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ZZB 035-2015 安全防范网络摄像机.pdf

上传人:wp****g 文档编号:17905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2.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ZZB 035-2015 安全防范网络摄像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ZZB 035-2015 安全防范网络摄像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ZZB 035-2015 安全防范网络摄像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ZZB 035-2015 安全防范网络摄像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ZZB 035-2015 安全防范网络摄像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13.310 A 91 浙江制造标准 ZZB 0352015 安全防范网络摄像机 Network Camera used in Security Video Surveillance 2015 - 12 - 18 发布 2015 - 12 - 31 实施 浙江省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促进会 发 布 ZZB ZZB 035-2015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 2 4 基本要求 . 3 5 技术要求 . 4 6 试验方法 . 10 7 检验规则 . 19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20 9 质量保证 . 21

2、参考文献 . 22 ZZB 035-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主要依据GA/T 1127-2013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 、 GB/T 242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以及GB/T 17626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部分内容进行编制。 本标准由浙江省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促进会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建平、陈俊、张杰、李广义、鲁迎东、陈兰姣、王丽颖、程淼、钱晓东、诸葛中

3、豪。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ZZB 035-2015 1 安全防范网络摄像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防范网络摄像机(以下简称摄像机)的术语、定义和缩略语、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安全防范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使用的网络摄像机,其他领域应用的摄像机可参考采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应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

4、验方法 试验 A:低温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B:高温 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振动(正弦) GB/T 2423.18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GB/T 2423.2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M:低气压 GB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

5、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4943.1 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9254-200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 15211-2013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环境适应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6796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7625.1-2012 电磁兼容 限值 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GB/T 17625.2-2007 电磁兼容 限值 对每相额定电流16 A 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

6、中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 T 17626.11-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

7、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GB/T 28181-2011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A/T 751-2008 视频图像文字标注规范 ZZB 035-2015 2 GA/T 1127-2013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 GA/T 1128-2013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高清晰度摄像机测量方法 IEC 50130-4 电磁兼容 第4部分 家庭产品类标准 安防、防入侵和 社交性报警系统50130抗干扰要求(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Part 4:Product family standard: Immunity requireme

8、nts 50130for components of fire, intruder and social alarm systems) EN 55022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Radio disturbance characteristics.Limit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EN 55024 信息技术设备的免疫性限值和测量方法(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Immunity characteristics Limits and metho

9、ds of measurement) IEC 60950-1 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一部分: 通用要求(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Safety Part1: General Requirements) IEC 61000-4-2 电磁兼容 第4-2部分:实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实验(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Part 4-2: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Electrostatic discharge immunity test) IEC 61000-4-3 电磁兼容

10、 第4-3部分:实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实(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Part 4-3: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Radiated, radio-frequency, electromag -netic field immunity test) IEC 61000-4-4 电磁兼容 第4-4部分:实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Electroma -gnetic compatibility(EMC)Part 4-4: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E

11、lectrical fast transient/burst immunity test) IEC 61000-4-5 电磁兼容 第4-5部分:实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Part 4-5: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Surge immunity test) IEC 61000-4-6 电磁兼容 第4-6部分:实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Elec -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Part 4-6: Testing and m

12、easurement techniquesImmunity to conducted disturbances, induced by radio-frequency fields) IEC 61000-4-8 电磁兼容 第4-8部分:实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Power frequency magnetic field immunity test) IEC 61000-4-11 电磁兼容 第4-11部分:实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

13、验(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Voltage dips,short interrupt -ions and voltage variations immunity tests) EN 61000-3-2 电磁兼容 谐波电流发射限制(设备电流不大于16A)(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Limits for harmonic current emissions(equipment input current16 A per phase) EN 61000-3-3 电磁兼

14、容 限值 对每相额定电流16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Limitation of voltage changes, voltage fluctuations and flicker in public low-voltage supply systems, for equipment with rated current16 A per phase and not subject to conditional connection)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GA/T 1127-2013

15、中界定的以下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 3.1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 camera used in security video surveillance ZZB 035-2015 3 以安全防范视频监控为目的, 将图像传感器靶面上从可见光到近红外光谱范围的光图像转换为视频图像信号的采集装置。 3.2 网络摄像机 IP camera 网络接口摄像机。 3.3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GC 自动增益控制 (Automatic Gain Control) BNC 同轴电缆接插件 (Bayonet Nut Connector) CVBS 复合视频消隐和同步 (Composite Video

