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专题资料试题精选名校答案.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754777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专题资料试题精选名校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专题资料试题精选名校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专题资料试题精选名校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专题资料试题精选名校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专题资料试题精选名校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专题资料试题精选名校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8m/sC中学生课桌高80cmD一只测温枪的重力约为40N2如图所示,塑料吸盘紧紧吸在竖直墙壁上,皮包挂在挂钩上静止不动。针对该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吸盘能够“吸”在墙壁上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B吸盘能够“吸”在墙壁上是因为吸盘对墙壁的作用力大于墙壁对吸盘的作用力C吸盘挂钩对皮包的作用力大于皮包所受的重力D大气对吸盘产生的压力与吸盘的面积无关3小明同学参加了一次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同学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你

2、认为正确的观点是()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两个物体相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力的产生至少涉及两个物体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ABCD4同学们,植树的场景还记得吗?下列现象与物理知识联系错误的是()A“移栽树苗”手紧握树苗干增大压力,增大摩擦B“水桶提水”手握提手粗大部位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C“铲子撒土”利用了惯性D标有“植树信息”的木签插入土中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5小梦用铅笔,细铁丝制作了一支简易密度计。小梦先后将密度计分别放在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相同容器中。 当密度计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

3、是( )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小B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较大C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小D密度计排开甲、乙液体的重力相等6如图所示杠杆中,O是支点,在B端挂一个重物,为使杠杆平衡,要在A端加一个力。四个力中数值最小的力是()AF1B F 2C F 3D F 47将一个形状规则的铁块放在一个玻璃杯内,再将玻璃杯漂浮在一个盛有水的容器中(如图)若再将此铁块从杯中取出直接放进容器的水里,则此时容器底面受到水的压强,比在铁块被取出前受到水的压强A增大B减少C不变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8如图所示,在大小相同的力F作用下,物体甲、乙、丙(m甲m乙m丙)都沿着力F的方向移动了相同距离s,比较力F对三个物体

4、所做的功,正确的是()A对甲做的功最多B对乙做的功最多C对丙做的功最多D一样多二、填空题9下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_N。10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许多物理知识,例如,当汽车紧急刹车后由于_,汽车会前进一段距离才会停下,汽车会停下是因为受到_的作用。11如图所示,图钉帽的面积是810-5m2,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m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N,则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强是_Pa,钉尖对墙的压强是_。12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这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_ 。13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水平支在支架上,OAOC21,G1重为60N,G2重为20

5、N,则绳子对G1的拉力为 _N,此时G1对地面的压力为 _N。14对于流动的液体和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如图所示:用手拿着两个相互靠近且自然下垂的纸条,从中间由上向下吹气时,会看到两纸片_。1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 。在杠杆一侧挂上3个钩码(如图乙所示),为了使杠杆平衡,应在P点挂_个同样的钩码;若是改用在P点沿虚线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则测力计的示数会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上述所要挂钩码的总重,因为与竖直方向的力相比较,拉力的力臂_(选填“变小”或“变大”)。16小明用定滑轮提升一个重为的物体,如图,他抓住绳的自由端从滑轮正下方处沿水

6、平方向移动至处,用时,他至少做功_,做功的功率为_。三、解答题17如图所示,重为12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18如图所示,请你画出动力F1的力臂。19如图所示,画出用该滑轮组提升水桶时,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绕绳方法。20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静止状态,忽略弹簧自重。此时弹簧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重力是一对_(填“平衡力”、“相互作用力”),物体对弹簧的拉力与弹簧对物体的拉力是一对_(填“平衡力”、“相互作用力”),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填“”、“”或“”)物体的重力;(2)其中一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指

7、针位置如图,请将表格补充完整;质量m/g100250_500重力G/N12.5_5(3)分析数据可知,物体所受重力与它的质量成_比。21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选取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的接触面上,其中甲、乙两图的接触面是相同的木板,丙图的接触面是棉布。(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 _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由甲图和 _图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3)若乙装置中,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拉力突然变大,滑动摩擦力将 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二22如图所示,小明用压强计

