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重点初中题目解析.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739431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重点初中题目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重点初中题目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重点初中题目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重点初中题目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重点初中题目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完整版)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重点初中题目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B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重力约为C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kg2如图所示,用F=50N的力,将G=20N的木块静止垂直压在竖直墙壁上,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墙壁受到的压力是70NB木块所受到手的压力和木块对墙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对木块的压力越大,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越大D木块所受重力和墙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为20N3“五一”假期期间,小明一家乘坐高铁外出旅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运动的列车,若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列车会立即停下来B

2、车速越高,列车越难刹停,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加速前进时,列车受到的牵引力大于受到的阻力D站台相对于进站的列车是静止的4如图所示,工人师傅在铺设瓷质地砖时,常用一个锤子不断敲打地砖,使地砖与砂浆贴合紧密,并尽可能让地砖保持水平。工人师傅使用的这把锤子的锤头是图中的()A 圆台形的铁锤B 圆柱形的橡胶锤C 两头尖的塑料锤D 球形的木锤5如图甲是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计,将其插入被测液体中,待静止后直接读取液面处的刻度值。乙、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A、B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自制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烧杯中,静止时,两液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丙杯中密度计所受浮力较大B密度计的刻度自上而

3、下越来越小C自制密度计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铜丝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其重心DA、B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A pB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在力F作用下水平平衡,如图所示,现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从位置a转到位置b过程中,杠杄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A一直变小B一直不变C一直变大D先变小后变大7将底面积为的长方体木块用细线拴在一个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在此整个过程中,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容器中水的深度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的重力为6NB木块受到的最大浮力为9NC木块的密度为D容器底部受到

4、的最大压强为8如图所示,在一水平地面上,木箱重400N,受到的摩擦力为200N,用力F拉动木箱使它在5s内匀速直线运动了3m(不计滑轮重力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的大小为200N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m/sC绳自由端移动了6mD拉力F的功率为60W二、填空题9网球运动员挥拍击球时,球拍的网面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网球在离开网面时,球网的 _转化为网球的动能。10如图所示,在一辆向右行驶的汽车车厢顶壁上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若此时细绳断开,一切外力消失,小球将_(选填“保持静止”或“做

5、匀速直线运动”)。11据报道:“一男子陷在泥沼里,他挣扎着力图把一只脚拔出来,结果下陷得更快更深。抢救队员把他拉出后,让他平躺在泥沼上以蛙泳姿势移离泥沼”(1)报道中描述_的过程对泥沼的压强增大;(2)报道中描述_的过程对泥沼的压强减小,你判断的依据是:_。12如图所示,甲图地面粗糙、乙图地面光滑。质量分别为m、2m的两个物体在大小均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力的方向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则甲图中F对物体做的功 _乙图中F对物体做的功。当某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时,甲图中物体的动能 _乙图中物体的动能。(以上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3放在水平地砖上的一个木箱重200N,小刘同学用10N的

6、力推它没有推动,这时候木箱受到的阻力为_N;用30N的力去推,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木箱受到的阻力是_N;如果用力推一下木箱使其在地面上滑动,则在撤去推力到木箱停止下来之前的过程中,木箱受到的阻力为_N。14如图所示,对吸管B吹气,管A中的水会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_(选填“大”或“小”)。15如图所示是小刚做俯卧撑时的情景,小刚的质量为50kg,他的重心可视为点A,脚到重心的水平距离为0.9m,手到重心的水平距离为0.6m。小刚受到的重力是_N,方向是_,地面对小刚双手的支持力是_N(g取10N/kg)。16如图所示为道路垃圾清扫车,左右扫盘将垃圾扫至车下吸嘴的前方,风机

7、使垃圾箱、吸管和吸嘴组成的风道产生高速气流,垃圾源源不断地被吸到垃圾箱中,实现路面清扫。这是由于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若垃圾车在清扫过程中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则垃圾车的机械能_,对地面的压强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三、解答题17如图所示,一重为10 N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为6 N,用力的示意图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及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18画出起钉器受到的阻力F2和动力臂l1。19如图所示,画出用该滑轮组提升水桶时,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绕绳方法。20为了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拉力大小的关系,小明决定进行实验:实验次数12345拉力(钩码总重)F/N02468弹簧伸长量

8、L/cm00.802.102.403.20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甲所示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所受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表明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拉力大小成正比,他的判断依据是_,明显错误的是第_次实验;(2)在图乙中作出弹簧伸长L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像;(_)(3)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它所受的拉力大小成正比,他的判断依据是_。21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应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_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_(选填“

