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五年级数学上册渗透法制教育教学教案.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808472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上册渗透法制教育教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渗透法制教育教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渗透法制教育教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渗透法制教育教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渗透法制教育教学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题:第一单元: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第 9 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12例7及练习三第4、5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并体验成功的喜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方法:观察猜想、合作交流,验证运用。教学准备:多媒体、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

2、你们知道有哪些运算规律适用于小数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小数。(教师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师:谁来说说你们在整数乘法中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并用字母表示?生: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板书:0.71.2=1.20.7(0.8O.5)0.4=0.8(0.50.4)(2.4+3.6)0.5=2.40.5+3.60.5师:这些算式各说明了什么呢?生1:第一行算式运用了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生2:第二行算式运用了整数乘法的结合律。生3:第三行算式运用了整数乘法的分配律

3、。师: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些算式说明了什么?生4:说明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2教学怎样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师板书:0.254.784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这道题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怎样算简便,并在小组里相互交流。(学生观察,思考,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其中,共同研讨。)让学生在班级内汇报交流。(教师随着学生的归纳板书:看、想、算。)师:现在请同学们用刚才总结的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看怎样算简便。0.254.784=0.2544.78=14.78=4.78教师板书:0.6520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思路,教师参与,适时点拨、引导,然后学生计算。学生

4、完成后,教师抽取代表性的作业展示。)0.65202=0.65(200+2)=0.65200+0.652=130+1.3=131.3师:能把你的解题思路说给同学们听听吗?生1:我先找特殊的数202,因为202可以写成200+2,再把200和2分别与0. 65相乘,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教师边说边板书,分解后再简算。)强调:实际做题时像方框里的那一步可以省略掉。师:刚才,我们共同探讨了两种简算技巧,有的同学还有许多其他简算技巧,同学们可以相互学习。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一说每一道题分别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2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5、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重点说一说在计算类似1010. 45与2.7399题时的关键是什么。3计算下面各题(出示如下题目):500.130.2 1.250.70.8 0.32.50.4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说说你们的收获。(我知道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作业:教材第13页练习三第4、5题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

6、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板书设计: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交换率: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率:(a+b)c-ac+bX c O.254.784 0.65202=0.2544.78(交换律) =0.65(200+2)=14.78 =0.65200+0.652(分配律)=4.78 =131.3课题: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解决问题(2) 第 12 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16例9及练习四第69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段计费问题的相关信息。2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

7、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思考、讨论及动手操作,使学生学会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法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利保护法教学重点: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收费方法,能够正确解答分段计费问题。教学难点:熟练正确地计算,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设置问题情境,质疑引导。迁移推理,小组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同学们都坐过什么车?(学生自由回答,有坐公交、出租车、自家

8、的轿车、骑自行车和走路等)教师:同学们应该都有坐出租车的经历吧,有没有人注意过出租车是怎样计费的呢?二、探索新知1由生活实际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出示:收费标准:3 km以内7元;超过3 km,每千米1.5元(不足1 km按1 km计算)。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这个标签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汇报。(1)出租车3 km以内(含3 km)收费7元。(2)单程行驶3 km以上部分每千米1.5元。(3)不足1 km按1 km计算。2出示教材第16页例9。教师:题目中的乘客坐了6.3 km的路程,你们能帮这个乘客算算共需要付多少钱吗?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得出结果。同桌相互交流订正。教师引导

9、:(1)由于路程总共只有6.3 km,但不足1 km按1 km计算,那共需要付7km的费用。(2)收费标准不一样,我们要分段计费,以3 km为界限分为两个收费标准。(3)前面3 km应付7元,后面4km按每千米1.5元计算。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板演。方法1:7+1.54-7+6=13(元)方法2:1.57=10.5(元)前3 km少算:7-1.53=2.5(元) 应付:10.5+2.5=13(元)3学生完成教材第16页“回顾与反思”的表格。完成后小组交流讨论,全班集体订正。行驶的里程/km123456789出租车费/元三、巩固练习1为了节约用电,某小区规定每户居民每月用电量在50度以内,每度按0

