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及计算-PPT.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763492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及计算-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及计算-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及计算-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及计算-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及计算-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尺寸链的基本概念及计算基本要求n基本内容:尺寸链的基本概念、组成、分类、尺寸链的建立与分析,尺寸链的计算。n重点内容:尺寸链的建立与分析及基本计算。n难点内容:尺寸链的建立与分析n基本技能: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能进行尺寸链的初步分析和计算,并逐步建立机构精度设计的概念。尺寸链的基本概念n 在设计机械零部件各要素的几何精度的同时,需要通过综合分析计算来协调和保证零部件的整体精度的要求。合理规定各要素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进行几何精度综合分析计算可以运用尺寸原理和相应的分析计算方法。n在一个零件或一台机器的结构中,总有一些相互联系的尺寸,这些相互联系的尺寸按一定顺序连接成一个封闭的尺寸组,称为尺寸链。

2、如图。n其特性有二:封闭性组成尺寸链的各个尺寸按一定顺序构成一个封闭系统;相关性其中一个尺寸变动将影响其他尺寸变动。HOME尺寸链的组成 n构成尺寸链的各个尺寸称为环。尺寸链的环分为封闭环和组成环。n封闭环:加工或装配过程中最后自然形成的那个尺寸。如上图中的x、B0和A0。n组成环:尺寸链中除封闭环以外的其他环。根据它们对封闭环影响的不同,又分为增环和减环。n与封闭环同向变动的组成环称为增环,即当该组成环尺寸增大(或减小)而其它组成环不变时,封闭环也随之增大(或减小),如上图a中的D;n与封闭环反向变动的组成环称为减环,即当该组成环尺寸增大(或减小)而其他组成环不变时,封闭环的尺寸却随之减小(

3、或增大),如上图a中的d。HOME尺寸链的分类 n 按应用场合分:装配尺寸链、零件尺寸链、工艺尺寸链。n按各环所在空间位置分:线性尺寸链、平面尺寸链、空间尺寸链。尺寸链中常见的是直线尺寸链。平面尺寸链和空间尺寸链可以用坐标投影法转换为直线尺寸链。n按各环尺寸的几何特性分:长度尺寸链、角度尺寸链。n本章重点讨论长度尺寸链中的线性尺寸链。HOME尺寸链的建立与分析n确定封闭环n查找组成环n判断增减环 HOME确定封闭环 HOMEn在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就是产品上有装配精度要求的尺寸。如同一部件中各零件之间相互位置要求的尺寸或保证相互配合零件配合性能要求的间隙或过盈量。n零件尺寸链的封闭环应为公差等

4、级要求最低的环,一般在零件图上不进行标注,以免引起加工中的混乱。n工艺尺寸链的封闭环是在加工中最后自然形成的环,一般为被加工零件要求达到的设计尺寸或工艺过程中需要的余量尺寸。加工顺序不同,封闭环也不同。所以工艺尺寸链的封闭环必须在加工顺序确定之后才能判断。一个尺寸链中只有一个封闭环。n在确定封闭环之后,应确定对封闭环有影响的各个组成环,使之与封闭环形成一个封闭的尺寸回路。n在建立尺寸链时应遵守“最短尺寸链原则”,即对于某一封闭环,若存在多个尺寸链时,应选择组成环数最少的尺寸链进行分析计算。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

5、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8查找组成环n组成环是对封闭环有直接影响的那些尺寸,与此无关的尺寸要排除在外。一个尺寸链的环数应尽量少。n查找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时,先从封闭环的任意一端开始,找相邻零件的尺寸,然后再找与第一个零件相邻的第二个零件的尺寸,这样一环接一环,直到封闭环的另一端为止,从而形成封闭的尺寸组。n在尺寸链线图中,常用带单箭头的线段表示各环,箭头仅表示查找尺寸链组成环的方向。与封闭环箭头方向相同的环为减环,与封闭环箭头方向相反的环为增环。HOME判断增减环 HOMEA3A2A0A1B0B2B4B5A1、A3为增环,A2为减环B2、B4、B5为增环,B1、B3为减环B1B3尺寸

6、链的计算n计算类型n计算方法n完全互换法解尺寸链计算公式n举例 HOME计算类型n正计算 已知各组成环的极限尺寸,求封闭环的极限尺寸。这类计算主要用来验算设计的正确性,故又叫校核计算。n反计算 已知封闭环的极限尺寸和各组成环的基本尺寸,求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这类计算主要用在设计上,即根据机器的使用要求来分配各零件的公差。n中间计算 已知封闭环和部分组成环的极限尺寸,求某一组成环的极限尺寸、这类计算常用在工艺上。n 反计算和中间计算通常称为设计计算。HOME计算方法n完全互换法(极值法):从尺寸链各环的最大与最小极限尺寸出发进行尺寸链计算,不考虑各环实际尺寸的分布情况。按此法计算出来的尺寸加工各