16、 Blanking and Sync) DNS 域名系统 (Domain Name System) DDNS 动态域名解析服务 (Dynamic Domain Name Server) DR 动态范围 (Dynamic Range) LED 发光二极管 (Light Emitting Diode) OSD 字符叠加(屏幕字符显示)(On Screen Display) POE 基于局域网的供电 (Power Over Ethernet) SIP 会话初始协议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NR 信噪比 (Signal to Noise Ratio) USB 通用

17、串行总线 (Universal Serial Bus) WEB 网络 (Web) 4 基本要求 4.1 设计要求 4.1.1 开发工具 摄像机在开发阶段,宜运用quartus II 11.0,MATLAB,PRO/E,AUTOCAD,仿真工具等或类似开发软件对设备的硬件、软件、图像、结构等模块进行开发与模拟,开发过程应按照CPD/IPD协同开发流程执行,设计开发记录应可追溯。 4.1.2 硬件设计要求 a) 设备的硬件设计,应进行可靠性、维修性、易用性、软件兼容性、安全性和电磁兼容性设计;硬件系统和单元设计应留有适当的逻辑余地,硬件系统应有自检功能; b) 硬件应具有可扩展性,应在产品标准中明

18、确规定,产品功能应与说明书相符合; c) 厂家应具备贴片设计和贴片生产能力; d) 厂家应具有自主数字信号处理芯片设计能力。 4.1.3 软件设计要求 a) 设备配置的软件应与其硬件资源相适应。 ZZB 035-2015 4 b) 设备应配置满足功能需要的基本操作系统,并有版权说明。具有中文处理能力和自检能力。 c) 软件成熟度应CMMI3。 4.1.4 可靠性要求 摄像机开发试验阶段,应经过高温、低温、ALT老化、静电、浪涌、盐雾、振动、跌落、防水、防尘、耐候性等一系列试验,且试验后能正常工作,其中高温试验时间不少于2天,低温试验时间不得少于1天,ALT老化时间不少于13天。 4.2 工艺要

19、求 4.2.1 SMT 贴装元件精度范围覆盖 0402(1.0*0.5mm)-18.7*18.7mm,回流炉至少含 10 温区。 4.2.2 焊接全流程采用自动化设备对工位进行监控。 4.2.3 全程应采用符合欧盟 RoHS 指令要求的无铅焊接工艺。 4.2.4 关键组装工序应采用自动化设备,如 MTF 调焦系统,气密性测试系统,功能检测系统等。 5 技术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 外观、结构和外壳防护能力 5.1.1.1 外观 摄像机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和污渍;表面应色泽均匀,不应有起泡、龟裂、脱落和磨损现象;金属部件不应有锈蚀;文字标志应清晰、完整。 摄像机表面应

20、有产品标识,标识应采用通用符号或中文进行标注,标识应不易被擦除,且不应出现卷边。 5.1.1.2 结构 摄像机的零部件应装配牢固,连接可靠。 5.1.1.3 外壳防护能力 室外使用的设备, 其防护能力A级应符合GB 4208-2008中IP66的规定, B级应符合GB 4208-2008中IP67的要求。 5.1.2 电气(物理)接口 5.1.2.1 主输出接口 网络摄像机的基本接口为10/100 M或10/100/1000 M以太网接口,应符合IEEE 802.3标准,采用RJ45连接;可选用射频无线接口或光纤接口连接。 5.1.2.2 辅助数据传输接口 辅助数据传输接口应采用RS-232或

21、RS-485或USB或以太网或 I/O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接口,实现单向或双向辅助数据或报警数据传输。 5.1.2.3 模拟音频输入、输出接口 ZZB 035-2015 5 具有模拟音频输入输出的摄像机,音频输入输出可采用RCA连接器或3.5 mm同轴音频插头或提供相应的音频接线插孔。 5.1.2.4 调试用模拟视频输出接口 应采用BNC(75 )连接器。 5.1.2.5 存储接口 摄像机应具备存储卡接口连接外部存储介质。 5.1.3 电源适应性 摄像机应能在额定电源电压的-25%+25%范围内正常工作;摄像机应支持交流AV24V或直流DC12V或POE一种或多种供电方式。 5.1.4 环境适应

