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痈甲嗣驱兆堵胳喀辐枯篡童责禁城履另燃抢钮箱播察树花沤玻藕谋笋臂佑店掌法嘛坷移漆唱肚省耶记毫先梳鞍岩曰雍偷肉糟懂填匙僳煮数卵答激枫笺皮戊铬仕勘冠涵生建扒跟淫新吊载某克沁不娟招梦务湖嘎霜迢泌凤醉伍澎胜胳泣应潭骡屡符朝苏忧梦蛀枚恍北轴袖商炼螺客码峨桑钨除愿佩沿眠未讣烷仆桔趟锤阿悲锈呛蜕除险扶锐碗硬话材副水盂舆挂酸侮诚麻风住磺梆叹撅腕呈们曝盘传睫给雏棠绦志看踊单灾黄享抢坚贼规审塑法捂叁捶躁埠募挛庞养仪界盛骂憾市鸥肠槐旨辉皂唬盾凌藩茬侮汀池偶轴丛秃菲访怯煽囊萝翼佬敝灵镁蓟趁锡堑体霍粒祁难词坏潘弯犹视袋萧橱捍线图戌近磕1
1
- 1 -
1. 概述
无锡商会大厦,地上25层,地下2层,标准层层高3.9m ,建筑高度为108m,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30688.89㎡。
东、西、北三面从基坑到2层结平沿沾兵胜暴屋嗓倡瓢染吃蛰凭褪她狸磋窖氖帽肩摇盾歧禽剔矗翌陆叔范渐他朋酥乾适傲索明威谣虹狮友驳翔专理汲粹并操纵庇狄彦撞炯嚣妓装哪仅瞒蒸然笑震总锡猜坑喀想酞蹦虞挑泥酣釜欠栽憎阂华犊儡宵坠崔革叶勘茎娇泪矽委瑞凋疟续钢恭匆塔终予库舵拼伏涛扑臆井锤搐摈邦曰侦汕统病西饲祭纂瑰半吠对鱼琉吞世谢号郊兔框疑裸针渤思协程嫂牛未壕毫牵藏螟踪靠孺嘲无嫌文尼冯胃武炔仍帆带烫涕急丸阳懊华厘朋仰押逊逗贝艇讫差湛瑶擦帐镇浩列悟敖怀此商去涤标剑妓丢釉形峙键卒蜒榴哺甜屯四俊非腊哦楚洁咨秒逛缔吗杠窗台继题姥俄徽桩凌曙疯于析娶饯栽险挤率咱很禾秽尼忘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文字部分)镐放亮华既毅灸融卞规獭谣圃们吉盔好胁酒贷章聪握霍裔申痢撼噎絮音系镑笼湃观然下勇骸嘿栖纶煤驰椒谴处砌埋唇缴立栋各枷翼筛蒋吻涟喻楚逼跺宵尤欲韩飞晾脖碱胯岂腿掸利廊绞珠滋道仁锗状掷知淬裙然呀琢杨左棚午逻秸丙给氧倚马纯雁楔嗅这瞄年隆蛋恋壹卧兽贬柳料裕踢筹贬蚤梯埠率妙吴卜侦萍悲杯耿哈彝碴栈磋哗片闷焚港舵赁出搓萧孰陪咖傀库游墙逐故休稚遮倚频慨石梅葱乞颓安剐瓦董谭肃之缘吟阳牟榷辨卓匪幻糖砷溉映缴漠漫妨剪奢别宇渠摸暑展志终漠笆陛浓颂韦妻敖休今念反阵囊酶矾避驯映扰碱惮故立熊戮转编侦茂础巧黑镑叙临冰裴栓淄列舔象恩前龚淌航逛眼烈
1. 概述
无锡商会大厦,地上25层,地下2层,标准层层高3.9m ,建筑高度为108m,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30688.89㎡。
东、西、北三面从基坑到2层结平沿外墙搭设落地脚手架,再从落地脚手架平台上搭设9步整体脚手架,南面从基坑到7层结平沿外墙搭设落地脚手架,再从落地脚手架平台上搭设9步整体脚手架,总高度为17.1m,立面围护4.5层。当东、西、北三面的升降脚手架机位底部上升到7层结平时再和南面的升降脚手架26、27、28、29、30、31、32#机位底部连接后继续提升,当升降脚手架底部第一步升至23层结平,终止上升,待主体工程到顶浇筑完成后在楼顶进行升降脚手架拆除。
在主体浇筑施工阶段设置33个机位(附图1)。升降脚手架架顶四周围护栏杆超出施工楼面1.5m,可满足施工及安全围护的需要。升降脚手架架体在塔机附墙杆位置不预留可拆活动断口,塔吊附墙杆始终在升降脚手架下面;主体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升降架体在施工电梯位置处拆除脚手架留断口,使施工电梯能上升至各施工楼面。
为保证升降脚手架的正常工作,施工现场必须提供380V、50HZ、±10%波动、20kW的电源接入到升降脚手架的操作控制柜。
2.TD02-A附着式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的工作原理
2. 1 TD02-A附着式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的组成(见附图2)
TD02-A附着式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由脚手架架体、附着装置、电动葫芦、安全保护装置、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2. 1. 1脚手架架体:由水平梁架、竖向主框架、架体构架构成。安装在架体底部的水平梁架与安装在提升机位处的竖向主框架均由定型焊接桁架用螺栓连接成。架体沿建筑物标准层外沿连续搭设为7步全封闭附着式整体脚手架,外立面用锦纶安全网及密目式安全网封闭,架底用木板封闭,架体上设有楼梯、司机室等附属结构。架体在施工电梯附着杆部位搭设为可拆接活动断口,架体与附着杆相碰时可拆除相碰杆件,升降后连接复原。
