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测试卷(带答案)
一、填空题
1.5分米=( )厘米 8分=( )秒
3000千克=( )吨 1米-40厘米=( )分米
2.某列火车应该在10.30准时到站,结果因大雾而晚点35分钟,这列火车会在( )到站。
3.每个篮球98元,要买这样的5个,大约要带( )元就肯定够了。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②2019铜陵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路线长约21( )。
③小明身高大约是14( )。
④一辆小型货车最多载货物5( )。
5.用8.0、6三张数字卡片,摆成的最大三位数与最小三位数的和是( )。
6.640比( )多370,比290多180的数是( )。
7.估一估。
大约100毫升
大约( )毫升
大约( )毫升
8.要使3□2×3的积是三位数,□最大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最小填( )。
二、选择题
9.三年级有125名学生参加语文、数学考试,每人至少有一门功课取得优秀成绩。其中语文得优秀的有72人,数学得优秀的有80人。语文、数学都得优秀的有( )人。
10.修一条2千米的水渠,已经修了600米,还剩( )米没修。
A.2600 B.1400 C.600 D.400
1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 )单位。
A.长度 B.质量 C.时间
12.陈老师调查了育英小学三(2)班阿学喜欢喝的饮料后做了下面的图。
(1)刘老师一共调查了( )人。
(2)喜欢喝果汁的有( )人,只喜欢喝酸奶的有( )人,两种饮料都喜欢喝的有( )人。
13.下面三个算式中,得数最接近500的是( )。
A.143+359 B.700-217 C.284×2
14.下列哪个图形的涂色部分比大?( )
A. B. C.
15.将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
A.6厘米 B.4厘米 C.2厘米
16.下面是三(2)班参加跑步和乒乓球比赛的学生名单。
跑步
杨慧
李丽
陈星
马婷婷
周斌
刘桢
乒乓球
杨慧
陈星
马婷婷
刘桢
如果用集合图来表示参赛情况,( )选项正确。A. B.
C.
三、计算题
17.口算。
55+37= 304×2= 760-140= 2×900= 13×3+40=
70×5-80
18.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523+389= 676+414= ★327+425=
1000-398= 798-229= ★602-375=
19.脱式计算。
20.在下边方格纸中画出周长均为16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各1个。
十四、应用题
21.王强从家到图书馆怎么走最近?要走多少米?请把最近的路线用铅笔涂色。
最近的路线要走多少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
22.学校组织三年级男生121人,女生83人去黄果树瀑布春游,考虑到安全问题,学校计划分两批出发,第一批出发的有150人,第二批出发的有多少人?
23.刘叔叔准备了8只箱子,请你帮他估一估,能装得下这些桃子吗?
24.妈妈从超市买回鸡蛋和鸭蛋共68个,送给奶奶30个鸡蛋后,鸡蛋和鸭蛋的个数相同,妈妈从超市买回多少个鸡蛋,多少个鸭蛋?
25.妈妈在一块长为35厘米、宽为26厘米的长方形花布上剪下一块最大的正方形花布,这块正方形花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剩下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6.绘画兴趣小组有16名学生,其中是男生,是女生。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27.三(1)班获“学习之星”的有李丽、王小波、张强、马宁、赵刚、苏芳;获“纪律之星”的有王小波、周玲、陈晓梅、马宁、田静、苏芳。请你将获奖同学在右面的圈里清楚地表示出来。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50 480 3 6
【解析】
高级单位分米换算成低级单位厘米,应乘单位间的进率10;
高级单位分换算成低级单位秒,应乘单位间的进率60;
低级单位千克换算成高级单位吨,应除以单位间的进率1000;
高级单位米换算成低级单位分米,应乘单位间的进率10;低级单位厘米换算成高级单位分米,应除以单位间的进率10。据此分别将1米和40厘米换算成分米,再进行计算。
5分米=50厘米 8分=480秒
3000千克=3吨 1米-40厘米=10分米-4分米=6分米
【点睛】
本题考查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换算。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2.11.05
【解析】
用准时到站的时间加上晚点的时间,求出实际到站的时间。
10时30分+35分钟=11时5分
则这列火车会在11.05到站。
【点睛】
本题考查时间的推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3.500
【解析】
根据题意,用每个篮球的价钱乘购买篮球的个数,计算时把98元看作100元,估大一些,这样带的钱就肯定够了。
98×5
≈100×5
=500(元)
所以,大约要带500元就肯定够了。
【点睛】
解决本题时,应将篮球的价钱估成与其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且将其估大一些,进而准确比较即可。
4. 分钟##min 千米##km 分米##dm 吨##t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可知计量一节课的时间用“分钟”作单位,计量马拉松比赛路线长用“千米”作单位,计量小明身高用“分米”作单位,计量一辆车载重量用“吨”作单位,据此解答即可。
①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
②2019铜陵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路线长约21千米。