9、大于”“小于”或“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分析图甲和图_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实验中发现很难使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选填“不需要”或“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二22实验桌上有弹簧测力计一个(量程为5N、分度值为0.2N),三种规格的注射器A、B、C(量程分别为20mL、10mL、2mL,长度相等),刻度尺一把。要求利用现有器材粗略测量大气压强。某同学选定器材并设计方案,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应该在注射器活塞_时,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该同学在试验时发现,弹簧测力

10、计被拉到示数等于5N时,活塞仍没有滑动,想要继续采用此方案完成实验,需做的改进是_。(3)该同学正确操作,发现测出的结果误差较大,请你指出其中一个原因:_。二23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如图所示的步骤,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1)先在溢水杯中装入水,直到水面与溢水口_,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为了使操作更加简便且能减小误差,更加合理的顺序是_(填字母)。(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N,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_(填字母代号)两个步骤测出。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_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大小(选填“

11、大于”、“小于”或“等于”)。(3)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C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相同的结论。(4)以下情况对得出实验结论没有影响的是(_)A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没有校零 B溢水杯中的水没有装满C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洒了一些在桌上 DC步骤中石块触碰到了容器底部(5)该科学兴趣小组决定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但是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量筒。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先把鹅卵石浸没在水杯内的水中,向矿泉水瓶中逐渐加水,当加入200mL的水时,瓶子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平衡。拿掉水杯后,再向瓶中加入200mL的水,此时瓶子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平

12、衡。若不考虑鹅卵石的吸水性,忽略瓶子的质量,则鹅卵石的密度是_kg/m3。24在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阳用同一实验装置,让从斜面上滚下的小钢球钻入水平面上的硬纸盒,如图甲、乙所示。请完成以下实验。(1)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中硬纸盒被推的远近,可得出:质量相同时,物体的 _ 越大,动能越大。对比甲、乙两次实验还可以得出:质量相同时,物体位置越高,重力势能 _ 。在甲、乙两次实验中,硬纸盒所受滑动摩擦力 _ (选填“相同或“不同”)。(2)如果做图乙实验时,硬纸盒被撞后滑出木板掉落,为防止因此造成硬纸盒损坏,改进图乙实验再与图甲实验对比。在不改变木板长度的情况下,应采用以下

13、 _ 方法。A换用质量更小的钢球 B给水平木板铺上毛巾C适当降低钢球的高度 D换用一个较重的硬纸盒(3)若要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另一因素,具体的操作方法是;选择两个不同的钢球,从同一斜面的 _ (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4)小阳在原硬盒的上表面粘上砝码,设计了如图丙所示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通过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_ 有关。25学习了杠杆知识后,小红利用身边的物品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如图所示,她选择的器材有:铅笔、橡皮块若干(每块橡皮重力为0.1N)、细线、刻度尺等。(1)她将细线大致系在铅笔的中部位置,铅笔静止后如图甲所示,此时铅笔_(选

14、填“是”或者“不是”)处于平衡状态,若想调节铅笔水平平衡,她应将细线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2)调节水平平衡后,她用细线绑定数量不等的橡皮块挂在杠杆支点两侧,移动其位置,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并将所测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动力(N)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OA(m)阻力(N)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m)()()0.20.020.10.040.0040.004记录数据后,小红便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你认为小红实验中的不足之处是_,为了进一步完善实验,得到正确的结论,接下来的做法还应该多次改变力的_并进行实验;(3)在实验

15、过程甲,铅笔水平平衡后(如图乙),小红不小心将前端细长的铅笔芯弄断了(如图丙),她立刻将铅笔稳住,并将铅笔芯放到左端细线上方固定(如图丁),则松手后铅笔_;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然水平平衡(4)本次实验在挂橡皮块之前,小红将铅笔调节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消除铅笔重力对实验的影响,还可以_;(5)小红发现杠杆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其中我们吃饭时使用的筷子也是杠杆,它属于_杠杆;(6)学习了功的知识后,小红回看之前杠杆记录的数据,她想能否将的单位换成J?根据功的定义,你觉得可以换吗?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2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中装有深度为10cm重为0.