22、性 摄像机应能在-40C+ 60C范围内正常工作。 5.1.5 电磁兼容性要求 5.1.5.1 摄像机应符合 GB/T 17626.2-2006、IEC 50130-4、IEC 61000-4-(2,3,4,5,6,8,11)、IEC 61000-3(2,3)、 IEC 55022、IEC 55024、FCC Part15 中电磁兼容性的要求 5.1.5.2 静电放电抗扰度限制应符合 GB/T 17626.2-2006 中试验等级 3(接触放电6 kV,空气放电8 kV)的规定。试验期间,允许出现性能降低,但不应损坏,故障或发生状态改变,试验后设备应正常工作。 5.1.5.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

23、扰度限值应符合 GB/T 17626.3-2006 中试验等级 3(10 V/m)的规定。试验期间,允许出现性能降低,但不应损坏,故障或发生状态改变,试验后设备应正常工作。 5.1.5.4 使用交流电网电源供电的设备,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限值应符合 GB/T 17626.4-2008 中的规定,AC 电源端口等级 3(2 kV);线长超过 3 m 的直流电源端口、通信端口和控制端口等级 2(0.5 kV)。试验期间,允许出现性能降低,但不应损坏,故障或发生状态改变,试验后设备应正常工作。 5.1.5.5 使用交流电网电源供电的设备,浪涌(冲击)抗扰度限值应符合 GB/T 17626.5-20

24、08 中的规定,AC 电源端口:线-线等级 2(1 kV)、线-地等级 3(2 kV);其他供电信号线端口:线-地等级 3(2 kV)。对于实际使用长度小于 10 m 的数据电缆可以不进行试验。试验期间,允许出现性能降低,但不应损坏,故障或发生状态改变,试验后设备应正常工作。 5.1.5.6 设备电源端口、 I/O 及通信端口的射频场感应传导骚扰抗扰度限值应符合 GB/T 17626.6-2008中等级 3 的规定。试验期间,允许被测样品图像质量出现劣化,但不应损坏、故障或状态发生改变。试验后设备应正常工作。 5.1.5.7 设备传导骚扰限值应符合 GB 9254-2008 中等级 B 的规定

25、。 5.1.5.8 设备辐射骚扰限值应符合 GB 9254-2008 中等级 B 的规定。 5.1.5.9 谐波电流发射限制(设备电流不大于 16 A),75 W 及以下设备限值未规定。设备谐波电流发射限制应符合 GB 17625.1-2012 中等级 A 的规定。 5.1.5.10 对每相额定电流16 A 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设备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应符合 GB 17625.2-2007 中等级的规定。 5.1.5.11 设备工频磁场抗扰度应符合 GB/T17626.8-2006 试验中等级 1(1 A/m)的规定。 5.1.

26、5.12 设备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应符合 GB/T17626.11-2008 试验等级的规定。 ZZB 035-2015 6 5.1.6 安全性要求 摄像机应符合GB 16796、GB 4943.1、IEC 60950-1中安全性的要求。 5.2 功能要求 5.2.1 基本功能 5.2.1.1 自动增益控制 摄像机应具有自动增益控制功能,使视频信号随目标亮度的变化自动调整视频输出。 5.2.1.2 自动白平衡调整 当使用环境实际色温在2800 K10000 K范围内变化时,摄像机应能自动调整白平衡,使输出图像准确重现出观察场景的实际色彩。 5.2.1.3 逆光补偿 摄像机应具有

27、逆光补偿调整功能。 5.2.1.4 日夜模式 摄像机应具有自动和手动日夜模式调节功能, 日间模式和夜间模式的最低可用照度值之比应大于等于5。 5.2.1.5 电子快门 摄像机应具有固定电子快门和自动电子快门2种模式。快门速度具有不少于1/50 s至1/1000 s之间(含1/50 s、1/1000 s)五档可调。对具有多种快门模式的摄像机应具有快门设置功能。 5.2.2 网络摄像机附加功能 5.2.2.1 时钟同步 网络摄像机应支持NTP功能。 5.2.2.2 视音频参数调节 应支持远程或本地对网络摄像机的图像尺寸、帧率等视音频参数进行调节的功能。 5.2.2.3 断线自动重连 因各种原因导致

