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NY∕T 4036-2021 马蹄叶炎诊断技术.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7738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3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NY∕T 4036-2021 马蹄叶炎诊断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NY∕T 4036-2021 马蹄叶炎诊断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NY∕T 4036-2021 马蹄叶炎诊断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NY∕T 4036-2021 马蹄叶炎诊断技术.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NY∕T 4036-2021 马蹄叶炎诊断技术.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11.220CCS B 41NY中华人民共和农业行业标准NY/T 40362021马蹄叶炎诊断技术Diagnostic techniques for equine laminitis20217275 发布2022-06-01 实施中年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NY/T 40362021-1刖 百本文件按照GB/T 1. 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动物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1)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

2、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中国马业协会。本文件起草人:李靖、李卫华、朱怡平、刘波、王雪帆、陈淑蕾、易梓文、白煦、王煜。Iny/t 40362021马蹄叶炎诊断技术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马蹄叶炎诊断的问诊内容、临床症状、跛行检查、影像学检查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马蹄叶炎的诊断。2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PUBZjs背侧蹄距wjj马蹄部侧位跛行lamei 由于四肢M冠伸间距core Istance马蹄叶炎马的表皮蹄叫和 性期和慢性期。1蹄骨背侧面下沉马蹄部侧位X线网蹄骨底缘solar margin 马蹄部侧位X线片中蹄骨鼻底部边:/急性期、亚急蹄骨掌

3、/跖侧面长度palmar length of马蹄部侧位X线片中蹄骨尖部至与舟骨交汇处的长度。3.8蹄叶炎环 laminaticring长期慢性蹄叶炎蹄骨发生翻转,可能导致蹄壁角质异常生长,出现环状隆起。4临床诊断4. 1问诊内容4. 1. 1记录患马的年龄、性别、品种、发病时间等信息及以下可能发生的病史。4. 1.2食物原因:过量采食精料或青草。1NY/T 403620214. 1.3继发疾病:肠道疾病(结肠炎等)、脓毒败血症(胸膜肺炎、子宫感染或胎衣残留、腹膜炎等导致)、马 垂体中间部功能障碍、马代谢综合征、肥胖或缺乏运动。4. 1.4诱因:长距离运输、劳役、风寒、四肢异常负重、突然改变饲养

4、环境、环境刺激。4.1.5 肢蹄异常:蹄部形态异常、缺乏常规修蹄护理、装蹄铁不合适、患肢过度承重等。4.1.6 其他内容: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过度高强度运动、地面过硬、妊娠后期、蹄叶炎病史等。4. 2共有临床症状4.2. 1全身症状精神沉郁、厌食、勉强站立,拒绝进行运动,站姿异常。若强迫运动,病马步态缓慢、步长缩短,呈蹲伏 姿势。4. 2.2前肢患病症状患马为缓解疼痛,两前肢伸向前方,以蹄踵着地负重,蹄尖翘起,同时头颈高抬、后躯下沉,两后肢尽力 前伸于腹下,以此将体躯重心移向后方。4.2.3后肢患病症状患马头颈低下,两前肢尽量后踏,以分担后肢负重,两后肢伸向前方,以蹄踵负重,蹄尖翘起。4. 2

5、. 4四肢患病症状患马站姿呈“帐篷”或“拱腰”状,前肢比正常靠前,后肢比正常靠后。一旦提起其中任何一条腿,病马 都将尽量快速放回。4.3急性期临床症状4. 3. 1发生临床症状小于3 d,蹄骨并未发生变位。4.3.2 蹄壁温度升高,指/趾动脉搏动强烈,频率可达60次/min120次/min(需计时器)。疼痛可能导 致肌肉震颤,蹄底可能变软。4.3.3 脉搏频率和呼吸频率增加。4.3.4 中度至重度跛行。4.3.5 极严重病例可能见到冠状带血样渗出液。4.4亚急性期临床症状4.4. 1临床症状持续超过3 d,蹄骨并未发生变位。4.4.2 与急性期症状相似,但相对较轻。4.4.3 站姿轻微变化,不

6、愿行走,蹄底触地时较为敏感。4.4.4 可能无蹄壁发热或指/趾动脉搏动加强的症状。4.4 . 5小部分病例有可能出现类似腹痛症状。4.5 慢性期临床症状4.5. 1临床症状持续超过3 d,蹄骨发生变位。4.5.2马跛行严重,可能长时间卧地不起。4. 5.3极度严重病例,可见蹄骨穿出蹄底,冠状带可能裂开。4 . 5.4长期慢性蹄叶炎蹄骨发生翻转,可能发生蹄壁角质异常生长,出现“蹄叶炎环”,导致蹄壁角质粗糙 凸起不平,特征为环之间在蹄尖处距离较近,在蹄踵处距离较远。蹄壁本身变得狭长,背侧向内凹陷,近端 蹄壁角度较陡,远端蹄壁角度略平。4 .5.5慢性病例蹄底变平。站立时,两蹄频繁交换承重。5跛行检

