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205∕T 102-2022 当归种植技术规程(宜昌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7512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0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205∕T 102-2022 当归种植技术规程(宜昌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4205∕T 102-2022 当归种植技术规程(宜昌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4205∕T 102-2022 当归种植技术规程(宜昌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4205∕T 102-2022 当归种植技术规程(宜昌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4205∕T 102-2022 当归种植技术规程(宜昌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05 4205 宜昌市地方标准 DB 4205/T 1022022 当归种植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lanting of Angelica L. 2022 - 08 - 30 发布 2022 - 09 - 30 实施 宜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205/T 1022022 I 目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 . 1 5 大棚育苗 . 2 6 大田种植 . 3 7 采收与初加工 . 4 8 储藏与运输 . 5

2、9 生产档案 . 5 附录 A(资料性) 当归常见病虫害防治参考方法 . 6 附录 B(资料性) 当归种苗质量分级 . 7 DB 4205/T 102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宜昌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平村众赢(湖北)药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念祖、李云飞、姚玉玲、杨迎春、李蓉芳、杨昊、郭芷均、戴文杰、李燕玲、周钰渊、李幸运、纪亦雄、吕志藻、费甫华。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或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宜昌市农业农村局科教科,联系

3、电话: 0717-6777961, 邮箱: Y; 或者反馈至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联系电话: 0717-6671535,邮箱:。 DB 4205/T 1022022 III 引言 当归以根部入药,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是常用的大宗中药材。当归富含挥发油、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多种物质,能显著促进机体造血功能,抑制血小板凝聚,抗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调节子宫平滑肌,还能增强免疫,具有抗炎、保肝、抗辐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功效。同时,当归可以作为补益食材制作日常药膳,起到调理滋补的功效。 当归作为宜昌地区“定制药园”品种,具有需求稳定、适宜性广、效益显著等特点,在稳

4、定药农收益、带动农业增效、调整种植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宜昌地区的当归种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产量与质量不稳定,缺乏规范的技术标准指导生产。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平村众赢(湖北)药业有限公司,在开展相关试验研究及总结多年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本文件,对促进我市当归生产的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DB 4205/T 1022022 1 当归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当归种植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大棚育苗、大田种植、采收与初加工、储藏与运输、生产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宜昌地区当归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

5、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795 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JB/T 10594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 储藏运输准则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国家药监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林草局 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发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 (2022年第22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当

6、归 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多年生草本,以干燥根入药。 3.2 东当归 Angelica acutiloba (Sieb.et Zucc.) Kitag. 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别名大和当归,以干燥根入药,功效与当归类似。 4 产地环境 生态环境、空气、灌溉水、土壤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种植区域的年平均气温宜保持在15 以上、年降雨量800 mm以上,海拔600 m以上。 DB 4205/T 1022022 2 5 大棚育苗 品种选择 适合宜昌种植的当归品种有当归、东当归。 种子质量 选择3年生植株上正常成熟的、无病虫害

7、、无霉变的优良种子,纯净度95%,千粒重1.8 g,发芽率70%,含水量10%。 播种时间 8月中下旬播种。 苗床制作 5.4.1 地块选择 宜选择海拔在1000 m1200 m、土壤疏松、背风、光照时间短、阴凉湿润或靠近水源的地块。 5.4.2 大棚搭建 应符合JB/T 10594的要求。 5.4.3 作床 地块除杂,耕翻耙平,顺坡作畦,畦宽90 cm100 cm,畦高20 cm,畦间挖排水沟,沟宽25 cm,沟中铺设喷灌带。 播种 播种前,每 667 m2用 0.1%噁霉灵颗粒剂 2.5 kg3 kg 和 1.5%辛硫磷颗粒剂 3 kg 撒施土表,浅耕耙匀。每 667 m2播种量 4 kg