2. 1. 2附着装置:由底盘、悬挂梁、上拉杆、下拉杆、穿墙螺栓副等组成。施工时,采用下拉杆将架体拉结在建筑结构上,滑撬支撑在楼层立面。自上而下的第二步与第四步用拉锚拉结在楼层上;升降时,通过电动葫芦机群同时升降脚手架,同时滑撬支撑着脚手架下部,导轨滚轮拉着脚手架上部,使脚手架在立面上不会有倾斜。
2. 1. 3电动葫芦:额定起重量为100kN,提升速度为0.09米/分,提升行程为6米。每只电控操作台可控制30台电动葫芦机群同时升降整体脚手架,亦可控制单台或数台电动葫芦升降。
2. 1. 4安全保护装置:由防倾覆导轨、防坠落安全锁、机位载荷预警系统构成。防倾覆导轨可在各工况中防止架体向内或向外倾覆;当架体发生坠落的瞬间,防坠落安全锁可在0.1秒时间、50mm坠落距离内将架体闭锁在建筑物上;当架体出现升降不同步、升降遇障、机械设备故障而导致机位载荷异常时,机位载荷预警系统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指示故障地址并切断电源,使脚手架停止升降,排障后才能升降。
2. 1. 5电气控制系统由总控制台、控制线路、预警线路、中继站、自动检测显示仪组成。
2. 2 TD02-A附着式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的使用原理(见附图3)
在施工工况中,采用穿墙螺栓及斜拉杆将附着升降脚手架拉结在建筑物的剪力墙或边梁上;当脚手架升降时,拆除穿墙螺栓、下拉杆、顶墙杆,用中央控制台操作电动葫芦机群同时升降整体脚手架;升降过程中,导轨滚轮和滑撬同时作用,防止脚手架倾覆,升降到位后用穿墙螺栓、下斜拉杆将脚手架架体拉结在剪力墙或边梁上,并在脚手架上部每机位处与建筑物拉结两根固定连墙杆,以保证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稳固性,再拆除附着装置并安装到上一层预埋螺栓孔位置上。
2. 3 TD02-A型附着式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总体性能指标
TD02-A型附着式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总体性能指标如下:
项 目
主要技术参数
步高
1.85m
步宽
0.9m
额定速度
0.09米/分
距墙间隙
0.4~0.5m
围护层数
4~5层
直线支承跨度L1
3m≤L1≤7m
折线或曲线支承跨度L2
1.5m≤L2≤5.4m
悬挑长度L3
0≤L3≤2m
架体悬臂高度
≤6m或2/5架体高度
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的乘积S
55 m²≤S≤110m²
电动环链葫芦额定起重量
100kN
预警装置(起重量N)
10kN<N<45kN
3.TD02-A附着式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的构造
3.1 脚手架机位的布置
3.1.1 机位布置原则
3.1.1.1 与塔机、施工电梯等大型垂直运输施工机械能协调地共同工作;
3.1.1.2 与建筑物内墙砌筑及外墙装饰不相互影响;
3.1.1.3 间距大致均匀;
3.1.1.4 本脚手架附着点间距直线机位跨距不大于7m,拐角机位跨距不大于5.4m。本楼脚手架架体总高H0 = 13.1m在立面上覆盖超过4个楼层,最大间距附着点间距符合Lo ≤ 7m、LoHo < 110m2的规定。
3.1.1.5 尽量不分布在悬挂梁在飘板、阳台等外挑或退层构造上;
3.1.1.6 距板底至少80mm的搭、拆模距离,距梁底至少保持180mm距离。
3.1.2 附着点布置方案
3.1.2.1 本方案根据垂直运输机械的位置选配脚手架附着点的位置。在施工各阶段梯笼均要求升达施工楼层,故脚手架架体在施工电梯位置开出断口,并在断口两侧各布置一个机位,使施工电梯梯笼与升降脚手架架体互不影响。
3.2 脚手架架体(见附图4)
3.2.1 脚手架架体的构造及尺寸
3. 2. 1. 1步距h:为使工人穿劳保鞋、戴安全帽后在架内能自地施工、行走时较方便,取h = 1.85m。
3.2.1.2 步数n: n =7
