列,也存在着激烈竞争。但是,中国还没有世界高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高集中度、规模化生产的国际级企业和世界级自主品牌,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还远远落后于日韩,汽车工业发展主要来自中低端车和代工品牌生产。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兴起,三国将有更大的合作空间。2024/

11、5/7 周二12(3)船舶工业。中日韩占据世界船舶制造前三甲位置。从累计造船完工量、累计新接订单量和年底手持订单量指标看,依次是中、韩、日。但是,中国船舶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信息化水平和科技创新研发能力与韩日有相当大差距。韩国主要承接批量大型集装箱船、海洋工程船、LNG(液化天然气)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订单。在世界集装箱船市场上,韩国占有率超过80%。中国凭借成本及规模优势,主要接收是技术含量低、生产利润薄的散货船。2011 年,韩国造船业总体接单金额和平均接单金额是中国造船业的三倍以上,差距明显。中国造船业还存在造船企业众多、产业集中度低、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等问题。2024/5/7 周二

12、13(4)钢铁工业。2011 年,中日韩三国粗钢产量依次排世界第一位、第二位和第六位。但从节能看,韩国企业能源单耗与日本较为接近,而中国企业能源单耗是日本的1.5 倍。三国在该行业将会有更多的节能和效率方面的合作。(5)石化工业。三国都是世界级的石化大国,但从石化工业的质量看,中国还落后于日韩两国。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偏低、未来环境压力增大等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现阶段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石化产业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在石化下游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领域,日韩占据着明显优势。综上所述,尽管在中国在上述产业产能上超过了日韩,但在技术、管理和生产效率方面有相

13、当大差距。2024/5/7 周二14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首先,山东在承接日韩产业转移过程中基本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对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和项目进行主动选择,如在山东投资的韩国企业中,95%都是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高污染、高能耗的中小企业,多属于在本国处于将被淘汰的夕阳产业,对于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其次,日韩产业转移的重点在制造业,服务业产业转移相对较慢,未来需要在服务产业领域合理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再次,山东的对外开放存在明显的政策夹层效应。南有上海自贸区,北有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先行先试,在政策效应方面明显滞后,洼地效应无法形成。最后,山东的投资发展环境仍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升。

14、山东虽已拥有较好的硬件基础设施,但城市规模平均化,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规模经济发展和产业集聚发展。在投资软环境建设方面,与沿海其他先进省区仍有一定差距。2024/5/7 周二15在产业对接潜力方面,一方面在要素资源禀赋互补方面,中国在土地资源、发展空间、人力资源方面占优,日韩在技术、管理和资金方面占优,两者有效结合将会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率。另一方面,在产业结构互补方面,日本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资本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产业结构正朝高层次发展。韩国是新兴工业国家,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处于工业化中期,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三国间在资本、产业技术上有很大互补性和传递性。中日

15、韩三国地理上临近、文化价值相容,为产业对接与合作提供了人文环境。2024/5/7 周二16三国产业合作也存在不确定性,需要通过各种政策消除负面因素。中日韩产业转移与合作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中不断深化,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要素转移效应、技术外溢效应,以及就业机会创造效应等四方面实现产业转移与合作的共赢局面。未来中日韩产业对接与转移侧重于以下领域:产业合作重点是制造业,结构层次上向高端演进;服务业将成为产业转移与合作的新重点;跨国公司成为合作主导力量;加强服务外包、绿地投资等各种产业转移与合作方式。2024/5/7 周二17就发展思路而言,山东省应充分利用青烟威日潍的地缘优势和发展优势,以辐射整

16、个山东半岛乃至整个东部地区,带动黄河流域发展,以先行先导试验区为核心,建立产业链 产业群 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将蓝色经济相关产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在产业对接上,要特别注重以下产业:在第一产业领域,建立农业合作示范基地、渔业合作示范区,与日韩企业合作生产可出口、符合食品安全的无公害水果、蔬菜和其他农作物以及海产品等,就农业难题进行先行先试。鼓励日韩在山东进行农业投资、生产和深加工,形成产业链、价值链衔接关系,降低日韩对中国农产品敏感度。2024/5/7 周二18在制造业方面,以中日韩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为核心,利用中日韩政府达成的协议,加快引进、利用、消化、吸收日韩在节能环保、清洁煤

17、、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先进技术设备,开展深度技术合作交流,加大有专利保护的先进技术贸易和无专利保护的适用技术转让。重点开发多种海洋产业,发挥山东省人才、劳动力和技术潜力,与日韩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在海洋生物产业方面,侧重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生物制药等海洋高科技产业,重点发展海洋药物、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及化妆品、海洋生物新材料、海水养殖优质种苗等系列产品。这些产业在日韩已形成完整的研发生产营销产业链条,引进这些产业有利于充分利用中国的海洋资源,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附加值提升。2024/5/7 周二19在新能源领域,山东可大力发展风能、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太阳能以及海洋生物质能源,如低成本

