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T∕NANTEA 0001-2022 稻茬麦全秸秆洁区机械播种作业规程.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7460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7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NANTEA 0001-2022 稻茬麦全秸秆洁区机械播种作业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T∕NANTEA 0001-2022 稻茬麦全秸秆洁区机械播种作业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T∕NANTEA 0001-2022 稻茬麦全秸秆洁区机械播种作业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T∕NANTEA 0001-2022 稻茬麦全秸秆洁区机械播种作业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T∕NANTEA 0001-2022 稻茬麦全秸秆洁区机械播种作业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稻茬麦全秸秆洁区机械播种作业规程稻茬麦全秸秆洁区机械播种作业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chanical sowing in clean areaof whole straw of rice and wheat stubble 2022-06-01 发布2022-07-01 实施南通市农业新技术推广协会发布T/NANTEA 00012022ICS 65.060.20B 91团体标准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目录前言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与定义24 作业准备35 作业流程4编制说明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NANTEA 00012022前言本标准的编写

2、格式符合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1.2-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2 部分:以 TSO/IEC 标准化文件为基础的标准文件起草规则的规定编写。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南通市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心提出。本文件由南通市农业新技术推广协会归口。本文件由南通市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太仓市项氏农机有限公司起草。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颖、刘建、卢少颖、陆建、薛亚光、曹亮、薛爱海、项文忠、沈丹波、孙磊、钱燕、宋鹤、赖宗辉。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NANTEA 000

3、12022稻茬麦全秸秆洁区机械播种作业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稻茬麦全秸秆洁区机械播种作业过程中的术语和定义、 作业准备、 作业流程等。本文件适用于选择稻茬麦全秸秆洁区播种复式作业机械, 进行移茬、 旋耕、 播种、 施肥、镇压、开沟等一种或多种作业方式,完成稻秸秆还田及小麦播种作业的过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第 1 部分:禾谷类DB32/T 2324-2013稻茬免(少

4、)耕机播小麦栽培技术规程NY/T 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851-2004小麦产地环境技术条件T/CAMA 21-2019全秸硬茬洁区播种机GB/T 9478-2005谷物条播机 试验方法NY/T 499-2013旋耕机作业质量GB 10395.9-2014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 安全技术要求 第 9 部分:播种、栽种和施肥机械GB 10396-2006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 总则3 术语和定义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NANTEA 00012022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稻茬全秸秆地前茬水稻由联合收获机收获, 秸秆经切碎匀抛于地表后

5、, 不作其它任何方式处理的地块。3.2洁区稻茬田表除机械收割时留茬外,形成相对无秸秆的有效播种作业区域。3.3秸秆集覆区稻茬地块除留茬外,匀抛秸秆呈带状聚集并覆盖于田表,以实现全量还田的区域。3.4宽窄行农作物在田间呈条带状,播种行间距宽窄不一,相间分布。3.5全秸秆洁区旋耕播种机配备前置秸秆处理装置,随后在洁区进行集旋耕、施肥、播种、种行镇压、开沟等作业于一体的复式种植机械。4 作业准备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NANTEA 000120224.1种子准备4.1.1选用小麦种子符合 GB 4404.1-2008 规定要求,可为当地农业部门推荐品种,保证出齐苗。4.1.2播量和播期根据 DB32

6、/T 2324-2013 及当地农艺、农情确定。4.1.3 播种前应对小麦种子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如需拌和农药应晾干,以防堵塞播(排)种器。4.2肥料准备4.2.1本机械施(排)肥器不适合液体和粉末状肥料。肥料物理性状应为直径 5 毫米左右颗粒状,不易散开。4.2.2肥料符合 NY/T 496-2010 的规定,有效成分满足当地小麦生产需要。4.3田块准备4.3.1 前茬作物为水稻, 由联合收割机收获, 留茬高度15 厘米; 秸秆切碎, 长度15 厘米,匀抛于田表。4.3.2 作业前查看并清除田间可能影响作业的障碍物,无法清除的设置醒目标识。4.3.3 田块符合 NY/T 851-2004 及

7、 T/CAMA 21-2019 规定,墒情符合机械作业要求。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NANTEA 000120224.4机具准备4.4.1 配套动力为大中型拖拉机,额定功率符合作业机组配备标准,年检合格并悬挂号牌。拖拉机前端可适当加装配重,保证机组平稳。4.4.2 播种机状态良好,符合田间作业要求。4.4.3 拖拉机与作业机具三点悬挂方式联接。 动力通过万向节传输, 通过调整配套拖拉机上、下挂接拉杆使作业机具保持前后、左右水平状态。4.5操作人员4.5.1操作人员需经相关技能培训合格,认真阅读、领会机具使用说明书相关操作要领,驾驶人员需持有效大中型拖拉机驾驶证。4.5.2未满 18 周岁或存在

