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综合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790409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综合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综合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综合试卷(及答案) 1.看拼音,写词语。 xīn shǎnɡ      chèn shān     ōu zhōu     mó xínɡ      lì hai rǎn lǜ      zhì huì      jì xù      mì   mì      zhēnɡ qí dòu yàn 2.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模(mó mú)样                 晕(yùn yūn)头转向                  秋风劲(jìng jìn)吹 夹(jiá jiā)袄                  和(huò hé)弄和弄 脆薄(báo bó)的球 3.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课文内容:(       ) A.寓言故事虽小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伊索寓言包含很多古罗马的民间故事,就像一个神奇的动物王国。 B.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蜜蜂》节选自他的《昆虫记》。 C.《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文,从“我”的愿望出发,展开大胆想象,讲述了一连串有趣的故事。 D.《肥皂泡》的作者是冰心奶奶,课文写了她童年时代吹肥皂泡的经历,表达了她对童年时代快乐美好生活的留恋与向往。 4. 下列加点成语或名言警句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妈妈常常教育我:“不要老是轻易相信别人说得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你得自己学会看问题。” B.芳芳犯了错很后悔,我安慰她:“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C.作文课上,老师点评了我的习作,特别指出文章的结尾写得非常精彩起到了画蛇添足的作用。 D.老师的话还没说完,台下已经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5. 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 相( )并( )   笔( )( )砚   ( )( )蛇影 没( )打( )   光彩( )( )          ( )( )求剑 两个来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语( )( )。请再写一个这样的成语:“____”,这个成语告诉____我们的道理。 6.下列“释”的解释与“因释其耒而守株”中的“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爱不释手 B.手不释卷 C.冰释前嫌 D.如释重负 7.下列转述正确的一项是(       ) 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 A.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他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 B.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他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 C.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 D.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他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 8.口语交际。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图画,如果你是图中的那个小男孩,你会怎样劝说那位叔叔不要在这里吸烟呢? 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所学内容完成填空。 (1)____________,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韦应物《滁州西涧》) (4)_____________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5)近乡情更怯,_______________。(宋之问《渡汉江》) (6)子曰:“君子和而不同,_____________。”(《论语》选读) (7)人影给溪水___________了,钓竿上立着一只___________。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______________。 (8)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 (9)本学期,我们阅读了《伊索寓言》和《中国古代寓言》,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_______________,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达尔文是一位世界闻(名   明)的博物学家,他从小就喜欢观察花草树木怎样生长、鸟兽虫鱼怎样生活。他有时爬到树上、看母鸟怎么孵小鸟;有时到河边去(钓   钩)鱼,把(钓   钩)到的鱼养起来观察。 达尔文每天工作完以后、喜欢在树林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即使在休息的时候,他也要认真观察树林里的东西。一棵小草的变化,一条小虫的蠕动,都能使他产生极大的兴趣。 有一次,达尔文看见树上有几只小鸟,就站住了,仰着头仔细观(察   查)。为了不惊动它们,他一动不动地在树下站了好久。一只小松鼠以为他是一根木桩,(竟   竞)然顺着他的腿,爬上了他的肩膀。 达尔文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观察过许多动物和植物,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他提出进化论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10、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1、给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打“√” 12、文中哪处细节最能体现达尔文观察树上小鸟时的认真?用“ ”画出来。 13、达尔文的认真观察,对他的科学研究工作有什么帮助?(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文中你认识了一位什么样的达尔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美的启示 ①我家住在古城一角,窗外有一块空地,附近的居民竟把它当成了堆垃圾的地方。我做了个“禁止倒垃圾”的木牌插在那里,可照样垃圾成堆。为此,我们伤透了脑筋。 ②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对我说出了一个好注意,听了乐得直拍手。于是,我们就行动起来。 ③我们全家动员,先将垃圾铲了,接着从河边挑来石块,砌了一个椭圆形的花坛,再糊上水泥,并在石缝处勾出美丽的图案,又在花坛中铺上一尺多厚的细土,种上各种花苗,还就近挖来两棵翠竹,种在花坛东西两边。一天的工夫,这儿变成了另一番景象。 ④从此,附近的居民再也没来这儿倒过垃圾,还纷纷把家里珍贵的花木奉献出来,为这小小的花坛增美添色。 ⑤春去秋来,这里花团锦簇,翠木葱茏,竟然成了古城的一角风景。人们工作之余,便来这儿休息聊天,看书下棋。你瞧,一位小姐姐正坐在花坛边抚弄琴弦呢! ⑥窗外,飘着动人的琴声;窗外,洋溢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窗外,小鸟在枝头欢乐自在地唱歌……看着窗外美丽的风景,我蓦(mò)然懂得了,只有用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爱上美。 