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T∕JAASS 43-2022 鱇[鱼良]白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7456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6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JAASS 43-2022 鱇[鱼良]白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T∕JAASS 43-2022 鱇[鱼良]白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T∕JAASS 43-2022 鱇[鱼良]白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T∕JAASS 43-2022 鱇[鱼良]白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T∕JAASS 43-2022 鱇[鱼良]白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150CCS B 50团体标准T/JAASS 43-2022鱇鱼良白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stock enhancement of hydrobiosAnabarilius grahami (Regan)20220330 发布20220330 实施江苏省农学会江苏省农学会发 布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JAASS 43-2022I目次前言. 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水域条件.15 本底调查.16 苗种质量.26.1 亲本.26.2 苗种.27 检验.27.1 检验资质

2、.27.2 检验内容与方法.37.3 检验规则.38 放流操作.38.1 放流准备.38.2 包装.38.3 计数.48.4 运输.48.5 投放.48.6 记录.49 放流资源保护与监测.410 效果评价.4附录A. 5附录B. 6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JAASS 43-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编写。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江苏省农学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玉溪市抚仙

3、湖管理局、云南茂湾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庆飞、谷孝鸿、郑忠清、殷树茂、毛志刚、陈辉辉。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JAASS 43-20221鱇鱼良白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鱇鱼良白鱼(Anabarilius grahami (Regan))增殖放流的水域条件、本底调查、苗种质量、检验、放流操作、资源保护与监测、效果评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鱇鱼良白鱼的增殖放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4、GB/T 20361 水产品种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NY 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SC/T 7014 水生动物检疫实验技术规范SC/T 9401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SC/T 9438 淡水鱼类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技术规范SC/T 1075 鱼苗、鱼种运输通用技术要求农业部783号公告-1-2006 水产品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农业部958号公告-14-2007 水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

5、和定义。4水域条件应符合SC/T 9401第4章的规定,同时满足下述条件:放流水域宜在有鱇鱼良白鱼自然繁殖的岸带;放流水域水质清新,溶解氧在6.5 mg/L以上,pH在7.08.0之间;增殖放流的水域水温16,以每年10月份到翌年4月份为宜。5本底调查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JAASS 43-20222按照 SC/T 9401 第 5 章的规定执行,评估水域鱇鱼良白鱼现存量、种群结构及其饵料资源现状,确定适宜的放流数量和地点。6苗种质量6.1亲本来于抚仙湖水域达到性成熟的鱇鱼良白鱼,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长 13 cm 以上,体重 20g/尾以上,18 月龄以上。6.2苗种6.2.1来源增

6、殖放流苗种供应单位应满足以下要求: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持有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鱇鱼良白鱼);具有鱇鱼良白鱼鱼苗繁育场所,场所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5361 的规定;拥有 5000 组及以上能满足繁殖需要的鱇鱼良白鱼亲本。6.2.2苗种规格10 月份到翌年 4 月份的放流鱼种全长以 3 cm5 cm 之间为宜, 其它月份的放流个体全长以5 cm 为宜。6.2.3质量应符合表 1 规定的要求。表1 苗种质量要求项目要求苗种来源来自本地种的原种或者子一代感官质量放流苗种色泽正常,规格整齐,健康无损伤、无病害、无畸形,游动活泼可数指标规格合格率90%,伤残率、畸形率、死亡率之和5%病害车

7、轮虫、粘孢子虫、小瓜虫等寄生虫病和细菌性气泡病、水霉病、烂鳃病、烂尾病、肠炎病等鱇鱼良白鱼常见病不得检出药物残留国家、行业颁布的禁用药物不得检出,其它药物残留符合NY 5070的残留限量要求7检验7.1检验资质由具备国家认定资质条件的水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检验,并出具检验合格文件。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JAASS 43-202237.2检验内容与方法按表 2 的规定执行。表2 检验内容与方法检验内容检验方法感官质量按照表1要求肉眼观察感官质量可数指标取样混合后统计死亡率、伤残率和体色异常率之和病害按照SC/T 7014的方法执行氯霉素按照农业部958号公告-14-2007的方法执行孔雀石绿按照G

