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文最新推荐- 领导干部纪律教育学习月学习心得 党风廉政建设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通过这次分公司组织六岗以上人员到看守所开展警示教育,请市反贪局预防职务犯罪科领导上课;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廉政教育片,订购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学习资料,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下面从理想信念、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群众观念等方面结合学习内容谈谈学习心得体会。 一、理想信念是防腐拒变之根本 通过部分党员干部的“东窗事发”不难看出,那些人之所以成了阶下囚,究其原因,根源在于理想信念的动摇。他(她)们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党的干部,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平时,他们淡化了理想信念
2、的自我教育和学习。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结果,自然地就肆无忌惮地受贿、贪污。从这些人不难看到,理想信念动摇的危险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时刻提醒自己,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加强自身思想建设,从源头上解决信念不坚定问题。 二、工作作风过硬是防腐拒变的内在要求 没有过硬的工作作风,就很难经得起现实对你的综合考验。工作作风是一个人思想的外在行为表现。光有好思想而不去身体力行不行,只有去做了,才能真正实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人生价值。作风不过硬,就容易为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名利所诱惑。一些党员干部就因为作风不过硬而被别有用心之人牵着鼻子下水。
3、同样是党的干部,如任长霞同志,就能顶住压力,从严要求自己和身边的人。从她的事迹中,不难看出,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过硬的工作作风是经不起考验的。 三、廉洁自律是约束自我保护自我的真正法宝 从干部保护的角度讲,廉洁自律是干部防腐拒变的法宝。作为一个干部,只有从严要求自己,才能经得起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利益的诱惑。从领导岗位到阶下囚,无不说明一个人在岗位上自制力的重要性。从小贪到巨贪,从小贿收礼到大贿收钱,一步一步放纵自己,大肆进行权钱交易。结果,自然是被“双规”,接受党纪国法的洗礼。可见,在领导岗位上,只有自始至终加强自身的廉洁自律意识,才不至于被“糖衣炮弹”击倒。 四、群众观念是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的思想
4、基础 一个没有群众观念的干部,不可能干出令群众满意的实事来。群众观念是执政为民理念的思想基础。有了群众观念这个思想基础,才能在工作中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更好地为群众多办实事,切实地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观念实际上就是公众观念。如果没有公众观念,一切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就谈不上为人民服务,也就谈不上做“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那些在反腐倡廉中违法违纪者,就是因为群众观念淡化私欲彭胀所致。 总之,通过这次反腐倡廉的教育和学习,使我深深感到-一个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的可怕、工作作风败坏的可悲、廉洁自律意识淡化的可怜、群众观念不强的可恨。在今后的工作中,使我更加坚定了“为民、务实
5、、清廉”的理念。为此,我们要寻找差距,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振奋精神,做好当前工作。 1.提高政治素质。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要做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加强党性修养,面对复杂的环境,时刻以党员标准对照要求自己;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增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2.提高思想素质。加强学习,通过学习,筑牢思想防线;继续提升人格修养,要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3.提高作风素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密切联系群众,始终成为人民的公仆;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不断开拓创新,与是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4.提高廉政意识。进一步
6、严于律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树立廉政的楷模,以孔繁森、郑培民为榜样,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 通过各方面的提高以达到,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成熟,工作上更加敬业。在廉政上做到慎独、慎微、慎行,从小事上就严格要求,要三思而后行,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活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自觉抵制各种腐败现象,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利,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实实在在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干好本职工作。 我参加北京大学现代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已经圆满结业。这是一次层次高、投入大、时间长、内容全面系统的培训。培训班历时3个月,整个培训涵盖管理学、行为学、组织学、经济
7、学、哲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具体包括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现代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领导科学与领导力、政府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高级社交礼仪、儒墨道法与现代管理等44门课程,基本涵盖了现代领导者应涉猎的主要知识领域。学习使我获益匪浅,感受颇深,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不但在理论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开阔了视野,同时在思想上有了新的飞跃,在认识上有了更大的提升,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一、把握机会,珍惜时间,全面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我离开校园已经有十多年了,工作期间或多或少也参加过一些业余的学习和短期培训,但由于不能静下心来系统地学,收获也不