8、5 kg,均匀撒播,播后覆细土镇压,浇透水。 苗床期管理 5.6.1 温度 出苗前,白天保持在25 32 ,夜间保持在15 以上;出苗后,白天保持在20 30 ,夜间保持在10 以上;温度过高时加大通风或微喷灌降低温度。冬季棚内温度不低于10 。 5.6.2 湿度 通过通风排湿和喷灌调节,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60%80%。 5.6.3 光照 棚顶搭盖荫蔽度60%70%的遮阳网, 保持棚面清洁, 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 10月下旬, 出苗率达60%时,揭去遮阳网。越冬前适当培土。 5.6.4 水分管理 DB 4205/T 1022022 3 保持苗床湿润不开裂,土壤质量湿度在65%75%,即土壤呈“

9、手抓成团、落地即散”状态。 5.6.5 除草 及时人工清除杂草。苗高10 cm以上时,可用10%精奎禾灵乳油1000倍液喷雾除禾本科杂草。 5.6.6 病虫害防治 苗期易发生根腐病,防治方法详见附录 A。 5.6.7 起苗 次年2月下旬3月起苗,注意保持根系完整,去掉残叶,每100株捆成1把,移栽前放于阴凉处,一周内移栽完。 种苗质量 应根系完整,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苗,分级详见附录 B。 6 大田种植 移栽时间 2月下旬3月上旬。 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度30 cm以上、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 6.57的沙壤土或腐殖土地块,清除杂草、碎石,深耕晒垡。移栽前耕翻耙平,顺坡起垄,垄宽60 cm70

10、 cm,垄高30 cm,垄间排水沟宽30 cm40 cm,配套腰沟和围沟。 基肥 结合整地, 每667 m2施商品有机肥 (有机质45%, N-P2O5-K2O总养分5%, 有效活菌数0.5亿/克)200 kg300 kg,硫酸钾型复合肥(N-P2O5-K2O总养分45%,15-15-15)100 kg。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 覆膜 起垄后立即覆膜,覆膜要求做到展、实、严。选用地膜应符合GB/T 35795的规定。 移栽 田地整好后,种苗随起随栽。品字型穴栽,每穴1苗,株距30 cm,行距30 cm40 cm,每667 m2栽苗5500株6000株,栽后浇足定根水,用细土压实

11、膜口。 套种 4月上中旬,在垄间排水沟中套种玉米,每隔2垄套种1行玉米,株距30 cm50 cm,可有效控制抽薹,提高当归产量。 DB 4205/T 1022022 4 田间管理 6.7.1 补苗除草 移栽1个月后,视种苗成活情况及时补种。及时人工除草,保持田间无杂草。 6.7.2 水肥 植株封行后,穴施高钾复合肥(N-P2O5-K2O 总养分45%,18-7-20)两次,分别在 6 月下旬和 9 月上旬,每 667 m2用量 30 kg40 kg。遇旱及时浇水,雨季适时清沟排水。肥料的使用应符合 NY/T 394的规定。 6.7.3 剪薹 6月中旬8月上旬,及时从基部剪除抽薹的茎。 病虫害防

12、治 6.8.1 主要病虫害 当归病害有根腐病和炭疽病,虫害有蚜虫、红蜘蛛、蛴螬和蝼蛄。 6.8.2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6.8.3 农业防治 深耕翻地,合理轮作间作。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气。合理灌溉,禁止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涝。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时清除枯枝、杂草和病株,对病穴进行消毒,有效控制病虫害蔓延。 6.8.4 物理防治 用黄板诱杀蚜虫;利用成虫趋光性,用黑光灯、振频式诱虫灯诱杀地下害虫;适时人工除虫。 6.8.5 生物防治 使用瓢虫、草蛉、食蚜蝇防治蚜虫;使用黄瓜新小绥螨、巴氏新小绥螨防治红蜘蛛;使用100亿孢子