7、组成环,装配时各组成环不需挑选或辅助加工,装配后即能满足封闭环的公差要求,即可实现完全互换。完全互换法是尺寸链计算中最基本的方法。n大数互换法:该法是以保证大数互换为出发点的。生产实践和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在大量生产且工艺过程稳定的情况下,各组成环的实际尺寸趋近公差带中间的概率大,出现在极限值的概率小。采用概率法,不是在全部产品中,而是在绝大多数产品中,装配时不需要挑选或修配,就能满足封闭环的公差要求,即保证大数互换。n其他方法:在某些场合,为了获得更高的装配精度,而生产条件又不允许提高组成环的制造精度时,可采用分组互换法、修配法和调整法等来完成这一任务。HOME完全互换法解尺寸链的基本公式n设

8、尺寸链的组成环数为m,其中n个增环,mn个减环,AO为封闭环的基本尺寸,A为组成环的基本尺寸,则对于直线尺寸链有如下公式:n封闭环的基本尺寸 A0=n封闭环的极限尺寸 A0max=A0min=基本公式(续)n封闭环的极限偏差 ES0=EI0=n封闭环的公差 T0=HOME校核计算举例n 校核计算的步骤是:根据装配要求确定封闭环;寻找组成环;画尺寸链线图;判别增环和减环;由各组成环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验算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n如图a所示的结构,已知各零件的尺寸:A1=30 mm,A2=A5=5 mm,A3=43 mm,A4=3 mm设计要求间隙A0为01045mm,试做校核计算。校核计算

9、举例(续)n解(l)确定封闭环为要求的间隙A0;寻找组成环并画尺寸链线图(上图b);判断A3为增环,A1、A2、A4和A5为减环。、n (2)封闭环的基本尺寸n A0A3(A1+A2+A4+A5)=43(30+5+3+5)=0 即要求封闭环的尺寸为0 mm。n (3)计算封闭环的极限偏差n ES。ES3(EI1+EI2+EI4+EI5)+018(01300750040075)=+050n EI。EI3(ES1+ES2+ES4+ES5)002mm(0000)mm002mmn (4)计算封闭环的公差n T。T1+T1+T2+T3+T4+T5 =0130075十0160075十004=048mmn

10、校核结果表明,封闭环的上、下偏差及公差均已超过规定范围。中间计算举例n如图所示零件,按图样注出的尺寸A1和A3加工时不易测量,现改为按尺寸A1和A2加工,为了保证原设计要求,试计算A2的基本尺寸和偏差。中间计算举例n解:据题意,按尺寸A1、A2加工,则A3必须为封闭环,A2则为工序尺寸。n A3=A1-A2 n A2=A1-A3=50-10=40mmn ES3=ES1-EI2 n EI2=ES1-ES3=0-0=0n EI3=EI1-ES2 n ES2=EI1-EI3=-0.06-(-0.36)=+0.30mmn故A2尺寸为40 mm。HOMEA2分组互换n分组互换法是把组成环的公差扩大N倍使

11、之达到经济加工精度要求,然后修完工后零件实际尺寸分成N组,装配时根据大配大、小配小的原则,按对应组进行装配,以满足封闭环要求。n例如,设基本尺寸为18mm的孔、轴配合间隙要求为x=38m,这意味着封闭环的公差T。=5m,若按完全互换法,则孔、轴的制造公差只能为2.5m。n若采用分组互换法,将孔、轴的制造公差扩大四倍,公差为10m,将完工后的孔、轴按实际尺寸分为四组,按对应组进行装配,各组的最大间隙均为8m,最小间隙为3m,故能满足要求。n分组互换仅组内零件可以互换。修配法n修配法是根据零件加工的可能性,对各组成环规定经济可行的制造公差,装配时,通过修配方法改变尺寸链中预先规定的某组成环的尺寸(该环叫补偿环),以满足装配精度要求。n如图所示,将A1、A2和A3的公差放大到经济可行的程度,为保证主轴和尾架等高性的要求,选面积最小、重量最轻的尾架底座A2为补偿环,装配时通过对A2环的辅助加工(如铲、刮等)切除少量材料,以抵偿封闭环上产生的累积误差,直到满足A。要求为止。n补偿环切莫选择各尺寸链的公共环,以免因修配而影响其他尺寸链的封闭环精度。n修配法的优点也是既扩大了组成环的制造公差,又能得到较高的装配精度。主要缺点是增加了修配工作量和费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