18、藻类炼油等清洁能源,在节能减排产业方面与日韩合作,建设海洋能源利用示范项目。在海工装备及船舶制造方面,重点发展造修船、游艇和邮轮制造、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临港机械装备、海水淡化装备、海洋电力装备、海洋仪器装备、核电设备、环保设备与材料制造等产业。特别强调船舶制造行业的现代化,学习日韩无污染船舶制造和零部件加工的技术。山东还应加强其他低排放高科技制造业与日韩的合作,如家电产品、计算机、微电子、通讯设备、软件产品等现代家电和电子信息产业;动漫产业等文化创意产业,并大力发展为各种战略新型产业服务的金融、物流、咨询等服务业等。2024/5/7 周二20对我国蓝色经济的影响和展望建设中日韩合作试验区为我国

19、实施蓝色经济战略、成为海洋经济大国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战略突破口。国家力图通过在山东半岛实施蓝色经济发展战略,实现蓝色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日韩合作试验区,有利于加快承接日韩蓝色产业转移,引进利用日韩蓝色产业先进技术与设备,加快消化吸收进程和自主创新,有利于山东半岛构建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体系,抓住中日韩产业合作不断升级的战略机遇,创造新的蓝色经济发展优势,推动我国实施蓝色经济战略和建设海洋经济大国。2024/5/7 周二21利用试验区平台,配合蓝色经济区对功能区规划、产业布局的统筹规划,以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产业合作与对接为重点合作领域,加速中日韩海洋产业在山东半岛对接

20、并形成产业集聚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推动我国海洋产业的国际合作与发展。特别要加强三国在海洋产业、海洋科技、节能环保领域的合作交流,带动山东省自主品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企业的发展,推动试验区成为具有较强全球竞争力的中日韩蓝色产业对接与集聚平台。在蓝色经济与战略性新型产业领域,日韩技术优势更加明显,我国在绝大部分海洋领域和海洋产业方面处于后发地位。我国可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赶超发展。山东省作为国家海洋经济和海洋科技大省,率先承接技术转移和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十分明显。2024/5/7 周二22韩国政府下属的投资贸易促进机构“韩国贸易投资振兴公社”称,近年来山东省韩企每年

21、平均减少500家。目前,青岛的韩企只有2200家,山东省的韩企总数为4800家,过去的总数一度超过一万家。2006年,在中国新设法人的韩国企业为2294家,2008年为1301家,2013年减至817家,2014年上半年锐减到368家。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大量廉价劳动力曾是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基石。外国企业趋之若鹜,争取在这里抢滩。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在中国的纺织、鞋类、珠宝加工行业的韩企竞争优势大大削弱,很多转移到越南和缅甸等东南亚国家。韩国媒体韩联社分析认为,造成韩国企业纷纷撤离中国的最大原因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企业盈利空间缩小。其次,中国政府陆续取消对外企的优惠政策

22、。另一方面,外企因本国经济景气低迷,逐渐失去进一步在国外投资的能力。再者,过去在中国生产产品后将其出口海外的外企,由于全球经济低迷,出口严重受阻,最终不得不败退中国市场。2024/5/7 周二23青岛港谋划中韩自贸区“红利”最快船舶1天抵韩中韩双方领导人近日就中韩自贸区事宜结束实质性谈判,业内人士预计中韩自贸区协定将于2015年初生效,未来双方90%的贸易产品都将实现零关税。由于中韩贸易以海运为主,这将使港口和海运行业率先受益。目前,青岛港正结合中韩自贸区概念,提前谋划开展相关业务。据了解,韩国商品在自贸区完全实现之前,普遍面临较大比例的关税,达成协议免税后将大大推动韩国商品对中国市场的出口,

23、作为主要贸易海港,釜山港和仁川港的吞吐量将大幅增长。作为与这两港达成战略合作的青岛港,预期也会在吞吐量、集装箱业务以及未来的邮轮业务都将呈现大规模成长。2024/5/7 周二24青岛港相关韩国合作港务负责人表示,青岛港韩国线较为密集,目前长锦、海丰、箱运、兴亚海运、高丽海运、南星、中通、中海、泛洋、泛洲等十多家船公司均在青岛开通了直达韩国各大港口的航线,每周高达十几班以上,周一至周日天天发船,其中最快的船舶在海上1天即可到达韩国港口,极大方便了中韩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该负责人认为,青岛港到韩国的主干FTA协议的签订,将有效促进化工品等产品的出口,同时带动机电产品、化妆品等货种的进口上量。就该港区而言,中国和韩国贸易的进出口货种中,出口货种主要是化工品、农副产品和金属制品;主干进口货种是塑料颗粒和机电产品。中韩自贸区的确定,将带来机电产品和农副产品贸易量增长。对此,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秘书长、上海海事大学教授真虹日前表示,中韩自贸区实质性谈判为青岛港发展带来绝好历史机遇,“中韩自贸区”带来的中韩贸易快速增长将进一步提升青岛港吞吐能力。特别是适合于中韩贸易物流链需要的甩挂运输和海上滚装运输将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2024/5/7 周二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