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语文课唱响“朗读”的主旋律 高中语文教学朗读的现状不可否认,朗读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曾占有很大的比重。特别是古代典籍教学中,抑扬顿挫的音乐感、声情并茂的韵律感几乎贯穿了整个课堂。然而反观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朗读在不同程度的被弱化,变得可有可无,学生的朗读水平每况愈下。而多年来应试教育的盛行,也让许多学校管理者及语文教师形成了这么一种观点,即“早读课才需要朗读”,其他时间内,朗读被弃置一旁,有时捡出来,也只是一种点缀,不成系统,不显正规。校园里出现了一种现象,即越往高年级,朗读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份量就越轻,尤其是高三的语文课,朗读的比重是少之又少,甚至连早读也拿来训练高考题,这使学生陷入“题
2、海”的怪圈之中,也使语文教学走入了深深的“泥潭”。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等一系列的问题呈现在我们面前。怎样行之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朗读是改变目前语文教学局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极富效果的一种方式。二、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朗读教学首先,把握好朗读的时机,读出兴趣。高中课堂,一般都注重精讲多练,但经常这样,学生会变得无精打采,死气沉沉,而如果调节时积极引导学生朗读,课堂上便如注入了“源头活水”,课堂气氛便活跃了许多。再者,高中学生的生活节奏本来就快,各种学习压力让他们苦不堪言,课堂上的大声朗读可以使他们将心中的抑郁苦闷释放出来,也让他们从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其次,要灵活变
3、换多种朗读方式,读出新意。单一的朗读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因此,课堂教学中,朗读方式要丰富多样,不拘一格,而选择与变换朗读方式,应该考虑到文章的体裁、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的具体特点,比如说,长篇叙事诗或小说,带有多个人物角色且多有人物对话描写的,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以促进学生对人物性格形象的感知与理解,如孙犁的荷花淀一文,“相约探天”这一节,就可采用分角色朗读这一方式,通过朗读,四个青年妇女鲜明的个性特征,得以生动地展现出来。而近体诗,如绝句、律诗等则可采用个别读成齐读的方式,有利于体悟作品的情感,又如,婉约词,情感细腻,适合女生个别读,豪放词,境界奔放粗犷,则适合男生读
4、或齐读。交错运用多种朗读方式,可提高学生朗读兴趣,也可促进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再次,要善于营造朗读情境,读出真意。朗读需要朗读者入情入境,方能读出真意。而仅仅依靠文字、声音的媒介、入情入境,往往比较单调、空泛。因此,可采用背景音乐,图像再现,视频剪辑等手段来营造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境,如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播放乐曲神秘园之歌,并播放康桥的风光录像片,使学生在唯美的氛围中充分感受诗的艺术美和诗情美。再如,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写景抒情都很精致而自然,怎样把那精美的文字和情意融进学生心灵呢?可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播放贝多芬的月光奏明曲,在优美的乐曲声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而后点明诵
5、读要领,重放乐曲,让学生在乐曲声中听读感受,轻慢吟读,再让学生重点选读,品味赏析语言之美,手法之美,感受文中之情,最后可让学生自由选读,在品味中探求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思想感情,领略文章的音乐、绘画情趣美。第四,朗读中,指导学生理解文意,读出作品的真情。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正确把握文意,感悟作品美好的情味。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迈奔放之情,陶渊明饮酒的淡雅闲情,项脊轩志的绵绵深情等,都应在朗读中细细品味,方能读出真情。当然,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不同,朗读时语调的轻重、抑扬和舒缓的变化也就不同。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悲愤和沉痛的。开头
6、,作者用了一个长句点明烈士遇害的时间、地点和“我”的沉痛心情。那么朗读时就宜用缓慢而低沉的语调,以表达出作者沉痛的心情。而当作者写到当局的凶残和卑劣时,用了一连串的短句,朗读时,就应用高亢、激越的语调,以表达出作者的愤激之情。第五,要发挥出教师的示范导引功能,读出个性。在新大纲指导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练就扎实的朗读基本功,摸索出一套以朗读为重点,以培养语感为核心的教学方法。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出色的朗读高手。作为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素养和造诣,慢慢形成自己的
7、语言个性。惟其如此,才能带领学生进入文学作品的佳境,去领略文字作品的意味,去追求语言表达的完美。叶圣陶先生曾说:“要亲切地体会白话与文言的种种方面,就必须花一番功夫去吟诵白话与文言。”朱自清先生在国文教学中引用别人的话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这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浣之趣”。吕淑湘先生说朗读“是讲文学作品的好方法”。足见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重要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朗读像一股清泉,我们只要增大它的流量,引导它流向既定目标,就能荡起语文学习的层层涟漪,焕发出无限生机。因此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和重新审视朗读教学的作用,不断提高师生的朗读技巧,使学生从朗读中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从而发挥出朗读的巨大作用。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