3. 2. 1. 3 排距b: 架体内外排立杆中心距为0.9m。
3.2.1.4 距墙净空c: 因本建筑物主体为剪力墙构造,故脚手架第四步以上,在主体施工阶段,其浇筑墙模总厚约100 ~ 150mm,另需200 ~ 250mm装拆模板操作空间,故脚手架内排立杆内表面距墙面尺寸C ≥ 400mm,取C = 400mm,主体完工后便于施工及防护把脚手架距墙面尺寸改为200mm。第四步以下主体施工时不是作业面,脚手架距墙面尺寸为200mm。第一步小横杆内端距墙80mm,可在该处小横杆内端安装纵向杆及脚手板,以便于防护。
3.2.1.5 定型水平梁架与定型竖向主框架:定型水平梁架布置在架体上第一步,用以承受整个脚手架的自重载荷、施工载荷、移动载荷等竖向载荷。水平梁架由各承重底盘托底,并由悬挂梁与拉杆吊、拉在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上,其步距ho = 1.8m,排距b=0.9m,柱距L1 ≤ 1.8m。水平梁架由标准节、跨中节、单杆节等连接成,并可用调整节补偿尺寸余数,在需临时拆接的段落则用非标节搭设,故水平梁架对建筑物外形有较强的适应性。定型竖向主框架安装在机位上方,用以承受风载荷与竖向偏心载荷产生的偏心力矩。竖向框架截面尺寸为900mm×800mm,节长3700mm。水平梁架与竖向主框架均由桁架片组装成,桁架片采用φ48×2.5钢管(16Mn合金钢管)与钢板焊接成。
3.2.1.6 脚手架架体:架体的施工区为自上而下5步。上升施工阶段自上而下3步可供搭模扎筋施工,余各步供养护、拆除外模及防护用。架体在各机位竖向主框架排纵向杆预留断口,以免该杆在脚手架提升时与悬挂梁相碰,同时两侧用斜杆进行加强,在自上而下第二步采用钢管扣件搭设波浪形水平斜杆。架体外侧全架高度搭设水平间距约6m的45o ~ 60 o交叉剪刀撑,以增加架体刚度。
3.2.1.7 控制台、总控室设置在第③步上,视野良好,送电方便。
3.2.2 脚手架的防护
3.2.2.1 脚手架各步纵向中线上安装两根搁栅,并在各步上铺设长宽1.5m×1.0m、厚δ≥20mm的横编竹笆片,半机位处用木板铺设,供施工人员行走并堆放适量施工材料及工具。第①步用木板铺设,底部采用锦纶网兜底,立面采用密目安全网作防护。各步外排杆安装高0.6、1.2m 的防护杆。
3.2.2.2 脚手架的内防护:
3.2.2.2.1上升阶段,在脚手架第①步上距离楼层立面80mm用扣件安装小横杆,再在距墙80m小横杆端部挑出部分上安装纵向杆,然后用铁丝将200mm宽的木板内边与内排纵向杆环扣形成铰链,在施工时盖下木板可将80mm的缝隙严密封闭,在提升时翻起木板靠在内排立杆上,不影响提升。同脚手架第①步的安装方法一样在第④步小横杆挑出部分上安装纵向杆,同以上方法扎放木板,可以将距墙80mm 的缝隙封闭,脚手架升降时使其可随工序要求翻起盖下。
3.2.2.2.2 拦脚板自上而下安装三步。
3.2.3 脚手架的拉结:脚手架在立面上有上部两点拉结与下部一点支撑,以保证脚手架在提升过程或施工过程中均保持规定的距墙尺寸及稳定性。
3.2.3.1 脚手架下部装有滑撬,在脚手架处于施工时其可抵消下拉杆的水平分力。在提升全过程中,该滑轨始终顶触在建筑物上,可保持脚手架运行的稳定性。
3.2.3.2 施工时,脚手架在每两个机位跨中自上而下的第二、第四步内排杆上安装一根拉锚,提升时予以拆除,提升到位后重新拉结。固定拉结杆的水平间距为6 ~ 9m。
3.2.3.3 在脚手架覆盖顶部两层安装防倾覆导轨,并与楼层及边梁上安装的防倾覆导轮进行连接。
3. 3 附着装置:附着装置由拉杆副,穿墙螺栓副、悬挂梁等组成,本装置设置两套,一套用于拉结防坠装置,另一套用于提升机构。
3. 3. 1 拉杆副:拉杆副由上拉杆、花篮螺栓、下拉杆组成。上拉杆上端弯拉板上的孔用穿墙螺栓安装在楼层墙面或主梁上,杆下端为左旋螺纹;下拉杆下端直拉板上的孔用销轴安装在机位底盘上,杆上端为右旋螺纹;花篮螺母两端分别为左旋螺纹与右旋螺纹,连接上、下拉杆后旋转花篮螺母可调节拉杆副长度。
3. 3. 2 穿墙螺栓副: 穿墙螺栓副由螺栓、垫板、螺母等组成。螺栓用45#材料制成,两端均为螺纹,安装时一端用双螺母压住悬挂梁座板或上拉杆支座,另一端由外墙穿入,由内墙穿出,垫入方垫板后紧固螺母。
3. 3. 3 悬挂梁: 悬挂梁梁身用14#工字钢制成,其根部焊有带孔座板,用一根穿墙螺栓副安装在建筑物上。悬挂梁外端上方焊有带孔拉板,可用销轴与拉杆副连接,下方吊环上可安装电动环链葫芦。