7、查5. 1场地、器械宽阔场地,地面软硬适中。牵遛和保定马具(笼头、缰绳、鼻捻)。器械需要蹄钩、蹄刀、蹄刷、检蹄器。2NY/T 403620215. 2检查方法将患马戴好笼头、缰绳,牵于宽阔场地。如果患马不配合,可能需要鼻捻进行保定。观察患马站姿和 行走状态。如果患马已经不能运动,切勿强迫患马运步检查。抬起可疑患肢,使用蹄钩、蹄刀和蹄刷将蹄 底清洁干净。使用检蹄器检查蹄部敏感区域。5.3跛行检查结果患马抵触走路。步态缓慢、步长缩短,呈蹲伏姿势;提起患马任何一条腿,患马都将尽量快速放回;检 蹄器在蹄底可检查到疼痛敏感,尤其是蹄尖位置。6影像学检查6. 1设备、器械、器材便携式X光机(CR或DR系统

8、)、成像胶片和胶片盒。2个长方体木块(约6 cm高、9 cm宽,可以承 载马蹄)、图钉、铁丝(3 cm5 cm)、记号笔、胶布、注射器和针头、镇静药物(赛拉嗪、赛拉哇或地托咪定)。 6.2 X线片拍摄6.2.1 拍摄准备如有蹄铁应先去掉蹄铁,彻底清洁蹄部,在蹄叉尖部放置一图钉以在图像上显示蹄叉位置;在蹄背侧 中线用胶布竖直粘贴固定长度的铁丝,用以在图像上显示长度(起始点位于冠状带);使患马每个蹄分别站 立于两个木块之上,保持两管骨垂直。如果患马躁动,可在拍摄前按照药物说明剂量和途径对患马使用药 物镇静。6. 2. 2拍摄方法拍摄方向由患肢外侧向内侧,垂直于胶片盒,平行于木块上表面、地面且垂直于

9、患肢中轴。拍摄中心 点位于蹄部背侧面和掌/跖侧面的正中,离蹄底面约15 mm处。6.3 判断依据在使用影像学规范判定慢性蹄叶炎时,判断依据见表1。表1马慢性蹄叶炎影像学判定标准影像学测量参数正常指标患病指标及特殊征象蹄骨背侧面下沉角度小于(0. 5 1. 3)大于2,有时可见一条气体密度细线平行于蹄壁背侧背侧蹄距14 mm22 mm大于22 mm,蹄骨背侧面与蹄壁背侧面不平行背侧蹄距和蹄骨掌/跖侧面长度比例小于30%大于30%蹄骨掌/跖侧面与蹄底面或地面所成的角度3 8大于8冠伸间距-2 mm 15 mm15 mm 19 mm6.4 检查结果6.4 . 1蹄骨背侧面下沉角度在影像学上,正常马蹄

10、骨背侧面向掌/跖侧下沉的角度应小于(0. 5 + 1. 3)。如蹄叶炎发生,有时也可 发现一条气体密度细线平行于蹄壁背侧。6.4.2背侧蹄距蹄叶炎影像学结果可能为蹄骨出现轻度骨变化,以及蹄骨和蹄壁之间距离增加。该距离称为“背侧蹄 距”,是指从蹄骨背侧面至蹄壁背侧面的最短距离;在正常情况下,从蹄骨背侧面近端至远端该距离应基本 相等,即蹄骨背侧面与蹄壁背侧面应平行。正常体型马匹背侧蹄距应在14 mm22 mm。但应注意不同 体型和品种的马匹此标准会有变化。正常成年轻型马(纯血马、夸特马等),背侧蹄距应在14 mm 18 mm(小于19 mm);正常成年温血马应在18 mm20 mm;某些体重较大的

11、马可达20 mm22 mm。 6.4. 3背侧蹄距和蹄骨掌/跖侧面长度因背侧蹄距根据不同马匹可能存在差异,也可结合背侧蹄距和蹄骨掌/跖侧面长度(从蹄骨尖部至其 与舟骨交汇处的长度)的比例来综合判断。蹄叶炎患马背侧蹄距和蹄骨掌/跖侧面长度比例大于30%,此 比例正常应小于30%。3ny/t 403620216.4.4 蹄骨底缘与蹄底面或地面所成的角度蹄叶炎患马蹄骨底缘与蹄底面或地面所成的角度大于8。成年健康马的蹄骨掌/跖侧面与蹄底面或 地面所成的角度应为28,大多数马为35。6.4,5 冠伸间距可协助判断蹄叶炎。正常成年马该距离范围为一2 mm15 mm。如果该距离增加则指征蹄叶炎。7综合判定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蹄叶炎应结合临床病史、症状、体格(跛行)检查结果进行判定;慢性蹄叶炎如无法4NY/T 40362021附录A (规范性) 马蹄叶炎X线片马蹄叶炎慢性期X线片见图A. 1。单位为毫米标引序号说明:1背侧蹄距; 4蹄骨底缘与蹄底部所成角度;2蹄骨掌/跖侧而长度; 5冠伸间距。3蹄底部的平行线;注:图中可见背侧蹄距增宽,蹄骨背侧与蹄壁背侧不平行;测量背侧蹄距与 蹄骨掌/跖侧面长度比例大于30%;蹄骨底缘与蹄底部所成角度远大于 8;冠伸间距增加。图A. 1马蹄叶炎慢性期X线片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