16、6N的水。已知容器重0.3N,底面积为5cm2。求:(g=10N/kg,水的密度=1.0 103 kg/m3)(1)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2)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27如图所示,装有水的柱形容器中放有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A,其下端由细线连接到容器底部,容器底面积为200cm2,A上表面恰好与水面齐平,已知A重为6N,求:(1)物体A受到的浮力?(2)细线受到的拉力大小?(3)若将细线剪断,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28一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物重为200牛的物体以0.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此时人对绳的拉力为120牛,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

17、kg)求:(1)动滑轮的重;(2)1min内,拉力F所做的功;(3)如果人的质量为50kg,他双脚着地拉升此物,设人一只脚和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50cm2,那么他此时对地面的压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B【详解】A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故A不符合题意;B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重力约为500N,故B符合题意;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一拃)大约15cm,全新2B铅笔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8cm=0.18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D解析:D【详解】A固体可以传递压力,用F为50N的力,将G为20N的木块静止

18、垂直压在竖直墙壁上,墙壁受到的压力是50N,故A错误;B木块所受到手的压力和木块对墙的压力不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CD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0,在竖直方向行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为20N;对木块的压力越大,木块的运动状态不变,重力和摩擦力仍然是平衡力,所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C错误,D正确。故选D。3C解析:C【详解】A匀速运动的列车,若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列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车速越高,列车越难刹停,是因为列车的动能大,刹车后滑行的距离长;惯性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列车的速

19、度越大,但列车的质量不变,其惯性大小也不变,故B错误;C列车加速前进时,合力向前,则它受到的牵引力大于它受到的阻力,故C正确;D以进站的列车为参照物,站台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站台相对于进站的列车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4B解析:B【详解】A铁锤的硬度较大,敲击瓷砖容易使瓷砖破裂,故A不符合题意;B圆柱形的橡胶锤,橡胶的硬度合适,且圆柱形表面,有助于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C两头尖的塑料锤的两头受力面积太小,这样压强太大,容易击碎瓷砖,故C不符合题意。D球形的木锤与瓷砖接触时只有一个点,受力面积过小,压强太大,也容易损坏瓷砖,且木锤的硬度较大。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5C解析

20、:C【详解】A因为密度计均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故A错误;B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越小,即排开体积越小,因为浮力相同,说明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即密度计越靠近下方的刻度,其相应的密度数值越大,故B错误;C下端缠绕铜丝是为了降低重心,故C正确;D由密度计知,A密度小,B密度大,所以相同深度下pApB,故D错误。故选C。6C解析:C【详解】将弹簣测力计绕B点从位置a转到位置b过程中,杠杄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力F的力臂越来越小,而挂A点的重物重力不变,对应的力臂大小也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得,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一直变大。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7D解析:D【详解】A由图乙知,水的深度为09

21、cm时,木块未离开容器,此过程重力大于浮力,当水对容器底部压强为900Pa时,木块开始离开容器底,此时,木块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木块的上表面没有水,不受到水的压力,所以G=F浮=F向上-F向下=pS=900Pa0.01m2=9N故A错误;BC往容器加水至木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即木块刚好浸没时,所受的浮力最大为F浮1=p1S=1500Pa0.01m2=15N此时,木块的体积与其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据阿基米德原理知木块的密度故BC错误;D结合图乙及题意知,木块刚离开容器底时,浸在水中的深度为9cm,当水深为16cm时,绳子刚好拉直,拉力为零,木块所受的浮力仍等于重力,那么绳子的长度L=16cm-9c

22、m=7cm=0.07m而长方体木块的高度水的总深度h总=h+L=0.15m+0.07m=0.22m容器底部受到最大压强pmax=水gh=1.0103kg/m310N/kg0.22m=2200Pa故D正确。故选D。8C解析:C【详解】A由图知道,n2,不计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拉力故A错误;BC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s物23m6m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故B错误,C正确;D拉力F做功功率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9形状 弹性势能 【详解】1球拍受到了力的作用,使得球拍的网面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网球在离开网面时,球网的弹性形变程度变小,弹性势能变小,网球的速度变大,质量不变,动能变

23、大,弹性势能转化为网球的动能。10加速 做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1在一辆向右行驶的汽车,小球落后于小车,说明小车突然加速,小车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速度,这样就落后于小车。2若此时细绳断开,一切外力消失,小球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做匀速直线运动。11他挣扎着力图把一只脚拔出来 平躺在泥沼上以蛙泳姿势移离泥沼 压力一定,接触面积增大 【详解】(1)1他挣扎着力图把一只脚拔出来时,对泥沼的压力不变而与泥沼的接触面积减小,故对泥沼的压强变大,因此下陷得更快更深。(2)23平躺在泥沼上以蛙泳姿势移离泥沼时,对泥沼的压力不变,而与泥沼的接触面积变大,故对泥沼的压强变小。12F解析:等于 小于