15、联系上下文,我知道“蓦然”的意思是_______。 16、第②段中有两处错误,找出并修改病句。 _______ 17、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拟人和排比 18、第③段详细写了建花坛的过程:铲垃圾,挑石块,_____,_____,_____,_____种花苗。(每格限三字) 19、这篇短文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 _______ 20、习作。 同学们,你们一定都读过《七色花》吧,七色花帮助珍妮实现了七个愿望。如果你也拥有一片神奇的花瓣,使用这片花瓣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故事呢?请以“我有一片神奇的花瓣”为题,创编一个童话故事。 要求:1.想象大胆,故事完整。2.文从字顺,突显人物特点。3。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欣赏   衬衫 欧洲 模型 厉害 染绿 智慧 继续 秘密 争奇斗艳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赏、衬、厉、染、慧、继、续、秘、密、艳”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mú√   yūn√   jìng√ jiá√ huò√ báo√ 【详解】考查了多音字,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根据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 模:mó法式,规范,标准:模范。mú用压制或浇注的方法使材料成为一定形状的工具:模子。模板。模具。 晕:yùn太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日晕。yūn昏迷:晕倒。晕厥。 劲:jìn力气,力量:劲头。费劲。干劲。jìng坚强有力:劲敌。劲旅。劲拔。 夹:jiā从两旁钳住:使劲儿夹住。jiá两层的衣服:夹衣。夹被。 和:hé相安,谐调:和美。和睦。huó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huò搅拌,挑拨:和弄。 薄:báo厚度小的:薄片。薄饼。bó轻微,少:薄礼。薄产。薄命。 3.A 【解析】A 【详解】此题考查我们对课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选项A中,《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搜集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七篇。大部分为动物寓言。 4.C 【解析】C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成语解释。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形容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听来的传闻是靠不住的,亲眼看到才算是真实的。谓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的意思。出自汉·刘向《说苑·政理》。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原句出自《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人能够不犯错误,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窃窃私语:背地里小声说话。 5.     提     论     墨     纸     杯     弓     精     采     夺     目     刻     舟     杯弓蛇影     刻舟求剑     与狐谋皮     所谋之事有害于对方的切身利益,终难达到目的。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词语及运用。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 笔墨纸砚: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文房四宝。 杯弓蛇影:有人请客吃饭,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客人以为酒杯里有蛇,回去疑心中了蛇毒,就生病了。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没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光彩夺目:形容光泽颜色耀眼好看。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其中“杯弓蛇影”和“刻舟求剑”是来自中国古代故事的成语。写出类似的成语和成语带来的启示即可。示例: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要心存侥幸,不要指望不劳而获。 6.C 【解析】C 本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在因释其耒而守株“中释"字意思把东西从手里放下来,放下的意思。ABD选项中的“释”都是放下的意思,所以在选项中不同的一项是C项“释”字意思是消散误会全部消除。 7.D 【解析】D 考查把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 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 ①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B人称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②陈述转转述句,要将冒号和双引号去除,主观人物的主语由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 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我”改为“他”。 8.示例:叔叔,你好。这里是郊区,附近都是花草树木,请你不要在这里吸烟,容易引起火灾。而且这里还有一张牌子,上面写着“严禁烟火”,我们还是遵守规定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的表达和运用,注意语言要委婉得体,符合语境和人物身份。注意语言的逻辑性,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按照题目要求,劝说图中的叔叔不要在这里吸烟。在劝说时注意语言表达要诚恳,循环渐进,具有说服力。可从吸烟对环境、他人、自己的害处进行劝说,据此作答即可。 示例:叔叔,您好!吸烟不仅对自己、对他人有害健康,而且还容易引发火灾。为了您的健康和大家的安全,请您不要在公共场合吸烟,好吗? 9.     人间四月芳菲尽     春江水暖鸭先知     野渡无人舟自横     人谁无过     不敢问来人     小人同而不和     染绿     红蜻蜓     鱼儿和笑声     红彤彤的     金灿灿的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百合色     山鹰与狐狸     背信弃义的人终会得到报应 【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名人名言、现代文默写和课外阅读。 (1)题目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大林寺桃花》,全诗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2)题目出自宋代诗人苏轼写的《惠崇春江晚景》,全诗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题目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全诗为: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只要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最好的了。 (5)题目出自唐代诗人宋之问的《渡汉江》,全诗为: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意思是:君子可以与他周围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虽然常和他人保持一致,但实际并不讲求真正的和谐贯通。 (7)题目出自课文《童年的水墨画》,熟练背诵课文,便不难默写出来了,注意不要写错字。 (8)题目出自课文《火烧云》,熟练背诵并默写,注意看清横线前后的内容,填好后,检查一遍是否通顺,有无重复或遗漏。 (9)学生能从《伊索寓言》和《中国古代寓言》中选择一个里面有的寓言故事,并写清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语句通顺,合情合理,即可得分。 10、达尔文    27.名   钓   钓     察     竟    28.一只小松鼠以为他是一根木桩,竟然顺着他的腿,爬上了他的肩膀。    29.达尔文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观察过许多动物和植物,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他提出进化论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30.爱观察、爱科学、喜欢动物 【解析】 10、本题主要考查拟定标点符号的能力。 短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记叙了达尔文从小就喜欢研究生物,长大后成为生物学家的事。教育我们平时也要细心观察生活。因此,标题可以拟定为:达尔文的故事 11、本题主要考查对形近字的辨析。 世界闻名:人人都知道的意思全世界的各个地方的人都知道它的名声。故选“名” 钓鱼:用钓具捕鱼。故选“钓” 钓到:用鱼钩钓到鱼,故选“钓” 观察: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故选“察” 竟然:副词。表示出乎意料。故选“竟” 12、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一只小松鼠以为他是一根木桩,竟然顺着他的腿,爬上了他的肩膀。”可知,句子体现了达尔文认真观察树上小鸟。 13、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达尔文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观察过许多动物和植物,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他提出进化论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可知,达尔文的认真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他提出进化论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14、本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从“他喜欢观察花草树木怎样生长,鸟兽鱼虫怎样生活。有时候,他爬到树上去看小鸟孵蛋;有时候,他到河边去钓鱼,把钓到的鱼带回家养在鱼缸里观察。”“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达尔文正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快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蠕动。他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往外爬。达尔文马上把它们抓在手里,兴奋地观察起来。”可以看出达尔文是一个观察细致、有好奇心的人。 D 【解析】15、不经心地;猛然。    167.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对我说出了一个好注意,听了乐得直拍手。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对我说出了一个好主意,我听了乐得直拍手。    168.D    169.     砌花坛     糊水泥     勾图案     堆细土    170.只有用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热爱美,创造美! 【分析】 15、该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 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蓦然:不经心地;猛然。文中写了“我”后知后觉明白的道理。 16、本题考查改病句。 第②段中的病句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对我说出了一个好注意,听了乐得直拍手。”这句有两个错误,一个是错别字,把“注”改成“主”;一个是成分残缺,应在“听”前加“我”,改为: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对我说出了一个好主意,我听了乐得直拍手。 17、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句子“窗外,飘着动人的琴声;窗外,洋溢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窗外,小鸟在枝头欢乐自在地唱歌……”中可知,本句是由“窗外……”引导的排比句。“唱歌”赋予鸟儿人的行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故本句既运用了排比,又用了拟人手法,把小鸟当做人来写。 18、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文中第③自然段“于是,我们全家行动,先将垃圾铲成一堆,再从河边挑来石块,砌成一个圆形的花坛;再糊上水泥,并在石缝外勾出美丽的图案;又在花坛的垃圾上面堆上一尺多厚的细土,栽上各种花苗;还就近挖来了两丛翠竹,栽在花坛的东西两旁。”可知,我们全家人建造花坛的经过是:铲垃圾、挑石块、砌花坛、糊水泥、勾图案、堆细土、栽花苗。 19、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短文写了我家住在古城一角,窗外有一块难得的空地,附近的居民竟把它当成了堆垃圾的地方,后来我们把这儿完全变成了花团锦簇的美景。过去人们把空地当成堆垃圾的地方,后来,居民们纷纷把珍贵的花木奉献出来。使我明白了只有用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热爱美,创造美! 20、                                                    我有一片神奇的花瓣      假如我有一片神奇的花瓣,我要在沙道种一棵树王,那是一棵顶天立地的树,还能在世界各地奔跑!      树王会在枯死的十地上洒上种子,这些种子长大后都能变成一棵棵有智慧的树,它们都是树王爷爷的孩子们,它们可以让春天充满一片生机勃勃,让地球变得像绿岛。然后都带上一项“花帽”,能把离自己一百多米远的人吸引讨来。      春天,它们会变得又高又大,把火辣辣的大阳遮得不知哪去了,一片绿树成荫,让人们一天比一天凉快,快乐地度过夏天。秋天,它们也不甘示弱,结出各种各样美味可口的水果——像红宝石一样的草莓、月牙似的香蕉、像小朋友脸蛋一样的大苹果……让人们天天不用再花那么多钱去买,直接免费摘,想吃什么,就提个蓝子去“逛果园”!冬天,人们都冷得直发拌,大树们变成一套套雪白的绵被,人们盖着它,又暖和又舒服……      一年四季过完后,大树也缩进“床”里,睡到第二年春天,再为人们提供幸福快乐!希望大家读了这篇作文,都能爱护大树。 【详解】本题为自命题的童话作文,要求根据题目中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想象,编一个有趣的故事,结合题目中所给的场景进行合理的想象编故事。如果你也拥有一片神奇的花瓣,想想你会做什么,会发生哪些事情,当时的情景怎样的呢? 写童话故事要注意进行合理而丰富的想象,不能天马行空,胡编乱造,要符合生活实际。写童话作文或想象作文应和写记叙文一样,在写法上也要写“实”,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想象作文也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达,章法结构,使人读起来能感到文通句顺,条理清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写作思路如下:文章开头可想象一个情景,由此展开联想;中间部分是全文的重点,要充分发挥想象,描述故事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写出人物具体活动的新变化;结尾部分可抒发感情,总结全文。注意想象要合理、有趣,语句要通顺、连贯。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