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ppt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752224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护血管 享人生-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青岛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李天东主要内容2关注心脑血管疾病控制危险因素,回归健康生活生活方式要改善血脂达标很重要血压管理要记牢血糖管理别忘掉定期体检要坚持Chronic Diseases and Health Promotion www.who.int/chp/en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和脑卒中3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的首要致死原因4城市县城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数据41%40%中国卫生部:http:/ AHA/ACC/SCAI PCI指南特别提出:肥胖患者体重指数应控制在18.524.9 kg/m2男性腰围102 cm,女性89 cm2014 中国

2、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根据国人资料,提出超重和肥胖诊断标准:体重指数24 kg/m2为超重,体重指数 28 kg/m2为肥胖中心性肥胖的标准:男性腰围95cm,女性腰围90cm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膳食平衡盘主食5060%饮食要控制方面,脂肪小于30%(对于冠心病患者,建议应该小于25%)蛋白质1020饮食要控制摄入食物热量要适当平衡膳食(如右图)食物要多样化多饮水,少喝酒10每天半小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快步走),增加日常活动量(步行、园艺、家务)每周两次耐力训练最低目标:5次/周,3060分钟/次最理想目标:每天运动3060分钟运动时每分钟最快心跳=170 你的年龄运动有

3、帮助11如果出现胸痛或气短和疲劳,应立刻停止如果出现胸痛或气短和疲劳,应立刻停止生活工作巧安排不可过度劳累,更不能吸烟、酗酒过度劳累过度劳累酗酒酗酒吸烟吸烟12健康心态要建立减少生活压力,调整心态避免焦虑的情绪多与家人、朋友或病友沟通1314控制危险因素,全面回归健康生活生活方式要改善生活方式要改善血脂达标很重要血脂达标很重要血压管理要记牢血压管理要记牢血糖管理别忘掉血糖管理别忘掉定期体检要坚持定期体检要坚持导致高血脂的原因15吸烟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过低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男性55岁、女性 65岁)年龄(男性45岁、女性 55岁)缺乏运动饮食缺少蔬菜水果遗传因素和生活习惯都对血脂有影响

4、:高血脂和冠心病脑卒中关系紧密16好胆固醇:HDL(高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胆固醇越高,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越大,时间也越早冠心病、脑卒中危险性增高 好胆固醇减少坏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高血脂为什么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17胆固醇和其他物质在动脉壁内聚集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发展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阻塞斑块破裂,血小板粘附在破裂处形成血栓血栓堵塞血管,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猝死“降脂”可以降低冠心病风险18降低血脂可以使1:各种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降低30%心肌梗死危险性的下降达62%对于已接受PCI的患者,积极服用他汀类药物进行降脂治疗,可明显降低心血管事

5、件发生的危险21.内科学 259.2.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血清总胆固醇每降低1%,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调脂治疗应当达到的目标19极高危患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降至1.8 mmol/L(70mg/dL)或在原有基线上降低50以上2014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建议常用的调脂治疗药物20降血脂药主要是干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吸收和代谢他汀类:降血脂一线药物阿托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贝特类氯贝丁酯、吉非贝齐、苯扎贝特、非诺

6、贝特烟酸及其衍生物烟酸、烟酸肌醇酯其他降血脂药不饱和脂肪酸、阴离子交换树脂、硫酸粘多糖类药理学 210.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21他汀类药物的调脂作用主要表现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适度升高。其降脂作用有剂量相关性鄢华,高炜.他汀类药物作用和作用机制的新认识.临床内科杂志.降低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减少细胞内的游离胆固醇加速循环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残粒(I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清除直接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和LDL水平他汀类药物的服用方法22起始剂量不宜太大,在每4 6 周监测肝功能与血肌酸激酶(CK)的条件下合理调整药物用量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

7、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药物剂量(mg/d)LDL-C降低(%)阿托伐他汀1039洛伐他汀4031普伐他汀4034辛伐他汀20403541氟伐他汀40802535瑞舒伐他汀5103945现有他汀类药物使现有他汀类药物使LDL-CLDL-C水平下降水平下降30304040所需剂量(标准剂量)所需剂量(标准剂量)24常用剂量的治疗费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常用剂量的日治疗费用(元)瑞舒伐他汀(原研产品)常规治疗剂量最高零售价:69.3元(10mg*7片)阿托伐他汀(原研产品)常规治疗剂量最高零售价:82元(20mg*7片)

