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指导幼儿创作儿童画.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777723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6.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指导幼儿创作儿童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如何指导幼儿创作儿童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如何指导幼儿创作儿童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如何指导幼儿创作儿童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如何指导幼儿创作儿童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儿童画的创作儿童画的创作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儿童画概说儿童画概说儿童画概说儿童画概说一、什么是儿童画 儿童画是指儿童自己为传达内心思想、意识、情感,能动反映对世间事物的认识感受,用形象符号、色彩意蕴和画面形象关系表现出来的可视的造型样式。泛指少年以下(含少年)年龄阶段的孩子们画的画。二、儿童画的分类二、儿童画的分类(一)从使用工具材料和制作技法上分为 1.彩笔画 2.油画棒画(蜡笔)3.铅笔画 4.粉笔画 5.水粉画 6.水彩画 7.水墨画 8.钢笔画 9.版画 10.撕纸画11.剪贴画 12.木刻画13.综合材料画 14.混合技法画二、儿童画的分类二、儿童画的分类(二)从构思心态与绘画

2、要求上分为1.记忆画 2.想象画3.意愿画 4.命题画5.写生画 6.临摹画7.图画日记二、儿童画的分类二、儿童画的分类(三)从表现形式上划分为1.线描 2.连环画3.黑白画 4.色彩画 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儿童绘画心理与行为儿童绘画心理与行为儿童绘画心理与行为儿童绘画心理与行为 一、儿童为什么要画画一、儿童为什么要画画1.人类本能的驱动2.表情达意的需要3.环境的影响诱惑二、儿童画画有什么好处二、儿童画画有什么好处1.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与成长;2.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非智力素质的养成;3.通过绘画学习,增强儿童对周围事物的感受、观察、理解、记忆、适应能力;4.儿童画是成人认识和

3、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明亮窗口和通道。三、儿童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三、儿童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 1.物象的表现较为简约、概括三、儿童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三、儿童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 2.侧重与夸张某些自己认为最重要的部分三、儿童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三、儿童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 3.不同时空里事物同时出现三、儿童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三、儿童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4.表现“里面”事物的透明画法三、儿童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三、儿童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5.无形事物的表现有形化三、儿童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三、儿童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 6.选择事物特征视觉面进行表现三、儿童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三、儿童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7.画面构图的多样

4、化三、儿童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三、儿童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8.擅用泛灵的拟人手法三、儿童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三、儿童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9.努力追求成人审美标准的趋向四、怎样对待儿童画画及其过程 1.所画内容是否生动、充实,有无丰富的想象与情趣。四、怎样对待儿童画画及其过程 2.画面形象随意,稚拙,无拘无束,有良好的感受性。四、怎样对待儿童画画及其过程 3.色彩的运用大胆、有个性,逐渐发展为有意识地运用色彩来组织画面。四、怎样对待儿童画画及其过程 4.画面构成自然天成,没有条条框框的制约。四、怎样对待儿童画画及其过程 5.富有生活情调,并有一些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技巧。第三章第三章儿童造型活动中儿童造型活

5、动中审美心理反映的年龄特征审美心理反映的年龄特征一、涂鸦一、涂鸦期期1 1岁半至岁半至3 3岁岁 婴幼儿出生后,逐渐开始学习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一岁半左右,开始产生初步的手眼协调能力。他们能够拿着笔在纸上刺、敲、拨、划,产生点线笔痕,并以此为娱乐,获得心理的满足。儿童这种无作画意识,却有意画出的点、线作为游戏的行为,我们称之为涂鸦。儿童的涂鸦起初是一种不受控制的动作,也没有任何意向,但他们在这种动作和纸上出现的线条中能获得快感。(一)随意涂鸦阶段(一)随意涂鸦阶段 1岁半至2岁左右的儿童最重要的绘画特征就是简单随意,喜欢做机械反复的某些动作,他们在纸上随意涂鸦的线条或留下的笔痕与现实中的事物