③小明身高大约是14分米。
④一辆小型货车最多载货物5吨。
【点睛】
本题考查了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计量一些物体要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选择合适的单位。
5.1468
【解析】
要想摆成的三位数最大,将8放在百位,6放在十位,0放在个位。要想摆成的三位数最小,而0不能放在百位,将6放在百位,0放在十位,8放在个位。再将两个数相加求和。
摆成的最大三位数是860,最小三位数是608。
860+608=1468
则摆成的最大三位数与最小三位数的和是1468。
【点睛】
在数的组成上,要使数最大,大数字要放到高位上,反之,大数字要放到低位上。
6. 270 470
【解析】
求640比谁多370,用640减去370即可;
求比290多180的数是多少,用290+180即可。
640-370=270
290+180=470
640比270多370,比290多180的数是470。
【点睛】
求较多的数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这个数加上多的几即可。
7. 200 400
【解析】
从图上可得.第二杯大约是第一杯的2倍,第三杯大约是第二杯的2倍,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第二杯.(毫升)
第三杯.(毫升)
则第二杯大约有200毫升,第三杯大约有400毫升。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容积单位的掌握和运用。
8. 3 4
【解析】
300×3=900,因此分别将2.3.4代入算式中计算出它们的积,然后再根据计算出的积填空即可。
322×3=966
332×3=996
342×3=1026
即要使3□2×3的积是三位数,□最大填3;要使积是四位数,□最小填4。
【点睛】
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选择题
9.A
解析.27
【解析】
因为每人至少有一门功课取得优秀成绩,所以实际125人参加了考试,语文得优秀和数学得优秀的总人数为.72+80=152,152-125=27(人),超出了参加的总人数,超出的部分是两门功课都取得优秀的人数。
72+80-125
=152-125
=27(人)
语文、数学都得优秀的有27人。
【点睛】
本题是典型的容斥问题,解答规律是.既A又B=A+B-总数量(两种情况)。
10.B
解析.B
【解析】
1千米=1000米,据此将水渠长度千米换算成米,用全长减去已经修完的长度就是剩下的长度。
2千米=2000米
2000-600=1400(米)
则还剩1400米。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长度单位的换算及应用。关键是明确1千米=1000米。
11.C
解析.C
【解析】
计量时间的单位有时、分、秒,并且.1时=60分、1分=60秒;所以,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故答案为.C
12.(1)37
(2) 27 10 5
【解析】
(1)观察图片可知.只喜欢果汁的有22人,只喜欢喝酸奶的有10人,两种都喜欢的有5人,将人数相加即可解答;
(2)把只喜欢喝果汁的人数和两种都喜欢喝的人数相加就是喜欢喝果汁的人数,再根据图示直接写出后两个空即可解答。。
(1)
22+5+10
=27+10
=37(人)
刘老师一共调查了 ( 37 ) 人。
(2)
喜欢喝果汁的有 ( 27 ) 人,只喜欢喝酸奶的有 ( 10 ) 人,两种饮料都喜欢喝的有 ( 5 ) 人。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懂图,借助图形解决问题。
13.A
解析.A
【解析】
计算出各个算式得数与500之间的相差,相差最小的最接近500,据此即可解答。
A.143+359=502,502-500=2;
B.700-217=483,500-483=17;
C.284×2=568,568-500=68;
68>17>2,所以143+359的得数最接近500。
故答案为.A
【点睛】
得数与500之间的相差越小越接近500。
14.A
解析.A
【解析】
先写出各个选项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再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A.涂色部分分数表示为,>;
B.涂色部分分数表示为,<;
C.涂色部分分数表示为,<;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
15.B
解析.B
【解析】
根据题意,在长方形里剪的最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所以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据此进行解答。
由分析得.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
解决此题关键是明白剪出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宽。
16.C
解析.C
【解析】
根据统计表的名字可知,杨慧、陈星、马婷婷、刘桢这四位同学在参加跑步的名单里也在参加乒乓球比赛的名单里,所以用C选项集合图来表示参赛情况最合适。
据分析可知.
三(2)班参加跑步和乒乓球比赛的学生名单。
跑步
杨慧
李丽
陈星
马婷婷
周斌
刘桢
乒乓球
杨慧
陈星
马婷婷
刘桢
如果用集合图来表示参赛情况,C选项正确。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利用统计表设计集合图。
三、计算题
17.92;608;620;1800;79
;;1;;270
【解析】
18.912;1090;752
602;569;227
【解析】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计算前一位时不要忘了后一位进上来的一;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计算前一位时不要忘了后一位借走的一。
523+389=912 676+414=1090 ★327+425=752
验算.