8、瑞舒伐他汀(原研产品)剂量日治疗费用20mg(2片)19.8阿托伐他汀(原研产品)剂量日治疗费用80mg(4片)46.8如何正确理解血脂达标25不能只看化验单上的箭头!应关注您的检测值是否符合以下标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小于1.8 mmol/L(70mg/dL)或在原有基线上降低了50以上26他汀类药物要服用多久?导致血脂异常的因素会在体内长期影响着血脂当血脂降到接近期望水平,应适当减少用药剂量,而不应立即完全停药任何一种调脂药物,都无法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一旦停药血脂往往又恢复至治疗前水平,二次治疗会有很大的困难。长期坚持服药,近期看到的是血脂指标的改善,远期受益的将是心脑血

9、管疾病发生率、死亡率的大幅度降低,所以长期服药是有道理的。27控制危险因素,全面回归健康生活生活方式要改善生活方式要改善血脂达标很重要血脂达标很重要血压管理要记牢血压管理要记牢血糖管理别忘掉血糖管理别忘掉定期体检要坚持定期体检要坚持高血压的危害28大动脉及周围动脉病变危险增加脑卒中发病和死亡增加冠心病发病和死亡增加心力衰竭发病和死亡增加肾脏疾病发生危险增加血压水平升高降压治疗的目标29应及时将血压降低到目标血压水平,但并非越快越好应根据病情在数周至数月内(而非数天)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年轻、病程较短的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可快一点;老年人、病程较长或已有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的患者,降压速度则应

10、慢一点。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第三版 2010年降压治疗的目标水平:高血压患者140/90 mmHg高风险患者130/80 mmHg老年人收缩压150 mmHg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30钙拮抗剂:硝苯地平 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 依那普利 赖诺普利 贝那普利 等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 厄贝沙坦 氯沙坦 奥美沙坦等利尿降压药:氢氯噻嗪等阻滞剂:美托洛尔 比索洛尔等肾素抑制剂:雷米克林等复方制剂31控制危险因素,全面回归健康生活生活方式要改善生活方式要改善血脂达标很重要血脂达标很重要血压管理要记牢血压管理要记牢血糖管理别忘掉血糖管理别忘掉定期体检要坚持定

11、期体检要坚持糖尿病症状(高血糖所导致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加随机血糖11.1 mmol/L,或空腹血糖7.0 mmol/L,或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11.1 mmol/L。注: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测量。空腹状态指至少禁食8小时。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异常。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性血糖增高,若没有明确的高血糖病史,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以确定糖代谢状态。糖尿病诊断标准血糖控制的重要性33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糖尿病常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影响身体各个器官或组织多

12、食神经系统足眼睛肾脏血管系统心脏脑血管检测指标目标值血糖(mmol/L)空腹:4.47.2;非空腹:10.0HbA1c(%)7.0注:HbA1c: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目标通通过过生活方式的生活方式的调调整和整和药药物治物治疗疗以使血糖达以使血糖达标标控制血糖的常用药物35口服降糖药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 安立泽 捷诺维)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糖苷酶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 利拉鲁肽 艾塞那肽胰岛素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常规(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包括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无意识性低血糖:无意识性低血糖:

13、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出现无意识性低血糖。严格的血糖控制、以往的急性低血糖、睡眠期间以及饮酒,均可诱发无意识性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时,也容易发生反复的低血糖。主要症状:主要症状:头晕、心悸、出汗多、全身发抖,甚至手脚抽搐或昏迷,如不及时发现就会危及生命。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3.9 mmol/L,即需要补充葡萄糖或含糖食物。,即需要补充葡萄糖或含糖食物。夜间发生的低血糖:夜间发生的低血糖:夜间血糖监测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经常发生生化性低血糖,并且这些低血糖通常可以持续数小时而不惊醒患者。夜间低血糖可以导致患者猝死。如果患者如果患者睡前血糖水平低于睡前血糖水平低于6.0-7.0mmol/L,则表明患者有可能在,则表明患者有可能在睡前需要加餐睡前需要加餐。特别要注意的低血糖37远离冠心病,全面回归健康生活生活方式要改善生活方式要改善血脂达标很重要血脂达标很重要血压管理要记牢血压管理要记牢血糖管理别忘掉血糖管理别忘掉定期体检要坚持定期体检要坚持做好定期体检定期体检,知晓基本疾病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接受治疗。服药期间定期复诊,调整用药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应尽快就医38健康生活健康生活方式方式血脂达血脂达标很重要很重要血血压管理管理要要记牢牢定期体定期体检要要坚持持血糖管理血糖管理别忘掉忘掉39控制危险因素回归健康生活;谱写健康乐章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