6、无任何关系。此阶段的随意涂鸦主要是幼儿心理上的需要,如轻微的手臂运动和身体运动都可以刺激他们的安全感和满足感,其涂鸦行为完全是体验动作的意义。(一)随意涂鸦阶段(一)随意涂鸦阶段 (二)控制涂鸦阶段(二)控制涂鸦阶段 一般儿童大约在开始随意涂鸦之后的六个月,会进入控制涂鸦的阶段。由于儿童逐渐发现自己的动作与画纸之间有某种联系,于是他们的动作与视觉开始建立协调联系,但他们的生理机能还不足于建立视觉印象,这时儿童会尝试用视觉来控制自己的动作,并开始在画面上重复某一动作,形成类似的痕迹,产生相似的线条。此时,儿童的手眼之间开始有了协调意识,但其涂鸦的运动部位还只限于指掌和手腕之间等。此时,他们涂鸦的

7、画面会出现纵向或者是横线的线条反复,进而出现大圆圈的线。(二)控制涂鸦阶段(二)控制涂鸦阶段 (三)命名涂鸦阶段(三)命名涂鸦阶段 幼儿大约在3岁至3岁半时期,会拿着他的画突然告诉周围的人,画上的大圆圈是汽车,小圆圈是开车的人,长长的线是马路等,即幼儿会开始对其涂鸦的线或形加以命名,这意味着其画中的线痕与外在的环境事物开始了有意义的关联。此时他们已开始懂得把视觉经验的对象变为心象了,并尝试着要把心象表现于绘画之中,将自己的经验与涂鸦联系起来,并为自己画出来的点、线、圈等加上意义或象征某种事物的来命名;换言之,他们已开始由单纯的动作体验行为转变为图形的思考和意象的记忆了。(三)命名涂鸦阶段(三)

8、命名涂鸦阶段二、象征期3岁至5岁 他们开始把熟悉的物象与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联系起来,将一些他们能分辨的物象简化为最基本的的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尽管此时他们会将所画的形象加以命名,但这些所画的形象通常与其所称谓的事物或物象相去甚远或丝毫不像。这是因为此时期的儿童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基本上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是直觉的象征化的,他们所画的房子、人物、动物、植物等都是用象征符号来表现的,所以称此时期为象征期。(一一)象征期初期象征期初期 象征期可分为两个阶段,从初期的不成物形发展到后期的接近物形。在象征初期,儿童常常是先在纸上画一个形状,后再将其想像为某种物象,或者是发现某东西像某物象后便说它是某

9、某物象,往往是说出来的与画出来的的物象在形象上丝毫不相像,但儿童对此却毫不在乎。此时期的儿童所画的人形常为“蝌蚪人”,即头上长着四肢的人。最初,他们用一个大圆圈表示脸,在圆圈里画出眼睛和嘴,形成头部,在圆圈的下部画两条线,代表身体和腿;最后再发展为头上伸出两支胳膊的“蝌蚪人”,其人的手部也是用一个圆圈来表示。(一一)象征期初期象征期初期(二二)象征期后期象征期后期 到了象征期后期,4至5岁的儿童随着视知觉的发展,所画的事物逐渐复杂,儿童在“蝌蚪人”的两腿之间添加一根横线显示为躯干,成为有躯体的正面人。“蝌蚪人”的手部也逐渐在其圆上画几根短线来表现手指,再以后又发展为用几个细小的椭圆形来表示人的

10、手指。这一时期,儿童已经可以识别主要的色相了,如红色、黄色、蓝色、绿色,但还不能辨别细微的色相。受辨色力和知觉的局限,他们在绘画中喜欢选用对比强烈的色彩,但又不受固有色的限制而随心所欲的涂色。(二二)象征期后期象征期后期三、意象期三、意象期5 5岁至岁至8 8岁岁 意象期儿童绘画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一是多圆形形象。如太阳、浮云、花朵、树冠等,就连人和动物身上的各个部分也都被画成圆形或类似的圆形。(一)(一)意象期儿童绘画的主要特点意象期儿童绘画的主要特点 二是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在他们的绘画中常能看到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那些他们印象最深或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面,这些内容或物象也会被夸张地画