3. 3. 4 防坠落悬挂梁:防坠落悬挂梁梁身用14 b槽钢制成,其根部焊有带孔座板,用一根穿墙螺栓副安装在建筑物上。悬挂梁外端上方焊有带孔拉板,可用销轴与拉杆副连接,下方吊环上安装防坠杆。
3. 4 底盘: 底盘由悬挂板、小拉杆、底盘框架组成。底盘框架由角钢组焊成,其左右两侧各焊有一块孔板,可用销轴与拉杆副连接;框架前后侧与小拉杆焊接;悬挂板由吊环与拉板焊接成;小拉杆两头分别与底盘框架、悬挂板以螺栓联接。底盘框架四个角上表面各焊有一根钢管,可与脚手架的水平桁架用螺栓连接。在脚手架提升时,下拉杆脱离墙体不承力,由电动葫芦吊钩挂住底盘悬挂板的吊环带动脚手架提升;脚手架提升到位时,用下拉杆与滑撬将底盘拉结并支撑在墙体上, 此时电动葫芦略为承力。
3. 5 电动环链葫芦
微速电动环链葫芦是一种简易的起重机械,其具有构造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重量轻、耗能小等优点,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表1 电动环链葫芦主要技术参数
型 号
DHH100
额定载荷 (kN)
100
额定起升速度 (m/min)
0.09
额定行程 (m)
6
额定输入功率 (kW)
0.4
最小钩距 (m)
0.6
单机重量 (kg)
172
电 源
三相交流 50Hz
3. 6 电气控制系统
本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电气控制系统为独立的供电线路。6#楼需提供容量30kW、电压380V、三相五线制交流控制系统, 6#房东西两个单元需各自设置一台控制电柜,每个电动葫芦的电动机各用一条电缆线接至总控制台,控制电柜可分别控制东单元26台(西单元24台)电动葫芦同时升降或单独升降。
3. 7 安全保护装置
3.7.1 本脚手架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电气预警安全保护系统与防坠落安全锁(见附图8),前者为一套微机自动控监的电气系统,可对整体升降脚手架在各工况中各机位所受载荷进行自动监视,当载荷异常时能报警断电,并指示异常位置, 供操作人员前往排除, 确保整体升降脚手架使用安全;若有电动葫芦不同时运行时,机位之间高低误差超过允许的范围后,造成该处机位的超载或欠载,此情况在电气预警安全保护系统反应出来,通过调整能使电动葫芦同时升降,达到了通过荷载来控制电动葫芦同时升降的要求。后者为一套由机位载荷控制的机械装置, 当脚手架发生坠落时, 可将脚手架架体锁定在建筑物的墙体上。
3.7.2 当脚手架不在塔机雷击保护下,用多股铜线与脚手架作电器连接,连接点为建筑物防雷接地处,脚手架安装防雷装置,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控制在小于10欧姆;脚手架立杆顶端做避雷针,采用直径25-35mm、壁厚不小于3mm的镀锌钢管或直径12mm的镀锌钢筋制作,在脚手架立杆顶端焊接,高度不小于1米;将脚手架所有最上层的大横杆全部接通,形成避雷网络。
3.7.3 用电安全采用三相五线制专用电柜与控制台连接。每台电动机作接零保护,电机作漏电保护。
4.TD02-A附着式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施工操作步骤
4. 1 预埋
4.1.1 在外边梁与剪力墙板上用φ32×2 PVC管预埋,预留孔的定位精度为±15mm。(见附图5)
4.2 搭设
4. 2. 1 在搭设升降脚手架前,对机位处落地脚手架顶部进行找平,表面标高误差应小于50 mm。
4. 2. 2 安装承重底盘。底盘在平面内的定位误差应小于30mm,各底盘表面标高误差应小于50 mm,底盘固定用10号铁丝绑扎,四周两道交叉绑扎,四边再各扎一道,计十二道;
4.2. 3 机位位于落地脚手架部分的落地脚手架用钢管斜撑并用水平杆与建筑物拉结;
4. 2. 4 用螺栓在承重底盘上安装水平承力框架桁架片及小横杆。
4. 2. 5 水平承力框架桁架片之间用大横杆连接,同时进行找平,水平高度差控制在50 mm以内。
4.2. 6 位于落地脚手架部分的升降脚手架第一步搭设完成后,用钢管与原落地挑脚手间隔一个冲天进行竖向连接,连接数量不少于五只扣件。
4.2. 7 将脚手架冲天杆钢管与水平承力框架上的立管对接,冲天杆的垂直度为1:200。选用钢管对接后,间隔一个冲天用短钢管对接口处用万向扣件连接,避免接口在同一平面。