28、与网络链接断开,当与网络恢复链接时,应能自动侦测到网络状态的恢复,并自动与网络建立连接。 5.2.2.4 在线升级 应支持摄像机软件在线升级。在升级过程中,如发生掉电、掉线等异常情况时,应能恢复到升级前的状态。 5.2.2.5 配置保存获取 应支持对摄像机参数(如:视音频参数、DHCP服务、静态IP地址、子网掩码、缺省网关、DNS服务器)设置进行配置,自动保存并获取配置信息。 ZZB 035-2015 7 5.2.2.6 恢复出厂设置和重启 应有恢复出厂设置和重新启动功能, 设备掉电或重新启动后, 应能保存掉电前或重启前的配置信息。 5.2.2.7 字符叠加(OSD) 应能在输出的图像中叠加中

29、文文字和符号信息,信息包括:编号、位置、时间、日期等。叠加信息的位置、内容应符合GA/T 751-2008中的规定。 5.2.2.8 双(多)码流 应具有同时输出两(多)路码流或存储一路的同时输出另一路在图像格式、压缩编码格式或压缩码率等参数上有所不同并可以独立设置的视频码流的功能。 5.2.2.9 调试用模拟视频输出 应具有便于现场调试的CVBS输出接口。 5.2.2.10 本机存储 应具有本机存储功能的摄像机,存储实时视频图像时间应不小于3h。 5.2.2.11 WEB 服务 内部应具有支持嵌入式WEB服务功能,能通过网页浏览器(如IE)访问网络摄像机。 5.2.2.12 报警 具有报警功

30、能的摄像机,应具有以下功能: a) 移动侦测报警触发功能,能对画面物体的移动进行分析,并及时发出报警信息; b) 信号量报警输入、报警输出、报警参数设置等功能; c) 报警信息触发现场视频录像功能,可支持报警触发前不少于 5 s 的视频预录、报警触发后不少于 15 s 的视频录像; d) 故障报警功能。 5.2.2.13 日志记录 应具有日志记录功能,如记录最近访问者的用户名、IP地址、访问时间、设置参数、报警等信息。 5.2.2.14 动态域名解析(DDNS) 应具有动态域名解析功能,以实现在广域网环境下连接到联网系统。 5.2.2.15 智能分析 网络摄像机应具有下列智能功能: a) 区域

31、入侵报警 当目标移动物体进入设定区域时,应能启动记录或发出报警信号。 警戒区域的大小、位置、方向、个数、撤除警戒等功能,应能设置。 b) 人脸侦测功能 在监视区域内,出现正常人脸时,应能正常识别,启动记录或发出报警信号。 c) 客流量统计 ZZB 035-2015 8 支持客流量的统计,应能导出客流量的日报表、月报表、年报表。 d) 热度图分析 支持热度图的统计分析,支持热度图按照日、月、年进行分析。 e) 物品遗留和消失检测 支持检测是否有物品遗留在指定检测区域内超过设定时间, 应能根据判断结果联动录像、 抓图、报警。支持检测指定区域内是否有物体被搬走超过设定时间,应能根据判断结果联动录像、

32、抓图、报警。 f) 场景变更 支持侦测监控场景是否发生了摄像机被遮挡或被转动等异常变化,应能根据判断结果联动录像、抓图、报警。 g) 虚焦侦测 支持侦测视频是否有因镜头成像变虚而导致画面模糊,应能根据判断结果联动录像、抓图、报警。 5.2.2.16 视音频编码 视频编码应采用H.264或H.265规定的编码方式,音频编码应采用G.711a或G.711Mu或ACC或MP2L2或G.726或PCM中一种或多种编码方式。 5.2.2.17 视音频编码码流的传输、存储封装格式 视音频编码码流的传输、存储封装格式应符合GB/T 28181-2011中第5章、第6章的相关规定。 5.2.2.18 信息安全