10、.52元收费,超过50度部分每度0.62元,刘老师家本月用电量为95度,请你帮老师算一算应缴纳多少元电费?学生阅读题目 ,理解题意。教师提示:这类题目比较难,收费分50度以内的部分和超过50度的部分。学生在做题时往往容易把这两部分混淆。学生独立解答,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答案500.52450.62=53.9(元)答:刘老师本月应缴纳53.9元电费。2教材第18页练习四第8*题。组织学生读题,并指明学生进行板演,其余学生练习,再集体订正。分析:先求出超出3分钟的收费是多少元,再加上3分钟内的0.22元收费,就是她这一次的通话费用。解答:8分29秒按9分计算。0.11(9-3)0.22=0.88

11、(元)答:她这一次的通话费用是0.88元。3教材第18页练习四第9*题。 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利保护法 第九条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第十条 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第十一条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分

12、析:先求出超过100g的部分应付,再加上100g应付,两部分加起来就是一共应付邮费。(1)135100359(g)35g按100g计算。50.801.205.2(元)答:应付邮费5.2元。(2)262-100=162(g)162g按200g计算。2.0021.20510(元)答:应付邮费10元。(3)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四、课后小结同学们学会如何解决这类型的问题了吗?作业:教材第18页练习四第6、7题。板书设计:解决问题方法1:7+1.54-7+6=13(元)方法2:1.57=10.5(元)前3 km少算:7-1.53=2.5(元) 应付:10.5+2.5=13(元)课题:第六单元:多边形的

13、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8788例1及练习十九第1、2、3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剪、摆、摆等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及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法制襂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交通法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方法:迁移式、尝试、扶放式教学法教学准备:师:多媒体。生:剪刀、直尺、平行四边形纸片、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谈话:中华

14、人民共和国交通法 第十六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 改变机动车型号、发动机号、车架号或者车辆识别代号。 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 步行安全知识资料 1.步行时,走人行道,靠右侧行走。2.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行走时,先看左侧车辆,后看右侧车辆。 设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绿灯亮时,可通行。红灯亮时,禁止通行。 无人行横道与通过设施的区域,横穿马路时,要在确认安全后,再通过。 .上学路上、校园内禁止穿暴走鞋与飞轮鞋。 3.为了创建文明城市,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某社区准备

15、要修建两个大花坛(出示教材第87页情境图)。这两个花坛分别是什么形状的?(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4让学生猜测:你觉得哪一个花坛大一些?多数学生认为不容易猜测,极少数同学猜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花坛大。通过猜测,引导学生总结出:要想比较哪个花坛大,需要计算它们的面积。5提问:你会算它们的面积吗?6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互动新授1数方格,比较大小。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根据已有经验,学生会想到用数方格的方式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出示教材第87页方格图及平行四边形图:引导学生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方格?

16、每一个小方格是l平方米,不满一格的均按半格计算,问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数完以后会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m2。继续出示教材第87页的长方形图,让学生数一数并算一算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数完得出:长方形的长为6m,宽为4m,面积是24m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87页的表格,并对填表的结果进行讨论:你发现了什么?通过比较、讨论,得出:两个图形的底与长,高与宽和面积分别相等。2猜想验证。提问:通过数方格子的方法我们可以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如果是一个很大的平行四边形田地还能用数格子的方法吗?(不能,很麻烦)引导学生小结并质疑: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数格子的方法是很不方便的,

17、用什么样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既方便又简单?引导假设:是否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来计算出它的面积?操作验证:演示教材第88页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并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平行四边形纸片,像刚才演示的操作一样,同桌相互合作,动手进行剪、拼、移的操作方法,从中再次验证一下是否正确。师巡回指导学生的操作。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操作演示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我发现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后形状变了,但面积没有变,即长方形面积就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我发现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引导学生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

18、积底高追问: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学生得出结论:必须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对应的高。3全班交流,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推导过程。(我们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4教学用字母表示。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 S=ah(板书)5应用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出示教材第88页例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教师板书。三、巩固拓展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十九”第2题。可先让学生试着做,再通过集体订正检查掌握情况。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引导总结: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可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作业:教材第89页练习十九第1、3题。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 例1 S =ah =64平行四边的面积底 高 =24(m2) S a h精选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