8、可能影响作业安全人员不得上机操作。驾驶操作人员着装不影响正常作业。5 作业流程5.1作业前机组检查5.1.1 配套拖拉机工况良好,加足燃油及润滑油、脂等。5.1.2 播种机工况良好,加装足量种、肥。5.1.3 所有齿轮箱加注齿轮油,传动链加注润滑油。各转动部件转动灵活无异响。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NANTEA 000120225.1.4 检查并拧紧各连接螺栓。5.2播种机调整正式播种作业开始前根据用户要求调整,并进行一段试播,以达最佳作业效果。5.2.1 旋耕播种深度调整。旋耕播种深度依据当地农艺及用户要求,通过微调拖拉机上拉杆的长度控制作业深度。上拉杆缩短,机具略向前倾斜,此时播种深度变浅

9、;反之,上拉杆伸长,机具略向后倾斜,此时播种深度变深。5.2.2 行距调整。调整时松开排肥或排种管上固定螺栓,左右移动至合适位置,重新拧紧固定螺栓即可。 能在较大范围内变化行距。 若减少种植行数可拆除排种管并关闭相应的播(排)种器。5.2.3 播种量调整。按机械使用说明书调整。5.2.4 施肥量调整。按机械使用说明书调整。5.2.5 秸秆清分装置调整。调整秸秆清分装置绞龙叶片下端与地表间距 2 2 厘米左右,清分装置轴线与地表平行,在保证秸秆清分移位效果情况下,尽量避免与地表泥土接触。5.3播种作业流程5.3.1 机组起步。启动拖拉机,机组起步前,先将作业机具提升至最下部,高于地面不与地表接触

10、,挂上动力输出轴低速档,作业机具原地空转 1-2 分钟待运转正常后,挂上拖拉机前进档,缓慢地松开离合器踏板,同时操作拖拉机液压悬挂机构位调节操纵手柄,使作业机具运转部件渐渐入土,并加大油门,直至达到正常深度前进作业。5.3.2 机组转弯。将作业机具升起,严禁转弯时作业,否则会导致弯刀变形、断裂,甚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NANTEA 00012022至损坏机具。5.3.3 机组倒退。机组倒退时,必须将作业机具升起,否则会使泥土堵塞排种口和损坏排种系统。5.4作业质量要求按照 GB/T 9478-2005、NY/T 499-2013、T/CAMA 21-2019 的质量作业评价标准判断。应包括以

11、下几个方面,全部达标表明作业质量合格。5.4.1 洁区清洁度 85%;5.4.2 晾籽率1.5%;5.4.3 架种率1.5%;5.4.4 种子破损率1%;5.4.5 播深合格率80%;5.4.6 各行播种量一致性变异系数3.9%;5.4.7 总排种量稳定性变异系数1.3%;5.4.8 各行施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5%;5.4.9 总施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5%。5.5安全事项5.5.1 机械应按 GB 10395.9-2014 的规定进行安全防护。5.5.2 机械危险部位按 GB 10396-2006 规定要求设置永久性安全标志。5.5.3 在合适土壤墒情下作业;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NANTEA

12、000120225.5.4 作业时机具上严禁站人;5.5.5 任何情况严禁人员接近运转部件,以防危险情况发生;5.5.6 严禁旋转部件先接触土壤再接合动力,以免损坏机组部件;5.5.7 作业过程中应关注机组工作状态,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5.5.8 在作业过程中随时关注种、肥用量,如有缺少及时添加。加装肥料和种籽时,机组必须停稳并让拖拉机熄火,人员必须站在安全踏板上操作,并防止滑跌。5.6维护保养作业结束时应清除机器内外的秸秆等杂物,倒尽种子及肥料,并将各部件清理干净,加涂润滑油脂,通风干燥处保存。_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1南通市农业新技术推广协会团体标准稻茬麦全秸秆洁区机械播种作

13、业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目的意义江苏省是全国重要的稻茬麦生产省, 在秸秆还田耕种环节, 新模式新装备研发呈现多功能、智能化特点,并不断取得新进展。然而装备与小麦关键农艺技术脱节现象仍然存在,与田块土壤特点、 区域气候要求相结合上还不够。 如何实现稻茬麦在秸秆还田耕作模式上创新并实现丰产、增效、绿色三者之间相互协同,建立农机农艺高度融合的稻茬麦全量还田机械化耕作体系,是稻茬麦生产中争需突破的瓶颈,也是农业提质增效急待攻克的重要难题。本研究的稻茬麦全秸秆播种作业规程, 作业机械通过前置秸秆处理装置, 在稻茬田间形成秸秆集中覆盖区和无秸秆的有效播种施肥作业区, 仅在播种施肥作业区内进行旋耕、 集中施肥