33、 应符合GB/T 28181-2011中第8章的相关规定。 5.2.2.19 信息传输、交换与控制 设备应支持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设备应支持GB/T 28181或ONVIF或PSIA协议。 5.3 性能要求 5.3.1 分辨力 A类: 图像尺寸水平像素数大于1024且垂直像素数大于720, 同时水平像素数小于1920或垂直像素数小于1080的摄像机。 B类:图像尺寸水平像素数大于等于1920且垂直像素数大于等于1080,同时水平像素数小于2560或垂直像素数小于1440的摄像机。 C类:图像尺寸水平像素数大于2560且垂直像素数大于1440,同时水平像素数小于3840

34、或垂直像素数小于2160的摄像机。 D类:图像尺寸水平像素数大于等于3840且垂直像素数大于等于2160的摄像机。 摄像机输出图像的中心水平分辨力,应满足以下要求: a) A 类: 水平分辨力:700 线; b) B 类: 水平分辨力:1000 线; c) C 类: 水平分辨力:1500 线; d) D 类: 水平分辨力:2000 线。 ZZB 035-2015 9 摄像机输出图像的边缘水平分辨力不应低于中心水平分辨力的70 %。 5.3.2 最低可用照度 摄像机输出图像的中心水平分辨力下降到标称亮度条件下分辨力的70%时目标景物上的照度应优于以下2级: a) 1 级,彩色:10 lx/F1.

35、2;黑白:1 lx /F1.2; b) 2 级,彩色:1 lx /F1.2,且10 lx /F1.2;黑白:0.1 lx /F1.2,且1 lx /F1.2; c) 3 级,彩色:1 lx /F1.2;黑白:0.1 lx /F1.2; d) 4 级,彩色:0.01 lx,黑白0.001 lx。 5.3.3 最大亮度鉴别等级 最大亮度鉴别等级应15级,采用标准21阶灰度测试卡。 5.3.4 色彩还原误差 摄像机输出图像的色彩还原误差应大于等于2级: a) 1 级,平均 E15(6500 K),平均 E20(其他色温); b) 2 级,平均 6E15(6500 K),平均 10E20(其他色温);

36、 c) 3 级,平均 E6(6500 K),平均 E10(其他色温)。 5.3.5 宽动态能力 具有宽动态能力的摄像机其动态范围值应100 dB。 5.3.6 防暴性能 具有防暴性能的摄像机应能经受30J锐器工具冲击外壳3次, 不应出现穿透洞口, 试验后设备应能正常工作。或取得IK10及以上防暴认证报告。 5.3.7 主动红外(激光)摄像机性能 主动红外(激光)摄像机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红外(激光)摄像机作用距离: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在标称作用距离下,A 级:应能探测到目标,B 级:应能识别目标,C 级:应能认清目标; b) 红外线波长: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误差应小于等于10 %

37、; c) 红外(激光)灯开关:应具有自动或手动开关功能。 5.3.8 亮度信号信噪比 亮度信号信噪比应55 dB。 5.3.9 延时 类别引用5.3.1中四种像素分类。在网络直联环境下,网络摄像机在厂家声明的分辨率、编码方式和标称的最大帧率设置时,稳定工作5 min后的延时应满足: a) D 类:500 ms; b) C 类:300 ms; c) A 类 B 类:200 ms。 ZZB 035-2015 10 5.3.10 图像质量 网络摄像机图像画面信息不应有明显的缺损,图像画面应连贯,物体移动时图像不应有前冲现象、图像边缘不应有明显的锯齿状、拉毛、断裂、拖尾等现象。具体要求应按GA/T 1

38、127-2013中表4的规定进行5级评分,应不低于4分。 5.3.11 视音频同步要求 视(音)频失步时间应1 s。 6 试验方法 6.1 测试条件 6.1.1 测试环境 除特别声明环境条件的试验外,试验应在下列环境条件下进行: 环境温度:15 35 ; 相对湿度:45 %75 %; 大气压强:86 kPa106 kPa; 环境照度符合本产品对环境照度的要求。 6.1.2 测量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测量条件如下: 摄像机应根据要测量的特性拍摄不同的测试图,并通过测量摄像机的输出信号来完成测量; 对每一测试图应连同其照明条件(照明强度、光源的相关色温等)一起加以规定; 可允许用透射式测试图代替反射