8、“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室备有足量的水和盐水。(1)压强计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_(正确选项前字母)方法可以进行调节;A拆除软管重新安装B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C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3)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到结论: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_;(4)为了“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小明接下来的实验步骤是:_。二23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测量一个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小空桶、溢水杯、烧杯、量筒和水,实验步骤如下:空桶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甲;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15m

9、L,如图乙;将烧杯中15mL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如图丙;将金属块放入小空桶,小空桶仍漂浮出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45mL,如图丁。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小空桶在水中漂浮时,空桶受到的浮力_它所受的重力;(2)与图甲相比较,图乙中当金属块沉在水底后,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将_,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_g/cm3;(4)在实验步骤和中,将粘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桶,则测出的金属块的密度将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4探究与斜面相关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将棉布铺在水平木

10、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去掉棉布,重复上述实验。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的阻力越小,小车向前滑行的距离_。在水平面上两次滑行的全过程,小车减慢的速度_,速度的减小量_(选填“相同”、“不同”或“不确定”)。(2)如图乙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斜面上安装斜槽,水平面上的A处放置一个小木块。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槽上的同一高度滚下,发现质量较大的钢球将小木块推得较远,由此可知:_相同的物体,_越大,它的动能越大。(3)根据实验甲的推理进行判断,如果实验乙中水平面是绝对的光滑,该实验的现象应是_。25为了比较汽油和白醋的密度,兴趣小组同学用了各种方法。甲

11、组:如图甲,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深度相同的汽油和白醋。观察_,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分析可得出汽油和白醋的密度关系;乙组:如图乙,在薄尼龙袋中装满白醋,将它放汽油中。若下沉,则白醋的密度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油的密度;丙组: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上翘,则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在完全相同的塑料瓶中分别装满汽油和白醋,挂在已经调节平衡的杠杆两端,移动装有白醋的塑料瓶位置,使它再次平衡(图丙)。根据公式_分析,白醋的重力较大,再由可知白醋密度较大。26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果用10牛的拉

12、力水平向右拉动该物体,地面与物体之间的阻力是物体重力的0.1倍。(1)求这个物体受到的重力;(2)求这个物体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大小及方向。27一个热气球在空中受到的浮力是1000牛(不管热气球上升或下降都受到浮力作用,浮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竖直向上),热气球的重力为G,热气球匀速竖直上升。若热气球的重力增加了100牛时,气球就能匀速竖直下降。(设气球上升和下降时所受阻力大小均不变。)求:热气球的重力G和气球运动时受到的阻力f。28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600g,杯的底面积为100cm2.将一个质量为900 g、高为6cm、底面积为50 cm2的长方体

13、实心物体A用细线吊着,然后其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烧杯的厚度忽略不计,杯中水够深且水没有到达烧杯的非圆柱部分),求(1)此时水对A底部的压强是多少?(2)此时烧杯对台秤的压强是多少? (3)从A下底面刚开始接触水面到刚好有一半浸入水这一过程中,A所受重力对A做的功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C【详解】A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则质量为故A不符合题意;B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课桌高约为80cm,故C符合题意;D一只测温枪的重力约为4N,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A解析:A【详解】A吸盘能够“吸”在墙壁上,是将吸盘中的空气排出,松手后,吸盘内的空气

14、减少,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故A正确;B吸盘和墙壁均处于平衡状态,吸盘对墙壁的作用力与墙壁对吸盘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错误;C吸盘挂钩在竖直方向上对皮包的拉力与皮包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D由F=pS可知,大气对吸盘产生的压力与大气压强和吸盘的面积有关,故D错误。故选A。3C解析:C【详解】两个物体相接触,如果没相互挤压,则不会有力的作用;力的产生至少有一个施力物和一个受力物,所以至少涉及两个物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B解析:B【详解】A“移栽树苗”手紧握树苗干,树苗因为受到