8、B/T 20361的方法执行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按照农业部783号公告-1-2006的方法执行7.3检验规则7.3.1时效规则检验时限应符合以下要求:增殖放流苗种感官质量、可数指标、病害检测等应在增殖放流前7 d内检验合格;药物残留检验应在增殖放流前15 d内检验合格。7.3.2抽样规则现场随机抽样, 常规质量检验和病害检验每次取样50尾, 取样次数2次; 药物残留检测取样100g。7.3.3组批规则以增殖放流批次作为一个检验组批。7.3.4判定规则任一项目检验不合格, 则判定该批次苗种不合格, 其中物种检验和规格合格率以放流现场检验结果为准。若判定结果有异议,应重新抽样复检,并以复检结果为准。8

9、放流操作8.1放流准备现场查验放流苗种检验检疫报告,按SC/T 9401中规定的方法现场随机抽样测算规格合格率,确认苗种质量达标后,方可实施拉苗装运。拉苗前停食一天。8.2包装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JAASS 43-20224应符合SC/T 1075中的规定,苗种采用全封闭式活鱼车或塑料袋充氧运输,包装用水为苗种养殖场原水。全封闭式活鱼车应配备增氧设备,保证运输过程氧气供给充足。用于运输苗种的塑料袋为双层无毒塑料袋,使用时进行充氧和必要的控温。全程水温控制在12C16C之间。8.3计数按SC/T 9401中9.1.3规定的方法进行计数,抽样比例应符合SC/T 9401中9.2.2中的规定。8

10、.4运输按SC/T 1075中的规定,应满足下述要求:运输路途中避免剧烈颠簸;运输时间(包括装卸时间)控制在4 h以内;成活率达90%以上。8.5投放应符合 SC/T 9401 中规定,同时满足下述条件:装鱼容器内的水温和放流地点水温差不得过大,应控制在2以内。当温差过大时,应采用逐渐加湖水调节水温, 或直接将装有鱼苗的塑料袋放在放流地点的湖水中进行水温平衡操作, 避免太阳直晒,待鱼苗袋内外水温接近时,方可放流;放流地点选择在水质较好的上风口岸,远离闸口和涵道。捕捞期内不应在捕捞区放流;宜选择晴朗、多云天气进行增殖放流;避免高温和大雨天气,水面最大风力 5 级以下;放流时对苗种盛装容器轻拿轻放

11、,以防损伤苗种;放流时,人工将苗种尽可能贴近水面(距离水面不超过0.2 m) ,将出水口沿水流方向,让苗种自然游出。8.6记录按照SC/T 9401中的规定执行,确认放流记录表填写人员,人员不少于2名,记录表详见附录A。9放流资源保护与监测按照 SC/T 9401 中第 12 章的规定执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人工标志,标志方法参见附录 B。10效果评价按照SC/T 9438的规定执行。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JAASS 43-20225附录A(规范性)鱇鱼良白鱼标志放流验收现场记录表供苗单位供苗地点放流时间放流地点天气风力气温/C水温/C苗种检验单位检验时间平均全长/cm平均体重/g放流尾

12、数/尾标记尾数/尾标记类型标记人员组织验收单位验收人员签字验收组长签字苗种供应单位现场负责人签字记录人员签字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JAASS 43-20226附录B(资料性)鱇鱼良白鱼微型金属线码标志方法宜采用微型金属线码(具磁性和编码,直径0.25 mm,长度1 mm)进行体内标志。标志时,应避免大风大雨天气,夏季应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标志场地宜靠近苗种放流前的暂养池,要求场地阴凉通风,平坦无障碍物,便于鱼苗的选取和标志操作过程中取水排水便利。标志前,宜用丁香酚或30 mg/L的MS-222进行麻醉,麻醉剂的浓度以鱼苗在20 s30 s内麻醉侧翻,麻醉后放入无麻醉剂的水中能否在30 s60 s内恢复苏醒为宜。鱇鱼良白鱼苗的最佳标志部位为测线和背鳍基部之间的中间位置。用标志枪针头拨去标志部位的1个鳞片,然后针头与鱼体呈45将金属线码标志植入背鳍基前部肌肉。鱼体标志完成后用检测仪测金属标是否保持在体内,确认标志成功后迅速将鱼苗轻轻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中复苏。鱼苗苏醒后,转入备用容器对鱼体伤口进行浸泡消毒(宜采用复合碘制剂浸泡消毒5 min) 。标志工作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产/渔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