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教 案 首 页(B)
章节名称:第一课 学会理财和消费
§1-1聚焦货币
授课时数:2课时
授课时间: 2013 年2-3月25---3日 星期 1—3 第 节
教学目标:识记货币的五种职能;货币的三种形态;理解货币的本质;支票和信用卡优越性的体现;学会在日常生活中 使用支票、信用卡等信用工具。
教学重点:1、货币的职能
2、支票和信用卡的用途
教学难点:
货币的职能
教具|、挂图与演示实验:
教学法选用:讲授法 讨论
参考书目、资料: 《 教参 》、 《 网络新闻》
只供学习与交流
教 案 首 页(B)
章节名称:第一课 学会理财和消费
§1-2商品价格的奥妙
授课时数:2课时
授课时间: 2013 年3月4---10日 星期 1—3 第 节
教学目标: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合理消费的基本要求;树立“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思想;树立理行消费的观念,克服在消费中的攀比心理等,确立绿色消费的意识。
教学重点:1、市场形成价格
2、、合理消费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市场形成价格
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
教具|、挂图与演示实验:
教学法选用:讲授法 讨论
参考书目、资料: 《 教参 》、 《 网络新闻》
教 案 首 页(B)
章节名称:第一课 学会理财和消费
§1-3认识个人投资
授课时数:2课时
授课时间:2013 年3月11---17日 星期 1—3 第 节
教学目标:储蓄、股票、债券、房地产等投资工具的特点。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的关系。能够运用理财的基本常识处理家庭和个人事务;能够正确对待货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
教学重点:1、个人投资工具
2、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
教学难点:
个人投资工具
教具|、挂图与演示实验:
教学法选用:讲授法 讨论
参考书目、资料: 《 教参 》、 《 网络新闻》
教 案 首 页(B)
章节名称:第二课 走近经济圈
§2-1了解市场经济
授课时数:2课时
授课时间: 2013 年3月18---24日 星期 1—3 第 节
教学目标:识记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 的基本手段;市场交易的原则;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和途径;违背市场交易原则的危害性;能够根据生活中发生的假冒伪劣产品等实际事例,说明诚实守信对规范市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2、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3、市场交易的原则
教学难点:
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教具|、挂图与演示实验:
教学法选用:讲授法 讨论
参考书目、资料: 《 教参 》、 《 网络新闻》
教 案 首 页(B)
章节名称:第二课 走近经济圈
§2-2做现代企业人
授课时数:2课时
授课时间: 2013 年3月25---31日 星期 1—3 第 节
教学目标:
识记企业、企业法人的含义;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的含义;理解市场竞争中出现企业兼并和破产的必然性;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
教学重点:1、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
2、企业兼并和破产
教学难点:1、关于“公司”和“股票”
2、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
3、关于“法人”“企业法人
教具|、挂图与演示实验:
教学法选用:讲授法 讨论
参考书目、资料: 《 教参 》、 《 网络新闻》
教 案 首 页(B)
章节名称:第二课 走近经济圈
§2-3了解税收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授课时数:2课时
授课时间: 2013 年4月1--7日 星期 1—3 第 节
教学目标:
识记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守的基本原则。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和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能够依据劳动合同的相关知识说明签订劳动合同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点:1、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
3、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4、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教学难点:纳税人和负税人
教具|、挂图与演示实验:
教学法选用:讲授法 讨论
参考书目、资料: 《 教参 》、 《 网络新闻》
教 案 首 页(B)
章节名称:第三课 发展中的我国经济
§3-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授课时数:4课时
授课时间: 2013 年4月8---21日 星期 1—3 第 节
教学目标: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识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 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的具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含义;理解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体内容; 我国现阶段几种主要的非公有制经济分配形式;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在个人收入分配调节上,必须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益的关系。
教学重点:1、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
2、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教学难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教具|、挂图与演示实验:
教学法选用:讲授法 讨论
参考书目、资料: 《 教参 》、 《 网络新闻
教 案 首 页(B)
章节名称:第三课 发展中的我国经济
§3-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授课时数:2课时
授课时间: 2013 年4月22---28日 星期 1—3 第 节
教学目标:
识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理解 经济发展方式和积极增长方式。
教学重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教学难点:经济发展方式和积极增长方式。
教具|、挂图与演示实验:
教学法选用:讲授法 讨论
参考书目、资料: 《 教参 》、 《 网络新闻》
教 案 首 页(B)
章节名称:第三课 发展中的我国经济
§3-3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授课时数:4课时
授课时间: 2013 年4-5月29---12日 星期 1—3 第 节
教学目标:
识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教学重点: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现阶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教学难点: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
教具|、挂图与演示实验:
教学法选用:讲授法 讨论
参考书目、资料: 《 教参 》、 《 网络新闻》
教 案 首 页(B)
章节名称:第四课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4-1了解我国政治制度
授课时数:2课时
授课时间: 2013 年5月13---19日 星期 1—3 第 节
教学目标:识记我国的国体、政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职能;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理解为什么说人民
教学重点 1、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新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新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3、我国为什么当前要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
教具|、挂图与演示实验:
教学法选用:讲授法 讨论
参考书目、资料: 《 教参 》、 《 网络新闻》
教 案 首 页(B)
章节名称:第四课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4-2行使公民政治权利
授课时数:4课时
授课时间: 2013 年5-6月20--2日 星期 1—3 第 节
教学目标:识记公民权利的基本内容;公民意识的基本表现;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基本途径。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关系;公民为什么应该经济参与国家机关决策和基层民主决策;我国为什么要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能够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说明公民应该怎样行使自己的权利。
教学重点: 1、增强公民意识。
2、公民行使选举权利的法律程序
3、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
教学难点:1、我国为什么当前要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
2、公民为什么要积极参与决策。
教具|、挂图与演示实验:
教学法选用:讲授法 讨论
参考书目、资料: 《 教参 》、 《 网络新闻》
教 案 首 页(B)
章节名称:第五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授课时数:2课时
授课时间: 2013 年6月3--9日 星期 1—3 第 节
教学目标:
识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理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上的目标;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
教学重点: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3、国家为什么要由低水平、不平衡、不全面的小康发展到全面小康。
教学难点:国家为什么要由低水平、不平衡、不全面的小康发展到全面小康。
教具|、挂图与演示实验:
教学法选用:讲授法 讨论
参考书目、资料: 《 教参 》、 《 网络新闻》
教 案 首 页(B)
章节名称:第五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2 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授课时数:4课时
授课时间: 2013 年6月10---23日 星期 1—3 第 节
教学目标: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我国先后出台的惠农政策、医改措施、社会识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基本要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基本原则;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措施的意义和基本要求;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教学重点 1、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3、为什么说“教育是兴邦之本”
4、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教学难点: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
教具|、挂图与演示实验:
教学法选用:讲授法 讨论
参考书目、资料: 《 教参 》、 《 网络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