39、式测试图,但在有疑问的情况下应使用反射式测试图;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测量应在自动方式下进行。 6.1.3 摄像条件 除非另有说明,摄像条件如下: 反射式测试图的物体照度应为:(2000 100)lx; 用照度计在测试图中心测量,接受器指向摄像机方向; 透射式测试图峰白亮度应为:(635 31)cd/m ; 物体照度的不均匀性应小于 5%; 光源相关色温可为:(3100100)K、(5100100)K 或(6500100)K; 白平衡应手动置于(3100 100)K、(5100100)K 或(6500100)K 或置于自动模式; 摄像机拍摄测试图时,要使箭头设定的边框与电视监视器上在欠扫描方式下

40、所显示的图像边缘刚好一致,或在显示器上所显示的图像刚好充满显示屏幕; 聚焦控制应为自动或手动方式,而且应为最佳聚焦; 光圈控制应为自动或手动方式; 测试用镜头组件光学分辨能力要大于摄像机的分辨能力。 其镜头的焦距大于等于等效焦距 (使用 1/3 inch 像面的摄像机时的焦距大于等于 6 mm); 测试用显示装置分辨能力要大于摄像机的分辨力。 6.1.4 摄像机设定条件 ZZB 035-2015 11 摄像机设定条件如表1所示。 表1 摄像机设定条件 项 目a 彩色摄像机 黑白摄像机 AGC ON(最低可用照度测) ON(最低可用照度测) OFF(其它测试) OFF(其它测试) 白平衡 最佳设

41、定值 电子快门 自动 自动 1/50(最低可用照度) 1/50(最低可用照度) 伽马校正 OFF(信噪比测试) OFF(信噪比测试) 标准值(其它测试) 标准值(其它测试) 帧积累 OFF(最低可用照度、电子快门测试) OFF(最低可用照度测试、电子快门测试) ON(其它测试) ON(其它测试) a 其它项目均按标准值设定。 6.2 一般技术要求检验 6.2.1 外观、结构和外壳防护能力检验 6.2.1.1 外观检验 目视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用一块蘸有水的棉布擦拭标识15 s,再用一块蘸有汽油的棉布擦拭标识15 s,观察并记录结果,判断是否符合5.1.1.1的要求。 6.2.1.2 结构检验

42、 目视检查,判断是否符合5.1.1.2的要求。 6.2.1.3 外壳防护能力检验 按GB 4208-2008中的方法进行外壳防护等级试验,判断是否符合5.1.1.3的要求。 6.2.2 电气(物理)接口检验 目视检查,判断是否符合5.1.2的要求。 6.2.3 电源检验 用调压器测量,判断结果是否符合5.1.3的要求。 6.2.4 环境适应性试验 6.2.4.1 低温试验(工作状态) 应符合GB/T 2423.1中的低温试验要求。 6.2.4.2 高温试验(工作状态) 应符合GB/T 2423.2中的高温试验要求。 ZZB 035-2015 12 6.2.4.3 恒定湿热试验(工作状态) 应符

43、合GB/T 2423.3中的恒定湿热试验要求。 6.2.4.4 低气压试验 应符合GB/T 2423.21中的低气压试验要求。 6.2.4.5 中性盐雾循环耐久性试验 应符合GB 2423.18中的盐雾循环耐久性试验要求。 6.2.4.6 正弦振动试验(工作状态) 应符合GB 2423.10中的正弦振动试验要求。 6.2.4.7 冲击试验(工作状态) 应符合GB/T 15211-2013中的冲击试验要求。 6.2.5 电磁兼容性检验 应符合国际IEC 50130-4、IEC/EN61000-4-2(3,4,5,6,8,11)、IEC/EN61000-3(2,3)、 EN 55022、EN 55

44、024、FCC Part15标准中电磁兼容性的试验要求。 6.2.5.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应符合GB/T 17626.2-2006试验等级3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要求。 6.2.5.2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应符合GB/T 17626.3-2006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要求。 6.2.5.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应符合GB/T 17626.4-2008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要求。 6.2.5.4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应符合GB/T 17626.5-2008的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要求。 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应符合GB /T 17626.6-2008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要求。