1000-398=602 798-229=569 ★602-375=227
验算.
19.1281;153;8
【解析】
(1)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的乘法;
(2)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的减法;
(3)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
=427×3
=1281
=593-440
=153
=72÷9
=8
20.见详解
【解析】
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知,周长为16厘米的长方形,可以是长5厘米宽3厘米。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可知,周长为16厘米的正方形,边长为4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分别求出长方形的长与宽以及正方形的边长,再画图即可。
十四、应用题
21.王强家到超市再到邮局最后到图书馆最近;1250米;涂色见详解;列式见详解
【解析】
从图上看出,有3条路线,第一条是王强家到公园再到医院最后到图书馆那条路;
第二条是王强家到公园再到邮局最后到图书馆那条路;
第三条是王强家到超市再到邮局最后到图书馆那条路;
把这三条路线的长度分别算出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600+330+350
=930+350
=1280(米)
600+280+400
=880+400
=1280(米)
200+650+400
=850+400
=1250(米)
所以王强从家到图书馆最近的路是.王强家到超市再到邮局最后到图书馆那条路。要走1250米,把最近的路线用铅笔涂色如下.
列式为.
200+650+400
=850+400
=1250(米)
【点睛】
考查了看图寻找数学信息的能力和整数的加法计算能力。
22.54人
【解析】
121加83求出三年级学生总数,因为要把三年级学生分成两批,再用总人数减第一批的人数即可求出第二批的人数。
121+83150
=204150
=54(人)
答.第二批出发的有54人。
【点睛】
先求出总人数,再根据“第二批人数=总人数-第一批人数”来解答。
23.能
【解析】
先算出8只箱子一共可以装多少个桃子,再算出刘叔叔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两者进行比较,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75×8=600(个)
386+196
≈390+200
=590(个)
600>
解析.能
【解析】
先算出8只箱子一共可以装多少个桃子,再算出刘叔叔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两者进行比较,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75×8=600(个)
386+196
≈390+200
=590(个)
600>590
答.能装得下这些桃子。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以及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
24.鸭蛋.4个;鸡蛋.64个。
【解析】
根据题意,鸡蛋比鸭蛋多30×2=60个,用68减去60的差再除以2求出鸭蛋的个数,最后用68减去鸭蛋的个数即鸡蛋的个数,据此解答。
30×2=60(个)
(68
解析.鸭蛋.4个;鸡蛋.64个。
【解析】
根据题意,鸡蛋比鸭蛋多30×2=60个,用68减去60的差再除以2求出鸭蛋的个数,最后用68减去鸭蛋的个数即鸡蛋的个数,据此解答。
30×2=60(个)
(68-60)÷2
=8÷2
=4(个)
68-4=64(个)
答.妈妈从超市买回64个鸡蛋,4个鸭蛋。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鸡蛋比鸭蛋多的个数。
25.104厘米;70厘米
【解析】
从一个长方形花布上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花布,则正方形花布的边长等于原长方形花布的宽,正方形花布的周长=边长×4,依此计算出正方形花布的周长;剩下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周
解析.104厘米;70厘米
【解析】
从一个长方形花布上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花布,则正方形花布的边长等于原长方形花布的宽,正方形花布的周长=边长×4,依此计算出正方形花布的周长;剩下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26×4=104(厘米)
答.这块正方形花布的周长是104厘米。
35-26=9(厘米)
(9+26)×2
=35×2
=70(厘米)
答.剩下部分的周长是70厘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平面图形的分割,以及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应熟练掌握。
26.男生4人,女生12人
【解析】
根据分数的意义,将这些学生平均分成4份,其中1份是这些学生的,是16÷4=4(人)。3份是这些学生的,是(3×4)人。
16÷4=4(人)
3×4=12(人)
答.男
解析.男生4人,女生12人
【解析】
根据分数的意义,将这些学生平均分成4份,其中1份是这些学生的,是16÷4=4(人)。3份是这些学生的,是(3×4)人。
16÷4=4(人)
3×4=12(人)
答.男生有4人,女生有12人。
【点睛】
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27.见详解
【解析】
根据题意,把同时获得“学习之星”和“纪律之星”写在中间重叠的部分,把只获得一项的同学名字写到对应的“学习之星”或“纪律之星”的圈内,据此即可解答。
根据分析可得.
【点睛】
熟练
解析.见详解
【解析】
根据题意,把同时获得“学习之星”和“纪律之星”写在中间重叠的部分,把只获得一项的同学名字写到对应的“学习之星”或“纪律之星”的圈内,据此即可解答。
根据分析可得.
【点睛】
熟练掌握利用集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