8、大。在组织的安排下有机会再次走进校园,并来到我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对我来说,既兴奋,也幸运,倍加珍惜这次学习,觉得这是一个提升自己的好机会。1、初步掌握了现代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了管理理论素养。通过对公共管理、现代公共关系、公共政策分析、政府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课程的学习,对于如何在变革的环境中培养和保持战略性思维,如何制定和完善公共政策,创造公共价值,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社会背景、传统文化基础和理论内涵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主要任务等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对于如何通过改革政府管理,完善公共服务,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了进一步的体会。通过学习不但提高了对现代公
9、共管理基本理论框架的了解,同时提高了宏观分析能力,获取了方法论的启迪,在科学管理方法的把握上有明显的提高,在管理技巧的应用上有崭新的跨越,在领导艺术的灵活运用上有长足的进步。2、进一步认识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增强了自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培训中,有关公共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理论权威围绕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通过大量的理论分析、统计数据和现实案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深入讲授。使我感到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的理解,较以前更系统、具体和深入。通过教授对世界其他国家经验和教训的介绍,我深
10、深感到,我们必须具备全球视野,在深刻理解国情的基础上,精心处理改革开放和发展中的深层体制和结构矛盾,避免别的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发展进程受阻的局面在我国出现,避免我们自己以前走过的弯路重复再走,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的台阶。3、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汲取国学智慧。这次培训,还安排了很多国学课程,集儒家、道家、兵家、易学、历史等国学内容之大成,使我们人到中年经受了一次国学的启蒙教育,系统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聆听国学大师博古通今的谈经论道,使我不再认为国学是书斋里发霉的书本和竹简上难懂的文字,她更像是孟子说的混混原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用。通过儒家精神与现代生活、道家的精神气质、周易文化与
11、和谐领导力、道、礼与和谐等课程,使我们在感悟国学真谛的同时,不但从中获取了管理灵感,还提高了人生境界,实现了领导能力与个人修为的全面升华。在世界变平的今天,我们应该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能更好的走向世界;作为新时期的领导者,不仅要熟谙现代管理之道,同时还应寻根溯源,增厚自己的人文修养,不断汲取国学精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实现报国之志。二、开阔眼界,看到差距,增强了不断学习的自觉性通过参加这次培训,面前犹如打开了一扇窗子。透过这扇窗子,确实有天地辽阔、耳目一新,“眼界始大、感慨遂深”的感觉,体会到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和人类思想的进步,认识到知识的更新对一个人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觉
12、得自己肚子里的墨水确实太少了,或者说掌握的知识不够全面深入。在以往的工作中,总以为只要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就可以应付日常的工作,往往会忽略了知识的更新,尤其是理论知识的更新。但多数是需要什么才学什么,而且有时借口工作忙而把书本抛在脑后,并没有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时间是靠挤出来的,只要合理安排好工作,每天抽些时间系统地看点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若平时不注意知识的积累,就会“书到用时方恨少”。通过这次学习,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求知意识和创新意识,我再一次领悟到“活到老,学到老”的深刻内涵,认识到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在学习当中不断积累新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掌
13、握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正确地分析解决问题,以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 带着感情抓落实感情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带着感情做工作,什么工作都会做得好;没有感情,什么工作都做不好。带着深厚感情抓工作,才会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才会出实招,见实效,抓好落实,促进发展。带着感情抓落实,才会亲民。亲民是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前提。只有亲近群众才会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作决策,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察民情,听民意,集民智,用真诚换真心,问策于民,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使各项工作的落实真正为群众谋利益,把事情办在群众心坎上,这样才能营造政通人和
14、的和谐局面。带着感情抓落实,才会爱民。爱民是职责。“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无不道出党与人民群众的深情厚意和肩负的责任,有了这样的情意和责任,才能真正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工作中才会带着满腔热忱,为群众计,为群众谋,把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工作的首要作务。简单粗暴,无视群众利益的事就不会发生。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就会进一步密切,形成干部群众同心协力求发展的大好局面。带着感情抓落实,才会为民。为民是最大的目的。对人民群众有了深厚的感情,就会把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得到实惠的事干好,就会制定打基础、管长远、促发展的举措;就会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就会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和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来,切实付诸行动,抓出成效。亲民是前提,爱民是基础,为民是目的,只有带着感情抓落实,才会真正做到珍惜民力,集中民智,问策于民,造福于民,取信于民,达到各族干部群众思发展,谋发展,全力推进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7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