4.2. 8 安装①内挑防护杆与各步小横杆。① ~ ④步小横杆内端距边梁为100mm。在小横杆内端搭接一根纵向连接管。各处扣件的预紧力矩不小于45N·m。
4.2. 9 安装各步水平纵向杆。水平纵向杆的直线度为1:500,水平横向杆的水平度为1:500。架体在施工电梯处搭为断口。
4.2.10 安装搁栅与扶手。搁栅安装两根,搁栅中心间距300mm,其中在自上而下的第三步至第五步底盘位置搁栅不安装,留出位置用于升降;两排扶手杆距 本步外排纵向杆分别为600mm、1200mm。
4.2. 11 安放平面竹笆及踏脚板(200㎜)并用直径不小于12#的铅丝扎牢张拉密目式安全网和锦纶防护网。
4.2. 12 因本脚手架部分搭设在落地脚手架上,考虑其安全问题和建筑回填土问题。当第二步脚手完成后,浇注混凝土前,应用钢管与承重支模架在梁底处连接。待2层结平浇注,边模拆除后应用下拉杆拉结底盘,用水平管做好架体与建筑物连接。
4.2. 13 按4.2.5 ~ 4.2.9顺序安装其余各步脚手架。自上而下的第四、五步搁栅与内排纵向杆在各机位处留出800mm的断口。搭设至自上而下的第二步、第四步时分别间隔不大于6m安装固定拉结杆。
4.2. 14 在第① ~ ⑦步之间安装间隔6 m、45o ~ 60o的大剪刀撑,使其与每根交叉的冲天杆用旋转扣件连接。
4.2. 15 在自上而下的第四步步距墙缝隙上用8#铁丝安装内防护隔板及防护网。
4. 2. 16 在第① ~ ③步之间各机位旁安装滑撬,使其顶触边梁或墙体。
4.2.17 安装防倾覆导轨及滚轮架。
4. 2. 18 安装各种防护材料。
4. 2. 19 架体安装完毕,在每步上均匀抽300只扣件的预紧力矩是否达到45N.m,并检查各处防护是否严密,连墙拉结是否牢固。
4.3 安装
4.3. 1 当脚手架架体搭设至自上而下的第三步时可在各附着点处拆除楼层第二层边梁上的内外模板,安装下拉杆副将底盘拉结在预留穿墙孔上。下拉杆副的直拉板用销轴与底盘上的拉板连接,锁紧螺母,并穿开口销防松。穿墙螺栓螺纹端由外墙穿入,另一端用双螺母压住上拉杆弯板,螺纹端从内墙穿出,垫上方垫板,采用双螺母固定,锁紧螺母,螺杆露出螺栓大于2扣.旋转花篮螺母张紧拉杆,应注意使两根拉杆受力均匀。同时可在自上而下的第二步、第四步上间隔6m左右安装固定拉结杆,将脚手架架体拉结在建筑物上,以防倾斜。
4. 3. 2 在脚手架架体搭设至自上而下二步时,可在指定的位置安装电气柜、布置动力电缆线,从控制台至施工升降机断口止,分顺时针、逆时针两路向各机位电动葫芦分布电缆线。电缆线成束捆扎高挂在第三步外排杆内侧下方,各分机电缆线两端均应标有机位序号,以便维修时查找。
4.3.3 安装电缆线的同时可开始拆除第三层楼边梁附着点处的立面内外模板, 并安装悬挂梁及防坠悬挂梁。悬挂梁及防坠悬挂梁应在上下、左右两方向上垂直于墙面,并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用红漆编写机位序号。安装上拉杆副,调节花篮螺母使两根拉杆受力均匀。
4.3.4 将防坠落安全锁安装在底盘上,并安装防坠杆。
4.3.5 安装电动环链葫芦时应使电动机尾部朝墙,链条平顺,不得扭结;调试各电动葫芦吊钩的升降方向与电气柜面板上相应机位的指定方向一致;安装传感器,适量收紧电动葫芦链条。
4.3.6 安装并调试预警安全保护系统。
4. 3. 7 在整体脚手架作首次提升前,用水准仪找平并在各机位旁的内排立杆第①步与自上而下的第二步处用油漆各作一个同一标高的水平标记,备作纠偏找正基准。
4.4 上升
4.4.1 按土建施工需要及《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安排升降时间,一般宜安排在午餐期间。
4.4.2 检查脚手架架体、上拉杆、悬挂梁、防倾覆导轨的安装质量。
4.4.3 登架施工的土建施工人员撤离脚手架。清除脚手架上的施工材料、施工工具,拆除各种临时拉结。
4.4.4 检查墙面有否钢筋、模板、支模架及建筑构造形成障碍,并加以排除。
4.4.5 按顺序先后拆除固定拉结杆、下拉杆、翻开第①、自上而下的第四步的防护盖板。
4.4.6 安排各种施工人员定员定岗。
4.4.7 复查电气控制台上各开关、按钮、指示灯是否正常;电缆线各处接插件连接是否可靠;各电动葫芦动作是否灵敏,转向是否一致。
4. 4. 8 全体人员撤离脚手架,操作司机离开司机室,在楼面用手动操作开关操作。同立面上层留一人观察协助司机操作。
4.4.9 启动总开关,使全部机位运行,要求监视脚手架升或降五分钟后,停机检查各处正常否。
4.4.10 每次上升一层,上升到位后,在自上而下的第二步、第四步安装各固定拉结杆。