14、等作业,大幅减少作业机组功耗,构建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同时通过根系集中施肥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 有利于实现秸秆高质量还田和控制化肥径流损失, 从而实现了秸秆还田肥料化利用,有效减控化肥面源污染,达到环境友好和绿色生态发展,并同步配套沟系,有利于规模化生产和标准化控制,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意义重大。二、任务来源本任务来源于江苏省现代农机装备与技术示范推广项目 “稻茬麦条带旋耕秸秆行间集覆宽窄行智能精播技术示范”(NJ2020-04)。为规范稻茬麦条带旋耕秸秆行间集覆宽窄行智能精播机作业流程,保证播种作业质量稳定性,结合相关研究课题任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技术规程,作为指

15、导用户进行规范化机械作业的依据。三、编制过程及主要技术内容确定依据(一)编制过程本文件是由南通市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起草。 起草过程中贯彻执行和参考了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的规定, 并成立了具有丰富实际生产经验、 理论知识及标准化知识的技术人员组成的标准起草工作小组,其中肖颖为组长,刘建、卢少颖、陆建、薛亚光、曹亮、薛爱海、项文忠、沈丹波、孙磊、钱燕、宋鹤和赖宗辉等为组员。2021 年 6 月至 10 月,工作小组经过前期研究工作以及实地调研, 全面了解稻茬麦全秸秆洁区播种机械作业田块条件、作业流程、作业效果评价指标,并对这些方面进行系统总结,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和深入机械用户调研

16、的基础上确定了 稻茬麦全秸秆洁区机械播种作业技术规程 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思路。2021 年 11 月,标准起草小组依托江苏省现代农机装备项目,选择多个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了机械播种作业田间试验,并经过反复研讨,形成了标准的编制原则及纲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2要。2022 年 3 月起,经过南通市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太仓项氏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等单位科技人员组成的小组成员反复讨论、 撰写和修改, 完成了 稻茬麦全秸秆洁区机械播种作业技术规程的征求意见稿。(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依据1. 编制原则。规程编制遵循“科学、适度、可行”原则,既考虑标准前瞻性又顾及生产实际,同时实现优质、

17、安全、高效的目标,通过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标准可以作为指导生产的依据,在生产上切实可行。2. 技术依据。本标准的编写格式符合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1.2-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2 部分:以 TSO/IEC 标准化文件为基础的标准文件起草规则的规定编写。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3. 参照标准。本标准主要参照 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第 1 部分:禾谷类、DB32/T2324-201

18、3 稻茬免(少)耕机播小麦栽培技术规程、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851-2004小麦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T/CAMA 21-2019 全秸硬茬洁区播种机、GB/T 9478-2005 谷物条播机试验方法、NY/T499 旋耕机作业质量、GB 10395.9-2014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 9 部分:播种、栽种和施肥机械、GB 10396-200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总则等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四、主要试验和验证数据(一)宽行与窄行的适宜行间距配置针对目前生产上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小麦播种机的行距大多在 20

19、cm25cm,本标准试验围绕苗带(15cm)和不同宽行配置方式,设置 3 个行间距不同的宽窄行组合,分别为(25cm+15cm)、(30cm+15cm)和(35cm+15cm),以及与之相对应的 3 个等行距处理,分别为 20cm、22.5cm 和 25cm。其中宽窄行组合下窄行人工洁茬条播 2 行,宽行(空幅带)稻秸秆集中覆盖免耕, 等行距处理下稻秸均匀旋耕还田。 通过研究不同处理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明确了 30cm+15cm 为适宜的宽窄行行间距配置。(二)配套机具的研制围绕稻茬麦洁区播种宽窄行种植技术, 与太仓项氏农机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出全秸秆茬地洁区旋耕智能施肥播种机,该机具能

20、一次完成秸秆行间集覆、苗带集中施肥、条带旋耕、宽窄行播种、对行镇压及田间沟系配套等多道工序。相较于常规小麦耕播机械具有节约成本、降低能耗等多项优势。(三)试验示范验证2020-2021 年, 选择该机械作业方式在南通多地开展机艺融合试验示范, 试验结果表明,由该技术实现的机械化作业过程能大幅度降低作业能耗,保证小麦出苗整齐,苗势健壮,抗逆性强,并在秸秆难以处置的湿烂地上抢种小麦的优势比较突出。通过试验发现:稻茬洁区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3播种宽窄行种植技术及配套新型机具的使用, 与常规方式相比, 每亩机械作业油耗下降 30%,较常规方式减少秸秆还田小麦耕种环节作业成本 30-50 元/亩,综合增效 80 元/亩。2022 年 5月和 6 月, 江苏省内小麦种植体系专家, 采用稻茬麦洁区播种宽窄行种植技术的小麦进行理论和实收测产,产量分别为 469 千克/亩、537 千克/亩,达到预期效果。五、实施标准的措施和建议(一)本标准在稻茬麦生产地区参照应用。(二)召开标准发布会、宣讲会,推荐本团体标准,同时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机械/制造/汽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