24、【详解】1根据题意,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s,根据WFs可知,甲图中F做的功等于乙图中F做的功。2两物体速度相同,但乙中物体质量大,故乙中物体动能大。1330 30 【详解】1由于没推动木箱时,说明处于静止状态,即水平方向受到的推力和阻力是平衡力,所以推力与静摩擦力相等,大小都是10N。2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所以推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大小都是30N。3撤去推力到木箱停止下来之前的过程中,与滑动摩擦力有关的两个因素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还是30N。14B解析:小【详解】对吸管B吹气,A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变大,压

25、强变小,A管下方的压强不变,A管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被压上,所以A管中的水上升。15竖直向下 300 【详解】1已知小刚的质量为50kg,g取10N/kg,那么小刚受到的重力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3由1知,小刚受到的重力为500N,根据题解析:竖直向下 300 【详解】1已知小刚的质量为50kg,g取10N/kg,那么小刚受到的重力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3由1知,小刚受到的重力为500N,根据题图可知,脚到重心的水平距离(即重力的力臂L2)为0.9m,双手到脚的水平距离(即支持力的力臂L1)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地面对小刚双手的支持力16小 变大 变大 【详解】1流体压强与流速有

26、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2垃圾车在清扫过程中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垃圾被吸到垃圾箱中,车的质量变大,速度不变、高度不变,动能和解析:小 变大 变大 【详解】1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2垃圾车在清扫过程中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垃圾被吸到垃圾箱中,车的质量变大,速度不变、高度不变,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大,机械能变大。3车的质量变大,对地面的压力变大,受力面积不变,则压强变大。三、解答题17【详解】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大小为10N;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作用点在斜面上,方向垂直斜面向下,压力大小为6N,物体受到重力及对斜面的压解析:【详

27、解】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大小为10N;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作用点在斜面上,方向垂直斜面向下,压力大小为6N,物体受到重力及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8【详解】由图可知,杠杆的支点在O点,从支点O作垂直于F作用线的垂线段,即是动力臂l1,阻力的作用点在锤子与钉帽的接触点上,从阻力的作用点作竖直向下的力,即为阻力F2,如图所示:解析:【详解】由图可知,杠杆的支点在O点,从支点O作垂直于F作用线的垂线段,即是动力臂l1,阻力的作用点在锤子与钉帽的接触点上,从阻力的作用点作竖直向下的力,即为阻力F2,如图所示:19【详解】由题意知,既

28、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方向应向下,所以绳子应从定滑轮的下挂钩开始绕起,依次绕过下面的动滑轮、上面的定滑轮;如图所示:解析:【详解】由题意知,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方向应向下,所以绳子应从定滑轮的下挂钩开始绕起,依次绕过下面的动滑轮、上面的定滑轮;如图所示:20刻度尺 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的比值是定值 3 在06N拉力作用下,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到的拉力正比 【详解】(1)1在实验中,需要测量弹簧伸长量,所以还需要的测解析:刻度尺 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的比值是定值 3 在06N拉力作用下,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到的拉力正比 【详解】(1)1在实验中,需要测量弹簧伸长量,所

29、以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刻度尺。23由表格第2、4、6组数据知,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的比值是定值为2.5,而第3级数据中,两者的比值为1.9,所以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的拉力大小成正比,而明显错误的是长3组数据。(2)4由实验结论知,当弹簧所受的拉力为4N时,弹簧的伸长量将表格中正确的数据依次在坐标轴中描出对应的点,然后将各点用线连接,作图如下:(3)5由数据表格知,在06N拉力作用下,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到的拉力正比,据此可得出题目中的实验结论。21匀速直线 等于 乙 不需要 【详解】(1)12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滑动摩

30、擦力的大解析:匀速直线 等于 乙 不需要 【详解】(1)12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3分析图甲、乙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中压力较大,测力计示数也较大,故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4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不论长木板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相对于地面静止,受到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一对平衡力,并且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故该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二22刚开始滑动 换用量程更小的2mL的注射器 活塞与筒壁间有摩擦 【详解】(1)1当活塞刚开始滑动