45、 6.2.5.5 传导骚扰性试验 应符合GB 9254-2008传导骚扰性试验要求。 6.2.5.6 辐射骚扰性试验 应符合GB 9254-2008辐射骚扰性试验要求。 6.2.5.7 谐波电流发射限制 应符合GB/T 17625.1-2012谐波电流发射限制试验要求。 6.2.5.8 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ZZB 035-2015 13 对每相额定电流16 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 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应符合GB/T 17625.2-2007中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试验要求。 6.2.5.9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应符合GB/T17626.8-

46、2006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要求。 6.2.5.10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应符合GB T17626.11-2008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要求。 6.2.6 安全性检验 摄像机应符合GB 16796、GB 4943.1、IEC 60950-1中对于产品安全性的试验要求。 6.3 功能要求检验 6.3.1 基本功能检验 6.3.1.1 自动增益控制检验 摄像机对准标准白测试卡,采用手动光圈的镜头。摄像机连接波形示波器,将手动光圈镜头光圈开到最大,当快速关小光圈时,观察波形是否会下降然后反弹,波形的宽度是否也随之增加;网络摄像机观察屏幕亮度是否有反弹变化。 6.

47、3.1.2 自动白平衡调整检验 将摄像机对准标准白测试卡或直接对准没有装测试卡的灯箱, 改变光源色温 (2800 K、 3200 K、 5100 K、6500 K、7500 K、10000 K),观察在各色温下,监视器上画面颜色是否与标准白测试卡主观感觉一致。 6.3.1.3 逆光补偿检验 摄像机对准灯箱,采用手动光圈的镜头,将手动光圈镜头光圈开到最大(电子快门AES打开)。将反射式灰度测试卡放在摄像机所呈现画面的中心区域, 分别切换逆光补偿的开关观察景物亮度, 观察前景目标景物亮度是否有变化, 依此判断其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无功能选项的可通过与无逆光补偿的摄像机图像对比观察判断。 6.3.1

48、.4 日夜模式检验 日夜模式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a) 将一组红外光源和标准光源与摄像机平行方向放置, 并将镜头对准色彩还原测试卡, 将视频信号接入到欠扫描彩色监视器或显示器; b) 摄像机应首先选择自动日夜模式, 同时开启红外光源和标准光源, 逐渐增大环境照度为摄像机标称的黑白转成彩色图像时的照度值, 观察监视器显示的图像是否为彩色图像且不出现偏色现象; c) 摄像机应首先选择自动日夜模式, 开启标准光源, 逐渐减小环境照度为摄像机标称的彩色转为黑白图像时的照度值时,摄像机应自动切换为夜间模式,图像转为黑白;此时,开启红外光源时,显示的图像是否变得明亮和清晰; d) 摄像机在彩色模式下重复 c

49、)步测试,图像不应转为黑白;在此模式下,测量摄像机的最低可用照度值,记录为 A1; ZZB 035-2015 14 e) 摄像机在黑白模式下重复 b)步测试,摄像机为黑白图像;在此模式下,测量摄像机的最低可用照度值,记录为 A2。 判断测试结果是否符合5.2.1.4的要求。 6.3.1.5 电子快门检验 测试采用手动光圈的镜头,将手动光圈镜头光圈开到最大(如能进行快门控制,将摄像机调节到电子快门模式)。 将摄像机对准灯箱,灯箱前放置钟摆。如果摄像机有自动电子快门功能,当打开灯箱光源时,摄像机画面从过曝,慢慢变正常。然后缓慢关小镜头光圈,观察钟摆的拖尾是否逐渐加重。 6.3.2 网络摄像机附加功

50、能检验 6.3.2.1 时钟同步检验 启动联网系统测试软件, 将网络摄像机连接到联网系统。 观看网络摄像机的时钟是否与联网系统的系统时钟同步。 6.3.2.2 视音频参数调节检验 启动摄像机联网测试软件, 将网络摄像机注册到测试软件。 按说明书要求对网络摄像机的图像尺寸、帧率等视音频参数进行调节(包括但不限于通过SIP信令、私有协议、web配置界面方式),并保存调节后的参数,重新登录测试软件,观察网络摄像机调节后的视音频参数是否保存。 6.3.2.3 断线自动重连检验 启动联网系统测试软件,将网络摄像机连接到联网系统,使网络摄像机处于在线状态;断开网线,刷新测试软件,使网络摄像机处于离线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科技 > 网络/通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