15、摩擦力可以握在手中,为不使树苗脱落,则需增大压力,增大摩擦,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水桶提水”手握提手粗大部位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B错误,B符合题意;C“铲子撒土”,土由于惯性而被撒出去,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标有“植树信息”的木签插入土中,木签顶部较尖,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B。5D解析:D【详解】A因密度计漂浮于液面上,所以密度计所受的浮力等于密度的重力,即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则有即由甲、乙两图知故故A错误;B因两图的液体深度相同,故两液体的体积相同,根据可知,故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因两容器相同,则,由可得故B错误;C因密度计漂浮于液面上,所

16、以密度计所受的浮力等于密度的重力,所以密度计在两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故C错误;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密度计排开甲、乙液体的重力相等,故D正确。故选D。6C解析:C【分析】(1)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2)分别画出四个力的力臂,通过比较力臂大小,得出最小的力(力臂最长)。【详解】由图知,F 1通过支点,力臂为0;F 3的方向与杠杆垂直,OA为F 3的力臂,过支点O分别作出F 2、F 4的作用线的垂线,得出相应的力臂L 2(OD)、L 4(OE),在RtOAE和RtOAD中,OA都是斜边,其长度比OE、OD大,所以在四个力的

17、力臂中,F3的力臂(OA)最长,而阻力(重物重力)、阻力臂L(OC)相同,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 3最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7B解析:B【详解】原来F浮(铁+容)=G(铁+容),后来若将这物体从杯中取出放在容器的水里,则F浮铁G铁、F浮容、=G容,则F浮铁+F浮容G物+G容所以此时水面下降,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小故B正确8D解析:D【详解】因为对三个物体的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的力F,三个物体在力F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都是s,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Fs可知,F对三个物体所做的功一样多。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98【详解】由图知,在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10个小

18、格,一个小格代表0.1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指针在“1”后8个小格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10惯性 阻力/摩擦力 【详解】12汽车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但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所以最终要停下来。115105 4108Pa 【详解】1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等于图钉尖对墙的压力,即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强=2钉尖对墙的压强=12重力势能【详解】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高空抛物由于高度大,具有的重力势能就比较大,落下时对砸中的人或物体做的功就多,在很短的作用时间就会产生很大的破坏力。13G解析:50 【详解】1由图知,O为支点,G2在C

19、点,设绳子对A端的拉力为FA,已知OAOC21则OA2OC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AOAG2OC即FA2OC20NOC解得FA10N。2G1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1、地面向上的支持力F、绳子向上的拉力FA,物体G1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力的平衡条件得FG1FA60N10N50N根据相互作用力可得,G1对地面的压力FF50N14小 向中间靠拢 【详解】1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对于流动的液体和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2从中间由上向下吹气时,纸片中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纸片外侧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使纸片向中间靠拢。15大于 变小 【详解】1设杠杆上每格的长度为L,

20、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则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解得n=2,即应在P点挂2个同样的钩码。23力臂为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若是解析:大于 变小 【详解】1设杠杆上每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则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解得n=2,即应在P点挂2个同样的钩码。23力臂为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若是改用在P点沿虚线方向拉弹簧测力计,与竖直方向的力相比较,拉力的力臂将变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测力计的示数会大于上述所要挂钩码的总重。1680 【详解】1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的长度为 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AC-AB=5m-3m=2m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他所做的功W=Gh=200N2m=400J2做功的功率解析:8

21、0 【详解】1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的长度为 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AC-AB=5m-3m=2m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他所做的功W=Gh=200N2m=400J2做功的功率为三、解答题17【详解】根据题意,压力是垂直作用在受压面上的力,所以力的作用点在受压面上,即水平地面上;在水平面上,物重为12N,则压力为如图所示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压力是垂直作用在受压面上的力,所以力的作用点在受压面上,即水平地面上;在水平面上,物重为12N,则压力为如图所示18【详解】支点为O,延长F1的作用线,从支点画出F1的作用线的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为F1的力臂l1,如下图所示:解析:【详解】支点为O,延长F1的作用