31、时,若忽略摩擦,拉力和大气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大气产生解析:刚开始滑动 换用量程更小的2mL的注射器 活塞与筒壁间有摩擦 【详解】(1)1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若忽略摩擦,拉力和大气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大气产生的压力大小。(2)2 因为大气的压强是一定的,根据公式F=pS,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也会越小,所以当弹簧测力计量程不够时,可换用量程更小的2mL的注射器。(3)3如果注射器的活塞与筒壁间有摩擦,会使得测量的压力F偏大,根据计算出的结果会偏大。二23相平 DBCA 1.4 AD 等于 能 A 2103 【详解】(1)1为了溢水,需要让水面和溢水口

32、相平。2先测小桶重力,再测物体重力,解析:相平 DBCA 1.4 AD 等于 能 A 2103 【详解】(1)1为了溢水,需要让水面和溢水口相平。2先测小桶重力,再测物体重力,然后把物体放入水中看测力计示数,最后测溢水和小桶总重力,这样没有水对物体质量的干扰,更精确,故为DBCA。(2)3物体重力为3.8N,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浮=3.8N-2.4N=1.4N4D测小桶重力,A测小桶和水总重力,二者差值为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5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2.6N-1.2N=1.4N所以浮力等于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所以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大小。(3)6浸在

33、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大小,结论和浸没体积无关,故可以得到相同结论。(4)7A若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那么四次测量结果都应加上测量前弹簧测力计示数,那么所得浮力与排开水的重力大小应不变,故A符合题意;B溢水杯水没有加到溢水口,使得排开液体的体积偏小,排开液体的重力也偏小,故B不符合题意;C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洒了一些在桌上,测得排开液体的重力偏小,故C不符合题意;D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底部,容器对石块有支持力,计算的浮力不准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8由图乙可得G石=G水=m水g=水V水g甲中鹅卵石浮力石头重力G石=水V水g=水V水g=1.0103kg/m34

34、0010-6m310N/kg=4N石头体积石块的密度24速度 越大 相同 C 相同 压力大小 【详解】(1)1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知道,两球质量相同,释放的高度不同,即达到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根据硬纸盒被推的解析:速度 越大 相同 C 相同 压力大小 【详解】(1)1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知道,两球质量相同,释放的高度不同,即达到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根据硬纸盒被推的远近,可以得出结论是: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对比甲、乙两次实验还可以得出:质量相同时,物体位置越高,重力势能越大。3在甲、乙两次实验中,硬纸盒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

35、以受滑动摩擦力相同。(2)4做图乙实验时,为了防止造成硬纸盒掉落造成损坏,可适当降低钢球的高度,这样小球的动能减小,撞击纸盒后前进的距离变小,就不会掉落了,同时还控制了质量和接触面相同,故C正确,应选C。(3)5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若要探究影响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的速度相同,具体操作方法是:选择两个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滑下。(4)6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阳在原硬纸盒的上表面粘上砝码,改变了压力的大小,可以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所以通过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25是 左 见解析 大小

36、、方向和作用点 B 方便测量力臂 费力 不可以 【详解】(1)1图甲中,铅笔处于静止,是处于平衡状态。2图甲中,细线解析:是 左 见解析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B 方便测量力臂 费力 不可以 【详解】(1)1图甲中,铅笔处于静止,是处于平衡状态。2图甲中,细线左端铅笔下沉,则左端铅笔的质量大,所以应向左移动细线。(2)3小红只进行了一次实验便得出结论,这样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4小红接下来应改变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进行多次实验,才能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3)5由图丁知,把折断的铅笔放到左端细线下方向固定,对于杠杆来说,杠杆两侧的重力不变,但杠杆左侧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G左L左G

37、若将细线剪断,A将上浮,待A静止后漂浮,则此时所受浮力F浮=G=6N由F浮=水gV排可得,A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水面下降的深度为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答:(1)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10N;(2)细线受到的拉力大小为4N;(3)若将细线剪断,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为200Pa。28(1)40N;(2)720J;(3)7600Pa【详解】解:(1)由图可知,承担总重的绳子股数为n2,不计绳重和摩擦,由可得,动滑轮受到的重力(2)1min内,物体上升的高度绳子自由端解析:(1)40N;(2)720J;(3)7600Pa【详解】解:(1)由图可知,承担总重的绳子股数为n2,不计绳重和摩擦,由可得,动滑轮受到的重力(2)1min内,物体上升的高度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3m6m拉力F所做的功WFs120N6m720J(3)如果人的质量为50kg,则人的重力他双脚着地拉升此物,则他对地面的压力那么他此时对地面的压强p 7600Pa答:(1)动滑轮的重为40N;(2)1min内,拉力F所做的功为720J;(3)他此时对地面的压强为7600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