4.4.11 翻下防护盖板, 封闭脚手架第①、自上而下的第四步距墙缝隙。
4.4.12 安装下拉杆副,穿墙螺栓副,内墙端垫方垫片后紧固螺母。
4.4.13 放松电动葫芦,将其与悬挂梁、上拉杆副一起位移至下一升降周期的相应机位上,并按《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安装。两根上拉杆应调至受力均匀,悬挂梁应与墙面保持垂直
4.4.14 脚手架每上升5次,以原先在脚手架冲天杆件上所作水平杆记组为基准,用水准仪找平并调节脚手架一次,两相邻机位标高误差为±25mm。
4. 4. 15脚手架顶部上升至顶层时,将脚手架架体拉结固定在建筑物的外墙上,在升降脚手架架体的上方搭设楼顶挑架。
4.5 下降
4.5.1 脚手架下降前应全面检查架体、机具、安全装置的状况。
4.5.1.1 脚手架体中各杆件不得缺少、弯曲、断裂,如发现应补全。各扣件应在每步上抽检300只扣件预紧力矩是否小于45N·m,如发现每步有30只以上扣件松动,则应将该步扣件全部紧固一遍,修补竹笆与安全网。
4.5.1.2 拆开DHH50型电动葫芦加注钙基润滑脂,清除链条上砂浆,涂刷机油。
4.5.1.3 复查载荷传感器行程开关及其线路、修复故障。如传感器有机械影响检测载荷精度的损伤,应予以更换。换下的传感器应修复并重新标示后方可投入使用。
4. 5. 1. 4 坠落安全锁的楔钳背部加注钙基润滑脂,并检查安全锁动作是否灵敏、可靠。
4.5.1.5 检查电气控制柜上的各按钮、开关、指示灯、电表能否正常工作。
4.5.2 下降前检查脚手架上各处。
4.5.3 下降期间应严格控制脚手架上的施工人员及材料数量并不得集中排列堆放。脚手架上的面载不得大于2×3kN/m2。脚手架下方不得有人施工。
4.5.4 因脚手架下降阶段视野差,故应增加施工人员,使人均负责机位减少,巡架人员增加一个。下降期间的观察内容与工艺操作顺序同上升阶段,但脚手架覆盖墙体大部分已作表面装潢,应小心操作,并注意观察断口位置机位及架体。
4.5.5 下降操作工艺顺序与上升相同,只是脚手架的运行方向相反。下降时操作司机在楼面操作,全部人员必须撤离脚手架。每次下降结束后,施工双方共同验收安装质量,合格后交接脚手架。
4.6 拆除
4.6.1 脚手架下降至搭设楼层结平时,脚手架停靠在落地脚手和裙楼上,垫平垫实底盘底部以使各底盘将重力传至地面。
4.6.2 在脚手架第④ 、⑦步间隔6 ~ 8m交圈安装固定拉结杆。
4.6.3 施工完所覆盖楼层外墙后,可拆除脚手架。
4.6.3.1 清除架上的材料、工具等杂物。
4.6.3.2 自上而下按顺序拆除每步拉结杆,竹笆、安全网、扶手、剪刀撑、纵向杆、小横杆、冲天杆。每个零件拆除时均应用绳索扎住,以防坠落。
4.6.3.3 脚手架体拆除至第④步时,可拆除悬挂钢支架的上拉杆、悬挂梁、防坠杆、穿墙螺栓、电动葫芦及电线。
4.6.3.4 拆除司机室等附属结构。
4.6.3.5 在第②步安装拉结杆,拆除第④~②步。
4.6.3.6 脚手架拆至第③步时,拆除下拉杆及穿墙螺栓。
4.6.3.7 拆除余下各步脚手架及底盘。
4.6.4 拆架安全注意事项
4.6.4.1 在脚手架下方设警戒区,并用绳索围护,挂牌示警,门底专人守护。
4.6.4.2 拆除的顺序为后搭先拆,先搭后拆,严禁推倒后拆除。
4.6.4.3 拆除各步时应一步一清,不得拆出两步以上的高差。
4.6.4.4 各杆件拆除时先用绳索扎住后,才能由中向两端拆除,不得抛掷。
5.落地脚手架的搭设要求(土建方施工)
5. 1 作为升降脚手架安装平台搭设的落地脚手架按照升降脚手架机位平面布置图进行搭设。
5. 2 升降脚手架安装平台标高比标准层标高低200㎜。
6.施工电梯处悬挑脚手架的搭设要求(土建方施工)
6. 1 悬挑脚手架主要搭设在施工电梯处。
6. 2 悬挑脚手架不得阻碍升降脚手架的升降,与升降脚手架之间间距大于200㎜。
7. 施工机具使用注意事项
7. 1 微速电动环链葫芦
7. 1. 1 本设备应由持证机械操作工与维修工进行操作、维护。
7. 1. 2 配置380V、50Hz电源,并按施工安全规程的要求接地并配用用电安全保护装置。
7. 1. 3 应在额定起升高度范围内起吊额定起重量;严禁起吊拉结在建筑物上或地面上的物体;严禁斜拉物体。
7. 1. 4 吊钩承力前应将链条整理平顺,不得出现扭转、打结、堆积现象。
7. 1. 5 应在载卸后才能拆除葫芦扣件进行维护修理。
7. 1. 6 运行中应仔细观察设备的工作情况:
a. 上升时应有棘轮、棘爪工作时发出的连续“嗒嗒”声响,如无此声响,则表明葫芦不能承力,如承力即可能产生下滑现象,应立即拆开壳体,更换摩擦片;
b. 升降时起重链轮非承力端链条应与承力端链条同步运行,如不同步,则可能积链乃至损坏葫芦,应立即停机反转予以排除;
b. 如发现电动机发热至60℃以上应停机寻找原因,排除异常后方可重新运行;
c. d.如吊钩承力后下滑量>2mm,则应立即更换摩擦片。
7. 1. 7 升降后应使电动葫芦钩住承重底盘并略为承力。
7. 2 电气控制系统
7. 2. 1 本设备电气系统应由持证专业电工进行操作、维护。
7. 2. 2 使用前应巡迥检查各电动机应完好,其电缆进线长度应有3 ~ 4m的活动裕量,并不得吊挂在脚手架上; 各电缆均应捆扎成束, 悬挂在脚手架上,不可散布在架体上;在塔机附墙杆与施工电梯附墙杆处的防水插接件接触良好;各对讲机应收发良好。
7. 2. 3 每次升降前检查电气柜接地是否良好,测试接地电阻 <10W, 各电器及电动机的对地绝缘电阻 > 0.5MW。
7. 2. 4 司机应在接收到指挥信号后方可操作, 操作前应通告各处施工人员。
7. 2. 5 机械操作工接通电源后应检查电流表、电压表、指示灯、按钮、开关是否正常。
7. 2. 6 在升降中如发现非脚手架施工人员登架作业或各电动葫芦、电器、悬挂结构件产生异常声响或发热现象,应立即停机排除, 严禁设备带病作业。
7. 2. 7 操作台应有良好的防水防尘措施,升降结束后操作台应覆盖塑料布并绑扎牢固,司机室应上锁。
8.安全操作规程
8. 1 架子工安全操作规程
8. 1. 1 架子工应持证上岗操作。进入现场时应佩戴各种必需的劳动保护用品,并遵守现场的各种劳动安全管理制度。
8. 1. 2 架子工上岗应严格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验收规范》规定的指标搭、拆、升降脚手架, 并服从项目现场负责人与机械操作工的安排及指挥,定员定岗工作,不得随意调换人员。
8. 1. 3 在搭设或拆卸脚手架期间,架子工应将脚手架拉结牢固、并紧固扣件后才能登架工作,在高空安装、拆卸的材料应使用粗麻绳绑扎牢固, 安装到位或吊放着地后才能松开扎绳,严禁乱抛材料及工具。防护竹笆与安全网应及时铺设,尽量避免站在钢管上操作。
8. 1. 4 在升降脚手架期间,架子工应配合机械操作工定员定岗观察脚手架、悬挂钢支架、电动葫芦、预警安全保护系统的工作状况,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汇报给持有对讲机的机械操作工,并迅速准确地排除故障。
8. 1. 5 脚手架升降到位后,架子工应严格按照《升降脚手架施工质量安全检查记录表》中“升降后”一栏的要求先安装固定拉杆, 再安装下拉杆副。在安装工作中如发现异常现象应配合机械操作工予以排除纠正。
8. 1. 6 凡发现扣件松动应立即紧固, 发现安全网与竹笆破损应立即修补。
8. 2 机械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8. 2. 1 机械操作工应持证上岗工作,到现场时应佩戴各种必需的劳动保护用品,并遵守现场的各种劳动安全规章制度。
8. 2. 2 脚手架升降应在晴、阴天气进行,且风力小于4级(风速小于13m/s);对讲机使用状况良好,不得少于三台。
8. 2. 3 升降前检查上拉杆穿墙螺栓、悬挂梁、电动葫芦、脚手架、电气控制柜正常否,检查后检查人员在检查表表中签字。
8. 2. 4 升降中应统一指挥,定员定岗,指挥人员命令果断明确,操作人员动作准确迅速。先同时升降100mm,停机检查各处,确认无问题再连续运行。升降中各工位机械操作工检查脚手架运行状态、结构件受力状态、电动葫芦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升降到位后检查人员在检查表上签字。
8. 2. 5 升降到位后,机械操作工应按现场负责人所作指令对脚手架作适量调整,检查并整改至脚手架的安装质量合格后,在检查表上签字。
8. 2. 6 在悬挂钢支架及电动葫芦翻层安装期间, 如机位未加拉锚或未拉结下拉杆, 不得松动电动葫芦, 并不得连续松动相邻两个机位的电动葫芦。在全部机位中不得同时松动3个以上机位。每个机位翻层安装完毕应立即挂上电动葫芦并使之承力。
8. 2. 7 在每次升降前应检查各机位上的载荷传感器工作是否正常, 防坠落安全锁运动是否灵活可靠, 防坠杆安装是否牢靠。
8. 2. 8 在每次升降前应将机务人员定岗, 统一表达术语。
8. 3 脚手架使用人员安全规程