22、线,从支点画出F1的作用线的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为F1的力臂l1,如下图所示:19【详解】由题意知,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方向应向下,所以绳子应从定滑轮的下挂钩开始绕起,依次绕过下面的动滑轮、上面的定滑轮;如图所示:解析:【详解】由题意知,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方向应向下,所以绳子应从定滑轮的下挂钩开始绕起,依次绕过下面的动滑轮、上面的定滑轮;如图所示:20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 3.6 360 正 【详解】(1)123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静止状态,忽略弹簧自重。此时弹簧对物体的拉力与物解析: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 3.6 360 正 【详解

23、】(1)123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静止状态,忽略弹簧自重。此时弹簧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物体对弹簧的拉力与弹簧对物体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物体的重力。(2)45由图可知,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示数为3.6N;由表格可知解得故质量为360g。(3)6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可知质量是原来几倍,重力也是原来几倍,该实验的结论是: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21匀速直线 等于 乙 不变 【详解】(1)12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平衡,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解析:匀

24、速直线 等于 乙 不变 【详解】(1)12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平衡,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3由甲图和图乙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可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这是控制变量法。(3)4 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即使拉力增大,滑动摩擦力也不变。二22不属于 A 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把烧杯中的水换成相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 【详解】(1)1观察图甲,这是压强计,压强计的左端封闭,右端开口,下端是连通的,这解析:不属于 A 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把烧杯中的水

25、换成相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 【详解】(1)1观察图甲,这是压强计,压强计的左端封闭,右端开口,下端是连通的,这不属于连通器。(2)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说明U形管封闭的那端的空气气压比外界的气压要大。A拆除软管重新安装,这样可以让U形管封闭的那端的空气向外流动,最终封闭的那端的空气气压与外界的气压相同,这样就可以进行正常的实验,故A符合题意;B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或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这两种情况下,最终U形管内水面还是有高度差,不可以进行正常的实验,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A。(3)3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都是同种液体水,橡皮膜所处的深度相同,但是橡皮

26、膜面向的方向不一样,这时U形管的水面高度差相同,可以得到结论: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4为了“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可以把烧杯中的水换成相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这样橡皮膜所处的深度是相同的,两种液体的密度不同,而U形管两边的液面差是不同的,意味着液体压强不同,这样便可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二23等于 不变 变大 2 不变 【详解】(1)1甲中空桶漂浮,在竖直方向上重力与浮力平衡,所以二者大小相等。(2)2甲与乙中水面相平,水的深度相等,根据可以知解析:等于 不变 变大 2 不变 【详解】(1)1甲中空桶漂浮,在竖直方向上重力与浮力平衡,所以

27、二者大小相等。(2)2甲与乙中水面相平,水的深度相等,根据可以知道,两图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相等的。3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溢水杯及杯中物体的总重。与甲相比,乙中溢水杯中多了金属块,少了15mL的水。因为金属块沉在水底。所以金属块的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而水对金属块的浮力等于金属块排开的水,即15mL水的重力。即金属块的重力是大于排开的15mL水的重力的的。所以,乙中溢水杯及其中物体的总重是大于甲中的,而溢水杯与水平面的接触面积不变,根据可以知道,溢水杯对水平面的压强变大了。(3)4对比甲乙两图可以知道,金属块的体积为15cm3。对比乙丙两图可以知道,丙中水面要想升到溢水