11、得最大、最醒目以显示其重要性。(一)(一)意象期儿童绘画的主要特点意象期儿童绘画的主要特点(一)(一)意象期儿童绘画的主要特点意象期儿童绘画的主要特点 三是多为简化的二维轮廓形象。儿童画的汽车、桌椅、楼房等物象大多会画他们有代表性的一个面,并将其简化为二维轮廓形象,如将电视机、房子画成方形、将人的四肢画成椭圆形等。(一)(一)意象期儿童绘画的主要特点意象期儿童绘画的主要特点 四是近似概念化、模式化的形象。此时期儿童还分不出物象的基本特征与差异,因此还只能画出一个近似概念化的物象,如意象初期的儿童画其“人”是不分男女的。THANK YOUSUCCESS5/8/202442可编辑(一)(一)意象期

12、儿童绘画的主要特点意象期儿童绘画的主要特点 五是用色大胆、鲜艳。由于此时期的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喜欢用艳丽、明快、浓重的色彩来抒发性情,如树林是多彩的,人的脸部是五颜六色的;还喜欢用平涂的、略带装饰性的色彩来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偶尔也会用灰色来表现。(一)(一)意象期儿童绘画的主要特点意象期儿童绘画的主要特点 六是多样化的空间表現。空间表现形式似光的透视,为“透明”画法,如画房子,不仅房子里面的东西能看到,而且其视点、视平线也是移动的、开放的、全方位的。多样化的绘画空间表现,反映出儿童的视觉思维逻辑与成人的差异。四、写实期四、写实期8 8岁至岁至1212岁岁 这一时期的儿童绘画面貌是

13、变化最大的,开始萌生写实倾向,绘画开始追求精细,并对自己意象期的作品开始不满了。他们更喜欢那些逼真、具体、实感的绘画学习,羡慕成人的绘画作品了,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为了追求真实而不断修正的造型线条及其反复修改的痕迹。四、写实期四、写实期8 8岁至岁至1212岁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空间知觉有了较大的发展,已由平面的空间思维逐渐向立体的空间思维转化,在绘画中出现了三维空间的轮廓表现,逐渐改变了意向期将所有物象画在一条基线上的画法,能运用上下相互遮挡的办法来处理前后空间关系了。四、写实期四、写实期8 8岁至岁至1212岁岁五、高原期五、高原期1212岁岁-15-15岁岁 进入写实期后的12至

14、15岁的少年,由于在心智方面逐渐接近成人,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对于美术的学习态度极易分化为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其中一部分人因受到良好的美术训练,技巧不断提高,绘画就成为传递情感的一种方式,美术兴趣就获得了持续、稳定的发展。五、高原期五、高原期1212岁岁-15-15岁岁五、高原期五、高原期1212岁岁-15-15岁岁四、高原期四、高原期1212岁岁-15-15岁岁 另一部分少年则会随着心智的成长,兴趣的转向,再加上绘画技术的跟不上而开始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并最终因眼高手低又不满意自己的作品,致使这部分学生逐渐失去对美术的兴趣或其绘画方面的能力仍停留于少年的写实期的水平上,这一时期就是被有的学者

15、称之为的“高原期”。因此,在此阶段,教师应把握好学生美术学习的年龄特征,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加强技术指导,才能保持他们对美术学习的持续、稳定的兴趣和态度,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高原期”,进而不断提高其美术文化素养。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 儿童画的教学模式儿童画的教学模式儿童画的教学模式儿童画的教学模式一、入门初期的诱导一、入门初期的诱导 1.多给儿童创设艺术的氛围一、入门初期的诱导一、入门初期的诱导2.及时诱导、鼓励,使儿童体会成功的快乐一、入门初期的诱导一、入门初期的诱导3.使画出的线条流畅而有情感一、入门初期的诱导一、入门初期的诱导4.画出自由随意的形状一、入门初期的诱导一、入门初期的