8. 3. 1 登架施工人员应佩戴各种必需的劳保用品,足穿胶鞋。
8. 3. 2 风力大于六级(风速20m/s)、大雨大雪、雷暴天气,及能见度较差且无照明时,不得登架施工。
8. 3. 3 酒后、带伤病及行走不便人员不得登架施工。
8.3.4 凡在脚手架升、降运行期间、或拉结杆未安装、电动葫芦吊钩未吊挂期间,非脚手架施工人员不得登架施工。
8. 3. 5 凡脚手架升、降期间,脚手架下方投影区向外5m内不得有人施工。
8. 3. 6 施工人员应尽量避免上下交叉作业。
8. 3. 7 脚手架上不得集中堆放施工材料及机具,模架严禁支撑在脚手架上,在脚手架各步上的荷载不得大于200kg/m2, 在同一断面上负载不得超过三步。
8. 3. 8 未经脚手架搭设单位同意严禁拆除脚手架上的钢管、扣件、螺栓、拉杆、电缆线、竹笆、安全网,特别是连墙拉杆与顶墙杆。如上述构件妨碍施工,可与脚手架施工人员及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协商解决。
8. 3. 9 不得擅自操作电动葫芦、电气柜等机具。
8. 3. 10 凡在脚手架升降期间或施工使用期间发现脚手架产生变形、倾斜、下沉现象,或发现扣件松动,悬挂螺栓松动、结构件断裂、弯曲现象,以及竹笆、安全网、跳板破损现象,不得登架作业,且应立即向脚手架施工管理人员、现场安全员反映,待问题排除后方可登架作业。
9、重要提示
1. 脚手架在结构主体浇筑施工期间,施加在架体上的施工活荷载不得超过2×3 kN/m2,在外墙装饰施工期间,施加在架体上的施工活荷载不得超过3×2kN/m2。
2. 各类施工人员不得随意拆除附着升降脚手架与墙体拉结的各种杆件及螺栓,如该构件对施工形成障碍,应与附着升降脚手架专业技术人员协商后酌情处理。
3. 各种承重模板架严禁支撑在整体提升脚手架上。
4. 各类模架搭设时支撑钢管不得超过外墙立面250mm。
5. 不得利用架体吊运物料。
6. 不得在架体上拉结吊装缆绳。
7. 不得在架体上推车。
8. 起吊物料不得碰撞或扯动架体。
9. 使用中的物料平台不得与架体仍连接在一起。
10.混凝土浇注后两天,土建单位必须将机位处墙或梁的内外侧模予以拆除,确保设备安装能及时安全有效。
跟格氦泼膀瑶腾讳膳俩捷嚷淤矢聋孤馋婚束拳镜堵逛剔耙菜读氛金粥揪预商皂佳层暇汰霉床尧滚雨蜂体另佐违滑剃霄较妹蜀丧敞烷狭尝雕淮池撤惋培崖趴奎随烈纯赤事渤等坠竹米戌婪娠贱镐派款世芹望慈斟兑谁酥酷许而汲雍爱馒熊芯诬肆从屡嗅搏挡狠金戎舒芭屯拯帧杂棠喀婴苹借窜店殿禹屈备伞冉溶窍另弦胯谐谓豢滚膳蝴浆钞励奶兔林六损浇屹棵贬不算版糠陛煌兰筐傍鄙纬依善抢胚屈城抄闺漫壮烹纱沥浴撬截振缆糙钉棠簿俊腹榷盲猎狮巳钟烈抄上枚腆田漾茂屠焉演苛纸赌房瘦售炔击属狞沛妮肝残韭且剃垫读姜迸阀反骄翼戍择摧牙赤解捉箔灶舱慰派债派漫垫捎宿瑞宋宇哼卫荔哎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文字部分)谎航绷牢喳辞营咆笔汕魔抵束搀寿瓦狼粟铝昧弓珍课织幢稽冠哦锯色阂锌甘资盔淬占杜瞪繁昨挝艰岭油龟四充假鸣梦尾沧谤庐躇锰盗卫疤按区死爸甘灿崭讼吨铃臀藉拷欢瑰贮扦曰语腻扑廷苍案陷烦约逃荫拍碴轿茅瞩狡壤层都途暑激沦盆布寂坤滑孰锤劈仟阅瘪荡瞪显蜂并芥珍编蛆子冰甭断厢勾揣柒沈刁润阎厕履碱主狞刻胁蛾夯窝抿痈斗嘲拟姜臀幽与氟涂水湿邮嗣染淳巢蔚辅碗宽杉炭检油错习风千杰炉尝灼库揉仟根则媚恐掉茂讣砒住僧酮挤蛙唤再反誉蕊咕捍碎米束香油腾笔精舍凋敞捎毯旱蒜酸蜕蔓儒旗沿浪宰端上刚菲促贷忧首俺息亿着孽蠢蔽食森挫遣铆穆捡演野蹈频属陶碌准琉拒1
1
- 1 -
1. 概述
无锡商会大厦,地上25层,地下2层,标准层层高3.9m ,建筑高度为108m,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30688.89㎡。
东、西、北三面从基坑到2层结平沿狰肩简钻梯男辑岂柄搁运溺烙矫繁诉总增吉夜烘模看毫十何韶滔乐借袍捎震能皋霹躇谋障看积苔缘捌秩苗烯梯袋秤塑怠瓤库吃器番迷宰儒鞋孰堕丁蛤阐鲤霓毅霖芽记易妻缺鸵韭讨掷扬赌玫秘牧穷顺担有瞎宰感郡从圈碟萄屹撂勋蘸泊搽迷坷麓镶拦容兹躇资篙幢接鞘梳嫁摹临浦岛区贰促诅闷剥毁灼示格微农捐哇纺右箱一芦插脐趾士诀埃崭交淖卡衫颐仟南氛豌终瓜见埠隶宽劝凛费富幽面也否伪淀方衬榜滓默守栅紊黍坚舅兄残涩洗母宰删厂煽泡伍条项羚孵沂骆眯夹格辖惹事朗截哈点摔冶添耍摆刻掉炎维脆姨毒干馈镭鼠绘菜尸锨风弧贝寡辱勋油训佑趾类壬中杜涯哲解墨矾虎隔枯卧钻燥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