28、口,还需要向溢水杯中添加15mL的水。将金属块放入乙中水面的空桶内,溢水杯中又流出了45mL的水。说明,将金属块放入空桶后,排开的水的体积为金属块与小桶漂浮在水面上,所以金属块的重力等于水对小桶增加的浮力,而增加的浮力又等于放入金属块后排开的水的重力。所以,金属块的重力等于60cm3水的重力,金属块的质量也等于60cm3水的质量,即金属块密度为(4)5若金属块上沾有水,那么,图丙中水面要比金属块不沾水时要低一些;金属块沾有水,总重比金属块重力大。将金属块放入小桶后,小桶排开的水体积要大于60mL。这个“大于“就与因为金属块沾水使丙中水面“低一些”抵消了,溢出的水还是45mL。所以,金属块沾水与

29、否,不影响测量结果。24越远 不同 相同 速度 质量 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详解】(1)1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的阻力越小,小车的速度改变的越慢,小车向前滑行的距离越远。2解析:越远 不同 相同 速度 质量 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详解】(1)1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的阻力越小,小车的速度改变的越慢,小车向前滑行的距离越远。2在水平面上两次滑行的全过程,小车受到的阻力不同,所以小车减慢的速度不同。3小车的初速度相同,最终速度都变为零,所以速度的减小量相同。(2)45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槽上的同一高度滚下,可以使不同的钢球获得相同的速度,发现质量较大的钢球将小木块推得较远,证明质量大的钢球所具

30、有的动能较大,所以由此可知: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3)6根据实验甲的现象可知,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越远,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将一直运动运动小球,所以如果实验乙中水平面是绝对的光滑,该实验的现象应是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5橡皮膜的形状改变情况 大于 左 【详解】(1)1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深度相同的汽油和白醋,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形状改变情况,可确定两种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情况,又因为橡皮膜解析:橡皮膜的形状改变情况 大于 左 【详解】(1)1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深度相同的汽油和白醋,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形状改变情况,可确定两种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情况,又因为橡皮膜距离

31、两种液面的深度相同,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分析可得出汽油和白醋的密度关系。(2)2根据浮沉条件知白醋放入汽油中下沉,说明白醋的密度大于汽油的密度。(3)3杠杆左端上翘,右端下沉,为了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静止。4由图知的力臂大于的力臂,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小于,即白醋的重力较大,再由可知白醋密度较大。26(1)49 N;(2)5.1 N,方向水平向右【详解】解:(1)这个物体受到的重力G=mg=5kg9.8N/kg =49N(2)物体受到的阻力f =0.1G=0.149N=4.9N物解析:(1)49 N;(2)5.1 N,方向水平向右【详解】

32、解:(1)这个物体受到的重力G=mg=5kg9.8N/kg =49N(2)物体受到的阻力f =0.1G=0.149N=4.9N物体在水平方向受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阻力,受到的合力F合=F拉f=10N4.9N=5.1N方向水平向右。答:(1)这个物体受到的重力49N;(2)这个物体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大小是5.1N,方向水平向右。27950N;50N【详解】解:热气球匀速上升时 热气球匀速下降时 即联立解得,答:热气球的重力G和气球运动时受到的阻力f分别为950N、50N。解析:950N;50N【详解】解:热气球匀速上升时 热气球匀速下降时 即联立解得,答:热气球的重力G和气球运动时受到的

33、阻力f分别为950N、50N。28(1)300Pa;(2)750Pa;(3)0.135J【详解】解:(1)长方体实心物体A高为6cm,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此时水对A底部的压强(2)长方体实心物体A受到的浮力烧杯和水的总重解析:(1)300Pa;(2)750Pa;(3)0.135J【详解】解:(1)长方体实心物体A高为6cm,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此时水对A底部的压强(2)长方体实心物体A受到的浮力烧杯和水的总重力长方体实心物体A对水的力此时烧杯对台秤的压强是(3)长方体实心物体A的重力长方体实心物体A浸入一半时水面上升的高度长方体实心物体A浸入一半时物体A下降的高度A所受重力对A做的功答:(1)此时水对A底部的压强是300Pa; (2)此时烧杯对台秤的压强是750Pa;(3)A所受重力对A做的功是0.135J。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