16、诱导5.涂抹有个性的主观感觉色彩二、循序渐进的训练二、循序渐进的训练 1.也谈儿童画的”正规训练”画得“像”并不是儿童画训练的过硬本领。二、循序渐进的训练二、循序渐进的训练2.学习大胆地画满画面大、多、满二、循序渐进的训练二、循序渐进的训练 3.在观察、记忆的基础上多有生活体验、生活情节的画和场景画。二、循序渐进的训练二、循序渐进的训练 4.儿童应该多画人物(1)引导儿童全面观察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2)大胆随意地表现人物动态。(3)引导儿童从发式、服装和职业特征来表现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的人物。(4)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引导儿童从细微的特征上进行观察(如五官、神态、习惯动作等),加以写生

17、描绘。二、循序渐进的训练二、循序渐进的训练4.儿童应该多画人物二、循序渐进的训练二、循序渐进的训练4.儿童应该多画人物二、循序渐进的训练二、循序渐进的训练4.儿童应该多画人物二、循序渐进的训练二、循序渐进的训练 5.学习把复杂物 象基本形化,简单物 象主观装饰化二、循序渐进的训练二、循序渐进的训练 6.在尊重儿童的选择和兴趣的基础上,适当拓宽画画训练的内容(题材)三、提高水平的途径三、提高水平的途径 1.进一步熟悉和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三、提高水平的途径三、提高水平的途径2.多读书、读画,提高修养三、提高水平的途径三、提高水平的途径3.多进行写生训练三、提高水平的途径三、提高水平的途径 4.鼓

18、励少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画种形式来画。三、提高水平的途径三、提高水平的途径 4.鼓励少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画种形式来画。三、提高水平的途径三、提高水平的途径 4.鼓励少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画种形式来画。三、提高水平的途径三、提高水平的途径 4.鼓励少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画种形式来画。三、提高水平的途径三、提高水平的途径 4.鼓励少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画种形式来画。三、提高水平的途径三、提高水平的途径 4.鼓励少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画种形式来画。三、提高水平的途径三、提高水平的途径 5.多参与各种高品位的少儿美术作品征集展览活动。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 儿童画的创作儿童画的创作儿童画的创作儿童

19、画的创作 一、发表、获奖、展览儿童画的共性一、发表、获奖、展览儿童画的共性1.无论展出、发表,还是获奖的儿童画都出自儿童之手,“老师的脑袋学生的手”。2.代表儿童绘画创作的最高水平。3.总是按照不同儿童生理年龄来分别遴选入展获奖作品的。4.画幅较大且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风格。5.入选作品都能围绕文明、健康、向上的积极性主题。二、选择健康的题材,表达美好的主题二、选择健康的题材,表达美好的主题 选择题材,老师要把关,否则作品技巧再高也会落选。题材不是儿童画创作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指导儿童怎样描绘表现这些生活中的题材内容。三、注重画面的完善与形象的充实三、注重画面的完善与形象的充实 很多儿童画画,形象

20、呆板缺少细节、纹饰和丰富的色彩,不耐看。为了避免画面的空洞贫乏,需要老师指导儿童花时间精力来充实画面。有些作品要花很多天完成的,这时老师辅导要有耐心,“君子动口不动手”。四、要有与众不同的形式和个性特征四、要有与众不同的形式和个性特征 地方乡土的文化生活特色,民族的审美意识与文化特色,时代的新风貌是构成艺术创作与众不同的基础。使用与众不同的画纸、表现技法、综合使用多种材料能使画面出彩,“三分人才七分打扮”、“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五、儿童画创作需要有成人的具体指导五、儿童画创作需要有成人的具体指导 取得好成果的儿童,他的身旁必有一个关心支持他的家长,也有一个素质较好的指导教师。“站在成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在指导儿童画时,既要给予关心、指导,又要少加干涉,尊重儿童,注意保护好儿童无拘无束的创造欲和心理潜力,当儿童感到困难时才去启发建议,提供参考。THANK YOUSUCCESS5/8/202483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