13、/g金龟子绿僵菌悬浮剂500倍液防治蛴螬,每隔7 d灌根1次,连续2次3次;使用2亿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5 kg撒施土表防治蝼蛄。 6.8.6 化学防治 注意不同机理农药交替使用,合理复配,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农药的使用应符合 NY/T 393 的要求。 7 采收与初加工 采收 DB 4205/T 1022022 5 当归移栽当年12月上旬次年1月上旬, 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时, 割去茎叶, 加快根部成熟, 间隔5 d7 d后采挖,保证根条完整,除去茎叶和泥沙,剪掉芦头和有病虫害的部分。玉米适时采收。 初加工 将当归根于80 85 杀青4 h,至根尖渐枯;降

14、温至60 70 烘20 h,取出堆放“发汗”7 d,于60 70 烘12 h,使含水量15%时冷却。 8 储藏与运输 储藏 当归的储藏应符合NY/T 1056的要求。宜存放于专用仓库中,分级上架,并保持阴凉、干燥、避光、通风,防霉变、虫蛀、鼠害,定期检查。 运输 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过程中应防雨防潮,不应与其它有毒、有害或可能污染其品质的货物混装。 9 生产档案 应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对生产地块、种子种苗、种植过程、生产投入品的使用、采收和产地加工、储运全过程关键环节,建立可追溯的档案记录。档案由专人负责整理和管理,至少保存5年。 DB 4205/T 1

15、022022 6 A A 附录A (资料性) 当归常见病虫害防治参考方法 防治 对象 发生 时期 为害症状 推荐药剂 防治方法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最后一次施药距收获的天数(安全间 隔期)/ d 根腐病 苗期 成株期 6月9 月 主要危害根部。初期产生水渍状褐色坏死斑, 叶片变黄,叶尖略软萎; 后期茎叶枯萎、枯死, 软垂倒伏, 茎基和根基腐烂。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 发病初期药剂轮换灌根,每隔 7 d 灌 1 次,连续 3 次4 次; 及时挖除病株,病穴撒生石灰200 g300 g 消毒。 2 38 99%噁霉灵可湿性粉剂 3000倍液 2 14 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 3

16、 14 炭疽病 5 月9 月 主要危害叶片、 茎秆。 病斑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初期褪绿, 后期中心变黄白, 外围黄褐色,后期产生大量小黑点。严重时叶片大量枯死。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 发病初期药剂轮换喷雾,每隔 7 d10 d 喷1 次,连续 2 次3 次。发病期及时防治蚜虫等,避免害虫携带孢子传病和造成伤口。 2 38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 3 14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 倍液 2 7 蚜虫 3 月5 月 主要危害嫩茎叶、嫩稍、花蕾。 植株叶片皱缩、 卷曲, 花蕾变形,植株矮小、枯萎。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倍液 发生期药剂轮换喷

17、雾,每隔 7 d10 d 喷 1 次,连续 2 次3 次。 2 10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2000倍液 3 11 0.3%苦参碱水剂 200 倍液 3 21 红蜘蛛 5 月9 月 主要危害茎叶。多聚集于叶片背面。叶片呈现灰黄点或斑块, 叶片橘黄、 脱落, 甚至落光。 0.3%苦参碱水剂 200 倍液 发生期药剂轮换喷雾,每隔 7 d10 d 喷 1 次,连续 2 次3 次。 3 21 5%唑螨酯悬浮剂 2000 倍液 2 15 5%噻螨酮乳油 1500 倍液 2 30 蛴螬 5 月6 月 主要危害根部。造成缺苗断垄、植株矮小或死亡。 50%辛硫磷乳油 1000 倍液 发生期药剂灌根, 每隔 7 d 灌 1 次,连续 2 次。 3 7 蝼蛄 4 月6 月 主要危害种子、 幼苗。 导致种子不能发芽,幼苗失水干枯死亡。 50%辛硫磷乳油 1500 倍液 为害期药剂灌根, 每隔 7 d 灌 1 次,连续 2 次。 3 7 DB 4205/T 1022022 7 B B 附录B (资料性) 当归种苗质量分级 级别 株高(cm) 根粗(cm) 根长(cm) 单株鲜重(g) 一级 415 0.50.8 510 1.52.5 二级 415 0.20.5 510 0.31.5 三级 4 或15 0.2 或0.8 5 或10 0.3 或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